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安徽省和县一中 孙时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皇帝制度、三省六部制、宋朝二府三司、元朝一省二院等有关中央制度的历史概念以及郡国并行制 、藩镇节度使、行省等有关地方政治制度的历史概念;

(2)理解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发展变化与当时中央政权的强弱盛衰密不可分,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行省制度的开端;

(3)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汉元政治制度演变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4)通过对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历史,明晰中国封建王朝的发展兴衰,培养学生正确的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 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3)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法加强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形成本课的知识框架与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的演变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教学方法】:

演讲法、讨论法

【课标解读】:

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1、 两汉时期“汉承秦制”,汉初实行三公九卿制,后来三公权力逐渐被内廷的尚书台所取代;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三省六部制取代了三公九卿制;宋元时期,基本形成中书省主政,枢密院主军事的局面,北宋又设参知政事、三司使分割宰相权力。

2、(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贯穿始终(封建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

(3)在中央政权中,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4)中央和地方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地方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秦统一以后开创了一系列新的政治制度,那么秦亡以后这些政治制度随之消亡了没有呢,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又是如何演变的呢?导入新课。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西汉:“汉承秦制”。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但又有所变化。总体趋势:中央对地方管理加强

(1)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集权

(2)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治乱”,将诸侯任免权收归中央。

(3)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弱化王国,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唐朝:总体趋势:中央集权削弱

藩镇——————————→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1)措施:

①军事:收兵权,编禁军

②行政: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设转运使,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开支

(2)评价:

①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形成“三冗”(冗官、冗兵、冗费)局面,为北宋埋下积贫积弱的祸根。

4、元朝:总体趋势:完善并发展

(1)措施:

①建立行省制度

②省下设路、府、州、县

③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

(2)评价:

①行省制度便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西汉:汉承秦制,强化皇帝制度

(1)汉初:丞相位高权重,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

(2)汉武帝:重用伺从、秘书等担任尚书令、伺中等,削弱相权。【中朝制】

2、隋唐:创立与完善三省六部制

(1)部门: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2)沿革:“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

尚书省成立于魏晋时期,最初称为尚书台,它是由汉代皇帝的秘书处中主管文书的尚书发展而来的,最初是职位较低。到三国时期,尚书台成为全国

政务的汇总机关,以后几个朝代大都沿用了尚书

台作为全国政务汇总机关这一机构,其权利也得

到不断增大。到杨坚成立隋朝,尚书省才成为了

全国的最高权力中心机构之一。

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尚书,主管文书,掌握

机密要政,称为中尚书,简称中书,一直沿用到东汉末期,曹操为了便于挟天子已令诸侯,设立秘书令。曹操的儿子曹丕废除汉帝,建立魏国,同时进行了政治机构改革,将秘书改为中书,于是中书省正式成立,后来西晋灭魏国,但却沿袭了中书省,此后历代都沿袭了曹魏设立的中书省。北朝时曾恢复六官制,隋文帝建立隋朝后,吸取前面几个朝代的经验,废除六官制设立内史省,也就是中书省

门下省,最初设置在魏晋时期,最初称为侍中寺,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到西晋的时候正式称为门下省,从名字上我们可以看出,门下省是属于皇宫门以内得机构,是陪侍皇帝左右的人。到隋朝时正式称为最高权力机构的三省之一。

(3)职能:“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据《资治通鉴》记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从中可看出它们的职权关系。

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即负责政令的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属决策机构,长官中书令二人; 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即负责审核政令,有驳回的权力),属审核机关,长官侍中二人;

尚书省属执行机构,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执行,长官尚书令一人,副官左、右仆射各一人。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均称尚书,六部分理各种政治事务,每部又领四司,计24司。

三省长官共议国政,行宰相之权,他们议政的场所叫政事堂。尚书令位高权大,自隋以来,基本不设(炀帝曾封杨素为尚书令),加之唐太宗曾任此职,故此后,唐朝不再授人以尚书令之职。左、右仆射代领尚书省事务,职为宰相。 一言以蔽之“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是三省分工原则。

(3)评价:

①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政治的统治力量。

②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③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3、宋朝:初设中书门下,后增设枢密院、参知政事、三司使(简称“一参二府三司”)

(行政) (军权) (财权) 4、元朝:设中书省,强化相权

中书省 元朝建立以前,蒙古大汗任用各族的文士为必阇赤,起草文书,并协助大汗和蒙古官员处理各地政务。管理中原事务的必阇赤耶律楚材等人,依照汉地的习惯,便以中书省官衔相称。忽必烈建国,正式建立中书省总理政务。李璮乱后,杀王文统,以皇子真金为中书令。此后,中书令均由皇太子兼领,成为虚衔。

中书省长官,中书令以下,设右、左丞相为实任的宰相。下设平章政事、右左丞、参知政事为副相,与金尚书省制同。右在左上,与汉制不同。中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设尚书、侍郎分理政务(至元七年定制)。

因此,元代的中书省取代了前代的三省,实质上是把原来的三个丞相变成现在一个丞相的职位,因而强化了相权,也就加强了皇权。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察举制

(1)含义:汉代由下而上推荐人才的为官制度。

(2)目的:广泛搜罗、管理人才

(3)标准:孝廉、秀才(后称茂才)

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1)含义: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九品指划分优劣的九个等级。

(2)标准:门第

3、隋朝:首创科举制

(1)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

(2)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正是形成。

4、唐宋元:继承并完善科举制

(1)表现:

①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其中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②武则天增加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③北宋采用糊名法,防止作弊;

④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

(2)评价: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①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 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本课小结:

纵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过程,可以看出始终伴随着两大基本矛盾:一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汉朝的中朝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完善,元朝的中书省制度就是皇权对相权的分离、削弱;二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自汉到元都不断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而保证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宰相李沆与宋真宗的这段故事,能说明些什么问题?

答案提示:说明两个问题:①北宋从宋真宗开始,相权逐步强化,对皇权有所限制。李沆抵制宋真宗扩大财权的企图,不仅想维护相权,也是从有利于治国的角度出发的。②中国古代相权与皇权的消长,总体上虽然朝着强化皇权的方向演变,但其间也有相权强化的时候,并非简单的直线发展。

⊙本课测评

从汉至元,皇权不断加强,请用宰相职能变化的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提示:①汉武帝重用宠信的近臣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国政,使决策国家政务的实权逐渐由相府向宫廷转移,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②隋唐创立三省六部制,唐时三省长官相互制衡,集体行使相权。这样,就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③北宋增设参知政事(副宰相)、枢密使(掌军权)、三司使(掌财权)分割宰相(中书门下长官)权力,使皇帝得以总揽大权。④元朝设中书省总揽政务,其

长官中书令实为宰相,例由太子兼任,实际政务委以左右丞相等。但元朝后期相权大增,有时甚至威胁皇权。

综上所述,从汉至元,通过削弱相权使皇权不断加强。

⊙学习延伸

根据以上材料,想一想,这种措施体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它有何利弊? 提示:①特点:中央集权,即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控制地方。②利:在防止地方割据势力上很成功。弊:过度限制地方权力,层层严加控制,不利于地方和国家的整体发展,是北宋后来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之一。(此问答案学生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就应鼓励。)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安徽省和县一中 孙时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皇帝制度、三省六部制、宋朝二府三司、元朝一省二院等有关中央制度的历史概念以及郡国并行制 、藩镇节度使、行省等有关地方政治制度的历史概念;

(2)理解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发展变化与当时中央政权的强弱盛衰密不可分,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行省制度的开端;

(3)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汉元政治制度演变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4)通过对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历史,明晰中国封建王朝的发展兴衰,培养学生正确的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 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3)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法加强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形成本课的知识框架与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的演变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教学方法】:

演讲法、讨论法

【课标解读】:

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1、 两汉时期“汉承秦制”,汉初实行三公九卿制,后来三公权力逐渐被内廷的尚书台所取代;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三省六部制取代了三公九卿制;宋元时期,基本形成中书省主政,枢密院主军事的局面,北宋又设参知政事、三司使分割宰相权力。

2、(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贯穿始终(封建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

(3)在中央政权中,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4)中央和地方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地方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秦统一以后开创了一系列新的政治制度,那么秦亡以后这些政治制度随之消亡了没有呢,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又是如何演变的呢?导入新课。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西汉:“汉承秦制”。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但又有所变化。总体趋势:中央对地方管理加强

(1)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集权

(2)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治乱”,将诸侯任免权收归中央。

(3)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弱化王国,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唐朝:总体趋势:中央集权削弱

藩镇——————————→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1)措施:

①军事:收兵权,编禁军

②行政: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设转运使,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开支

(2)评价:

①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形成“三冗”(冗官、冗兵、冗费)局面,为北宋埋下积贫积弱的祸根。

4、元朝:总体趋势:完善并发展

(1)措施:

①建立行省制度

②省下设路、府、州、县

③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

(2)评价:

①行省制度便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西汉:汉承秦制,强化皇帝制度

(1)汉初:丞相位高权重,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

(2)汉武帝:重用伺从、秘书等担任尚书令、伺中等,削弱相权。【中朝制】

2、隋唐:创立与完善三省六部制

(1)部门: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2)沿革:“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

尚书省成立于魏晋时期,最初称为尚书台,它是由汉代皇帝的秘书处中主管文书的尚书发展而来的,最初是职位较低。到三国时期,尚书台成为全国

政务的汇总机关,以后几个朝代大都沿用了尚书

台作为全国政务汇总机关这一机构,其权利也得

到不断增大。到杨坚成立隋朝,尚书省才成为了

全国的最高权力中心机构之一。

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尚书,主管文书,掌握

机密要政,称为中尚书,简称中书,一直沿用到东汉末期,曹操为了便于挟天子已令诸侯,设立秘书令。曹操的儿子曹丕废除汉帝,建立魏国,同时进行了政治机构改革,将秘书改为中书,于是中书省正式成立,后来西晋灭魏国,但却沿袭了中书省,此后历代都沿袭了曹魏设立的中书省。北朝时曾恢复六官制,隋文帝建立隋朝后,吸取前面几个朝代的经验,废除六官制设立内史省,也就是中书省

门下省,最初设置在魏晋时期,最初称为侍中寺,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到西晋的时候正式称为门下省,从名字上我们可以看出,门下省是属于皇宫门以内得机构,是陪侍皇帝左右的人。到隋朝时正式称为最高权力机构的三省之一。

(3)职能:“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据《资治通鉴》记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从中可看出它们的职权关系。

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即负责政令的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属决策机构,长官中书令二人; 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即负责审核政令,有驳回的权力),属审核机关,长官侍中二人;

尚书省属执行机构,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执行,长官尚书令一人,副官左、右仆射各一人。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均称尚书,六部分理各种政治事务,每部又领四司,计24司。

三省长官共议国政,行宰相之权,他们议政的场所叫政事堂。尚书令位高权大,自隋以来,基本不设(炀帝曾封杨素为尚书令),加之唐太宗曾任此职,故此后,唐朝不再授人以尚书令之职。左、右仆射代领尚书省事务,职为宰相。 一言以蔽之“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是三省分工原则。

(3)评价:

①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政治的统治力量。

②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③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3、宋朝:初设中书门下,后增设枢密院、参知政事、三司使(简称“一参二府三司”)

(行政) (军权) (财权) 4、元朝:设中书省,强化相权

中书省 元朝建立以前,蒙古大汗任用各族的文士为必阇赤,起草文书,并协助大汗和蒙古官员处理各地政务。管理中原事务的必阇赤耶律楚材等人,依照汉地的习惯,便以中书省官衔相称。忽必烈建国,正式建立中书省总理政务。李璮乱后,杀王文统,以皇子真金为中书令。此后,中书令均由皇太子兼领,成为虚衔。

中书省长官,中书令以下,设右、左丞相为实任的宰相。下设平章政事、右左丞、参知政事为副相,与金尚书省制同。右在左上,与汉制不同。中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设尚书、侍郎分理政务(至元七年定制)。

因此,元代的中书省取代了前代的三省,实质上是把原来的三个丞相变成现在一个丞相的职位,因而强化了相权,也就加强了皇权。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察举制

(1)含义:汉代由下而上推荐人才的为官制度。

(2)目的:广泛搜罗、管理人才

(3)标准:孝廉、秀才(后称茂才)

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1)含义: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九品指划分优劣的九个等级。

(2)标准:门第

3、隋朝:首创科举制

(1)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

(2)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正是形成。

4、唐宋元:继承并完善科举制

(1)表现:

①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其中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②武则天增加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③北宋采用糊名法,防止作弊;

④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

(2)评价: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①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 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本课小结:

纵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过程,可以看出始终伴随着两大基本矛盾:一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汉朝的中朝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完善,元朝的中书省制度就是皇权对相权的分离、削弱;二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自汉到元都不断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而保证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宰相李沆与宋真宗的这段故事,能说明些什么问题?

答案提示:说明两个问题:①北宋从宋真宗开始,相权逐步强化,对皇权有所限制。李沆抵制宋真宗扩大财权的企图,不仅想维护相权,也是从有利于治国的角度出发的。②中国古代相权与皇权的消长,总体上虽然朝着强化皇权的方向演变,但其间也有相权强化的时候,并非简单的直线发展。

⊙本课测评

从汉至元,皇权不断加强,请用宰相职能变化的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提示:①汉武帝重用宠信的近臣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国政,使决策国家政务的实权逐渐由相府向宫廷转移,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②隋唐创立三省六部制,唐时三省长官相互制衡,集体行使相权。这样,就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③北宋增设参知政事(副宰相)、枢密使(掌军权)、三司使(掌财权)分割宰相(中书门下长官)权力,使皇帝得以总揽大权。④元朝设中书省总揽政务,其

长官中书令实为宰相,例由太子兼任,实际政务委以左右丞相等。但元朝后期相权大增,有时甚至威胁皇权。

综上所述,从汉至元,通过削弱相权使皇权不断加强。

⊙学习延伸

根据以上材料,想一想,这种措施体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它有何利弊? 提示:①特点:中央集权,即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控制地方。②利:在防止地方割据势力上很成功。弊:过度限制地方权力,层层严加控制,不利于地方和国家的整体发展,是北宋后来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之一。(此问答案学生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就应鼓励。)


相关文章

  • 高中历史微课设计
  • 必修一专题一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微课设计 学校:彬县中学 设计者:王娟梅 时间:2015年6月 一. 微课基本信息 1.知识点名称: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教学内容:高中历史必修1 ,高一年级 学生 3.学时:15分钟 二. ...查看


  •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辩析
  • 作者:周新城 学术探索 2004年10期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04)08-0069-06 经常听到一种说法:苏联演变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 乍一听来,颇为有理:苏 ...查看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概念中朝与外朝.三省六部.行省制度等. 2.认识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 3.结合历史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理解从汉到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封 ...查看


  • 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2(人教版必修1)
  •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引言,宋太祖与宰相议事坐站跪变化. 提问:同学们想想看,从坐到跪,这中间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 实际反映了皇权与相权争夺. 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查看


  •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
  •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高考考点]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梳理整合]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比较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 1.相同点 3.认识 探究点二:科举制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历史作用 [高考 ...查看


  • 两种改革观的原则分歧与苏联演变的根本原因
  • 作者:汪亭友 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2年12期 中图分类号:D75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074(2002)03-0072-06 苏东剧变十余年来,我国理论界在研究苏联演变的性质.原因和教训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查看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 中央官制 矛盾核心:皇相权之争 (一)发展演变 1.秦朝--建立 2.两汉--巩固 3.隋唐--完善 4.北宋--加强 5.元朝--新发展 6.明清--强化至顶峰 (二)具体内容 1.秦朝:皇帝制(五德终始说, ...查看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与影响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与影响 延续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政治实践活动中的有益成果,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它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官僚体制与行政管 ...查看


  • 古代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秦-清)
  • 古代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秦-清) 朝代 秦朝 中央政治制度 地方政治制度 皇帝--皇权的至高无上 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三公九卿 西 外朝(三公九卿) --执行机构 (汉武帝)中朝 --决策机构 汉 初 汉 武 帝 东 汉 尚 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