关于孔子怎样当老师论文

借鉴孔子教育思想,指导现代教育实践

--读《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有感

这学期,市教体局给我们中小学教师每人订阅了两本书,其中一本是《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通过阅读,我对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的解读。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国几千年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涉及面非常广泛、注重学以致用、实际运用,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深远影响。他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

在教育中,他提出了实事求是、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启发诱导等教育思想。他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的人。

我对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进行了归纳,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孔子的教育目的观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孔子说: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提高自己,让自己有德有才,修身养性,从而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生命理想。而当下学习的人是为了别人,为了做给别人看,让别人感觉到自己有德有才。显然,孔子并不赞成这种修学目的。正确的教育目的是什么呢?孔子提出了“立己者立人,达己者达人”、“修己安人”的教育思想。意即要想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是学习者认识到学习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充实,生命更丰富,更有意义,在社会上更有存在价值与品位。

现代教育课堂中,十分强调学生的本体地位,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权利、学习空间、学习自由,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介入,体现学习的主人价值与使命。这种现代课堂观,其内容正体现了孔子提出的作为“人”的标准,正反映了学生学习过程中要遵循由己及他,由内到外,协调发展的孔子教育智慧观。

(二)孔子的全面教育观值

孔子提出,人的发展是和谐发展,是全面发展,人在全面发展中完善人生,激越人生,成就人生。教育中,他提出了“书、数、射、御、礼、乐”的“六艺”之说,以现代观点看六艺,其实就是要求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孔子教育内容中,以四项内容为基准,即典籍文献、处事德行、对人忠诚,讲究信用。孔子教育追求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让学生获得全面的成长能力,能适应将来多种工作的需要。比如他注重“德行、文学、政事和言语”的教学,将“言语”作为单列的一项,说明孔子十分注重人的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现代课堂中,要求学生要善于表达,有的学校还设定“表达能手”、“发言勇者”等表彰项目,意即强化学生的交际意识与能力,不正是对孔子“言语观”的发扬光大吗?

孔子特别喜欢艺术门类中的音乐美术,而且在日常教学中还将音乐美术作为重要内容,时时处处地加以培养。孔子教学中,经常以音乐助教,用音乐融洽、渲染气氛,拉近师生关系,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快乐学习。春天一到,孔子常常带着弟子三五成群,对琴当歌,共话学习。孔子还精通射箭,膂力巨大。现代课堂教学,强调的就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的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获得生命的和谐成长。可如何做,孔子的全面发展学说给了我们启示。

(三)孔子的实践教育观

孔子教育,不是单单的围墙教育,让学生足不出户,囿于教室内,与外界隔绝,进行经书记忆式的教育。而是十分注重学生的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严格意义上来说,孔子办学是没有砌盖教室的,而是设坛教学,类似于现在的露天专家讲座、报告,自由式与主题式的讨论相间其中,这和课堂中的正襟危坐,一本正经的师讲生听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在听课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发问,可以随时插话,有疑则问,无疑则听,传授与被传授的关系非常和谐。这种教学方式看起来简单,实际上要求老师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有精心的备课,要学生洞察学生的学习心理,要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是一种要有过硬教学能力的高级别教学方式。毫无疑问,这种教学方式因具有强大的生成性和现场性,因而也具有较强的实践内容。

另一方面,孔子教学的因开放而形成的实践性还在于他经常带着弟子们走入自然,走入社会,去学习与体验书本所没有的实践性知识。

我们日常的课堂,需要快乐,需要融洽,这就需要更进教学方式,比如现代课堂提出的“展示学习”模块,就是让学生在表现欲望充分体现的同时,对知识的整合与重组。我们现在的综合性学习,语文实践学习,都是与孔子的实践教育思想一脉相承。当然,孔子的周游学习是更大层面的实践学习,这种耗时多年,需要多种条件才能达成的实践学习,我们还有待研究与创设,但作为实践形式,还是我们所需要的。

(四)孔子的深入学习观

孔子教育学生,学习不能停滞于一知半解,或半知半解,他要求学生必须参透知识,融会贯通,达到理解与迁移输出的效能。

在这方面,孔子首先作出了表率,孔子和别人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一定请他再唱,然后自己跟着他唱。这种鹦鹉学舌式的学习方式,正体现了孔子不会不止的深入学习精神。孔子跟着师襄学琴的故事,说明孔子要求自己的学习必须达到炉火纯青,否则不会罢休。对此,孔子还提出了自己的深入学习理论: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学习的时候,每一次的重新学习,都会有新的认识,新的见解。

在他的影响下,学生们的学习从来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而是刨根问底,弄个水落石出,方才停息。弟子们遇疑必问,知难必上,都要将学问如清澈之水流淌心中。这种深入学习观,不正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智慧吗?深入的学习观,现代教育更需运用,学习中不能让学生浅尝则止,甚至模糊一片。让学生在举一反三中,逼近知识的本质,获得全方位的理解。

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更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一座丰碑,他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教育的精髓。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和沉淀,孔子的教育思想依然久久不衰,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有着科学的一面,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它有值得我们现代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然而,历史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任何东西是否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都需要经过社会的验证。

几千年的变化,几千年的差异,任何东西都可能有被淘汰的一天。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在学习借鉴孔子教育思想的时候,应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择其善者而从之。

借鉴孔子教育思想,指导现代教育实践

--读《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有感

这学期,市教体局给我们中小学教师每人订阅了两本书,其中一本是《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通过阅读,我对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的解读。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国几千年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涉及面非常广泛、注重学以致用、实际运用,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深远影响。他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

在教育中,他提出了实事求是、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启发诱导等教育思想。他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的人。

我对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进行了归纳,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孔子的教育目的观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孔子说: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提高自己,让自己有德有才,修身养性,从而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生命理想。而当下学习的人是为了别人,为了做给别人看,让别人感觉到自己有德有才。显然,孔子并不赞成这种修学目的。正确的教育目的是什么呢?孔子提出了“立己者立人,达己者达人”、“修己安人”的教育思想。意即要想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是学习者认识到学习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充实,生命更丰富,更有意义,在社会上更有存在价值与品位。

现代教育课堂中,十分强调学生的本体地位,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权利、学习空间、学习自由,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介入,体现学习的主人价值与使命。这种现代课堂观,其内容正体现了孔子提出的作为“人”的标准,正反映了学生学习过程中要遵循由己及他,由内到外,协调发展的孔子教育智慧观。

(二)孔子的全面教育观值

孔子提出,人的发展是和谐发展,是全面发展,人在全面发展中完善人生,激越人生,成就人生。教育中,他提出了“书、数、射、御、礼、乐”的“六艺”之说,以现代观点看六艺,其实就是要求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孔子教育内容中,以四项内容为基准,即典籍文献、处事德行、对人忠诚,讲究信用。孔子教育追求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让学生获得全面的成长能力,能适应将来多种工作的需要。比如他注重“德行、文学、政事和言语”的教学,将“言语”作为单列的一项,说明孔子十分注重人的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现代课堂中,要求学生要善于表达,有的学校还设定“表达能手”、“发言勇者”等表彰项目,意即强化学生的交际意识与能力,不正是对孔子“言语观”的发扬光大吗?

孔子特别喜欢艺术门类中的音乐美术,而且在日常教学中还将音乐美术作为重要内容,时时处处地加以培养。孔子教学中,经常以音乐助教,用音乐融洽、渲染气氛,拉近师生关系,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快乐学习。春天一到,孔子常常带着弟子三五成群,对琴当歌,共话学习。孔子还精通射箭,膂力巨大。现代课堂教学,强调的就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的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获得生命的和谐成长。可如何做,孔子的全面发展学说给了我们启示。

(三)孔子的实践教育观

孔子教育,不是单单的围墙教育,让学生足不出户,囿于教室内,与外界隔绝,进行经书记忆式的教育。而是十分注重学生的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严格意义上来说,孔子办学是没有砌盖教室的,而是设坛教学,类似于现在的露天专家讲座、报告,自由式与主题式的讨论相间其中,这和课堂中的正襟危坐,一本正经的师讲生听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在听课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发问,可以随时插话,有疑则问,无疑则听,传授与被传授的关系非常和谐。这种教学方式看起来简单,实际上要求老师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有精心的备课,要学生洞察学生的学习心理,要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是一种要有过硬教学能力的高级别教学方式。毫无疑问,这种教学方式因具有强大的生成性和现场性,因而也具有较强的实践内容。

另一方面,孔子教学的因开放而形成的实践性还在于他经常带着弟子们走入自然,走入社会,去学习与体验书本所没有的实践性知识。

我们日常的课堂,需要快乐,需要融洽,这就需要更进教学方式,比如现代课堂提出的“展示学习”模块,就是让学生在表现欲望充分体现的同时,对知识的整合与重组。我们现在的综合性学习,语文实践学习,都是与孔子的实践教育思想一脉相承。当然,孔子的周游学习是更大层面的实践学习,这种耗时多年,需要多种条件才能达成的实践学习,我们还有待研究与创设,但作为实践形式,还是我们所需要的。

(四)孔子的深入学习观

孔子教育学生,学习不能停滞于一知半解,或半知半解,他要求学生必须参透知识,融会贯通,达到理解与迁移输出的效能。

在这方面,孔子首先作出了表率,孔子和别人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一定请他再唱,然后自己跟着他唱。这种鹦鹉学舌式的学习方式,正体现了孔子不会不止的深入学习精神。孔子跟着师襄学琴的故事,说明孔子要求自己的学习必须达到炉火纯青,否则不会罢休。对此,孔子还提出了自己的深入学习理论: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学习的时候,每一次的重新学习,都会有新的认识,新的见解。

在他的影响下,学生们的学习从来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而是刨根问底,弄个水落石出,方才停息。弟子们遇疑必问,知难必上,都要将学问如清澈之水流淌心中。这种深入学习观,不正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智慧吗?深入的学习观,现代教育更需运用,学习中不能让学生浅尝则止,甚至模糊一片。让学生在举一反三中,逼近知识的本质,获得全方位的理解。

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更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一座丰碑,他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教育的精髓。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和沉淀,孔子的教育思想依然久久不衰,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有着科学的一面,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它有值得我们现代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然而,历史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任何东西是否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都需要经过社会的验证。

几千年的变化,几千年的差异,任何东西都可能有被淘汰的一天。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在学习借鉴孔子教育思想的时候,应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择其善者而从之。


相关文章

  • 孟子的教育思想 论文 原创
  • 孟子的教育思想 化学学院 09级 *** 1233409017 [内容摘要]孟子是我国伟大教育家,他主张平民教育,践行着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并且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孟子 教育 因材施教 孟子,是 ...查看


  • 议论文阅读训练答案
  • 议论文阅读训练答案(四篇) (一)给人生加个意义 那是一所很有名望的大学.从我的演讲一开始就不断地有纸条递上来.纸条上提得最多的问题是--"人生有什么意义?请你务必说真话, 因为我们已经听过太多言不由衷的假话了." 我念 ...查看


  • 以孔子或名字的某一句名言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 以孔子或名字的某一句名言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作文指导: (一)指导学生审清题意 1.出示要求:以孔子或名字的某一句名言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内容不限,题目自拟,600字左右.注意立论要有依据. 2.提炼要点: 请同学们仔细审题,说清要求中有哪 ...查看


  • 郑?:孔子在"人间"
  • 两年前的一个夏日,92岁的韩国儒学家郑第一次来到他的"心之故乡"―曲阜,完成了他人生中最神圣的一次朝拜.这个热爱孔子的老人向我们讲述了他心中的"人间孔子",他说:"孔子是一个十分可爱的有人情 ...查看


  •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
  •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选讲 作业题目:对"仁者爱人"的理解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对"仁者爱人"的理解 摘要:孔子的圣学,以仁为中心主旨,以行仁为最高理想,以成仁为最高 ...查看


  • 论文写作的基本公式
  • 刘大生:张三说李四说我认为--论文写作的基本公式 时间:2010年10月4日 作者:刘大生(江苏省委党校教授) 来源:学术批评网 关键词: [刘大生按:这篇文章是作者2010年3月16日下午在江苏省委党校"研究生名师讲坛" ...查看


  • 2016教师资格笔试备考:[综合素质]作文素材积累
  • 2015年12月31日 13:40:41 来源:宁夏中公教育 在教师资格考试中综合素质中最后一道题是作文题,大部分作文题要求文体的形式是写议论文,这对于很多年没有写过作文的考生来说,无疑这是很难的一道题目,我们都知道议论文的要素是论.论据. ...查看


  •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论文
  • 冯友兰论文中国哲学史论文 论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贡献 摘 要:冯友兰先生是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之学科地位的确立者,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基本确立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著作的写作范式,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初步介绍并具体应用了关 ...查看


  • 有教无类(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 漳州市平和一中语文组  张彩云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2.引导学生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教学难点: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