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年俗调查报告

东北年俗调查报告

我是一个地道的东北姑娘,生活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十几年,起初,对于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并不在意,但是,自从在外求学才发现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人文风俗,特别是年俗更是差强人意,南北地区差异尤为明显。例如南部地区的福建省,大年三十不吃饺子,初一不拜年也不走亲戚,统统等到大年初二才进行。四川地区大年三十不吃饺子而是吃汤圆还有他们自制的火锅。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正因为各地区的不同风俗文化才勾勒出了一副多姿多彩的民族画卷。下面是关于东北地区的年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概况。

在东北,过年时有很多习俗,例如贴春联,挂灯笼,吃饺子,吃团圆饭„„东北一带过年流传首先全家一起祭祖,焚香秉烛,广陈供品,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辞岁。随后,举行家宴,长辈中坐了上首,晚辈们团团而坐,取“阖家团圆”之意。饭果必要丰盛,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旺盛。这顿饭是对年饭的首次品尝,可以荤素一起上,通常必有红烧肉,炖羊肉,米粉肉,红焖肘条,元宝肉,南煎丸子,四喜丸子,鸡冻儿,鱼炼儿,猪肉炼儿,豆儿酱,豆腐,芥末墩儿,辣芥末,炒酱瓜儿等年禧套路菜。娱乐中佐以鲜果,糖果,干果,炒红果,蜜饯海棠等,边吃边玩,尽情享受,直至“接神”。最后,全家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在

百十个饺子中,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谓之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主一年诸事顺遂。现在东北人过年,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 在我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正月里禁忌剪头发,剪头发方娘家舅舅,意思是正月里剪头发对自己的舅舅没有好处。新春正月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有人讲如果新春期间做个媒,这不喜上添喜吗?但是在东北地区是不允许的,做媒有自我倒霉的意思,所以正月里禁止做媒。同时新正月里也不允许买鞋,买鞋与“买邪”同音也就是说把邪气带回家里,是不吉祥的预兆。一个正月处处暗藏着年俗“机关”稍不留意就会中招。初一至初四是禁忌乱用针线的,初五那天才可以使用,被称作缝破,意思是把过去一年里的琐碎和缺憾都缝补起来。在我们这的新春期间,对天气情况也格外关注,如果初一至初六天气都为晴,那么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六畜兴旺,反之灾祸不断。就这样的一些年俗似乎成为人们新春的希望,每天都期盼艳阳高照,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

在东北地区的正月期间饮食也有着丰富的含义,正月初三称为庄稼会,如果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粮食满仓。初五被称为元宝日,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会财源滚滚,兴旺发达。初七被称为“人七日”这一天吃面条预示着新的一年里大人小孩身体安康无病痛无灾患。

这些在简单不过的年俗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希望。如吃带硬币饺子交好运,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东

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在众多的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币的(现在人们讲究卫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来代替。)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此外,东北人在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也称“破五”,就是要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趋灾避邪之意。一家人吃过年夜饭后,通常还有一个习俗:吃冻梨。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就另有一番风味。最常见的是冻梨和冻柿子。据了解,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在北方有一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的时候又酸又涩,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酸,消除油腻,正月里不剪头,剪头会克死舅舅,所以东北人很忌讳这点,没有人会在正月里剪头,但是反之在二月二,“龙抬头”这表示着二月初二这天人们剪头就会很吉利,所以在这一天都会争相剪头,讨吉利。并且,在东北,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有这样一个说法,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不扫地,就是不愿将好运气,财气扫走,所以只有等着到了初三才可以扫地。

除此之外,拜年是东北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着拜贺新年,包括向长着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拜年一般从家里开

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等吉祥话,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访或相邀饮酒作乐。

这些简单的年俗,在人们不知不觉的遵循它的时候,也就产生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由此产生动力去创造生活创造幸福。此次一直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来讲,在没做这个调查报告之前,已经将其抛弃殆尽,因此这次调查报告也是对自身对待风俗文化态度的一种修正。同时系统的搜集了东北地区乡村年俗的信息,把我们这朴实的年俗文化变成文字,以此来激发更多的人,去关注年俗,关注身边的普通文化,捍卫乡土文化,避免文化大量流失。

东北年俗调查报告

我是一个地道的东北姑娘,生活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十几年,起初,对于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并不在意,但是,自从在外求学才发现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人文风俗,特别是年俗更是差强人意,南北地区差异尤为明显。例如南部地区的福建省,大年三十不吃饺子,初一不拜年也不走亲戚,统统等到大年初二才进行。四川地区大年三十不吃饺子而是吃汤圆还有他们自制的火锅。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正因为各地区的不同风俗文化才勾勒出了一副多姿多彩的民族画卷。下面是关于东北地区的年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概况。

在东北,过年时有很多习俗,例如贴春联,挂灯笼,吃饺子,吃团圆饭„„东北一带过年流传首先全家一起祭祖,焚香秉烛,广陈供品,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辞岁。随后,举行家宴,长辈中坐了上首,晚辈们团团而坐,取“阖家团圆”之意。饭果必要丰盛,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旺盛。这顿饭是对年饭的首次品尝,可以荤素一起上,通常必有红烧肉,炖羊肉,米粉肉,红焖肘条,元宝肉,南煎丸子,四喜丸子,鸡冻儿,鱼炼儿,猪肉炼儿,豆儿酱,豆腐,芥末墩儿,辣芥末,炒酱瓜儿等年禧套路菜。娱乐中佐以鲜果,糖果,干果,炒红果,蜜饯海棠等,边吃边玩,尽情享受,直至“接神”。最后,全家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在

百十个饺子中,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谓之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主一年诸事顺遂。现在东北人过年,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 在我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正月里禁忌剪头发,剪头发方娘家舅舅,意思是正月里剪头发对自己的舅舅没有好处。新春正月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有人讲如果新春期间做个媒,这不喜上添喜吗?但是在东北地区是不允许的,做媒有自我倒霉的意思,所以正月里禁止做媒。同时新正月里也不允许买鞋,买鞋与“买邪”同音也就是说把邪气带回家里,是不吉祥的预兆。一个正月处处暗藏着年俗“机关”稍不留意就会中招。初一至初四是禁忌乱用针线的,初五那天才可以使用,被称作缝破,意思是把过去一年里的琐碎和缺憾都缝补起来。在我们这的新春期间,对天气情况也格外关注,如果初一至初六天气都为晴,那么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六畜兴旺,反之灾祸不断。就这样的一些年俗似乎成为人们新春的希望,每天都期盼艳阳高照,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

在东北地区的正月期间饮食也有着丰富的含义,正月初三称为庄稼会,如果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粮食满仓。初五被称为元宝日,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会财源滚滚,兴旺发达。初七被称为“人七日”这一天吃面条预示着新的一年里大人小孩身体安康无病痛无灾患。

这些在简单不过的年俗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希望。如吃带硬币饺子交好运,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东

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在众多的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币的(现在人们讲究卫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来代替。)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此外,东北人在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也称“破五”,就是要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趋灾避邪之意。一家人吃过年夜饭后,通常还有一个习俗:吃冻梨。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就另有一番风味。最常见的是冻梨和冻柿子。据了解,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在北方有一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的时候又酸又涩,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酸,消除油腻,正月里不剪头,剪头会克死舅舅,所以东北人很忌讳这点,没有人会在正月里剪头,但是反之在二月二,“龙抬头”这表示着二月初二这天人们剪头就会很吉利,所以在这一天都会争相剪头,讨吉利。并且,在东北,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有这样一个说法,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不扫地,就是不愿将好运气,财气扫走,所以只有等着到了初三才可以扫地。

除此之外,拜年是东北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着拜贺新年,包括向长着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拜年一般从家里开

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等吉祥话,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访或相邀饮酒作乐。

这些简单的年俗,在人们不知不觉的遵循它的时候,也就产生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由此产生动力去创造生活创造幸福。此次一直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来讲,在没做这个调查报告之前,已经将其抛弃殆尽,因此这次调查报告也是对自身对待风俗文化态度的一种修正。同时系统的搜集了东北地区乡村年俗的信息,把我们这朴实的年俗文化变成文字,以此来激发更多的人,去关注年俗,关注身边的普通文化,捍卫乡土文化,避免文化大量流失。


相关文章

  • 中国东北角文化抗战1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策划 1895--1945 中国东北角文化抗战 第一系列 满铁1 怎能忘 那连根续脉的文化抗战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以何种形式纪念这一重要的历史节点,以什么样的态 ...查看


  • 最高法院公司法案例:股东低价处分股权,逃避债务,债权人有撤销权吗?
  • 上诉人(原审原告):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沈阳高压开关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沈阳高开)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东北电)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新东北电气(沈阳)高 ...查看


  • 东北地区油气资源调查评价学术研讨会举办
  • 2012-10-26 08:58:24 地调局资源部 微博评论 浏览次数:28 字号:T|T 为深入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贯彻东北地区"3+13联创齐争"活动精神,整体部署东北地区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工作,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资 ...查看


  • 40-24页-东北大学2014就业质量报告
  • 2014届毕业生年度就业质量报告 东北大学学生指导服务中心 2014年12月 东北大学2014届毕业生年度就业质量报告 目录 前言....................................................... ...查看


  • "违约王"东北特钢表态:债转股不是根本解决办法
  • 7月21日,李明珠对经济观察报说,"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关于债转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具体政策,是否最终采取债转股的形式解决问题,现在还不太好说,因为这毕竟不是单方面就可以提出来的,它需要各方协商解决的一个过程,现在也是争取投资人的理解 ...查看


  • 2012年东北大学大学生日常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手册
  • 实践团上交实践成果及相关材料说明 团队在实践活动结束后要撰写相关实践材料,要求如下: 1.电子提交内容(word 03版): (1)团队整体完成的实践课题成果(调查报告.论文等): (2)团队实践过程总结报告一份,包括成果汇报.交流计划: ...查看


  • 建筑材料市场调查报告
  • 建筑材料市场调查报告 一.东北地区卫浴建材市场基本概况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深入,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一日千里,由此也带动了房地产行业的一派勃勃生机.以沈阳为例,2007年,沈阳地区将陆续有100多个楼盘投 ...查看


  • 中粮期货:玉米产量调研报告--2012.10.15
  • 中粮期货:玉米产量调研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0月15日 20:30  中粮期货 查看最新行情 一.调研目的: 为了深入掌握今年东北及华北地区玉米(2462,-2.00,-0.08%)长势及产量情 ...查看


  • 东北师范大学伙食管理委员会食堂调研方案1
  • 东北师范大学伙食管理委员会食堂调研方案 一.前言 东北师范大学第一届伙食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学校食堂问题是学生关注较多的问题,它关系到的不仅仅是学生吃饭的问题,更多的关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而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正常运行.为了能给我校学生提供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