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课 汉乐府两首

第十八课 汉乐府两首

第十八课

汉乐府两首

《上邪》

《饮马长城窟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关于乐府的知识,了解汉乐府民歌的特色。

2、熟读并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1、梳理常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节奏和韵味,培养良好的语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1、掌握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抒情特点和方法

2、诗歌中的想象

3. 通过对语言、意象、手法的分析来赏析诗歌。

难点:

深刻领会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言简意丰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走近文本

1.导语设计

民间的爱往往最质朴。爱就是热烈的爱,恨就是刻骨的恨,不掺杂什么功利色彩。她们直爽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爱。《上邪》中女主人公千般发誓表明自己对待爱情的坚决,《饮马长城窟行》展示出女主人公的缠绵多情。

2.资料积累

(1)追溯背景

《上邪》是“汉铙歌十八曲”之一。这是一篇女子自誓之辞,连用五件不可能有的事为誓,用以表示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叙写五事,或用三言,或用四言,语句跌宕,生动而深刻地展现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饮马长城窟行》,又名《饮马行》,最早见于《文选》题为“乐府古辞”。《乐府诗集》收入《相和歌辞·瑟调典》。这是一首闺妇思夫的诗,上半部分写闺妇因丈夫久出不归,日夜怀念的孤凄之情;下半部分写闺妇接读丈夫来信时的惊喜情状。本诗情切语真,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2)文体知识

乐府、乐府诗、乐府民歌的不同点

乐府:古代音乐机构的名称,汉武帝时规模盛大。一为文人的歌词配乐,一是搜集民间歌谣。

乐府诗:乐府机关编制、搜集、保存起来的歌诗。后成为一种专门的歌体,特点是可以入乐。

乐府民歌:社会下层群众的歌谣,后经过配乐。反映下层人民生活。

(3)课文全解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

译文:老天啊!我想同意中人您相爱,长久地使到爱情永不断绝衰退。只有高山没了峰顶变成平地,江水

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断流枯竭,

冬天打雷雷声隆隆,

夏天落下大雪,

天地合并在一起,那时我才敢同您断绝爱情。

《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

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 ,

译文: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

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

忽觉在他乡。

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

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

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

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

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

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

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

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 谁肯相为言。

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

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

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

客从远方来,

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

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

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

呼唤童仆打开木盒,

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 书中竟何如?

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

第十八课 汉乐府两首

第十八课

汉乐府两首

《上邪》

《饮马长城窟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关于乐府的知识,了解汉乐府民歌的特色。

2、熟读并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

1、梳理常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节奏和韵味,培养良好的语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1、掌握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抒情特点和方法

2、诗歌中的想象

3. 通过对语言、意象、手法的分析来赏析诗歌。

难点:

深刻领会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言简意丰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走近文本

1.导语设计

民间的爱往往最质朴。爱就是热烈的爱,恨就是刻骨的恨,不掺杂什么功利色彩。她们直爽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爱。《上邪》中女主人公千般发誓表明自己对待爱情的坚决,《饮马长城窟行》展示出女主人公的缠绵多情。

2.资料积累

(1)追溯背景

《上邪》是“汉铙歌十八曲”之一。这是一篇女子自誓之辞,连用五件不可能有的事为誓,用以表示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叙写五事,或用三言,或用四言,语句跌宕,生动而深刻地展现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饮马长城窟行》,又名《饮马行》,最早见于《文选》题为“乐府古辞”。《乐府诗集》收入《相和歌辞·瑟调典》。这是一首闺妇思夫的诗,上半部分写闺妇因丈夫久出不归,日夜怀念的孤凄之情;下半部分写闺妇接读丈夫来信时的惊喜情状。本诗情切语真,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2)文体知识

乐府、乐府诗、乐府民歌的不同点

乐府:古代音乐机构的名称,汉武帝时规模盛大。一为文人的歌词配乐,一是搜集民间歌谣。

乐府诗:乐府机关编制、搜集、保存起来的歌诗。后成为一种专门的歌体,特点是可以入乐。

乐府民歌:社会下层群众的歌谣,后经过配乐。反映下层人民生活。

(3)课文全解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

译文:老天啊!我想同意中人您相爱,长久地使到爱情永不断绝衰退。只有高山没了峰顶变成平地,江水

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断流枯竭,

冬天打雷雷声隆隆,

夏天落下大雪,

天地合并在一起,那时我才敢同您断绝爱情。

《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

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 ,

译文: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

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

忽觉在他乡。

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

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

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

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

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

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

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

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 谁肯相为言。

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

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

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

客从远方来,

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

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

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

呼唤童仆打开木盒,

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 书中竟何如?

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


相关文章

  • 李白诗集(乐府)赏析目录
  • 李白诗集(乐府)赏析目录:                                                                       最后整理:2013.11 1.乐府 长相思 30.乐府 阳春歌 59.乐 ...查看


  • 论汉乐府对新乐府运动的影响
  • 学号:******* 姓名:***** 论汉乐府对新乐府运动的影响 前言 <诗经>之后,乐府诗歌兴起.汉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和<诗经>相通,郑樵在<通志>中说到" ...查看


  • 论宋代的旧题乐府及其新变
  • 第21卷第1期V o. l 21 No . 1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Sichuan U niversity of A rts and Sc ience Journal 2011年1月Jan . 2011 论宋代的旧题乐府及其新变 王辉斌 (襄 ...查看


  • 岂惟观乐,于焉识礼
  • 摘要:乐府在我国诗歌史中占有重要位置,魏晋乐府,更是无法忽略的一环.魏晋时期变乐府采诗为全盛的文人乐府创作,精英文人们充分利用这一题材,使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并形成了一代文学的思潮:建安风骨,代表人物"三曹"" ...查看


  •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汉乐府
  •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q ...查看


  • [上山采蘼芜]研究摭谈
  • 班固在其<汉书·艺文志>中认为乐府"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 余冠英先生在<乐府诗选·序>中说"诗经本是汉以前的乐府,乐府就是周以后的诗经",道出了< ...查看


  • 曹操诗歌与乐府
  • 第12卷第2期2008年6月 岱宗学刊 JOURNALOFDAIZONG Vol.12 NO.2Jun1 2008 曹操诗歌与乐府 路元敦 (泰山学院中文系,山东泰安 271021) [摘 要] 曹操现存诗歌皆系乐府诗,这一现象值得关注.本 ...查看


  • 论魏晋时期的乐府"篇"诗
  • 摘 要:"篇"是乐府诗中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本文详细介绍了"篇"诗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存世"本文对乐府诗中"歌辞性诗题"之一的"篇"进行定义,并依照 ...查看


  • 魏晋乐府的新声
  • 关键词:曹植乐府 汉乐府 抒情 叙事 变革 摘 要:乐府民歌到文人诗歌的转变是个漫长过程,但曹植的出现,使这个过程发生了质的飞跃.曹植的乐府诗完全从乐府中独立出来,摆脱了音乐的束缚,使拟作乐府进入了文人化的里程.本文从旧题制作新辞.题目内容 ...查看


  • 汉乐府与_古诗十九首_的异同
  • 汉乐府与<古诗十九首>的异同 石碧兰 (湖南大学,湖南长沙 摘 要: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由于创作年代相 410082) 他们热衷仕宦,追求建功立业,对此,诗人反复予以申诉". [3] 近,作品有很大的相似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