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论文要求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

一、学科简介

该学科以工程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控制理论是学科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内容;控制工程是学科的背景动力和发展目标。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是经国家教委批准建立的全国首批博士点及自动控制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学科;拥有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中心,教育部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实验室,“985”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科技创新平台。以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为龙头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国家一级学科评比中排名第一。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学术梯队年龄结构合理,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其中包括学科带头人中科院院士张嗣瀛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教授,“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刘晓平教授、张化光教授、杨光红教授。学科目前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项目、863项目、国家、教育部、省、市各级纵向科研项目多项;与美、英、加、澳等众多的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建立长期的学术合作关系;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杂志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数量在国内同学科名列前茅;若干理论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国家教育部科学进步一等奖、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学科还主办《控制与决策》和《控制工程》等学术杂志,并举办“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目前,该学科已成为东北大学教学、科研与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具备独立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人才的能力。

二、培养目标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培养控制领域的高层次研究开发人才,具体目标有: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学风严谨。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3.具有独立的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4.在本学科领域取得一定的创造性成果。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

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学习年限原则上为3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学习年限原则上为4年,但无论全日制还是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保留学籍时间不超过6年。

学分要求:最低学分10学分。

四、研究方向

1.复杂工业过程建模、控制及优化研究

针对复杂工业过程所具有的多变量、强耦合、强非线性、不确定性、生产边界条件变化大等综合复杂性,将控制理论与方法和智能方法(模糊推理、神经网络、知识挖掘、专家系统等)相结合,开展智能建模技术、软测量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多变量智能解耦控制技术以及基于综合生产指标的优化控制技术的研究。

2.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

开展基于ERP/MES/PCS三层结构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体系架构、设计方法、集成平台和实施技术的研究。

3.自适应控制理论及应用

主要研究被控对象参数未知或时变时的建模与控制。目前的研究重点是非线性自适应控制,并结合神经元网络、预测控制、鲁棒控制等方面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及工业应用。

4.复杂控制系统的结构研究

从自然发展演化形成的复杂控制系统出发,着眼于机器人控制系统、发电厂及电力网系统、机群护航系统等复杂系统,研究这类系统的对称、相似及组合结构与控制规律间的内在联系。

5.非线性理论与混合控制系统

主要利用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的混合控制方法,对复杂系统实施控制,优化其性能。该理论方法主要应用于机器人控制、飞行器控制、工业管理、航空航天控制等方面。

6.现代通信网络系统中的控制问题

研究现代通信网络系统控制理论模型的建模方法,利用控制理论方法描述非合作网络、多优先级网络、子层并行网络等网络系统的结构特性和动态行为,设计通信网络系统的管理和控制策略。

7.现代集成控制系统

主要研究在低成本的概念下,使用先进的控制方法、计算机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将控制和管理结合起来,实现生产过程控制的综合化、一体化和最优化。

8.实时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

智能控制包括模糊控制、专家系统、神经元网络、遗传算法等方面的研究,特别强调的是上述方法的交叉及其在工业过程控制方面的应用。

9.计算机控制与仿真

系统分析,设计与优化是以计算机仿真为重要手段。本研究方向既包括现场实际系统的设计与完成,又包括各种仿真系统的开发,还包括有关控制系统CAD

软件的研制。

10.机器人控制

机器人控制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它涉及人工感知,理解、决策与学习功能的研究与机. 器实现。本方向将以足球机器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机器人视觉通讯、模式识别、决策对策、多智能体合作、数据融合、机电一体化、检测与控制等。

11.离散事件动态系统

离散事件系统(DEDS)是以离散事件驱动的有利于通常连续变量动态系统(CVDS)的一类人造动态系统,它难以用一般的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进行描述,常常需要引进某些特殊代数、网络、图、形式逻辑等手段进行研究。混杂系统(10S)是由C70S 与DEDS 共同组成的大规模系统。本方向主要研究这种系统的建模、分析与综合等问题。

12.软测量技术与应用

软测量技术主要指利用工业过程中比较容易测量的过程辅助变量,通过计算等方法获得所需的不易直接测量的过程输出变量。该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建立软测量模型的方法、软测量模型的校正方法、软测量技术的应用等。

13.过程监测与故障诊断

随着生产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控制系统的规模日趋大型化、复杂化,自动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能对工业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测及故障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过程监测及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过程监测及故障针对技术在工业过程中的应用。

14.经济控制理论 五、课程设置学分

注1:由博士导师根据学生基础和课题需要等情况确定开设或选修相关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生课程。

六、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必须具有结合本学科的研究前沿,具有相当程度的理论深度。论文的内容要系统地总结课题的主要工作,有独到的见解,必须有所创新。

七、学位论文量化标准 1. 重点认定刊物

SCI 检索的国际学术期刊列表:

2. 普通定刊物

说明:

1、博士生作为论文第1作者在下列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或录用1篇长文(Regular Paper)即满足博士学位论文量化标准:

IEEE Transactions (IEEE 学报) Automatica

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 AIChE Journal

2、在重点认定刊物上发表或录用1篇论文,或被EI 、ISTP 收录2篇论文。并且发表或录用论文(含普通认定刊物)的篇数不少于3篇。

3、至少在导师指定的国际学术期刊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或录用外语写作的论文1篇。

4、发表的论文应是学位论文的有关章节,并且是在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工作。

5、博士生应为论文的第1作者,或者导师为第1作者,博士生为第2作者。

6、论文作者的第一单位,必须是东北大学所属有关单位。

7、博士生作为完成人参加的课题,通过省级以上鉴定,认定为普通认定刊物1篇。且多项认定为1项。东北大学必须为项目主持或参加单位。

8、博士生作为完成人而获得的国家级发明专利,或省级以上获奖,认定为重点认定刊物1篇。且多项认定为1项。东北大学必须为项目主持或参加单位。

9、在其他相关一级学科重点刊物发表的论文,可以认定为重点刊物论文。 10、在具有研究生院的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发表的论文,认定为普通刊物论文。东北大学学报发表的论文多篇认定为普通认定刊物1篇。

11、对在本目录中未列出的国际学术期刊和国内核心刊物,由院学位委员会认定。

12、对于录用待发表的论文,必须有论文录用通知书和版面费收据。

会议投稿者请于2009年10月15日前提交全文。录用文章的作者需要注册并到会发表论文。请登陆 http://www.ccdc.neu.edu.cn了解具体事宜并投稿。同时也可以通过email 向大会秘书([email protected])咨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

一、学科简介

该学科以工程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控制理论是学科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内容;控制工程是学科的背景动力和发展目标。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是经国家教委批准建立的全国首批博士点及自动控制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学科;拥有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中心,教育部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实验室,“985”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科技创新平台。以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为龙头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国家一级学科评比中排名第一。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学术梯队年龄结构合理,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其中包括学科带头人中科院院士张嗣瀛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教授,“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刘晓平教授、张化光教授、杨光红教授。学科目前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项目、863项目、国家、教育部、省、市各级纵向科研项目多项;与美、英、加、澳等众多的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建立长期的学术合作关系;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杂志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数量在国内同学科名列前茅;若干理论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国家教育部科学进步一等奖、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学科还主办《控制与决策》和《控制工程》等学术杂志,并举办“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目前,该学科已成为东北大学教学、科研与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具备独立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人才的能力。

二、培养目标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培养控制领域的高层次研究开发人才,具体目标有: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学风严谨。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3.具有独立的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4.在本学科领域取得一定的创造性成果。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

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学习年限原则上为3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学习年限原则上为4年,但无论全日制还是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保留学籍时间不超过6年。

学分要求:最低学分10学分。

四、研究方向

1.复杂工业过程建模、控制及优化研究

针对复杂工业过程所具有的多变量、强耦合、强非线性、不确定性、生产边界条件变化大等综合复杂性,将控制理论与方法和智能方法(模糊推理、神经网络、知识挖掘、专家系统等)相结合,开展智能建模技术、软测量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多变量智能解耦控制技术以及基于综合生产指标的优化控制技术的研究。

2.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

开展基于ERP/MES/PCS三层结构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体系架构、设计方法、集成平台和实施技术的研究。

3.自适应控制理论及应用

主要研究被控对象参数未知或时变时的建模与控制。目前的研究重点是非线性自适应控制,并结合神经元网络、预测控制、鲁棒控制等方面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及工业应用。

4.复杂控制系统的结构研究

从自然发展演化形成的复杂控制系统出发,着眼于机器人控制系统、发电厂及电力网系统、机群护航系统等复杂系统,研究这类系统的对称、相似及组合结构与控制规律间的内在联系。

5.非线性理论与混合控制系统

主要利用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的混合控制方法,对复杂系统实施控制,优化其性能。该理论方法主要应用于机器人控制、飞行器控制、工业管理、航空航天控制等方面。

6.现代通信网络系统中的控制问题

研究现代通信网络系统控制理论模型的建模方法,利用控制理论方法描述非合作网络、多优先级网络、子层并行网络等网络系统的结构特性和动态行为,设计通信网络系统的管理和控制策略。

7.现代集成控制系统

主要研究在低成本的概念下,使用先进的控制方法、计算机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将控制和管理结合起来,实现生产过程控制的综合化、一体化和最优化。

8.实时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

智能控制包括模糊控制、专家系统、神经元网络、遗传算法等方面的研究,特别强调的是上述方法的交叉及其在工业过程控制方面的应用。

9.计算机控制与仿真

系统分析,设计与优化是以计算机仿真为重要手段。本研究方向既包括现场实际系统的设计与完成,又包括各种仿真系统的开发,还包括有关控制系统CAD

软件的研制。

10.机器人控制

机器人控制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它涉及人工感知,理解、决策与学习功能的研究与机. 器实现。本方向将以足球机器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机器人视觉通讯、模式识别、决策对策、多智能体合作、数据融合、机电一体化、检测与控制等。

11.离散事件动态系统

离散事件系统(DEDS)是以离散事件驱动的有利于通常连续变量动态系统(CVDS)的一类人造动态系统,它难以用一般的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进行描述,常常需要引进某些特殊代数、网络、图、形式逻辑等手段进行研究。混杂系统(10S)是由C70S 与DEDS 共同组成的大规模系统。本方向主要研究这种系统的建模、分析与综合等问题。

12.软测量技术与应用

软测量技术主要指利用工业过程中比较容易测量的过程辅助变量,通过计算等方法获得所需的不易直接测量的过程输出变量。该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建立软测量模型的方法、软测量模型的校正方法、软测量技术的应用等。

13.过程监测与故障诊断

随着生产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控制系统的规模日趋大型化、复杂化,自动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能对工业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测及故障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过程监测及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过程监测及故障针对技术在工业过程中的应用。

14.经济控制理论 五、课程设置学分

注1:由博士导师根据学生基础和课题需要等情况确定开设或选修相关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生课程。

六、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必须具有结合本学科的研究前沿,具有相当程度的理论深度。论文的内容要系统地总结课题的主要工作,有独到的见解,必须有所创新。

七、学位论文量化标准 1. 重点认定刊物

SCI 检索的国际学术期刊列表:

2. 普通定刊物

说明:

1、博士生作为论文第1作者在下列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或录用1篇长文(Regular Paper)即满足博士学位论文量化标准:

IEEE Transactions (IEEE 学报) Automatica

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 AIChE Journal

2、在重点认定刊物上发表或录用1篇论文,或被EI 、ISTP 收录2篇论文。并且发表或录用论文(含普通认定刊物)的篇数不少于3篇。

3、至少在导师指定的国际学术期刊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或录用外语写作的论文1篇。

4、发表的论文应是学位论文的有关章节,并且是在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工作。

5、博士生应为论文的第1作者,或者导师为第1作者,博士生为第2作者。

6、论文作者的第一单位,必须是东北大学所属有关单位。

7、博士生作为完成人参加的课题,通过省级以上鉴定,认定为普通认定刊物1篇。且多项认定为1项。东北大学必须为项目主持或参加单位。

8、博士生作为完成人而获得的国家级发明专利,或省级以上获奖,认定为重点认定刊物1篇。且多项认定为1项。东北大学必须为项目主持或参加单位。

9、在其他相关一级学科重点刊物发表的论文,可以认定为重点刊物论文。 10、在具有研究生院的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发表的论文,认定为普通刊物论文。东北大学学报发表的论文多篇认定为普通认定刊物1篇。

11、对在本目录中未列出的国际学术期刊和国内核心刊物,由院学位委员会认定。

12、对于录用待发表的论文,必须有论文录用通知书和版面费收据。

会议投稿者请于2009年10月15日前提交全文。录用文章的作者需要注册并到会发表论文。请登陆 http://www.ccdc.neu.edu.cn了解具体事宜并投稿。同时也可以通过email 向大会秘书([email protected])咨询。


相关文章

  • 东北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研究生院 二OO 九年七月 前言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教育部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 ...查看


  • 大连交通大学概况
  • 大连交通大学概况 大连交通大学创建于1956年,其前身为大连铁道学院,是东北地区惟一一所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高等学校. 大连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1984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 ...查看


  • 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概况 控制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该学科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研究各领域内独立于具体对象的共性问题,它对各具体应用领域具有一般方法论的意义,而与各领域具体问题的结合 ...查看


  • 郑州大学计算机研究生导师信息
  • 1. 导师姓名:范 明 科研方向:数据库 197k年郑州大学毕业,后在美国.加拿大进修及合作研究,教授,硕士生导师.省重点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的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CAD与计算机图形学专业委员会 ...查看


  • 川大水建考研论坛
  • 水建考研论坛活动策划 水建考研论坛针对全员全体同学,主在是具有考研意向的同学能够更加明确自己关于各方面的考验知识,以及对各大高校的了解. 本考研论坛以期为单位,每期中均会对水利水电,农业水利,土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管理,工程原理五个专业一章 ...查看


  • 2011年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公示
  • 2011 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进入公示期 2011 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专家审定会日前在京结束,共有 98 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目前,此次评选活动进入公示异议期.异议期自公示之 日起为期 60 天. 本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 ...查看


  • 电子科技大学博士招生简章2014
  • 电子科技大学 2014年博士研究生 招生简章 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 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代码10614 yz.uestc.edu.cn 目 录 学校概况 ........ ...查看


  • 东南大学研究生课程
  • 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学科门类: 管理学 一级学科代码: 1201 一级学科名称: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学科简介 本一级学科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即开始招收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专业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99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同年 ...查看


  • 城市规划硕士考研全面解析
  • 城市规划硕士考研全面解析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专业硕士招生的扶持力度,加强培养专业型人才,专业硕士因其侧重专业技能与实践等特点,正在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2015考研报考总人数为164.9万,其中报考专业学位人数为72.6万,比去年增加5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