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自转]教案

《地球的自转》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以及地球自转造成昼夜更替的现象。 2. 能准确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地球的自转,逐渐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3. 了解全球各地的时间差异,知道引起差异的原因。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教学方法:

演示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

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那么大家知道这些现象的形成原因吗?(使用“学乐师生”APP 拍照\录像\录音, 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二、新授

1. 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展示]课件:地球的自转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地球是绕什么在不停地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地轴,自西向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归纳,并讲述自转的周期)

下面我们具体了解地球自转的几个特点(读课本11页,找出自转的方向、周期。 (引导)地球自转的方向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是不同的,如从中间和南北极。

(总结)从赤道观察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是顺时针,可以总结为北逆南顺。但是都是自西向东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一天(24小时)

2. 昼夜更替

(1)这有一个地球仪,哪位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转?

(2)日出日落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日月星辰为什么不西升东落?(由于地转的自转;因为自转是自西向东)

教师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演示昼夜的产生,并讲解产生的原因;然后再转动地球仪,演示昼夜更替,并讲解产生的原因。

(3)如果地球不转了,昼夜还能更替吗?还存在昼夜现象吗在地球上?

(讲解)昼夜现象和昼夜更替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昼夜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地球的形状所致,因为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太阳只能照亮它的一半,因此出现了昼夜现象,而昼夜的更替则是地球自转的结果,一定要分清楚两个概念。

(转呈)因为的确自转的方向,东面的人总是比西面的先看到日出,也就是说东边的时间比西面的时间要早,这就引起了时间的不同。

3. 时间的差异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13页,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

地球上方绕地轴北端的曲线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的不同地点见到日出的时刻就会有早晚。相对位置偏东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较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各地的地方时都不一样。根据地球自转周期,来推算地球上的时差。

(2)指导学生看教材第14页,, 完成第13页活动“时差的推算”

推导: 经度每隔15º,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 º,地方时相差4分钟。 教师小结:

同一经度,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早, 经度每隔15º,地方时相差1小时。

(3)指导活动:仔细观察“国际时区划分图”,想象把此图粘在地球仪有重合的部分吗? 时区:为了消除千差万别的地方时在实际使用中的不方便,把全球按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

区时:每个时区所采用的时间标准。

有些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使用对区时进行调整后的时刻。由于我国面积较大,东西跨时区5个时区,为了方便,我国是采用北京所在东八区的区时,作为全国的统一时刻叫北京时间。

(4)如何计算区时?

算时差(原则)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早,向东每过一个时区加1小时,向西每过一个时区减1小时。

如:①已知北京时间(东八区)为9月23日12:00,求 伦敦(中时区)的区时? 时差:8-0=8 区时:因为伦敦在北京的西面 所以12-8=4

伦敦:9月23日4:00,

② 计算西五区和 东二区的时差。 5+2=7小时

强调: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时差完成。 (5)日界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 )

① 什么是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什么这条线不是直的?

② 为什么要划国际上统一遵循的日界线? 日界线在那个时区?

③ 从北京出发,向西环球航行一周,每经过一个时区,应如何拨钟表上的时间,回到原地时,钟表上的时间有什么变化?怎样纠正?相反,向东航行呢?

从北京出发,向西环球航行一周,每经过一个时区,应把钟表拨慢1小时,回到原地时,钟表上的时间慢一天,应拨快一天;相反,向东航行应把钟表拨快1小时,回到原地时,钟表上的时间快一天,日期要改晚一天。

三、总结 地球 的自 转

1. 在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 A. 先看到日出 B. 后看到日出 C. 时刻晚 D. 时刻相同

2. 地球自转一周要24小时,那么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 )

时区和日界线

A. 15小时 B. 15分钟 C. 1小时 D. 1分钟 3.当北京的时间是9月10日10点时,伦敦的时间是 ( )

A .9月11日10点 B.9月10日2点 C.9月9日2点 D.9月10日18点 4.地球上有这样一条界线,向东过此线日期减一天,向西过此线日期加一天,该界线大致是以哪条线为界的 ( )

A .0°经线 B.20°W 经线 C.160°E 经线 D.180°经线 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用阴影标出中时区的范围。

(2)当中国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新闻联播》时,莫斯科的时间是 。 (3)当纽约下午3点举行大学生篮球赛时,中国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时间是 。 五、作业

1. 实记本节知识点。 2. 完成同步导学相应练习。 六、板书设计

自转规律-----方向、周期

产生昼夜更替 地球----运动---自转

地理意义 产生时间差异

《地球的自转》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以及地球自转造成昼夜更替的现象。 2. 能准确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地球的自转,逐渐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3. 了解全球各地的时间差异,知道引起差异的原因。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教学方法:

演示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

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那么大家知道这些现象的形成原因吗?(使用“学乐师生”APP 拍照\录像\录音, 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二、新授

1. 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展示]课件:地球的自转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地球是绕什么在不停地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地轴,自西向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归纳,并讲述自转的周期)

下面我们具体了解地球自转的几个特点(读课本11页,找出自转的方向、周期。 (引导)地球自转的方向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是不同的,如从中间和南北极。

(总结)从赤道观察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是顺时针,可以总结为北逆南顺。但是都是自西向东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一天(24小时)

2. 昼夜更替

(1)这有一个地球仪,哪位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转?

(2)日出日落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日月星辰为什么不西升东落?(由于地转的自转;因为自转是自西向东)

教师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演示昼夜的产生,并讲解产生的原因;然后再转动地球仪,演示昼夜更替,并讲解产生的原因。

(3)如果地球不转了,昼夜还能更替吗?还存在昼夜现象吗在地球上?

(讲解)昼夜现象和昼夜更替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昼夜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地球的形状所致,因为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太阳只能照亮它的一半,因此出现了昼夜现象,而昼夜的更替则是地球自转的结果,一定要分清楚两个概念。

(转呈)因为的确自转的方向,东面的人总是比西面的先看到日出,也就是说东边的时间比西面的时间要早,这就引起了时间的不同。

3. 时间的差异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13页,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

地球上方绕地轴北端的曲线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的不同地点见到日出的时刻就会有早晚。相对位置偏东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较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各地的地方时都不一样。根据地球自转周期,来推算地球上的时差。

(2)指导学生看教材第14页,, 完成第13页活动“时差的推算”

推导: 经度每隔15º,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 º,地方时相差4分钟。 教师小结:

同一经度,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早, 经度每隔15º,地方时相差1小时。

(3)指导活动:仔细观察“国际时区划分图”,想象把此图粘在地球仪有重合的部分吗? 时区:为了消除千差万别的地方时在实际使用中的不方便,把全球按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

区时:每个时区所采用的时间标准。

有些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使用对区时进行调整后的时刻。由于我国面积较大,东西跨时区5个时区,为了方便,我国是采用北京所在东八区的区时,作为全国的统一时刻叫北京时间。

(4)如何计算区时?

算时差(原则)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早,向东每过一个时区加1小时,向西每过一个时区减1小时。

如:①已知北京时间(东八区)为9月23日12:00,求 伦敦(中时区)的区时? 时差:8-0=8 区时:因为伦敦在北京的西面 所以12-8=4

伦敦:9月23日4:00,

② 计算西五区和 东二区的时差。 5+2=7小时

强调: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时差完成。 (5)日界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 )

① 什么是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什么这条线不是直的?

② 为什么要划国际上统一遵循的日界线? 日界线在那个时区?

③ 从北京出发,向西环球航行一周,每经过一个时区,应如何拨钟表上的时间,回到原地时,钟表上的时间有什么变化?怎样纠正?相反,向东航行呢?

从北京出发,向西环球航行一周,每经过一个时区,应把钟表拨慢1小时,回到原地时,钟表上的时间慢一天,应拨快一天;相反,向东航行应把钟表拨快1小时,回到原地时,钟表上的时间快一天,日期要改晚一天。

三、总结 地球 的自 转

1. 在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 A. 先看到日出 B. 后看到日出 C. 时刻晚 D. 时刻相同

2. 地球自转一周要24小时,那么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 )

时区和日界线

A. 15小时 B. 15分钟 C. 1小时 D. 1分钟 3.当北京的时间是9月10日10点时,伦敦的时间是 ( )

A .9月11日10点 B.9月10日2点 C.9月9日2点 D.9月10日18点 4.地球上有这样一条界线,向东过此线日期减一天,向西过此线日期加一天,该界线大致是以哪条线为界的 ( )

A .0°经线 B.20°W 经线 C.160°E 经线 D.180°经线 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用阴影标出中时区的范围。

(2)当中国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新闻联播》时,莫斯科的时间是 。 (3)当纽约下午3点举行大学生篮球赛时,中国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时间是 。 五、作业

1. 实记本节知识点。 2. 完成同步导学相应练习。 六、板书设计

自转规律-----方向、周期

产生昼夜更替 地球----运动---自转

地理意义 产生时间差异


相关文章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 第一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案) [教学内容] 鲁教版地理高一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四.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法 [教学准备] 地球仪.钢笔 [教学安排] 20分钟 [教学过程] [新课 ...查看


  • 1.3地球的运动(教案)
  • 1-3 地球的运动 教学设计 深圳市南头中学 李宝强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的概念及其方向.周期.轨道.速度等. 2.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4.树立宇宙是运 ...查看


  • 证明地球在自转(教案)
  • 证明地球在自转(新教科版五下) 教学目的: 1.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2."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摆的实验研究,了解摆的特点,并借此理 ...查看


  • 五年级科学下册 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教案 湘教版
  • 3 昼夜是怎样形成的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能用查阅资料与模拟实验的方法来探究昼夜交替的成因.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尊重不同的意见的存在,并能进行去伪存真的分析与选择. 科学知识 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 知道 ...查看


  •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教案
  •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昼夜交替.时差.水平物体的偏移>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必修1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运动中的第三节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是地球的运动特点,第二部分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 ...查看


  • 地球的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1)
  • 第三节 地球自转的意义(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㈠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昼半球.夜半球.时区.地方时.晨昏线等概念 2.能够判读晨昏线.理解昼夜更替产生的原理 3.能够进行简单的地方时和区时计算 5.理解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 ...查看


  • 地球自转的意义教案
  • 地球自转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 ㈠ 知识与技能: 1.吃透昼半球.夜半球.时区.地方时.晨昏线等概念 2.能够判读晨昏线.理解昼夜更替产生的原理 3.掌握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地方时和区时计算 4.理解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 ㈡ 过程与方法: ...查看


  • 4极昼和极夜的解释教案
  • 4.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2.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 过程与方法:用模拟实验.直观演示.示意图等多种方式来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情感态度 ...查看


  • [地球的运动(一)]复习教案
  • <地球的运动(一)>复习教案 政史地 徐鑫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会考条目要求)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用图来说明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使同时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 2.通过画图和计算,培养学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