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肥料”教学设计
华阳中学 李小龙 邮编610213 联系电话[1**********]
本节课设计特点:
1. 通过独特引入在学生心中形成内驱力。首先以全球粮食危险的视频引入,紧接投影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 布朗发表的《谁来养活中国?》一书,让学生陷入深深的沉思┅┅而后多媒体打出袁隆平、化肥的图片,让学生眼前一亮,只有自己能养活自己,有必要学习化肥这一课,这个引入独特,联系课本紧密,同时又能够立刻吸引住学生眼球。
2.充分体现学生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认识氮、磷、钾是学生以自学的形式完成,填写学案上的练习题进行检验;含铵根氮肥的检验,是学生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探究、现象记录、分析现象得出含铵根氮肥的性质与检验方法;化肥的简易鉴别也是学生根据课本P79活动探究小组合作完成的,
在知识的形成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机会。
3.将呆板的实验探究设计成实实在在的生活实例,在解决生活问题中学习知识。体现了新课标基本理念“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问题:请你帮帮忙!小亮家的花园里的花草需要补充氮肥和钾
肥,他到商店买了氯化铵(NH4Cl) 和氯化钾(KCl),然后把肥料洒在花园里,过一段时间他发现花草抗病虫害的能力提高了,但叶色仍然发黄。这是什么原因呢?”
4.教学中使用计时器。自学、练习、讨论等过程中在课件中插入计时器,随着表示时间的数字不断减少,学生学习就会争分夺秒,提高学习效率。
5. 运用了我校研究的“三维七段’教学法。让学生主体学、教师适时点拨的过程脉络清晰,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肥料”教学设计
年 月 日
第十一单元 课题 2 化学肥料 (学案)
讲课人:李小龙 工作单位;华阳中学 时间:2012年3月26日
环节一 学习引导
1.通过自学,能够辨别常见化肥的种类;能列举出几种氮肥、磷肥、钾肥;能说出常见化学肥料的作用及缺乏时的症状。
2.通过实验探究学会化肥的简易鉴别方法。
3.辩证认识化肥、农药的作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树立公正、全面的态度和价值观;增强环保意识,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常见化学肥料的分类及其作用;化肥的简易鉴别方法。 教学难点:化肥的简易鉴别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环节二 先学自研 初 识 化 肥
【自学】朗读P76第二段内容,填写下列小题。
1. 主要的化学肥料有______肥、_______肥、_______肥。 2. 阅读P76——P77,并在下表中填写相应的内容。
3. (2011邵阳)地里庄稼出现叶色发黄、植株矮小、生长迟缓等症状,需要施加化肥,如果只选取下列肥料中的一种,你的选择是( )
A .K 2SO 4 B .NH 4H 2PO 4 C .NH 4NO 3 D .Ca 3(PO 4)2
环节三 互动探究 鉴 别 化 肥
1.简易鉴别(P79活动探究)按照实验探究的步骤完成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里。 点拨讲解:化肥的简易鉴别方法 。 请你帮帮忙!
2. (2005·吉林)小亮家的庄稼需要补充氮肥和钾肥,他到农机站买了氯化铵(NH4Cl) 和氯
化钾(KCl)后,把肥料洒在田地里,过一段时间发现庄稼抗病虫害的能力提高了,但仍然叶色发黄。经过思考,他认为庄稼叶色仍然发黄,说明没有吸收 (填写氮、磷、钾)肥。他决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 收集资料:
(1)前一段时间他们曾用熟石灰(Ca(OH)2)对田地中的 性土壤进行过改良. 。 (2)近一个星期一直无雨,气温较高.
(3)通过查阅资料,小亮和同学们知道:含NH 4的盐受热或与碱混合,会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提出假设:
(1)太阳的曝晒、气温升高都可使肥效流失。
(2) 与 反应也可使肥效流失。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小亮取少量这种化肥置于试管中加热,并在试管口放一条干燥的pH 试纸,pH 试纸无变化。
(2)另取少量这种化肥与熟石灰于研钵中研磨,现象是: 。 结论:
以上第二个实验中的现象他能得出肥效流失与 有关。 反思与应用:
参与了小亮和同学们的探究活动,想必你也一定受到了启发,你能对小亮施用化肥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吗? 。
环节四 训练内化
有三包失去标签的化肥,它们是硝酸铵(NH 4NO 3)、磷矿粉、氯化钾(KCl ),你打算如何鉴别它们?
1. 最先确定的是 ,你的理由是 ; 2. 剩余几种物质中加入 ,现象和结论为 。
环节五 反思 科 学 用 肥
施用化肥有哪些利与弊?你认为应如何利用化肥来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肥料”教学设计
华阳中学 李小龙 邮编610213 联系电话[1**********]
本节课设计特点:
1. 通过独特引入在学生心中形成内驱力。首先以全球粮食危险的视频引入,紧接投影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 布朗发表的《谁来养活中国?》一书,让学生陷入深深的沉思┅┅而后多媒体打出袁隆平、化肥的图片,让学生眼前一亮,只有自己能养活自己,有必要学习化肥这一课,这个引入独特,联系课本紧密,同时又能够立刻吸引住学生眼球。
2.充分体现学生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认识氮、磷、钾是学生以自学的形式完成,填写学案上的练习题进行检验;含铵根氮肥的检验,是学生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探究、现象记录、分析现象得出含铵根氮肥的性质与检验方法;化肥的简易鉴别也是学生根据课本P79活动探究小组合作完成的,
在知识的形成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机会。
3.将呆板的实验探究设计成实实在在的生活实例,在解决生活问题中学习知识。体现了新课标基本理念“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问题:请你帮帮忙!小亮家的花园里的花草需要补充氮肥和钾
肥,他到商店买了氯化铵(NH4Cl) 和氯化钾(KCl),然后把肥料洒在花园里,过一段时间他发现花草抗病虫害的能力提高了,但叶色仍然发黄。这是什么原因呢?”
4.教学中使用计时器。自学、练习、讨论等过程中在课件中插入计时器,随着表示时间的数字不断减少,学生学习就会争分夺秒,提高学习效率。
5. 运用了我校研究的“三维七段’教学法。让学生主体学、教师适时点拨的过程脉络清晰,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肥料”教学设计
年 月 日
第十一单元 课题 2 化学肥料 (学案)
讲课人:李小龙 工作单位;华阳中学 时间:2012年3月26日
环节一 学习引导
1.通过自学,能够辨别常见化肥的种类;能列举出几种氮肥、磷肥、钾肥;能说出常见化学肥料的作用及缺乏时的症状。
2.通过实验探究学会化肥的简易鉴别方法。
3.辩证认识化肥、农药的作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树立公正、全面的态度和价值观;增强环保意识,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常见化学肥料的分类及其作用;化肥的简易鉴别方法。 教学难点:化肥的简易鉴别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环节二 先学自研 初 识 化 肥
【自学】朗读P76第二段内容,填写下列小题。
1. 主要的化学肥料有______肥、_______肥、_______肥。 2. 阅读P76——P77,并在下表中填写相应的内容。
3. (2011邵阳)地里庄稼出现叶色发黄、植株矮小、生长迟缓等症状,需要施加化肥,如果只选取下列肥料中的一种,你的选择是( )
A .K 2SO 4 B .NH 4H 2PO 4 C .NH 4NO 3 D .Ca 3(PO 4)2
环节三 互动探究 鉴 别 化 肥
1.简易鉴别(P79活动探究)按照实验探究的步骤完成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里。 点拨讲解:化肥的简易鉴别方法 。 请你帮帮忙!
2. (2005·吉林)小亮家的庄稼需要补充氮肥和钾肥,他到农机站买了氯化铵(NH4Cl) 和氯
化钾(KCl)后,把肥料洒在田地里,过一段时间发现庄稼抗病虫害的能力提高了,但仍然叶色发黄。经过思考,他认为庄稼叶色仍然发黄,说明没有吸收 (填写氮、磷、钾)肥。他决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 收集资料:
(1)前一段时间他们曾用熟石灰(Ca(OH)2)对田地中的 性土壤进行过改良. 。 (2)近一个星期一直无雨,气温较高.
(3)通过查阅资料,小亮和同学们知道:含NH 4的盐受热或与碱混合,会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提出假设:
(1)太阳的曝晒、气温升高都可使肥效流失。
(2) 与 反应也可使肥效流失。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小亮取少量这种化肥置于试管中加热,并在试管口放一条干燥的pH 试纸,pH 试纸无变化。
(2)另取少量这种化肥与熟石灰于研钵中研磨,现象是: 。 结论:
以上第二个实验中的现象他能得出肥效流失与 有关。 反思与应用:
参与了小亮和同学们的探究活动,想必你也一定受到了启发,你能对小亮施用化肥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吗? 。
环节四 训练内化
有三包失去标签的化肥,它们是硝酸铵(NH 4NO 3)、磷矿粉、氯化钾(KCl ),你打算如何鉴别它们?
1. 最先确定的是 ,你的理由是 ; 2. 剩余几种物质中加入 ,现象和结论为 。
环节五 反思 科 学 用 肥
施用化肥有哪些利与弊?你认为应如何利用化肥来更好的为人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