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习近平主席和军委领导批准,全军和武警部队各级党委(支部)会议室统一悬挂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重要题词指示。
经习近平主席和军委领导批准,全军和武警部队各级党委(支部)会议室统一悬挂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重要题词指示。
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都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及时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引领人民军队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专家指出,上述领袖重要题词指示,具有一脉相承的历史意义,同时又带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毛泽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窑堡会议上明确提出,为承担抗日战争的新任务,“必须大数量地培养干部”。1936年5月,毛泽东在陕北延长县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要“办一所红军大学来培养大批干部,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会议决定以西北抗日红军大学为基础,在瓦窑堡创办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
1937年1月19日,成立刚刚半年的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毛泽东兼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并亲自为学员们讲授《实践论》、《矛盾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哲学和军事课程。
1938年3月5日,毛泽东为抗大同学会题词: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便一定能够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解放的新中国。
1939年5月26日,毛泽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成立三周年发表文章指出,“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这三句话与此前他为“抗大”确定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合称“三八作风”,成为解放军全军学校的校风。1960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概括“三大作风”时将“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改为“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
邓小平:“为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而奋斗。”
走进大江南北的座座军营,由邓小平题写的“为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而奋斗”这26个大字格外醒目。
“邓小平20多年前的题词,是对中国军队建设目标的总要求。”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季明说,它表明,继全党工作中心实行转移之后,这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军队开始了面向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转变。
“观水视其澜”。上世纪80年代,世界还笼罩着冷战的阴霾,邓小平就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科学论断,并敏锐地洞察到: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基于这一判断,党中央、中央军委开始酝酿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并着手军队的精简整编。
1981年9月19日,邓小平在华北某地检阅军事演习部队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95页)
1987年8月1日,他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历史时期建设成就展览题词中又一次强调:“为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而奋斗。”(《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论述选编》第53页)。这一目标的确定,以及围绕实现这一目标的努力,构成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核心内容。
经过三次精简整编,人民解放军总员额从1975年前高峰时的611万,减到1985年的300万。在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指引下,人民解放军向着“精兵、合成、高效”方向大步迈进。
江泽民:“政治合格 军事过硬 作风优良 纪律严明 保障有力”
1990年12月1日,江泽民在全军军事工作会议上提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军队建设总要求,为我军履行“打得赢”“不变质”的历史使命指明了方向。
1995年4月,中共中央军委颁布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对这一总要求作了全面阐述:政治合格,指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道德纯洁,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爱军习武,忠实履行职责;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好。
军事过硬,指战斗队思想牢固,战备、训练、科研工作落实,能随时执行作战和其他急难险重任务;科技练兵扎实,军事技术熟练,战术运用灵活;军官胜任本级指挥,士兵胜任本职岗位;执行全训任务单位的训练等级达到一级,其他单位能够圆满完成任务。
作风优良,指实事求是,言行一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雷厉风行,勇猛顽强;民主公正,廉洁奉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尊干爱兵,拥政爱民;无弄虚作假、隐情不报、铺张浪费等问题。
纪律严明,指听从指挥,令行禁止;管理严格,秩序正规;军容严整,举止文明;遵纪守法,奖惩分明;无严重违纪,无责任事故,无刑事案件;无失密泄密;无计划外生育。
保障有力,指武器装备和后勤装备达到规定的完好(在航)率;教育训练和物质文化生活设施设备齐全配套,经费、物资管理制度落实;伙食吃到定量标准,着装合体,卫生防病防疫符合规定要求;官兵体魄健壮,心理健康。
1996年4月16日,军委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写“五句话”:“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经中央军委批准,由总政治部统一制作的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加强军队建设的题词和六位英模画像“八一”前印发全军,在连以上单位悬挂、张贴。
胡锦涛:“忠诚于党 热爱人民 报效国家 献身使命 崇尚荣誉”
2008年12月,胡锦涛在军队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要围绕强化官兵精神支柱,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胡锦涛强调,忠诚于党,就是要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指挥。
热爱人民,就是要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永葆人民子弟兵政治本色,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为人民无私奉献。
报效国家,就是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献身使命,就是要履行革命军人神圣职责,爱军精武,爱岗敬业,不怕牺牲,英勇善战,坚决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
崇尚荣誉,就是要自觉珍惜和维护国家、军队、军人的荣誉,视荣誉重于生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素质、全面发展,争创一流、建功立业,贞守革命气节,严守军队纪律。
胡锦涛主席关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从时代发展和军队建设全局高度,科学概括和阐明了当代革命军人必须坚持的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赋予了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习近平:“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2013年3月11日,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习近平指出,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能打胜仗是核心,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作风优良是保证,关系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全军要准确把握这一强军目标,用以统领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努力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要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不动摇,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
要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强化官兵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思想,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按照打仗的要求搞建设、抓准备,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作风优良是我军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要把改进作风工作引向深入,贯彻到军队建设和管理每个环节,真正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功夫,夯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个强军之基,保持人民军队长期形成的良好形象。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这言简意赅的12个字,寄托着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体现了坚持根本建军原则、军队根本职能、特有政治优势的高度统一,开辟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新境界。(综合新华社、央视。习近平指示字样来自央视画面)
经习近平主席和军委领导批准,全军和武警部队各级党委(支部)会议室统一悬挂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重要题词指示。
经习近平主席和军委领导批准,全军和武警部队各级党委(支部)会议室统一悬挂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重要题词指示。
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都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及时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引领人民军队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专家指出,上述领袖重要题词指示,具有一脉相承的历史意义,同时又带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毛泽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窑堡会议上明确提出,为承担抗日战争的新任务,“必须大数量地培养干部”。1936年5月,毛泽东在陕北延长县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要“办一所红军大学来培养大批干部,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会议决定以西北抗日红军大学为基础,在瓦窑堡创办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
1937年1月19日,成立刚刚半年的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毛泽东兼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并亲自为学员们讲授《实践论》、《矛盾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哲学和军事课程。
1938年3月5日,毛泽东为抗大同学会题词: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便一定能够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解放的新中国。
1939年5月26日,毛泽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成立三周年发表文章指出,“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这三句话与此前他为“抗大”确定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合称“三八作风”,成为解放军全军学校的校风。1960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概括“三大作风”时将“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改为“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
邓小平:“为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而奋斗。”
走进大江南北的座座军营,由邓小平题写的“为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而奋斗”这26个大字格外醒目。
“邓小平20多年前的题词,是对中国军队建设目标的总要求。”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季明说,它表明,继全党工作中心实行转移之后,这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军队开始了面向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转变。
“观水视其澜”。上世纪80年代,世界还笼罩着冷战的阴霾,邓小平就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科学论断,并敏锐地洞察到: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基于这一判断,党中央、中央军委开始酝酿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并着手军队的精简整编。
1981年9月19日,邓小平在华北某地检阅军事演习部队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95页)
1987年8月1日,他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历史时期建设成就展览题词中又一次强调:“为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而奋斗。”(《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论述选编》第53页)。这一目标的确定,以及围绕实现这一目标的努力,构成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核心内容。
经过三次精简整编,人民解放军总员额从1975年前高峰时的611万,减到1985年的300万。在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指引下,人民解放军向着“精兵、合成、高效”方向大步迈进。
江泽民:“政治合格 军事过硬 作风优良 纪律严明 保障有力”
1990年12月1日,江泽民在全军军事工作会议上提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军队建设总要求,为我军履行“打得赢”“不变质”的历史使命指明了方向。
1995年4月,中共中央军委颁布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对这一总要求作了全面阐述:政治合格,指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道德纯洁,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爱军习武,忠实履行职责;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好。
军事过硬,指战斗队思想牢固,战备、训练、科研工作落实,能随时执行作战和其他急难险重任务;科技练兵扎实,军事技术熟练,战术运用灵活;军官胜任本级指挥,士兵胜任本职岗位;执行全训任务单位的训练等级达到一级,其他单位能够圆满完成任务。
作风优良,指实事求是,言行一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雷厉风行,勇猛顽强;民主公正,廉洁奉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尊干爱兵,拥政爱民;无弄虚作假、隐情不报、铺张浪费等问题。
纪律严明,指听从指挥,令行禁止;管理严格,秩序正规;军容严整,举止文明;遵纪守法,奖惩分明;无严重违纪,无责任事故,无刑事案件;无失密泄密;无计划外生育。
保障有力,指武器装备和后勤装备达到规定的完好(在航)率;教育训练和物质文化生活设施设备齐全配套,经费、物资管理制度落实;伙食吃到定量标准,着装合体,卫生防病防疫符合规定要求;官兵体魄健壮,心理健康。
1996年4月16日,军委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写“五句话”:“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经中央军委批准,由总政治部统一制作的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加强军队建设的题词和六位英模画像“八一”前印发全军,在连以上单位悬挂、张贴。
胡锦涛:“忠诚于党 热爱人民 报效国家 献身使命 崇尚荣誉”
2008年12月,胡锦涛在军队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要围绕强化官兵精神支柱,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胡锦涛强调,忠诚于党,就是要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指挥。
热爱人民,就是要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永葆人民子弟兵政治本色,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为人民无私奉献。
报效国家,就是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献身使命,就是要履行革命军人神圣职责,爱军精武,爱岗敬业,不怕牺牲,英勇善战,坚决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
崇尚荣誉,就是要自觉珍惜和维护国家、军队、军人的荣誉,视荣誉重于生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素质、全面发展,争创一流、建功立业,贞守革命气节,严守军队纪律。
胡锦涛主席关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从时代发展和军队建设全局高度,科学概括和阐明了当代革命军人必须坚持的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赋予了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习近平:“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2013年3月11日,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习近平指出,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能打胜仗是核心,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作风优良是保证,关系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全军要准确把握这一强军目标,用以统领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努力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要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不动摇,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
要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强化官兵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思想,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按照打仗的要求搞建设、抓准备,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作风优良是我军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要把改进作风工作引向深入,贯彻到军队建设和管理每个环节,真正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功夫,夯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个强军之基,保持人民军队长期形成的良好形象。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这言简意赅的12个字,寄托着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体现了坚持根本建军原则、军队根本职能、特有政治优势的高度统一,开辟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新境界。(综合新华社、央视。习近平指示字样来自央视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