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树叶教案 1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 会认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4 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

教学重点:

1 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读准字音,区别字形.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育学生要有助人为乐的好思想.好品德.

教学难点: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树叶。你见过什么样的树叶?

2、老师给它填个词,大家仔细看。

3、揭示课题,板书:蓝色的树叶 (学生读题)

二、初读感知,检查识字

1、你见过蓝色的树叶吗?为什么是蓝色的树叶呢?让我们在课文中了解一下。打开语文书,翻到89页,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要求小朋友把生字的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2、自由读生字

3、指名读第一行的生字。

4、第一行的生字在字音上有什么发现。

5、第二行的生字谁能读?盒:你们看,这是粉笔盒,这是文具盒,又叫铅笔盒。这个盒是用来装东西的。你还知道有哪些盒?

削:偏旁是什么 ,跟什么有关?用刀削什么?

6、齐读第二行。

7、字宝宝摘下帽子,跳到树叶上,小火车开。(出示课件)

8、字宝宝藏到了词语中,还认识吗?(同桌读)

9、皱着眉头:你能做个动作吗?(多么恼火,多么生气,多么难过)

10、惹人爱:(1)、什么意思?

(2)、在课文中找找有“惹人爱”这个词语的句子。什么真惹人爱。

(3)、小朋友这么聪明,真惹人爱。

(4)、用“惹人爱”说句子。

三、课中操

小朋友表现得这么棒,真惹人爱。让我们站起来,拍拍手,读一读,你会更惹人爱。 美术课 画风景

画房子 画小树

绿铅笔 画树叶

树叶绿 惹人爱

小朋友 请注意

桌上笔 别掉地

水彩笔 油画棒

五颜六色真美丽

小朋友们请坐,端端正正真美丽

四、品读“借铅笔”,学习提示语

1、课中操之后,描述第一节内容。引出“她正要„„可是„„”

2、你碰到这样的情况,心情会怎么样?

3、带着这种心情读句子。

4、当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想什么办法?

5、你会怎么说? “ „„ 吗?”

(说的好,真有礼貌。把问的语气说出来了。)

6、李丽也像你们一样,礼貌地向别人求助。

7、出示李丽的话。

(1)、读一读。和刚才小朋友说的有什么一样的?(吗?)

(2)、板书:吗?

(3)、个别读。评价。

(4)、平时你还会向别人借什么,能用上吗来说说吗?

(5)、用上吗字提问。

(6)、李丽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小声)

(7)、为什么小声地说?

(8)、你就是李丽,李丽小声地说:“ ?”

(9)、听了李丽的话,林园园怎么说?

8、出示句子:林园园说:“我还没画完呢。”

(1)、个别读。

(2)、课文中的林园园是怎么说的?

(3)、该怎么读?

(4)、为什么会吞吞吐吐呢?她心里怎么想?

(5)、个别读。

(6)、出示李丽和林园园的对话。

(7)、师生合作读。

小结:林园园会把铅笔借个李丽吗?后来会怎样?下节课我们再学。

五、指导写字

1、请小朋友们观察“铅笔”,重点指导。认真观察字形结构。金字旁是新偏旁。

2、师范写。生书写。

3、展示学生写字作业,反馈,评比,再写。

板书设计:

蓝色的树叶

借铅笔

李丽 林园园

吗?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

一、说教材

《蓝树叶》以李丽借绿铅笔为线索,记叙了一件发生在两位小同学之间的事。课文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读后自然受到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还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照应第二段的内容,第二幅图照应

第五段的内容。

二、 说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和本组训练重点,教学时要实现如下目标:

1、发挥汉语拼音帮助识字的作用,让学生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词句训练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

3、注重朗读训练与指导。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标点符号读出停顿和语气,还要根据不同人物选择不同的语气、语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紧扣课文思考题,理解课文重点。教育学生从小就以助人为乐为美德。

“李丽为什么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是课文重点;“林园园看见李丽画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三、说教法

1、引读法

李丽四次借绿铅笔的经过采用教师引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朗读的难点,培养学生语感,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文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悟出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妙处。

2、图文结合法

这篇课文虽不是看图学文,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无疑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有极大帮助。

3、迁移法

(1)学习第二至四段,围绕“借”与“不愿借”的四次对话,着重讲读第一次对话,通过圈、点、划、读、议领悟出学习方法,再让学生按此方法去读第二至四次对话,使学生在读中领悟其中的规律。

(2)通过学习最后一段,实现由读话到写话的迁移。这种练习的设计有利于发掘学生创新精神,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四、培养能力,说学法

1、课题入手法

题目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课文画龙点睛之笔。学生开始接触课文,首先看到的是课题。正确地理解课题,从中得到学好这一课的启示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这一课,我试图让学生通过“你们见过的树叶都是些什么颜色的”释题入文。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会逐步养成一见课题便会产生一系列疑问、联想,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极有益处。

2、课后题入门法

每篇课文后的问题往往给学生以重要的提示。这一课我以课后题为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学好课文。倘若长此以往,学生都能得到这样的训练,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即带着强烈的目的去读书,边读边思考,不仅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且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圈点勾划法

让学生在课文中动笔划记号,如给重点词句圈圈、点点、勾勾、划划、将长句子用符号标上停顿、语气重音等。训练重点不脱离课文语境,在听读过程中,动静合理交替,让学生学习时思维“聚焦”,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达到由“学会”向“会学”过渡。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你们见过的树叶都是些什么颜色的”当板书课题后,启发学生:“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质疑,如:“树叶为什么是蓝的呀”变教师提问为学生质疑,唤起学生学习的情趣和好奇心,促进主体的发展。

(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逐段读课文。教师检查生字的读音,知道易读错的字的读音。

2、指导朗读,如长句子要注意停顿、断句。

如:美术课上,/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要画上树、/房子和小山。

(三)教师范读,进入情境

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之中,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他们的感情与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同频共振。教师要读出自然段之间的停顿,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在每段的前面写上序号。

(四)紧扣问题,自主学文

抓住一个“借”字,紧扣课后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读懂四次对话,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第二至四段采用引读,然后指导学生着重读第一次对话,画出重点词。结合问题:李丽为什么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要引导学生抓住两人的对话,特别是抓住林园园的话和表现来回答问题。运用第一次对话的学法,学习第二、三、四次对话。第四次对话,可引导学生同桌分角色表情朗读。学习第二段时,还可与观察文中插图结合起来。要点:1、林园园本来把树画好了,却“吞吞吐吐”地说“还没画完”;2、李丽再借,林园园没有把笔拿出来,而是说“怕你把笔尖弄断了”;3、李丽表示用时小心一点儿,林园园才拿出铅笔,又提出许多要求,听说李丽要画小草,皱起了眉头;4、李丽看林园园不高兴的样子,想着她刚才说的那些话,明白了林园园并不想把铅笔借给她,所以没有接铅笔。

讲读最后一段

思考: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结合观察第二幅插图)从林园园的神情联想她在想什么,答案让学生自悟自得,教师只作相机诱导,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要让学生懂得林园园脸红了是因为感到羞愧,开始认识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从此以后,林园园会改正缺点,热心帮助别人。要让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在读课文时,要多读几遍,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五)质疑启思,合作学习

学生可能会问:“林园园不肯将铅笔借给同学,是不是一个坏孩子”或从李丽的角度提问:“李丽不接笔,很有自尊”可引导学生发表意见,深入讨论,不必强求一致。为学生构建互动的模式,营造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氛围。

(六)适时运用,实现迁移

出示:“一个星期后的一堂美术课上,老师要同学们剪纸。可是坐在林园园前面的方晓晓没有带彩纸,林园园看见了,会怎样呢”请同学读题、思考、讨论,先说说,再写下来。

六、说板书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设计板书如下:

《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

《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写得是在一次美术课上,李丽的绿铅笔不见了,就向同桌林园园借,可是林园园舍不得借给她用,李丽就用自己的蓝铅笔画树叶。课文结尾写着:李丽拿起自己的蓝铅笔,用心地画着一片片树叶。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当同学们读到这儿时,我问:林园园为什么脸红了?马上有同学说:因为她觉得不好意思,没有借给李丽绿铅笔„„等等类似这样的话。预设中也想孩子们一定能够回答这样的问题的;他们也都能说: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要团结友爱。可是,在这样的一句话后面又有多少孩子能够真正体会了、感受着友爱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课前找了一个感人的有关友爱的故事,希望通过故事让他们感受什么是真正的友爱。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还用心设计了语言。

1.语言具有教育性。在认真分析了教参之后,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结合李丽林园园的几次对话,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反思,通过初读、再读、分角色等形式,让学生体会感悟出李丽自始至终都非常有礼貌,林园园则很自私,从而升华到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在读和理解的基础上,我提出问题: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走进林园园的内心世界,林园园最终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同学有困难应当热情帮助。她因为羞愧而脸红,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课后我进行了拓展练习,“我想对林园园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进行说话训练。整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挺高的。

2.语言具有准确性和系统性。在指导学生读好对话时,教师的引导要进一步细化。在几名学生读书感情不到位的情况下,教师要分析其原因。“小声的说”“吞吞吐吐”“我怕你”“只好”等词,可先让学生说一说意思,然后再读。通过分角色读,就很容易读出味来。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发现问题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如指导: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这句话时,我只是让学生抓住“小声地”这个词,让学生用小声的语气去读,忽视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可以这样设计:老师大声地读这句话,让学生听一听老师读得行吗?学生如果说行,让学生再去读这句话,细细理解到底该怎么去读,通过反复读,学生发现应用小声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学生自己发现了问题,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学习兴趣被极大调动,更加乐于学习。

3.有些环节我忽略了课堂的生成,流于形式,让学生生硬的理解字词,字词理解脱离了具体的语境。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 会认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4 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

教学重点:

1 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读准字音,区别字形.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育学生要有助人为乐的好思想.好品德.

教学难点: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树叶。你见过什么样的树叶?

2、老师给它填个词,大家仔细看。

3、揭示课题,板书:蓝色的树叶 (学生读题)

二、初读感知,检查识字

1、你见过蓝色的树叶吗?为什么是蓝色的树叶呢?让我们在课文中了解一下。打开语文书,翻到89页,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要求小朋友把生字的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2、自由读生字

3、指名读第一行的生字。

4、第一行的生字在字音上有什么发现。

5、第二行的生字谁能读?盒:你们看,这是粉笔盒,这是文具盒,又叫铅笔盒。这个盒是用来装东西的。你还知道有哪些盒?

削:偏旁是什么 ,跟什么有关?用刀削什么?

6、齐读第二行。

7、字宝宝摘下帽子,跳到树叶上,小火车开。(出示课件)

8、字宝宝藏到了词语中,还认识吗?(同桌读)

9、皱着眉头:你能做个动作吗?(多么恼火,多么生气,多么难过)

10、惹人爱:(1)、什么意思?

(2)、在课文中找找有“惹人爱”这个词语的句子。什么真惹人爱。

(3)、小朋友这么聪明,真惹人爱。

(4)、用“惹人爱”说句子。

三、课中操

小朋友表现得这么棒,真惹人爱。让我们站起来,拍拍手,读一读,你会更惹人爱。 美术课 画风景

画房子 画小树

绿铅笔 画树叶

树叶绿 惹人爱

小朋友 请注意

桌上笔 别掉地

水彩笔 油画棒

五颜六色真美丽

小朋友们请坐,端端正正真美丽

四、品读“借铅笔”,学习提示语

1、课中操之后,描述第一节内容。引出“她正要„„可是„„”

2、你碰到这样的情况,心情会怎么样?

3、带着这种心情读句子。

4、当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想什么办法?

5、你会怎么说? “ „„ 吗?”

(说的好,真有礼貌。把问的语气说出来了。)

6、李丽也像你们一样,礼貌地向别人求助。

7、出示李丽的话。

(1)、读一读。和刚才小朋友说的有什么一样的?(吗?)

(2)、板书:吗?

(3)、个别读。评价。

(4)、平时你还会向别人借什么,能用上吗来说说吗?

(5)、用上吗字提问。

(6)、李丽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小声)

(7)、为什么小声地说?

(8)、你就是李丽,李丽小声地说:“ ?”

(9)、听了李丽的话,林园园怎么说?

8、出示句子:林园园说:“我还没画完呢。”

(1)、个别读。

(2)、课文中的林园园是怎么说的?

(3)、该怎么读?

(4)、为什么会吞吞吐吐呢?她心里怎么想?

(5)、个别读。

(6)、出示李丽和林园园的对话。

(7)、师生合作读。

小结:林园园会把铅笔借个李丽吗?后来会怎样?下节课我们再学。

五、指导写字

1、请小朋友们观察“铅笔”,重点指导。认真观察字形结构。金字旁是新偏旁。

2、师范写。生书写。

3、展示学生写字作业,反馈,评比,再写。

板书设计:

蓝色的树叶

借铅笔

李丽 林园园

吗?

《蓝色的树叶》说课稿

一、说教材

《蓝树叶》以李丽借绿铅笔为线索,记叙了一件发生在两位小同学之间的事。课文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读后自然受到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还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照应第二段的内容,第二幅图照应

第五段的内容。

二、 说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和本组训练重点,教学时要实现如下目标:

1、发挥汉语拼音帮助识字的作用,让学生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词句训练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

3、注重朗读训练与指导。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标点符号读出停顿和语气,还要根据不同人物选择不同的语气、语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紧扣课文思考题,理解课文重点。教育学生从小就以助人为乐为美德。

“李丽为什么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是课文重点;“林园园看见李丽画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三、说教法

1、引读法

李丽四次借绿铅笔的经过采用教师引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朗读的难点,培养学生语感,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文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悟出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妙处。

2、图文结合法

这篇课文虽不是看图学文,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无疑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有极大帮助。

3、迁移法

(1)学习第二至四段,围绕“借”与“不愿借”的四次对话,着重讲读第一次对话,通过圈、点、划、读、议领悟出学习方法,再让学生按此方法去读第二至四次对话,使学生在读中领悟其中的规律。

(2)通过学习最后一段,实现由读话到写话的迁移。这种练习的设计有利于发掘学生创新精神,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四、培养能力,说学法

1、课题入手法

题目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课文画龙点睛之笔。学生开始接触课文,首先看到的是课题。正确地理解课题,从中得到学好这一课的启示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这一课,我试图让学生通过“你们见过的树叶都是些什么颜色的”释题入文。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会逐步养成一见课题便会产生一系列疑问、联想,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极有益处。

2、课后题入门法

每篇课文后的问题往往给学生以重要的提示。这一课我以课后题为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学好课文。倘若长此以往,学生都能得到这样的训练,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即带着强烈的目的去读书,边读边思考,不仅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且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圈点勾划法

让学生在课文中动笔划记号,如给重点词句圈圈、点点、勾勾、划划、将长句子用符号标上停顿、语气重音等。训练重点不脱离课文语境,在听读过程中,动静合理交替,让学生学习时思维“聚焦”,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达到由“学会”向“会学”过渡。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你们见过的树叶都是些什么颜色的”当板书课题后,启发学生:“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质疑,如:“树叶为什么是蓝的呀”变教师提问为学生质疑,唤起学生学习的情趣和好奇心,促进主体的发展。

(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逐段读课文。教师检查生字的读音,知道易读错的字的读音。

2、指导朗读,如长句子要注意停顿、断句。

如:美术课上,/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要画上树、/房子和小山。

(三)教师范读,进入情境

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之中,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他们的感情与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同频共振。教师要读出自然段之间的停顿,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在每段的前面写上序号。

(四)紧扣问题,自主学文

抓住一个“借”字,紧扣课后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读懂四次对话,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第二至四段采用引读,然后指导学生着重读第一次对话,画出重点词。结合问题:李丽为什么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要引导学生抓住两人的对话,特别是抓住林园园的话和表现来回答问题。运用第一次对话的学法,学习第二、三、四次对话。第四次对话,可引导学生同桌分角色表情朗读。学习第二段时,还可与观察文中插图结合起来。要点:1、林园园本来把树画好了,却“吞吞吐吐”地说“还没画完”;2、李丽再借,林园园没有把笔拿出来,而是说“怕你把笔尖弄断了”;3、李丽表示用时小心一点儿,林园园才拿出铅笔,又提出许多要求,听说李丽要画小草,皱起了眉头;4、李丽看林园园不高兴的样子,想着她刚才说的那些话,明白了林园园并不想把铅笔借给她,所以没有接铅笔。

讲读最后一段

思考: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结合观察第二幅插图)从林园园的神情联想她在想什么,答案让学生自悟自得,教师只作相机诱导,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要让学生懂得林园园脸红了是因为感到羞愧,开始认识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从此以后,林园园会改正缺点,热心帮助别人。要让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在读课文时,要多读几遍,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五)质疑启思,合作学习

学生可能会问:“林园园不肯将铅笔借给同学,是不是一个坏孩子”或从李丽的角度提问:“李丽不接笔,很有自尊”可引导学生发表意见,深入讨论,不必强求一致。为学生构建互动的模式,营造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氛围。

(六)适时运用,实现迁移

出示:“一个星期后的一堂美术课上,老师要同学们剪纸。可是坐在林园园前面的方晓晓没有带彩纸,林园园看见了,会怎样呢”请同学读题、思考、讨论,先说说,再写下来。

六、说板书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设计板书如下:

《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

《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写得是在一次美术课上,李丽的绿铅笔不见了,就向同桌林园园借,可是林园园舍不得借给她用,李丽就用自己的蓝铅笔画树叶。课文结尾写着:李丽拿起自己的蓝铅笔,用心地画着一片片树叶。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当同学们读到这儿时,我问:林园园为什么脸红了?马上有同学说:因为她觉得不好意思,没有借给李丽绿铅笔„„等等类似这样的话。预设中也想孩子们一定能够回答这样的问题的;他们也都能说: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要团结友爱。可是,在这样的一句话后面又有多少孩子能够真正体会了、感受着友爱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课前找了一个感人的有关友爱的故事,希望通过故事让他们感受什么是真正的友爱。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还用心设计了语言。

1.语言具有教育性。在认真分析了教参之后,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结合李丽林园园的几次对话,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反思,通过初读、再读、分角色等形式,让学生体会感悟出李丽自始至终都非常有礼貌,林园园则很自私,从而升华到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在读和理解的基础上,我提出问题: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走进林园园的内心世界,林园园最终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同学有困难应当热情帮助。她因为羞愧而脸红,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课后我进行了拓展练习,“我想对林园园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进行说话训练。整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挺高的。

2.语言具有准确性和系统性。在指导学生读好对话时,教师的引导要进一步细化。在几名学生读书感情不到位的情况下,教师要分析其原因。“小声的说”“吞吞吐吐”“我怕你”“只好”等词,可先让学生说一说意思,然后再读。通过分角色读,就很容易读出味来。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发现问题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如指导: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这句话时,我只是让学生抓住“小声地”这个词,让学生用小声的语气去读,忽视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可以这样设计:老师大声地读这句话,让学生听一听老师读得行吗?学生如果说行,让学生再去读这句话,细细理解到底该怎么去读,通过反复读,学生发现应用小声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学生自己发现了问题,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学习兴趣被极大调动,更加乐于学习。

3.有些环节我忽略了课堂的生成,流于形式,让学生生硬的理解字词,字词理解脱离了具体的语境。


相关文章

  • 19蓝色的树叶(教案)教案22
  • 19.蓝色的树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懂得应互相帮助.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课文,理解林园园脸红的原因. 2.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查看


  • 蓝色的树叶教案
  • <蓝色的树叶>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切忌把她当作批判的对 ...查看


  • [蓝色的树叶]教案设计
  • <蓝色的树叶>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个生字.会写?é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查看


  • 中班语言教案-捉迷藏
  • 中班语言教案<捉迷藏> 活动目标: 通过学习诗歌,认识各种颜色.凭借已有经验,通过想象仿编,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作品的情趣美.理解诗歌内容,初步接触重点词:黑夜.手帕.颜色.蓝色.白色.绿色.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玩 ...查看


  • 环保主题 美术教案 4篇
  • 大班美术活动:绵羊乐园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弧线表现绵羊的基本特征,并用白色渐变给绵羊涂色. 2.观察绵羊的图片,观察绵羊的外形特征,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动作姿势的绵羊形象. 3.初步了解绵羊对人们生活带来的益处,萌发喜欢绵羊的情感. 难点: ...查看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语文园地八> 教案 2.doc <语文园地八> 教案 1.doc <语文园地七> 教案 .doc <语文园地六·日积月累>教案 3.doc <语文园地六& ...查看


  •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路边的树
  • 一.授课班级:中班 二.内容分析:<路边的树>是从中班主题<我在马路上>中延伸出来的活动.马路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路边的树是孩子既熟悉又陌生的,在充满想象的孩子们眼里,树是具有生命的小精灵,在进一步观察大树的过程中孩 ...查看


  • 五年级下册艺术教案全册-好大一棵树7
  • 好大一棵树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视觉.触觉等感官,感受自然中的树和艺术作品中树的形态特征,有亲近.爱护树木和生态环境的情感. 2.能主动收集有关赞美树的文字.歌曲.美术.摄影等作品,探究用表演.绘画.制作等多种艺术方式,表现丰富多彩的树的 ...查看


  •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亲亲绿色
  •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亲亲绿色>,并理解故事内容. 2.了解绿色的好处,萌发喜爱绿色的情感. 3.能用比较完整的语句表达对绿色事物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图片(红.黄.蓝.绿宝宝.木偶.山羊.小兔.长颈鹿.小朋友.小青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