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及发展趋势

附件一:

编号:

第二届(华师京城杯)全国教育技术装备

与实验教学优秀论文评选

申 报 表

论文题目:多媒体环境下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 应用及发展

申 报 者: 张红

申报者所在单位: 永宁县回民高级中学

多媒体环境下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永宁县回民高级中学 张红

关键字:

多媒体技术 教育教学 建构主义 协作 认知工具

内容摘要:

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超文本功能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还可作为认知工具实现最理想的学习环境。

一、多媒体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

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这样的特点,所以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它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多媒体技术一定会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甚至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多媒体技术之所以对教育领域有如此重大的意义,是由于多媒体技术本身具有许多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这些特性与功能是其他媒体不完全具备的。这里所说的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变成统一的数字信号,这与原来把多种形式媒体组合在一起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它是通过计算机把几种处理不同媒体信息的技术集成在一起。现在的多媒体技术,是以多媒体计算机来体现的,下面我就从多媒体计算机的特性与功能来说明它对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

1、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

体作用的发挥

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

有的。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交互性是多媒体计算机所独有的,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使得多媒体计算机不仅是教学的手段方法,而且成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乃至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从教学内容、教学策

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处于填鸭式的状态。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使计算机象学习伙伴一样可以进行讨论交流。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由教师安排好,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2、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

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就是人类获取信息到底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

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他还作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3、超文本功能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超文本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如果所管理的信息不仅是文字,而且还包含图形、图象、声音等其它媒体信息,那就成为一个超媒体系统,换句话说,超媒体就是多媒体加超文本。事实上目前的绝大多数多媒体系统都是采用超文本方式对信息进行组织与管理。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也可以对超媒体系统与多媒体系统不加区分,即把超文本看作是多媒体系统的一种特有功能。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思维具有联想特征。人在阅读或思考问题过程中经常由于联想从一个概念或主题转移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或主题。所以按超文本的非线性、网状方式组织管理信息和按传统文本的线性、顺序方式组织管理信息相比较,前者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阅读习惯。

超文本的基本结构由节点和链组成。节点用于存储各种信息,节点内容可以是文本、语音、图形、图象或一段活动影象;节点大小可以是一个窗口也可以是一帧或若干帧所包含的数据,链则用来表示各节点(即各种信息)之间的关联。节点和链均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因而形

成各种不同的多媒体系统。

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功能实现对教学信息的组织与管理,其优越性在于:

(1)可按教学目标的要求,把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各种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传统的印刷教材中,有关语音和活动影象的内容无法与文字内容组成一体化的教材,只能以教科书、录音带、录像带三者各自独立的形式分别出现。显然,这样的教科书,其内容必然是单调、枯燥的,与超文本方式组织的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采的电子教材不可同日而语。

(2)按教学内容的要求,把包含不同教学要求的各种教学资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过程的每个教学单元均包含课文、练习、习题、提问、测验、对测验的解答及相应的演示或实验,把这些教学内容相关而教学要求不同的教学资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无疑对课堂教学、课外复习或自学都是大有好处的。而按传统文本的线性、顺序方式来组织、管理教学内容绝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3)可按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水平把相关学科的预备知识及开阔视野所需要的补充知识组成有机的整体。因材施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差异很大,要在传统印刷教材中同时满足基础较差学生、一般学生和优秀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同需求是做不到的,而在多媒体电子教科书中这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要利用超文本功能设置和预备知识有关的热键以及和补充知识有关的热键即可。

4、多媒体计算机可作为认知工具实现最理想的学习环境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强调刺激—反应,并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刺激作出被动反应即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给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并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近年来,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作为工具应用的一

大发展,是作为教学过程中一种有效的认知工具。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流行。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所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情景:学习环境中的情景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以及媒体的选择与利用,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景的创设问题,并把情景创设问题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意义建构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就是

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开展讨论与交流,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二、多媒体教育应用的发展趋势

1、多媒体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

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辅助教学系统可以大大改善辅助教学环境,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系统由于缺乏推理机制和学生模型的支持,所以不能确定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不能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和理解能力去提供适合该生的学习材料,并作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即不能作到因材施教。

智能辅助教学系统可以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自然衔接,具有能与优秀教师相媲美的一些功能:

①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特点和当前知识水平。

②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最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多媒体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除了体现在对多媒体教学系统引入学生模型和知识推理机制以外,还可体现在设法使多媒体知识库中的导航机构实现智能化。用超文本技术组织起来的多媒体知识库具有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便于阅读、浏览、查询等诸多优点。

2.多媒体技术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结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的起源应追溯至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可谓源远流长。但是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尽管认知心理学已逐渐取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占据了统治地位,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直至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普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才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的注意,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进行教改试验研究的学校也日渐增多。个中缘由固然有学习理论的流行必然要滞后于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心理学的流行这样一个因素,但是更重要的因素则是九十年代以前社会上还缺乏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理想条件。前已指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四大属性或四大要素即"情景"、"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显然,多媒体技术的特性与功能最有利于四大属性的充分体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建构是学习的目的,它要靠学生自觉、主动去完成。教师和外界环境的作用都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多媒体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利于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能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使得学生更多更好地获取关于客观事物规律与内在联系的知识,还能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与管理各种教学信息和学科知识,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它媒体或其他教学环境无法比拟的。

近年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有较大的发展,使多媒体教育应用与Internet网进一步融合,而网络又为"协商"、"辩论"、"会话"可不

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为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这样就使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更趋完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就日渐风行。当然,这不等于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万能的灵丹妙药,能解决学习领域的一切问题。例如,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就不一定能通过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来达到。但是就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而言,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确实非常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已得到愈来愈多教育教学试验的证实。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

2、桑新民、张倩苇,步入信息时代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11

3、王军、韩志强,多媒体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浅淡

4、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现状的思考与分析,1999年10月13日“专家论坛”。

姓名:张红

单位:永宁县回民高级中学

电话:[1**********]

邮箱:[email protected]

第二届(华师京城杯)全国教育技术装备与实验教学

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组委会制

附件一:

编号:

第二届(华师京城杯)全国教育技术装备

与实验教学优秀论文评选

申 报 表

论文题目:多媒体环境下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 应用及发展

申 报 者: 张红

申报者所在单位: 永宁县回民高级中学

多媒体环境下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永宁县回民高级中学 张红

关键字:

多媒体技术 教育教学 建构主义 协作 认知工具

内容摘要:

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超文本功能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还可作为认知工具实现最理想的学习环境。

一、多媒体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

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这样的特点,所以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它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多媒体技术一定会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甚至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多媒体技术之所以对教育领域有如此重大的意义,是由于多媒体技术本身具有许多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这些特性与功能是其他媒体不完全具备的。这里所说的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变成统一的数字信号,这与原来把多种形式媒体组合在一起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它是通过计算机把几种处理不同媒体信息的技术集成在一起。现在的多媒体技术,是以多媒体计算机来体现的,下面我就从多媒体计算机的特性与功能来说明它对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

1、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

体作用的发挥

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

有的。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交互性是多媒体计算机所独有的,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使得多媒体计算机不仅是教学的手段方法,而且成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乃至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从教学内容、教学策

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处于填鸭式的状态。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使计算机象学习伙伴一样可以进行讨论交流。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由教师安排好,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2、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

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就是人类获取信息到底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

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他还作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3、超文本功能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超文本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如果所管理的信息不仅是文字,而且还包含图形、图象、声音等其它媒体信息,那就成为一个超媒体系统,换句话说,超媒体就是多媒体加超文本。事实上目前的绝大多数多媒体系统都是采用超文本方式对信息进行组织与管理。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也可以对超媒体系统与多媒体系统不加区分,即把超文本看作是多媒体系统的一种特有功能。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思维具有联想特征。人在阅读或思考问题过程中经常由于联想从一个概念或主题转移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或主题。所以按超文本的非线性、网状方式组织管理信息和按传统文本的线性、顺序方式组织管理信息相比较,前者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阅读习惯。

超文本的基本结构由节点和链组成。节点用于存储各种信息,节点内容可以是文本、语音、图形、图象或一段活动影象;节点大小可以是一个窗口也可以是一帧或若干帧所包含的数据,链则用来表示各节点(即各种信息)之间的关联。节点和链均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因而形

成各种不同的多媒体系统。

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功能实现对教学信息的组织与管理,其优越性在于:

(1)可按教学目标的要求,把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各种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传统的印刷教材中,有关语音和活动影象的内容无法与文字内容组成一体化的教材,只能以教科书、录音带、录像带三者各自独立的形式分别出现。显然,这样的教科书,其内容必然是单调、枯燥的,与超文本方式组织的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采的电子教材不可同日而语。

(2)按教学内容的要求,把包含不同教学要求的各种教学资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过程的每个教学单元均包含课文、练习、习题、提问、测验、对测验的解答及相应的演示或实验,把这些教学内容相关而教学要求不同的教学资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无疑对课堂教学、课外复习或自学都是大有好处的。而按传统文本的线性、顺序方式来组织、管理教学内容绝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3)可按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水平把相关学科的预备知识及开阔视野所需要的补充知识组成有机的整体。因材施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差异很大,要在传统印刷教材中同时满足基础较差学生、一般学生和优秀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同需求是做不到的,而在多媒体电子教科书中这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要利用超文本功能设置和预备知识有关的热键以及和补充知识有关的热键即可。

4、多媒体计算机可作为认知工具实现最理想的学习环境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强调刺激—反应,并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刺激作出被动反应即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给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并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近年来,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作为工具应用的一

大发展,是作为教学过程中一种有效的认知工具。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流行。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所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情景:学习环境中的情景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以及媒体的选择与利用,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景的创设问题,并把情景创设问题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意义建构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就是

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开展讨论与交流,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二、多媒体教育应用的发展趋势

1、多媒体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

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辅助教学系统可以大大改善辅助教学环境,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系统由于缺乏推理机制和学生模型的支持,所以不能确定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不能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和理解能力去提供适合该生的学习材料,并作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即不能作到因材施教。

智能辅助教学系统可以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自然衔接,具有能与优秀教师相媲美的一些功能:

①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特点和当前知识水平。

②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最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多媒体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除了体现在对多媒体教学系统引入学生模型和知识推理机制以外,还可体现在设法使多媒体知识库中的导航机构实现智能化。用超文本技术组织起来的多媒体知识库具有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便于阅读、浏览、查询等诸多优点。

2.多媒体技术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结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的起源应追溯至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可谓源远流长。但是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尽管认知心理学已逐渐取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占据了统治地位,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直至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普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才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的注意,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进行教改试验研究的学校也日渐增多。个中缘由固然有学习理论的流行必然要滞后于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心理学的流行这样一个因素,但是更重要的因素则是九十年代以前社会上还缺乏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理想条件。前已指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四大属性或四大要素即"情景"、"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显然,多媒体技术的特性与功能最有利于四大属性的充分体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建构是学习的目的,它要靠学生自觉、主动去完成。教师和外界环境的作用都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多媒体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利于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能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使得学生更多更好地获取关于客观事物规律与内在联系的知识,还能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与管理各种教学信息和学科知识,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它媒体或其他教学环境无法比拟的。

近年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有较大的发展,使多媒体教育应用与Internet网进一步融合,而网络又为"协商"、"辩论"、"会话"可不

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为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这样就使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更趋完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就日渐风行。当然,这不等于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万能的灵丹妙药,能解决学习领域的一切问题。例如,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就不一定能通过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来达到。但是就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而言,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确实非常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已得到愈来愈多教育教学试验的证实。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

2、桑新民、张倩苇,步入信息时代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11

3、王军、韩志强,多媒体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浅淡

4、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现状的思考与分析,1999年10月13日“专家论坛”。

姓名:张红

单位:永宁县回民高级中学

电话:[1**********]

邮箱:[email protected]

第二届(华师京城杯)全国教育技术装备与实验教学

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组委会制


相关文章

  • 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新发展-信息化教育
  • 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新发展:信息化教育 [摘要] 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结果是实现信息化教育,即达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高度融合.创新.高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的建设应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前瞻部署.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利用云计 ...查看


  •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
  • 摘 要 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已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文化教育.商业生产.视频监控.医疗诊断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发展前景可观,将成为未来生产发展的主流.本文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背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生活中的应用做 ...查看


  • 多媒体技术论文
  • 多媒体技术学习心得及其应用与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多媒体技术课程的学习,让我充分的加深了对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认识和感悟,收获也颇为丰富,并且感受到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技 ...查看


  • 论幼儿园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前景
  • 幼儿园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意义和途径 坎墩街道小明星幼儿园 胡雪 内容提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的应用以极强的渗透力融入了人类生活中的每个领域,例如在教育.图书.娱乐.艺术.金融交易.建筑设计.通讯等等都有体现.多媒体技术也被越来越多 ...查看


  • 教育游戏评价标准综述
  • 摘 要:本文通过对教育游戏相关文献分析提炼的基础上,归纳了一些教育游戏领域学者关于教育游戏标准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观点,具体内容主要从教育游戏本身(即教育性与游戏性)和教育游戏的效果等两个角度来进行论述,对教育游戏评价标准进行了分类,为教育 ...查看


  • 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 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一.多媒体技术 1.什么是多媒体 80年代多媒体技术的崛起和飞速发展,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广泛兴趣,成为90年代计算机研究.开发与应用的一个热点.有人把它称之为继纸张印刷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之后,人类处理信息手 ...查看


  • "新媒体"科普发展趋势
  • 摘 要:随着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已进入一个广泛使用新媒体传播科技文化的时代,各类新媒体正在渗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价值观念甚至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关键词:新媒体:科普发展 新媒体技术大大地 ...查看


  • 现代广告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 什么叫广告,它的涵义是什么? 答:广告是以营利为目的,通过大众传播媒体所进行的,有关商品.劳务和观念等信息的,有说服力的销售促进和信息传播活动.它有以下涵义: (1)广告是一种有偿使用媒介物的宣传促销活动.这是广告区别于公关.宣传.推销.展 ...查看


  • 交叉学科的体系化
  • 摘要:文章对交叉学科的发展和体系化,对艺术设计类学科的实际应用和教学的影响,以及教学中如何更好贯彻体系化交叉学科的方式目的和意义,进行了阐述与探索. 关键词:艺术设计; 体系化; 交叉学科; 教学意识; 人才培养; 复合型人才 在现代社会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