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 1

《中国哲学史》作业

1、中国哲学作为追求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学问,主要关注哪些基本问题?构成中国哲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基本内容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质,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及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前者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根据后者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中国哲学中的“道”的历史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作为中国哲学的核心范畴, 道既指天道, 也指人道。天道作为宇宙、自然的法则, 属”必然”, 人道作为理想、规范, 则表现为”当然”。以道为视域, 世界”是什么”和人应当”做什么”, 世界”怎么样”与人应当”如何做”等问题, 内在地关联在一起。相对于”技”, ”道”超越了经验之域而表现为形上的智慧, 由”技”而进于”道”, 既指超越界限、达到对真实世界的整体理解, 又指从知识走向智慧。对真实世界的整体理解, 同时表现为一个”以道观之”的过程, 后者意味着以统一之道为视域, 扬弃和克服各种片面性, 不断达到道的智慧。对中国哲学而言, 道所内含的各种意义唯有通过人自身的知和行、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才能呈现出来, 而道与人的关联, 具体又展开为实践的智慧。以”志于道”为形式, 道进一步还涉及人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问题, 后者进一步指向人格的培养和完善。

3、简述近代中国哲学的特点及发生的变化?

中国近代哲学的启蒙意味十分强烈,开始广泛吸收西方的优秀哲学思想,包括进化论(这也算在哲学思想里面)、民主、自由、人权等等,开始开眼看世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进步思想就立刻占主流了,还应看到的是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依旧在很大程度上束缚着哲学发展,表现出新旧、东西两种不同的思想相互交锋、相互斗争的局面。

而就历史的发展来看,自然,资本主义的较为先进的思想及他们的哲学在不断地渗透和交往中取得优势,并且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传统的哲学思想收到了很大的冲击。

4、简述“仁之境”。

答:

5、简述孔子的德治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答:孔子的德治主张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德治国的滥觞和理论源头。从某种意义上说 ,正是德治思想使孔子彪炳史册 ,成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因此 ,研究孔子 ,不能不研究他的德治思想。当代的以德治国 ,不能完全割裂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提到历史传统 ,孔子总是无法逾越的。这使对孔子德治思想的研究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 ,而且兼具迫切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6、如何看待孔子的中庸之道?

答: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并且随时以处中,因时制宜,与时俱进。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

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7、为什么孟子要大力提倡“士”的人格操守?

答:

8、简述孟子的“王道”政治及其历史意义。

答:孟子所谓的“王道”,就是“圣王”的治国之道。而履行“圣王”之道的社会形态就是“王道”社会。1、孟子立足社会现实批判,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大同”、“小康”思想,对理想社会作出创新的构想,是宝贵的政治思想遗产。其施行仁政、以德服人的思想,在封建专制主义盛行的时代,确实有抑制暴政,缓和矛盾的作用。他的思想,对于后世各朝各代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如汉武、唐宗之治,被人称为“盛世”典范。对当代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甚至对构建和谐世界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2、但是,他的“王道”社会理论经济上是建筑现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治上则是建筑在君主专制主义基础上的;道德伦理上是基于“性善论”上的。所以,其仁政蓝图的实质上是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既是虚幻的,又对人民起一定麻痹作用。

9、什么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

答: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意为人有不学过但能做的,是人的本能;有不经考虑但知道的,是人的良知。

10、简述荀子和孔子伦理思想的区别

答:荀子与孔子和孟子虽都属于早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但其伦理思想与孔子和孟子相比实在有着不小的差别。以往的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也注意到了孔孟与荀子之间所存在的差别,但这主要是指人性的善恶问题。应当说这一认识是合理的,但同样也应当说这尚未抓住孔孟伦理思想与荀子伦理思想区别的真正要点。孔孟伦理思想与荀子伦理思想的区别的要点在于,荀子更注重大众伦理而非仅仅是精英道德。孔子和孟子的伦理思想之所以说比较一致,就在于都定位于“德”的层面,而荀子的伦理思想之所以说与孔孟有所区别,便在于其更关注“伦”的层面。也就是说,荀子更关心的是社会的伦理问题,而有别于孔孟的主要关注个人修养问题。具体说来,两者的不同大致可以包括或展开为如下方面:孔子和孟子主要偏重于个人、精英层面、德性层面、修养层面、理想层面、思想层面,而荀子则更注重大众、社会层面、伦理层面、规范层面、现实层面、实践层面。

11、荀子是如何看待礼与法之间的关系的?

答:礼是儒学的经典论调,而法是法家的坚持,礼学最初的作用是维护统治的合理性;而法学则是另一种极端:用强权来达到统一,强权的好处在于效果的明显,但是中华民族的内敛性注定了以柔克刚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在一层柔和而模糊的外表下,再残酷得统治都会被冠

以冠冕堂皇的名字:仁政,因而在春秋百家争鸣的情况下,在战乱的社会环境中,柔和的礼必然打败法。

12、简述荀子“天人相分”思想与孔子、孟子等人的天人合一思想的联系与区别?

答:人类必须从天人相分的观念回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上来。回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就是要回到中国传统的天人观上来。应当看到,中国传统哲学能够对人类建构新型的天人观起着宝贵的资源作用。中国哲学的重要命题之一就是天人合一。这一基本命题体现在道家和儒家主要创造人的思想之中。中国哲学的最高概念是“道”,在这一概念中,也就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观。在中国哲学看来,天道、人道本是一个道。这个道不是别的,它根源于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万物之道的根本在于道法自然。老子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道家的另一代表人物庄子也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13、如何理解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

答:“无为”就是不做任何违反自然规律、有损道德规范、违反社会法则,有害众生的事。但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

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老子还曾谈道,“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是说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做不到、办不好的。因此,老子所讲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等待,毫无作为的,而是“为无为”、“为而不恃”、“为而不争”,即以“无为”的态度去“为”,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14、如何理解老子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答:“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两句, 并不是因与果的关系, 并不是“为学日益”导致“为道日损”, 而是并出而对立的关系, 是说为学者与为道者途径相反。如将“学”作最宽泛的解释, 则吴林伯《老子新解》所说相当清楚:“‘学’与‘道’反。‘为学’以求智慧, 将‘日’增‘益’, 则多而不精, 以流于伪; ‘为道’以求真知, 将‘日’减‘损’, 则少而精。”

15、简述老子“道”的思维范式?

答:老子哲学的最高实体是“道”。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老子思维方式的直接体现者;老子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正是通过对道的描述表现出来的。道虽然是抽象的,但它演绎和派生出宇宙万物,并主宰其生灭变化。

16、试比较庄子思想与老子思想的异同?

答:老子、庄子思想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超越人生伦理价值层次,不重视现实人生善恶的区别。他们探讨的是人生最根本的存在价值问题,也就是生死价值的问题。他们凭着自己真实的人生体验,描述了人生存在客观而永恒的依据:道。所以,人们称他们为道家。

老、庄思想的主要区别在于:老子提供的是比较超然的客观性描述,庄子提供了更多个人主观感受和启示的具体事例。

17、如何认识庄子的辩论?

答:我们简单说明这些怪论。“卵有毛”,不然为何孵出的小鸡有毛?“鸡三足”,木头鸡二足而不能走,所以活鸡还有一只神足;“火不热”,因为“火”这个字没有热度;“目不见”,没有光时目又何见?“狗非犬”,这二个字不同;“白狗黑”,白狗的眼珠是黑的。这些说法中,有些像是今天用来益智的“脑筋急转弯”,有些则纯属狡辩。庄子认为这些辩者“困惑别人的心思,改变别人的看法;能胜过别人的口,却不能折服别人的心。”

18、庄子从哪些方面论述了人生境界?

答:在对待健康方面,主要是注重养生。其核心是“保身、全生、养亲、尽年”;主要是倡导“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齐一”;在处世方面,主要是告诫人们要“安时处顺”;在治理天下方面,主要是强调“无为”。

19、如何正确理解韩非子修养论的虚静之道?

答:首先是哲学意义上的“虚静”,是在他们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基础上所讲的“虚静”。因为,中国古代哲学特别关注理想人生问题,注重人的修养在实践人生理想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儒家讲修身,并把修身扩充到整个社会,以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道家也是如此,它把“道”看作整个宇宙的大和谐,其目的也是要实现其“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目标。道家认为,要达到这一目标,作为主体的

人也必须是和谐的,可是现实社会中的人都被所谓的礼义道德,智慧巧利等等所污染,这就需要一种特殊的修养功夫,以把这些妨碍主体和谐的蔽障统统加以清除,恢复其原始的素朴状态。这种特殊的修养功夫,就是虚静的心态。

20、简短评价韩非子。

答: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法治思想, 适应战国末期治理乱世的历史环境, 对秦王朝统一中国功不可没。"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党中央提出的治国方略, 也是21世纪上半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奋斗目标。韩非的法治思想是在战国末期礼制遭到严重破坏的形势下形成的治国思想。" 以法为核心, 法、术、势相结合" 的思想改造了传统法律文化, 对现代中国法治建设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指导意义。对韩非法治思想的评论、揭示和批判过程中, 应当贯彻"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的法治要求, 这将对我国的行政建设、法治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21、试比较儒墨思想中仁爱一兼爱的同异?

答: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兼爱都肯定人与人之间应当相爱,但儒墨两家学说也有区别。孔子的仁爱是推己及人,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的有等差的爱。墨子则反对儒家的”爱有差等”说,强调爱无差别等级,主张不分远近亲疏厚薄的平等的爱。而且,我认为,儒家的“仁爱”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是有阶级性的,不平等的,墨家的“兼爱”才是真正的平等的爱。

22、名辩思潮可分为几派?各有什么特点?

答:

23、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分为几个派?各派代表人物是谁? 答: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卦象和语言属于认识的形式,意义则属于认识的内容。王弼一方面肯定卦象可以表达意义、语言可以说明卦象,这就意味着他承认认识的形式与认识的内容具有相应一致的关系;另一方面,他又把卦象与意义、语言与卦象的关系看做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并据此认为真正的把握意义就在于抛开卦象和语言,这意味着他又强调认识的内容与认识的形式并不相等,并且认为认识的内容可以脱离认识的形式。这种自相矛盾的观点表明,他是从理性主义的前提出发,得出了非理性主义的结论。

24、什么是佛教?什么是佛法?

答:佛教,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狭义地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 法" 字的梵语是达摩。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的是:" 任持自性、轨生物解。" 这就是说,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质和相状,有它一定轨则,使人看到便可以了解是何物。例如水,它保持着它的湿性,它有水的一定轨则,使人一见便生起水的了解;反过来说,如果一件东西没有湿性,它的轨则不同于水的轨则,便不能生起水的了解。所以佛教把一切事物都叫做" 法" 。佛经中常见到的" 一切法" 、" 诸法" 字样,就是" 一切事物" 或" 宇宙万有" 的意思。照佛教的解释 ,

佛根据自己对一切法如实的了解而宣示出来的言教,它本身也同样具有" 任持自性、轨生物解" 的作用,所以也叫做法。

25、简述佛教宗派的大乘、小乘之别?

答:大乘和小乘的区别,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在对于佛陀释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个教主、导师,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大乘佛教则把释迦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并且认为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的佛。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三学”(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大乘佛教则除了“三学”、“八正道”外,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

26、简述禅宗及其与其他教派的异同。

答:佛教派别分化较多,大多是昙花一现,经世不久。其分化原因有二:一是国家灭法,僧徒有一宗分散各地,久之各立门户独成一宗;二是对教义见解不同,或者翻译传授不同,互相诋毁,各成一派,其实教义区别不大,基本上是大、小乘禅学之附庸。 佛教在印度创立之后,历经四个分化发展阶段:即前六世纪中叶至前四世纪中叶,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传说的原始佛教;前四世纪中叶之后,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和戒律产生分歧,分裂成十八部或二十部的部派佛教;一世纪左右形成的大乘佛教(同时把以前佛教成为小乘佛教);七世纪以后,大乘一部分派别同婆罗门教

混合形成密教。佛教从印度传向国外,在许多国家形成各具民族特色的教派。西汉时传入中国,流行北方的为大乘佛教,也称北传佛教;流行南方的为小乘佛教,也称南传佛教。

佛教第二十八祖、中国禅宗的创始人达摩禅师既学过大乘,又钻研了小乘佛教,来中国之前,曾“化被南天”。当时,南天竺香至国王几代短命,达摩侄子立为国王之后,认为是崇佛所致,故对佛教反感,轻毁三宝。达摩为了重振南天竺佛教,以大乘空宗的宗旨,说服了六派首领,使“六众咸誓皈依”。

达摩统一了印度六宗之后,来到中国弘扬禅宗。而中国自佛教传入以来,早已分化了数宗,现在常见于佛学史中的有“六家七宗”、“五家七宗”之说,还有与禅宗并立的天台、华严、唯识、净土、律宗、密宗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派,这些宗派有的与禅宗无涉,有的是禅宗异化而成,有的是禅宗正统分化而成。

27、简述禅的境界。

答:佛教" 禅那" 的简称,梵语的音译。也有译为" 弃恶" 或" 功德丛林" 者。其意译为" 思维修" 或" 静虑" 。是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其中有祖师禅与佛祖禅的区别。言思维修是依因立名,意指一心思维研修为因,得以定心,故谓之思维修。言静虑者是依体立名。其禅那之体,寂静而具审虑之用者,故谓之静虑。静即定,虑即慧,定慧均等之妙体曰" 禅那" 。也就是佛家一般讲的参禅。虚灵宁静,把外缘(外在事物) 都摒弃掉,不受其影响;把神收回来,使精神返观自身(非肉身) 即是" 禅" 。

28、简述理学的涵义。

答:理学有两种意思,可以指古代的理学,也可以指现代自然科学的理学,古代的理学是指宋朝以后的新儒学,又称道学。现代科学上所说的理学通常是指研究自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地质、地理等等。

29、简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答: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30、中国哲学如何实现其自身的现代化转化?

答:在中国哲学发展中,古代形态发育得相当充分,而近代形态则未来得及深入展开,但由于受到西方文化和哲学的强烈影响,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实际上也有一个对近代哲学思维方式进行反思和批判的问题,而不单纯是一个转化传统哲学资源的问题。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哲学显示出一种与现代哲学相沟通之处,显示出对现代人类生存仍有启示的智慧。百年来的中西文化与哲学的交流、融合具有相当复杂的内容,许多具有现代意义的西方

哲学和文化思潮先后引入中国,成为中国哲学家改造传统哲学的思维框架,并由此而产生了现代形态的中国哲学体系。三、四十年代冯友兰建构的“新理学”和金岳霖建构的“道论”,就是中国哲学现代化中所创造的有代表性的哲学体系。

《中国哲学史》作业

1、中国哲学作为追求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学问,主要关注哪些基本问题?构成中国哲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基本内容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质,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及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前者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根据后者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中国哲学中的“道”的历史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作为中国哲学的核心范畴, 道既指天道, 也指人道。天道作为宇宙、自然的法则, 属”必然”, 人道作为理想、规范, 则表现为”当然”。以道为视域, 世界”是什么”和人应当”做什么”, 世界”怎么样”与人应当”如何做”等问题, 内在地关联在一起。相对于”技”, ”道”超越了经验之域而表现为形上的智慧, 由”技”而进于”道”, 既指超越界限、达到对真实世界的整体理解, 又指从知识走向智慧。对真实世界的整体理解, 同时表现为一个”以道观之”的过程, 后者意味着以统一之道为视域, 扬弃和克服各种片面性, 不断达到道的智慧。对中国哲学而言, 道所内含的各种意义唯有通过人自身的知和行、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才能呈现出来, 而道与人的关联, 具体又展开为实践的智慧。以”志于道”为形式, 道进一步还涉及人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问题, 后者进一步指向人格的培养和完善。

3、简述近代中国哲学的特点及发生的变化?

中国近代哲学的启蒙意味十分强烈,开始广泛吸收西方的优秀哲学思想,包括进化论(这也算在哲学思想里面)、民主、自由、人权等等,开始开眼看世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进步思想就立刻占主流了,还应看到的是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依旧在很大程度上束缚着哲学发展,表现出新旧、东西两种不同的思想相互交锋、相互斗争的局面。

而就历史的发展来看,自然,资本主义的较为先进的思想及他们的哲学在不断地渗透和交往中取得优势,并且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传统的哲学思想收到了很大的冲击。

4、简述“仁之境”。

答:

5、简述孔子的德治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答:孔子的德治主张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德治国的滥觞和理论源头。从某种意义上说 ,正是德治思想使孔子彪炳史册 ,成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因此 ,研究孔子 ,不能不研究他的德治思想。当代的以德治国 ,不能完全割裂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提到历史传统 ,孔子总是无法逾越的。这使对孔子德治思想的研究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 ,而且兼具迫切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6、如何看待孔子的中庸之道?

答: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并且随时以处中,因时制宜,与时俱进。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

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7、为什么孟子要大力提倡“士”的人格操守?

答:

8、简述孟子的“王道”政治及其历史意义。

答:孟子所谓的“王道”,就是“圣王”的治国之道。而履行“圣王”之道的社会形态就是“王道”社会。1、孟子立足社会现实批判,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大同”、“小康”思想,对理想社会作出创新的构想,是宝贵的政治思想遗产。其施行仁政、以德服人的思想,在封建专制主义盛行的时代,确实有抑制暴政,缓和矛盾的作用。他的思想,对于后世各朝各代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如汉武、唐宗之治,被人称为“盛世”典范。对当代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甚至对构建和谐世界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2、但是,他的“王道”社会理论经济上是建筑现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治上则是建筑在君主专制主义基础上的;道德伦理上是基于“性善论”上的。所以,其仁政蓝图的实质上是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既是虚幻的,又对人民起一定麻痹作用。

9、什么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

答: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意为人有不学过但能做的,是人的本能;有不经考虑但知道的,是人的良知。

10、简述荀子和孔子伦理思想的区别

答:荀子与孔子和孟子虽都属于早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但其伦理思想与孔子和孟子相比实在有着不小的差别。以往的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也注意到了孔孟与荀子之间所存在的差别,但这主要是指人性的善恶问题。应当说这一认识是合理的,但同样也应当说这尚未抓住孔孟伦理思想与荀子伦理思想区别的真正要点。孔孟伦理思想与荀子伦理思想的区别的要点在于,荀子更注重大众伦理而非仅仅是精英道德。孔子和孟子的伦理思想之所以说比较一致,就在于都定位于“德”的层面,而荀子的伦理思想之所以说与孔孟有所区别,便在于其更关注“伦”的层面。也就是说,荀子更关心的是社会的伦理问题,而有别于孔孟的主要关注个人修养问题。具体说来,两者的不同大致可以包括或展开为如下方面:孔子和孟子主要偏重于个人、精英层面、德性层面、修养层面、理想层面、思想层面,而荀子则更注重大众、社会层面、伦理层面、规范层面、现实层面、实践层面。

11、荀子是如何看待礼与法之间的关系的?

答:礼是儒学的经典论调,而法是法家的坚持,礼学最初的作用是维护统治的合理性;而法学则是另一种极端:用强权来达到统一,强权的好处在于效果的明显,但是中华民族的内敛性注定了以柔克刚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在一层柔和而模糊的外表下,再残酷得统治都会被冠

以冠冕堂皇的名字:仁政,因而在春秋百家争鸣的情况下,在战乱的社会环境中,柔和的礼必然打败法。

12、简述荀子“天人相分”思想与孔子、孟子等人的天人合一思想的联系与区别?

答:人类必须从天人相分的观念回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上来。回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就是要回到中国传统的天人观上来。应当看到,中国传统哲学能够对人类建构新型的天人观起着宝贵的资源作用。中国哲学的重要命题之一就是天人合一。这一基本命题体现在道家和儒家主要创造人的思想之中。中国哲学的最高概念是“道”,在这一概念中,也就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观。在中国哲学看来,天道、人道本是一个道。这个道不是别的,它根源于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万物之道的根本在于道法自然。老子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道家的另一代表人物庄子也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13、如何理解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

答:“无为”就是不做任何违反自然规律、有损道德规范、违反社会法则,有害众生的事。但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

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老子还曾谈道,“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是说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做不到、办不好的。因此,老子所讲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等待,毫无作为的,而是“为无为”、“为而不恃”、“为而不争”,即以“无为”的态度去“为”,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14、如何理解老子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答:“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两句, 并不是因与果的关系, 并不是“为学日益”导致“为道日损”, 而是并出而对立的关系, 是说为学者与为道者途径相反。如将“学”作最宽泛的解释, 则吴林伯《老子新解》所说相当清楚:“‘学’与‘道’反。‘为学’以求智慧, 将‘日’增‘益’, 则多而不精, 以流于伪; ‘为道’以求真知, 将‘日’减‘损’, 则少而精。”

15、简述老子“道”的思维范式?

答:老子哲学的最高实体是“道”。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老子思维方式的直接体现者;老子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正是通过对道的描述表现出来的。道虽然是抽象的,但它演绎和派生出宇宙万物,并主宰其生灭变化。

16、试比较庄子思想与老子思想的异同?

答:老子、庄子思想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超越人生伦理价值层次,不重视现实人生善恶的区别。他们探讨的是人生最根本的存在价值问题,也就是生死价值的问题。他们凭着自己真实的人生体验,描述了人生存在客观而永恒的依据:道。所以,人们称他们为道家。

老、庄思想的主要区别在于:老子提供的是比较超然的客观性描述,庄子提供了更多个人主观感受和启示的具体事例。

17、如何认识庄子的辩论?

答:我们简单说明这些怪论。“卵有毛”,不然为何孵出的小鸡有毛?“鸡三足”,木头鸡二足而不能走,所以活鸡还有一只神足;“火不热”,因为“火”这个字没有热度;“目不见”,没有光时目又何见?“狗非犬”,这二个字不同;“白狗黑”,白狗的眼珠是黑的。这些说法中,有些像是今天用来益智的“脑筋急转弯”,有些则纯属狡辩。庄子认为这些辩者“困惑别人的心思,改变别人的看法;能胜过别人的口,却不能折服别人的心。”

18、庄子从哪些方面论述了人生境界?

答:在对待健康方面,主要是注重养生。其核心是“保身、全生、养亲、尽年”;主要是倡导“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齐一”;在处世方面,主要是告诫人们要“安时处顺”;在治理天下方面,主要是强调“无为”。

19、如何正确理解韩非子修养论的虚静之道?

答:首先是哲学意义上的“虚静”,是在他们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基础上所讲的“虚静”。因为,中国古代哲学特别关注理想人生问题,注重人的修养在实践人生理想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儒家讲修身,并把修身扩充到整个社会,以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道家也是如此,它把“道”看作整个宇宙的大和谐,其目的也是要实现其“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目标。道家认为,要达到这一目标,作为主体的

人也必须是和谐的,可是现实社会中的人都被所谓的礼义道德,智慧巧利等等所污染,这就需要一种特殊的修养功夫,以把这些妨碍主体和谐的蔽障统统加以清除,恢复其原始的素朴状态。这种特殊的修养功夫,就是虚静的心态。

20、简短评价韩非子。

答: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法治思想, 适应战国末期治理乱世的历史环境, 对秦王朝统一中国功不可没。"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党中央提出的治国方略, 也是21世纪上半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奋斗目标。韩非的法治思想是在战国末期礼制遭到严重破坏的形势下形成的治国思想。" 以法为核心, 法、术、势相结合" 的思想改造了传统法律文化, 对现代中国法治建设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指导意义。对韩非法治思想的评论、揭示和批判过程中, 应当贯彻"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的法治要求, 这将对我国的行政建设、法治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21、试比较儒墨思想中仁爱一兼爱的同异?

答: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兼爱都肯定人与人之间应当相爱,但儒墨两家学说也有区别。孔子的仁爱是推己及人,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的有等差的爱。墨子则反对儒家的”爱有差等”说,强调爱无差别等级,主张不分远近亲疏厚薄的平等的爱。而且,我认为,儒家的“仁爱”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是有阶级性的,不平等的,墨家的“兼爱”才是真正的平等的爱。

22、名辩思潮可分为几派?各有什么特点?

答:

23、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分为几个派?各派代表人物是谁? 答: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卦象和语言属于认识的形式,意义则属于认识的内容。王弼一方面肯定卦象可以表达意义、语言可以说明卦象,这就意味着他承认认识的形式与认识的内容具有相应一致的关系;另一方面,他又把卦象与意义、语言与卦象的关系看做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并据此认为真正的把握意义就在于抛开卦象和语言,这意味着他又强调认识的内容与认识的形式并不相等,并且认为认识的内容可以脱离认识的形式。这种自相矛盾的观点表明,他是从理性主义的前提出发,得出了非理性主义的结论。

24、什么是佛教?什么是佛法?

答:佛教,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狭义地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 法" 字的梵语是达摩。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的是:" 任持自性、轨生物解。" 这就是说,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质和相状,有它一定轨则,使人看到便可以了解是何物。例如水,它保持着它的湿性,它有水的一定轨则,使人一见便生起水的了解;反过来说,如果一件东西没有湿性,它的轨则不同于水的轨则,便不能生起水的了解。所以佛教把一切事物都叫做" 法" 。佛经中常见到的" 一切法" 、" 诸法" 字样,就是" 一切事物" 或" 宇宙万有" 的意思。照佛教的解释 ,

佛根据自己对一切法如实的了解而宣示出来的言教,它本身也同样具有" 任持自性、轨生物解" 的作用,所以也叫做法。

25、简述佛教宗派的大乘、小乘之别?

答:大乘和小乘的区别,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在对于佛陀释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个教主、导师,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大乘佛教则把释迦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并且认为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的佛。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三学”(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大乘佛教则除了“三学”、“八正道”外,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

26、简述禅宗及其与其他教派的异同。

答:佛教派别分化较多,大多是昙花一现,经世不久。其分化原因有二:一是国家灭法,僧徒有一宗分散各地,久之各立门户独成一宗;二是对教义见解不同,或者翻译传授不同,互相诋毁,各成一派,其实教义区别不大,基本上是大、小乘禅学之附庸。 佛教在印度创立之后,历经四个分化发展阶段:即前六世纪中叶至前四世纪中叶,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传说的原始佛教;前四世纪中叶之后,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和戒律产生分歧,分裂成十八部或二十部的部派佛教;一世纪左右形成的大乘佛教(同时把以前佛教成为小乘佛教);七世纪以后,大乘一部分派别同婆罗门教

混合形成密教。佛教从印度传向国外,在许多国家形成各具民族特色的教派。西汉时传入中国,流行北方的为大乘佛教,也称北传佛教;流行南方的为小乘佛教,也称南传佛教。

佛教第二十八祖、中国禅宗的创始人达摩禅师既学过大乘,又钻研了小乘佛教,来中国之前,曾“化被南天”。当时,南天竺香至国王几代短命,达摩侄子立为国王之后,认为是崇佛所致,故对佛教反感,轻毁三宝。达摩为了重振南天竺佛教,以大乘空宗的宗旨,说服了六派首领,使“六众咸誓皈依”。

达摩统一了印度六宗之后,来到中国弘扬禅宗。而中国自佛教传入以来,早已分化了数宗,现在常见于佛学史中的有“六家七宗”、“五家七宗”之说,还有与禅宗并立的天台、华严、唯识、净土、律宗、密宗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派,这些宗派有的与禅宗无涉,有的是禅宗异化而成,有的是禅宗正统分化而成。

27、简述禅的境界。

答:佛教" 禅那" 的简称,梵语的音译。也有译为" 弃恶" 或" 功德丛林" 者。其意译为" 思维修" 或" 静虑" 。是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其中有祖师禅与佛祖禅的区别。言思维修是依因立名,意指一心思维研修为因,得以定心,故谓之思维修。言静虑者是依体立名。其禅那之体,寂静而具审虑之用者,故谓之静虑。静即定,虑即慧,定慧均等之妙体曰" 禅那" 。也就是佛家一般讲的参禅。虚灵宁静,把外缘(外在事物) 都摒弃掉,不受其影响;把神收回来,使精神返观自身(非肉身) 即是" 禅" 。

28、简述理学的涵义。

答:理学有两种意思,可以指古代的理学,也可以指现代自然科学的理学,古代的理学是指宋朝以后的新儒学,又称道学。现代科学上所说的理学通常是指研究自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地质、地理等等。

29、简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答: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30、中国哲学如何实现其自身的现代化转化?

答:在中国哲学发展中,古代形态发育得相当充分,而近代形态则未来得及深入展开,但由于受到西方文化和哲学的强烈影响,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实际上也有一个对近代哲学思维方式进行反思和批判的问题,而不单纯是一个转化传统哲学资源的问题。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哲学显示出一种与现代哲学相沟通之处,显示出对现代人类生存仍有启示的智慧。百年来的中西文化与哲学的交流、融合具有相当复杂的内容,许多具有现代意义的西方

哲学和文化思潮先后引入中国,成为中国哲学家改造传统哲学的思维框架,并由此而产生了现代形态的中国哲学体系。三、四十年代冯友兰建构的“新理学”和金岳霖建构的“道论”,就是中国哲学现代化中所创造的有代表性的哲学体系。


相关文章

  • 中外哲学人物
  • 哲学人物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领袖人物-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领袖人物-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领袖人物-列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领袖人物-斯大林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领袖人物-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领袖人物-邓小平 马克 ...查看


  • 略论冯友兰晚年的中国哲学史研究
  • 作者:宋志明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1年04期 [中图分类号]B2611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0-5420(2001)01-0047-04 冯友兰转变哲学立场后,从50年代起就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 ...查看


  •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
  • 浅析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 [摘 要]冯友兰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在 中国现代哲学中,由他提出的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方法所形成的方法 论系统,是20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很大 程度上为开启中国哲学史研究方 ...查看


  • 中国哲学的基本哲学问题与概念范畴
  • 文 史 哲 2009年第4期(总第313期) JOURNAL OF LITERATURE ,HISTORY AND PHI LOSOPHY No 14,2009(Serial No.313 ) 杜保摘 要:, , 有将中国哲学研究藉由 , ...查看


  •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论文
  • 冯友兰论文中国哲学史论文 论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贡献 摘 要:冯友兰先生是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之学科地位的确立者,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基本确立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著作的写作范式,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初步介绍并具体应用了关 ...查看


  • 浅谈中西方哲学
  • 浅谈中西方哲学 关键词: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 (一).哲学的定义 哲学是以人类的实践活动为直接对象的思想认识活动,是能够从世界万物中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人类思想认识活动这个本源事物,获得本源事物和非本源事物的知识,建立事物一元论的世界 ...查看


  • 哲学观:我们该如何对待哲学
  • 作者:刘福森 江海学刊 2011年05期 哲学观:不是知识,而是态度 研究哲学观,首先遇到的就是一个"哲学是什么"的问题.历史上每一个哲学家在讲自己的哲学之前,都首先要谈"哲学是什么"的问题,并且都认 ...查看


  • 李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
  • [摘 要]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是中国人民思考中国问题,探索中国道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视域来看,从"整体性"的理论视域出发,通过"学术化& ...查看


  • 哲学社会类科学调查报告
  • 哲学社会类科学调查报告 哲学发展水平体现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和文明素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哲学发展的自信与自觉进一步增强,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来看,哲学发展作为建构中国精神的一个内在要素.作为 ...查看


  • 冯友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
  • ■林可济 作为20世纪同龄人,冯友兰从世纪之初进入哲学的学术研究领域,到上世纪90年代完成最后一部中国哲学史,其学术生命之长,论著之丰,在同辈学人中极为鲜见.与此同时,对于冯友兰的学术思想,无论在其生前还是身后,都颇富争议.随着时代的发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