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战战兢兢 滑稽可笑 听信谗言 分庭抗礼

B .哀声叹气 沽名钓誉 噩梦连连 推心置腹

C .没精打采 通霄做梦 安然无恙 哄堂大笑

D .立竿见影 性情孤癖 心神不定 周济穷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风格鲜明、体系完整、精细雅致的徽州文化,在洋洋洒洒的中华地方文化中独树一....

帜。

B .自行车队被两只藏獒追赶得几入绝境,最后靠下坡加速骑才得以摆脱,队员们至今仍心有余悸。 ....

C .儒学是儒家的学说,由孔子创立。薪尽火传,经过漫长的岁月,儒学得以延续和发....

展。

D .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

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

B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手机已经问世,它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具有指纹识别功能,能耗较低,有光即可充电。

C .几组蝴蝶展框吸引了参观者,大家都以为这是标本,看到殿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志,使大家恍然大悟。

D .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四川特色的文化产品。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 .③②⑥⑤①④ B .④②①⑤⑥③ C .②⑥⑤①④③ D .③①⑤②⑥④

6.下列各项与“南冥者,天池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

C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D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7.选出“外无期功强近之亲”的 “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 .之二虫又何知

C .得天人之旧馆 D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8.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刘病日笃 ②而后乃今将图南 ③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④屈贾谊于长沙 ⑤乐琴书.....以消忧 ⑥谨拜表以闻 ⑦宾主尽东南之美 ⑧察臣孝廉 ....

A .①②/③⑧/④⑥/⑤/⑦ B .①③/②⑧/④⑥/⑤/⑦

C .①③/④⑤⑥/⑦/②⑧ D .①②/⑧/④⑥/⑤/②⑦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并不等于已经铸就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的陈迹”,而是要在永不停息的时间长流中,不断以当代意识对过去的“文化既成之物”加以新的解释,赋予新的含义。因此,文化应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正在形成的“将成之物”。显然,先秦、汉魏、盛唐、宋明和我们今天对于中国文化都会有不同的看法,都会用不同时代当时的意识对之重新界定。毋庸置疑,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所谓当代意识不可能不被各种外来意识所渗透。事实上,任何文化都是在他种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成熟的,脱离历史和现实状态去“寻

根”,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既不可能也无益处。正如唐宋时代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影响,复归为先秦两汉时代的中国人一样。因此我们用以和世界交流的,应该是经过当代意识诠释的、能为现代世界所理解并在与世界交流中不断变化和完善的中国文化。

要交流,首先要有交流的工具,也就是要有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正如一根筷子在水中折射变形一样,当中国文化进入外国时,中国文化必然经过外国文化的过滤而发生变形,包括误读、过度诠释等;外国文化进入中国也同样如此。常听人说唯有中国人才能真正了解中国,言下之意似乎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全都不值一提。事实上,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莱布尼兹都曾从中国文化受到极大的启发,但他们所了解的中国文化只能通过传教士的折射,早已发生了变形;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伏尔泰和莱布尼兹,却又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别样的理解。这样,就在各自的话语中完成了一种自由的文化对话。这里所用的话语既是自己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

当然也还可以寻求其他途径,例如可以在两种话语之间有意识地寻找一种中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就可以是这样一种中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乌托邦现象”等,不同文化体系的人对于这些不能不面对的共同问题,都会根据他们不同的历史经验、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做出自己的回答。只有通过这样的对话,才能得到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在这种寻求解答的平等对话中,新的话语就会逐渐形成,这种新的话语既是过去的,也是现代的;既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在这种话语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世界各民族就会达到相互的真诚理解。

(摘编自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

9.下列关于文中所说的“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文化并不是历史上已经形成并且固化了的一种“陈迹”,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用当代意识赋予这种“陈迹”以新的解释和含义。

B .文化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在形成之中的“将成之物”,所以先秦、汉魏时代的人们看到的中国文化跟我们今天看到的并不相同。

C .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意识中不可能没有外来的成分,我们用来跟世界交流的,正是经过这种意识诠释的中国文化。

D .唐宋时代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的影响,所以唐宋时代的文化也不可能再像先秦两汉的文化一样属于纯粹的中国文化。

10.下列关于文化交流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当中国文化进入外国时就会发生过滤和变形,当外国文化进入中国时也是这样,其

表现形式没有误读、过度诠释等。

B .在文化交流中,实际上并不需要外国人像中国人那样了解中国;否则,我们就难以对自己的文化作出别样的理解。

C .只有既是属于自己文化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话语,才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中唯一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

D .解决不同文化体系的人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等,这可以成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中介。

11.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从文化交流和比较看,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是既不可能也无益处的,因此研究历史上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也是没有必要的。

B .伏尔泰、莱布尼兹利用已经折射了的中国文化,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可见有的时候中国人并不真正了解中国。

C .对于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同文化体系的人会有不同的问答,而平等的对话正是获得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的唯一途径。

D .从“相互沟通的话语”、“各自的话语”等说法来看,文中所谓的“话语”应该是指文化交流双方的立场观点、思想意识等。

三、阅读理解

(一)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

①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2.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

B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 逮:及,至 拜:授给官职

C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

拔擢:提拔,提升 薄:与“厚”相对 D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

13.下列句中加点“以”字的用法和意思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3分)

A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

C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D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14.下列对课文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3分)

A .①段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表达自己对晋武帝的感激之情,再历叙州郡朝廷优礼的事实。然后明确提出奉诏奔驰和孝养祖母的矛盾,为下文留下悬念。

B .②段先举出“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的普遍事实,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特殊情况。他当初仕蜀是想谋取官职显达,也想自命清高,考虑名誉节操。

C .作者说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是祖母风烛残年,母孙二人互相依靠,性命相关。

D .①段以叙述为主,表明朝廷对自己优礼有加,而自己却由于祖母供养无主,不能奉诏的两难处境。②段以议论为主,重在说理,在陈情中喻之以大义。

15.请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太祖征江西,祎献颂。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学问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敛当减。”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王不听,馆别室。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梁王骇服,即为改馆。会元遣脱脱征饷,

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报:答复 .

B .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宠:重用 .

C .祈天永命之要 祈:恳求 .

D .法天道,顺人心 法:效仿 .

1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祎有非凡胆识的一组是( ) (3分)

①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②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③浙西既平,科敛当减 ④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⑤亟宜奉版图归职方 ⑥ 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他自幼聪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后伟岸而有风度,明太祖将他与当时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论,还认为他在才思方面胜过宋濂。

B .王祎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受到朝廷礼遇。明太祖创建礼贤馆,将他招至馆中,后又升迁为侍礼郎;有时太祖虽不能完全听从他的建议,但也会褒奖他。

C .王祎具备很高的史学家素养和教育才能。编撰《元史》时,他与宋濂同为总裁,书成后任国史院编修官;奉命讲授国史,能充分说明道理,善于开导学生。

D .王祎出使云南时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他先是晓谕梁王,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

1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2) 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四.诗歌鉴赏(6分)

2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 题。

岁 暮

唐 杜 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 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 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 ,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3分)

(2)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3分)

2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2) 三顾频烦天下计, 。 ,长使英雄泪满襟。

(3) 云销雨霁, 。落霞与孤鹜齐飞,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

(4) 悦亲戚之情话, 。农人告余以春及,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 。木欣欣以向荣, 。

五、语言表达

22.给下面这则材料拟一个简明的标题。(不超过12个字。) (2分)

塑料袋消费者中的一些人不是因为缺乏环保意识,而是贪图个人方便。在他们眼中,“塑料袋”等同于“方便袋”——现买东西即送袋子,省事省力又免去了上班拎布兜、菜篮的尴尬。殊不知,环境保护是利人利己、造福子孙的大事,每人每天使用一两个塑料袋,享受一两次方便,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将产生多么庞大的白色垃圾,给后人造成多大的麻烦。消费塑料袋看起来不过是芝麻大点儿的小事,但却与祖国的环保事业息息相关。

②①

2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中外艺术家联袂登台,奉献了一台美轮美奂的大型文艺晚会。《相约上海》用欢快的歌舞、款款的深情, ;《江河情缘》通过多瑙河与长江跨越时空的深情对话,表现了中国人民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朝气蓬勃的活力;《世界共襄》充满浓郁的异国情调,传递出世界各地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真诚祝愿。

(1) 画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错误,请找出并加以改正。(1分)

改为(2) 填入上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A .描写了“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真实故事

B .营造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浓厚氛围

C .吹响了“潮平浪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时代号角

D .勾勒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美妙景象

) (2分)

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战战兢兢 滑稽可笑 听信谗言 分庭抗礼

B .哀声叹气 沽名钓誉 噩梦连连 推心置腹

C .没精打采 通霄做梦 安然无恙 哄堂大笑

D .立竿见影 性情孤癖 心神不定 周济穷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风格鲜明、体系完整、精细雅致的徽州文化,在洋洋洒洒的中华地方文化中独树一....

帜。

B .自行车队被两只藏獒追赶得几入绝境,最后靠下坡加速骑才得以摆脱,队员们至今仍心有余悸。 ....

C .儒学是儒家的学说,由孔子创立。薪尽火传,经过漫长的岁月,儒学得以延续和发....

展。

D .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

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

B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手机已经问世,它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具有指纹识别功能,能耗较低,有光即可充电。

C .几组蝴蝶展框吸引了参观者,大家都以为这是标本,看到殿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志,使大家恍然大悟。

D .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四川特色的文化产品。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 .③②⑥⑤①④ B .④②①⑤⑥③ C .②⑥⑤①④③ D .③①⑤②⑥④

6.下列各项与“南冥者,天池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

C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D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7.选出“外无期功强近之亲”的 “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 .之二虫又何知

C .得天人之旧馆 D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8.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刘病日笃 ②而后乃今将图南 ③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④屈贾谊于长沙 ⑤乐琴书.....以消忧 ⑥谨拜表以闻 ⑦宾主尽东南之美 ⑧察臣孝廉 ....

A .①②/③⑧/④⑥/⑤/⑦ B .①③/②⑧/④⑥/⑤/⑦

C .①③/④⑤⑥/⑦/②⑧ D .①②/⑧/④⑥/⑤/②⑦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并不等于已经铸就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的陈迹”,而是要在永不停息的时间长流中,不断以当代意识对过去的“文化既成之物”加以新的解释,赋予新的含义。因此,文化应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正在形成的“将成之物”。显然,先秦、汉魏、盛唐、宋明和我们今天对于中国文化都会有不同的看法,都会用不同时代当时的意识对之重新界定。毋庸置疑,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所谓当代意识不可能不被各种外来意识所渗透。事实上,任何文化都是在他种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成熟的,脱离历史和现实状态去“寻

根”,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既不可能也无益处。正如唐宋时代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影响,复归为先秦两汉时代的中国人一样。因此我们用以和世界交流的,应该是经过当代意识诠释的、能为现代世界所理解并在与世界交流中不断变化和完善的中国文化。

要交流,首先要有交流的工具,也就是要有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正如一根筷子在水中折射变形一样,当中国文化进入外国时,中国文化必然经过外国文化的过滤而发生变形,包括误读、过度诠释等;外国文化进入中国也同样如此。常听人说唯有中国人才能真正了解中国,言下之意似乎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全都不值一提。事实上,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莱布尼兹都曾从中国文化受到极大的启发,但他们所了解的中国文化只能通过传教士的折射,早已发生了变形;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伏尔泰和莱布尼兹,却又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别样的理解。这样,就在各自的话语中完成了一种自由的文化对话。这里所用的话语既是自己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

当然也还可以寻求其他途径,例如可以在两种话语之间有意识地寻找一种中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就可以是这样一种中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乌托邦现象”等,不同文化体系的人对于这些不能不面对的共同问题,都会根据他们不同的历史经验、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做出自己的回答。只有通过这样的对话,才能得到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在这种寻求解答的平等对话中,新的话语就会逐渐形成,这种新的话语既是过去的,也是现代的;既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在这种话语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世界各民族就会达到相互的真诚理解。

(摘编自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

9.下列关于文中所说的“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文化并不是历史上已经形成并且固化了的一种“陈迹”,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用当代意识赋予这种“陈迹”以新的解释和含义。

B .文化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在形成之中的“将成之物”,所以先秦、汉魏时代的人们看到的中国文化跟我们今天看到的并不相同。

C .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意识中不可能没有外来的成分,我们用来跟世界交流的,正是经过这种意识诠释的中国文化。

D .唐宋时代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的影响,所以唐宋时代的文化也不可能再像先秦两汉的文化一样属于纯粹的中国文化。

10.下列关于文化交流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当中国文化进入外国时就会发生过滤和变形,当外国文化进入中国时也是这样,其

表现形式没有误读、过度诠释等。

B .在文化交流中,实际上并不需要外国人像中国人那样了解中国;否则,我们就难以对自己的文化作出别样的理解。

C .只有既是属于自己文化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话语,才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中唯一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

D .解决不同文化体系的人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等,这可以成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中介。

11.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从文化交流和比较看,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是既不可能也无益处的,因此研究历史上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也是没有必要的。

B .伏尔泰、莱布尼兹利用已经折射了的中国文化,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可见有的时候中国人并不真正了解中国。

C .对于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同文化体系的人会有不同的问答,而平等的对话正是获得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的唯一途径。

D .从“相互沟通的话语”、“各自的话语”等说法来看,文中所谓的“话语”应该是指文化交流双方的立场观点、思想意识等。

三、阅读理解

(一)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

①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2.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

B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 逮:及,至 拜:授给官职

C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

拔擢:提拔,提升 薄:与“厚”相对 D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

13.下列句中加点“以”字的用法和意思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3分)

A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

C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D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14.下列对课文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3分)

A .①段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表达自己对晋武帝的感激之情,再历叙州郡朝廷优礼的事实。然后明确提出奉诏奔驰和孝养祖母的矛盾,为下文留下悬念。

B .②段先举出“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的普遍事实,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特殊情况。他当初仕蜀是想谋取官职显达,也想自命清高,考虑名誉节操。

C .作者说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是祖母风烛残年,母孙二人互相依靠,性命相关。

D .①段以叙述为主,表明朝廷对自己优礼有加,而自己却由于祖母供养无主,不能奉诏的两难处境。②段以议论为主,重在说理,在陈情中喻之以大义。

15.请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太祖征江西,祎献颂。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学问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敛当减。”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王不听,馆别室。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梁王骇服,即为改馆。会元遣脱脱征饷,

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报:答复 .

B .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宠:重用 .

C .祈天永命之要 祈:恳求 .

D .法天道,顺人心 法:效仿 .

1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祎有非凡胆识的一组是( ) (3分)

①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②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③浙西既平,科敛当减 ④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⑤亟宜奉版图归职方 ⑥ 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他自幼聪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后伟岸而有风度,明太祖将他与当时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论,还认为他在才思方面胜过宋濂。

B .王祎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受到朝廷礼遇。明太祖创建礼贤馆,将他招至馆中,后又升迁为侍礼郎;有时太祖虽不能完全听从他的建议,但也会褒奖他。

C .王祎具备很高的史学家素养和教育才能。编撰《元史》时,他与宋濂同为总裁,书成后任国史院编修官;奉命讲授国史,能充分说明道理,善于开导学生。

D .王祎出使云南时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他先是晓谕梁王,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

1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2) 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四.诗歌鉴赏(6分)

2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 题。

岁 暮

唐 杜 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 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 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 ,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3分)

(2)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3分)

2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2) 三顾频烦天下计, 。 ,长使英雄泪满襟。

(3) 云销雨霁, 。落霞与孤鹜齐飞,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

(4) 悦亲戚之情话, 。农人告余以春及,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 。木欣欣以向荣, 。

五、语言表达

22.给下面这则材料拟一个简明的标题。(不超过12个字。) (2分)

塑料袋消费者中的一些人不是因为缺乏环保意识,而是贪图个人方便。在他们眼中,“塑料袋”等同于“方便袋”——现买东西即送袋子,省事省力又免去了上班拎布兜、菜篮的尴尬。殊不知,环境保护是利人利己、造福子孙的大事,每人每天使用一两个塑料袋,享受一两次方便,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将产生多么庞大的白色垃圾,给后人造成多大的麻烦。消费塑料袋看起来不过是芝麻大点儿的小事,但却与祖国的环保事业息息相关。

②①

2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中外艺术家联袂登台,奉献了一台美轮美奂的大型文艺晚会。《相约上海》用欢快的歌舞、款款的深情, ;《江河情缘》通过多瑙河与长江跨越时空的深情对话,表现了中国人民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朝气蓬勃的活力;《世界共襄》充满浓郁的异国情调,传递出世界各地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真诚祝愿。

(1) 画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错误,请找出并加以改正。(1分)

改为(2) 填入上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A .描写了“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真实故事

B .营造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浓厚氛围

C .吹响了“潮平浪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时代号角

D .勾勒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美妙景象

) (2分)


相关文章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