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答案(完整版)
P3想一想, 议一议
机器人本质上是“机器”, 它不具有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遗传和变异, 能生长和繁殖、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等生物的特征, 所以说它不是生物。
P3观察与思考
1. 生石花能开出黄色的花朵, 说明生石花能繁殖, 具备生物的特征, 所以说它是生物。
2. 钟乳石慢慢长大是由于碳酸钙逐渐沉积形成, 但钟乳石不具有呼吸、排泄等生物所共有的特征, 所以说钟乳石不是生物。
3.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 关键是看它是否具备生物的特征。若具备生物的特征则说明该物体具有生命, 若不具备生物的特征则说明该物体不具有生命。生物的特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外,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等等。
P4旁栏问题答案
植物体在白天能进行光合作用, 它制造的氧气大于它消耗的氧气, 它不需要从外界吸收氧气; 植物体在夜晚进行呼吸作用只消耗氧气不制造氧气, 需要从外界吸收氧气。
P8练习
1.(1)× 能运动不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因此, 能否运动不能作为判断一个物体是否
是生物的依据。
(2)√ 植物属于生物, 也需要呼吸。
(3)ד一猪生九仔, 连母十个样”说的是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不同个体间总有
一部分特征并不相同, 属于变异。
(4)× 病毒也属于生物, 但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2.
3.(1)珊瑚不是生物, 珊瑚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 不具有生物
的特征。而珊瑚虫是生物, 因为珊瑚虫生活需要营养, 能进行呼吸, 能繁殖, 具
有生物的特征。
(2)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 且温度适宜, 有利于藻类的生长, 从而为珊瑚虫提供
更多的氧气。因此, 珊瑚虫一般生活在温暖的浅水区。
P9想一想, 议一议
文中提到的植物, 有的是具体的植物名称, 如皂荚树、菜花、桑椹, 有的是一类植物的总称, 如菜、树、草。文中提到的昆虫及其栖息环境是:蝉(树上) 、黄蜂(伏在菜花上) 、油蛉(泥墙根处) 、蟋蟀(泥墙根处) 。文中提到的鸟类及其栖息环境是:叫天子(云雀)(草丛中) 。
P12想一想, 议一议
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西部和北部、甘肃南部、西藏东部及陕西西南部。这些地区气候温凉潮湿、隐蔽条件好、有竹类植物且水源充足, 适于大熊猫生活。
P13旁栏问题答案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各种无机盐, 施肥是为了补充土壤里没有或缺少的无机盐, 保证农作物生长对无机盐的需要。给农作物施肥说明农作物除了受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影响外, 还受土壤中的无机盐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P14探究
1. 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光; 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也对该动物有影响。
2. 采用对照实验, 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 其他因素都保持相同, 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
3. 本实验用10只鼠妇做实验, 可以减小误差。当然, 用更多的鼠妇做实验更好, 但会增加实验的难度。如果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 结果偶然性较大, 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4. 一个组的平均值容易出现误差, 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假设全班有6个组, 则相当于又做了5次重复实验, 计算这6次实验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可以减小误差, 得出可信的结论。
P15旁栏问题答案
在河流中生长的鱼不能在海洋中生活。
P17资料分析
1. 骆驼失水很少, 且骆驼一次能喝大量的水, 并且能将水储存在胃里, 适应缺水环境; 骆驼刺的根系发 达, 地上部分植株矮小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2.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 可以使土壤疏松, 提高土壤的通气和排水能力, 它的排出物还能提高土壤肥力。
3. 旗形树树冠的形状是对多风环境的适应; 生活在寒带的雷鸟的羽毛在冬季是纯白色, 到了夏季就变成棕褐色, 是对生活环境的适应; 候鸟迁徙是对气候变化的适应;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是蚂蚁对环境的影响, “大树底下好乘凉”是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P18 练习
1.(1)× 生物的环境包括影响其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其他生物。
2.(2)× 非生物因素不仅包括阳光、温度和水, 也包括空气、土壤等其他因素。
(3)√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的。生物既受环境的影响, 也能影响环
境。
(4)× 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 竞争是指不同种生物
之间的一种关系。
2. 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由于在同一季节山上气温相对较低, 桃
树生长迟缓。生长在平原地区的桃花,4月就已经凋谢, 而山上的桃花才刚刚开放。
3.(1)
(2)假如猫少了, 田鼠由于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 田鼠以土蜂和幼虫为食, 并破坏它们的巢, 因此, 土蜂数目随之减少; 三叶草由于得不到土蜂的及时传粉而减少; 三叶草是牛的食物, 牛由于缺少食物而受到影响。
4. 图中蝴蝶的体色与周围落叶的颜色基本一致, 这是一种保护色。这样, 它就不易被敌害发现, 从而增加生存下去的机会。
5. 山羊因为啃食草根, 影响了草的生长。如果饲养的山羊过多, 管理不当, 就会破坏草场植被。
P19想一想, 议一议
试验区被网罩起来, 虽然可以防止鸟吃草籽儿, 但同时也阻止了鸟捕食虫, 最后草的叶子被虫吃光了; 在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原, 虽然鸟吃了一小部分草籽, 但同时鸟还能大量捕食虫, 减少了虫对草的危害, 所以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原, 牧草生长良好。这个实例说明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P20资料分析
1. 从啄木鸟在树干上找虫吃可以看出, 树、昆虫幼虫和啄木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即昆虫的幼虫以树木为食, 啄木鸟以昆虫为食。
2. 插图中已死亡的树桩, 会被腐生细菌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 成为可被植物重新利用的物质, 腐烂的树桩最终会在自然界中消失。
3. 在生态系统中, 植物、动物(腐生动物除外) 和真菌依次扮演着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
P21旁栏问题答案
不认同。消费者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如果没有消费者, 就不会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
P22观察与思考
1. 图中共有9条食物链。即①草→鼠→蛇→猫头鹰; ②草→鼠→猫头鹰; ③草→鼠→狐; ④草→兔→狐; ⑤草→兔→猫头鹰; ⑥草→食草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 ⑦草→食草昆虫→蜘蛛→吃虫的鸟→猫头鹰; ⑧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 ⑨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
这些食物链之间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2. 从理论上分析, 如果蛇的数量大量减少, 由于猫头鹰处于多个食物链中, 可通过捕食其他生物来生存, 猫头鹰的数量变化不大; 青蛙、鼠的数量会增加导致蜘蛛、食草昆虫的数量减少;
食草昆虫的数量减少会使草的数量
增加, 因此, 鸟的生活也受到影响, 鼠的数量增加会使草的数量大量减少, 草的数量减少了, 兔的生活受到影响, 所以各条食物链之间是密切联系的。
P23资料分析 1. 这些有毒物质会在人体内积累, 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2. 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 而且是生物体无法排出的, 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 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 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P24练习
1.(1)× 一个生态系统不仅包括一定空间内的生物, 还包括生物生存的环境。一块农田才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
(2)×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只是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包括非生物部分。
(3)√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 而是有一定限度的。
2.D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 箭头指向捕食者, 以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 其中不出现无机环境和分解者。
3. 野生青蛙以昆虫为食, 而大多数昆虫如蝗虫、蚱蜢等都是以植物为食的, 对农作物有一定危害。因此, 捕食青蛙会使有害昆虫因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 从而导致粮食减产。
4. 生物实验室里的水族箱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因为它大体上符合生态系统的特征, 具有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 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5.
P26想一想, 议一议
人们在施用DDT 后,DDT 进入当地的大气和水体, 由于大气和水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地有规律环流,DDT 便随着大气和水的环流, 到达南极地区, 经食物链或呼吸进入南极洲动物的体内。
P30资料分析
河流生态系统中的龟、鳄等可爬到岸边的树林中, 所以它与森林生态系统有联系; 一些鸟在水中取食, 到树上筑巢, 陆地上的动物到河边喝水, 这又进一步说明它与陆地上的生态系统相联系。另外, 阳光、空气是各个系统所共有的, 降水可把别处的水分带来, 河水可以饮用, 也可以灌溉农田, 所以说河流生态系统与许多生态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P30旁栏问题答案
能。海洋中的水经蒸发形成水蒸气, 进入到大气中, 经大气环流来到陆地上空, 大量水蒸气形成云, 最后以降水的形式返回陆地。
P32练习
1.D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由地球上所有生
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构成。
2.
猞猁栖息环境极富多样性, 从亚寒带针叶林、寒温带针阔混交林至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灌丛草原及高寒荒漠与半荒漠等各种环境均有其足迹。生活在森林灌丛地带,密林及山岩上较常见,故适于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扬子鳄喜欢栖息在湖泊、沼泽的滩地或丘陵山涧长满乱草蓬蒿的潮湿地带。故适合于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疣鼻天鹅栖息在沼泽、湖泊、河流处,也在近海的咸水地带活动。故适合河流、湿地生态系统;鸬鹚属于鸟类,从水中捕食。故适于河流、湿地生态系统;黑斑蛙是蛙科蛙属的1种,俗称“青蛙”“田鸡”,栖息在农田周围,尤其是水田。故适于湿地、农田生态系统。鳗鲡属于江河性洄游鱼类,原产于海中,溯河到淡水内长大,后回到海中产卵。故适于海洋、河流生态系统。
3. 岳阳地区农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三者相关联。淡水生态系统提供农田生态系统所需的灌溉水源,农田生态系统为城市生态系统提供各种农产品。
P36想一想,议一议
答:观察的材料应放置在与物镜接近的载物台上。目镜与物镜可将观察材料放大。
P38实验“四、练习”
答:向左移动玻片标本,则物像向右移动。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正好相反。
P39 实验“讨论”
①答: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②答: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只要在下降镜筒时,就必须眼睛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以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碰撞。
③答:当我们通过显微镜看清标本时,光线要经过反光镜的反射,通过光圈、通光孔、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最后进入人眼。
P40练习
1.(1)√;(2)×;(3)√:(4)√。
2. 周围的同学遮挡了进入反光镜的光线。
3. 当不透明的纸很厚时是看不清的,因为不透明的纸阻断了反光镜反射的光线。
4. 小熊的操作有四点错误:不能用纱布擦拭目镜,一定要用擦镜纸擦拭;先对光再观察;在双眼注视下,将镜筒下降至与玻片标本距离很近时方可停止;调焦观察时,应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待看清物像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5. 各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号200倍,2号400倍,3号40倍,4号125倍。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是3号镜。因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物像就越小,所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就越大。
6. 最简便的方法是转动一下目镜,若视野中的污点移动了,则污点在目镜上,反之在装片上。
P42想一想,议一议
答:萌萌没有观察到细胞的原因是菠菜叶太厚,反射光线无法穿过。解决方法:制成菠菜叶细胞临时装片再观察。
P44实验·讨论
①答:相同的结构主要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一般看不到线粒体)、液泡等等。 ②答: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几乎是无色的。碘液是用来使细胞核着色的,以便观察到细胞核。
P45练习
1. (1)×解析:观察红细胞时, 应将实验材料制作成涂片进行观察。
(2)×解析:制作临时装片时, 实验材料越薄越有利于观察到细胞。
(3)×解析:绿色植物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线粒体, 但只有绿色部分的细胞才有叶绿体。
(4)×解析:画细胞结构简图时要用绘图铅笔, 用铅笔细点来表示图中较暗的地方, 越暗细点越密。
2. 视野中气泡边缘是黑色的且较粗,大小不一,呈圆形。细胞则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之分,形态多样。
3. 给临时装片染色的染色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具有特殊染色功能且对细胞有毒害作用,如龙胆紫可将细胞核染成紫色,醋酸洋红可将细胞核染成红色,经它们染色的细胞已经失去活性。另一类具有特殊染色功能但对细胞的活性无大的影响,称为活体染色剂,如可对线粒体染色的健那绿。一般说来,给临时装片标本中的细胞染色,大都会使细胞失去活性,但对观察有帮助。当需要被观察的细胞保持活性或所要观察的结构较明显时,可不染色。
4. 挤压水果所得到的果汁来自于细胞中的液泡。
P46想一想,议一议
答:蛙的三种细胞具有的共同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在示意图中看不到线粒体)。
蛙的三种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主要的不同之处是缺少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P47实验•讨论①答:不同的动物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不同。不同的液体环境具有不同的渗透压。生理盐水是指生理学实验或临床上常用的,其渗透压与动物或人体血浆的渗透压相等的氯化钠溶液。哺乳类动物细胞(包括人类)需用的生理盐水的质量分数是0.9%。在这样的生理盐水中,人的细胞形态、功能可保持正常。若在清水中,人的细胞会吸水涨破。②答: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扁平,在光学显微镜下一般呈无色状态,不易观察其内部结构。稀碘液染色后,可见较清晰的细胞核。③答: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
P48模拟制作
1. 这个模型中的塑料袋相当于细胞膜, 果脯相当于细胞核, 琼脂相当于细胞质。
2. 模拟制作植物细胞时, 需注意:在制作植物细胞模型时, 除需准备制作动物细胞模型的物品外, 还应准备透明塑料小盒、大塑料食品袋、糖水。先在小塑料袋内注入糖水, 并且线扎紧。将小塑料袋放入已装有琼脂和果脯的较大塑料袋中, 然后将较大塑料袋放在塑料小盒中盖好。透明塑料盒相当于细胞壁, 小塑料袋及其内的糖水相当于液泡。还可以增加若干颗绿色果脯(如青梅), 表示叶绿体。
3. 根据实际情况回答。比如, 换用一次性碗制作细胞膜, 用乒乓球制作细胞核, 用透明胶包好的有颜色的纸团制作线粒体。
P49练习
1.
2. 可将样品制成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如发现有叶绿体和液泡,则该样品为植物。因为动物细胞不含叶绿体,一般也没有液泡。若没有发现叶绿体(由于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可将生物样品放置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制成临时装片并观察,若仍看到有细胞存在,则说明该样品细胞有细胞壁,应为植物。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在蒸馏水中会吸水涨破。
P50想一想, 议一议
答:一般应保证无菌、无毒的环境;有营养物质(合成培养液);适宜的温度和PH ;适宜的气体环境(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应该向培养瓶中加入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和动物血清等物质。(其中加入动物血清十分关键, 因为动物血清可以提供一个类似生物体内的环境, 同时动物血清中也含有一些动物的激素和酶, 可以促进细胞的发育。)
P53资料分析
多莉是由一个特殊的细胞发育而来的。这个细胞由A 羊的卵细胞膜、细胞质和B 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构成。移入C 羊子宫内的是由这个细胞发育成的小胚胎。结果多莉的长相与B 羊十分相像,正好说明控制生物发育和遗传的物质在细胞核中。这里没有说多莉与B 羊完全一样,而只是说十分相像,是由于细胞质中也含有少量的遗传物质,因此多莉有少部分性状与A 羊相似。
P54练习
1.(1)× 解析:细胞中的物质部分是在细胞内合成的, 部分是从外界摄取的。
(2)× 解析: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需要的或有害的物质, 这些物质能够通过细胞膜排出。
(3)× 解析:动物细胞和植物非绿色部分的细胞如根尖细胞不含叶绿体。
2.
3. 医生常给危重病人吸氧和注射葡萄糖溶液的原因: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进行能量转换时,需要利用氧将细胞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分解,才能将营养物质中的化学能转变成人体细胞所能利用的能量,供人体细胞生命活动所需。危害病人的各器官、系统功能减弱,因此危重病人通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获得的氧、营养物质减少。医生常给危重病人吸氧和注射葡萄糖溶液,就是在给病人补充氧和营养物质,以便细胞中个的线粒体能正常工作,是病人尽快康复。
P56想一想, 议一议
会。壁虎尾巴损伤处具有再生细胞,该细胞能够进行细胞分裂,分裂产生的新细胞经过生长和分化,逐渐发育为新的尾巴。
其他问题:壁虎断尾后,多长时间能长出新的尾巴?所有的壁虎都有断尾的现象吗?、为什么壁虎尾巴断
掉后还能重新长出来呢?
P57练习
1.(1)× 解析:细胞不能无限制地长大, 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大小, 就会进行分裂。
(2)√解析:细胞在分裂时, 染色体会进行复制, 细胞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 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3)× 解析:一般情况下, 同一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均相同。
P58练习
2.
3.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 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 随后, 细胞质分成两份, 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如果是动物细胞, 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 缢裂为两个细胞; 若是植物细胞, 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央, 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于是, 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细胞分裂过程中, 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 在细胞分裂时, 染色体复制加倍, 随着分裂的进行, 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 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种变化的重要意义在于: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DNA, 而DNA 就是染色体的成分之一, 细胞分裂实现了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 也就实现了遗传物质DNA 的复制和均分。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也保证了生物物种正常稳定地延续。
P59想一想, 议一议
图中的省略号代表的过程大致是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在这个过程中, 除了细胞的数量增加以外,还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分裂的细胞要进行生长, 在细胞生长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组织,并由组织构成了各种类型的器官,如鳃、心脏等;不同的器官又构成了系统,如鱼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
P61实验讨论
答:(1)上皮组织: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如表皮) 和分泌(小肠上皮) 等功能。
(2)肌肉组织:肌肉组织的主要功能是收缩和舒张。
(3)神经组织:神经组织的功能是能够感受刺激, 产生并传导兴奋, 在体内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4)结缔组织:主要功能是支持(骨组织)、连接(如疏松结缔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营养(血液)、保护(如疏松结缔组织中的巨噬细胞)。
P62练习
1.(1)× 解析: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根据形态、结构、功能不同形成了不同组织, 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组成器官, 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成系统。因而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不是随机堆砌在一起的。
(2)√解析:胃腺细胞属于上皮组织, 胃壁肌肉细胞属于肌肉组织。
(3)√解析:同一受精卵经细胞分裂和分化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
态和数目相同。
2. 皮肤中包含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皮肤位于身体表面, 有保护作用, 说明皮肤中含有上皮组织; 皮肤被划破时人会感到疼痛, 说明皮肤中含有神经组织; 划破时会流血, 说明皮肤中含有结缔组织。
3.
4.
P63想一想, 议一议
答:吃过。番茄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且细胞壁较厚,具有保护番茄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番茄的果肉细胞排列疏松,细胞细胞壁薄、液泡较大,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番茄果肉中有一些筋络,里面有许多管状细胞,具有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功能。吃番茄时,那酸甜的汁液来自果肉细胞,因为果肉细胞的液泡很大,而且细胞液中溶解着糖类、蛋白质等物质。
P65练习
1. 略。
2.D 解析:藕中的“丝”是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输导组织。
3. 保护组织主要分布在植物体各个器官的表面。输导组织贯穿在根、茎、叶等器官中,把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如果掐去植物一根枝条的顶端,那么这根枝条就不能继续往上生长了,因为在枝条的顶端有分生组织。
4. 橘子是植物的果实,里面有种子。外面有果皮,包括橘子皮、橘子瓣,其中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种子中除保护组织、营养组织以外,还有分生组织等。
5.
位于树皮中的筛管,将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植物体的其它器官和组织供其利用,如果将树皮剥去,植物的其它器官就会因得不到有机物而导致植物体死亡。
6. 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方面来比较,动物体比植物体更复杂,植物体是由器官直接构成的,没有系统。
P66想一想, 议一议
眼虫也是一个细胞, 既具有与人体的细胞相同的基本结构——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 又具有与人体的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特点。眼虫虽然没有器官和系统, 但是它的的细胞分化出的不同结构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如能运动的鞭毛,有光时可以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无光时可以通过表膜从外界获取营养。这些结构的存在都有助于眼虫独立生活。
P67实验. 讨论
1. 答:草履虫是一个细胞。因为它具有细胞所共有的基本结构:细胞膜(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 答:草履虫是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能够靠体表纤毛的摆动到处游动。从水中获得氧以及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排入水中。它会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的草履虫。
P69练习
1.(1)×解析: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 不存在细胞分化现象。
(2)×解析: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不一定比单细胞生物大。
2.从结构上看,草履虫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基本结构。从生物特征上看,草履虫要从水中获得食物,伸缩泡、收集管也可以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排出体外,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当草履虫受到外界刺激时,如遇到障碍物时,它能够靠表膜上纤毛的不断摆动而运动到相对安全的环境中。
3.(1)甲(←)乙(→) 。
(2)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的刺激,所以在有盐粒一侧的草履虫要逃离,游到没有盐粒的培养液滴中去;肉汁对于草履虫来说是有利的刺激,所以在没有肉汁一侧的草履虫会游到有肉汁的培养液滴中去。
(3)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4.小熊认为眼虫是植物,判断依据是眼虫的结构中有叶绿体;萌萌认为眼虫是动物的原因是眼虫有眼点、鞭毛能运动。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眼虫是眼虫属生物的统称,在植物学中称为裸藻,在动物学中属于原生动物。因此说眼虫是一类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单细胞真核生物。
P72想一想,议一议
答:我们常见的植物叶片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吸收光能。藻类植物的细胞里也含有类似的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也称做植物。在池塘中生活的藻类植物,它们的个体微小,几乎全身都能直接从池水中获取所需要的无机物,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
P73观察与思考讨论
1. 答:藻类植物大多数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潮湿的;
2. 答:藻类植物的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有不少藻类植物是单细胞生物。
3. 答: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可参考教材中图3-3回答。
如:藻类植物能给水中植食性鱼类提供饵料,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和琼脂等,可供工业也医药上使用;在生物圈中,藻类植物作为生产者,一般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大其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P75观察与思考讨论
1. 答: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
2. 答: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它们全身都浸没在水中,几乎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自身所需要的无机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藻类植物的生活不能离开水。苔藓植物的植株通常具有类似茎、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它们具有非简单的假根。苔藓植物能在陆地上生活,但只能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
P77旁栏思考题
答:蕨类植物之所以比苔藓植物更适于在陆地上生活,主要是因为它解决了水的问题。蕨类植物的植物体(孢子体)不仅有茎、叶的分化,而且有真正的根和输导组织,吸收和运输水分的能力较强。其次,在生
活史中,孢子体和配子体都能独立生活,但孢子体占优势,因此比苔藓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
P77练习 1.
2.鱼缸长期不换水,鱼的排泄物等会使得鱼缸中藻类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增加,藻类植物得以大量繁殖,因此鱼缸中的水会逐渐变绿,贴在鱼缸壁上的藻类植物会形成绿膜。
3.多数苔藓植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因此,树干背阴的一面往往有苔藓生长,而向阳的一面没有。 4.煤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由于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因而严重地威胁苔藓植物的生存。燃煤火力发电厂建成后,它的周围就很难看到绿茸茸的苔藓植物了。
5.在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中,蕨类植物有输导组织。输导组织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植物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能力,因而使植物能在陆地上生活。
P79想一想,议一议
答:莲子的种皮非常坚硬、致密,把种子密闭起来,既阻挡外面的水分和空气渗入。也阻挡种子内的水分散失,因此,莲子成熟后可以休眠相当长的时间,只维持微弱的生命活动。这是古莲子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P80实验讨论 1. 答:种皮具有保护种子内部结构的作用。豆类植物的子叶中储藏的营养物质是胚发育成幼苗时养料的来源。 2. 答:种子中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能发育成一个植物体。 3. 答:玉米胚乳遇碘变蓝,说明胚乳中含有淀粉。
4.
P82观察与思考讨论
1. 答:松、银杏等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着,种子是裸露的。
2. 答:桃、苹果、梨、葡萄等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这对种子起到保护作用,同时有利于种子的传播。
P86技能训练
答:左侧植物(白网纹草)的叶脉是网状脉,右侧植物(银线鸟巢风梨)的叶脉是平行脉。
P86练习
1.(1) √解析:松的球果是无果皮包被的种子, 因此, 松的球果不是果实。 (2) √解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是种子植物, 种子中都有胚。
(3) ×解析: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因此, 被子植物的种子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2.
3.被子植物一般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从而保证了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高效率地运输;它们一般都能开花和结果,所结的果实能够保护里面的种子,不少果实还能帮助种子传播。被子植物的这些特点,使它们成为地球(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类群。
P88想一想,议一议
答:这是一句农谚,是指种瓜种豆的时间是在清明节前后。清明节前后,气温回升,降水逐渐增多,适于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P91探究讨论
1.答:有必要。如果将2号瓶分别与l 号瓶、3号瓶、4号瓶相比较,各自只有一个因素不同。因此,2号瓶可以分别作为l 号瓶、3号瓶、4号瓶的对照,以排除除了所研究的因素外,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答:不是。因为1号瓶和3号瓶中的水和温度都不同,研究的因素不止一个,所以不是一组对照实验。 3. 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如4号瓶中出现个别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有:种子没能完全浸没在水中;个别种子贴在瓶壁并在滤纸边缘,部分暴露在空气中。
P92旁栏思考题
答:首先从外观上看种子的形态是否保持完整,胚是否受到损害。如果胚受损,则无法确定种子是否处于休眠状态。如果种子完好无损,就将种子放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等)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若种子还不能萌发,则可以判断它们可能处于休眠状态。
P94探究讨论
1.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比较。
2. 答:应该不同。本实验为随机抽样检测,那么选取的种子本身在完整程度、发育程度上就存在着差异。同时每名同学在本实验中人为控制的环境条件也会有所差别,因此种子的发芽情况会有所不同,收集的数据也不会完全相同。
P94练习
1.因为不同作物的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不完全相同,播种时要根据不同作物的要求,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浸种是满足种子萌发对水的要求,耕耙土壤是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选择不同的时间播种,是满足不同作物的种子萌发对温度的不同要求。
2.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保存种子时可以降低温度;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因此,保存种子时要注意保持环境干燥;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因此,可以通过密闭,或通入氮气,以减少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等方法保存种子。
3.蚕豆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条件无关,烟草种子在有光的条件下萌发,苋菜种子在无光的条件下容易萌发。
P96想一想,议一议
答:黑麦的根数量多、总面积大,可以有效地固定植物体、吸收水分以及溶于水中的无机盐。
P97实验讨论
答: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可以增加细胞的数量,伸长区细细胞体积增大可以增加根的体积。
P99演示实验讨论
1. 答:根据学生的观察回答。回答参考:1号玻璃器皿中盛放的是土壤浸出液,玉米幼苗生长健壮,颜色鲜绿;2号玻璃器皿中盛放的是蒸馏水,玉米幼苗生长瘦弱,颜色变浅发黄。
2. 答:蒸馏水的成分主要是水;土壤浸出液中除了水,还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如Mg 、Ca 、K 、Na 、Fe 、Mn 、Cu 、B 、P 、S 等。
答:因为土壤浸出液中含有玉米生长所需要的多种无机盐,如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P100技能训练分析
1. 答:小麦的需水量随发育时期的推移而增加。 2. 答:抽穗期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
3. 答:返青期每天需水量为21.9立方米/(公顷),拔节期每天需水量为38.1立方米/(公顷).抽穗期每天需水量为47.8立方米/(公顷),灌浆期每天需水量为38.5立方米/(公顷)。形成的柱形图如下:
P101练习
1.(1)×解析:根生长不仅指细胞数目增多, 也包括细胞体积增大。这是通过细胞分裂和生长实现的。 (2)×解析:植物生长不仅需要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还需要许多其他种类的无机盐。 (3)×解析:分生区细胞和伸长区细胞形态、体积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4)×解析:芽不一定都发育成枝条, 有的芽发育成花。
2.D 解析: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 形成根毛, 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3.A 解析:分生组织的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4.保护根毛,可以更好地吸收水分。
5.(1)输入的液体中可能含有水分和无机盐,给植物补充水分和提供营养,以促进植物的生长。 (2)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输导组织中。
6.符合科学种田的道理。这一句农谚说的是,对于庄稼来说,它的成活、生长和收获,在于浇水的方式、方法;而庄稼收获的多少,在于对它施肥的时间、方式和施肥量。这说明了水、肥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P103想一想,议一议
答:花朵的色彩和香味可以把昆虫吸引过来,昆虫在采食花蜜或花粉时,可以传播花粉,以帮助植物传粉。这样的花属于虫媒花。
有些植物的花并不具有艳丽的色彩和香味,这是因为这些植物的传粉不是通过昆虫来进行的,而是借助风的力量将花粉送到同种其他植株的雌花柱头上,以完成传粉。一般情况下,风媒花产生的花粉数量特别多,而且表面光滑、干燥而轻,便于被风吹到相当的高度与距离相当远的地方。
P103观察与思考
1. 答:花的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 2. 答: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
P104旁栏思考题
答:这是因为果树的传粉受到了影响。例如,靠昆虫传粉的果树由于昆虫的飞行等活动受到限制,因此传粉不足,造成减产;靠风传粉的果树由于阴雨导致花粉无法随风传播,也会造成减产。
P107练习
1.(1)×;(2) √。 2.
包括
包括
3.黄瓜、南瓜、丝瓜这些植物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即在同一株植物上,有的花是雄花,有的花是雌花,一般情况下雄花的数量会多于雌花。那些只开花不结果的花是雄花。
P109想一想,议一议
答:植物吸收的水分一部分成为植物体的组成成分以及参与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其余的则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一方面可以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另一方面在炎热的夏天,通过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P109观察与思考
答:植物茎内有相互连接的导管,水分在茎内是通过导管运输的。
P111实验
答:保卫细胞呈半月形,靠近气孔一侧的壁厚,远离气孔一侧的壁薄。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关闭。通常情况下,当太阳升起、温度升高时,气孔张开,植物的蒸腾作用加强,降低了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叶片被阳光灼伤。同时,随着水分的散失,使水向上运输的动力增大,促进植物的根吸水,使植物能够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当夜幕降临时,气温下降,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逐渐减弱,甚至停止,这时,大多数气孔也关闭了。
P113试一试
答:通常会观察到有气泡的产生。气泡的产生是受热后叶片中的气体从气孔中释放出来的缘故。气泡的多少与气孔的多少相关,因此观察到的结果与所选择的材料相关。
大部分植物叶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但不同类型植物叶的上、下表皮的气孔数量不同。一般禾谷类植物如玉米、水稻等,上、下表皮的气孔数量较为接近;双子叶植物如向日葵、番茄等,叶下表皮的气孔较多,有些植物,特别是木本植物如桃、苹果等,通常只是下表皮有气孔;也有些植物如水生植物,气孔只分布在上表皮。气孔的分布是植物长期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
P114旁栏思考题
答:答:蒸腾量占降雨量的80.5%(1 570/1 950×100%=80.5%)。蒸腾作用散失的水,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雨,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P114练习
1.(1)×解析:导管室运输水分的管道,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
细胞壁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
(2)×解析:植物体通过根丛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
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 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
(3)×解析:由于上表皮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温度比下表皮相对较高,叶片中的 水分比较容易从上表皮的气孔散失,气孔作为蒸腾作用水分出入的门户,
如果水分蒸发过多尤其是炎热的夏季,会让植物萎蔫甚至死亡,所以下表 皮气孔多会避免该种现象发生。 (4) √。
2.因为叶片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导致树苗因缺少水分而死亡,所以要剪去大量的枝叶。 3.(1)避免量筒中水分的蒸发,以保证水分的减少是被植物吸收掉的。
(2)插有枝条A 的量简中的液面比插有枝条B 的量筒中的液面低。原因是枝条A 带有叶,蒸腾作用较强,会从量筒中吸收更多的水分;枝条B 没有叶,蒸腾作用较弱,从量简中吸收的水分少。
4.水蒸气在天空中凝结成云,然后以雨、雪等形式落到地面,一部分被生物利用和被土壤等吸收,其余部分汇成江河。可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奔流到海”是指江河的水也汇入海洋。“不复回”是指地表水只能向海洋中流,而海水不会倒流入江河并返回到陆地。但海洋中的水会以水蒸气的形式到达陆地上空,最终又会以雨、雪等形式成为“天上来”的水。可见,从水循环的角度看,汇人海洋的水也是可以再返回陆地的。
P116想一想.议一议
答:绿色植物除了为蛙提供隐蔽的栖息环境外,还间接地为蛙提供了食物来源,因为大多数蛙类的食物是昆虫,而昆虫如蝗虫以绿色植物为食。绿色植物还在维持生物圈的碳一氧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蛙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P117实验. 讨论
1. 答:使叶片中原来贮存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以排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在实验过程中形成的。
2. 答:是为了做对照实验。如果这一部分遇碘不变蓝,而照光部分变蓝,说明经一昼夜“饥饿”处理后叶片中原来贮存的淀粉消耗完了,照光部分的淀粉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还说明叶片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制造有机物(淀粉)。 3. 答:主要是淀粉等糖类。
P120练习
1.(1)×解析: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
(2)√
(3)×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4) √。
2.营养组织。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3.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它们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食物链、食物网,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如果没有绿色植物,食物链、食物网将会因为失去起点而解体,其他生物就会饿死。可以说,绿色植物是生物圈的基石,
4.实验方法:实验的方法,光照是本实验的变量,设计有光照和无光照的对照实验:
实验步骤:①准备某种植物的种子(如绿豆、大豆、芥菜子)20粒,两个能够盖紧的罐头瓶,一把小勺,四张餐巾纸或卫生纸,两张标签纸和胶水(或直接用黏性标签)。 ②在两个标签上分别写上“有光”、“无光”,分别贴在两个罐头瓶上。将两个罐头瓶放倒,每个瓶中放上两张餐巾纸。用小勺在两个瓶中分别撒上10粒种子,再洒上点儿水,使里面的纸变得潮湿,拧紧瓶盖。 ③将“有光”的瓶放在室内有光的地方,将“无光”的瓶放在壁橱里。一周后观察种子萌发长出的幼苗的颜色。预期结果:“有光”的瓶中的幼苗是绿色的,“无光”的瓶中的幼苗是淡黄色的。
P121想一想,议一议 答:忽略了空气的作用。
P123演示实验
答: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因为金鱼藻在光下放出的气体可以促进燃烧,氧气有助燃作用,由此可以推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P126技能训练
1. 答: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植物和光源的距离远近与其产生的气泡数目成反比,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越多。因为气泡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泡越多,说明光合作用越强,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光照越强,光合作用也就越强。 2. 答:如果将这个试管放在黑暗中,试管中将没有气泡冒出。因为金鱼藻在黑暗中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试管中将没有气泡冒出。
P126练习 1.(1) √;
(2)×解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只有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3)×解析: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一是把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二是把太阳能(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并非释放能量,呼吸作用是释放能量的。
(4) √。 2.
3.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4.①应是两组一样的实验装置,其中A 组放置氢氧化钠溶液.B 组不放置氢氧化钠溶液;②两组均进行“饥饿”处理,“红色安全灯”应为“绿色安全灯”;③两组同时照光;④两组进行相同的处理;⑤两组进行相同的处理,“葡萄糖”应为“淀粉”。
P127想一想.议一议
答:不科学。有光照时,绿色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以更新居室内的空气。在黑暗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仍在进行,会消耗居室内的氧气,将二氧化碳排放到居室中,影响居室内的空气质量。
P128演示实验
1. 答:甲瓶的温度高,说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释放出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2. 答: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实验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放出了二氧化碳。
3. 答:甲瓶中蜡烛的火焰熄灭了,乙瓶中照常燃烧,说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吸收了氧气,导致蜡烛的火焰熄灭。
P129旁栏思考题
答:因为生命活动越旺盛的器官,呼吸作用就越强,以便为生命活动提供充足的能量。因此,幼嫩的叶比衰老的叶呼吸作用强,花比叶的呼吸作用强。
P131技能训练
答: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因为既是同一种甜瓜,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又基本相同,白天的温度也相同,所以两地的甜瓜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因为甲地的甜瓜的禽糖量比乙地的高,所以甲地的甜瓜消耗有机物的最比乙地的少。因为在生物体内只有呼吸作用可以消耗有机物,所以甲地的甜瓜的呼吸作用比乙地的弱。
因为甲乙两地其他条件相同,只有夜间温度有明显差异,甲地的夜间温度比乙地的低,说明环境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强弱有影响。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越强。
P131练习 1.
2.栽花或种庄稼需要松土,是为了使植物的根得到充分的氧气,保证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储藏甘薯、白菜的窖必须留有通风孔,是因为甘薯、白菜进行呼吸作用会导致窖内温度升高,而温度升高又会导致呼吸作用加强,消耗农作物的营养,使农作物的品质下降。通风能降低温度,延长农作物的储藏时间。
3.叶绿体和线粒体的不同作用:叶绿体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通过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用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联系:线粒体分解的有机物的最初来源是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4.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愈演愈烈,出现气候、地质状况异常,例如,冰川加速融化,干旱、洪涝灾害频发,全球许多地方受灾。因此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P132想一想, 议一议
花儿红了, 草儿绿了, 水儿清了, 地球妈妈笑了。 人人爱花草, 空气环境好。
小花多可爱,请你别伤害。踩时花溅泪,踏后草揪心--爱护花草。
P134旁栏问题答案
森林能够给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和多种林副产品; 森林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 森林是土壤的保护伞, 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蓄水库, 具有拦截、吸收、蓄积降水的功能, 对于减轻旱涝灾害起重要作用; 森林是庞大的氧气制造厂, 具有缓解“温室效应”的功能; 森林是良好的吸尘器, 是防风固沙的屏障; 森林还有净化空气、隔音等作用。
P136练习
1. 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是:(1)植树造林能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生机盎然;(2)树能制造大量氧气, 吸附尘埃或有毒气体, 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3)通过树木的蒸腾作用可提高其周围的空气湿度, 并增加降水量, 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4)植树造林还可以为鸟类等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2. 例如, 长江、嫩江和松花江在1998年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 这与各江河流域上游的植被破坏有着密切关系由于人类的乱砍滥伐, 一些地区的水循环受到破坏, 同时土壤缺少植物根系的固着而随水流失。北方的沙尘暴更是与地表植被的破坏密切相关, 草场的退化使草原变为荒漠、沙地。特别是在春天, 沙土更容易随风刮起, 形成沙尘暴。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答案(完整版)
P3想一想, 议一议
机器人本质上是“机器”, 它不具有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遗传和变异, 能生长和繁殖、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等生物的特征, 所以说它不是生物。
P3观察与思考
1. 生石花能开出黄色的花朵, 说明生石花能繁殖, 具备生物的特征, 所以说它是生物。
2. 钟乳石慢慢长大是由于碳酸钙逐渐沉积形成, 但钟乳石不具有呼吸、排泄等生物所共有的特征, 所以说钟乳石不是生物。
3.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 关键是看它是否具备生物的特征。若具备生物的特征则说明该物体具有生命, 若不具备生物的特征则说明该物体不具有生命。生物的特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外,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等等。
P4旁栏问题答案
植物体在白天能进行光合作用, 它制造的氧气大于它消耗的氧气, 它不需要从外界吸收氧气; 植物体在夜晚进行呼吸作用只消耗氧气不制造氧气, 需要从外界吸收氧气。
P8练习
1.(1)× 能运动不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因此, 能否运动不能作为判断一个物体是否
是生物的依据。
(2)√ 植物属于生物, 也需要呼吸。
(3)ד一猪生九仔, 连母十个样”说的是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不同个体间总有
一部分特征并不相同, 属于变异。
(4)× 病毒也属于生物, 但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2.
3.(1)珊瑚不是生物, 珊瑚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 不具有生物
的特征。而珊瑚虫是生物, 因为珊瑚虫生活需要营养, 能进行呼吸, 能繁殖, 具
有生物的特征。
(2)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 且温度适宜, 有利于藻类的生长, 从而为珊瑚虫提供
更多的氧气。因此, 珊瑚虫一般生活在温暖的浅水区。
P9想一想, 议一议
文中提到的植物, 有的是具体的植物名称, 如皂荚树、菜花、桑椹, 有的是一类植物的总称, 如菜、树、草。文中提到的昆虫及其栖息环境是:蝉(树上) 、黄蜂(伏在菜花上) 、油蛉(泥墙根处) 、蟋蟀(泥墙根处) 。文中提到的鸟类及其栖息环境是:叫天子(云雀)(草丛中) 。
P12想一想, 议一议
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西部和北部、甘肃南部、西藏东部及陕西西南部。这些地区气候温凉潮湿、隐蔽条件好、有竹类植物且水源充足, 适于大熊猫生活。
P13旁栏问题答案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各种无机盐, 施肥是为了补充土壤里没有或缺少的无机盐, 保证农作物生长对无机盐的需要。给农作物施肥说明农作物除了受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影响外, 还受土壤中的无机盐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P14探究
1. 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光; 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也对该动物有影响。
2. 采用对照实验, 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 其他因素都保持相同, 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
3. 本实验用10只鼠妇做实验, 可以减小误差。当然, 用更多的鼠妇做实验更好, 但会增加实验的难度。如果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 结果偶然性较大, 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4. 一个组的平均值容易出现误差, 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假设全班有6个组, 则相当于又做了5次重复实验, 计算这6次实验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可以减小误差, 得出可信的结论。
P15旁栏问题答案
在河流中生长的鱼不能在海洋中生活。
P17资料分析
1. 骆驼失水很少, 且骆驼一次能喝大量的水, 并且能将水储存在胃里, 适应缺水环境; 骆驼刺的根系发 达, 地上部分植株矮小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2.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 可以使土壤疏松, 提高土壤的通气和排水能力, 它的排出物还能提高土壤肥力。
3. 旗形树树冠的形状是对多风环境的适应; 生活在寒带的雷鸟的羽毛在冬季是纯白色, 到了夏季就变成棕褐色, 是对生活环境的适应; 候鸟迁徙是对气候变化的适应;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是蚂蚁对环境的影响, “大树底下好乘凉”是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P18 练习
1.(1)× 生物的环境包括影响其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其他生物。
2.(2)× 非生物因素不仅包括阳光、温度和水, 也包括空气、土壤等其他因素。
(3)√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的。生物既受环境的影响, 也能影响环
境。
(4)× 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 竞争是指不同种生物
之间的一种关系。
2. 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由于在同一季节山上气温相对较低, 桃
树生长迟缓。生长在平原地区的桃花,4月就已经凋谢, 而山上的桃花才刚刚开放。
3.(1)
(2)假如猫少了, 田鼠由于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 田鼠以土蜂和幼虫为食, 并破坏它们的巢, 因此, 土蜂数目随之减少; 三叶草由于得不到土蜂的及时传粉而减少; 三叶草是牛的食物, 牛由于缺少食物而受到影响。
4. 图中蝴蝶的体色与周围落叶的颜色基本一致, 这是一种保护色。这样, 它就不易被敌害发现, 从而增加生存下去的机会。
5. 山羊因为啃食草根, 影响了草的生长。如果饲养的山羊过多, 管理不当, 就会破坏草场植被。
P19想一想, 议一议
试验区被网罩起来, 虽然可以防止鸟吃草籽儿, 但同时也阻止了鸟捕食虫, 最后草的叶子被虫吃光了; 在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原, 虽然鸟吃了一小部分草籽, 但同时鸟还能大量捕食虫, 减少了虫对草的危害, 所以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原, 牧草生长良好。这个实例说明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P20资料分析
1. 从啄木鸟在树干上找虫吃可以看出, 树、昆虫幼虫和啄木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即昆虫的幼虫以树木为食, 啄木鸟以昆虫为食。
2. 插图中已死亡的树桩, 会被腐生细菌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 成为可被植物重新利用的物质, 腐烂的树桩最终会在自然界中消失。
3. 在生态系统中, 植物、动物(腐生动物除外) 和真菌依次扮演着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
P21旁栏问题答案
不认同。消费者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如果没有消费者, 就不会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
P22观察与思考
1. 图中共有9条食物链。即①草→鼠→蛇→猫头鹰; ②草→鼠→猫头鹰; ③草→鼠→狐; ④草→兔→狐; ⑤草→兔→猫头鹰; ⑥草→食草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 ⑦草→食草昆虫→蜘蛛→吃虫的鸟→猫头鹰; ⑧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 ⑨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
这些食物链之间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2. 从理论上分析, 如果蛇的数量大量减少, 由于猫头鹰处于多个食物链中, 可通过捕食其他生物来生存, 猫头鹰的数量变化不大; 青蛙、鼠的数量会增加导致蜘蛛、食草昆虫的数量减少;
食草昆虫的数量减少会使草的数量
增加, 因此, 鸟的生活也受到影响, 鼠的数量增加会使草的数量大量减少, 草的数量减少了, 兔的生活受到影响, 所以各条食物链之间是密切联系的。
P23资料分析 1. 这些有毒物质会在人体内积累, 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2. 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 而且是生物体无法排出的, 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 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 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P24练习
1.(1)× 一个生态系统不仅包括一定空间内的生物, 还包括生物生存的环境。一块农田才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
(2)×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只是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包括非生物部分。
(3)√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 而是有一定限度的。
2.D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 箭头指向捕食者, 以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 其中不出现无机环境和分解者。
3. 野生青蛙以昆虫为食, 而大多数昆虫如蝗虫、蚱蜢等都是以植物为食的, 对农作物有一定危害。因此, 捕食青蛙会使有害昆虫因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 从而导致粮食减产。
4. 生物实验室里的水族箱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因为它大体上符合生态系统的特征, 具有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 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5.
P26想一想, 议一议
人们在施用DDT 后,DDT 进入当地的大气和水体, 由于大气和水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地有规律环流,DDT 便随着大气和水的环流, 到达南极地区, 经食物链或呼吸进入南极洲动物的体内。
P30资料分析
河流生态系统中的龟、鳄等可爬到岸边的树林中, 所以它与森林生态系统有联系; 一些鸟在水中取食, 到树上筑巢, 陆地上的动物到河边喝水, 这又进一步说明它与陆地上的生态系统相联系。另外, 阳光、空气是各个系统所共有的, 降水可把别处的水分带来, 河水可以饮用, 也可以灌溉农田, 所以说河流生态系统与许多生态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P30旁栏问题答案
能。海洋中的水经蒸发形成水蒸气, 进入到大气中, 经大气环流来到陆地上空, 大量水蒸气形成云, 最后以降水的形式返回陆地。
P32练习
1.D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由地球上所有生
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构成。
2.
猞猁栖息环境极富多样性, 从亚寒带针叶林、寒温带针阔混交林至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灌丛草原及高寒荒漠与半荒漠等各种环境均有其足迹。生活在森林灌丛地带,密林及山岩上较常见,故适于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扬子鳄喜欢栖息在湖泊、沼泽的滩地或丘陵山涧长满乱草蓬蒿的潮湿地带。故适合于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疣鼻天鹅栖息在沼泽、湖泊、河流处,也在近海的咸水地带活动。故适合河流、湿地生态系统;鸬鹚属于鸟类,从水中捕食。故适于河流、湿地生态系统;黑斑蛙是蛙科蛙属的1种,俗称“青蛙”“田鸡”,栖息在农田周围,尤其是水田。故适于湿地、农田生态系统。鳗鲡属于江河性洄游鱼类,原产于海中,溯河到淡水内长大,后回到海中产卵。故适于海洋、河流生态系统。
3. 岳阳地区农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三者相关联。淡水生态系统提供农田生态系统所需的灌溉水源,农田生态系统为城市生态系统提供各种农产品。
P36想一想,议一议
答:观察的材料应放置在与物镜接近的载物台上。目镜与物镜可将观察材料放大。
P38实验“四、练习”
答:向左移动玻片标本,则物像向右移动。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正好相反。
P39 实验“讨论”
①答: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②答: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只要在下降镜筒时,就必须眼睛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以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碰撞。
③答:当我们通过显微镜看清标本时,光线要经过反光镜的反射,通过光圈、通光孔、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最后进入人眼。
P40练习
1.(1)√;(2)×;(3)√:(4)√。
2. 周围的同学遮挡了进入反光镜的光线。
3. 当不透明的纸很厚时是看不清的,因为不透明的纸阻断了反光镜反射的光线。
4. 小熊的操作有四点错误:不能用纱布擦拭目镜,一定要用擦镜纸擦拭;先对光再观察;在双眼注视下,将镜筒下降至与玻片标本距离很近时方可停止;调焦观察时,应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待看清物像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5. 各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号200倍,2号400倍,3号40倍,4号125倍。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是3号镜。因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物像就越小,所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就越大。
6. 最简便的方法是转动一下目镜,若视野中的污点移动了,则污点在目镜上,反之在装片上。
P42想一想,议一议
答:萌萌没有观察到细胞的原因是菠菜叶太厚,反射光线无法穿过。解决方法:制成菠菜叶细胞临时装片再观察。
P44实验·讨论
①答:相同的结构主要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一般看不到线粒体)、液泡等等。 ②答: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几乎是无色的。碘液是用来使细胞核着色的,以便观察到细胞核。
P45练习
1. (1)×解析:观察红细胞时, 应将实验材料制作成涂片进行观察。
(2)×解析:制作临时装片时, 实验材料越薄越有利于观察到细胞。
(3)×解析:绿色植物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线粒体, 但只有绿色部分的细胞才有叶绿体。
(4)×解析:画细胞结构简图时要用绘图铅笔, 用铅笔细点来表示图中较暗的地方, 越暗细点越密。
2. 视野中气泡边缘是黑色的且较粗,大小不一,呈圆形。细胞则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之分,形态多样。
3. 给临时装片染色的染色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具有特殊染色功能且对细胞有毒害作用,如龙胆紫可将细胞核染成紫色,醋酸洋红可将细胞核染成红色,经它们染色的细胞已经失去活性。另一类具有特殊染色功能但对细胞的活性无大的影响,称为活体染色剂,如可对线粒体染色的健那绿。一般说来,给临时装片标本中的细胞染色,大都会使细胞失去活性,但对观察有帮助。当需要被观察的细胞保持活性或所要观察的结构较明显时,可不染色。
4. 挤压水果所得到的果汁来自于细胞中的液泡。
P46想一想,议一议
答:蛙的三种细胞具有的共同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在示意图中看不到线粒体)。
蛙的三种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主要的不同之处是缺少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P47实验•讨论①答:不同的动物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不同。不同的液体环境具有不同的渗透压。生理盐水是指生理学实验或临床上常用的,其渗透压与动物或人体血浆的渗透压相等的氯化钠溶液。哺乳类动物细胞(包括人类)需用的生理盐水的质量分数是0.9%。在这样的生理盐水中,人的细胞形态、功能可保持正常。若在清水中,人的细胞会吸水涨破。②答: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扁平,在光学显微镜下一般呈无色状态,不易观察其内部结构。稀碘液染色后,可见较清晰的细胞核。③答: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
P48模拟制作
1. 这个模型中的塑料袋相当于细胞膜, 果脯相当于细胞核, 琼脂相当于细胞质。
2. 模拟制作植物细胞时, 需注意:在制作植物细胞模型时, 除需准备制作动物细胞模型的物品外, 还应准备透明塑料小盒、大塑料食品袋、糖水。先在小塑料袋内注入糖水, 并且线扎紧。将小塑料袋放入已装有琼脂和果脯的较大塑料袋中, 然后将较大塑料袋放在塑料小盒中盖好。透明塑料盒相当于细胞壁, 小塑料袋及其内的糖水相当于液泡。还可以增加若干颗绿色果脯(如青梅), 表示叶绿体。
3. 根据实际情况回答。比如, 换用一次性碗制作细胞膜, 用乒乓球制作细胞核, 用透明胶包好的有颜色的纸团制作线粒体。
P49练习
1.
2. 可将样品制成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如发现有叶绿体和液泡,则该样品为植物。因为动物细胞不含叶绿体,一般也没有液泡。若没有发现叶绿体(由于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可将生物样品放置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制成临时装片并观察,若仍看到有细胞存在,则说明该样品细胞有细胞壁,应为植物。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在蒸馏水中会吸水涨破。
P50想一想, 议一议
答:一般应保证无菌、无毒的环境;有营养物质(合成培养液);适宜的温度和PH ;适宜的气体环境(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应该向培养瓶中加入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和动物血清等物质。(其中加入动物血清十分关键, 因为动物血清可以提供一个类似生物体内的环境, 同时动物血清中也含有一些动物的激素和酶, 可以促进细胞的发育。)
P53资料分析
多莉是由一个特殊的细胞发育而来的。这个细胞由A 羊的卵细胞膜、细胞质和B 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构成。移入C 羊子宫内的是由这个细胞发育成的小胚胎。结果多莉的长相与B 羊十分相像,正好说明控制生物发育和遗传的物质在细胞核中。这里没有说多莉与B 羊完全一样,而只是说十分相像,是由于细胞质中也含有少量的遗传物质,因此多莉有少部分性状与A 羊相似。
P54练习
1.(1)× 解析:细胞中的物质部分是在细胞内合成的, 部分是从外界摄取的。
(2)× 解析: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需要的或有害的物质, 这些物质能够通过细胞膜排出。
(3)× 解析:动物细胞和植物非绿色部分的细胞如根尖细胞不含叶绿体。
2.
3. 医生常给危重病人吸氧和注射葡萄糖溶液的原因: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进行能量转换时,需要利用氧将细胞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分解,才能将营养物质中的化学能转变成人体细胞所能利用的能量,供人体细胞生命活动所需。危害病人的各器官、系统功能减弱,因此危重病人通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获得的氧、营养物质减少。医生常给危重病人吸氧和注射葡萄糖溶液,就是在给病人补充氧和营养物质,以便细胞中个的线粒体能正常工作,是病人尽快康复。
P56想一想, 议一议
会。壁虎尾巴损伤处具有再生细胞,该细胞能够进行细胞分裂,分裂产生的新细胞经过生长和分化,逐渐发育为新的尾巴。
其他问题:壁虎断尾后,多长时间能长出新的尾巴?所有的壁虎都有断尾的现象吗?、为什么壁虎尾巴断
掉后还能重新长出来呢?
P57练习
1.(1)× 解析:细胞不能无限制地长大, 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大小, 就会进行分裂。
(2)√解析:细胞在分裂时, 染色体会进行复制, 细胞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 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3)× 解析:一般情况下, 同一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均相同。
P58练习
2.
3.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 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 随后, 细胞质分成两份, 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如果是动物细胞, 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 缢裂为两个细胞; 若是植物细胞, 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央, 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于是, 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细胞分裂过程中, 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 在细胞分裂时, 染色体复制加倍, 随着分裂的进行, 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 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种变化的重要意义在于: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DNA, 而DNA 就是染色体的成分之一, 细胞分裂实现了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 也就实现了遗传物质DNA 的复制和均分。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也保证了生物物种正常稳定地延续。
P59想一想, 议一议
图中的省略号代表的过程大致是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在这个过程中, 除了细胞的数量增加以外,还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分裂的细胞要进行生长, 在细胞生长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组织,并由组织构成了各种类型的器官,如鳃、心脏等;不同的器官又构成了系统,如鱼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
P61实验讨论
答:(1)上皮组织: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如表皮) 和分泌(小肠上皮) 等功能。
(2)肌肉组织:肌肉组织的主要功能是收缩和舒张。
(3)神经组织:神经组织的功能是能够感受刺激, 产生并传导兴奋, 在体内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4)结缔组织:主要功能是支持(骨组织)、连接(如疏松结缔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营养(血液)、保护(如疏松结缔组织中的巨噬细胞)。
P62练习
1.(1)× 解析: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根据形态、结构、功能不同形成了不同组织, 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组成器官, 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成系统。因而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不是随机堆砌在一起的。
(2)√解析:胃腺细胞属于上皮组织, 胃壁肌肉细胞属于肌肉组织。
(3)√解析:同一受精卵经细胞分裂和分化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
态和数目相同。
2. 皮肤中包含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皮肤位于身体表面, 有保护作用, 说明皮肤中含有上皮组织; 皮肤被划破时人会感到疼痛, 说明皮肤中含有神经组织; 划破时会流血, 说明皮肤中含有结缔组织。
3.
4.
P63想一想, 议一议
答:吃过。番茄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且细胞壁较厚,具有保护番茄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番茄的果肉细胞排列疏松,细胞细胞壁薄、液泡较大,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番茄果肉中有一些筋络,里面有许多管状细胞,具有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功能。吃番茄时,那酸甜的汁液来自果肉细胞,因为果肉细胞的液泡很大,而且细胞液中溶解着糖类、蛋白质等物质。
P65练习
1. 略。
2.D 解析:藕中的“丝”是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输导组织。
3. 保护组织主要分布在植物体各个器官的表面。输导组织贯穿在根、茎、叶等器官中,把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如果掐去植物一根枝条的顶端,那么这根枝条就不能继续往上生长了,因为在枝条的顶端有分生组织。
4. 橘子是植物的果实,里面有种子。外面有果皮,包括橘子皮、橘子瓣,其中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种子中除保护组织、营养组织以外,还有分生组织等。
5.
位于树皮中的筛管,将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植物体的其它器官和组织供其利用,如果将树皮剥去,植物的其它器官就会因得不到有机物而导致植物体死亡。
6. 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方面来比较,动物体比植物体更复杂,植物体是由器官直接构成的,没有系统。
P66想一想, 议一议
眼虫也是一个细胞, 既具有与人体的细胞相同的基本结构——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 又具有与人体的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特点。眼虫虽然没有器官和系统, 但是它的的细胞分化出的不同结构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如能运动的鞭毛,有光时可以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无光时可以通过表膜从外界获取营养。这些结构的存在都有助于眼虫独立生活。
P67实验. 讨论
1. 答:草履虫是一个细胞。因为它具有细胞所共有的基本结构:细胞膜(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 答:草履虫是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能够靠体表纤毛的摆动到处游动。从水中获得氧以及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排入水中。它会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的草履虫。
P69练习
1.(1)×解析: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 不存在细胞分化现象。
(2)×解析: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不一定比单细胞生物大。
2.从结构上看,草履虫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基本结构。从生物特征上看,草履虫要从水中获得食物,伸缩泡、收集管也可以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排出体外,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当草履虫受到外界刺激时,如遇到障碍物时,它能够靠表膜上纤毛的不断摆动而运动到相对安全的环境中。
3.(1)甲(←)乙(→) 。
(2)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的刺激,所以在有盐粒一侧的草履虫要逃离,游到没有盐粒的培养液滴中去;肉汁对于草履虫来说是有利的刺激,所以在没有肉汁一侧的草履虫会游到有肉汁的培养液滴中去。
(3)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4.小熊认为眼虫是植物,判断依据是眼虫的结构中有叶绿体;萌萌认为眼虫是动物的原因是眼虫有眼点、鞭毛能运动。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眼虫是眼虫属生物的统称,在植物学中称为裸藻,在动物学中属于原生动物。因此说眼虫是一类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单细胞真核生物。
P72想一想,议一议
答:我们常见的植物叶片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吸收光能。藻类植物的细胞里也含有类似的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也称做植物。在池塘中生活的藻类植物,它们的个体微小,几乎全身都能直接从池水中获取所需要的无机物,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
P73观察与思考讨论
1. 答:藻类植物大多数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潮湿的;
2. 答:藻类植物的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有不少藻类植物是单细胞生物。
3. 答: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可参考教材中图3-3回答。
如:藻类植物能给水中植食性鱼类提供饵料,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和琼脂等,可供工业也医药上使用;在生物圈中,藻类植物作为生产者,一般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大其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P75观察与思考讨论
1. 答: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
2. 答: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它们全身都浸没在水中,几乎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自身所需要的无机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藻类植物的生活不能离开水。苔藓植物的植株通常具有类似茎、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它们具有非简单的假根。苔藓植物能在陆地上生活,但只能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
P77旁栏思考题
答:蕨类植物之所以比苔藓植物更适于在陆地上生活,主要是因为它解决了水的问题。蕨类植物的植物体(孢子体)不仅有茎、叶的分化,而且有真正的根和输导组织,吸收和运输水分的能力较强。其次,在生
活史中,孢子体和配子体都能独立生活,但孢子体占优势,因此比苔藓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
P77练习 1.
2.鱼缸长期不换水,鱼的排泄物等会使得鱼缸中藻类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增加,藻类植物得以大量繁殖,因此鱼缸中的水会逐渐变绿,贴在鱼缸壁上的藻类植物会形成绿膜。
3.多数苔藓植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因此,树干背阴的一面往往有苔藓生长,而向阳的一面没有。 4.煤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由于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因而严重地威胁苔藓植物的生存。燃煤火力发电厂建成后,它的周围就很难看到绿茸茸的苔藓植物了。
5.在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中,蕨类植物有输导组织。输导组织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植物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能力,因而使植物能在陆地上生活。
P79想一想,议一议
答:莲子的种皮非常坚硬、致密,把种子密闭起来,既阻挡外面的水分和空气渗入。也阻挡种子内的水分散失,因此,莲子成熟后可以休眠相当长的时间,只维持微弱的生命活动。这是古莲子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P80实验讨论 1. 答:种皮具有保护种子内部结构的作用。豆类植物的子叶中储藏的营养物质是胚发育成幼苗时养料的来源。 2. 答:种子中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能发育成一个植物体。 3. 答:玉米胚乳遇碘变蓝,说明胚乳中含有淀粉。
4.
P82观察与思考讨论
1. 答:松、银杏等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着,种子是裸露的。
2. 答:桃、苹果、梨、葡萄等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这对种子起到保护作用,同时有利于种子的传播。
P86技能训练
答:左侧植物(白网纹草)的叶脉是网状脉,右侧植物(银线鸟巢风梨)的叶脉是平行脉。
P86练习
1.(1) √解析:松的球果是无果皮包被的种子, 因此, 松的球果不是果实。 (2) √解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是种子植物, 种子中都有胚。
(3) ×解析: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因此, 被子植物的种子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2.
3.被子植物一般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从而保证了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高效率地运输;它们一般都能开花和结果,所结的果实能够保护里面的种子,不少果实还能帮助种子传播。被子植物的这些特点,使它们成为地球(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类群。
P88想一想,议一议
答:这是一句农谚,是指种瓜种豆的时间是在清明节前后。清明节前后,气温回升,降水逐渐增多,适于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P91探究讨论
1.答:有必要。如果将2号瓶分别与l 号瓶、3号瓶、4号瓶相比较,各自只有一个因素不同。因此,2号瓶可以分别作为l 号瓶、3号瓶、4号瓶的对照,以排除除了所研究的因素外,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答:不是。因为1号瓶和3号瓶中的水和温度都不同,研究的因素不止一个,所以不是一组对照实验。 3. 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如4号瓶中出现个别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有:种子没能完全浸没在水中;个别种子贴在瓶壁并在滤纸边缘,部分暴露在空气中。
P92旁栏思考题
答:首先从外观上看种子的形态是否保持完整,胚是否受到损害。如果胚受损,则无法确定种子是否处于休眠状态。如果种子完好无损,就将种子放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等)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若种子还不能萌发,则可以判断它们可能处于休眠状态。
P94探究讨论
1.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比较。
2. 答:应该不同。本实验为随机抽样检测,那么选取的种子本身在完整程度、发育程度上就存在着差异。同时每名同学在本实验中人为控制的环境条件也会有所差别,因此种子的发芽情况会有所不同,收集的数据也不会完全相同。
P94练习
1.因为不同作物的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不完全相同,播种时要根据不同作物的要求,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浸种是满足种子萌发对水的要求,耕耙土壤是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选择不同的时间播种,是满足不同作物的种子萌发对温度的不同要求。
2.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保存种子时可以降低温度;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因此,保存种子时要注意保持环境干燥;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因此,可以通过密闭,或通入氮气,以减少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等方法保存种子。
3.蚕豆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条件无关,烟草种子在有光的条件下萌发,苋菜种子在无光的条件下容易萌发。
P96想一想,议一议
答:黑麦的根数量多、总面积大,可以有效地固定植物体、吸收水分以及溶于水中的无机盐。
P97实验讨论
答: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可以增加细胞的数量,伸长区细细胞体积增大可以增加根的体积。
P99演示实验讨论
1. 答:根据学生的观察回答。回答参考:1号玻璃器皿中盛放的是土壤浸出液,玉米幼苗生长健壮,颜色鲜绿;2号玻璃器皿中盛放的是蒸馏水,玉米幼苗生长瘦弱,颜色变浅发黄。
2. 答:蒸馏水的成分主要是水;土壤浸出液中除了水,还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如Mg 、Ca 、K 、Na 、Fe 、Mn 、Cu 、B 、P 、S 等。
答:因为土壤浸出液中含有玉米生长所需要的多种无机盐,如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P100技能训练分析
1. 答:小麦的需水量随发育时期的推移而增加。 2. 答:抽穗期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
3. 答:返青期每天需水量为21.9立方米/(公顷),拔节期每天需水量为38.1立方米/(公顷).抽穗期每天需水量为47.8立方米/(公顷),灌浆期每天需水量为38.5立方米/(公顷)。形成的柱形图如下:
P101练习
1.(1)×解析:根生长不仅指细胞数目增多, 也包括细胞体积增大。这是通过细胞分裂和生长实现的。 (2)×解析:植物生长不仅需要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还需要许多其他种类的无机盐。 (3)×解析:分生区细胞和伸长区细胞形态、体积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4)×解析:芽不一定都发育成枝条, 有的芽发育成花。
2.D 解析: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 形成根毛, 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3.A 解析:分生组织的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4.保护根毛,可以更好地吸收水分。
5.(1)输入的液体中可能含有水分和无机盐,给植物补充水分和提供营养,以促进植物的生长。 (2)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输导组织中。
6.符合科学种田的道理。这一句农谚说的是,对于庄稼来说,它的成活、生长和收获,在于浇水的方式、方法;而庄稼收获的多少,在于对它施肥的时间、方式和施肥量。这说明了水、肥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P103想一想,议一议
答:花朵的色彩和香味可以把昆虫吸引过来,昆虫在采食花蜜或花粉时,可以传播花粉,以帮助植物传粉。这样的花属于虫媒花。
有些植物的花并不具有艳丽的色彩和香味,这是因为这些植物的传粉不是通过昆虫来进行的,而是借助风的力量将花粉送到同种其他植株的雌花柱头上,以完成传粉。一般情况下,风媒花产生的花粉数量特别多,而且表面光滑、干燥而轻,便于被风吹到相当的高度与距离相当远的地方。
P103观察与思考
1. 答:花的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 2. 答: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
P104旁栏思考题
答:这是因为果树的传粉受到了影响。例如,靠昆虫传粉的果树由于昆虫的飞行等活动受到限制,因此传粉不足,造成减产;靠风传粉的果树由于阴雨导致花粉无法随风传播,也会造成减产。
P107练习
1.(1)×;(2) √。 2.
包括
包括
3.黄瓜、南瓜、丝瓜这些植物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即在同一株植物上,有的花是雄花,有的花是雌花,一般情况下雄花的数量会多于雌花。那些只开花不结果的花是雄花。
P109想一想,议一议
答:植物吸收的水分一部分成为植物体的组成成分以及参与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其余的则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一方面可以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另一方面在炎热的夏天,通过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P109观察与思考
答:植物茎内有相互连接的导管,水分在茎内是通过导管运输的。
P111实验
答:保卫细胞呈半月形,靠近气孔一侧的壁厚,远离气孔一侧的壁薄。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关闭。通常情况下,当太阳升起、温度升高时,气孔张开,植物的蒸腾作用加强,降低了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叶片被阳光灼伤。同时,随着水分的散失,使水向上运输的动力增大,促进植物的根吸水,使植物能够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当夜幕降临时,气温下降,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逐渐减弱,甚至停止,这时,大多数气孔也关闭了。
P113试一试
答:通常会观察到有气泡的产生。气泡的产生是受热后叶片中的气体从气孔中释放出来的缘故。气泡的多少与气孔的多少相关,因此观察到的结果与所选择的材料相关。
大部分植物叶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但不同类型植物叶的上、下表皮的气孔数量不同。一般禾谷类植物如玉米、水稻等,上、下表皮的气孔数量较为接近;双子叶植物如向日葵、番茄等,叶下表皮的气孔较多,有些植物,特别是木本植物如桃、苹果等,通常只是下表皮有气孔;也有些植物如水生植物,气孔只分布在上表皮。气孔的分布是植物长期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
P114旁栏思考题
答:答:蒸腾量占降雨量的80.5%(1 570/1 950×100%=80.5%)。蒸腾作用散失的水,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雨,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P114练习
1.(1)×解析:导管室运输水分的管道,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
细胞壁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
(2)×解析:植物体通过根丛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
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 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
(3)×解析:由于上表皮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温度比下表皮相对较高,叶片中的 水分比较容易从上表皮的气孔散失,气孔作为蒸腾作用水分出入的门户,
如果水分蒸发过多尤其是炎热的夏季,会让植物萎蔫甚至死亡,所以下表 皮气孔多会避免该种现象发生。 (4) √。
2.因为叶片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导致树苗因缺少水分而死亡,所以要剪去大量的枝叶。 3.(1)避免量筒中水分的蒸发,以保证水分的减少是被植物吸收掉的。
(2)插有枝条A 的量简中的液面比插有枝条B 的量筒中的液面低。原因是枝条A 带有叶,蒸腾作用较强,会从量筒中吸收更多的水分;枝条B 没有叶,蒸腾作用较弱,从量简中吸收的水分少。
4.水蒸气在天空中凝结成云,然后以雨、雪等形式落到地面,一部分被生物利用和被土壤等吸收,其余部分汇成江河。可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奔流到海”是指江河的水也汇入海洋。“不复回”是指地表水只能向海洋中流,而海水不会倒流入江河并返回到陆地。但海洋中的水会以水蒸气的形式到达陆地上空,最终又会以雨、雪等形式成为“天上来”的水。可见,从水循环的角度看,汇人海洋的水也是可以再返回陆地的。
P116想一想.议一议
答:绿色植物除了为蛙提供隐蔽的栖息环境外,还间接地为蛙提供了食物来源,因为大多数蛙类的食物是昆虫,而昆虫如蝗虫以绿色植物为食。绿色植物还在维持生物圈的碳一氧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蛙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P117实验. 讨论
1. 答:使叶片中原来贮存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以排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在实验过程中形成的。
2. 答:是为了做对照实验。如果这一部分遇碘不变蓝,而照光部分变蓝,说明经一昼夜“饥饿”处理后叶片中原来贮存的淀粉消耗完了,照光部分的淀粉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还说明叶片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制造有机物(淀粉)。 3. 答:主要是淀粉等糖类。
P120练习
1.(1)×解析: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
(2)√
(3)×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4) √。
2.营养组织。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3.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它们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食物链、食物网,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如果没有绿色植物,食物链、食物网将会因为失去起点而解体,其他生物就会饿死。可以说,绿色植物是生物圈的基石,
4.实验方法:实验的方法,光照是本实验的变量,设计有光照和无光照的对照实验:
实验步骤:①准备某种植物的种子(如绿豆、大豆、芥菜子)20粒,两个能够盖紧的罐头瓶,一把小勺,四张餐巾纸或卫生纸,两张标签纸和胶水(或直接用黏性标签)。 ②在两个标签上分别写上“有光”、“无光”,分别贴在两个罐头瓶上。将两个罐头瓶放倒,每个瓶中放上两张餐巾纸。用小勺在两个瓶中分别撒上10粒种子,再洒上点儿水,使里面的纸变得潮湿,拧紧瓶盖。 ③将“有光”的瓶放在室内有光的地方,将“无光”的瓶放在壁橱里。一周后观察种子萌发长出的幼苗的颜色。预期结果:“有光”的瓶中的幼苗是绿色的,“无光”的瓶中的幼苗是淡黄色的。
P121想一想,议一议 答:忽略了空气的作用。
P123演示实验
答: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因为金鱼藻在光下放出的气体可以促进燃烧,氧气有助燃作用,由此可以推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P126技能训练
1. 答: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植物和光源的距离远近与其产生的气泡数目成反比,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越多。因为气泡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泡越多,说明光合作用越强,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光照越强,光合作用也就越强。 2. 答:如果将这个试管放在黑暗中,试管中将没有气泡冒出。因为金鱼藻在黑暗中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试管中将没有气泡冒出。
P126练习 1.(1) √;
(2)×解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只有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3)×解析: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一是把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二是把太阳能(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并非释放能量,呼吸作用是释放能量的。
(4) √。 2.
3.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4.①应是两组一样的实验装置,其中A 组放置氢氧化钠溶液.B 组不放置氢氧化钠溶液;②两组均进行“饥饿”处理,“红色安全灯”应为“绿色安全灯”;③两组同时照光;④两组进行相同的处理;⑤两组进行相同的处理,“葡萄糖”应为“淀粉”。
P127想一想.议一议
答:不科学。有光照时,绿色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以更新居室内的空气。在黑暗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仍在进行,会消耗居室内的氧气,将二氧化碳排放到居室中,影响居室内的空气质量。
P128演示实验
1. 答:甲瓶的温度高,说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释放出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2. 答: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实验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放出了二氧化碳。
3. 答:甲瓶中蜡烛的火焰熄灭了,乙瓶中照常燃烧,说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吸收了氧气,导致蜡烛的火焰熄灭。
P129旁栏思考题
答:因为生命活动越旺盛的器官,呼吸作用就越强,以便为生命活动提供充足的能量。因此,幼嫩的叶比衰老的叶呼吸作用强,花比叶的呼吸作用强。
P131技能训练
答: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因为既是同一种甜瓜,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又基本相同,白天的温度也相同,所以两地的甜瓜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因为甲地的甜瓜的禽糖量比乙地的高,所以甲地的甜瓜消耗有机物的最比乙地的少。因为在生物体内只有呼吸作用可以消耗有机物,所以甲地的甜瓜的呼吸作用比乙地的弱。
因为甲乙两地其他条件相同,只有夜间温度有明显差异,甲地的夜间温度比乙地的低,说明环境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强弱有影响。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越强。
P131练习 1.
2.栽花或种庄稼需要松土,是为了使植物的根得到充分的氧气,保证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储藏甘薯、白菜的窖必须留有通风孔,是因为甘薯、白菜进行呼吸作用会导致窖内温度升高,而温度升高又会导致呼吸作用加强,消耗农作物的营养,使农作物的品质下降。通风能降低温度,延长农作物的储藏时间。
3.叶绿体和线粒体的不同作用:叶绿体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通过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用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联系:线粒体分解的有机物的最初来源是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4.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愈演愈烈,出现气候、地质状况异常,例如,冰川加速融化,干旱、洪涝灾害频发,全球许多地方受灾。因此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P132想一想, 议一议
花儿红了, 草儿绿了, 水儿清了, 地球妈妈笑了。 人人爱花草, 空气环境好。
小花多可爱,请你别伤害。踩时花溅泪,踏后草揪心--爱护花草。
P134旁栏问题答案
森林能够给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和多种林副产品; 森林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 森林是土壤的保护伞, 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蓄水库, 具有拦截、吸收、蓄积降水的功能, 对于减轻旱涝灾害起重要作用; 森林是庞大的氧气制造厂, 具有缓解“温室效应”的功能; 森林是良好的吸尘器, 是防风固沙的屏障; 森林还有净化空气、隔音等作用。
P136练习
1. 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是:(1)植树造林能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生机盎然;(2)树能制造大量氧气, 吸附尘埃或有毒气体, 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3)通过树木的蒸腾作用可提高其周围的空气湿度, 并增加降水量, 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4)植树造林还可以为鸟类等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2. 例如, 长江、嫩江和松花江在1998年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 这与各江河流域上游的植被破坏有着密切关系由于人类的乱砍滥伐, 一些地区的水循环受到破坏, 同时土壤缺少植物根系的固着而随水流失。北方的沙尘暴更是与地表植被的破坏密切相关, 草场的退化使草原变为荒漠、沙地。特别是在春天, 沙土更容易随风刮起, 形成沙尘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