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中频小信号选频放大

高频电子线路

课程设计报告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院(系) 电子信息学院

专 业 通信工程 班级 BX11XX

学生姓名 XXX

课设时间 2013.1215-2013.12.

指导老师 陈布雨

提交时间 2013.12.20

目录

一、课题名称 ............................................ 1

二、内容摘要 ............................................ 1

三、设计任务及要求 ...................................... 1

四、电路基本原理 ........................................ 2

五、电路设计方案概述 . .................................... 4

5.1系统方案 . ........................................................................................................................... 4

5.2 电路及元件选择 . .............................................................................................................. 5

六、软件仿真过程及结果 . .................................. 7

6.1 multisim仿真软件简介 . .................................................................................................... 7

6.2 中频放大部分仿真 . .......................................................................................................... 7

七、仿真结果讨论与误差分析 .............................. 10

7.1 稳定性分析 . .................................................................................................................... 10

7.2 提高放大器稳定性的方法 . ............................................................................................ 10

八、收获与体会 ......................................... 12

九、参考文献 ........................................... 13

十、附录 ............................................... 14

10.1 元件清单 . ...................................................................................................................... 14

10.2 总电路图 . ...................................................................................................................... 15

一、课题名称

晶体管中频小信号选频放大器设计

二、内容摘要

本文对中频小信号选频放大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解析,通过对放大器的性

能分析,确定最佳制作方案。通过multisim 的仿真分析,按照设计要求,来确定

最佳参数,并利用其他相关电路来调试放大电路,解决了放大电路中自激振荡问题

和调谐准确的问题。本次设计中,自己设计制作了中频信号发生器,用来完成对选

频放大器的实物的测试。通过多次调整电路,掌握了准确调谐的方法。

关键词:中频 选频放大器 multisim 调谐

三、设计任务及要求

1)采用晶体管或集成电路完成一个调幅中频小信号放大器的设计;

2) 放大器选频频率f 0=455KHz ,最大增益200倍,矩形系数不大于5;

3)负载电阻R L =1K Ω时,输出电压不小干0.5V ,无明显失真;

四、电路基本原理

由于通信系统的接收设备所接收的无线电信号非常微弱,经过混频后,需要经过放大

才能将原始信号恢复。如图1所示为一中频放大器的典型电路。由图1可知,直流偏置电

路与低频放大器电路完全相同,只是Cb 、Ce 对中频起旁路作用。相对低频来说,集电极

采用LC 网络作为负载,起选频作用,并且完成阻抗匹配的功能。由于输入的是小信号,

放大器工作于甲类放大状态。图2为其交流等效电路。

图1 中频小信号典型电路

图2 交流等效电路

为了便于分析,用Y 型参数等效电路来等效晶体管,典型应用电路进一步等效如图3

所示。

图3 晶体管等效电路

Y 参数不仅与静态工作点的电压、电流值有关,而且与工作频率有关,是频率的复函

数。当放大器工作在窄带时,Y 参数变化不大,可以将Y 参数看作常数。我们讨论的高频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没有特别说明时,都是工作在窄带,晶体管可以用Y 参数等效。

放大器的指标参数:

(1) 电压放大倍数K

Y U fe K =c =- 'U Y +Y b oe L

(2) 输入导纳Y i

Y fe Y re I Y i =b =Y ie - U Y oe +Y L 'b

(3) 输出导纳Y o

I Y o =c U c =Y oe -Y re Y fe Y S +Y ie I S =0

(4) 矩形系数K 0.1 B K 0.1=0.1

B 0.707

五、电路设计方案概述

5.1系统方案

中频小信号放大器广泛用于通信系统和其他电子系统的接受设备中。天线接受到的高频信号是很微弱的,一般在微伏级,需将传输的信号恢复出来,需要将信号放大,这就需要用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和中频小信号选频放大器来完成。中频小信号选频放大器就与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中功能一样,只是工作在中频,工作波段相对较低,一般为几百千赫兹到几兆赫兹。通信系统的信号接收原理框图如下图4所示。

图4 通信系统信号接收原理框图

混频器是将高频信号变为中频信号,这样信号便于处理。中频放大与滤波部分是决定信号杂波程度的关键。由混频器出来的中频信号,由于依然很微弱,需要进行放大,另外,前级的干扰如果经过放大,则对后级影响更大,故在放大前需要将干扰滤除,得到需要的放大信号。为此,中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制作关键有两个:增益系数足够高和频率选择性足够好。这样,信号才能经过解调更好的恢复出来。

由于中频小信号放大器制作关键在于高增益和频率选择性。课设要求200倍放大,一级放大一般无法实现,因为三极管的 值一般为100到200之间。为了实现稳定的放大,一级信号通过三极管的放大倍数不宜过高,否则就不稳定了。另外为增强信号的频率选择性,在系统的前置预滤波,以及对电源进行滤波,最大限度减少干扰。另外,为了稳定信号,采用闭环回路方案达到效果,通过负反馈使信号稳定。整个系统原理框图如下图5所示。

图5 中频小信号选频放大器系统框图

5.2 电路及元件选择

图6 中频小信号选频放大器

中频选频放大器硬件电路如图8所示,由两级放大电路组成,每级之间采用变压器耦合。三极管选用9018,变压器采用调谐频率为465KHz 的中周加电容微调至455KHz 。资料介绍如下:

此三极管的增益系数、截止频率都符合参数要求,由上分析,C bc 越小,系统稳定性

越高,故此三极管达到性能要求。

由于临时买不到455KHz 的谐振点的中周,选用465KHz 的代替,另外在电路中配以可调电容,降低其频率到455KHz 。原电感可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L =1/(2πf 0) 2C 其中,f0为465KHz ,C 为330pF ,这样求得电感值为355uH, 所以为达到455KHz ,所需电容值为344.7pF ,故另外并联一个14.7pF 的电容即可。本次选用微调电容0-18pF ,达到要求。

由于两个三极管都工作在甲类放大状态,选取静态工作点参数时,将Vce 设定为VCC/2,为减小功耗,使Ic 不要太大,选0.5mA,Rb11和Rb12上流过0.1mA 的电流,通过参数调节,确定Rb11为20K Ω,Rb12为16.8K Ω,Re12取100Ω,Re11为2K Ω。动态工作时,由于频率为455KHz ,需使得Re11>>1/ωC ,取C 为0.1uF 适合。

5.3 低通滤波

电源滤波采用简单的RC 低通滤波器,取两个电容,一个电解电容10uF 和一个瓷片电容0.1uF 可以达到很好的滤波效果。

前置低通滤波器采用LC 滤波,如图7所示。

图7 前置低通滤波器

ω) =1/(1-ω2L C 1,1) 这样,L 1C 1=1/(π2f 2,) 其中,f=455KHz,传输函数H (j

L 1C 1=1.2⨯10-13 取L1=2.2uH,C1=0.1uF满足要求。

5.4 信号负反馈

信号负反馈是通过中和法中反馈电容来实现的,本次设计中采用可微调电容0-20pF

N 1来实现负反馈。由下公式 C n =C bc ,其中N1=6,N2=45N 2

六、软件仿真过程及结果

6.1 multisim仿真软件简介

鉴于仿真的方便,采用NI 公司的multisim10.1,由于丰富的元件库,电路原理图设计非常方便,另外,该软件可采用AC Analysis来分析设计的合理性,也可采用内部的各种虚拟仪器来分析,丰富的仪器使得分析也非常方便。

6.2 中频放大部分仿真

电路原理图由multisim 设计如图8,由于变压器参数难以设置,采用单级调试。

图8 仿真电路

用虚拟万用表来测量静态工作点,虚拟示波器查看输出波形,观察到的现象如图9、图10所示。

图9 静态工作点仿真测试

图10 输出仿真结果

控制Vce 在2V 到3V 之间可以达到很好的输出效果。单级输入给予2mV 峰峰值,输出30mV 峰峰值,放大15倍左右,双极将输出225倍输入电压,满足要求。

6.3滤波器电路仿真

运用multisim 中的波特仪可以仿真出滤波器的幅频响应曲线,波特仪接线电路如图11所示。

图11 滤波器仿真电路

幅频响应的3dB 点对应的频率在700KHz 左右,这样,455KHz 的输入信号可以粗略选出,更高频的会衰减很大

七、仿真结果讨论与误差分析

7.1 稳定性分析

存在晶体管集基间电容的反馈,或反向传输导纳的反馈,当该反馈在某个频率相位上满足正反馈条件,且足够大,则会在满足条件的频率上产生自激振荡,

致使放大器存在稳定性的问题。[3]

-j ω0C μg m ω0C μg m

Y ir ≈-=j

' '

G L (1+j 2Q L ) G L (1+j 2Q L )

ω0ω0

⎧∆ω=0时,Y ir 为一电容;

⎨ω>ω0时,Y ir 的电导为正,是负反馈;

⎪ω

当正反馈严重时,即Yir 中的负电导使放大器输入端的总电导为0或负值时,

即使没有外加信号,放大器输出端也会有输出信号,产生自激, 图13所示为反馈电路。

图13 反馈电路

7.2 提高放大器稳定性的方法

从晶体管本身着手:减小反向传输导纳Yre ,而Yre 取决于集电结电容,选

择集电结电容小的管子,减弱反馈作用。从电路结构着手:设法消除晶体管的反向作用,使它单向化,具体方法有中和法和失配法。

中和法:通过在晶体管的输出端与输入端之间引入一个附加的外部反馈电路(中和电路)来抵消晶体管内部参数Yre 的的反馈作用。

失配法:通过增大负载导纳,进而增大总回路导纳,使输出电路失配,图6是利用中和电容Cn

的中和电路。为了抵消Yre 的反馈,从集电极回路

取一反相的电压,通过Cn 反馈到输入端。根据电桥平衡有

C

则中和条件为

中和电路中固定的中和电容Cn 只能在某一个频率点起到完全中和的作用,

对其它频率只能有部分中和作用。另外,如果再考虑到分布参数的作用和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则中和电路的效果是很有限的。

7.3 误差分析

本次设计过程中,由于电路设计和元件计算存在误差,实验结果存在误差在所难免,设计的双极电路输出误差出入非常大,于是采用单极电路来实现,换算出来与题目要求的数据接近,在电路设计中用虚拟万用表来测量静态工作点,虚拟示波器查看输出波形,输出波形经过频率放大后满足要求。

当控制Vce 在2V 到3V 之间可以达到很好的输出效果。单级输入给予2mV 峰峰值,输出30mV 峰峰值,放大15倍左右,换算成双极将输出225倍输入电压,与题目要求的最大增益200倍相近,可以认为满足题目要求。

在滤波器仿真电路中,运用multisim 中的波特仪可以仿真出滤波器的幅频响应曲线,在波特图中,幅频响应的3dB 点对应的频率在700KHz 左右,这样,455KHz 的输入信号可以粗略选出,更高频的会衰减很大。

八、收获与体会

通过此次中频小信号选频放大器的设计,我收获颇丰。不仅锻炼了基本的高频电子线路的设计能力,更重要的是更深刻的认识了高频电子线路这门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在此次设计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但在同伴们的努力下,辛苦的去钻研去学习,最终克服了这些困难,使问题得到了解决。其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是在书本上不能找到的,所以必须自己找相关资料,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这是一个比较辛苦和漫长的过程,必须从无数的信息中分离出有用的,然后加以整理,最后才学习到变为自己的并用到设计中的问题中,也正是这个查找与整理的过程,初步学会了如何去找到属于自己有用的资源。因为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外,还必须学会利用更多其他人的知识,这样才能快速的掌握知识和能力,当然这个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需要我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查找相关资料,我相信长期坚持下去,我会得到更多收获,也会学到更多。

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机会,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也让我在设计中感受到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乐趣,通过这次课设让我也明白了理论和实际操作之间差距,而且也让我很明确得意识到自己在高频上有很多的知识漏洞,以后应该多钻研一下。

九、参考文献

[1] 曾兴雯.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第四版).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7 [2] 吴友宇.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 [3] 铃木雅臣.晶体管电路设计(上)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9 [4]J.卡尔•约瑟夫.射频电路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8

[5] 朱彩莲.Multisim 电子电路仿真教程.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9

[6] 邱关源.电路(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十、附录

10.1 元件清单

10.2 总电路图

高频电子线路

课程设计报告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院(系) 电子信息学院

专 业 通信工程 班级 BX11XX

学生姓名 XXX

课设时间 2013.1215-2013.12.

指导老师 陈布雨

提交时间 2013.12.20

目录

一、课题名称 ............................................ 1

二、内容摘要 ............................................ 1

三、设计任务及要求 ...................................... 1

四、电路基本原理 ........................................ 2

五、电路设计方案概述 . .................................... 4

5.1系统方案 . ........................................................................................................................... 4

5.2 电路及元件选择 . .............................................................................................................. 5

六、软件仿真过程及结果 . .................................. 7

6.1 multisim仿真软件简介 . .................................................................................................... 7

6.2 中频放大部分仿真 . .......................................................................................................... 7

七、仿真结果讨论与误差分析 .............................. 10

7.1 稳定性分析 . .................................................................................................................... 10

7.2 提高放大器稳定性的方法 . ............................................................................................ 10

八、收获与体会 ......................................... 12

九、参考文献 ........................................... 13

十、附录 ............................................... 14

10.1 元件清单 . ...................................................................................................................... 14

10.2 总电路图 . ...................................................................................................................... 15

一、课题名称

晶体管中频小信号选频放大器设计

二、内容摘要

本文对中频小信号选频放大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解析,通过对放大器的性

能分析,确定最佳制作方案。通过multisim 的仿真分析,按照设计要求,来确定

最佳参数,并利用其他相关电路来调试放大电路,解决了放大电路中自激振荡问题

和调谐准确的问题。本次设计中,自己设计制作了中频信号发生器,用来完成对选

频放大器的实物的测试。通过多次调整电路,掌握了准确调谐的方法。

关键词:中频 选频放大器 multisim 调谐

三、设计任务及要求

1)采用晶体管或集成电路完成一个调幅中频小信号放大器的设计;

2) 放大器选频频率f 0=455KHz ,最大增益200倍,矩形系数不大于5;

3)负载电阻R L =1K Ω时,输出电压不小干0.5V ,无明显失真;

四、电路基本原理

由于通信系统的接收设备所接收的无线电信号非常微弱,经过混频后,需要经过放大

才能将原始信号恢复。如图1所示为一中频放大器的典型电路。由图1可知,直流偏置电

路与低频放大器电路完全相同,只是Cb 、Ce 对中频起旁路作用。相对低频来说,集电极

采用LC 网络作为负载,起选频作用,并且完成阻抗匹配的功能。由于输入的是小信号,

放大器工作于甲类放大状态。图2为其交流等效电路。

图1 中频小信号典型电路

图2 交流等效电路

为了便于分析,用Y 型参数等效电路来等效晶体管,典型应用电路进一步等效如图3

所示。

图3 晶体管等效电路

Y 参数不仅与静态工作点的电压、电流值有关,而且与工作频率有关,是频率的复函

数。当放大器工作在窄带时,Y 参数变化不大,可以将Y 参数看作常数。我们讨论的高频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没有特别说明时,都是工作在窄带,晶体管可以用Y 参数等效。

放大器的指标参数:

(1) 电压放大倍数K

Y U fe K =c =- 'U Y +Y b oe L

(2) 输入导纳Y i

Y fe Y re I Y i =b =Y ie - U Y oe +Y L 'b

(3) 输出导纳Y o

I Y o =c U c =Y oe -Y re Y fe Y S +Y ie I S =0

(4) 矩形系数K 0.1 B K 0.1=0.1

B 0.707

五、电路设计方案概述

5.1系统方案

中频小信号放大器广泛用于通信系统和其他电子系统的接受设备中。天线接受到的高频信号是很微弱的,一般在微伏级,需将传输的信号恢复出来,需要将信号放大,这就需要用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和中频小信号选频放大器来完成。中频小信号选频放大器就与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中功能一样,只是工作在中频,工作波段相对较低,一般为几百千赫兹到几兆赫兹。通信系统的信号接收原理框图如下图4所示。

图4 通信系统信号接收原理框图

混频器是将高频信号变为中频信号,这样信号便于处理。中频放大与滤波部分是决定信号杂波程度的关键。由混频器出来的中频信号,由于依然很微弱,需要进行放大,另外,前级的干扰如果经过放大,则对后级影响更大,故在放大前需要将干扰滤除,得到需要的放大信号。为此,中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制作关键有两个:增益系数足够高和频率选择性足够好。这样,信号才能经过解调更好的恢复出来。

由于中频小信号放大器制作关键在于高增益和频率选择性。课设要求200倍放大,一级放大一般无法实现,因为三极管的 值一般为100到200之间。为了实现稳定的放大,一级信号通过三极管的放大倍数不宜过高,否则就不稳定了。另外为增强信号的频率选择性,在系统的前置预滤波,以及对电源进行滤波,最大限度减少干扰。另外,为了稳定信号,采用闭环回路方案达到效果,通过负反馈使信号稳定。整个系统原理框图如下图5所示。

图5 中频小信号选频放大器系统框图

5.2 电路及元件选择

图6 中频小信号选频放大器

中频选频放大器硬件电路如图8所示,由两级放大电路组成,每级之间采用变压器耦合。三极管选用9018,变压器采用调谐频率为465KHz 的中周加电容微调至455KHz 。资料介绍如下:

此三极管的增益系数、截止频率都符合参数要求,由上分析,C bc 越小,系统稳定性

越高,故此三极管达到性能要求。

由于临时买不到455KHz 的谐振点的中周,选用465KHz 的代替,另外在电路中配以可调电容,降低其频率到455KHz 。原电感可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L =1/(2πf 0) 2C 其中,f0为465KHz ,C 为330pF ,这样求得电感值为355uH, 所以为达到455KHz ,所需电容值为344.7pF ,故另外并联一个14.7pF 的电容即可。本次选用微调电容0-18pF ,达到要求。

由于两个三极管都工作在甲类放大状态,选取静态工作点参数时,将Vce 设定为VCC/2,为减小功耗,使Ic 不要太大,选0.5mA,Rb11和Rb12上流过0.1mA 的电流,通过参数调节,确定Rb11为20K Ω,Rb12为16.8K Ω,Re12取100Ω,Re11为2K Ω。动态工作时,由于频率为455KHz ,需使得Re11>>1/ωC ,取C 为0.1uF 适合。

5.3 低通滤波

电源滤波采用简单的RC 低通滤波器,取两个电容,一个电解电容10uF 和一个瓷片电容0.1uF 可以达到很好的滤波效果。

前置低通滤波器采用LC 滤波,如图7所示。

图7 前置低通滤波器

ω) =1/(1-ω2L C 1,1) 这样,L 1C 1=1/(π2f 2,) 其中,f=455KHz,传输函数H (j

L 1C 1=1.2⨯10-13 取L1=2.2uH,C1=0.1uF满足要求。

5.4 信号负反馈

信号负反馈是通过中和法中反馈电容来实现的,本次设计中采用可微调电容0-20pF

N 1来实现负反馈。由下公式 C n =C bc ,其中N1=6,N2=45N 2

六、软件仿真过程及结果

6.1 multisim仿真软件简介

鉴于仿真的方便,采用NI 公司的multisim10.1,由于丰富的元件库,电路原理图设计非常方便,另外,该软件可采用AC Analysis来分析设计的合理性,也可采用内部的各种虚拟仪器来分析,丰富的仪器使得分析也非常方便。

6.2 中频放大部分仿真

电路原理图由multisim 设计如图8,由于变压器参数难以设置,采用单级调试。

图8 仿真电路

用虚拟万用表来测量静态工作点,虚拟示波器查看输出波形,观察到的现象如图9、图10所示。

图9 静态工作点仿真测试

图10 输出仿真结果

控制Vce 在2V 到3V 之间可以达到很好的输出效果。单级输入给予2mV 峰峰值,输出30mV 峰峰值,放大15倍左右,双极将输出225倍输入电压,满足要求。

6.3滤波器电路仿真

运用multisim 中的波特仪可以仿真出滤波器的幅频响应曲线,波特仪接线电路如图11所示。

图11 滤波器仿真电路

幅频响应的3dB 点对应的频率在700KHz 左右,这样,455KHz 的输入信号可以粗略选出,更高频的会衰减很大

七、仿真结果讨论与误差分析

7.1 稳定性分析

存在晶体管集基间电容的反馈,或反向传输导纳的反馈,当该反馈在某个频率相位上满足正反馈条件,且足够大,则会在满足条件的频率上产生自激振荡,

致使放大器存在稳定性的问题。[3]

-j ω0C μg m ω0C μg m

Y ir ≈-=j

' '

G L (1+j 2Q L ) G L (1+j 2Q L )

ω0ω0

⎧∆ω=0时,Y ir 为一电容;

⎨ω>ω0时,Y ir 的电导为正,是负反馈;

⎪ω

当正反馈严重时,即Yir 中的负电导使放大器输入端的总电导为0或负值时,

即使没有外加信号,放大器输出端也会有输出信号,产生自激, 图13所示为反馈电路。

图13 反馈电路

7.2 提高放大器稳定性的方法

从晶体管本身着手:减小反向传输导纳Yre ,而Yre 取决于集电结电容,选

择集电结电容小的管子,减弱反馈作用。从电路结构着手:设法消除晶体管的反向作用,使它单向化,具体方法有中和法和失配法。

中和法:通过在晶体管的输出端与输入端之间引入一个附加的外部反馈电路(中和电路)来抵消晶体管内部参数Yre 的的反馈作用。

失配法:通过增大负载导纳,进而增大总回路导纳,使输出电路失配,图6是利用中和电容Cn

的中和电路。为了抵消Yre 的反馈,从集电极回路

取一反相的电压,通过Cn 反馈到输入端。根据电桥平衡有

C

则中和条件为

中和电路中固定的中和电容Cn 只能在某一个频率点起到完全中和的作用,

对其它频率只能有部分中和作用。另外,如果再考虑到分布参数的作用和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则中和电路的效果是很有限的。

7.3 误差分析

本次设计过程中,由于电路设计和元件计算存在误差,实验结果存在误差在所难免,设计的双极电路输出误差出入非常大,于是采用单极电路来实现,换算出来与题目要求的数据接近,在电路设计中用虚拟万用表来测量静态工作点,虚拟示波器查看输出波形,输出波形经过频率放大后满足要求。

当控制Vce 在2V 到3V 之间可以达到很好的输出效果。单级输入给予2mV 峰峰值,输出30mV 峰峰值,放大15倍左右,换算成双极将输出225倍输入电压,与题目要求的最大增益200倍相近,可以认为满足题目要求。

在滤波器仿真电路中,运用multisim 中的波特仪可以仿真出滤波器的幅频响应曲线,在波特图中,幅频响应的3dB 点对应的频率在700KHz 左右,这样,455KHz 的输入信号可以粗略选出,更高频的会衰减很大。

八、收获与体会

通过此次中频小信号选频放大器的设计,我收获颇丰。不仅锻炼了基本的高频电子线路的设计能力,更重要的是更深刻的认识了高频电子线路这门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在此次设计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但在同伴们的努力下,辛苦的去钻研去学习,最终克服了这些困难,使问题得到了解决。其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是在书本上不能找到的,所以必须自己找相关资料,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这是一个比较辛苦和漫长的过程,必须从无数的信息中分离出有用的,然后加以整理,最后才学习到变为自己的并用到设计中的问题中,也正是这个查找与整理的过程,初步学会了如何去找到属于自己有用的资源。因为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外,还必须学会利用更多其他人的知识,这样才能快速的掌握知识和能力,当然这个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需要我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查找相关资料,我相信长期坚持下去,我会得到更多收获,也会学到更多。

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机会,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也让我在设计中感受到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乐趣,通过这次课设让我也明白了理论和实际操作之间差距,而且也让我很明确得意识到自己在高频上有很多的知识漏洞,以后应该多钻研一下。

九、参考文献

[1] 曾兴雯.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第四版).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7 [2] 吴友宇.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 [3] 铃木雅臣.晶体管电路设计(上)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9 [4]J.卡尔•约瑟夫.射频电路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8

[5] 朱彩莲.Multisim 电子电路仿真教程.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9

[6] 邱关源.电路(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十、附录

10.1 元件清单

10.2 总电路图


相关文章

  •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调频接收机设计与调试
  •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高频电子线路 课程设计 设计名称 调频接收机设计与调试 专业班级 信息13-1 学 号 201310000 姓 名 00 指导教师 孙 颖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注:1.课程设计完成后,学生提交 ...查看


  • 调频接收机
  • 调频接收机设计报告 一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要求掌握.基本的调频接收机电路的组和调试方法,了解集成电路单片接收机的性能及应用. 二 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1.工作频率范围 接收机可以接受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范围或 ...查看


  • 超外差收音机
  • 晶体管超外差收音机设计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2007级32班 *** 2007****** 指导教师 *** 副教授 摘要 本文讲述了六管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分模块介绍了输入调谐回路.混频电路.中频放大电路.低频放大电路及功率放大电路 ...查看


  • 超外差调频接收机
  • 摘 要 随着现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都电子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电子产品无论从制作上还是从销售上都要求很高.要制作一个应用性比较好的电子产品就离不开高频电路,大到超级计算机.小到袖珍计算器,很多电子设备都有高频电路.高频电路大部分应用于通 ...查看


  • 零中频与超外差接收机优劣
  • 零中频射频接收机技术 作者: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 李智群 王志功 2004年7月A版 摘 要:零中频(Zero IF)或直接变换(Direct-Conversion)接收机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和易于单片集成的特点,正成为射频接收机 ...查看


  • 简易调频接收机的设计
  • 高频电子线路 课程设计 简 易 调 频 接 收 机 的 设 计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07级2班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2010.06 目录 摘 要...................................... ...查看


  • 小功率调频接收机的设计
  • 小功率调频接收机的设计 李 媛 赵兴宇 (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4) 摘 要: 介绍小功率调频接收机设计方法.接收机主要是利用MC3361的低电流.高灵敏度.外部元件少等特点,进行混频.中频放大.鉴频和低频功放等功能. ...查看


  • 电视机原理及其组装
  • 一.黑白电视机的原理 电视接收机简称电视机,是广播电视系统的终端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 把电视台发出的高频信号进行放大.解调,并将放大的图像信号加至显像管 栅极或阴极间,使图像在屏幕上重现,将伴音信号放大,推动扬声器放出声 音.另外,在同步信 ...查看


  • 超外差收音机原理详解
  • 超外差收音机电路组成方框图如图Z1002所示.它主要由输入回路.变频级.中放级.检波级.低放级(前置或推动级)和功放级及电源等部分组成. 超外差收音机的主要工作特点是:采用了"变频"措施.输入回路从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中选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