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瓷器鉴定之民国瓷器款识(五)人名款(组图)-景德镇陶瓷在线

人名款是标明瓷器作坊主人、工匠、收藏者及监造者等人姓氏名称的款识。前文所讲的三国时青瓷虎子上的铭文,也是最早出现在瓷器上的人名款识。人名款识历代屡见不鲜,书写或刻划位置不尽相同,或外底,或外壁。明代中晚期以后多书(刻)于器物外底,并直到清代晚期。民国时期人名款较明清时发生了根本变化,即长篇题款大量出现,在人名外多加年(千支)、籍贯、别号等,以题写在器物外壁最为常见,融诗、书、画、印于一个完整的画面上。

民国时期人名款识的典型特征是内容繁杂,人物众多。据《景德镇陶瓷史稿》:“民国十七年景德镇彩瓷业有一千四百五十二户。”“至民国三十七年”,仍有三百六十七产。为有别于其它红店(彩瓷业产)产品,家家产户均在器物上题写店主名或绘制者人名,加之,文人加盟瓷器绘制,故民国人名款识之多则不足为奇。

为使读者对民国瓷器人名款识有一大致了解,本文在选材上坚持下述原则,一是以汪晓棠、潘甸宇为代表的景德镇新粉彩奠基派;二是以王琦、王大凡等人为代表的景德镇新粉彩主流派:三是以刘希任、邹文侯等人为代表的南昌彩瓷名家派;四是以张志汤、王步等人为代表的与主流派齐名或稍后于八友的景德镇名家;五是适合大众消费品味、题款风格多变、作品广为流传的艺人,如万松茂、胡义茂等均加以介绍。其排列顺序以生卒年月为序,生平不详的则以作者姓氏笔划为序。

徐仲南(1872-1952年)作品题款或行书或行楷。与同时期其他名家不同的是少见长篇题款,以“仲南徐陔写”、“竹里老人徐仲南”等较为常见。印款或“仲南”,或“徐印”。

图188为徐仲南1938年粉彩竹石图瓷板款识,文为“戊寅又七月南州竹里老人,徐仲南写于珠山栖碧山馆”。徐氏作品款识多有“上擀”、“申擀”字样,“擀”为“浣”的异体字,“中擀”为中旬之意。唐代定制,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每月分为上浣、中浣、下浣,后借作上旬、中旬、下旬的别称。景德镇文人画派的题款多见此字样。徐氏此款书法流畅,运笔有力。

图189为徐仲南粉彩竹石图瓷板题款,文为“民国二十八年三月,仲南徐陔写”及红彩白文“徐印”方章一枚。书法顿挫明显有力,当为晚年题款。徐氏题款另见有“竹里老人徐仲南写于珠山”等。

图190为徐仲南粉彩竹石图瓷板题款,文为“时在戊寅正月下浣,仲南氏写于珠山。”及红彩“徐印”方章一枚。书法洒脱秀逸。

邓碧珊(1874-1930年)邓氏作品书款以“铁肩子邓碧珊绘于珠山客邸”,“铁肩子邓碧珊画意”及“铁肩子碧珊”较为常见。印章款见有“邓氏”、“碧珊”及别号“烟波钓徒”、“小溪钓徒”等。

图191为邓碧珊粉彩鱼藻图瓷板款识,文为“铁肩子碧珊”及红彩白文“邓氏”方章一枚,款字运笔流畅,转折圆润,印文笔划古拙。

图192为邓碧珊粉彩鱼藻图瓷板款识,红彩朱文为“小溪钓徒”四字,笔划较上款圆润,显示了作者不同的书法风格。邓氏题款亦见有“碧珊写于珠山之南轩”等。

图193为邓碧珊鱼藻图方章,文为“邓氏”。

何许人(1882-1940年)其作品题款以“许人何处画于溢浦客次”、“许人何处画”、“阳谷许人何处画于溢浦”常见。印文则多为“许人”、“何处”、“许人出品”等。

图194为何许人1934年寒鸭雪景图瓷板款识,文为“许人何处画于昌江”,并有“许人”白文、“何处”朱文方章二枚。何氏作品款识中多有“溢浦”二字,溢浦地处九江,源出江西瑞昌清溢山,名溢水,东流至九江名溢浦港往北人长江,因何氏中年后常往来于景德镇与九江之间,并在九江自设店号,自画自销,故作品署款中多有“溢浦”字样。

图195为何许人粉彩读书图笔筒底款,单框内“许人出品”四字篆体,笔划圆润而流畅。

图196为何许人粉彩雪旅图瓶底款,此款与上款不同,方框线条较粗,顶角为倭角形,印文虽仍为篆体,但线条纤细劲挺。

王琦(1884-1937年)早期作品多不书款,仅画图章。中年后作品题款较长,以草书“西昌甸迷道(散)人王琦写于珠山客次之甸甸斋”最为常见,书法起顿有致,流转振颤,别有韵味。颇有王羲之、怀素书风。其印章款见有“西昌王琦”、“甸迷”、“碧珍”等。

图197为王琦粉彩太白醉酒图瓷板款识,款字为“碧珍”二字,线条粗肥,留白得当,为早年款式,改学黄慎之后,基本不见此印款。

图198为王琦1921年粉彩诗文山水人物图方瓶印章款,印文为白文“王琦画印”篆体。王琦早中期作品多有此印款。

图199为王琦1929年粉彩赏菊图瓷板款识,文为“西昌句迷道人王琦写”及红彩“西昌王琦”、“甸迷”方章二枚。王琦作品题款前多有“龙集”字样,龙集犹言岁次,龙,指岁星,集,次于。与一般常见的“岁在X X年”,“时属X X年”意同。王琦年款前多写此语。书法散而有序。

汪野亭(1884--1942年)汪氏题款变化较多,有“野亭汪平”、“传芳居士汪野亭”类短款,也有“野亭汪平画于珠山客次”、“翥山野亭汪平作于珠山客次”类长款。早期书法细劲娟秀,中晚期则遒劲丰腴。常用印文有“汪平野亭”、“平生”、“汪乎”、“老平”、“野亭”、“平印”、“汪”等。

图200为汪野亭粉彩山水图瓷板款识,文为“传芳居士,汪野亭氏作”,并红彩“平山”图章一枚。1931年作品,书法丰腴有力。

图201为汪野亭粉彩山水图瓶款识,文为“垂钓子汪野亭”及红彩“老平”方章一枚。书法遒劲老辣。

图202为汪野亭粉彩山水图瓶底款,红彩单框内篆书“汪平野亭”四字,集名与字于一印的款式较为新奇。

汪晓棠(1885-1924年)汪氏作品少见长题,印章款见有“晓棠”、“汪氏”、“棣印”等。

图203为汪晓棠粉彩息猎图瓶底款,红彩方框内有“晓棠”二字,款字布局上紧下松,笔划流畅。

毕伯涛(1885-1961年)题款以“伯涛写于珠山”、“毕伯涛写于珠山”、“古歙毕伯涛画意”等较为常见。印章以“伯涛”篆款居多。毕氏秀才出身,工诗书,书法遒劲娟秀。

图204为毕伯涛粉彩松鼠图瓷板款识,文为“古歙州伯涛毕达写于珠山客次”及红彩方章“伯”。

图205为毕伯涛1936年粉彩十八仙鹤图瓷板款识,文为“伯涛氏于珠山客次”及红彩“伯涛”图章一枚。此书款遒劲娟秀。

图206为毕伯涛1934年粉彩梅雀图瓷板款识,文为“甲戌秋九月,宇民先生雅玩,胡维善敬赠,古歙毕伯涛写于珠山客次。”书法极为娟秀,更有文人的韵味。

人名款是标明瓷器作坊主人、工匠、收藏者及监造者等人姓氏名称的款识。前文所讲的三国时青瓷虎子上的铭文,也是最早出现在瓷器上的人名款识。人名款识历代屡见不鲜,书写或刻划位置不尽相同,或外底,或外壁。明代中晚期以后多书(刻)于器物外底,并直到清代晚期。民国时期人名款较明清时发生了根本变化,即长篇题款大量出现,在人名外多加年(千支)、籍贯、别号等,以题写在器物外壁最为常见,融诗、书、画、印于一个完整的画面上。

民国时期人名款识的典型特征是内容繁杂,人物众多。据《景德镇陶瓷史稿》:“民国十七年景德镇彩瓷业有一千四百五十二户。”“至民国三十七年”,仍有三百六十七产。为有别于其它红店(彩瓷业产)产品,家家产户均在器物上题写店主名或绘制者人名,加之,文人加盟瓷器绘制,故民国人名款识之多则不足为奇。

为使读者对民国瓷器人名款识有一大致了解,本文在选材上坚持下述原则,一是以汪晓棠、潘甸宇为代表的景德镇新粉彩奠基派;二是以王琦、王大凡等人为代表的景德镇新粉彩主流派:三是以刘希任、邹文侯等人为代表的南昌彩瓷名家派;四是以张志汤、王步等人为代表的与主流派齐名或稍后于八友的景德镇名家;五是适合大众消费品味、题款风格多变、作品广为流传的艺人,如万松茂、胡义茂等均加以介绍。其排列顺序以生卒年月为序,生平不详的则以作者姓氏笔划为序。

徐仲南(1872-1952年)作品题款或行书或行楷。与同时期其他名家不同的是少见长篇题款,以“仲南徐陔写”、“竹里老人徐仲南”等较为常见。印款或“仲南”,或“徐印”。

图188为徐仲南1938年粉彩竹石图瓷板款识,文为“戊寅又七月南州竹里老人,徐仲南写于珠山栖碧山馆”。徐氏作品款识多有“上擀”、“申擀”字样,“擀”为“浣”的异体字,“中擀”为中旬之意。唐代定制,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每月分为上浣、中浣、下浣,后借作上旬、中旬、下旬的别称。景德镇文人画派的题款多见此字样。徐氏此款书法流畅,运笔有力。

图189为徐仲南粉彩竹石图瓷板题款,文为“民国二十八年三月,仲南徐陔写”及红彩白文“徐印”方章一枚。书法顿挫明显有力,当为晚年题款。徐氏题款另见有“竹里老人徐仲南写于珠山”等。

图190为徐仲南粉彩竹石图瓷板题款,文为“时在戊寅正月下浣,仲南氏写于珠山。”及红彩“徐印”方章一枚。书法洒脱秀逸。

邓碧珊(1874-1930年)邓氏作品书款以“铁肩子邓碧珊绘于珠山客邸”,“铁肩子邓碧珊画意”及“铁肩子碧珊”较为常见。印章款见有“邓氏”、“碧珊”及别号“烟波钓徒”、“小溪钓徒”等。

图191为邓碧珊粉彩鱼藻图瓷板款识,文为“铁肩子碧珊”及红彩白文“邓氏”方章一枚,款字运笔流畅,转折圆润,印文笔划古拙。

图192为邓碧珊粉彩鱼藻图瓷板款识,红彩朱文为“小溪钓徒”四字,笔划较上款圆润,显示了作者不同的书法风格。邓氏题款亦见有“碧珊写于珠山之南轩”等。

图193为邓碧珊鱼藻图方章,文为“邓氏”。

何许人(1882-1940年)其作品题款以“许人何处画于溢浦客次”、“许人何处画”、“阳谷许人何处画于溢浦”常见。印文则多为“许人”、“何处”、“许人出品”等。

图194为何许人1934年寒鸭雪景图瓷板款识,文为“许人何处画于昌江”,并有“许人”白文、“何处”朱文方章二枚。何氏作品款识中多有“溢浦”二字,溢浦地处九江,源出江西瑞昌清溢山,名溢水,东流至九江名溢浦港往北人长江,因何氏中年后常往来于景德镇与九江之间,并在九江自设店号,自画自销,故作品署款中多有“溢浦”字样。

图195为何许人粉彩读书图笔筒底款,单框内“许人出品”四字篆体,笔划圆润而流畅。

图196为何许人粉彩雪旅图瓶底款,此款与上款不同,方框线条较粗,顶角为倭角形,印文虽仍为篆体,但线条纤细劲挺。

王琦(1884-1937年)早期作品多不书款,仅画图章。中年后作品题款较长,以草书“西昌甸迷道(散)人王琦写于珠山客次之甸甸斋”最为常见,书法起顿有致,流转振颤,别有韵味。颇有王羲之、怀素书风。其印章款见有“西昌王琦”、“甸迷”、“碧珍”等。

图197为王琦粉彩太白醉酒图瓷板款识,款字为“碧珍”二字,线条粗肥,留白得当,为早年款式,改学黄慎之后,基本不见此印款。

图198为王琦1921年粉彩诗文山水人物图方瓶印章款,印文为白文“王琦画印”篆体。王琦早中期作品多有此印款。

图199为王琦1929年粉彩赏菊图瓷板款识,文为“西昌句迷道人王琦写”及红彩“西昌王琦”、“甸迷”方章二枚。王琦作品题款前多有“龙集”字样,龙集犹言岁次,龙,指岁星,集,次于。与一般常见的“岁在X X年”,“时属X X年”意同。王琦年款前多写此语。书法散而有序。

汪野亭(1884--1942年)汪氏题款变化较多,有“野亭汪平”、“传芳居士汪野亭”类短款,也有“野亭汪平画于珠山客次”、“翥山野亭汪平作于珠山客次”类长款。早期书法细劲娟秀,中晚期则遒劲丰腴。常用印文有“汪平野亭”、“平生”、“汪乎”、“老平”、“野亭”、“平印”、“汪”等。

图200为汪野亭粉彩山水图瓷板款识,文为“传芳居士,汪野亭氏作”,并红彩“平山”图章一枚。1931年作品,书法丰腴有力。

图201为汪野亭粉彩山水图瓶款识,文为“垂钓子汪野亭”及红彩“老平”方章一枚。书法遒劲老辣。

图202为汪野亭粉彩山水图瓶底款,红彩单框内篆书“汪平野亭”四字,集名与字于一印的款式较为新奇。

汪晓棠(1885-1924年)汪氏作品少见长题,印章款见有“晓棠”、“汪氏”、“棣印”等。

图203为汪晓棠粉彩息猎图瓶底款,红彩方框内有“晓棠”二字,款字布局上紧下松,笔划流畅。

毕伯涛(1885-1961年)题款以“伯涛写于珠山”、“毕伯涛写于珠山”、“古歙毕伯涛画意”等较为常见。印章以“伯涛”篆款居多。毕氏秀才出身,工诗书,书法遒劲娟秀。

图204为毕伯涛粉彩松鼠图瓷板款识,文为“古歙州伯涛毕达写于珠山客次”及红彩方章“伯”。

图205为毕伯涛1936年粉彩十八仙鹤图瓷板款识,文为“伯涛氏于珠山客次”及红彩“伯涛”图章一枚。此书款遒劲娟秀。

图206为毕伯涛1934年粉彩梅雀图瓷板款识,文为“甲戌秋九月,宇民先生雅玩,胡维善敬赠,古歙毕伯涛写于珠山客次。”书法极为娟秀,更有文人的韵味。


相关文章

  • 从工艺品市场及收藏界看红楼梦成书时代背景
  • 红迷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吴雪松,又是很多天没跟大伙见面,今晚我讲座的题目是<从工艺品市场及收藏界看红楼梦成书时代背景> 雅藏界大多都是有着殷实家庭或家族背景,性情温和,知识渊博的中老年部落.当然现在新兴暴发户也就是网络中戏说的一 ...查看


  • 中国陶瓷史
  • 中国陶瓷史 片断:第一章原始时代发明陶瓷之起源--燧人氏神农氏为制陶之鼻祖--黄帝始设陶正之官--宁封之神话--宁封昆吾所制之器--陶器之装饰上古之民,穴居野处,茹毛饮血,与禽兽无异,毫无知识可言,其对于一切之努力,大都以饮食为中心耳.食 ...查看


  • 绝迹千年柴窑瓷器成都现真身 专家不看好(图)
  • 2015年03月08日 07:51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微博我有话说(515人参与)收藏本文 绝迹千年柴窑瓷器成都现真身 专家不看好(图) 谚云:"柴窑片瓦值千金" 成都藏家:家有20件,求鉴定 柴窑,据记载创建 ...查看


  • 洪武时期瓷器的鉴定
  • 洪武时期瓷器的鉴定 1.元明两代瓷器的砂底,露胎处均可见星点装或大片火石红斑.这种火石红斑,自元代开始出现,经明代 ,沿续到清代乾隆以后才完全消失. 2.釉面多为青白色,色泽清雅.柔和悦目. 3.所绘龙纹,不如元代凶猛,多为五爪龙.元代所绘 ...查看


  • 记我的父亲-方大瀛的二三事
  • 方正口述   小文 晓东 整理 我的祖籍在江西省浮梁县北门方家,记得小时候,家境非常殷实,父亲方大瀛给我的印象是:个子不高.偏瘦,穿着西装,印象最深的是他会写一笔好字,毛笔钢笔大字小字都写得非常好:父亲出生于1906年6月,早年在上海杭州等 ...查看


  • 曹晓友个人说明
  • 曹晓友个人说明 曹晓友, 男,现年43岁,出生于湖北黄冈,自幼喜爱艺术收藏.绘画,2009年跟随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蓝国华,学习鉴赏当代艺术品价值评估与收藏.现从事当代艺术品经济人,古陶瓷文化研究.鉴赏及收藏,上海悠友谷陶瓷文化传播创始人,礼 ...查看


  • 海捞瓷和外销瓷8海底沉船
  • 在工业时代以前的海上交通,人类尽管已经横跨大洋,沟通起七大洲的联系,但是,遇到风暴,或者不熟悉航路而触礁,或者被海盗的袭击和战争的破坏,或者自己的疏忽,都会使船舶丧身海底.在地球的大洋底下,究竟有多少艘沉船,恐怕永远是个谜!据甘雪莉先生在& ...查看


  • 关于吕成龙的介绍
  • 关于吕成龙的介绍 吕成龙,1962年12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现任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陶瓷科科长,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理事,文化部青年委员.<北京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与艺术品鉴藏高级研修班>客座教授. 1职位头衔 瓷器专家 故宫博物院 ...查看


  • 宣德青花瓷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宣德青花瓷 明代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宣德青花瓷器,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著名于世,被称为中国青花瓷器的典范. 宣德青花在烧造数量上是空前的,据<大明会典>记载,宣德八年(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