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几何--轨迹方程的高考题总结

解析几何中求轨迹方程的常见方法

一、直接法

当所求动点的要满足的条件简单明确时,直接按“建系设点、列出条件、代入坐标、整理化简、限制说明”五个基本步骤求轨迹方程, 称之直接法. 例1 已知直角坐标平面上点Q (2,0)和圆C :x 2+y 2=1,动点M 到圆C 的切

线长与MQ 的比等于常数λ(λ>0)(如图),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

1解:设M (x ,y ),直线MN 切圆C 于N ,则有

MN MQ

=λ,即

MO -ON

MQ

22

=λ,

x 2+y 2-1(x -2) 2+y 2

=λ.整理得(λ2-1) x 2+(λ2-1) y 2-4λ2x +(1+4λ2) =0,这就是动点

M 的轨迹方程.

若λ=1,方程化为x =

55

,它表示过点(, 0) 和x 轴垂直的一条直线; 44

2λ22λ221+3λ2+3λ22

, 0) 2若λ≠1,方程化为, 它表示以(2(x -2)+y =2

2

λ-1λ-1(λ-1) λ-为半径的圆.

二、定义法

定义法是指先分析、说明动点的轨迹满足某种特殊曲线(如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的定义或特征,再求出该曲线的相关参量,从而得到轨迹方程. 例2

已知∆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 , c , b 依次构成等差数列,且a >c >b ,AB =2,求顶点C 的轨迹方程.

1

2解:如右图,以直线AB 为x 轴,线段AB 的中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 由题意,a , c , b 构成等差数列,∴2c =a +b (两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椭圆),即

|CA |+|CB |=2|AB |=4,又CB >CA ,∴C 的轨迹为椭圆的左半部分. 在此椭圆中,x 2y 2

+=1(x

三、点差法

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代入圆锥曲线的方程并对所得两式作差, 得到一个与弦的中点和斜率有关的式子, 可以大大减少运算量. 我们称这种代点作差的方法为" 点差法" 。

例3 抛物线y 2=4x 焦点弦的中点轨迹方程是

四、几何法

几何法是指利用平面几何或解析几何知识分析图形性质,发现动点的运动规律和要满足的条件,从而得到动点的轨迹方程.

例4 已知点A (-3, 2) 、B (1, -4) ,过A 、B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l 1和l 2,求l 1和l 2的交点M 的轨迹方程.

2

五、参数法

参数法是指先引入一个中间变量(参数),使所求动点的横、纵坐标x , y 间建

立起联系,然后再从所求式子中消去参数,得到x , y 间的直接关系式,即得到所求轨迹方程.

例5 过抛物线y 2=2px (p >0)的顶点O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弦OA 、OB ,求弦AB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

例6 设椭圆中心为原点O ,一个焦点为F (0,1),长轴和短轴的长度之比为t .

(1)求椭圆的方程;

(2)设经过原点且斜率为t 的直线与椭圆在y 轴右边部分的交点为Q ,点P 在该直线上,且什么图形.

3

OP OQ

=t t 2-1,当t 变化时,求点P 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

六、交轨法

求两曲线的交点轨迹时,可由方程直接消去参数,或者先引入参数来建立这些动曲线的联系,然后消去参数来得到轨迹方程,称之交轨法.

x 2y 2

例7 如右图,垂直于x 轴的直线交双曲线2-2=1于M 、N 两点,A 1, A 2为

a b 双曲线的左、右顶点,求直线A 1M 与A 2N 的交点P 的轨迹方程,并指出轨迹的形状.

例8 已知两点P (-2, 2), Q (0, 2) 以及一条直线ι:y =x ,设长为2

的线段AB 在直线λ上移动,求直线PA 和QB 交点M 的轨迹方程.

4

七、代入法

当题目中有多个动点时,将其他动点的坐标用所求动点P 的坐标x , y 来表示,再代入到其他动点要满足的条件或轨迹方程中,整理即得到动点P 的轨迹方程,称之代入法,也称相关点法、转移法.

例9 如图,从双曲线C :x 2-y 2=1上一点Q 引直线l :x +y =2的垂线,垂足为N ,求线段QN 的中点P 的轨迹方程.

例10 已知抛物线y

2=x +1,定点A (3,1),B 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点P 在线段AB 上,且有BP :PA =1:2,当点B 在抛物线上变动时,求点P 的轨迹方程,并指出这个轨迹为哪种曲线.

5

⎧y 12=4x 1

3解: 设弦端点A (x 1, y 1), B (x 2, y 2) ,AB 中点为M (x , y ) ,则⎨2

⎩y 2=4x 2⎧y 1+y 2=2y

y 1-y 22

y 所以y =2(x -1) (y 1+y 2)=4 因为⎪⎨y 1-y 2

x 1-x 2

⎪x -x =x -1⎩12

4解:由平面几何知识可知,当∆ABM 为直角三角形时,点M 的轨迹是以AB 为直径的圆. 此圆的圆心即为AB 的中点(-1, -1) ,半径为

1,方程为AB =

22

(x +1) 2+(y +1) 2=13. 故M 的轨迹方程为(x +1) 2+(y +1) 2=13.

5解:设M (x , y ) ,直线OA 的斜率为k (k ≠0) ,则直线OB 的斜率为-

x =⎧y =kx ⎪⎪的方程为y =kx ,由⎨2解得⎨

⎩y =2px ⎪y =

⎪⎩

1

. 直线OA k

2p

k 2,即A (2p , 2p ) ,同理可得

k 2k 2p

k

B (2pk 2, -2pk ) .

⎧x =⎪⎪由中点坐标公式,得⎨⎪y =⎪⎩

p

+pk 22k ,消去k ,得y 2=p (x -2p ) ,此即点M 的轨p

-pk k

迹方程.

⎧a 2-b 2=1,

y x ⎪

6解:(1)设所求椭圆方程为2+2=1(a >b >0). 由题意得⎨a 解得

a b ⎪=t ,

⎩b

2

2

⎧2t 2a =2. ⎪⎪t -1所以椭圆方程为t 2(t 2-1) x 2+(t 2-1) y 2=t 2. ⎨

⎪b 2=1. ⎪t 2-1⎩

⎧t 2(t 2-1) x 12+(t 2-1) y 12=t 2,

(2)设点P (x , y ), Q (x 1, y 1), 解方程组⎨得

⎩y 1=tx 1,

6

1⎧t ⎧⎧x =, x =x =-⎪12⎪⎪2(t -1) OP OP x 2⎪⎪⎪2

由和得=t t -1=或⎨⎨⎨2

t OQ OQ x t 1⎪y =⎪y =⎪y =-. , 1

⎪⎪2(t 2-1) 2⎪⎩⎩⎩

其中t >1.消去t ,得点P 轨迹方程为x 2=

t 2t

2

,

2

,

22

y (x >) 和22

x 2=-

2222

右侧的部分和y (x

22

在侧的部分. y 在直线x =-22

抛物线x 2=-

7解:设P (x , y ) 及M (x 1, y 1), N (x 1, -y 1) ,又A 1(-a , 0), A 2(a , 0) ,可得 直线A 1M 的方程为y =

y 1

(x +a ) ------①; x 1+a

-y 1

(x -a ) ------②. x 1+a

直线A 2N 的方程为y =

-y 12

由①x ②得y =2(x 2-a 2) ---------③. 2

x 1-a

2

x 12y 12b 22b 22222

又 2-2=1, ∴-y 1=2(a -x 1) ,代入③得y =-2(x -a 2) ,化简得

a b a a x 2y 2

+2=1,此即点P 的轨迹方程. 2a b

当a =b 时,点P 的轨迹是以原点为圆心、a 为半径的圆; 当a ≠b 时,点P 的轨迹是椭圆.

8解: PA 和QB 的交点M (x ,y )随A 、B 的移动而变化,故可设A (t , t ), B (t +1, t +1) ,则PA :y -2=

t -2t -1

(x +2)(t ≠-2), QB :y -2=x (t ≠-1). 消去t ,得t +2t +1

或t =-1时,PA 与QB 的交点坐标也满足上式,x 2-y 2+2x -2y +8=0. 当t =-2,

7

所以点M 的轨迹方程是x 2-y 2+2x -2x -2y +8=0.

9解:设P (x , y ) ,Q(x 1, y 1) ,则N (2x -x 1, 2y -y 1) . 因为N 在直线l 上,

∴2x -x 1+2y -y 1=2. ----① 又PN ⊥l 得

3x +y -2⎧x =⎪⎪12⎨

⎪y =3y +x -21⎪2⎩

y -y 1

=1, 即x -y +y 1-x 1=0.---② x -x 1

上,

联解①②得. 又点Q 在双曲线C

∴(

3x +y -223y +x -22

) -() =1,化简整理得:2x 2-2y 2-2x +2y -1=0,此即22

动点P 的轨迹方程.

10解:设P (x , y ), B (x 1, y 1) ,由题设,P 分线段AB 的比λ=

AP

=2,∴ PB

x =

3+2x 11+2y 13331

, y =. 解得x 1=x -, y 1=y -. 又点B 在抛物线y 2=x +1

22221+21+2

3133

上,其坐标适合抛物线方程,∴ (y -) 2=(x -) +1. 整理得点P 的轨迹方

2222

121

程为(y -) 2=(x -), 其轨迹为抛物线.

333

8

解析几何中求轨迹方程的常见方法

一、直接法

当所求动点的要满足的条件简单明确时,直接按“建系设点、列出条件、代入坐标、整理化简、限制说明”五个基本步骤求轨迹方程, 称之直接法. 例1 已知直角坐标平面上点Q (2,0)和圆C :x 2+y 2=1,动点M 到圆C 的切

线长与MQ 的比等于常数λ(λ>0)(如图),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

1解:设M (x ,y ),直线MN 切圆C 于N ,则有

MN MQ

=λ,即

MO -ON

MQ

22

=λ,

x 2+y 2-1(x -2) 2+y 2

=λ.整理得(λ2-1) x 2+(λ2-1) y 2-4λ2x +(1+4λ2) =0,这就是动点

M 的轨迹方程.

若λ=1,方程化为x =

55

,它表示过点(, 0) 和x 轴垂直的一条直线; 44

2λ22λ221+3λ2+3λ22

, 0) 2若λ≠1,方程化为, 它表示以(2(x -2)+y =2

2

λ-1λ-1(λ-1) λ-为半径的圆.

二、定义法

定义法是指先分析、说明动点的轨迹满足某种特殊曲线(如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的定义或特征,再求出该曲线的相关参量,从而得到轨迹方程. 例2

已知∆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 , c , b 依次构成等差数列,且a >c >b ,AB =2,求顶点C 的轨迹方程.

1

2解:如右图,以直线AB 为x 轴,线段AB 的中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 由题意,a , c , b 构成等差数列,∴2c =a +b (两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椭圆),即

|CA |+|CB |=2|AB |=4,又CB >CA ,∴C 的轨迹为椭圆的左半部分. 在此椭圆中,x 2y 2

+=1(x

三、点差法

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代入圆锥曲线的方程并对所得两式作差, 得到一个与弦的中点和斜率有关的式子, 可以大大减少运算量. 我们称这种代点作差的方法为" 点差法" 。

例3 抛物线y 2=4x 焦点弦的中点轨迹方程是

四、几何法

几何法是指利用平面几何或解析几何知识分析图形性质,发现动点的运动规律和要满足的条件,从而得到动点的轨迹方程.

例4 已知点A (-3, 2) 、B (1, -4) ,过A 、B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l 1和l 2,求l 1和l 2的交点M 的轨迹方程.

2

五、参数法

参数法是指先引入一个中间变量(参数),使所求动点的横、纵坐标x , y 间建

立起联系,然后再从所求式子中消去参数,得到x , y 间的直接关系式,即得到所求轨迹方程.

例5 过抛物线y 2=2px (p >0)的顶点O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弦OA 、OB ,求弦AB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

例6 设椭圆中心为原点O ,一个焦点为F (0,1),长轴和短轴的长度之比为t .

(1)求椭圆的方程;

(2)设经过原点且斜率为t 的直线与椭圆在y 轴右边部分的交点为Q ,点P 在该直线上,且什么图形.

3

OP OQ

=t t 2-1,当t 变化时,求点P 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

六、交轨法

求两曲线的交点轨迹时,可由方程直接消去参数,或者先引入参数来建立这些动曲线的联系,然后消去参数来得到轨迹方程,称之交轨法.

x 2y 2

例7 如右图,垂直于x 轴的直线交双曲线2-2=1于M 、N 两点,A 1, A 2为

a b 双曲线的左、右顶点,求直线A 1M 与A 2N 的交点P 的轨迹方程,并指出轨迹的形状.

例8 已知两点P (-2, 2), Q (0, 2) 以及一条直线ι:y =x ,设长为2

的线段AB 在直线λ上移动,求直线PA 和QB 交点M 的轨迹方程.

4

七、代入法

当题目中有多个动点时,将其他动点的坐标用所求动点P 的坐标x , y 来表示,再代入到其他动点要满足的条件或轨迹方程中,整理即得到动点P 的轨迹方程,称之代入法,也称相关点法、转移法.

例9 如图,从双曲线C :x 2-y 2=1上一点Q 引直线l :x +y =2的垂线,垂足为N ,求线段QN 的中点P 的轨迹方程.

例10 已知抛物线y

2=x +1,定点A (3,1),B 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点P 在线段AB 上,且有BP :PA =1:2,当点B 在抛物线上变动时,求点P 的轨迹方程,并指出这个轨迹为哪种曲线.

5

⎧y 12=4x 1

3解: 设弦端点A (x 1, y 1), B (x 2, y 2) ,AB 中点为M (x , y ) ,则⎨2

⎩y 2=4x 2⎧y 1+y 2=2y

y 1-y 22

y 所以y =2(x -1) (y 1+y 2)=4 因为⎪⎨y 1-y 2

x 1-x 2

⎪x -x =x -1⎩12

4解:由平面几何知识可知,当∆ABM 为直角三角形时,点M 的轨迹是以AB 为直径的圆. 此圆的圆心即为AB 的中点(-1, -1) ,半径为

1,方程为AB =

22

(x +1) 2+(y +1) 2=13. 故M 的轨迹方程为(x +1) 2+(y +1) 2=13.

5解:设M (x , y ) ,直线OA 的斜率为k (k ≠0) ,则直线OB 的斜率为-

x =⎧y =kx ⎪⎪的方程为y =kx ,由⎨2解得⎨

⎩y =2px ⎪y =

⎪⎩

1

. 直线OA k

2p

k 2,即A (2p , 2p ) ,同理可得

k 2k 2p

k

B (2pk 2, -2pk ) .

⎧x =⎪⎪由中点坐标公式,得⎨⎪y =⎪⎩

p

+pk 22k ,消去k ,得y 2=p (x -2p ) ,此即点M 的轨p

-pk k

迹方程.

⎧a 2-b 2=1,

y x ⎪

6解:(1)设所求椭圆方程为2+2=1(a >b >0). 由题意得⎨a 解得

a b ⎪=t ,

⎩b

2

2

⎧2t 2a =2. ⎪⎪t -1所以椭圆方程为t 2(t 2-1) x 2+(t 2-1) y 2=t 2. ⎨

⎪b 2=1. ⎪t 2-1⎩

⎧t 2(t 2-1) x 12+(t 2-1) y 12=t 2,

(2)设点P (x , y ), Q (x 1, y 1), 解方程组⎨得

⎩y 1=tx 1,

6

1⎧t ⎧⎧x =, x =x =-⎪12⎪⎪2(t -1) OP OP x 2⎪⎪⎪2

由和得=t t -1=或⎨⎨⎨2

t OQ OQ x t 1⎪y =⎪y =⎪y =-. , 1

⎪⎪2(t 2-1) 2⎪⎩⎩⎩

其中t >1.消去t ,得点P 轨迹方程为x 2=

t 2t

2

,

2

,

22

y (x >) 和22

x 2=-

2222

右侧的部分和y (x

22

在侧的部分. y 在直线x =-22

抛物线x 2=-

7解:设P (x , y ) 及M (x 1, y 1), N (x 1, -y 1) ,又A 1(-a , 0), A 2(a , 0) ,可得 直线A 1M 的方程为y =

y 1

(x +a ) ------①; x 1+a

-y 1

(x -a ) ------②. x 1+a

直线A 2N 的方程为y =

-y 12

由①x ②得y =2(x 2-a 2) ---------③. 2

x 1-a

2

x 12y 12b 22b 22222

又 2-2=1, ∴-y 1=2(a -x 1) ,代入③得y =-2(x -a 2) ,化简得

a b a a x 2y 2

+2=1,此即点P 的轨迹方程. 2a b

当a =b 时,点P 的轨迹是以原点为圆心、a 为半径的圆; 当a ≠b 时,点P 的轨迹是椭圆.

8解: PA 和QB 的交点M (x ,y )随A 、B 的移动而变化,故可设A (t , t ), B (t +1, t +1) ,则PA :y -2=

t -2t -1

(x +2)(t ≠-2), QB :y -2=x (t ≠-1). 消去t ,得t +2t +1

或t =-1时,PA 与QB 的交点坐标也满足上式,x 2-y 2+2x -2y +8=0. 当t =-2,

7

所以点M 的轨迹方程是x 2-y 2+2x -2x -2y +8=0.

9解:设P (x , y ) ,Q(x 1, y 1) ,则N (2x -x 1, 2y -y 1) . 因为N 在直线l 上,

∴2x -x 1+2y -y 1=2. ----① 又PN ⊥l 得

3x +y -2⎧x =⎪⎪12⎨

⎪y =3y +x -21⎪2⎩

y -y 1

=1, 即x -y +y 1-x 1=0.---② x -x 1

上,

联解①②得. 又点Q 在双曲线C

∴(

3x +y -223y +x -22

) -() =1,化简整理得:2x 2-2y 2-2x +2y -1=0,此即22

动点P 的轨迹方程.

10解:设P (x , y ), B (x 1, y 1) ,由题设,P 分线段AB 的比λ=

AP

=2,∴ PB

x =

3+2x 11+2y 13331

, y =. 解得x 1=x -, y 1=y -. 又点B 在抛物线y 2=x +1

22221+21+2

3133

上,其坐标适合抛物线方程,∴ (y -) 2=(x -) +1. 整理得点P 的轨迹方

2222

121

程为(y -) 2=(x -), 其轨迹为抛物线.

333

8


相关文章

  • 求轨迹方程的方法总结
  • 求轨迹方程的方法总结 轨迹方程的探求是解析几何中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近几年来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之一.学生解这类问题时,不善于揭示问题的内部规律及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动辄就是罗列一大堆的坐标关系,进行无目的大运动量运算,致使不少学生丧失信心,半 ...查看


  • 椭 圆 教学设计
  • 椭 圆 教学设计 [课 题] 椭圆 [课 型] 高三复习课 [教材分析]圆锥曲线是解析几何的主体内容,也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而椭圆是圆锥曲线的起始部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但让学生对椭圆的知识结构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而且在处理问题时,让学 ...查看


  • 高中数学求轨迹方程的六种常用技法
  • 高中数学求轨迹方程的六种常用技法 求轨迹方程的六种常用技法 轨迹方程的探求是解析几何中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近几年来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之一.学生解这类问题时,不善于揭示问题的内部规律及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动辄就是罗列一大堆的坐标关系,进行无目的 ...查看


  • 2015高考真题分类汇编--直线与圆 理
  • 专题八 直线与圆 1. [2015高考重庆,理8]已知直线l :x +ay -1=0(a ∈R )是圆C :x +y -4x -2y +1=0的对称轴. 过点A (-4,a )作圆C 的一条切线,切点为B ,则|AB |= ( ) A .2 ...查看


  • 浅谈解析几何 大四毕业论文
  •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册 作者姓名: 卢瑞华 指导教师: 马凯 所在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专业(系): 数学与应用数学 班级(届): 2012届数学C 班 河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论文(设计)题目: 浅谈解析几何 学 ...查看


  • 动点的轨迹问题
  • 动点的轨迹问题 根据动点的运动规律求出动点的轨迹方程,这是解析几何的一大课题:一方面求轨迹方程的实质是将"形"转化为"数",将"曲线"转化为"方程",通过对方程 ...查看


  • 复数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
  • 一.<考试说明>中复数的考试内容 (1)数的概念的发展,复数的有关概念(实数.虚数.纯虚数.复数相等.共轭复数.模): (2)复数的代数表示与向量表示: (3)复数的加法与减法,复数的乘法与除法,复数的三角形式,复数三角形式的乘 ...查看


  • 几何名题衍生高考题
  • 中学数学杂志2012年第 3期 从有限到无限,从近似到精确,从量变到质变.应用极限思想解决某些问题,可以避开抽象.复杂的 降低解题难度,优化解题过程.运算, x >0 例7不等式组3-x 的解集是 >2-x 3+x 2+x () ...查看


  • 高考大题题型总结
  • 一 知识点总结 三角函数 1.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3600=2π, 1800=π, 1rad =180°≈57.30°=57°18ˊ. 1°= π π≈0.01745(rad ) 180 2. 弧长及扇形面积公式 1 弧长公式:l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