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用的修辞方法

几种常用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几种。下面逐一介绍。

(一) 比喻

1. 概念

比喻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比喻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作比喻的事物) 和比喻词( 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组成。

2. 构成比喻的必备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比喻词,下面几种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她母亲。

②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像。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 比喻的种类

(1)明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比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例如:

这里是花的海洋。

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 借代

1. 概念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

方法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2. 借代的种类

(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2)具体代抽象。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3)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5)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6)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7)资料代本体。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3. 运用借代需要注意

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不能同时出现。

(三) 比拟

1. 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 ;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 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 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 种类

(1)拟物。例如:遭到我军的迎头痛击后,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2)拟人。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四) 夸张

1. 概念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2. 种类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如:燕山雪花大如席。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如:可是当兵一当三四年,打仗总打了百十回吧。身上一根汗毛也没碰断。

(3)超前夸张:述说两件事,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说成是同时出现的。如:话还没出口,就知道对方要说什么了。

3. 运用夸张需要注意

①夸张不是浮夸,要有现实生活基础。如下面的夸张就不合情理:

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②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五) 对偶

1. 概念

对偶是用数字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2. 种类

(1)正对。上下两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或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两句意思相对或相反的对偶形式。如:谦受益,满招损。

(3)串对(流水对) 。上下两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六) 排比

1. 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2. 种类

①并列性排比。从几个方面表达一个事物,一种思想,句间呈并列关系。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②承接性排比。各排比项先后有序,相互承接。如:你要面对红旗回答——你是否为保卫红旗而生,为保卫红旗而战,为保卫红旗而贡献了问心无愧的一生。

(七) 设问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的修辞方式。设问的基本特点是“ 无疑而问”,设问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

思考。如:什么是路? 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八) 反问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如:①就说蒋祝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难道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才满足么? ②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几种常用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几种。下面逐一介绍。

(一) 比喻

1. 概念

比喻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比喻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作比喻的事物) 和比喻词( 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组成。

2. 构成比喻的必备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比喻词,下面几种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她母亲。

②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像。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 比喻的种类

(1)明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比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例如:

这里是花的海洋。

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 借代

1. 概念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

方法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2. 借代的种类

(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2)具体代抽象。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3)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5)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6)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7)资料代本体。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3. 运用借代需要注意

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不能同时出现。

(三) 比拟

1. 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 ;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 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 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 种类

(1)拟物。例如:遭到我军的迎头痛击后,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2)拟人。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四) 夸张

1. 概念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2. 种类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如:燕山雪花大如席。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如:可是当兵一当三四年,打仗总打了百十回吧。身上一根汗毛也没碰断。

(3)超前夸张:述说两件事,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说成是同时出现的。如:话还没出口,就知道对方要说什么了。

3. 运用夸张需要注意

①夸张不是浮夸,要有现实生活基础。如下面的夸张就不合情理:

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②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五) 对偶

1. 概念

对偶是用数字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2. 种类

(1)正对。上下两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或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两句意思相对或相反的对偶形式。如:谦受益,满招损。

(3)串对(流水对) 。上下两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六) 排比

1. 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2. 种类

①并列性排比。从几个方面表达一个事物,一种思想,句间呈并列关系。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②承接性排比。各排比项先后有序,相互承接。如:你要面对红旗回答——你是否为保卫红旗而生,为保卫红旗而战,为保卫红旗而贡献了问心无愧的一生。

(七) 设问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的修辞方式。设问的基本特点是“ 无疑而问”,设问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

思考。如:什么是路? 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八) 反问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如:①就说蒋祝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难道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才满足么? ②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相关文章

  • 常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练习题111)
  • 常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一.什么是修辞 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二.初中语文常见的修辞方法 初中语文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对比.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10种修辞方法 ...查看


  • 常用修辞手法教学设计
  • 常用修辞手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让学生巩固并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说话更准确.生动.鲜明,增强语言的表达 效果.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句子的修辞手法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课件 ...查看


  • 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
  • 小学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 比喻,比拟(拟人.拟物), 夸张,排比, 反问,设问,对比,反语,对偶. 常用修辞作用特点 1.比喻: 定义:又叫打比方.即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查看


  • 修辞方法的种类和作用
  • 一.课标与教材对修辞手法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 1.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2.在阅读过程中能判断常用修辞方法的种类并理解其表达作用: 3.在交流和写作实践中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 ...查看


  • 小学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例句
  • 小学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例句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 [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 [常用的比喻词]好像.仿佛.像„„似的.如同.像„„一样.„„是„„.„„成了„„ [例句] (1).梧桐树叶 像 手掌. . (本体) (比喻词)(喻 ...查看


  • 2015年中考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修辞手法
  • 百度文库 wjb005 制作修辞手法 课标与教材对修辞手法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 1.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2.在阅读过程中能判断常用修辞方法的种类并理解其表达作用: 3.在交流和写作实践中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 ...查看


  • 现代文阅读基础知识
  • 记叙文基础知识 1.记叙文是指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2.记叙文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记叙文的顺序及作用:常用的有--顺序.倒叙.插叙.补 ...查看


  • 英语常用修辞手法
  • 英语中的修辞与汉语的修辞相比,分类细,种类多. 1.Simile 明喻 明喻是将具有共性的不同事物作对比.这种共性存在于人们的心里,而不是事物的自然属性. 标志词常用 like, as, seem, as if, as 分,或特殊代替一般. ...查看


  • 初中作文写作技巧
  • 初中作文写作技巧 一.关于中考作文: 1.一种体裁:记叙文 2.两个原则:①真实才能动情:②妙语才能煽情 3.三字要求:①稳:②细:③精 4.四个流程:①审清题目:②立好中心:③选好材料:④写好提纲 5.五项技巧:①头脑灵活:②卷面整洁: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