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古代诗歌欣赏的一点看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对古代诗歌欣赏的一点看法

作者:李子轩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4年第05期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出了璀璨耀眼的古代诗歌。这些古代诗歌承载了那么多前人的厚重情感,传递了那么多这个古老大地的悲欢离合。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该如何去领略其中千红万紫的芬芳?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无不让以汉语为母语的我们沉醉其中,跟随着古代歌者的笑颜或泪水,或悲或喜。可以说是中华文化成就了古代诗歌的动人美丽,同时古代诗歌也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整体形态。

中国诗歌起源极早,形式也是十分多样的。但作为诗歌,有一点是不变的,与现代诗歌一样,那便是情感的传递。诗歌实际上就是情感表达的一种载体。原始人类在高兴时,“喔喔!哈哈!”地叫;伤心时,“唉唉!呜呜!”地叹。诗歌就是这样来的,只不过是人类掌握的语言工具越来越复杂,它也变得越来越丰富罢了。所以,阅读古诗歌,读的就是古人的情感。王国维不是提出了境界之说吗?这境界大小,也就是情感立足的高低,通常是评判一首诗歌优劣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人是复杂的情感动物,我们的情感是不可能单纯用悲伤或快乐之类简单的词语来概括的。所以诗人们将欲表达的感情注入于景、于物之中,并通过这些具体的事物来使情感更具生命力。关键在于,我们应当如何通过诗文中描写的具象,来感受其背后的丰富感情。我的方式就是整体感知。就像在月夜远观月亮一般,让月光照在身上,让心灵沐浴月光,从而感受月亮的内在美丽。而诗就是那个月亮。

现在我们的高中教育中的诗歌欣赏方式似乎更加注重分析,分析诗歌的内容,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体现了什么?用了什么表达手法?甚至有的老师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将古代诗歌翻译为现代文。对此,我是有不同看法的。古代诗歌不是为记载具体事物而存在的,翻译成现代文后只能流失美感,淡化情怀。中华传统文化一直是以综合法来理解世界,强调整体和谐的。古代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自然也应以综合方式来欣赏。我觉得完全以西方的分析法来解读中国的传统文学是不恰当的。好比用望远镜看月亮,只能看见空洞的环形山,而不见桂树;用杯中装满海水,只见一杯清水,而不见蔚蓝。用西式的分析法来欣赏古代诗歌,有时会忽略诗歌的灵魂与浪漫。

季羡林先生曾在一本书中提到一位北大老教授,这位老教授在民国时期的北大教宋词。他上课时只是大声背诵那些宋词,一脸陶醉,背罢,便大声说好、称妙。至于哪里好、哪里妙,他从未明晰地讲解过。在他看来,这些好、妙就该是所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吧。这位老先生大概是与词产生了情感共鸣,从而理解了词背后的意境,穿越时空般地,与千百年前的词人对上了话。这就是我认同的欣赏诗歌的方法。通过对一首诗歌的整体阅读去感性地接收。当我读了一首诗歌后,首先是应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我感受到了什么?我内心生出了怎样的情感?而不是去分析诗人希望表达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虽然目的是一样的。比如苏轼的一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多情却被无情恼”,如果是高中的诗歌鉴赏题,可能会这样出:“对苏轼词„枝上柳绵吹又少‟句中„又‟字的运用,评论家向来赞赏有加,请作出具体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对古代诗歌欣赏的一点看法

作者:李子轩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4年第05期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出了璀璨耀眼的古代诗歌。这些古代诗歌承载了那么多前人的厚重情感,传递了那么多这个古老大地的悲欢离合。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该如何去领略其中千红万紫的芬芳?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无不让以汉语为母语的我们沉醉其中,跟随着古代歌者的笑颜或泪水,或悲或喜。可以说是中华文化成就了古代诗歌的动人美丽,同时古代诗歌也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整体形态。

中国诗歌起源极早,形式也是十分多样的。但作为诗歌,有一点是不变的,与现代诗歌一样,那便是情感的传递。诗歌实际上就是情感表达的一种载体。原始人类在高兴时,“喔喔!哈哈!”地叫;伤心时,“唉唉!呜呜!”地叹。诗歌就是这样来的,只不过是人类掌握的语言工具越来越复杂,它也变得越来越丰富罢了。所以,阅读古诗歌,读的就是古人的情感。王国维不是提出了境界之说吗?这境界大小,也就是情感立足的高低,通常是评判一首诗歌优劣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人是复杂的情感动物,我们的情感是不可能单纯用悲伤或快乐之类简单的词语来概括的。所以诗人们将欲表达的感情注入于景、于物之中,并通过这些具体的事物来使情感更具生命力。关键在于,我们应当如何通过诗文中描写的具象,来感受其背后的丰富感情。我的方式就是整体感知。就像在月夜远观月亮一般,让月光照在身上,让心灵沐浴月光,从而感受月亮的内在美丽。而诗就是那个月亮。

现在我们的高中教育中的诗歌欣赏方式似乎更加注重分析,分析诗歌的内容,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体现了什么?用了什么表达手法?甚至有的老师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将古代诗歌翻译为现代文。对此,我是有不同看法的。古代诗歌不是为记载具体事物而存在的,翻译成现代文后只能流失美感,淡化情怀。中华传统文化一直是以综合法来理解世界,强调整体和谐的。古代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自然也应以综合方式来欣赏。我觉得完全以西方的分析法来解读中国的传统文学是不恰当的。好比用望远镜看月亮,只能看见空洞的环形山,而不见桂树;用杯中装满海水,只见一杯清水,而不见蔚蓝。用西式的分析法来欣赏古代诗歌,有时会忽略诗歌的灵魂与浪漫。

季羡林先生曾在一本书中提到一位北大老教授,这位老教授在民国时期的北大教宋词。他上课时只是大声背诵那些宋词,一脸陶醉,背罢,便大声说好、称妙。至于哪里好、哪里妙,他从未明晰地讲解过。在他看来,这些好、妙就该是所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吧。这位老先生大概是与词产生了情感共鸣,从而理解了词背后的意境,穿越时空般地,与千百年前的词人对上了话。这就是我认同的欣赏诗歌的方法。通过对一首诗歌的整体阅读去感性地接收。当我读了一首诗歌后,首先是应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我感受到了什么?我内心生出了怎样的情感?而不是去分析诗人希望表达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虽然目的是一样的。比如苏轼的一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多情却被无情恼”,如果是高中的诗歌鉴赏题,可能会这样出:“对苏轼词„枝上柳绵吹又少‟句中„又‟字的运用,评论家向来赞赏有加,请作出具体解


相关文章

  • 古代文学考卷汇总(按题型及研究方向等归类)
  • 古代文学考卷汇总(按题型及研究方向等归类) 先秦 一.名词解释和填空 1.九辩(人大古代文学00) 2.九歌(人大古代文学00) 3.淝水之战(北大古代文学9x) 4.<天问>的作者是()(南开大学文学综合00) 5.春秋三传( ...查看


  • 对诗词教学中的几点看法
  • 对诗词教学中的几点看法 摘 要:古代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教学被所有语文老师所重视.作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古诗词教学作了阐述:一.作者身世及风格的介绍:二.理解作者情感,领悟诗词意境:三.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 关键词:古诗 ...查看


  • 北京大学中文古代文学历年考研真题
  • 育 明 教 育 专注于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 始于2006,八年辅导经验 育明教育徐老师赠言: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1997 专业一,名词解释 两都赋与二京赋 明清文学短篇小说 狭邪小说 雷锋塔传奇二 论述 1,屈原与老子作品艺术特色比较 2 ...查看


  • 论钟嵘_诗品_对五言诗发展的影响
  • 论钟嵘<诗品>对五言诗发展的影响 ◎刘晓星 (渤海大学中文系辽宁・锦州121002) 摘要钟嵘的<诗品>作为第一部诗论专著,在我国古代诗歌理论批评史和发展史上都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自唐宋以来,它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查看


  • 专题七_古代诗歌鉴赏
  • 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1:鉴赏诗歌的形象. 一般说来,诗歌作品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自然形象这两个方面. 1.人物形象又包括作为描写客体的人物和抒情主人公.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塑造的人物形象:一个是身世凄凉.色衰沦落的艺妓,一个是谪居 ...查看


  • 古代诗歌鉴赏--思想感情(三)学案
  • 古代诗歌鉴赏--思想感情(三)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向探究]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地告诉读者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悟(如苏轼<题西林壁>寓含的哲理)或生活理念(如刘禹锡的<秋词>表达的志向:自古逢秋悲寂寥, ...查看


  • 语文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两点
  • 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两点. 古代文体: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 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散文,包括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下面择其 ...查看


  • 中国古代诗歌
  • <中国古代诗歌>在线作业 第5批次 一.简答题 1.答:赋.比.兴,是<诗经>中常见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是<诗经>艺术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赋"法就是铺陈直叙, ...查看


  • 古代诗歌的体裁常识
  • 古代诗歌的体裁常识 教学博苑 07-09 1409 古代诗歌的体裁常识 一.古代诗歌的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