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管理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 院: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课程论文题目:工业企业管理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摘要】《工业企业管理》课程开发是常见的目标模式,即:确定课程的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和实施课程评价。通过教学实施,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生产管理领域基本技能,有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锻造学生良好职业素质,成为现代企业栋梁之材。

【关键词】工业;企业;管理;课程分析

《工业企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中职学生必修课,联系多门专业课知识衔接,中职学生就业方向,大部分都在各类企业。如何让中职学生全面系统了解、掌握企业和企业管理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更有效从事企业生产和管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企业必须适应走新兴工业化的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起着重要指导作用。下面就从《工业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分析进行探讨,与同仁共勉,阐述如下:

一、教材设计分析,突出企业特征

1、教材基本分析。

《工业企业管理》课程教材,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部出版社出版2008年再版印刷,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教

材使用方便灵活,充分考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密切联系我国工业企业生产实际,反映我国现代工业企业管理基本现状。为增加教材的适应性,力求强调企业的科学管理,教材内容比较系统,教材之间分工协调比较好,能够准确把培养目标基本知识要求,注重同生产实际相结合,知识结构清晰,观点阐述简练。

2、整合教材内容。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企业深化改革,企业现代管理注入新的内涵、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涌现。反映了工业企业科学技术最新成果,现代工业企业管理经营理念、模式、创新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所以精心设计整合教材内容,进行二度创作,补充新知识,突出教材的应用性、职业性,突出企业特征,系统、完整、概括教材的内容,教材作为课程的载体,要不断更新充实工业企业管理的新知识、新技术。

二、教学模式分析,突出专业特点

1、培养目标分析:

(1)课程目标分析:培养学生了解企业的概念特征、类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管理作用与体系、生产管理体系与要求、生产作业控制、作业方法研究、生产班组、质量、成本、设备、工艺、技术等方面管理知识,全面了解企业管理主要活动信息系统。

(2)能力目标分析:着力培养学生掌握生产管理领域的基本分析技能,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

学思维、创造性思维、准确认识潜在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

(3)职业目标分析:针对中职学生专业的特点,为企业培养高技能操作者和企业优秀的管理者,具备积极参与现代企业所需要基本知识,良好职业素质,具备岗位和管理方面的技能,成为企业合格的“职业人”。

2、存在问题分析:

(1)学生分析:中职学生自身的特点,文化素质普遍比较薄弱,整体素质偏低,学习主动性差,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纪律松弛,沉迷网络,学生对企业和企业管理知识了解堪少,缺少企业相应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教学分析:传统的教学方法,理论知识占的比例较大,实践的内容较少,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差,很难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感到枯燥乏味,知识模糊,教学效果差。

3、案例教学分析:

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学生比较欢迎,教学效果比较好,是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一种教学方法。

(1)教学手段 :案例教学法是《工业企业管理》课程常用教学方法,通常以案例分析为主,制作和设计案例。结合课程特点,案例教学主动适应教学及教学管理的信息要求,注重互联网等网络教学的应用。通过图像、音频、视频进行信息加工处理,充分利用多媒体、数字化教学等手段。案例教学结合工业企业实践范例,特别是国内外

知名企业管理案例,案例的选择,要针对适应教材的概念,内容观点来进行筛选,案例教学要具有指导性、多样性、实践性。

(2)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列入课程前,反复认真酝酿,做好课程设置,阅读本章的开篇案例,案例直接将学生引向讨论主要问题,在问题的引领下,层层展开,从企业管理不同的侧面,反思工业企业生产管理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以自己角度,分析同一案例,力图把学生置于实际参与者和管理者的位置,以实际情境出发,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解析案例的实质。

(3)教学过程:案例教学要做好充分准备,编写提纲、章结提要、课程导言、关键术语、说明案例分析步骤、提出思考题和应用题,案例旨在激起课堂讨论并阐明该章节所讨论的议题,整合章节的关键主题和概念。案例要具体、主题要突出、内容要充实、设计案例教学的情景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分成小组,以辩论的方式,鼓励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要求学生归纳整理,逐条加以分析,说明自己的论点、论证,具体措施的依据,及时反馈教学内容涉及的概念、原理、知识点、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综合分析和运用的能力。

三、教学评价分析,突出实践特色

1、教学评价分析:

教育部[教职成(2010)4号],2010修订的中职专业课程的目录,强调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根据中职专业课程要求,教学评价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检测:(1)教学是否符合职业能力培养需求;(2)预期培养目标与教学要求,教学设计安排是否合理;(3)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和指导方法是否到位;(4)企业生产实践效果是否明显;(5)学生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是否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是实施教学的重要环节,建立课程达标教学准则,及时反馈、反思教学过程的问题,分析教学信息评议报表,不断修改教学评价内容与标准,为提高教学质量找到改进依据和方法。

2、教学实践分析:

中职学校培养学生模式改革重点是教学过程实践性、应用性、职业性,教学应遵循“以学生为本,实用为主,突出实践特色”教学方法,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强化学生到不同类型的企业实践实习。比如,国有大型工业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结合企业类型和产品生产特点,围绕着研究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知识、企业制度概念特征为主要内容,寻找实践课题,充分做好就业前各项准备工作,实现学生与企业对接的软着陆。

综上所述,工业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家经济命脉。通过《工业企业管理》课程全面系统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操作水平和生产管理技能,教学实践证明,职业教育教师时刻反思自己,与社会进步的差距,要对传统观点和教学方法,重新审视,从传授知识的角度,向职业教育过程中,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转变。

参考文献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 ▲巴林格(美)《创业管理成功创建新企业》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 院: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课程论文题目:工业企业管理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摘要】《工业企业管理》课程开发是常见的目标模式,即:确定课程的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和实施课程评价。通过教学实施,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生产管理领域基本技能,有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锻造学生良好职业素质,成为现代企业栋梁之材。

【关键词】工业;企业;管理;课程分析

《工业企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中职学生必修课,联系多门专业课知识衔接,中职学生就业方向,大部分都在各类企业。如何让中职学生全面系统了解、掌握企业和企业管理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更有效从事企业生产和管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企业必须适应走新兴工业化的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起着重要指导作用。下面就从《工业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分析进行探讨,与同仁共勉,阐述如下:

一、教材设计分析,突出企业特征

1、教材基本分析。

《工业企业管理》课程教材,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部出版社出版2008年再版印刷,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教

材使用方便灵活,充分考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密切联系我国工业企业生产实际,反映我国现代工业企业管理基本现状。为增加教材的适应性,力求强调企业的科学管理,教材内容比较系统,教材之间分工协调比较好,能够准确把培养目标基本知识要求,注重同生产实际相结合,知识结构清晰,观点阐述简练。

2、整合教材内容。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企业深化改革,企业现代管理注入新的内涵、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涌现。反映了工业企业科学技术最新成果,现代工业企业管理经营理念、模式、创新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所以精心设计整合教材内容,进行二度创作,补充新知识,突出教材的应用性、职业性,突出企业特征,系统、完整、概括教材的内容,教材作为课程的载体,要不断更新充实工业企业管理的新知识、新技术。

二、教学模式分析,突出专业特点

1、培养目标分析:

(1)课程目标分析:培养学生了解企业的概念特征、类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管理作用与体系、生产管理体系与要求、生产作业控制、作业方法研究、生产班组、质量、成本、设备、工艺、技术等方面管理知识,全面了解企业管理主要活动信息系统。

(2)能力目标分析:着力培养学生掌握生产管理领域的基本分析技能,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

学思维、创造性思维、准确认识潜在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

(3)职业目标分析:针对中职学生专业的特点,为企业培养高技能操作者和企业优秀的管理者,具备积极参与现代企业所需要基本知识,良好职业素质,具备岗位和管理方面的技能,成为企业合格的“职业人”。

2、存在问题分析:

(1)学生分析:中职学生自身的特点,文化素质普遍比较薄弱,整体素质偏低,学习主动性差,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纪律松弛,沉迷网络,学生对企业和企业管理知识了解堪少,缺少企业相应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教学分析:传统的教学方法,理论知识占的比例较大,实践的内容较少,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差,很难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感到枯燥乏味,知识模糊,教学效果差。

3、案例教学分析:

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学生比较欢迎,教学效果比较好,是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一种教学方法。

(1)教学手段 :案例教学法是《工业企业管理》课程常用教学方法,通常以案例分析为主,制作和设计案例。结合课程特点,案例教学主动适应教学及教学管理的信息要求,注重互联网等网络教学的应用。通过图像、音频、视频进行信息加工处理,充分利用多媒体、数字化教学等手段。案例教学结合工业企业实践范例,特别是国内外

知名企业管理案例,案例的选择,要针对适应教材的概念,内容观点来进行筛选,案例教学要具有指导性、多样性、实践性。

(2)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列入课程前,反复认真酝酿,做好课程设置,阅读本章的开篇案例,案例直接将学生引向讨论主要问题,在问题的引领下,层层展开,从企业管理不同的侧面,反思工业企业生产管理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以自己角度,分析同一案例,力图把学生置于实际参与者和管理者的位置,以实际情境出发,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解析案例的实质。

(3)教学过程:案例教学要做好充分准备,编写提纲、章结提要、课程导言、关键术语、说明案例分析步骤、提出思考题和应用题,案例旨在激起课堂讨论并阐明该章节所讨论的议题,整合章节的关键主题和概念。案例要具体、主题要突出、内容要充实、设计案例教学的情景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分成小组,以辩论的方式,鼓励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要求学生归纳整理,逐条加以分析,说明自己的论点、论证,具体措施的依据,及时反馈教学内容涉及的概念、原理、知识点、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综合分析和运用的能力。

三、教学评价分析,突出实践特色

1、教学评价分析:

教育部[教职成(2010)4号],2010修订的中职专业课程的目录,强调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根据中职专业课程要求,教学评价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检测:(1)教学是否符合职业能力培养需求;(2)预期培养目标与教学要求,教学设计安排是否合理;(3)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和指导方法是否到位;(4)企业生产实践效果是否明显;(5)学生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是否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是实施教学的重要环节,建立课程达标教学准则,及时反馈、反思教学过程的问题,分析教学信息评议报表,不断修改教学评价内容与标准,为提高教学质量找到改进依据和方法。

2、教学实践分析:

中职学校培养学生模式改革重点是教学过程实践性、应用性、职业性,教学应遵循“以学生为本,实用为主,突出实践特色”教学方法,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强化学生到不同类型的企业实践实习。比如,国有大型工业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结合企业类型和产品生产特点,围绕着研究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知识、企业制度概念特征为主要内容,寻找实践课题,充分做好就业前各项准备工作,实现学生与企业对接的软着陆。

综上所述,工业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家经济命脉。通过《工业企业管理》课程全面系统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操作水平和生产管理技能,教学实践证明,职业教育教师时刻反思自己,与社会进步的差距,要对传统观点和教学方法,重新审视,从传授知识的角度,向职业教育过程中,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转变。

参考文献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 ▲巴林格(美)《创业管理成功创建新企业》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相关文章

  • 2017年工业锅炉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目录)
  • 全球及中国工业锅炉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 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7年版) 报告编号:205815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 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工业锅炉行业研究报 ...查看


  • 2017年工业旅游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目录)
  • 2017年中国工业旅游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 走势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979271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工业旅游行业研究报告(2017年工业 ...查看


  • 2016年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 2016年版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现状调研与 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65737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 ...查看


  • 市委书记.市长在市委全会上的讲话(工业专题)
  • 市委书记.市长在市委全会上的讲话(工业专题) 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又快又好地推进XX发展新跨越 -在市委五届三次全会上的讲话 (2006年9月9日) X X 同志们: 这次市委全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这一重大课题,是一次十分 ...查看


  • 工业增加值及工业总产值
  •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生产 ...查看


  • 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决定
  • 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决定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作如下决定. 一.牢固树立"工业强市"思想,切实增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 ...查看


  • 工业企业负债筹资风险分析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工业企业负债筹资风险分析 院系名称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指导教师 管理学系 徐思泉 2007441228 财务管理 王雪 讲师 2011年5月4日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我国上市 ...查看


  • 中国工业机器人减速器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预测报告2016-2021年
  • 中国工业机器人减速器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预测报告2016-2021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工业机器人减速器产业环境分析 第一章 工业机器人减速器简介 第一节 工业机器人减速器的定义及分类 一.工业 ...查看


  • 2016年工业设计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
  • 中国工业设计行业发展回顾与市场前景预 测报告(2016-2020年) 报告编号:167936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 ...查看


  • 日本工业化的特点及启示
  • 作者:侯力秦熠群 现代日本经济 2005年10期 工业化就是指工业生产部门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形成.发展和壮大,并带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经济转变的过程.其实质是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根本性转变.日本用近100年时间实现工业化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