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做大自然的朋友

第三课 做大自然的朋友

1、人类该如何面对大自然的哭泣?(人类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控制人口增长?)(面对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人类唯一的选择是什么?)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过度消耗及人口的不断膨胀、自然环境被破坏,使得自然已经很难满足人类的需要,环境已经不能适应人类的生存。因此,人类惟一的选择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含义: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于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支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的道路。

为了子子孙孙都能够生存和发展,我们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得留有余地,不能竭泽而渔。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要义之一。

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求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要求:人类在选择生活方式时,要充分尊重自然,不得超越自然的承受能力。

原则:建立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尊重和保护生活社区;发送人类生活质量;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和多样性;维持在地球的承载能力之内;改变个人的态度和生活习惯;使公民团体能够关心自己的环境;建立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国家网络;创建全球性联盟。

4、面对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我国采取的措施

制定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5、中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

我们不仅应该亲近自然,感激自然,更应该以实际行动保护自然,保护环境,遵守一定的规范。节约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环境,是人类应该首先学会遵守的规范。

6、中学生如何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保护自然?

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树立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家园。

⑴在校园里,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创建“绿色校园”活动,为参与和开展更为广泛的环保行动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

⑵在家庭和社区周围,做一些我们可以身体力行的活动,如:种植花草树木、搞好环境卫生、营造优美的生活环境等,保护鸟类、节约用水、回收废旧电池、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宣传环保知识等;

⑶参与并推动社区环境保护,关注并积极投身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去,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之中。

7、植树造林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植树造林对环境保护有多种作用,它是防止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森林可以调节和改善小区域的气候,净化空倔,防止粉尘扩散和迁移,净化污水,减弱噪声,吸收放射性物质,减少细菌和美化环境。

第二单元 公共利益

第四课 共同的需要

1、我们身边的公共利益及作用

我们身边的公共利益主要有:①公共场所与公共设施;②公共服务(公共卫生事业、公共教育)。 作用:①各种公共场所与基础性公共设施,为我们的正常生活与交往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建设公共设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直接造福于人民,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②公共服务。如公共卫生事业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卫生技术保证(公共卫生事业的作用);公共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公共事业,它对于提升人口素质、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公共教育是作用)。

2、公共场所的含义:

公共场所是人们交往互动的公共生活空间,它不属于某个特定的人或者集团,大家都可以出入,停留和使用。如:博物馆、商场、公园、影剧院、车站、码头、展览会、贸易集市、超市等。

3、公共设施

⑴含义:由行政机关或其特许的公务设置或管理以供公众使用的设施。包括:公共汽车、公路、电线、光缆以及农田水利等。

⑵目的:建设公共设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直接造福于人民,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⑶政府是公共设施的主要提供者和管理者

4、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的原因是什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⑴公共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公共事业,它对于提升人口素质、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⑵当今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发展教育事业,有利于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合格人才,从而推动国家的发展。

⑶教育关系到子孔后代,涉及千家万户,发展教育事业,能使每个人都接受教育,丰富完善自我,享受现代文明成果,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5、正确认识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

⑴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它既要受到道德的遣责,也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因为公共设施是由行政机关或其特许的公务法人设置或管理的以供公众使用的设施。建设公共设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直接造福于人民,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⑵作为青少年,我们要敢于与不道德的行为作斗争,可以采取下列方式:①好言相劝,让破坏者认识到公共设施的重要性及其行为的危害性,使其自觉终止自己的错误行为;②拨打110报警;③想法告知政府部门,因为他们是公共设施的主要提供者。

6、在美国的很多景区和酒店都设有中文标志:“请勿随地吐痰”“请排队”“请保持安静”„„。这些只是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你对这些有何感想?

⑴各种公共场所与基础性公共设施,为我们的正常生活与交往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我们应该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保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场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仍有不少人不遵守公共场所规则,破坏公共设施,甚至把公共设施当作个人财物使用,极大地损害了公共利益。

⑵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靠我们每一个人的自觉维护。国家应该大力宣传社会公德,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不遵守公共规则、破坏公共设施的人依法严惩,让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真正起到为民造福,便利人民的目的。

7、全人类的公共利益及其作用(重要性)

⑴全人类的公共利益:国际安全、国际经济、国际文化、自然环境资源等体现了全人类的公共利益。

⑵作用:①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为各国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国际环境。

②规定的世界性贸易市场为经济全球化的实现提供了各种制度性的保障。

③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则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④各种自然环境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希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息息相关。更广义的自然环境还包括太空,合理开发和利用太空,能够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满足人类进—步发展的需要。

8、如何理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对社会发展、我们的生活以至我们个人成长的作用?)

①我们共享地球上的土地、森林、水域和矿产,利用和开发各种资源,共同维护生态环境,这一切使我们获得了生存的可能;②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使我们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③义务教育和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使我们获得了日益平等的发展机会;④稳固的国防和公共安全系统使我们的生活安宁和谐„„公共利益,无论对于社会发展,还是我们个人的成长,都是必不可少的。

9、石油危机对于国际安全的影响

①石油危机会给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困难,②会深刻影响各国的关系,③危害国际安全,给全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10、公共利益的特点

共享性、不可分性、层次性、特殊性、多样性。

11、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利益包括哪些?

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公共卫生事业、公共教育、公共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公共安全保障、农村医疗保险。

12、什么是《京都议定书》?世界各国为什么加入?有什么意义

1997年12月,公约缔约方在日本京都就发达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成协议,即《京都协议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为了维护自然资源上的公共利益而加入。

《京都议定书》是人类有史以来通过控制自身行为以减少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第一个国际协定,是国际社会为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经过多年努力所达成的重要成果,通过签订这个协议,有助于世界和国重视环保,减少废气的排放量,控制温室效应,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也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3、怎样才能有效解决太空垃圾问题?

①国际社会应该加大对乱扔太空垃圾行为控制力度;②为太空立法;③太空关系到全人类的公共利益,世界各国应该签署有关协定,不再人为地制造太空垃圾。

14、《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及其意义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又称防止核扩散条约或核不扩散条约,是英国、美国、苏联等59个国家于1968年7月1日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旨在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安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为各国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国际环境。

15、谈谈对免费的认识?(我们正在迎来一个新的公共文化、公共服务的“免费时代”,然而“免费”也给我们带来了令人担扰的问题,许多公共设施遭到破坏。)

①“免费”不能“免德”,公民应自觉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②公民要珍惜“免费政策”,提高道德修养;③进一步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重视培养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进一步贯

彻落实公民基本道德;④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社会培育文明风尚。

16、公共设施遭到破坏,寿命短的原因,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该如何做?

公共设施寿命短反映了人们道德的缺失,一些人缺乏社会责任感,认为损坏了公共财物也不会危及自身利益;一些人自私自利,图一时方便,而做出损坏公共设施的作为。

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文明市民;建议有关部门加以关注,齐抓共管,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体现在社会管理中,齐心协力共建和谐、文明、富裕的家园。

第五5课 公私之间

1、怎样理解公共利益由个人的利益组成?(公共利益是如何产生的?)

任何利益都基于人们的需要而产生。而公共利益的产生,则与人们生活范围的扩大、个体需求相似性的增多关系密切。随着人们在公共生活中交往与合作日益频繁,个体的需求有了越来越多的重合。虽然从根本上说,这些重合的需求来自于单个人的利益,但因为在社会关系中,其满足和实现涉及社会中的大部分人或所有人,因而就拥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和整体性,公共利益由此而产生。

2、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①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赖、相互包含的关系。

②公共利益并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它们有时候也会发生矛盾和冲突。

3、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赖、相互包含的表现:

①公共利益由个人的利益组成的。②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③实现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是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④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4、怎样理解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

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在社会生活中,个人的利益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些需求单靠个人努力很难得到满足,只有借助社会的力量,通过集体的努力才能实现。因此,公共利益实现得越多,内容越丰富,个人利益的实现也应越充分。

5、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原因

由于公共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有机整合,并不等于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不可能总是将每一个人的特殊的个体利益一一涵盖其中,因此,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的事情时有发生。

6、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表现:

①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对立;②一些单位或集团的利益与公共利益冲突。

7、面对利益的冲突,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学会选择)

面对利益的冲突,我们应该学会选择,做出正确的决定。①优先考虑公共利益,放弃或牺牲某些个人利益群体利益,这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而且从长远看也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②面对利益的冲突,我们应该俦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共同利益。③在优先保证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也要考虑个人利益的正当性与合理性,促进个人利益的充分实现。

8、在现代社会,公共利益应该符合哪些标准?

合法合理性、公共受益性、公平补偿性、公开参与性。

9、辨析: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我们应该彻底放弃个人利益,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

这一观点说法不全面。

①公共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有机整合,公共利益实现行越多、内容越丰富,个人利益的实现也就越充分。所以,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实现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是保障所有社会成员

的共同幸福。

②公共利益的优先性,并不等于无视个人利益的正当性与合理性,个人利益的有效实现,充分体现了一个社会社会的民主与文明。

③个人生产单位和公共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的事情时有发生,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在保护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促进个人利益的充分实现。

10、“一滴水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把它放到大海里,它就获得新的生命”。谈谈对此的理解。

这则材料告诉我们: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是相互依赖、相互包含的,只有维护公共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而公共利益是每个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没有脱离个人的抽象社会,也不存在超越个人利益的抽象的公共利益。

11、有关“工厂林立,但水、空气被污”的材料分析

反映的问题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保护公共利益?

反映了我国发展经济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矛盾与冲突。具体表现为企业与公共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⑴面对利益的冲突,我们应该学会选择,做出正确的决定。①优先考虑公共利益,放弃或牺牲某些个人利益群体利益,这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而且从长远看也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②面对利益的冲突,我们应该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共同利益。③在优先保证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也要考虑个人利益的正当性与合理性,促进个人利益的充分实现。

⑵经济要发展,但环境更需要保护。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如果为了经济的发展,而不惜破坏环境,虽然可以得到眼前的利益,但从长远看,得不偿失,不利于我们的可持续发展。

12、“5·12”汶川大地震中,德阳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的事迹

⑴无数市民自发为他送行说明了什么?

说明:①他在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面前,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维护他人的生命安全;他的高尚人格,感人至深,值得我们学习。

②人民群众对他的行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也说明,好人好事必定会得到人民的赞同,人民部会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即使是普通的人,只要对社会作了贡献,人们就不会忘记他。

⑵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学习他有一颗牺牲自己私利的心;学习他为维护公共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优秀品质;学习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的忘我精神。

13、有关“外资企业中高薪待遇与国家尊严、人格尊严的选择”的材料分析题

⑴作为外资人员,他们遇到什么考验?

遇到了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公共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应如何处理二者关系的考验。

⑵作为外资人员,他们将做出怎样的选择?为什么?

与企业严正交涉,阻止其不当行为的发生或辞职。

因为国家的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的有力保障,优先考虑公共利益,放弃或牺牲某些个人利益或群体利益,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而且从长远看也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同时维护国家的荣誉、利益、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⑶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在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求放弃个人利益,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勇于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今后在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应优先考虑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公共利益。

14、对税收的认识

税收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支撑国家建设的资金保障,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税收取之了民,用之于民。

15、2006年我国退耕还林4550万亩,宜林荒山造林5050万亩。

(1)你认为政府该不该再退耕还林上投入大量资金?

答:应该。因为近年来,由于乱砍滥伐,造成环境严重恶化。退耕还林工程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存和发展而提出的,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植被、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以改变不合理生产方式、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2)实施退耕还林,当地农民会遭受巨大损失,他们的损失是否值得?

答:值得。首先这是服从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需要,面对利益的冲突,我们应该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共同利益。;其次,面对利益的冲突,优先考虑公共利益,放弃或牺牲某些个人利益、群体利益,这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而且从长远看也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实施退耕还林,当地农民这些损失只是暂时的,从长远来看,对农民却是有利的。因为退耕还林,可以从根本上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现在土地的质量,而且可以集中财力,加强农田建设,实现集约化经营,提高粮食产量。

16、某沿海小村曾以海产品丰富而远近闻名,近年来,富裕起来的村民无节制地进行捕捞,乱倒垃圾造成海洋污染。许多人失去谋生条件,不得不离开家乡,另谋出路。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答:①村民的做法是错误的,②他们为了个人私利,而损害了公共利益。最终伤害的还是自身的利益,这种作法是作茧自缚,值得我们警惕。③因此,当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侯,应该优先考虑公共利益放弃个人利益,这样不但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从长远来看,也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暂时牺牲个人的一点利益,最终也会使自己得到益处。

第六课 公共利益的维护

1、怎样维护公共利益?

在社会生活中,维护公共利益是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大至社会组织,小到每一个人,都有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公共利益不能自动实现,它的实现需要道德的约束、法律的调节和制度的保障。

学校、企业、军队、政府等都是特定的社会组织,维护公共利益是社会组织不可推卸的责任,它们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非政府组织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政府的职责。(政府是怎样维护公共利益的?)

①政府是公共利益最大的提供者与守护者。从一定意义上讲,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反映了政府的执政水平和能力,也体现了一个国家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程度。

②政府维护公共利益有多种方式,政府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教育、道德教化等强制的或非强制的方式,履行维护公共利益的职责。

依法行政是政府执政为民、履行职责的基本准则。中国政府依照各种法律、法规、规章,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保障公民应有的权利,履行维护公共利益的职责。

③在突发事件面前,组织各种资源,聚集各方力量,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保护人民大众的利益,也是一个负责任、有效率的政府的神圣职责。

3、非政府组织的含义;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或影响。

含义:指那些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的、带有志愿性的、致力于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它的对象主要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作用或影响:

①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非政府组织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②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们在谋求经济公平和社会正义、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乃至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旗帜下开展活动,是一种道义性、公益性的力量。

③政府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已经覆盖了从环保、教育、科研、社会工作、慈善到公共交通、公益展览等广阔的领域。

④非政府组织坚持全球意识,代表了超越国家利益的公共利益。它们的工作,影响着社会的决策,引导和改变着社会舆论和公众行为。

4、公民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的责任(公民如何维护公共利益?)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护公共利益。

①履行分内的职责。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护公共利益。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承担着特定的社会角色,每种社会角色都与一定的责任相对应,如果每种职业角色所要求的分内责任都得到履行,社会就能和谐有序动运转,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就是为维护公共利益尽了一份力。

②承担公共生活中的社会责任。维护公共利益不仅仅是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更重要的是在公共生活中,形成公德意识,遵守社会规范,为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而努力。

③我们不仅要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遵守各种公共规则,更应在心灵深处培养关怀他人、心系社会的情怀。这是公共利益实现最大化的力量之源。

④以个人维护公共利益的影响力带动更多的人自愿、自觉地维护公共利益,投身于公益事业。 ⑤维护公利有时需要个人付出一定的代价。在公共生活中,需要我们养成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5、社会公德的含义及内容

含义:社会公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行为准则,是实现公共利益的底线伦理。

社会公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公德,如互相尊重、诚实守信;②规范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公德,如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安全、爱护公物等;③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社会公德,如讲究卫生、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等。

7、维护公共利益的好处与代价:

好处:①可以赢得自尊和自信 ②容易被他人接受和认可 ③可以获得奖励,赢得荣誉 ④能得到知识和处理问题的经验。

代价:①有时要忍受一时的不便 ②要付出时间、精力还有金钱 ,③有时要放弃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④做不好会受到别人的指责和批评。

8、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①要履行自己的职责 ②形成公德意识、遵守社会规范 ③在心灵深处培养关怀他人,心系社会的情怀 ④养成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

9、在公共生活中,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①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关心和参与公共事务,有爱心和正义感 ②主动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③我们要有服务社会的意愿,也要不断提高自己服务社会的能力 ④我们可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

10、如何理解“态度改变,我们的习惯也会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我们的人生也将跟着改变”? ①不论是社会组织还是个人,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维护我们的公共利益。 ②有句话说得好:态度改变,我们 的习惯也会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我们的人生也将跟着改变。③就象我们每个人每天都

会喝水、吃饭和休息一样,自觉维护公共利益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 ④只有每一个人都自觉地行动起来,我们的公共利益才能真正的得到保护,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应有的公共利益,同时,每个人的个人利益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11、丛飞,深圳一名普通的歌手,却资助了178名儿童,2006年因病逝世,他生前热忠于公益事业,个人捐助300万元,死后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1)他的行为体现一种什么意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意识,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答: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如果每个人都有这种意识,社会才能和谐有序的运转,才能共建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2)从他资助178名儿童到他病重时受到社会的捐助,体现了什么道理?

答:当你在为别人、为社会、为公共利益承担责任的时侯,很多人也在为你承担着责任;任何人都脱离不了社会,离开公共生活就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丛飞是一个具有强烈责任意识的人,为维护他人利益不惜付出代价,是一个具有爱心和正义感的人。

(3)作为中学生,应如何向他学习?

答:学习他培养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学习他关心和参与公共事务,有爱心和正义感,主动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学习他有服务社会的意愿,不断提高自己服务社会的能力;从我做起,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

12、辨析:责任是大人们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②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具有认真学习、完成义务教育、健康成长的责任;具有孝敬父母、尊重老师的责任。每一个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各个场合都应负起相应的责任。

第三单元 在同一片土地上

第七课 中华民族大家庭

1、认识中华民族大家庭

中华民族是由56 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56个民族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甚至有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是56个民族都是兄弟姐妹,共同属于一个大家庭——中华民族。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达1800万。

2、我国目前有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些民族自治区域分别聚居着: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回旋、壮族等很多兄弟民族。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4、我国是如何保证少数民族同胞权利的?(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的方针政策、措施。)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参政议政权,使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得到保障;

③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各民族文化,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和特点:

①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

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③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力。

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民族地区的自治有机地统一起来,既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的地主性事务,发挥地主优势,促进本民族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又能保证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7、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对于中华民族有什么意义(作用或重要性)?(中华民族为什么要团结互助、共同进步?)(我们为什么要立场坚定地反对分裂?)

①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团结互助的民族。历史上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通婚,大大密切了吐蕃和唐朝的关系。这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团结的典范。

②作为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大国,各民族的团结互助非常重要。各民族间的团结友爱、合作互助,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也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8、国家如何帮助我国少数民族共同进步的?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的限制,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还不发达,交通和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国家陆续建设了青藏公路、成昆铁路等。2006年,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实施西部大开发。长期以来,东部沿海各省市也在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给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以援助,体现了各民族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谋求发展的精神。

9、中学生在尊重少数民族,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应怎样做?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②心系各族伙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积极参与“手拉手”互助活动。

③要敢于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

10、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角度看,实现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也是我国各民族承担的共同任务。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1、对“同胞共气,家国所凭”的理解

①全体同胞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这是国家兴旺的凭据。

②一个国家内部不和谐,就会发生战争和骚乱。国与国不和,就会挑起战争。一个家庭不和睦相处,成员就不会是一条心,乃至形同陌路、反目成仇、骨肉分离。

③民族与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相互友好,是一个国家稳定安宁的根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是我们事业取得繁荣发展的基本保障。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们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

12、材料一:1994年以来,国家对西藏援助资金合计超过100亿元。2006年青藏铁路建成通车。 材料二:西藏自治区建立40年多来,在中央政府的帮助下,生产总值增长了65倍,人均收入超过900美元。

(1)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原则?

答: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2)党和国家为何如此重视西藏地区的发展?

答:因为西藏经济比较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重视西藏地区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安定团结,促进民族的共同发展,增

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保障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3)我国还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来发展和建设少数民族地区?

答: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藏铁路通车;支援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等。

(4)2006年青藏铁路建成通车,这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我国政府重视少数民族问题,采取措施促进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各民族和谐相处,团结互助。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5)有人说:青藏铁路是条“经济路”,也有人说:这是条“政治路”。你认为呢?

答:这两种说法都是有道理的,说它是一条“经济路”是因为这条铁路的建成,对西藏和全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西藏工业、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西藏资源优势的发挥,加强与各地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西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我国国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说它是一条“政治路”,是因为青藏铁路的建成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有利于中央的统一领导,巩固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有利于边疆的稳定和国防的安全,有利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的实现。

(6)请为西藏的进一步发展设计两条激励口号。

答:维护民族大团结,构建和谐新西藏;爱我西藏、共创西藏美好未来;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快西藏经济繁荣发展等等

(7)西部大开发战略有什么意义(或青藏铁路的通车)?

答:有利于促进东西部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缩小东西部的差距,实现东西部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有利于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

(8)西藏自治区成立40多年来,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基本国策;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9)为加强民族团结,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我们在生活中可以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怎样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1)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2)要认真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3)要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敢于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

(4)以实际行动自觉维护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

第八课 共同的愿望

1、“一国两制”的含义

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及其关系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实现祖国统一是一国两制的核心。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实行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的国家内,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与香港、澳门、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将长期并存,共同发展。但国家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

信守长期不变的诺言。“一国两制”不是一项临时性政策,而是长期的基本国策。(同学们注意不是永久性不变)

3、“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

①“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的杰出贡献,是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用“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是符合中华民族利益的,它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状,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

②“一国两制”有利于大陆和港、澳、台的稳定和发展,便于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互利互惠,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加快我国繁荣富强的进程。“一国两制”构想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和新的范例。“一国两制”构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也是对世界和平事业的重要贡献。

4、为什么要反对“台独”?(谈谈你对台湾问题的认识?)(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

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③少数台独分子搞台独,妄图分裂祖国,是对国际法和国际社会的公然挑衅。也是对中国人民感情的公然挑衅。

④中国政府坚决捍卫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的企图。

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标志,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心愿。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要依靠全世界中国人的共同努力,寄希望于广大的台湾人民。在目前,要大力发展以“三通”(通商、通航、通邮)为中心的两岸交往,增进人民的共识和感情。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6、到21世纪的中叶,也就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我们要基本实现的目标

①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③把我们的国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在实现祖国统一问题上,我们青少年应怎么做?

①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增强为国做贡献的本领;

②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切实履行公民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立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台独”。积极宣传我国对台政策,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分裂行为做斗争,

③青少年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祖国的完全统一做出应有的贡献。

8、澳门回归10年来保持繁荣稳定说明了什么?

“一国两制”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按照“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9、“一国两制,成功落实”这一活动主题有什么意义?

⑴向世界展示“一国两制”成功在香港落实,并保持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⑵ “一国两制”成功在香港落实的实践证明,“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⑶香港的回归和发展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提供了成功的典范,有助于祖国的统一。

10、近几年来,在祖国的统一的问题上,都有些错误言论:“两国论”、“一边一国论”和“主权对等”论、“一中一台”、“公投台独”、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陈水扁企图把台湾从大陆分离出去,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连战的大陆之行是一次“和平之旅,宋楚瑜则将自己此行为“搭桥之旅”,表示反对“一中一台”“公投台独”。

(1)连战的大陆之行表达了台湾同胞的什么愿望?海峡两岸人民对大陆熊猫“团团”“圆圆”的认同表明了什么?

答:实现两岸完全统一;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民族团圆的愿望。

(2)连战的大陆之行是一次“和平之旅,宋楚瑜则将自己此行为“搭桥之旅”,这说明了什么? 答:连战之行,表明维护台海和平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宋楚瑜之行,表明了台湾同胞扩大两岸交流的强烈意愿。

(3)是什么因素促使两岸包机达成共识?又是什么因素致使两岸全国直航仍然遥遥无期?

答:“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台湾同胞,海外桥胞的共同努力;两岸经济相互促进的局面已初步形成;实现两岸统一是人心所向。这些因素使包机达成共识。

“台独“分裂势力及其分裂活动是两岸统一的最大障碍。“台独”分子企图分裂祖国以及外国势力的干涉。这些因素使直航遥遥远期。

(4)“公投”遭到中华民族儿女的坚决反对,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了维护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是全体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5)为什么要反对“台独”?

(见问题4)

(6)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什么?

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最佳方式)但不承诺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11、青少年应该怎样为实现祖国统一贡献力量?(你准备为促进祖国统一做些什么?)

答:(见问题7)

12、我国中国应如何应对台独?

答: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②加速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③加强两岸的交流以合作,扩大互信,增进了解;④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取得国际社会对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支持;⑤加强国防力量,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给台独分子以巨大的威慑力;⑥不断揭露台独的险恶用心与危害。

13、从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三通”以来,近30年过去了。然而浅浅的台湾海峡,却似难以跨越的鸿沟天堑。这一切,终于在2008年12月15日化作历史。随着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同步实施,“三通”终于在这一天从梦想变成了现实。“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岸“三通”正式启动。

(1)两岸“三通”正式启动有何意义?

①这有利于两岸互利双赢的交流与合作。在目前,大力发展以“三通”(通商、通航、通邮)为中心的两岸交往,增进人民的共识和感情。

②有利于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解决台湾问题,早日实现祖国统一,提供新的更为强劲的动力。促进两岸经济发展,为两岸经济注入新活力,盘活两岸市场,融合两岸资源,

创造新的商机,经贸交流必将再度突飞猛进。

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四单元 劳动创造世界

第九课 人类的需要

1、如何理解(认识)“劳动”?(劳动对人类及人类社会有什么重要意义?)(为什么说劳动是人类的需要?)

①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世界,创造文明。②劳动,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

2、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人类?(怎样理解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人类是由古猿经过千百万年逐步演变和进化而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是劳动促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化,最终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因此,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

3、为什么说劳动是促成从猿到人转化的主要原因?

因为劳动的需要,人类的祖先逐渐学会了使用和制造石头和木棍等简单的工具来抵御野兽的进攻,猎取食物,采集果子,控掘植物的根茎等;因为劳动,人类的祖先渐渐学会了直立行政,学会了用语言去交流。在劳动的过程中,他们的大脑变得越来越发达,手变得越来越灵巧,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因此,劳动是促成从猿到人转化的主要原因。

4、什么是物质文明?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物质文明又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

物质文明是人类在劳动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劳动创造了物质物质文明,劳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使我们丰衣足食,让我们住得舒适,行得方便;在劳动过程中,人们通过发明、改进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效率,又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

5、为什么说物质文明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①物质文明是人类在劳动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②人们要生存,首先必须满足吃、喝、住、穿等物质需求,然后才能谈得上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精神活动。只有解决了必要的生活资料问题,才能可能进行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研究等精神活动。所以,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6、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精神文明?

①劳动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精神财富。劳动是精神财富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②很多精神文明成果,起初都是在人们进行物质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③在劳动过程中,人类不断地探索和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创造了宝贵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成果;④当脑力劳动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当精神财富的生产从物质财富的生产中独立出来,就出现了专门从来精神劳动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等脑力劳动者,他们辛勤地创造着文化、科学、技术、艺术等丰富的精神财富。

7、为什么说劳动促进了人的成长与发展?如何理解劳动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劳动对于我们个人成长的意义?

①劳动,不仅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不断地提高着人类自身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促进着人类的成长与发展。通过劳动工具的发明和使用,人类延伸了身体的某些器官的功能,加强了在自然界中谋生和发展的能力。②劳动是培养和发展人的道德品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好逸恶劳能腐蚀人的心灵,毁灭人的理想;③劳动不仅能够促进人生理、心理和品德的发展,而且与个人的成才、事业的成功紧密相关。④劳动,可以锻炼我们的能力,磨砺我们的意志,强化我们自强、自信、自立的意识。⑤通过劳动,我们不但能学会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坚强不屈,而且能够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

易,学会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这一切都是我们以后走上社会建功立业的必备素质。

8、为什么说劳动与人的成功与事业紧密相关(成功与劳动的关系怎样)?

①劳动可以锻炼我们的能力,磨练我们的意志,强化我们自强、自信、自立的意识。自古以来,大凡事业有成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从小就热爱劳动的人;②通过劳动我们不但能学会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坚强不屈、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而且能够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这一切都是我们以后走上社会建功立业的必备素质。

第十课 尊重劳动者 珍惜劳动成果

1、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什么最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

①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是我们幸福生活的缔造者,没有他们的劳动,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也没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有劳动者都是最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的人。

我国党和政府历来提倡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我国设立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奖项来表彰在各行各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劳动者。有助于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社会氛围。

2、如何理解劳动虽然有分工不同,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劳动虽然有分工不同,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①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都是社会和人民需要的劳动,不论何种劳动,都值得我们尊敬。②无论是劳动模范还是普通劳动者,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农民工工作,无论是艺术家还是科技工作者,都是平等的劳动者。③凡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人民服务的劳动者,只要他们的劳动对社会有益,就都是光荣的,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

3、中学生应该如何以实际行动尊重劳动和劳动者?

劳动是光荣的,劳动者是可敬的。我们中学生应该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要以热爱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与一切轻视劳动、歧视劳动者的观念和行为坚决决裂,坚决反对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思想和行为。

4、为什么要珍惜劳动成果?

①劳动成果是劳动者用汗水换来的财富,凝结着劳动者的勤劳和智慧,珍惜劳动成果,就是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具体表现。我们生活与学习中的所有用品,都是许多劳动者辛勤劳动的结果,来之不易,不管浪费什么,都是对劳动成果不珍惜的表现,都是对劳动者的不尊重。

②珍惜劳动成果,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大力继承和发扬。

③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很多人的生活并不富裕,而且我国的自然资源虽然总量大,种类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少,开发利用难度大,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现实。因此,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更加珍惜劳动成果,节约资源,勤俭建国。

④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不少人因为追求享受、铺张浪费,最终走向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给我们以反面的教训。对于每个人,特别是青少年来说,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有助于激发奋发进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5、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还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什么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还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谈谈你对“取之有度,用这有节,则常足”的理解?)

①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②大至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量入为出,勤俭节约都是重要的理财原则,资源和财富总是有限的,不能肆意挥霍。③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很多人的生活并不富裕,而且我国的自然资源虽然总量大,种

类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少,开发利用难度大,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现实。因此,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更加珍惜劳动成果,节约资源,勤俭建国。

7、勤俭节约对青少年有什么重要意义?青少年要如何做一个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的人?(如何培养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的品质?)

意义:勤俭节约有助于激发奋发进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①青少年要认识到劳动的艰辛、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小养成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②在吃穿上不攀比,不讲排场,爱惜粮食,能使用的学习用品尽量使用,节约资源和财富,不铺装浪费,合理文明消费,养成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③与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④做一个生活简单,精神世界丰富多彩的人。

8、正确理解“俭以养德”

古人提倡“俭以养德”,认为“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珍惜劳动成果、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不少人因为追求享受、铺张浪费,最终走向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给我们以反面的教训。对于每个人,特别是青少年来说,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有助于激发奋发进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第十一课 乐于劳动 善于劳动

1、为什么说劳动是光荣的?

①生命的意义与劳动息息相关,没有劳动,不热爱劳动的生命,谈不上有任何意义和价值;②有了劳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能不断被创造出来,我们的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③劳动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享受,在劳动过程中,我们的精神世界也得到了丰富和充实,我们还可以在劳动中体验到劳动所带来的各种感受,包括痛苦与快乐、辛酸与成就、无奈与兴奋等。

2、我们要怎样做一个快乐的劳动者?

在家里,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在学校,参加班级和学校的各种劳动;在社会,从事各种公益劳动。这些劳动看似微不足道,但都反映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只要我们热爱劳动,乐于劳动,就会收获快乐,成为快乐的劳动者。

4、为什么我们要从小养成自觉劳动的习惯?

劳动是权利也是义务,人只有靠劳动,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只有付出劳动,才会受人尊敬,一个人要生存,要自立自强,要成就事业,就必须从小养成热爱劳动、自觉劳动的习惯。

5、中学生为什么要积极参加家务劳动?中学生参加家务劳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参加家务劳动,不但能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而且能养成勤劳自立的习惯;②从事家务劳动,可以经历克服困难的过程,能锻炼和增强意志力;③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做一点家务,也是一种积极的休息,可以调节大脑机能,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健康。④一般来说,家务劳动能力强的人,生活技能相对较高,独立生活能力相对较强,会对生活充满信心,能独立面对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6、什么是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者需要具备什么素质?

新型劳动者是善于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劳动者。

新型劳动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包括:善于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创新能力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

7、现代社会的发展为什么需要新型的劳动者?

①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进代,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科技和知识信息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生产的重要资本,社会生产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②随着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

在生产劳动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生产方式逐渐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型;③在现代社会,劳动者不仅仅被理解为四肢健全、肌肉发达有力的人,而是知识化、技能化、富于创造力的人。

8、培养新型人才或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为什么需要高技能人才?)

①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信息快速增长的21世纪,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只有掌握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才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②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经济要快速发展,必须在科技前沿有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世界一流科研水平的专家做先导,在生产一线有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人才做支撑。实践证明,只有一流的设备,没有一流的技术工作,是生产不出一流产品的。高技能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③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做创新型劳动者,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是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

8、青少年如何从现在起,为将来成为一名新型劳动者做准备?

①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立志做一名祖国需要的高素质人才;②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③确立终身学习观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业技能;④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大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9、为什么说与时俱进,做新型劳动者,是我们每个青少年的必然选择?

①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科技和知识信息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生产的重要资本,社会生产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②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信息快速增长的21世纪,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只有掌握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才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③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经济要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④做创新型劳动者,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是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

10、王选是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彻底改造了我国沿用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术,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率。在创业的18年中,他没有节假日,埋头于科研工作中,为科技做出了巨大贡献。2001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他的创新成果带来的影响说明了什么?(或为什么要创新?)

答: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②各国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③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④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2)重奖科学家或科技人才的原因

原因: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②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③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④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党和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⑤国家奖励科技工作者,有利于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第三课 做大自然的朋友

1、人类该如何面对大自然的哭泣?(人类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控制人口增长?)(面对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人类唯一的选择是什么?)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过度消耗及人口的不断膨胀、自然环境被破坏,使得自然已经很难满足人类的需要,环境已经不能适应人类的生存。因此,人类惟一的选择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含义: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于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支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的道路。

为了子子孙孙都能够生存和发展,我们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得留有余地,不能竭泽而渔。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要义之一。

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求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要求:人类在选择生活方式时,要充分尊重自然,不得超越自然的承受能力。

原则:建立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尊重和保护生活社区;发送人类生活质量;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和多样性;维持在地球的承载能力之内;改变个人的态度和生活习惯;使公民团体能够关心自己的环境;建立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国家网络;创建全球性联盟。

4、面对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我国采取的措施

制定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5、中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

我们不仅应该亲近自然,感激自然,更应该以实际行动保护自然,保护环境,遵守一定的规范。节约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环境,是人类应该首先学会遵守的规范。

6、中学生如何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保护自然?

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树立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家园。

⑴在校园里,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创建“绿色校园”活动,为参与和开展更为广泛的环保行动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

⑵在家庭和社区周围,做一些我们可以身体力行的活动,如:种植花草树木、搞好环境卫生、营造优美的生活环境等,保护鸟类、节约用水、回收废旧电池、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宣传环保知识等;

⑶参与并推动社区环境保护,关注并积极投身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去,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之中。

7、植树造林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植树造林对环境保护有多种作用,它是防止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森林可以调节和改善小区域的气候,净化空倔,防止粉尘扩散和迁移,净化污水,减弱噪声,吸收放射性物质,减少细菌和美化环境。

第二单元 公共利益

第四课 共同的需要

1、我们身边的公共利益及作用

我们身边的公共利益主要有:①公共场所与公共设施;②公共服务(公共卫生事业、公共教育)。 作用:①各种公共场所与基础性公共设施,为我们的正常生活与交往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建设公共设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直接造福于人民,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②公共服务。如公共卫生事业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卫生技术保证(公共卫生事业的作用);公共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公共事业,它对于提升人口素质、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公共教育是作用)。

2、公共场所的含义:

公共场所是人们交往互动的公共生活空间,它不属于某个特定的人或者集团,大家都可以出入,停留和使用。如:博物馆、商场、公园、影剧院、车站、码头、展览会、贸易集市、超市等。

3、公共设施

⑴含义:由行政机关或其特许的公务设置或管理以供公众使用的设施。包括:公共汽车、公路、电线、光缆以及农田水利等。

⑵目的:建设公共设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直接造福于人民,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⑶政府是公共设施的主要提供者和管理者

4、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的原因是什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⑴公共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公共事业,它对于提升人口素质、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⑵当今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发展教育事业,有利于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合格人才,从而推动国家的发展。

⑶教育关系到子孔后代,涉及千家万户,发展教育事业,能使每个人都接受教育,丰富完善自我,享受现代文明成果,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5、正确认识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

⑴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它既要受到道德的遣责,也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因为公共设施是由行政机关或其特许的公务法人设置或管理的以供公众使用的设施。建设公共设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直接造福于人民,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⑵作为青少年,我们要敢于与不道德的行为作斗争,可以采取下列方式:①好言相劝,让破坏者认识到公共设施的重要性及其行为的危害性,使其自觉终止自己的错误行为;②拨打110报警;③想法告知政府部门,因为他们是公共设施的主要提供者。

6、在美国的很多景区和酒店都设有中文标志:“请勿随地吐痰”“请排队”“请保持安静”„„。这些只是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你对这些有何感想?

⑴各种公共场所与基础性公共设施,为我们的正常生活与交往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我们应该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保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场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仍有不少人不遵守公共场所规则,破坏公共设施,甚至把公共设施当作个人财物使用,极大地损害了公共利益。

⑵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靠我们每一个人的自觉维护。国家应该大力宣传社会公德,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不遵守公共规则、破坏公共设施的人依法严惩,让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真正起到为民造福,便利人民的目的。

7、全人类的公共利益及其作用(重要性)

⑴全人类的公共利益:国际安全、国际经济、国际文化、自然环境资源等体现了全人类的公共利益。

⑵作用:①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为各国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国际环境。

②规定的世界性贸易市场为经济全球化的实现提供了各种制度性的保障。

③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则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④各种自然环境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希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息息相关。更广义的自然环境还包括太空,合理开发和利用太空,能够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满足人类进—步发展的需要。

8、如何理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对社会发展、我们的生活以至我们个人成长的作用?)

①我们共享地球上的土地、森林、水域和矿产,利用和开发各种资源,共同维护生态环境,这一切使我们获得了生存的可能;②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使我们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③义务教育和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使我们获得了日益平等的发展机会;④稳固的国防和公共安全系统使我们的生活安宁和谐„„公共利益,无论对于社会发展,还是我们个人的成长,都是必不可少的。

9、石油危机对于国际安全的影响

①石油危机会给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困难,②会深刻影响各国的关系,③危害国际安全,给全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10、公共利益的特点

共享性、不可分性、层次性、特殊性、多样性。

11、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利益包括哪些?

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公共卫生事业、公共教育、公共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公共安全保障、农村医疗保险。

12、什么是《京都议定书》?世界各国为什么加入?有什么意义

1997年12月,公约缔约方在日本京都就发达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成协议,即《京都协议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为了维护自然资源上的公共利益而加入。

《京都议定书》是人类有史以来通过控制自身行为以减少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第一个国际协定,是国际社会为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经过多年努力所达成的重要成果,通过签订这个协议,有助于世界和国重视环保,减少废气的排放量,控制温室效应,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也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3、怎样才能有效解决太空垃圾问题?

①国际社会应该加大对乱扔太空垃圾行为控制力度;②为太空立法;③太空关系到全人类的公共利益,世界各国应该签署有关协定,不再人为地制造太空垃圾。

14、《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及其意义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又称防止核扩散条约或核不扩散条约,是英国、美国、苏联等59个国家于1968年7月1日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旨在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安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为各国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国际环境。

15、谈谈对免费的认识?(我们正在迎来一个新的公共文化、公共服务的“免费时代”,然而“免费”也给我们带来了令人担扰的问题,许多公共设施遭到破坏。)

①“免费”不能“免德”,公民应自觉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②公民要珍惜“免费政策”,提高道德修养;③进一步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重视培养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进一步贯

彻落实公民基本道德;④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社会培育文明风尚。

16、公共设施遭到破坏,寿命短的原因,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该如何做?

公共设施寿命短反映了人们道德的缺失,一些人缺乏社会责任感,认为损坏了公共财物也不会危及自身利益;一些人自私自利,图一时方便,而做出损坏公共设施的作为。

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文明市民;建议有关部门加以关注,齐抓共管,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体现在社会管理中,齐心协力共建和谐、文明、富裕的家园。

第五5课 公私之间

1、怎样理解公共利益由个人的利益组成?(公共利益是如何产生的?)

任何利益都基于人们的需要而产生。而公共利益的产生,则与人们生活范围的扩大、个体需求相似性的增多关系密切。随着人们在公共生活中交往与合作日益频繁,个体的需求有了越来越多的重合。虽然从根本上说,这些重合的需求来自于单个人的利益,但因为在社会关系中,其满足和实现涉及社会中的大部分人或所有人,因而就拥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和整体性,公共利益由此而产生。

2、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①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赖、相互包含的关系。

②公共利益并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它们有时候也会发生矛盾和冲突。

3、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赖、相互包含的表现:

①公共利益由个人的利益组成的。②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③实现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是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④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4、怎样理解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

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在社会生活中,个人的利益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些需求单靠个人努力很难得到满足,只有借助社会的力量,通过集体的努力才能实现。因此,公共利益实现得越多,内容越丰富,个人利益的实现也应越充分。

5、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原因

由于公共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有机整合,并不等于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不可能总是将每一个人的特殊的个体利益一一涵盖其中,因此,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的事情时有发生。

6、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表现:

①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对立;②一些单位或集团的利益与公共利益冲突。

7、面对利益的冲突,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学会选择)

面对利益的冲突,我们应该学会选择,做出正确的决定。①优先考虑公共利益,放弃或牺牲某些个人利益群体利益,这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而且从长远看也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②面对利益的冲突,我们应该俦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共同利益。③在优先保证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也要考虑个人利益的正当性与合理性,促进个人利益的充分实现。

8、在现代社会,公共利益应该符合哪些标准?

合法合理性、公共受益性、公平补偿性、公开参与性。

9、辨析: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我们应该彻底放弃个人利益,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

这一观点说法不全面。

①公共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有机整合,公共利益实现行越多、内容越丰富,个人利益的实现也就越充分。所以,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实现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是保障所有社会成员

的共同幸福。

②公共利益的优先性,并不等于无视个人利益的正当性与合理性,个人利益的有效实现,充分体现了一个社会社会的民主与文明。

③个人生产单位和公共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的事情时有发生,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在保护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促进个人利益的充分实现。

10、“一滴水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把它放到大海里,它就获得新的生命”。谈谈对此的理解。

这则材料告诉我们: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是相互依赖、相互包含的,只有维护公共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而公共利益是每个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没有脱离个人的抽象社会,也不存在超越个人利益的抽象的公共利益。

11、有关“工厂林立,但水、空气被污”的材料分析

反映的问题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保护公共利益?

反映了我国发展经济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矛盾与冲突。具体表现为企业与公共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⑴面对利益的冲突,我们应该学会选择,做出正确的决定。①优先考虑公共利益,放弃或牺牲某些个人利益群体利益,这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而且从长远看也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②面对利益的冲突,我们应该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共同利益。③在优先保证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也要考虑个人利益的正当性与合理性,促进个人利益的充分实现。

⑵经济要发展,但环境更需要保护。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如果为了经济的发展,而不惜破坏环境,虽然可以得到眼前的利益,但从长远看,得不偿失,不利于我们的可持续发展。

12、“5·12”汶川大地震中,德阳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的事迹

⑴无数市民自发为他送行说明了什么?

说明:①他在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面前,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维护他人的生命安全;他的高尚人格,感人至深,值得我们学习。

②人民群众对他的行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也说明,好人好事必定会得到人民的赞同,人民部会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即使是普通的人,只要对社会作了贡献,人们就不会忘记他。

⑵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学习他有一颗牺牲自己私利的心;学习他为维护公共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优秀品质;学习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的忘我精神。

13、有关“外资企业中高薪待遇与国家尊严、人格尊严的选择”的材料分析题

⑴作为外资人员,他们遇到什么考验?

遇到了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公共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应如何处理二者关系的考验。

⑵作为外资人员,他们将做出怎样的选择?为什么?

与企业严正交涉,阻止其不当行为的发生或辞职。

因为国家的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的有力保障,优先考虑公共利益,放弃或牺牲某些个人利益或群体利益,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而且从长远看也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同时维护国家的荣誉、利益、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⑶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在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求放弃个人利益,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勇于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今后在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应优先考虑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公共利益。

14、对税收的认识

税收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支撑国家建设的资金保障,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税收取之了民,用之于民。

15、2006年我国退耕还林4550万亩,宜林荒山造林5050万亩。

(1)你认为政府该不该再退耕还林上投入大量资金?

答:应该。因为近年来,由于乱砍滥伐,造成环境严重恶化。退耕还林工程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存和发展而提出的,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植被、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以改变不合理生产方式、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2)实施退耕还林,当地农民会遭受巨大损失,他们的损失是否值得?

答:值得。首先这是服从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需要,面对利益的冲突,我们应该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共同利益。;其次,面对利益的冲突,优先考虑公共利益,放弃或牺牲某些个人利益、群体利益,这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而且从长远看也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实施退耕还林,当地农民这些损失只是暂时的,从长远来看,对农民却是有利的。因为退耕还林,可以从根本上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现在土地的质量,而且可以集中财力,加强农田建设,实现集约化经营,提高粮食产量。

16、某沿海小村曾以海产品丰富而远近闻名,近年来,富裕起来的村民无节制地进行捕捞,乱倒垃圾造成海洋污染。许多人失去谋生条件,不得不离开家乡,另谋出路。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答:①村民的做法是错误的,②他们为了个人私利,而损害了公共利益。最终伤害的还是自身的利益,这种作法是作茧自缚,值得我们警惕。③因此,当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侯,应该优先考虑公共利益放弃个人利益,这样不但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从长远来看,也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暂时牺牲个人的一点利益,最终也会使自己得到益处。

第六课 公共利益的维护

1、怎样维护公共利益?

在社会生活中,维护公共利益是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大至社会组织,小到每一个人,都有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公共利益不能自动实现,它的实现需要道德的约束、法律的调节和制度的保障。

学校、企业、军队、政府等都是特定的社会组织,维护公共利益是社会组织不可推卸的责任,它们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非政府组织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政府的职责。(政府是怎样维护公共利益的?)

①政府是公共利益最大的提供者与守护者。从一定意义上讲,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反映了政府的执政水平和能力,也体现了一个国家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程度。

②政府维护公共利益有多种方式,政府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教育、道德教化等强制的或非强制的方式,履行维护公共利益的职责。

依法行政是政府执政为民、履行职责的基本准则。中国政府依照各种法律、法规、规章,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保障公民应有的权利,履行维护公共利益的职责。

③在突发事件面前,组织各种资源,聚集各方力量,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保护人民大众的利益,也是一个负责任、有效率的政府的神圣职责。

3、非政府组织的含义;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或影响。

含义:指那些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的、带有志愿性的、致力于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它的对象主要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作用或影响:

①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非政府组织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②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们在谋求经济公平和社会正义、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乃至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旗帜下开展活动,是一种道义性、公益性的力量。

③政府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已经覆盖了从环保、教育、科研、社会工作、慈善到公共交通、公益展览等广阔的领域。

④非政府组织坚持全球意识,代表了超越国家利益的公共利益。它们的工作,影响着社会的决策,引导和改变着社会舆论和公众行为。

4、公民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的责任(公民如何维护公共利益?)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护公共利益。

①履行分内的职责。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护公共利益。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承担着特定的社会角色,每种社会角色都与一定的责任相对应,如果每种职业角色所要求的分内责任都得到履行,社会就能和谐有序动运转,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就是为维护公共利益尽了一份力。

②承担公共生活中的社会责任。维护公共利益不仅仅是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更重要的是在公共生活中,形成公德意识,遵守社会规范,为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而努力。

③我们不仅要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遵守各种公共规则,更应在心灵深处培养关怀他人、心系社会的情怀。这是公共利益实现最大化的力量之源。

④以个人维护公共利益的影响力带动更多的人自愿、自觉地维护公共利益,投身于公益事业。 ⑤维护公利有时需要个人付出一定的代价。在公共生活中,需要我们养成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5、社会公德的含义及内容

含义:社会公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行为准则,是实现公共利益的底线伦理。

社会公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公德,如互相尊重、诚实守信;②规范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公德,如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安全、爱护公物等;③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社会公德,如讲究卫生、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等。

7、维护公共利益的好处与代价:

好处:①可以赢得自尊和自信 ②容易被他人接受和认可 ③可以获得奖励,赢得荣誉 ④能得到知识和处理问题的经验。

代价:①有时要忍受一时的不便 ②要付出时间、精力还有金钱 ,③有时要放弃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④做不好会受到别人的指责和批评。

8、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①要履行自己的职责 ②形成公德意识、遵守社会规范 ③在心灵深处培养关怀他人,心系社会的情怀 ④养成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

9、在公共生活中,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①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关心和参与公共事务,有爱心和正义感 ②主动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③我们要有服务社会的意愿,也要不断提高自己服务社会的能力 ④我们可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

10、如何理解“态度改变,我们的习惯也会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我们的人生也将跟着改变”? ①不论是社会组织还是个人,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维护我们的公共利益。 ②有句话说得好:态度改变,我们 的习惯也会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我们的人生也将跟着改变。③就象我们每个人每天都

会喝水、吃饭和休息一样,自觉维护公共利益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 ④只有每一个人都自觉地行动起来,我们的公共利益才能真正的得到保护,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应有的公共利益,同时,每个人的个人利益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11、丛飞,深圳一名普通的歌手,却资助了178名儿童,2006年因病逝世,他生前热忠于公益事业,个人捐助300万元,死后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1)他的行为体现一种什么意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意识,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答: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如果每个人都有这种意识,社会才能和谐有序的运转,才能共建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2)从他资助178名儿童到他病重时受到社会的捐助,体现了什么道理?

答:当你在为别人、为社会、为公共利益承担责任的时侯,很多人也在为你承担着责任;任何人都脱离不了社会,离开公共生活就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丛飞是一个具有强烈责任意识的人,为维护他人利益不惜付出代价,是一个具有爱心和正义感的人。

(3)作为中学生,应如何向他学习?

答:学习他培养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学习他关心和参与公共事务,有爱心和正义感,主动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学习他有服务社会的意愿,不断提高自己服务社会的能力;从我做起,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

12、辨析:责任是大人们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②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具有认真学习、完成义务教育、健康成长的责任;具有孝敬父母、尊重老师的责任。每一个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各个场合都应负起相应的责任。

第三单元 在同一片土地上

第七课 中华民族大家庭

1、认识中华民族大家庭

中华民族是由56 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56个民族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甚至有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是56个民族都是兄弟姐妹,共同属于一个大家庭——中华民族。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达1800万。

2、我国目前有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些民族自治区域分别聚居着: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回旋、壮族等很多兄弟民族。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4、我国是如何保证少数民族同胞权利的?(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的方针政策、措施。)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参政议政权,使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得到保障;

③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各民族文化,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和特点:

①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

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③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力。

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民族地区的自治有机地统一起来,既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的地主性事务,发挥地主优势,促进本民族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又能保证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7、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对于中华民族有什么意义(作用或重要性)?(中华民族为什么要团结互助、共同进步?)(我们为什么要立场坚定地反对分裂?)

①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团结互助的民族。历史上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通婚,大大密切了吐蕃和唐朝的关系。这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团结的典范。

②作为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大国,各民族的团结互助非常重要。各民族间的团结友爱、合作互助,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也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8、国家如何帮助我国少数民族共同进步的?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的限制,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还不发达,交通和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国家陆续建设了青藏公路、成昆铁路等。2006年,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实施西部大开发。长期以来,东部沿海各省市也在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给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以援助,体现了各民族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谋求发展的精神。

9、中学生在尊重少数民族,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应怎样做?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②心系各族伙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积极参与“手拉手”互助活动。

③要敢于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

10、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角度看,实现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也是我国各民族承担的共同任务。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1、对“同胞共气,家国所凭”的理解

①全体同胞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这是国家兴旺的凭据。

②一个国家内部不和谐,就会发生战争和骚乱。国与国不和,就会挑起战争。一个家庭不和睦相处,成员就不会是一条心,乃至形同陌路、反目成仇、骨肉分离。

③民族与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相互友好,是一个国家稳定安宁的根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是我们事业取得繁荣发展的基本保障。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们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

12、材料一:1994年以来,国家对西藏援助资金合计超过100亿元。2006年青藏铁路建成通车。 材料二:西藏自治区建立40年多来,在中央政府的帮助下,生产总值增长了65倍,人均收入超过900美元。

(1)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原则?

答: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2)党和国家为何如此重视西藏地区的发展?

答:因为西藏经济比较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重视西藏地区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安定团结,促进民族的共同发展,增

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保障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3)我国还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来发展和建设少数民族地区?

答: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藏铁路通车;支援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等。

(4)2006年青藏铁路建成通车,这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我国政府重视少数民族问题,采取措施促进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各民族和谐相处,团结互助。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5)有人说:青藏铁路是条“经济路”,也有人说:这是条“政治路”。你认为呢?

答:这两种说法都是有道理的,说它是一条“经济路”是因为这条铁路的建成,对西藏和全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西藏工业、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西藏资源优势的发挥,加强与各地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西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我国国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说它是一条“政治路”,是因为青藏铁路的建成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有利于中央的统一领导,巩固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有利于边疆的稳定和国防的安全,有利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的实现。

(6)请为西藏的进一步发展设计两条激励口号。

答:维护民族大团结,构建和谐新西藏;爱我西藏、共创西藏美好未来;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快西藏经济繁荣发展等等

(7)西部大开发战略有什么意义(或青藏铁路的通车)?

答:有利于促进东西部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缩小东西部的差距,实现东西部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有利于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

(8)西藏自治区成立40多年来,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基本国策;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9)为加强民族团结,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我们在生活中可以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怎样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1)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2)要认真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3)要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敢于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

(4)以实际行动自觉维护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

第八课 共同的愿望

1、“一国两制”的含义

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及其关系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实现祖国统一是一国两制的核心。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实行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的国家内,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与香港、澳门、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将长期并存,共同发展。但国家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

信守长期不变的诺言。“一国两制”不是一项临时性政策,而是长期的基本国策。(同学们注意不是永久性不变)

3、“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

①“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的杰出贡献,是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用“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是符合中华民族利益的,它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状,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

②“一国两制”有利于大陆和港、澳、台的稳定和发展,便于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互利互惠,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加快我国繁荣富强的进程。“一国两制”构想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和新的范例。“一国两制”构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也是对世界和平事业的重要贡献。

4、为什么要反对“台独”?(谈谈你对台湾问题的认识?)(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

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③少数台独分子搞台独,妄图分裂祖国,是对国际法和国际社会的公然挑衅。也是对中国人民感情的公然挑衅。

④中国政府坚决捍卫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的企图。

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标志,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心愿。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要依靠全世界中国人的共同努力,寄希望于广大的台湾人民。在目前,要大力发展以“三通”(通商、通航、通邮)为中心的两岸交往,增进人民的共识和感情。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6、到21世纪的中叶,也就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我们要基本实现的目标

①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③把我们的国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在实现祖国统一问题上,我们青少年应怎么做?

①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增强为国做贡献的本领;

②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切实履行公民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立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台独”。积极宣传我国对台政策,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分裂行为做斗争,

③青少年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祖国的完全统一做出应有的贡献。

8、澳门回归10年来保持繁荣稳定说明了什么?

“一国两制”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按照“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9、“一国两制,成功落实”这一活动主题有什么意义?

⑴向世界展示“一国两制”成功在香港落实,并保持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⑵ “一国两制”成功在香港落实的实践证明,“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⑶香港的回归和发展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提供了成功的典范,有助于祖国的统一。

10、近几年来,在祖国的统一的问题上,都有些错误言论:“两国论”、“一边一国论”和“主权对等”论、“一中一台”、“公投台独”、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陈水扁企图把台湾从大陆分离出去,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连战的大陆之行是一次“和平之旅,宋楚瑜则将自己此行为“搭桥之旅”,表示反对“一中一台”“公投台独”。

(1)连战的大陆之行表达了台湾同胞的什么愿望?海峡两岸人民对大陆熊猫“团团”“圆圆”的认同表明了什么?

答:实现两岸完全统一;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民族团圆的愿望。

(2)连战的大陆之行是一次“和平之旅,宋楚瑜则将自己此行为“搭桥之旅”,这说明了什么? 答:连战之行,表明维护台海和平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宋楚瑜之行,表明了台湾同胞扩大两岸交流的强烈意愿。

(3)是什么因素促使两岸包机达成共识?又是什么因素致使两岸全国直航仍然遥遥无期?

答:“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台湾同胞,海外桥胞的共同努力;两岸经济相互促进的局面已初步形成;实现两岸统一是人心所向。这些因素使包机达成共识。

“台独“分裂势力及其分裂活动是两岸统一的最大障碍。“台独”分子企图分裂祖国以及外国势力的干涉。这些因素使直航遥遥远期。

(4)“公投”遭到中华民族儿女的坚决反对,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了维护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是全体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5)为什么要反对“台独”?

(见问题4)

(6)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什么?

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最佳方式)但不承诺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11、青少年应该怎样为实现祖国统一贡献力量?(你准备为促进祖国统一做些什么?)

答:(见问题7)

12、我国中国应如何应对台独?

答: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②加速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③加强两岸的交流以合作,扩大互信,增进了解;④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取得国际社会对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支持;⑤加强国防力量,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给台独分子以巨大的威慑力;⑥不断揭露台独的险恶用心与危害。

13、从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三通”以来,近30年过去了。然而浅浅的台湾海峡,却似难以跨越的鸿沟天堑。这一切,终于在2008年12月15日化作历史。随着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同步实施,“三通”终于在这一天从梦想变成了现实。“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岸“三通”正式启动。

(1)两岸“三通”正式启动有何意义?

①这有利于两岸互利双赢的交流与合作。在目前,大力发展以“三通”(通商、通航、通邮)为中心的两岸交往,增进人民的共识和感情。

②有利于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解决台湾问题,早日实现祖国统一,提供新的更为强劲的动力。促进两岸经济发展,为两岸经济注入新活力,盘活两岸市场,融合两岸资源,

创造新的商机,经贸交流必将再度突飞猛进。

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四单元 劳动创造世界

第九课 人类的需要

1、如何理解(认识)“劳动”?(劳动对人类及人类社会有什么重要意义?)(为什么说劳动是人类的需要?)

①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世界,创造文明。②劳动,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

2、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人类?(怎样理解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人类是由古猿经过千百万年逐步演变和进化而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是劳动促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化,最终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因此,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

3、为什么说劳动是促成从猿到人转化的主要原因?

因为劳动的需要,人类的祖先逐渐学会了使用和制造石头和木棍等简单的工具来抵御野兽的进攻,猎取食物,采集果子,控掘植物的根茎等;因为劳动,人类的祖先渐渐学会了直立行政,学会了用语言去交流。在劳动的过程中,他们的大脑变得越来越发达,手变得越来越灵巧,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因此,劳动是促成从猿到人转化的主要原因。

4、什么是物质文明?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物质文明又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

物质文明是人类在劳动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劳动创造了物质物质文明,劳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使我们丰衣足食,让我们住得舒适,行得方便;在劳动过程中,人们通过发明、改进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效率,又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

5、为什么说物质文明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①物质文明是人类在劳动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②人们要生存,首先必须满足吃、喝、住、穿等物质需求,然后才能谈得上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精神活动。只有解决了必要的生活资料问题,才能可能进行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研究等精神活动。所以,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6、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精神文明?

①劳动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精神财富。劳动是精神财富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②很多精神文明成果,起初都是在人们进行物质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③在劳动过程中,人类不断地探索和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创造了宝贵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成果;④当脑力劳动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当精神财富的生产从物质财富的生产中独立出来,就出现了专门从来精神劳动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等脑力劳动者,他们辛勤地创造着文化、科学、技术、艺术等丰富的精神财富。

7、为什么说劳动促进了人的成长与发展?如何理解劳动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劳动对于我们个人成长的意义?

①劳动,不仅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不断地提高着人类自身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促进着人类的成长与发展。通过劳动工具的发明和使用,人类延伸了身体的某些器官的功能,加强了在自然界中谋生和发展的能力。②劳动是培养和发展人的道德品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好逸恶劳能腐蚀人的心灵,毁灭人的理想;③劳动不仅能够促进人生理、心理和品德的发展,而且与个人的成才、事业的成功紧密相关。④劳动,可以锻炼我们的能力,磨砺我们的意志,强化我们自强、自信、自立的意识。⑤通过劳动,我们不但能学会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坚强不屈,而且能够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

易,学会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这一切都是我们以后走上社会建功立业的必备素质。

8、为什么说劳动与人的成功与事业紧密相关(成功与劳动的关系怎样)?

①劳动可以锻炼我们的能力,磨练我们的意志,强化我们自强、自信、自立的意识。自古以来,大凡事业有成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从小就热爱劳动的人;②通过劳动我们不但能学会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坚强不屈、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而且能够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这一切都是我们以后走上社会建功立业的必备素质。

第十课 尊重劳动者 珍惜劳动成果

1、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什么最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

①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是我们幸福生活的缔造者,没有他们的劳动,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也没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有劳动者都是最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的人。

我国党和政府历来提倡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我国设立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奖项来表彰在各行各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劳动者。有助于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社会氛围。

2、如何理解劳动虽然有分工不同,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劳动虽然有分工不同,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①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都是社会和人民需要的劳动,不论何种劳动,都值得我们尊敬。②无论是劳动模范还是普通劳动者,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农民工工作,无论是艺术家还是科技工作者,都是平等的劳动者。③凡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人民服务的劳动者,只要他们的劳动对社会有益,就都是光荣的,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

3、中学生应该如何以实际行动尊重劳动和劳动者?

劳动是光荣的,劳动者是可敬的。我们中学生应该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要以热爱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与一切轻视劳动、歧视劳动者的观念和行为坚决决裂,坚决反对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思想和行为。

4、为什么要珍惜劳动成果?

①劳动成果是劳动者用汗水换来的财富,凝结着劳动者的勤劳和智慧,珍惜劳动成果,就是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具体表现。我们生活与学习中的所有用品,都是许多劳动者辛勤劳动的结果,来之不易,不管浪费什么,都是对劳动成果不珍惜的表现,都是对劳动者的不尊重。

②珍惜劳动成果,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大力继承和发扬。

③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很多人的生活并不富裕,而且我国的自然资源虽然总量大,种类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少,开发利用难度大,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现实。因此,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更加珍惜劳动成果,节约资源,勤俭建国。

④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不少人因为追求享受、铺张浪费,最终走向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给我们以反面的教训。对于每个人,特别是青少年来说,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有助于激发奋发进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5、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还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什么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还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谈谈你对“取之有度,用这有节,则常足”的理解?)

①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②大至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量入为出,勤俭节约都是重要的理财原则,资源和财富总是有限的,不能肆意挥霍。③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很多人的生活并不富裕,而且我国的自然资源虽然总量大,种

类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少,开发利用难度大,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现实。因此,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更加珍惜劳动成果,节约资源,勤俭建国。

7、勤俭节约对青少年有什么重要意义?青少年要如何做一个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的人?(如何培养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的品质?)

意义:勤俭节约有助于激发奋发进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①青少年要认识到劳动的艰辛、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小养成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②在吃穿上不攀比,不讲排场,爱惜粮食,能使用的学习用品尽量使用,节约资源和财富,不铺装浪费,合理文明消费,养成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③与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④做一个生活简单,精神世界丰富多彩的人。

8、正确理解“俭以养德”

古人提倡“俭以养德”,认为“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珍惜劳动成果、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不少人因为追求享受、铺张浪费,最终走向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给我们以反面的教训。对于每个人,特别是青少年来说,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有助于激发奋发进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第十一课 乐于劳动 善于劳动

1、为什么说劳动是光荣的?

①生命的意义与劳动息息相关,没有劳动,不热爱劳动的生命,谈不上有任何意义和价值;②有了劳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能不断被创造出来,我们的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③劳动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享受,在劳动过程中,我们的精神世界也得到了丰富和充实,我们还可以在劳动中体验到劳动所带来的各种感受,包括痛苦与快乐、辛酸与成就、无奈与兴奋等。

2、我们要怎样做一个快乐的劳动者?

在家里,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在学校,参加班级和学校的各种劳动;在社会,从事各种公益劳动。这些劳动看似微不足道,但都反映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只要我们热爱劳动,乐于劳动,就会收获快乐,成为快乐的劳动者。

4、为什么我们要从小养成自觉劳动的习惯?

劳动是权利也是义务,人只有靠劳动,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只有付出劳动,才会受人尊敬,一个人要生存,要自立自强,要成就事业,就必须从小养成热爱劳动、自觉劳动的习惯。

5、中学生为什么要积极参加家务劳动?中学生参加家务劳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参加家务劳动,不但能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而且能养成勤劳自立的习惯;②从事家务劳动,可以经历克服困难的过程,能锻炼和增强意志力;③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做一点家务,也是一种积极的休息,可以调节大脑机能,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健康。④一般来说,家务劳动能力强的人,生活技能相对较高,独立生活能力相对较强,会对生活充满信心,能独立面对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6、什么是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者需要具备什么素质?

新型劳动者是善于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劳动者。

新型劳动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包括:善于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创新能力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

7、现代社会的发展为什么需要新型的劳动者?

①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进代,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科技和知识信息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生产的重要资本,社会生产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②随着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

在生产劳动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生产方式逐渐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型;③在现代社会,劳动者不仅仅被理解为四肢健全、肌肉发达有力的人,而是知识化、技能化、富于创造力的人。

8、培养新型人才或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为什么需要高技能人才?)

①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信息快速增长的21世纪,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只有掌握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才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②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经济要快速发展,必须在科技前沿有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世界一流科研水平的专家做先导,在生产一线有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人才做支撑。实践证明,只有一流的设备,没有一流的技术工作,是生产不出一流产品的。高技能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③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做创新型劳动者,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是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

8、青少年如何从现在起,为将来成为一名新型劳动者做准备?

①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立志做一名祖国需要的高素质人才;②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③确立终身学习观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业技能;④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大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9、为什么说与时俱进,做新型劳动者,是我们每个青少年的必然选择?

①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科技和知识信息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生产的重要资本,社会生产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②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信息快速增长的21世纪,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只有掌握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才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③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经济要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④做创新型劳动者,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是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

10、王选是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彻底改造了我国沿用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术,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率。在创业的18年中,他没有节假日,埋头于科研工作中,为科技做出了巨大贡献。2001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他的创新成果带来的影响说明了什么?(或为什么要创新?)

答: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②各国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③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④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2)重奖科学家或科技人才的原因

原因: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②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③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④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党和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⑤国家奖励科技工作者,有利于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相关文章

  • [山中访友教学案例
  • 一次美的旅行 ─<山中访友>教学案例 引言与背景:灵溪一中渎浦校区 黄神志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人文精神和美的教育,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 在上课前,我了解到班级学 ...查看


  • 1.山中访友·教案
  • 1.山中访友·教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4 ...查看


  • 中班语言公开课
  • 中班语言公开课<好朋友>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语言的运用能力与他们的认知能力是同步发展的.随着幼儿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中班的孩子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大量的生活物品,积累了一定的语言运用基础,并且通过亲身体验,具备了辨别少数 物与 ...查看


  • 自主识字,情境阅读──[爷爷和小树]教学实录及评析
  • [基本情况] 时间:2002年4月. 地点:济南教育电视台录像厅. 学生:山东师范大学小学一年级一班. 教师:曹瑞敏. 课的种类:由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和山东省教育电视台联合录制的全国中小学改革实例展播课. [教学实况] 一.导入新课 1.小朋 ...查看


  • 风儿吹呀吹
  • <风儿吹呀吹>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它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开发学生的品德潜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让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思想品德为目标.<风儿吹呀吹>这一课, ...查看


  • 听听他们的呼唤
  • 听听它们的呼唤 教学目标: 1.关注家乡的动植物,初步了解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给自己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2.不捕杀和伤害鸟类.青蛙等人类的朋友,用自己的行动保护野生动植物. 3.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懂得保护环境的紧迫感和责 ...查看


  • 我和动物交朋友说课稿o 文档 (5)
  •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第四册<我和动物交朋友>说课稿 遮晏和国小学 杨艳花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和动物交朋友>.我分成7个步骤来阐述. 一. 说教材 <我和动物交朋友>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 ...查看


  • 青蛙和蛇教学内容
  • 教学内容] 青蛙和蛇成为了朋友,你相信吗?在鄂教版三年级上册<青蛙和蛇>这篇童话中,小青蛙和小蛇在一次偶遇中成为了"朋友",天真可爱地建立起真诚的友谊,度过了美好而难忘的一天.然而,这样的友谊会长久吗?这篇知 ...查看


  •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好朋友
  •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听听.说说.比比等多种手段,理解故事内容掌握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初步学会复述故事. 2.在配对游戏.语言情境中,锻炼幼儿想象力,发展幼儿语言表达力及扩散性思维. 3.激发幼儿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4.培养 ...查看


  • 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 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教学目标: 1.借助语言和生活经验储备理解"穿梭""嬉戏"等词,并在反复诵读中感悟体味诗歌丰富的内涵. 2.在观察生活和感悟诗意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以恰当的文字表达自己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