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工艺对20CrMnTi齿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热处理工艺对20CrMnTi齿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①

刘翔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江苏盐城  224002)

摘 要:本文分析了20CrMnTi渗碳钢齿轮的预备热处理、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热处理工艺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并对工艺进行优化,提高材料的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果。

关键词:预备热处理  渗碳  淬火  低温回火  马氏体中图分类号:TG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0)06(b)-0252-02

渗碳钢通常是指经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后使用的钢。20CrMnTi渗碳钢是一种低碳合金钢,工艺性能优良,广泛用于截面小于30mm承受高速、中等或重载及受冲击载荷和摩擦的重要渗碳零件,如汽车、拖拉机中的变速齿轮、凸轮、矿山机械使用的重载齿轮等,但往往由于齿轮热处理质量不过关,会造成加工困难、齿轮磨削中存在裂纹、组织和力学性能不合格等。本文通过对齿轮的预备热处理、渗碳、淬火回火几个方面分析,进行工艺优化,来提高材料的性能,降低生产成本。

20CrMnTi齿轮钢要达到加工、使用所需性能必须进行热处理,目的是提高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心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一般齿轮加工的工艺路线如下。

锻造→正火→齿形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喷丸→校正花键孔→磨齿[1]。

一般齿轮毛坯采用锻造毛坯,经锻造以后晶粒大小形状发生了变化,改变了钢的组织,增加了锻造应力,提高了硬度,在机械加工前需预备热处理。

围内,因转变温度较低转变为贝氏体组织(即含碳量具有一定过饱和度的铁素体和分散的渗碳体(或碳化物)的混合物),其特征是过饱和碳的铁素体中分布粒状或长条状的碳化物

[1]

形,要严格控制渗碳齿轮的表面碳浓度和渗层深度。因它们会对渗层组织的膨胀系数产生影响,渗碳后若表面形成不良碳化物分布,将增加齿形、齿向及花键孔的变形,因此必须控制渗碳时的碳势,以防止表面碳浓度过高和碳量不均匀。渗碳层深度越厚,也将使畸变加大。表面含碳量影响渗碳淬火齿轮的淬透性,而材料的淬透性对组织、性能、畸变有直接的影响[5]。因此应使渗碳层深度及其表面含碳量控制在合理适宜的范围内。

齿轮渗碳的方法较多,常用气体渗碳,目前应用电解质气相离子(ECA)催渗技术控制渗碳变形也取得较好效果[6]。现以可控井式炉中气体渗碳为例优化工艺,滴入煤油、苯、甲醇等渗碳剂,加热温度从一般采用的930℃改为900℃[3]。这些介质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活性碳原子,主要化学分解式如下:

2CO→[C]+CO2CH4→2H2+[C]

活性碳原子溶入钢表面奥氏体中,并向内部扩散,最后形成一定深度的渗碳层。一般渗碳层深度取决于保温时间,可按每小时渗入0.2mm~0.25mm的速度估算。渗碳时要控制渗碳的时间、活性碳的浓度,使表面的含碳量控制在0.80%~1.0%范围内

[4]

。锻造毛坯正火产生的粒状贝

氏体引起硬度增高,导致了齿型加工困难,使刀具早期磨损。对于车辆齿轮或大批量的小型齿轮越来越多采用等温正火工艺。对于模数、直径较大的质量要求高的工业齿轮通常采用调质作为预备热处理[5]。1.2调质

对于重要的齿轮用调质来改善钢的性能。在切削加工时,为了不致发生“粘刀”现象和使刀具严重磨损,通过改善金相组织控制钢的硬度。实践证明,为了防止锻造毛坯在预备热处理中产生粒状贝氏体影响钢的力学性能,工艺可采用淬火后680℃~700℃高温回火(即调质)来替代原来的正火。高温回火后得到回火索氏体组织,即粒状渗碳体均匀的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应力集中倾向小,硬度降低至200HB~330HB,切削性能较好。调质钢与正火钢相比不仅强度较高,而且塑性、韧性远高于后者,同时锻造应力得到充分的消除,满足了机械加工要求,在生产中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

1  预备热处理

通常20CrMnTi选用正火或调质处理作为预备热处理,其目的是降低钢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于切削加工;细化晶粒,均匀钢的组织及成分,改善钢的性能,为以后的热处理作准备;消除锻造应力,防止变形和开裂,保证齿形合格。1.1正火

正火是将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保温足够的时间后出炉在空气中冷却到室温。对于一般的齿轮采用正火,正火可以减少碳和其他合金元素的成分偏析;使奥氏体晶粒细化和碳化物的弥散分布,以便在随后的热处理中增加碳化物的溶解量。由于正火的冷却速度较快,获得细小的片层状渗碳体珠光体,强度、硬度都较高,力学性能较好。然而正火工艺是空冷,对于尺寸较大零件,内外温差大冷却速度不稳定,在连续冷却时,过冷奥氏体在A1-550℃温度范围内分解为珠光体,在550℃-Ms温度范

2  渗碳处理工艺

2.1钢的化学成分

20CrMnTi的含碳量为0.20%属于低碳钢,渗碳时保证了碳元素的正常渗入。淬火热处理后心部获得低碳马氏体,以保证心部具有足够的塑性和韧性,抵抗冲击载荷。钢中合金元素为Cr<1.5%、Mn<1.5%、Ti<1.5%。Cr、Mn合金元素能提高钢铁索体的强度,同时提高钢的淬透性。Ti元素能阻止钢的奥氏体晶粒的长大,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20CrMnTi齿轮根据使用性能要求表面耐磨,心部又要求有良好的强韧性,所以要对20CrMnTi钢进行表面渗碳处理,渗碳淬火后表面得到高碳马氏体,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2.2渗碳工艺

渗碳淬火工艺过程中,要防止齿轮变

,并从表面到心部逐渐减小,心部仍保持

原来低碳钢的含碳量。渗碳的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奥氏体晶粒越大,齿轮的畸变越大,把加热温度控制900℃左右,目的是控制奥氏体晶粒长大,获得细小的奥氏体晶粒,淬火后获得细小的马氏体组织。由于渗碳只改变工件表面的含碳量,要使渗碳齿轮表面具有高的硬度、高的耐磨性和心部良好韧性渗碳后必须进行热处理。常用的是淬火后低温回火。

3 淬火低温回火

3.1淬火

钢的加热温度一般可根据Fe-Fe3C相图选择,亚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选择Ac3以上30℃~50℃,过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选择

(下转254页)

①作者简介:刘翔(1967—),女,汉族,江苏阜宁人,学士,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高级讲师,从事机械专业理论教学与教研。

解。

3.5建立完善以馆员为中心的民主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民主管理制度是推行“以人为本”思想的基础。馆内要重视建立民主管理机制,让图书馆员有参与管理的机会。馆领导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随时向员工通报馆内的重要情况,以确保馆员议政、参政的权力,并欢迎馆员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提出合理化建议,自觉地接受馆员的民主监督。正确引导全体馆员参与图书事业的管理,深信这些馆员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对图书馆的建设以及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要给予采纳,在民主氛围中,促使馆员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充分调动全体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6构建图书馆服务文化

文化管理是人本管理的最高层次。它主要是充分发挥文化覆盖人的心理、生理以及人的现状与历史的作用,通过文化的培育,潜移默化地使全体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准则。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高校图书馆核心工作就是为读者服务,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文化的灵魂。首先,构建高校图书馆服务文化具有凝聚人心的功能。服务文化属于非制度层面的内容,它主要是通过精神与价值观的引导来规范馆员的工作行为。让读者满意是高校图书馆服务文化的核心,只有当每一个馆员都树立这一信念,所有馆员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都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时,图书馆必然显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图书馆服务具有人性化特征。文化创造出来是为人服务的,

文化也是人化。高校图书馆服务文化是以读者为出发点,它服务目标都凝聚在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上。因此,它提供的服务一定是温馨的,充满人情味的,同时,也是最具人性化的。再次,图书馆服务文化具有教育功能。馆员是图书馆服务文化的主体,是图书馆服务文化的体现者和传播者。当全体馆员以自己的工作热情、学识修养、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真诚为读者服务时,高校图书馆也就真正实现了自己服务育人的功能。

秀人才。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通过建立激励模式、健全激励机制,可以稳定现有馆员队伍,吸引外部优秀人才向本馆流动。第三,它有利于营造良性的竞争环境。科学的激励制度包含一种竞争精神,它的运用能够创造出良性的竞争环境,进而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在具有良性竞争的环境中,馆员会感到环境的压力,并将压力转变为工作动力。第四,它有利于馆员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激励可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取向,提高馆员不断学习的积极性,促使馆员更好地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3.4积极开发图书馆人力资源

科学发展观充分揭示了坚持以为人本,释放人力资源,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理念。因此,我们必须从“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高度,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求真务实地推进“人本”管理规范化的进程。“人本”管理是以人为核心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总称,它既是价值命题、战略思考和伦理法则,也是对馆员个人价值辩证统一认识的深化。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只有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科学地开发管理,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利用,使人的使用价值达到最大,有效技能也能最大地发挥。所以,图书馆领导应根据图书馆发展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规划,积极地为员工争取接受再教育的机会,帮助员工规划人生道路,发挥他们的才干,开发每个员工的潜能,在图书馆实行轮岗制度,这样不仅领导能发现人才,也使工作人员对自己适合干哪一种工作心中有数,做到人尽其才,工作人员之间也能促进了

参考文献

[1]迟伟凡.论高校图书馆激励机制的建立

与完善[J].图书馆学刊,2005(9):32~34.

[2]刘樱.“馆员第一”是图书馆实现“服务

第一”的根本保证[J].图书馆,2007(6):70~71.

[3]赵云亭.试论图书馆的人本管理的内涵

[J].图书馆,2004(3):24~29.

[4]欧兆虎.谈图书馆制度建设的人本理念

[J].图书馆,2006(1):69~70.

[5]龚军慧.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有效模式

[J].图书馆论坛,2006(4):55~57.

(上接252页)

Ac1以上30℃~50℃。根据渗碳后齿轮的表层含碳量的分布状况及实践经验从900℃预冷到820℃左右进行油冷[3]可以得到好的效果。加热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会引起奥氏体的晶粒粗大引起过热或晶界氧化并部分熔化的过烧现象。过热时奥氏体的晶粒粗大不仅降低齿轮力学性能,也容易引起齿轮的变形和开裂。过烧后的工件只能报废。加热温度过低、保温时间不足会引起硬度不足。故可选择900℃温度渗碳,预冷820℃左右油冷淬火。淬火冷却速度太快,奥氏体向马氏体组织转变剧烈、体积收缩,引起很大的内应力,容易造成齿轮的变形和开裂,由于20CrMnTi是合金钢,淬透性较好,故选择油冷减小冷却速度,防止淬火造成齿轮变形或开裂。同时也能获得马氏体组织,达到较高的硬度。3.2低温回火

淬火后的钢组织是马氏体及少量残余奥氏体,它们都是不稳定的组织,有向稳定组织转变的趋势,同时淬火时产生内应力。为了减小或消除淬火内应力,稳定组织和尺寸,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实践证明重载齿轮选择在200℃进行4小时低温回火[3]工艺较好。低温回火时马氏体中过饱和碳原子以碳化物的形式逐步析出,马氏体晶格畸变程度减弱,内应力有所降低。此时的回火组织由马氏体和碳化物组成,称为回火马氏体。虽然马氏体的分解使α-Fe中碳的过饱和程度降低,钢的硬度相应下降,但析出的碳化物又对基体起强化作用,部分的残余奥氏体分解为回火马氏体,所以钢仍保持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和一定的韧性。

能,不易造成热处理变形开裂和齿轮磨削裂纹,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参考文献

[1]单小君.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4版)[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2]张亚明,石洪民.20CrMnTi渗碳钢预备

热处理后加工困难的原因及改进措施[J].煤炭技术,2003(5).

[3]王秀芹.如何止渗碳淬火齿轮磨削裂纹

的产生[J].煤矿机械,2005(8).

[4]赵金安.渗碳淬火齿轮磨削裂纹的防止

[J].机械传动,2003(4).

[5]顾敏.材料和热处理工艺对渗碳淬火齿

轮畸变的影响[J].机械工人,2007(10).[6]张希平,王安五.轻型车后桥圆锥齿轮

渗碳淬火变形的控制[J].热加工工艺,2001(4).

4  结语

生产实践证明20CrMnTi渗碳钢齿轮进行热处理工艺优化,可获得良好的力学性

热处理工艺对20CrMnTi齿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①

刘翔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江苏盐城  224002)

摘 要:本文分析了20CrMnTi渗碳钢齿轮的预备热处理、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热处理工艺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并对工艺进行优化,提高材料的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果。

关键词:预备热处理  渗碳  淬火  低温回火  马氏体中图分类号:TG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0)06(b)-0252-02

渗碳钢通常是指经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后使用的钢。20CrMnTi渗碳钢是一种低碳合金钢,工艺性能优良,广泛用于截面小于30mm承受高速、中等或重载及受冲击载荷和摩擦的重要渗碳零件,如汽车、拖拉机中的变速齿轮、凸轮、矿山机械使用的重载齿轮等,但往往由于齿轮热处理质量不过关,会造成加工困难、齿轮磨削中存在裂纹、组织和力学性能不合格等。本文通过对齿轮的预备热处理、渗碳、淬火回火几个方面分析,进行工艺优化,来提高材料的性能,降低生产成本。

20CrMnTi齿轮钢要达到加工、使用所需性能必须进行热处理,目的是提高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心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一般齿轮加工的工艺路线如下。

锻造→正火→齿形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喷丸→校正花键孔→磨齿[1]。

一般齿轮毛坯采用锻造毛坯,经锻造以后晶粒大小形状发生了变化,改变了钢的组织,增加了锻造应力,提高了硬度,在机械加工前需预备热处理。

围内,因转变温度较低转变为贝氏体组织(即含碳量具有一定过饱和度的铁素体和分散的渗碳体(或碳化物)的混合物),其特征是过饱和碳的铁素体中分布粒状或长条状的碳化物

[1]

形,要严格控制渗碳齿轮的表面碳浓度和渗层深度。因它们会对渗层组织的膨胀系数产生影响,渗碳后若表面形成不良碳化物分布,将增加齿形、齿向及花键孔的变形,因此必须控制渗碳时的碳势,以防止表面碳浓度过高和碳量不均匀。渗碳层深度越厚,也将使畸变加大。表面含碳量影响渗碳淬火齿轮的淬透性,而材料的淬透性对组织、性能、畸变有直接的影响[5]。因此应使渗碳层深度及其表面含碳量控制在合理适宜的范围内。

齿轮渗碳的方法较多,常用气体渗碳,目前应用电解质气相离子(ECA)催渗技术控制渗碳变形也取得较好效果[6]。现以可控井式炉中气体渗碳为例优化工艺,滴入煤油、苯、甲醇等渗碳剂,加热温度从一般采用的930℃改为900℃[3]。这些介质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活性碳原子,主要化学分解式如下:

2CO→[C]+CO2CH4→2H2+[C]

活性碳原子溶入钢表面奥氏体中,并向内部扩散,最后形成一定深度的渗碳层。一般渗碳层深度取决于保温时间,可按每小时渗入0.2mm~0.25mm的速度估算。渗碳时要控制渗碳的时间、活性碳的浓度,使表面的含碳量控制在0.80%~1.0%范围内

[4]

。锻造毛坯正火产生的粒状贝

氏体引起硬度增高,导致了齿型加工困难,使刀具早期磨损。对于车辆齿轮或大批量的小型齿轮越来越多采用等温正火工艺。对于模数、直径较大的质量要求高的工业齿轮通常采用调质作为预备热处理[5]。1.2调质

对于重要的齿轮用调质来改善钢的性能。在切削加工时,为了不致发生“粘刀”现象和使刀具严重磨损,通过改善金相组织控制钢的硬度。实践证明,为了防止锻造毛坯在预备热处理中产生粒状贝氏体影响钢的力学性能,工艺可采用淬火后680℃~700℃高温回火(即调质)来替代原来的正火。高温回火后得到回火索氏体组织,即粒状渗碳体均匀的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应力集中倾向小,硬度降低至200HB~330HB,切削性能较好。调质钢与正火钢相比不仅强度较高,而且塑性、韧性远高于后者,同时锻造应力得到充分的消除,满足了机械加工要求,在生产中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

1  预备热处理

通常20CrMnTi选用正火或调质处理作为预备热处理,其目的是降低钢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于切削加工;细化晶粒,均匀钢的组织及成分,改善钢的性能,为以后的热处理作准备;消除锻造应力,防止变形和开裂,保证齿形合格。1.1正火

正火是将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保温足够的时间后出炉在空气中冷却到室温。对于一般的齿轮采用正火,正火可以减少碳和其他合金元素的成分偏析;使奥氏体晶粒细化和碳化物的弥散分布,以便在随后的热处理中增加碳化物的溶解量。由于正火的冷却速度较快,获得细小的片层状渗碳体珠光体,强度、硬度都较高,力学性能较好。然而正火工艺是空冷,对于尺寸较大零件,内外温差大冷却速度不稳定,在连续冷却时,过冷奥氏体在A1-550℃温度范围内分解为珠光体,在550℃-Ms温度范

2  渗碳处理工艺

2.1钢的化学成分

20CrMnTi的含碳量为0.20%属于低碳钢,渗碳时保证了碳元素的正常渗入。淬火热处理后心部获得低碳马氏体,以保证心部具有足够的塑性和韧性,抵抗冲击载荷。钢中合金元素为Cr<1.5%、Mn<1.5%、Ti<1.5%。Cr、Mn合金元素能提高钢铁索体的强度,同时提高钢的淬透性。Ti元素能阻止钢的奥氏体晶粒的长大,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20CrMnTi齿轮根据使用性能要求表面耐磨,心部又要求有良好的强韧性,所以要对20CrMnTi钢进行表面渗碳处理,渗碳淬火后表面得到高碳马氏体,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2.2渗碳工艺

渗碳淬火工艺过程中,要防止齿轮变

,并从表面到心部逐渐减小,心部仍保持

原来低碳钢的含碳量。渗碳的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奥氏体晶粒越大,齿轮的畸变越大,把加热温度控制900℃左右,目的是控制奥氏体晶粒长大,获得细小的奥氏体晶粒,淬火后获得细小的马氏体组织。由于渗碳只改变工件表面的含碳量,要使渗碳齿轮表面具有高的硬度、高的耐磨性和心部良好韧性渗碳后必须进行热处理。常用的是淬火后低温回火。

3 淬火低温回火

3.1淬火

钢的加热温度一般可根据Fe-Fe3C相图选择,亚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选择Ac3以上30℃~50℃,过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选择

(下转254页)

①作者简介:刘翔(1967—),女,汉族,江苏阜宁人,学士,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高级讲师,从事机械专业理论教学与教研。

解。

3.5建立完善以馆员为中心的民主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民主管理制度是推行“以人为本”思想的基础。馆内要重视建立民主管理机制,让图书馆员有参与管理的机会。馆领导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随时向员工通报馆内的重要情况,以确保馆员议政、参政的权力,并欢迎馆员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提出合理化建议,自觉地接受馆员的民主监督。正确引导全体馆员参与图书事业的管理,深信这些馆员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对图书馆的建设以及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要给予采纳,在民主氛围中,促使馆员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充分调动全体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6构建图书馆服务文化

文化管理是人本管理的最高层次。它主要是充分发挥文化覆盖人的心理、生理以及人的现状与历史的作用,通过文化的培育,潜移默化地使全体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准则。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高校图书馆核心工作就是为读者服务,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文化的灵魂。首先,构建高校图书馆服务文化具有凝聚人心的功能。服务文化属于非制度层面的内容,它主要是通过精神与价值观的引导来规范馆员的工作行为。让读者满意是高校图书馆服务文化的核心,只有当每一个馆员都树立这一信念,所有馆员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都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时,图书馆必然显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图书馆服务具有人性化特征。文化创造出来是为人服务的,

文化也是人化。高校图书馆服务文化是以读者为出发点,它服务目标都凝聚在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上。因此,它提供的服务一定是温馨的,充满人情味的,同时,也是最具人性化的。再次,图书馆服务文化具有教育功能。馆员是图书馆服务文化的主体,是图书馆服务文化的体现者和传播者。当全体馆员以自己的工作热情、学识修养、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真诚为读者服务时,高校图书馆也就真正实现了自己服务育人的功能。

秀人才。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通过建立激励模式、健全激励机制,可以稳定现有馆员队伍,吸引外部优秀人才向本馆流动。第三,它有利于营造良性的竞争环境。科学的激励制度包含一种竞争精神,它的运用能够创造出良性的竞争环境,进而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在具有良性竞争的环境中,馆员会感到环境的压力,并将压力转变为工作动力。第四,它有利于馆员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激励可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取向,提高馆员不断学习的积极性,促使馆员更好地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3.4积极开发图书馆人力资源

科学发展观充分揭示了坚持以为人本,释放人力资源,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理念。因此,我们必须从“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高度,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求真务实地推进“人本”管理规范化的进程。“人本”管理是以人为核心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总称,它既是价值命题、战略思考和伦理法则,也是对馆员个人价值辩证统一认识的深化。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只有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科学地开发管理,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利用,使人的使用价值达到最大,有效技能也能最大地发挥。所以,图书馆领导应根据图书馆发展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规划,积极地为员工争取接受再教育的机会,帮助员工规划人生道路,发挥他们的才干,开发每个员工的潜能,在图书馆实行轮岗制度,这样不仅领导能发现人才,也使工作人员对自己适合干哪一种工作心中有数,做到人尽其才,工作人员之间也能促进了

参考文献

[1]迟伟凡.论高校图书馆激励机制的建立

与完善[J].图书馆学刊,2005(9):32~34.

[2]刘樱.“馆员第一”是图书馆实现“服务

第一”的根本保证[J].图书馆,2007(6):70~71.

[3]赵云亭.试论图书馆的人本管理的内涵

[J].图书馆,2004(3):24~29.

[4]欧兆虎.谈图书馆制度建设的人本理念

[J].图书馆,2006(1):69~70.

[5]龚军慧.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有效模式

[J].图书馆论坛,2006(4):55~57.

(上接252页)

Ac1以上30℃~50℃。根据渗碳后齿轮的表层含碳量的分布状况及实践经验从900℃预冷到820℃左右进行油冷[3]可以得到好的效果。加热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会引起奥氏体的晶粒粗大引起过热或晶界氧化并部分熔化的过烧现象。过热时奥氏体的晶粒粗大不仅降低齿轮力学性能,也容易引起齿轮的变形和开裂。过烧后的工件只能报废。加热温度过低、保温时间不足会引起硬度不足。故可选择900℃温度渗碳,预冷820℃左右油冷淬火。淬火冷却速度太快,奥氏体向马氏体组织转变剧烈、体积收缩,引起很大的内应力,容易造成齿轮的变形和开裂,由于20CrMnTi是合金钢,淬透性较好,故选择油冷减小冷却速度,防止淬火造成齿轮变形或开裂。同时也能获得马氏体组织,达到较高的硬度。3.2低温回火

淬火后的钢组织是马氏体及少量残余奥氏体,它们都是不稳定的组织,有向稳定组织转变的趋势,同时淬火时产生内应力。为了减小或消除淬火内应力,稳定组织和尺寸,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实践证明重载齿轮选择在200℃进行4小时低温回火[3]工艺较好。低温回火时马氏体中过饱和碳原子以碳化物的形式逐步析出,马氏体晶格畸变程度减弱,内应力有所降低。此时的回火组织由马氏体和碳化物组成,称为回火马氏体。虽然马氏体的分解使α-Fe中碳的过饱和程度降低,钢的硬度相应下降,但析出的碳化物又对基体起强化作用,部分的残余奥氏体分解为回火马氏体,所以钢仍保持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和一定的韧性。

能,不易造成热处理变形开裂和齿轮磨削裂纹,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参考文献

[1]单小君.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4版)[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2]张亚明,石洪民.20CrMnTi渗碳钢预备

热处理后加工困难的原因及改进措施[J].煤炭技术,2003(5).

[3]王秀芹.如何止渗碳淬火齿轮磨削裂纹

的产生[J].煤矿机械,2005(8).

[4]赵金安.渗碳淬火齿轮磨削裂纹的防止

[J].机械传动,2003(4).

[5]顾敏.材料和热处理工艺对渗碳淬火齿

轮畸变的影响[J].机械工人,2007(10).[6]张希平,王安五.轻型车后桥圆锥齿轮

渗碳淬火变形的控制[J].热加工工艺,2001(4).

4  结语

生产实践证明20CrMnTi渗碳钢齿轮进行热处理工艺优化,可获得良好的力学性


相关文章

  • 汽车后桥齿轮热处理
  • 汽车后桥齿轮热处理 学院:化工装备学院 专业/班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301班 学号: 1201312XX 学生姓名:XXX 指导教师:王红梅 时间: 2015年12月 前言 金属材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 石器时代之后的铜器时代.铁器时 ...查看


  • 20CrMnTi齿轮渗碳和碳氮共渗工艺对比[1]
  • Vol13 No4机械研究与应用第13卷 第4期 2000212MECHANICALRESEARCH&APPLICATION2000年12月 20CrMnTi 齿轮渗碳和碳氮共渗工艺对比 余华俐1, 杨宾崇2 Ξ (1兰州工业高等专 ...查看


  • 金属材料学戴起勋第二版第三章课后题答案
  • 颜色不同的是课件和课后题都有的题目,水平有限,大家参考哦 3-1在结构钢的部颁标准中,每个钢号的力学性能都注明热处理状态和试样直径或钢材厚度, 为什么?有什么意义?( 这个实在不会也查不到,大家集思广益吧!!!) 3-2为什么说淬透性是评定 ...查看


  • 热处理模板
  •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11751班毕业设计任务书(模板) 一.题目:20CrMnTi 解放牌载重汽车变速箱变速齿轮热处理工艺设计(学生也可以结合工厂实际自选设计题目) 二.时间:2013年9月-2013年11月 三.毕业设计任务 (1)分 ...查看


  • 汽车变速箱齿轮钢的选择
  • 攀枝花学院 学生课程设计(论文) 题 目: 汽车变速箱齿轮钢的选择及 学生姓名: 学 号: 所在院(系) : 材料工程学院 专 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班 级: 指 导 教 师: 职称: 副教授 2015年12月21日 攀枝花学院教务处制 攀 ...查看


  • 齿轮钢主要钢种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 第9卷增刊1 过 程 工 程 学 报 V ol.9 Suppl. No.1 2009 年 6月 The Chinese Journal of Process Engineering June 2009 齿轮钢主要钢种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王明林 ...查看


  • 齿轮加工工艺说明书
  • 第一章 零件的分析 1.1零件的工作状态及工作条件 汽车行驶时,齿轮始终在重载荷.高转速中工作.在换挡时,还承受冲击载荷,所以要求齿轮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在齿轮加工中,为保证齿轮能满足以上要求,应对齿轮在滚齿之后采取磨齿,对齿轮的热 ...查看


  • 常用渗碳(碳氮共渗)钢
  • 20.20Cr.20CrMnTi等含碳量为0.15%-0.25%的低碳(低合金)钢,经渗碳(碳氮共渗)热处理后,表面(0.5-2.0 mm)含碳量达0.8%-1.05%,而心部仍保持原含碳量.淬火并低温回火后,表面组织为高碳马氏体与碳化物组 ...查看


  • 圆柱直齿轮传动设计
  • 圆柱直齿轮传动设计 圆柱直齿轮传动设计步骤 1选择齿轮材料,热处理方式及精度等级,确定许用应力: 及精度等级,确定许用应力: 2选择参数,按弯曲疲劳强度设计公式计算模数,并取为标准值: 3确定基本参数m ,z1,z2,计算中心距a ,齿宽b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