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率从8 m/s 匀减速至零,须用时间1 s ,按规定速率为8 m/s 的汽车刹车后拖行路程不得越过5.9 m,那么上述刹车试验的拖行路程是否符合规定( )

A .拖行路程为8 m ,符合规定 B .拖行路程为8 m ,不符合规定

C .拖行路程为4 m ,符合规定 D .拖行路程为4 m ,不符合规定

2. 一个以初速度v 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 秒末速度为v t ,如图所示,则关于t 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 和加速度a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v =v 0+v t v +v v

2 B .2 C .a 恒定 D.a 随时间逐渐减小

3. 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两个质量不等,高度不同但同时自由下落的物体,下落过程中任何时刻的速度、加速度一定相同

B 两个质量不等,高度相同,先后自由下落的物体,通过任一高度处的速度、加速度一定相同

C 所有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s 内的位移数值上一定等于g/2

D 所有自由落体的位移都与下落时间成正比

4. 沿同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已知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这说明

A 甲的速度比乙快 B 甲的速度比乙大

C 甲的速度变化比乙快 D 甲的速度变化比乙大

5. 若汽车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

A .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 .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

C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6.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重的物体的g 值大

B .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 值一样大

C .g 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 .g 值在赤道处小于在北极处

7. 为了测出楼房的高度,让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就可以算出楼房的高度( )

A .石块下落到地面的总时间

C .石块落地前最后一秒的位移

二:填空题: B .石块落地前的瞬时速度 D .石块通过最后一米位移的时间

1.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计时器使用的是50 Hz的交变电流。随着小车的运动,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取A 、B 、C 、D 、E 五个计数点,在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中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测得的距离如图2所示(单位为cm ),则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 m/s2。

2. 一质点绕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了一圈,则其位移大小为

3

点运动了14周,则其位移大小为 ,路程是 ,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 , 最大路程是 。

三:实验题:

1. 利用打点计器研究一个约1.4 m高的商店卷帘窗的运动,将纸带粘在卷帘底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随帘在竖直面内向上运动. 打印后的纸带如图所示,数据如表格所示,纸带中AB 、BC 、CD …每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 s,根据各间距的长度,可计算出卷帘窗在各间距内的平均速度v 平均,可以将v 平均近似地作为该间距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v .

(1)请根据所提供的纸带和数据,绘出卷帘窗运动的v -t 图线.

(2)AD 段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 m/s2,AK 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

四:计算题:

1. 火车刹车后 7 s 停下来,设火车匀减速运动的最后 1 s 内的位移是 2 m ,则刹车过程中的位移是多少米?

2. 一滑块由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第5 s末的速度是6 m/s。求:

(1)第4 s末的速度;(2)头7 s内的位移;(3)第3 s内的位移。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D

【解析】在速度图象中,图线下方包围的面积值表示位移的大小,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从图象中可知,实际图线下方包围的面积大于梯形下方包围的面积,所以有t 秒内物v 0 v t

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 >2。因曲线的切线斜率逐渐减小,所以加速度a 随时间逐渐减小。

3. D

4. C

5. BD

6. BD

7. ABCD(由石块落地最后1s 位移,可求得最后1s 的平均速度,此平均速度就是落地前0.5s 的瞬时速度,再求落地速度即可求出楼房高度)。

二:填空题:

1. 2

【解析】注意图中所给数据都是从A 点开始的,首先须转换一下数据,求出每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再根据△s =aT 2,统一单位后代入数据解得:a =2m/s2。

2. 0 2πR

7

2πR 2R 72R 2πR

三:实验题:

1. (1)如下图所示,(2)5,

1.39

四、1. 解析: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看做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逆过程,这样按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来处理将更为简捷。当然本题也可以用图象法解决。

解法I :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看做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逆过程,火车减速运动的最后1s 内的位移,相当于加速运动的第1s 内的位移。由x 1:x=1:72=1:49得x=72×2m=98m。

解法II :由解法I 可知,火车减速运动最后1s 内的平均速度就是其逆过程的第0.5s 末的瞬时速度,所以v 0. 5=v =v 2m 2m /s 121=2m /s 由v 0. 5=at 1知, 加速度a =0. 5==4m /s 2, 所以x =at 2=⨯4m /s 2⨯(7s ) 2=98m 1s t 10. 5s 22 解法III :火车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它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就是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由图象可知,阴影部分的三角形与大三角形相似,所以它们所围面积之比等于它们对应边的平方之比,所以有x/x1=(7/1)2=49。故x=49x1=98m。

2. 解析: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求解。

(1)因为v 1:v2:v3:……=1:2:3:……,所以v 4:v5=4:5

v 4=44v 5=⨯6m /s =4. 8m /s 55 第4s 末的速度为

(2)x =v ⋅t 得前5s 内的位移为:x 5=v 56⋅t =⨯5m =15m 22

因为x 1:x2:x3……=12:22:32……所以x 5:x7=52:72

7272⨯15x 7=2x 5=m =29. 4m 255前7s 内的位移为

x 1=115x =m =0. 6m 25255 (3)由(2)可得x 1:x5=12:52

因为x I :xIII ……=1:5……,所以x I :xIII =1:5 第3s 内的位移x III =5xI =5×0.6m=3m 答案:(1)4.8m/s (2)29.4m (3)3m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率从8 m/s 匀减速至零,须用时间1 s ,按规定速率为8 m/s 的汽车刹车后拖行路程不得越过5.9 m,那么上述刹车试验的拖行路程是否符合规定( )

A .拖行路程为8 m ,符合规定 B .拖行路程为8 m ,不符合规定

C .拖行路程为4 m ,符合规定 D .拖行路程为4 m ,不符合规定

2. 一个以初速度v 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 秒末速度为v t ,如图所示,则关于t 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 和加速度a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v =v 0+v t v +v v

2 B .2 C .a 恒定 D.a 随时间逐渐减小

3. 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两个质量不等,高度不同但同时自由下落的物体,下落过程中任何时刻的速度、加速度一定相同

B 两个质量不等,高度相同,先后自由下落的物体,通过任一高度处的速度、加速度一定相同

C 所有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s 内的位移数值上一定等于g/2

D 所有自由落体的位移都与下落时间成正比

4. 沿同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已知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这说明

A 甲的速度比乙快 B 甲的速度比乙大

C 甲的速度变化比乙快 D 甲的速度变化比乙大

5. 若汽车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

A .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 .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

C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6.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重的物体的g 值大

B .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 值一样大

C .g 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 .g 值在赤道处小于在北极处

7. 为了测出楼房的高度,让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就可以算出楼房的高度( )

A .石块下落到地面的总时间

C .石块落地前最后一秒的位移

二:填空题: B .石块落地前的瞬时速度 D .石块通过最后一米位移的时间

1.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计时器使用的是50 Hz的交变电流。随着小车的运动,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取A 、B 、C 、D 、E 五个计数点,在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中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测得的距离如图2所示(单位为cm ),则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 m/s2。

2. 一质点绕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了一圈,则其位移大小为

3

点运动了14周,则其位移大小为 ,路程是 ,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 , 最大路程是 。

三:实验题:

1. 利用打点计器研究一个约1.4 m高的商店卷帘窗的运动,将纸带粘在卷帘底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随帘在竖直面内向上运动. 打印后的纸带如图所示,数据如表格所示,纸带中AB 、BC 、CD …每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 s,根据各间距的长度,可计算出卷帘窗在各间距内的平均速度v 平均,可以将v 平均近似地作为该间距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v .

(1)请根据所提供的纸带和数据,绘出卷帘窗运动的v -t 图线.

(2)AD 段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 m/s2,AK 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

四:计算题:

1. 火车刹车后 7 s 停下来,设火车匀减速运动的最后 1 s 内的位移是 2 m ,则刹车过程中的位移是多少米?

2. 一滑块由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第5 s末的速度是6 m/s。求:

(1)第4 s末的速度;(2)头7 s内的位移;(3)第3 s内的位移。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D

【解析】在速度图象中,图线下方包围的面积值表示位移的大小,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从图象中可知,实际图线下方包围的面积大于梯形下方包围的面积,所以有t 秒内物v 0 v t

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 >2。因曲线的切线斜率逐渐减小,所以加速度a 随时间逐渐减小。

3. D

4. C

5. BD

6. BD

7. ABCD(由石块落地最后1s 位移,可求得最后1s 的平均速度,此平均速度就是落地前0.5s 的瞬时速度,再求落地速度即可求出楼房高度)。

二:填空题:

1. 2

【解析】注意图中所给数据都是从A 点开始的,首先须转换一下数据,求出每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再根据△s =aT 2,统一单位后代入数据解得:a =2m/s2。

2. 0 2πR

7

2πR 2R 72R 2πR

三:实验题:

1. (1)如下图所示,(2)5,

1.39

四、1. 解析: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看做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逆过程,这样按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来处理将更为简捷。当然本题也可以用图象法解决。

解法I :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看做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逆过程,火车减速运动的最后1s 内的位移,相当于加速运动的第1s 内的位移。由x 1:x=1:72=1:49得x=72×2m=98m。

解法II :由解法I 可知,火车减速运动最后1s 内的平均速度就是其逆过程的第0.5s 末的瞬时速度,所以v 0. 5=v =v 2m 2m /s 121=2m /s 由v 0. 5=at 1知, 加速度a =0. 5==4m /s 2, 所以x =at 2=⨯4m /s 2⨯(7s ) 2=98m 1s t 10. 5s 22 解法III :火车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它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就是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由图象可知,阴影部分的三角形与大三角形相似,所以它们所围面积之比等于它们对应边的平方之比,所以有x/x1=(7/1)2=49。故x=49x1=98m。

2. 解析: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求解。

(1)因为v 1:v2:v3:……=1:2:3:……,所以v 4:v5=4:5

v 4=44v 5=⨯6m /s =4. 8m /s 55 第4s 末的速度为

(2)x =v ⋅t 得前5s 内的位移为:x 5=v 56⋅t =⨯5m =15m 22

因为x 1:x2:x3……=12:22:32……所以x 5:x7=52:72

7272⨯15x 7=2x 5=m =29. 4m 255前7s 内的位移为

x 1=115x =m =0. 6m 25255 (3)由(2)可得x 1:x5=12:52

因为x I :xIII ……=1:5……,所以x I :xIII =1:5 第3s 内的位移x III =5xI =5×0.6m=3m 答案:(1)4.8m/s (2)29.4m (3)3m


相关文章

  • 人教版高中物理目录(必修版新教材课本目录)
  • 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 ...查看


  • 2015年春季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试讲题目
  • 成都市2015年春季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注意事项 1. 本次试讲考试日期是6月28日. 2. 考生可在 "成都教育人才网"( www.cdjyrc.com)首页右上角"教师资格登记"处打印准考证. ...查看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材使用建议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使用建议 花都区秀全中学 涂金盆 一.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与必修教材的功能定位 课程目标: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 ...查看


  • 课改修改意见
  • 课改修改意见 地理:1.教材条理性不强,知识体系比较分散,课后应该有个小结: 2.教材内容中缺少可操作性的活动,不能体现学生三维目标: 3.在每节内容课后补充些活动的案例. 历史:1.每个模块存在时间跨度太大,应该用通史的历史发展顺序进行编 ...查看


  • 高中物理必修一 教材分析
  • 高中物理必修一 教材分析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5.自由落体运动 6.伽利略对 ...查看


  • 广州市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改革总结
  • 广州市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改革总结 从2004年秋季起,广东省一步到位,全面铺开以课程标准为要求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广州市作为省会城市当然也不例外.如何面对这样一场大规模的课程改革?广州市提出了:"积极.稳妥.探索.求真.实效" ...查看


  • 高中学生学籍档案填写样表
  • 内蒙古自治区普通中学 高中学生学籍档案填写样表 学 学习 领域 科目 语文 英语 语 言 与 文 学 语文 英语 分 修 习 学 时 72 72 72 72 (第一学年) 考核方式 学业水平评价 学业水平评价 学业水平评价 学业水平评价 成 ...查看


  • 1.普通高中:高一语文:必修3.必修4必教课文;
  • 2011学年第二学期巨人中学期末考试安排表 一.考试时间 二.考试内容 1.普通高中:高一语文:必修3.必修4必教课文: 2.高二语文:外国小说小说欣赏.论语.必修1.必修2会考篇目 3.高一数学:数学必修4与必修5全部内容: 4.高二数学 ...查看


  • 高二物理教学计划 1
  •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物理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以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为纲,以新编中学物理教材为本,在落实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 多下功夫.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以校备课组为主体,注重研究新教材教 学的特点和规 ...查看


  • 高中物理必修一
  • 高中物理必修一基本知识点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质点:只有质量的点.符号是m .质点是个物理模型,在实际中并不存在.在物理研究中,质点可以代替所有物体,只要把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忽略,仅保留物体的质量就可以了.把实际物体简化成质点的意义是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