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是发展的基石

中国是一个由多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国家,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在华夏土地上劳动繁衍,代代相传。正因为如此,中国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是一段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瑰丽历史,更是一篇民族团结共进的美丽诗篇。

今年乌鲁木齐“7·5”事件和去年拉萨“3·14”事件,其目的就是企图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仇恨、制造民族分裂,给我国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我国正常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给我国各族人民的感情造成极大伤害。两起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是对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公然践踏,这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所不愿意看到的,是任何一个法治国家所不能容忍的。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

少数民族指得是多民族国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在我国指汉族以外的民族,如蒙古、回、藏、维吾尔、哈萨克、苗、彝、壮、布依、朝鲜、满等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大国,自秦形成至今,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统一始终是主流;分裂,割据仅仅是支流.在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中,不仅汉民族起了主要作用,少数民族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秦汉时期,中原汉族地区较先进的铁质农具,丝绸,陶制品等各类生产,生活用品就输往民族地区;边疆民族地区的牲畜,畜产品也输入内地.驰名中外的敦煌,克孜尔千佛洞,布达拉宫,大昭寺等是汉,鲜卑,吐蕃和西域各族艺术家,劳动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这三部英雄史诗有力地回击了西方某些学者认为中国无史诗的谬论,中国不仅有史诗,《格萨尔王传》还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除此还有维吾尔族的《突厥语大辞典》,《福乐智慧》等.各民族经济的交流和文化的交融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团结发展.民族文化是祖国灿烂文化宝库中的奇葩而骄傲.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团结成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如何团结

2、大学生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真正认识到了中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深层含义。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与文化习惯;

参与乃至帮助不发达地区少数民族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与发展;

同一切危害民族团结的言论与行为做斗争;

做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的事等。

中华民族大家庭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有机的整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两个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民族政策体系,立足于实现各民族真正平等,是维护和巩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保障。民族团结,不仅仅是自治地方各民族人民的团结,而且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只有这种团结才能实现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协调与发展。南京市是全省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城市,有51个少数民族族别、人口超过15万人。江苏省及南京市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充分说明,做好民族工作,是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认真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决定了不断增强民族团结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领土完整、边防巩固的一项重大任务。“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

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基石;“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民族团结的主题;“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是我国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目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趋势深入发展,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涉及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切实维护民族团结的任务繁重而艰巨。虽然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当家作主和政治上的平等,但封建历史遗留的一些民族歧视和民族隔阂的影响并没有彻底消除,在一定情况下还会表现出来;现阶段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某些方面,尤其是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民族之间仍会发生一些不相协调的地方;尽管各民族相互关爱、情同手足的共同性不断增强,但由于在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加上地区、城乡、民族之间人员流动加快,误会和纠纷时有出现;民族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但由于有些人法制观念淡薄、执行政策片面偏颇等原因,伤害民族感情、损害民族团结的事情时有发生;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和分化的政治图谋一刻也没有放松,与国内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处心积虑地利用所谓“民族”、“宗教”、“人权”等问题,加紧对我进行渗透、分裂、破坏和颠覆活动。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做好民族工作,在新形势下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对维护和发展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成果证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公民的努力,而每一个民族的发展成就都是对国家、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回首历史,植根于中华沃土的民族区域自治这一“中国模式”,成就卓著,举世瞩目。展望未来,这一制度必将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引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是坚持正确的立场,

2、大学生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真正认识到了中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深层含义。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与文化习惯;

参与乃至帮助不发达地区少数民族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与发展;

同一切危害民族团结的言论与行为做斗争;

做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的事等。

中国是一个由多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国家,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在华夏土地上劳动繁衍,代代相传。正因为如此,中国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是一段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瑰丽历史,更是一篇民族团结共进的美丽诗篇。

今年乌鲁木齐“7·5”事件和去年拉萨“3·14”事件,其目的就是企图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仇恨、制造民族分裂,给我国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我国正常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给我国各族人民的感情造成极大伤害。两起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是对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公然践踏,这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所不愿意看到的,是任何一个法治国家所不能容忍的。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

少数民族指得是多民族国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在我国指汉族以外的民族,如蒙古、回、藏、维吾尔、哈萨克、苗、彝、壮、布依、朝鲜、满等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大国,自秦形成至今,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统一始终是主流;分裂,割据仅仅是支流.在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中,不仅汉民族起了主要作用,少数民族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秦汉时期,中原汉族地区较先进的铁质农具,丝绸,陶制品等各类生产,生活用品就输往民族地区;边疆民族地区的牲畜,畜产品也输入内地.驰名中外的敦煌,克孜尔千佛洞,布达拉宫,大昭寺等是汉,鲜卑,吐蕃和西域各族艺术家,劳动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这三部英雄史诗有力地回击了西方某些学者认为中国无史诗的谬论,中国不仅有史诗,《格萨尔王传》还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除此还有维吾尔族的《突厥语大辞典》,《福乐智慧》等.各民族经济的交流和文化的交融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团结发展.民族文化是祖国灿烂文化宝库中的奇葩而骄傲.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团结成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如何团结

2、大学生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真正认识到了中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深层含义。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与文化习惯;

参与乃至帮助不发达地区少数民族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与发展;

同一切危害民族团结的言论与行为做斗争;

做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的事等。

中华民族大家庭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有机的整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两个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民族政策体系,立足于实现各民族真正平等,是维护和巩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保障。民族团结,不仅仅是自治地方各民族人民的团结,而且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只有这种团结才能实现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协调与发展。南京市是全省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城市,有51个少数民族族别、人口超过15万人。江苏省及南京市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充分说明,做好民族工作,是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认真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决定了不断增强民族团结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领土完整、边防巩固的一项重大任务。“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

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基石;“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民族团结的主题;“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是我国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目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趋势深入发展,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涉及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切实维护民族团结的任务繁重而艰巨。虽然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当家作主和政治上的平等,但封建历史遗留的一些民族歧视和民族隔阂的影响并没有彻底消除,在一定情况下还会表现出来;现阶段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某些方面,尤其是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民族之间仍会发生一些不相协调的地方;尽管各民族相互关爱、情同手足的共同性不断增强,但由于在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加上地区、城乡、民族之间人员流动加快,误会和纠纷时有出现;民族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但由于有些人法制观念淡薄、执行政策片面偏颇等原因,伤害民族感情、损害民族团结的事情时有发生;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和分化的政治图谋一刻也没有放松,与国内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处心积虑地利用所谓“民族”、“宗教”、“人权”等问题,加紧对我进行渗透、分裂、破坏和颠覆活动。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做好民族工作,在新形势下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对维护和发展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成果证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公民的努力,而每一个民族的发展成就都是对国家、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回首历史,植根于中华沃土的民族区域自治这一“中国模式”,成就卓著,举世瞩目。展望未来,这一制度必将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引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是坚持正确的立场,

2、大学生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真正认识到了中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深层含义。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与文化习惯;

参与乃至帮助不发达地区少数民族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与发展;

同一切危害民族团结的言论与行为做斗争;

做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的事等。


相关文章

  • 民理教案3
  •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授课班级:汽检 1401-1405.汽运 1401.焊接 1401.汽装 1401.中德 1401. 博世 1401.大众 1401.汽服 1401.机械 1401. 汽电 1401 授课日期:2015-9-14---2 ...查看


  • 浅议贵州彝族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历史贡献
  • 摘要:新世纪以来发生了多起事关少数民族的突发性事件,由此引发国际国内一小部分鼓吹民族分裂的动乱分子诋毁我国民族政策.歪曲少数民族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些均对国家对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故总结历史经验弘扬少数民族对于维护国家统 ...查看


  • 中考社会基础复习资料
  • 2015年中考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复习资料 一.国情 1.最基本国情: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2050年左右) 2.重要国情: 1.人口国情:人口数量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 ...查看


  • 民族团结演讲稿:新疆民族团结演讲稿
  •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势.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不断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 "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也是新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习近平总书 ...查看


  • 三个离不开
  • 三个离不开学习资料 自治区成立50年来,新疆各族人民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坚定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有力促进了新疆各项事业的进步.全区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 ...查看


  • 谈谈大学生成人成才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
  • 谈谈大学生成人成才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 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指明了伟大目标和宏 ...查看


  • 民族团结教育应知应会(5.8)
  • 民族团结教育应知应会 1."三个离不开"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互相离不开. 2."三股势力"指什么? 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 3.&qu ...查看


  • 九年级思想品德选择题必考同类易错点归纳
  • 九年级思想品德选择题必考同类易错点归纳 .. 1.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 ...查看


  •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
  • 阶段综合测评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温馨提示:1.第Ⅰ卷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书写在试卷上:交卷前请核对班级.姓名.考号.2.本场考试时间为90分钟,注意把握好答题时间.3.认真审题,仔细作答,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