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代位继承人之应继份

论代位继承人之应继份

青州市公证处高秀英杨帅

摘要:根据《继承法》第十一条的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其晚辈直系血亲有权代位继承被代位人即被继承人子女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这也是代位继承制度在法律层面的唯一法律依据,其次就是《继承法》司法解释对被继承人子女丧失继承权,代位继承人不得代位继承的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让被代位人之子女承担被代位人之过错,有违民法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若继承人全部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按照《继承法》第十一条规定,同为孙子女,继承份额却可能悬殊巨大。如果被代位人或代位继承人生前从继承人处受赠有财产,于继承开始时是否应当在遗产分配时对继承人之剩余财产进行均分,被继承人之孙子女作为代位继承人死亡时,其曾孙子女具有何种法律地位,这在我国《继承法》中尚未有法律依据。继承领域中的代位继承制度亟待完善。

关键词:代位继承;应继份;固有权;代表权

一、代位继承权性质之争

代位继承权的性质在法学理论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代表权说,一种是固有权说。

(一)代表权说

代表权说主张代位继承人在被代位人死亡后,代被代位人之位继承被代位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代位继承人须以被代位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且未丧失、放弃继承权这一事实,代表的是被代位人之法律地位。法国、我国继承制度现采用代表权说。《法国民法典》规定代位继承为法律拟制,其效果为使代位继承人代替被代位人之地位、亲等和权利。我国《继承法》第十一条也做出了类似的规定。就我国继承制度而言,主张代表权说的学者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根据我国《继承法》规定,孙子女不作为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和第二顺序继承人。因此,当孙子女作为代位继承人参加继承遗产时,也仅得代替被代位人之地位,而无固有权利可言。第二,根据固有权说,当继承人之全部子女均丧失或者放弃继承权时,孙子女得依自身固有之权利继承被继承人之遗产。而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则无权继承。通常考虑,孙子女有相当多数为未成年人,或者即使已成年,也有相当多数未对被继承人尽到扶养、照顾的义务,而被继承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因年龄远大于被继承人或者与被继承人年龄相当,往往对被继承人尽到了一定的扶养、照顾的义务,这时让孙子女代位继承就显得对第二顺序继承人显失公平,违背了民法的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

(二)固有权说

固有权说主张代位继承人在被代位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者虽未死亡,但丧失、放弃继承权的情况下,得依自己固有之权利继承被继承人之遗产。德国、日本、意大利、瑞士和我国台湾地区继承制度均采用固有权说。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九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公民死亡之后一切民事权利能力均归于消灭,当然继承权也丧失。此时被代位人已无继承权可言,何来代位之说。即使被代位人未死亡,仅仅是放弃继承权,而继承权通常又分为客观意义上的继承权(即继承期待权)和主观意义上的继承权(即继承既得权)。因为按照通常的继承法理,继承权不允许提前放弃,也就是说继承人仅得于被继承人死亡之后遗产分割之前,放弃继承既得权,而不允许在被继承人死亡之前放弃继承期待权。因为继承期待权是基于被代位人与被继承人的特殊的身份关系而产生的,无法转让或者抛弃。而代表权说主张的是被代位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这一事实,那么被代位人又不可能再放弃继承既得权。所以在代表权说看来,继承权无论是指继承期待权和继承既得权,都不可能存在被代位人放弃继承权的情况。第二,按照代表权说,如果被代位人丧失继承权,则代位继承人则不得代位继承被继承人之遗产。“已无继承权可言,何得代位”,仅得因“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或者对被继承人尽赡养义务较多”时,可适当分给遗产。“我国代位继承制度在采用代表权说的同时,又体现了养老育幼和公平原则”,而代位继承人多为未成年人,可以适当分给遗产,实为也可以不分,或者只给很少的一部分,这对保护代位继承人的利益极为不利。且被代位人的过错归咎于代位继承人也不符合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因此,我国《继承法》仅规定被继承人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这一种情形作为代位继承的前提条件并不合理,被继承人子女丧失继承权应该作为代位继承发生的原因之一。第三,按照代表权说,代位继承人自始至终本无继承被继承人遗产之权利,即使被代位人死亡之后,代位继承人也是仅作为被代位人的代理人代其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那么代理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最终由被代理人即被代位人承担,被继承人的遗产转而成为被代位人的遗产,而不是归代位继承人所有。这就与代位继承的立法本意相矛盾。而固有权说则对上述矛盾给出了合理解释,代位继承人基于自身固有之权利,在被代位人未死亡时,按照继承“亲等近者优先”的原则无法继承被继承人遗产,但当被代位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后,得依作为被继承人之直系卑亲属继承其遗产。

至于代位继承权的性质究竟可采取何种说法,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和多数学者观点,代表权说一直处于主体地位。但还应看到代表权说自身都存在不足之处,代表权说之最大缺陷在于被代位人丧失继承权时剥夺了代位继承人继承遗产的权利,这时应兼采固有权说之优点。因为继承权是区别于物权、债权的一种特殊的财产权,而代位继承权也是一种继承权,应具有继承权的一般属性。在被代位人死亡或丧失继承权之前,被代位人之直系卑亲属并无代位继承人地位之说,代位继承权的发生相对于一般法定继承权而言,须有被继承人之子女死亡或丧失继承权的事实发生,此时代位继承权才具有了继承权(继承期待权)的一般属性,被

代位人之子女仅是代被代位人之身份、地位,而不管被代位人是否丧失继承权。当被继承人死亡之后,继承开始,代位继承人才对其遗产拥有固有之权利,而不像继承开始前继承人子女那样拥有固定的继承期待权。

二、代位继承人的应继份

按照我国现行继承法第十一条的规定,代位继承人系代表被代位人之身份地位,继承被代位人之应继份。这是对代位继承中子股独立原则的遵循,然而现实中对该法律条文的盲目执行确往往造成了各继承人间实质上的不公平,继而引发继承纠纷。尤其是针对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引发代位继承,而各继承人的子女人数又不同时,仅仅按照现行继承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同为孙子女,却可能代位继承份额差距较大。

(一)继承人中一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

当继承人中仅有一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无论按照现行法律规定的代表权说,还是按照有学者主张的固有权说,继承人之子女即代位继承人均得代位继承继承人有权继承的份额,而不会有太大争议。如果代位继承人有多人,则应按人数均分该继承人的应继份。

(二)继承人中多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

当继承人中多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按照现行继承法之规定,如果各继承人的子女人数不同,那么某个继承人子女如果人数较多,则其子女有权代位继承的份额则要相应变少。那么同为被继承人的孙子女,其应继份却不同,有违实质公平。

按照固有权说,被继承人的孙子女基于自身固有之权利,因继承人死亡事实的发生得以法定继承人身份参与继承,按照亲等近者优先的原则,先将被继承人的遗产按被继承人子女的人数划分为等额份数,被继承人的生存子女得以本位继承其应继份。剩余遗产应先按照死亡继承人的子女人数划分为等额份数,由各孙子女均分剩余遗产。这种代位继承人应继份的划分方法突破了代位继承仅仅严格按股(支)继承的原则,而对代位继承采取按股(支)划分和按人数划分应继份相结合的原则,更能体现“继承权平等原则”,这一原则不仅包括继承权男女平等、长幼平等、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平等,还包括同为代位继承人的孙子女间的平等。美国、加拿大和我国古代均采取了按股和按人数相结合的划分方法。加拿大《无遗嘱继承法》规定“遗产的初次分配是在与被继承人最近的有生存继承人的亲等中进行,生存继承人按股分得一份后,再以同样的方式在下一亲等中进行遗产的再分配。”

(三)代位继承人(此处仅指继承人之孙子女)死亡

根据代位继承人死亡的时间,可以分为三种情形:

一种情形是代位继承人先于继承人和被继承人死亡,此时因代位继承发生时,被继承人之孙子女已经死亡,针对被继承人的遗产已无继承权可言。当然,其作为其父母之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其子女仍可代位继承其父母之遗产。此时的代位继承人仅指被继承人之曾孙子女(假定该曾孙子女无子女)。

第二种情形是代位继承人于继承人死亡后被继承人死亡前死亡,此时因代位继承发生时,被继承人之孙子女已经死亡,针对被继承人的遗产也已无继承权可言。。此时的代位继承人仅指被继承人之曾孙子女(假定该曾孙子女无子女)。这种情形就被继承人的遗产继承而言,代位继承人仅指被继承人之曾孙子女(假定该曾孙子女无子女)。

第三种情形是代位继承人于继承人和被继承人死亡后死亡,被继承人死亡后,代位继承发生,被继承人之孙子女作为代位继承人有权代位继承。但其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其应适用直接继承中转继承的规定,是代位继承中的转继承。此时代位继承人之子女仅得作为代位继承人之转继承人来继承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而不应同时作为代位继承人。

三、代位继承的归扣

我国现行继承法并未规定归扣制度,在代位继承中引入归扣制度对于更加公平合理地划分代位继承人的应继份额有着重要意义。

(一)归扣制度的内涵

当被继承人生前将其财产中的一部分赠与给继承人之后死亡,该如何认定被继承人的遗产呢?是将赠与之前被继承人的财产作为遗产,还是将赠与之后的剩余财产作为遗产呢?如果是后者,继承人于继承开始之前已经受赠被继承人财产的一部分,然后再与其他继承人分割被继承人的剩余财产,对其他继承人来说实属不公。继承开始后,将继承人受赠财产划归继承人遗产,以此划分各继承人之应继份,这就是继承中的归扣制度。这也是我国民间长期存在的一种现象:如果某个或某几个子女于继承开始前受赠被继承人的部分财产,那么继承开始后就会约定俗成地不分或者少分被继承人的遗产。

归扣制度的实质就是“继承人应继份的提前给付”,从法律上推定被继承人并非是对继承人的特殊照顾,而是受赠财产后日后当少分或者不分遗产。当然如果被继承人在赠与继承人财产时明确表示无偿赠与,日后继承开始分割遗产时无需归扣的除外,这是对被继承人意愿的充分尊重,符合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则,是对继承权平等原则的更好落实。

(二)代位继承归扣的两种情形

1、被代位人受赠财产的归扣

当被代位人从被继承人处受赠财产而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继承开始后,代位继承人是否负有归扣义务决定了代位继承人应继承的遗产份额。被代位人死亡之后,其子女首先得依本位继承获得被代位人的财产,其中包含从被继承人处获赠财产(放弃继承者除外),之后得以代位继承再分割被继承人的剩余财产,根据权利义务相一致和公平的原则,如果此时不将被代位人受赠财产归扣,无疑是使此代位继承人一人获得了所有继承人需共同分割财产的一部分(即被代位人受赠财产),对其他继承人实属不公。如果被继承人为赠与时无无需归扣之意思表示,则必须归扣。

2、代位继承人受赠财产的归扣

代位继承人从被继承人处受赠财产又可依据被代位人当时是否死亡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被代位人生前被继承人对代位继承人所为的赠与,一种是被代位人生前被继承人对代位继承人所为的赠与。

(1)被代位人生前代位继承人受赠财产

如果被代位人生存时,被继承人对代位继承人所为的赠与是否应当归扣呢?此时被继承人的孙子女因为父母的健在而不可能参与继承被继承人的财产,按照亲等近者优先的原则,其固有之继承权并不能实现。而受赠财产乃被继承人赠与继承人外之第三人的财产,与继承并不牵涉,是被继承人对孙子女的特殊恩惠。而且当被继承人在赠与孙子女财产时,也不会预料到其子女会先于其死亡而发生代位继承,如果归扣,往往会有违被继承人之真实意愿。

(2)被代位人死亡后代位继承人受赠财产

被代位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后,一旦被继承人死亡,将会确定发生代位继承,此时孙子女的代位继承人地位已经确定,如果被继承人对代位继承人为赠与,明显与被代位人受赠财产的情形相一致,确定的继承人于继承开始前受赠财产系应继份之提前给付,自然需要归扣。

四、结论

现行继承法第十一条关于代位继承权为代表权的认定已经被很多学者所诟病,结合坚持固有权说的观点,立法急需确立被继承人孙子女的法定继承人地位,并将继承人丧失继承权增加为代位继承发生的法定原因。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之后,即被继承人子女按亲等近者优先继承的条件已经消失,代位继承人完全可以在被继承人其他子女按各支分得应继份之后,按照亲等相同权利相等的原则,合并剩余财产,然后按人数均分,而不必固守子女这一亲等中各支或股的限制。在发生代位继承的前提下,如果被代位人或代位继承人受有被继承人之赠与财产,还需归扣,这也是将民间习俗写入法律,是对现实继承实践的规范。

论代位继承人之应继份

青州市公证处高秀英杨帅

摘要:根据《继承法》第十一条的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其晚辈直系血亲有权代位继承被代位人即被继承人子女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这也是代位继承制度在法律层面的唯一法律依据,其次就是《继承法》司法解释对被继承人子女丧失继承权,代位继承人不得代位继承的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让被代位人之子女承担被代位人之过错,有违民法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若继承人全部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按照《继承法》第十一条规定,同为孙子女,继承份额却可能悬殊巨大。如果被代位人或代位继承人生前从继承人处受赠有财产,于继承开始时是否应当在遗产分配时对继承人之剩余财产进行均分,被继承人之孙子女作为代位继承人死亡时,其曾孙子女具有何种法律地位,这在我国《继承法》中尚未有法律依据。继承领域中的代位继承制度亟待完善。

关键词:代位继承;应继份;固有权;代表权

一、代位继承权性质之争

代位继承权的性质在法学理论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代表权说,一种是固有权说。

(一)代表权说

代表权说主张代位继承人在被代位人死亡后,代被代位人之位继承被代位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代位继承人须以被代位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且未丧失、放弃继承权这一事实,代表的是被代位人之法律地位。法国、我国继承制度现采用代表权说。《法国民法典》规定代位继承为法律拟制,其效果为使代位继承人代替被代位人之地位、亲等和权利。我国《继承法》第十一条也做出了类似的规定。就我国继承制度而言,主张代表权说的学者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根据我国《继承法》规定,孙子女不作为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和第二顺序继承人。因此,当孙子女作为代位继承人参加继承遗产时,也仅得代替被代位人之地位,而无固有权利可言。第二,根据固有权说,当继承人之全部子女均丧失或者放弃继承权时,孙子女得依自身固有之权利继承被继承人之遗产。而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则无权继承。通常考虑,孙子女有相当多数为未成年人,或者即使已成年,也有相当多数未对被继承人尽到扶养、照顾的义务,而被继承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因年龄远大于被继承人或者与被继承人年龄相当,往往对被继承人尽到了一定的扶养、照顾的义务,这时让孙子女代位继承就显得对第二顺序继承人显失公平,违背了民法的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

(二)固有权说

固有权说主张代位继承人在被代位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者虽未死亡,但丧失、放弃继承权的情况下,得依自己固有之权利继承被继承人之遗产。德国、日本、意大利、瑞士和我国台湾地区继承制度均采用固有权说。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九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公民死亡之后一切民事权利能力均归于消灭,当然继承权也丧失。此时被代位人已无继承权可言,何来代位之说。即使被代位人未死亡,仅仅是放弃继承权,而继承权通常又分为客观意义上的继承权(即继承期待权)和主观意义上的继承权(即继承既得权)。因为按照通常的继承法理,继承权不允许提前放弃,也就是说继承人仅得于被继承人死亡之后遗产分割之前,放弃继承既得权,而不允许在被继承人死亡之前放弃继承期待权。因为继承期待权是基于被代位人与被继承人的特殊的身份关系而产生的,无法转让或者抛弃。而代表权说主张的是被代位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这一事实,那么被代位人又不可能再放弃继承既得权。所以在代表权说看来,继承权无论是指继承期待权和继承既得权,都不可能存在被代位人放弃继承权的情况。第二,按照代表权说,如果被代位人丧失继承权,则代位继承人则不得代位继承被继承人之遗产。“已无继承权可言,何得代位”,仅得因“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或者对被继承人尽赡养义务较多”时,可适当分给遗产。“我国代位继承制度在采用代表权说的同时,又体现了养老育幼和公平原则”,而代位继承人多为未成年人,可以适当分给遗产,实为也可以不分,或者只给很少的一部分,这对保护代位继承人的利益极为不利。且被代位人的过错归咎于代位继承人也不符合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因此,我国《继承法》仅规定被继承人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这一种情形作为代位继承的前提条件并不合理,被继承人子女丧失继承权应该作为代位继承发生的原因之一。第三,按照代表权说,代位继承人自始至终本无继承被继承人遗产之权利,即使被代位人死亡之后,代位继承人也是仅作为被代位人的代理人代其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那么代理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最终由被代理人即被代位人承担,被继承人的遗产转而成为被代位人的遗产,而不是归代位继承人所有。这就与代位继承的立法本意相矛盾。而固有权说则对上述矛盾给出了合理解释,代位继承人基于自身固有之权利,在被代位人未死亡时,按照继承“亲等近者优先”的原则无法继承被继承人遗产,但当被代位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后,得依作为被继承人之直系卑亲属继承其遗产。

至于代位继承权的性质究竟可采取何种说法,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和多数学者观点,代表权说一直处于主体地位。但还应看到代表权说自身都存在不足之处,代表权说之最大缺陷在于被代位人丧失继承权时剥夺了代位继承人继承遗产的权利,这时应兼采固有权说之优点。因为继承权是区别于物权、债权的一种特殊的财产权,而代位继承权也是一种继承权,应具有继承权的一般属性。在被代位人死亡或丧失继承权之前,被代位人之直系卑亲属并无代位继承人地位之说,代位继承权的发生相对于一般法定继承权而言,须有被继承人之子女死亡或丧失继承权的事实发生,此时代位继承权才具有了继承权(继承期待权)的一般属性,被

代位人之子女仅是代被代位人之身份、地位,而不管被代位人是否丧失继承权。当被继承人死亡之后,继承开始,代位继承人才对其遗产拥有固有之权利,而不像继承开始前继承人子女那样拥有固定的继承期待权。

二、代位继承人的应继份

按照我国现行继承法第十一条的规定,代位继承人系代表被代位人之身份地位,继承被代位人之应继份。这是对代位继承中子股独立原则的遵循,然而现实中对该法律条文的盲目执行确往往造成了各继承人间实质上的不公平,继而引发继承纠纷。尤其是针对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引发代位继承,而各继承人的子女人数又不同时,仅仅按照现行继承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同为孙子女,却可能代位继承份额差距较大。

(一)继承人中一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

当继承人中仅有一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无论按照现行法律规定的代表权说,还是按照有学者主张的固有权说,继承人之子女即代位继承人均得代位继承继承人有权继承的份额,而不会有太大争议。如果代位继承人有多人,则应按人数均分该继承人的应继份。

(二)继承人中多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

当继承人中多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按照现行继承法之规定,如果各继承人的子女人数不同,那么某个继承人子女如果人数较多,则其子女有权代位继承的份额则要相应变少。那么同为被继承人的孙子女,其应继份却不同,有违实质公平。

按照固有权说,被继承人的孙子女基于自身固有之权利,因继承人死亡事实的发生得以法定继承人身份参与继承,按照亲等近者优先的原则,先将被继承人的遗产按被继承人子女的人数划分为等额份数,被继承人的生存子女得以本位继承其应继份。剩余遗产应先按照死亡继承人的子女人数划分为等额份数,由各孙子女均分剩余遗产。这种代位继承人应继份的划分方法突破了代位继承仅仅严格按股(支)继承的原则,而对代位继承采取按股(支)划分和按人数划分应继份相结合的原则,更能体现“继承权平等原则”,这一原则不仅包括继承权男女平等、长幼平等、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平等,还包括同为代位继承人的孙子女间的平等。美国、加拿大和我国古代均采取了按股和按人数相结合的划分方法。加拿大《无遗嘱继承法》规定“遗产的初次分配是在与被继承人最近的有生存继承人的亲等中进行,生存继承人按股分得一份后,再以同样的方式在下一亲等中进行遗产的再分配。”

(三)代位继承人(此处仅指继承人之孙子女)死亡

根据代位继承人死亡的时间,可以分为三种情形:

一种情形是代位继承人先于继承人和被继承人死亡,此时因代位继承发生时,被继承人之孙子女已经死亡,针对被继承人的遗产已无继承权可言。当然,其作为其父母之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其子女仍可代位继承其父母之遗产。此时的代位继承人仅指被继承人之曾孙子女(假定该曾孙子女无子女)。

第二种情形是代位继承人于继承人死亡后被继承人死亡前死亡,此时因代位继承发生时,被继承人之孙子女已经死亡,针对被继承人的遗产也已无继承权可言。。此时的代位继承人仅指被继承人之曾孙子女(假定该曾孙子女无子女)。这种情形就被继承人的遗产继承而言,代位继承人仅指被继承人之曾孙子女(假定该曾孙子女无子女)。

第三种情形是代位继承人于继承人和被继承人死亡后死亡,被继承人死亡后,代位继承发生,被继承人之孙子女作为代位继承人有权代位继承。但其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其应适用直接继承中转继承的规定,是代位继承中的转继承。此时代位继承人之子女仅得作为代位继承人之转继承人来继承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而不应同时作为代位继承人。

三、代位继承的归扣

我国现行继承法并未规定归扣制度,在代位继承中引入归扣制度对于更加公平合理地划分代位继承人的应继份额有着重要意义。

(一)归扣制度的内涵

当被继承人生前将其财产中的一部分赠与给继承人之后死亡,该如何认定被继承人的遗产呢?是将赠与之前被继承人的财产作为遗产,还是将赠与之后的剩余财产作为遗产呢?如果是后者,继承人于继承开始之前已经受赠被继承人财产的一部分,然后再与其他继承人分割被继承人的剩余财产,对其他继承人来说实属不公。继承开始后,将继承人受赠财产划归继承人遗产,以此划分各继承人之应继份,这就是继承中的归扣制度。这也是我国民间长期存在的一种现象:如果某个或某几个子女于继承开始前受赠被继承人的部分财产,那么继承开始后就会约定俗成地不分或者少分被继承人的遗产。

归扣制度的实质就是“继承人应继份的提前给付”,从法律上推定被继承人并非是对继承人的特殊照顾,而是受赠财产后日后当少分或者不分遗产。当然如果被继承人在赠与继承人财产时明确表示无偿赠与,日后继承开始分割遗产时无需归扣的除外,这是对被继承人意愿的充分尊重,符合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则,是对继承权平等原则的更好落实。

(二)代位继承归扣的两种情形

1、被代位人受赠财产的归扣

当被代位人从被继承人处受赠财产而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继承开始后,代位继承人是否负有归扣义务决定了代位继承人应继承的遗产份额。被代位人死亡之后,其子女首先得依本位继承获得被代位人的财产,其中包含从被继承人处获赠财产(放弃继承者除外),之后得以代位继承再分割被继承人的剩余财产,根据权利义务相一致和公平的原则,如果此时不将被代位人受赠财产归扣,无疑是使此代位继承人一人获得了所有继承人需共同分割财产的一部分(即被代位人受赠财产),对其他继承人实属不公。如果被继承人为赠与时无无需归扣之意思表示,则必须归扣。

2、代位继承人受赠财产的归扣

代位继承人从被继承人处受赠财产又可依据被代位人当时是否死亡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被代位人生前被继承人对代位继承人所为的赠与,一种是被代位人生前被继承人对代位继承人所为的赠与。

(1)被代位人生前代位继承人受赠财产

如果被代位人生存时,被继承人对代位继承人所为的赠与是否应当归扣呢?此时被继承人的孙子女因为父母的健在而不可能参与继承被继承人的财产,按照亲等近者优先的原则,其固有之继承权并不能实现。而受赠财产乃被继承人赠与继承人外之第三人的财产,与继承并不牵涉,是被继承人对孙子女的特殊恩惠。而且当被继承人在赠与孙子女财产时,也不会预料到其子女会先于其死亡而发生代位继承,如果归扣,往往会有违被继承人之真实意愿。

(2)被代位人死亡后代位继承人受赠财产

被代位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后,一旦被继承人死亡,将会确定发生代位继承,此时孙子女的代位继承人地位已经确定,如果被继承人对代位继承人为赠与,明显与被代位人受赠财产的情形相一致,确定的继承人于继承开始前受赠财产系应继份之提前给付,自然需要归扣。

四、结论

现行继承法第十一条关于代位继承权为代表权的认定已经被很多学者所诟病,结合坚持固有权说的观点,立法急需确立被继承人孙子女的法定继承人地位,并将继承人丧失继承权增加为代位继承发生的法定原因。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之后,即被继承人子女按亲等近者优先继承的条件已经消失,代位继承人完全可以在被继承人其他子女按各支分得应继份之后,按照亲等相同权利相等的原则,合并剩余财产,然后按人数均分,而不必固守子女这一亲等中各支或股的限制。在发生代位继承的前提下,如果被代位人或代位继承人受有被继承人之赠与财产,还需归扣,这也是将民间习俗写入法律,是对现实继承实践的规范。


相关文章

  • 代为继承人有哪些
  • 代位继承人有哪些,法律如何规定代位继承的条件 一.代位继承人有哪些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曾孙子女.曾外孙子女都可以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不受辈数限制:被继承人的养子女.已形成抚养关系的继子女的生子女可代位继承: ...查看


  • 关于代位继承规定中有哪些问题
  • 关于代位继承规定中有哪些问题 我国制订代位继承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被继承人已失去父母的晚辈直系亲属的合法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一条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为 ...查看


  • [案例分析]服刑犯人是否享有代位继承权
  • 服刑犯人是否享有代位继承权 案情:原告吴某某因年轻气盛伤人被判入狱,在合肥蜀山监狱服刑.吴某某外祖父汪某某有两女,长女即原告吴某某的母亲,次女即被告李某(随母改嫁到李姓人家改姓李).吴某某的母亲和外祖父相依为命.1991年原告吴某某的母亲去 ...查看


  • 一则继承权纠纷引发的思考(代位继承与转继承的交织)
  • 朱某系家中长子,其下还有朱某弟.朱某妹.1981年,朱某与张某结婚,并于1983年生育独生女儿朱某女.1995年,朱某与张某共同建造房屋一幢.1998年,朱某与张某因夫妻感情不合,协议离婚.离婚协议约定夫妻共同所建房屋归朱某所有,女儿朱某女 ...查看


  • 代位继承权的诉讼时效有哪些规定-副本
  • 代位继承权的诉讼时效有哪些规定 权利都是有诉讼时效的,这是为了督促权利人积极行使权利,如果权利人没有在法定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的,对方当事人是可以诉讼时效为由提出抗辩的.那么,代位继承权的诉讼时效有哪些规定呢?下面,律伴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 ...查看


  • 论继承权丧失制度
  • 论继承权丧失制度 --以我国<继承法>第7条的修改为中心 翟云岭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 教授 , 刘耀东  2013-02-06 15:36:18 来源:<北方法学>2012年第5期 关键词: 继承权丧失:绝对失权: ...查看


  • 继承人配偶与法定继承所得遗产的关系
  • 摘要:我国继承法于1985年10月1日实施,到现在已经超过30年,在继承实务中遇到不少问题,继承法没有明确做出规定.并且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公民财产比起30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虽然老一辈长者大多生活简朴,但在房地产热潮之下,房屋遗产继承标的 ...查看


  • 自学民法模拟考试答案
  • 自学民法模拟考试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到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引起侵权赔偿关系的法律事实是某厂司机的侵权行为:而引起财产继承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是甲的死亡,属于事件. 2.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民事权 ...查看


  • 第三次练习合同的履行答案
  • 第六章 合同的保全 [例题]1 甲企业借给乙企业20万元,期满未还.丙欠乙20万元货款也已到期,乙曾向丙发出催收通知书.乙.丙之间的供货合同约定,若因合同履行发生争议,由Y仲裁委员会仲裁.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BC A.甲对乙的20万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