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山水画笔墨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摘 要〕黄宾虹穷其一生研究用笔用墨的方法规律,并透过笔墨的表面现象,看到了“笔墨精神”。他的笔墨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对现代山水画创作的发展有很大启发。本文以黄宾虹先生研究的笔墨艺术为研究对象,分析他的笔墨艺术的传承和创新,研究其对现代山水画创作学习的一些启示及影响。   〔关键词〕 笔墨艺术 山水画 黄宾虹 继承 创新   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其中“南黄”说的就是浙江的画家黄宾虹先生,可见先生的艺术功力和成就非同一般。黄宾虹先生长于山水、花卉并重视写生。黄宾虹从笔墨中找到中国画发展创新的途径,穷其一生研究用笔用墨的方法规律,他透过笔墨的表面现象,看到了“笔墨精神”及笔墨精神所表达的自然生命节律与神韵之内美①。   所谓笔墨,乃由传统水墨画工具材料功能所规定,在长时间的技巧训练中形成的外型、写意、表趣方式和手段,是唯水墨画才有的“话语”②。毛笔、水墨按照一定程式和技巧在纸、绢上作画产生的光涩、枯润、曲直、方圆、厚薄、齐乱种种效果,这些效果引出的刚柔、遒媚、老嫩、苍秀等种种感受,画家内在世界、外在操作与这些效果、感受的诸种关联,以及人们在创作、欣赏过程中形成的对它们的感知方式与习惯,都凝结在笔墨话语之中③。   一、黄宾虹对笔墨艺术的传承   传承是传统绘画的基础。注重“传承”、“临摹”是学习传统绘画的主要方法。黄宾虹先生在传统笔墨研究这个问题上,做了重点临摹和理论研究。   黄宾虹先生从小就得到了父亲的挚友倪逸甫先生的指导,得到了“当如作字法,笔笔宜分明方不至于为画匠也。”④的绘画真言,从而牢牢将绘画的根基扎在书法的土壤里。黄宾虹先生模仿了很多笔墨情感充沛,用笔有力,画面疏淡清逸风格的新安画派的前辈们,他们的画与当时柔弱萎靡的画风有所区别。黄宾虹先生此时的作品章法上虽多师承古人,但非常注重用笔的力度和厚重程度。早年他主要是临摹古人的作品。从六岁就开始对家藏的书画作品行“仿效涂抹”;十三岁以后,又对董其昌和查二瞻画“又习之数年”;而后,再“遍求唐、松画章法临之,又有数几十年”。先生早年潜心研习传统,遍临诸家,取明代吴门画派、新安画派、金陵画派的笔墨立场,他强调线条的作用更注重用笔的松动灵秀的特性,在临摹时会注意对作品的分析,意临画作。黄宾虹先生在晚年曾谈论其青少年时,这样说过“遇有卷轴,必注观移时,恋恋不忍去”或“临之一再,摹之再三,至有会心始罢。”这一时期黄宾虹先生踏踏实实对古画进行临摹钻研,为后期的革新奠定了基础。   黄宾虹先生曾道:“以古人为师不如以大自然为师,可得山川之性灵;师古人不如师自然,在大自然当中获得的东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先生走的是一条“由传统中入,从传统中出”的山水画艺术创作之路。黄宾虹先生先“临之一再,摹之再三”,然后再“搜尽奇峰打草稿”去写生,让笔墨与大自然的真山真水融合,进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地。中国画论一向注重师法自然,先生虽然临摹的时间要长于师法自然的时间,但仍极力倡导写生,称“得之于壮游”。黄宾虹先生一生看遍大江名川,在掌握客观自然的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将自然界的山山水水隐于胸中。在这一过程中,使传统笔墨的研究得到升华,拥有了更深刻的笔墨认识。他把临摹古画获得的技法融入到大自然的写生当中,技法也逐渐在写生中变得娴熟。   自此之后,他的艺术风格在领悟自然和锤炼笔墨的基础上,开始了由“白宾虹”向“黑宾虹”的过渡期。在桂粤写生,黄宾虹先生大量的写生作品以真山真水为范本,加上自己�^去多年积攒的“钩古画法”经验,章法上以个人独特的远近法,画面上的虚实处理取胜。巴蜀之游,是黄宾虹先生在绘画上产生飞跃的契机,他将笔墨和大自然浑然统一,使作品呈现一种“黑密厚重”、“浑厚华滋”的风格特征。在北平的十一年的作品中,黄宾虹终于在古人的藩篱中独辟蹊径,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中国画精神面貌――“浑厚华滋”的艺术风格。完成了向“黑宾虹”时期的艺术转变。   二、黄宾虹对笔墨艺术的创新   中国绘画最根本的绘画语言就是“笔墨”,它是我们研究传统山水画最基本的要素,在山水画创作中,离不开对传统笔墨的研究,而想要深入地研究传统,就要求更有效地对古人的作品进行临摹。黄宾虹山水画是怎样从笔墨中来实现自己的追求创新的呢?这从他的画记中可以找到答案:“由古至今,画史之多,其不善变而入歧途者,夫复何恨。何哉?变其所当变,体貌异而精神自同;变其所不当变,精神离而体貌亦非也⑤。”“尝悟笔墨精神千古不变,章法面目,可可翻新”⑥。“抚躬自问,返本而求,自体貌以达于精神,由理法以期于笔墨”。“名家历代真迹以古人之精神万世不变,全在用笔之功力”⑦。从以上画论中可以看出,“体貌”就是指章法面目,“精神”就是指笔墨。并且把笔墨升华为笔墨精神,笔墨精神就是由笔墨展示的“纯全内美”,这构成了黄宾虹山水画艺术的核心。   在实践当中,黄宾虹先生将墨法总结为浓墨、淡墨、破墨、泼墨、焦墨、宿墨、渍墨七种墨法并为己所用,构建出属于自己的“七墨”体系。黄宾虹先生提倡宋代绘画的淋漓尽致,墨饱笔酣,之后形成了自己“黑密厚重”和“浑厚华滋”的艺术之风。   黄宾虹先生的“七墨法”说实际上是对传统的“五墨”和“六墨”论说的总结和发展,从传统中“入”又从传统中“出”,除旧创新的境界,承上启下,一生不辍地实践研究精神,为中国山水画创作发展开创了一片新的天地。黄宾虹先生作为一代文人艺术家,他的艺术文化思想满载着中国文化更高层次的精神,因此,他将传统中深厚的文化素养及审美、情操,通过山水画的笔墨图式,来衍化成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符号,在中国现在的画坛上具有现代化的意义。清代画家石涛提出“笔墨当随时代”的笔墨时代论,把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立脚点放在了时代的步伐上,使得笔墨创作和时代密不可分。山水画作为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只有不断地进行发展和创新,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黄宾虹先生曾说过:“我们要学习传统,更要学习现代人”。现代中国山水画家在新时代的环境的熏陶下,既要表现出画家本人的当时当代内心思想,又要在新时代的环境下不断地研习笔墨传统,只有这样山水画家的作品才能受到现代人们的普遍认可。与石涛提出“笔墨当随时代”的笔墨时代论相应出现了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画家,他们的作品与时代紧密相结合。如山水画家李可染先生,黄宾虹先生的这一成就促进了李可染先生以“浑厚”为核心风格的成型。又如贾又福先生,他师承李可染,李可染又师承黄宾虹,贾先生也同样继承了黄宾虹先生的创新精神。他在山水画上做了更进一步的创新,用对颜色的感悟,在太行山写生的作品中加入了浓厚的金色和黄色,来表现山体的光感和气势。   山水画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尤其是在近现代国画大师黄宾虹先生的影响下,传承传统和创新传统过程中,很多具有创新精神的大画家,随着时代的笔墨特征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创新是发展着的创新,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时间去积淀,水到渠成自然就会有创新。有些现代艺术家往往以“破旧立新”的形式作为他们的金科玉律⑧。为了所谓的标新立异,义无反顾彻底地推翻传统,以求能够以一副全新的面貌示人。在黄宾虹先生看来,忽略传统笔墨的创新是很难进行发展的,传统是需要不断发展的,那么没有创造也就没有所谓的发展。黄宾虹先生作为20世纪以来的一位借古开今的著名国画大师,他的笔墨理论及实践对现代的山水画创作乃至当下的意义,是一种文化的自觉。   结语:通过对黄宾虹先生笔墨艺术的研究,让我们对这位著名的国画大师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分析先生笔墨传承,认识到研习传统笔墨的重要性,研习时更要以古人的笔墨理论为祭奠。黄宾虹先生的笔墨艺术创新,使我们体会到其笔墨艺术的博大精深及蕴含的民族性意义,要在传统这个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作研究,掌握好“入”与“出”之间的关系,看清楚自己所在的时代背景深入笔墨理论和实践研究,在山水画创新过程中要自觉地坚持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发展中国画独特的笔墨艺术语言。   注释:   ①李璐璐.浅析黄宾虹山水画笔墨. 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 2013年01期.   ②郎绍君.笔墨论. 美术研究,1999年01期.   ③叶璇.中国画继承与创新. 艺术审美批判,2009年07期.   ④黄宾虹自题.山水画.   ⑤高荐.结合中国美术史浅析中国山水画意境的营造.大舞台, 2012年10期.   ⑥黄宾虹.致傅雷书.1945年.   ⑦卢宗业.黄宾虹《黄宾虹画语录》艺术价值赏析. 大众文艺, 2013年05期.   ⑧杜钰洲.破旧立新 任重道远. 中国纺织,2011年02期.

  〔摘 要〕黄宾虹穷其一生研究用笔用墨的方法规律,并透过笔墨的表面现象,看到了“笔墨精神”。他的笔墨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对现代山水画创作的发展有很大启发。本文以黄宾虹先生研究的笔墨艺术为研究对象,分析他的笔墨艺术的传承和创新,研究其对现代山水画创作学习的一些启示及影响。   〔关键词〕 笔墨艺术 山水画 黄宾虹 继承 创新   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其中“南黄”说的就是浙江的画家黄宾虹先生,可见先生的艺术功力和成就非同一般。黄宾虹先生长于山水、花卉并重视写生。黄宾虹从笔墨中找到中国画发展创新的途径,穷其一生研究用笔用墨的方法规律,他透过笔墨的表面现象,看到了“笔墨精神”及笔墨精神所表达的自然生命节律与神韵之内美①。   所谓笔墨,乃由传统水墨画工具材料功能所规定,在长时间的技巧训练中形成的外型、写意、表趣方式和手段,是唯水墨画才有的“话语”②。毛笔、水墨按照一定程式和技巧在纸、绢上作画产生的光涩、枯润、曲直、方圆、厚薄、齐乱种种效果,这些效果引出的刚柔、遒媚、老嫩、苍秀等种种感受,画家内在世界、外在操作与这些效果、感受的诸种关联,以及人们在创作、欣赏过程中形成的对它们的感知方式与习惯,都凝结在笔墨话语之中③。   一、黄宾虹对笔墨艺术的传承   传承是传统绘画的基础。注重“传承”、“临摹”是学习传统绘画的主要方法。黄宾虹先生在传统笔墨研究这个问题上,做了重点临摹和理论研究。   黄宾虹先生从小就得到了父亲的挚友倪逸甫先生的指导,得到了“当如作字法,笔笔宜分明方不至于为画匠也。”④的绘画真言,从而牢牢将绘画的根基扎在书法的土壤里。黄宾虹先生模仿了很多笔墨情感充沛,用笔有力,画面疏淡清逸风格的新安画派的前辈们,他们的画与当时柔弱萎靡的画风有所区别。黄宾虹先生此时的作品章法上虽多师承古人,但非常注重用笔的力度和厚重程度。早年他主要是临摹古人的作品。从六岁就开始对家藏的书画作品行“仿效涂抹”;十三岁以后,又对董其昌和查二瞻画“又习之数年”;而后,再“遍求唐、松画章法临之,又有数几十年”。先生早年潜心研习传统,遍临诸家,取明代吴门画派、新安画派、金陵画派的笔墨立场,他强调线条的作用更注重用笔的松动灵秀的特性,在临摹时会注意对作品的分析,意临画作。黄宾虹先生在晚年曾谈论其青少年时,这样说过“遇有卷轴,必注观移时,恋恋不忍去”或“临之一再,摹之再三,至有会心始罢。”这一时期黄宾虹先生踏踏实实对古画进行临摹钻研,为后期的革新奠定了基础。   黄宾虹先生曾道:“以古人为师不如以大自然为师,可得山川之性灵;师古人不如师自然,在大自然当中获得的东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先生走的是一条“由传统中入,从传统中出”的山水画艺术创作之路。黄宾虹先生先“临之一再,摹之再三”,然后再“搜尽奇峰打草稿”去写生,让笔墨与大自然的真山真水融合,进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地。中国画论一向注重师法自然,先生虽然临摹的时间要长于师法自然的时间,但仍极力倡导写生,称“得之于壮游”。黄宾虹先生一生看遍大江名川,在掌握客观自然的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将自然界的山山水水隐于胸中。在这一过程中,使传统笔墨的研究得到升华,拥有了更深刻的笔墨认识。他把临摹古画获得的技法融入到大自然的写生当中,技法也逐渐在写生中变得娴熟。   自此之后,他的艺术风格在领悟自然和锤炼笔墨的基础上,开始了由“白宾虹”向“黑宾虹”的过渡期。在桂粤写生,黄宾虹先生大量的写生作品以真山真水为范本,加上自己�^去多年积攒的“钩古画法”经验,章法上以个人独特的远近法,画面上的虚实处理取胜。巴蜀之游,是黄宾虹先生在绘画上产生飞跃的契机,他将笔墨和大自然浑然统一,使作品呈现一种“黑密厚重”、“浑厚华滋”的风格特征。在北平的十一年的作品中,黄宾虹终于在古人的藩篱中独辟蹊径,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中国画精神面貌――“浑厚华滋”的艺术风格。完成了向“黑宾虹”时期的艺术转变。   二、黄宾虹对笔墨艺术的创新   中国绘画最根本的绘画语言就是“笔墨”,它是我们研究传统山水画最基本的要素,在山水画创作中,离不开对传统笔墨的研究,而想要深入地研究传统,就要求更有效地对古人的作品进行临摹。黄宾虹山水画是怎样从笔墨中来实现自己的追求创新的呢?这从他的画记中可以找到答案:“由古至今,画史之多,其不善变而入歧途者,夫复何恨。何哉?变其所当变,体貌异而精神自同;变其所不当变,精神离而体貌亦非也⑤。”“尝悟笔墨精神千古不变,章法面目,可可翻新”⑥。“抚躬自问,返本而求,自体貌以达于精神,由理法以期于笔墨”。“名家历代真迹以古人之精神万世不变,全在用笔之功力”⑦。从以上画论中可以看出,“体貌”就是指章法面目,“精神”就是指笔墨。并且把笔墨升华为笔墨精神,笔墨精神就是由笔墨展示的“纯全内美”,这构成了黄宾虹山水画艺术的核心。   在实践当中,黄宾虹先生将墨法总结为浓墨、淡墨、破墨、泼墨、焦墨、宿墨、渍墨七种墨法并为己所用,构建出属于自己的“七墨”体系。黄宾虹先生提倡宋代绘画的淋漓尽致,墨饱笔酣,之后形成了自己“黑密厚重”和“浑厚华滋”的艺术之风。   黄宾虹先生的“七墨法”说实际上是对传统的“五墨”和“六墨”论说的总结和发展,从传统中“入”又从传统中“出”,除旧创新的境界,承上启下,一生不辍地实践研究精神,为中国山水画创作发展开创了一片新的天地。黄宾虹先生作为一代文人艺术家,他的艺术文化思想满载着中国文化更高层次的精神,因此,他将传统中深厚的文化素养及审美、情操,通过山水画的笔墨图式,来衍化成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符号,在中国现在的画坛上具有现代化的意义。清代画家石涛提出“笔墨当随时代”的笔墨时代论,把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立脚点放在了时代的步伐上,使得笔墨创作和时代密不可分。山水画作为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只有不断地进行发展和创新,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黄宾虹先生曾说过:“我们要学习传统,更要学习现代人”。现代中国山水画家在新时代的环境的熏陶下,既要表现出画家本人的当时当代内心思想,又要在新时代的环境下不断地研习笔墨传统,只有这样山水画家的作品才能受到现代人们的普遍认可。与石涛提出“笔墨当随时代”的笔墨时代论相应出现了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画家,他们的作品与时代紧密相结合。如山水画家李可染先生,黄宾虹先生的这一成就促进了李可染先生以“浑厚”为核心风格的成型。又如贾又福先生,他师承李可染,李可染又师承黄宾虹,贾先生也同样继承了黄宾虹先生的创新精神。他在山水画上做了更进一步的创新,用对颜色的感悟,在太行山写生的作品中加入了浓厚的金色和黄色,来表现山体的光感和气势。   山水画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尤其是在近现代国画大师黄宾虹先生的影响下,传承传统和创新传统过程中,很多具有创新精神的大画家,随着时代的笔墨特征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创新是发展着的创新,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时间去积淀,水到渠成自然就会有创新。有些现代艺术家往往以“破旧立新”的形式作为他们的金科玉律⑧。为了所谓的标新立异,义无反顾彻底地推翻传统,以求能够以一副全新的面貌示人。在黄宾虹先生看来,忽略传统笔墨的创新是很难进行发展的,传统是需要不断发展的,那么没有创造也就没有所谓的发展。黄宾虹先生作为20世纪以来的一位借古开今的著名国画大师,他的笔墨理论及实践对现代的山水画创作乃至当下的意义,是一种文化的自觉。   结语:通过对黄宾虹先生笔墨艺术的研究,让我们对这位著名的国画大师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分析先生笔墨传承,认识到研习传统笔墨的重要性,研习时更要以古人的笔墨理论为祭奠。黄宾虹先生的笔墨艺术创新,使我们体会到其笔墨艺术的博大精深及蕴含的民族性意义,要在传统这个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作研究,掌握好“入”与“出”之间的关系,看清楚自己所在的时代背景深入笔墨理论和实践研究,在山水画创新过程中要自觉地坚持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发展中国画独特的笔墨艺术语言。   注释:   ①李璐璐.浅析黄宾虹山水画笔墨. 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 2013年01期.   ②郎绍君.笔墨论. 美术研究,1999年01期.   ③叶璇.中国画继承与创新. 艺术审美批判,2009年07期.   ④黄宾虹自题.山水画.   ⑤高荐.结合中国美术史浅析中国山水画意境的营造.大舞台, 2012年10期.   ⑥黄宾虹.致傅雷书.1945年.   ⑦卢宗业.黄宾虹《黄宾虹画语录》艺术价值赏析. 大众文艺, 2013年05期.   ⑧杜钰洲.破旧立新 任重道远. 中国纺织,2011年02期.


相关文章

  • 论黄宾虹绘画艺术
  • 河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黄宾虹绘画艺术 姓名阮媛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艺术学 指导教师胡凌 20080501 摘要 捅 要 黄宾虹是中国近代卓越的画家他是中国绘画史上起着承接古人启发后来者的关 键性的人物为中国画的发展和革新做出了显著的 ...查看


  • 中国写意山水画教案
  • 中国写意山水画教案(上) 第一节 中国山水画源流 一.教学目的: 通过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使学生对山水画在中国绘 画史中的重要地位有所感悟,体会山水画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丰富的智慧和情感和崇高的审美理想.艺术追求,以及历朝历代涌现出伟大 ...查看


  • 性灵出万象 风骨超常伦 --记国画家汤立
  • 汤立,号借闲堂主,闹红画馆主人,1947年出生于湖北武汉.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擅长中国写意花鸟画. 1988年经文化部批准 ...查看


  • 古代书画艺术讲解教案
  • 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 古代书画艺术讲解方案 前言 古代书画艺术陈列 致尚臻品--古代书画艺术陈列,是在整合我校美术学院.图书馆收藏古代书画作品的基础上建成的.绝大部分作品是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通过单位购买.个人捐赠等各种方式收藏的.包括 ...查看


  • 白崇然放笔摇五岳落墨化机杼
  • 放笔摇五岳落墨化机杼 --白崇然写意山水画刍论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给中国画的发展带来了美好的前景.西方形形色色的文化思潮的涌入,形成了东西两股文化大潮的对峙与碰撞的局面,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中国画作库恩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像标志,成 ...查看


  • 安徽省博物馆新安画派
  • 安徽省博物馆 二○一○年三月 <新安画派>陈列 目 录 序 厅................................................................................... ...查看


  • 写意山水画技法
  • 写意山水画技法 作者简介:孙长康,1941年生于山东省招远市,现为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美协会员.书协会员,天津美术学院特聘教授,高级美术师. 孙长康幼承家学,得其父孙其峰先生尽心指教,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汲众家之长,他初拜天津北宗山水名家黄 ...查看


  • 李有来水墨册页赏析--[胸中丘壑]
  • 我看李有来山水画--王俊 在我的心目中,一个优秀的书法家,同时还应该是一个不错的画家:至少也要能弄几笔,这可以说是一个书法家的素质.因为,作为'国粹'的书法艺术,本来就是与许多相关的传统艺术尤其与中国的绘画,相伴产生,相携发展,它植根于中国 ...查看


  • 临摹之于中国画学习的价值
  • 临摹之于中国画学习的价值 临 摹在中国画学习中究竟占有怎样的地位,实际上是传统绘画技回顾近现代美术思潮,当法和理念在现代应该如何看待的问题. ●李 晶 我们从一味抨击复古的盲目中走出,重新审视绘画发展史,发现中国的传统绘画丝毫不逊色于西方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