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曾国藩一生的八大学问

《成就曾国藩一生的八大学问》读后感

2009-03-24 9:00

最近一段时间读了成金著的《成就曾国藩一生的八大学问》一书,感悟蛮多,曾国藩是近代中国一名很有影响的人物,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作为“湘军首领”和清朝的“中兴之臣”,“桐城派”文学后期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也是很成功的,成功之人,必有可取之处,书中总结了成就他一生的八个学问,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认识就其中几个学问和大家简单的分享一下:

砥砺自我的学问

曾国藩的一生皆是在“磨砺”两字中度过的,他不断强化自己的心智,强化自己的能力,胸中始终装着“敬德修业”四个大字,始终坚定“同类中我最强”的信念,为自己敢争一口气,从而寻找到被他称之为“人中龙”的成功之路,一个没有志向的人,其人生就是“平庸”二字,真正的人生是由强者来完成的,他们善于砥砺自我,找到自己行动的目标,靠顽强的毅力打开人生的缺口。

改变性格的学问

中国有句俗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让一个人改变性格是非常困难的,然而性格的问题却是人生中的一大学问,现在人很多都存在性格误区,为此,有些人傲慢骄横,盛气凌人,有些人唉声叹气,只会羡慕别人,而不懂的让自己开始新的人生长征之路。所以人生一片渺茫。这些皆是因“性格之病”而起。曾国藩的一生有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在不同的环境之中改变自己的性格,尽可能达到一种完善状态,从而去应对人生风云,他致力打败自己的弱点,制住奢惰之心,戒躁戒傲,坚持“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之道,将自己的一生当作一个大课堂,以改变性格为学问,去成就自己心中的大事。

拯救命运的学问

命运是人生的第一学问,每个人活着都力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让自己成为命运的主人。曾国藩在拯救自己的命运在于“主动”二字,主动用刚柔兼济的本领改变自己的命运,曾国藩的两句话我十分欣赏,含雄奇于淡远之中,含刚强于柔弱之中。以柔克刚是老庄的精神,但几千年来能发挥地淋漓尽致,他也可以算是首屈可指的了。做人做事万不可太过锋芒毕露,也不可过于强硬,否则在如今这个社会会让自己举步维艰;同样也不能太过软弱,一味退让,让对方总是有机可乘,自个儿把自个儿逼到悬崖边上。

用人有道的学问

怎样用人,特别是怎样用准人,学问极深。曾国藩在识人方面也是很有心得的。他的很多门徒如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等都是后来鼎鼎大名的人物。他那九弟在招募湘勇的时候,曾国藩送给他兄弟几句话,道出了识人的要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寥寥数语,放在现在来看,可能很多人会像我一样觉得这种识人之术只可意会,很难言传。曾国藩遵循看透人再用人的方法,该避则避、该提则提,显示出到位的领导和管理才智。

善于交际的能力

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交际的学问妙不可言,只有做到了的人才能知道其中潜在的力量是多么巨大!”曾国藩的交际学问是放开手脚,坦诚相待,把陌生力量变成朋友的力量。从古至今,一个人没有人际关系是万万不行的,但如何去打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很多的学问,比如和难交之人做朋友、以诚待人、宽则得众、己当难,功人享、做人和交友尽可能敞开心胸等。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善于运用这些方法,不愁建立不起来一个好的人际关系。

以上是我在看完这本书后浅薄的认识,曾国藩他以磨砺自我为成大事的第一大学问,并以此拓展到其他学问,他精通兵法,做人圆通,他的很多成功之道,值得我们学习。

《成就曾国藩一生的八大学问》读后感

2009-03-24 9:00

最近一段时间读了成金著的《成就曾国藩一生的八大学问》一书,感悟蛮多,曾国藩是近代中国一名很有影响的人物,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作为“湘军首领”和清朝的“中兴之臣”,“桐城派”文学后期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也是很成功的,成功之人,必有可取之处,书中总结了成就他一生的八个学问,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认识就其中几个学问和大家简单的分享一下:

砥砺自我的学问

曾国藩的一生皆是在“磨砺”两字中度过的,他不断强化自己的心智,强化自己的能力,胸中始终装着“敬德修业”四个大字,始终坚定“同类中我最强”的信念,为自己敢争一口气,从而寻找到被他称之为“人中龙”的成功之路,一个没有志向的人,其人生就是“平庸”二字,真正的人生是由强者来完成的,他们善于砥砺自我,找到自己行动的目标,靠顽强的毅力打开人生的缺口。

改变性格的学问

中国有句俗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让一个人改变性格是非常困难的,然而性格的问题却是人生中的一大学问,现在人很多都存在性格误区,为此,有些人傲慢骄横,盛气凌人,有些人唉声叹气,只会羡慕别人,而不懂的让自己开始新的人生长征之路。所以人生一片渺茫。这些皆是因“性格之病”而起。曾国藩的一生有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在不同的环境之中改变自己的性格,尽可能达到一种完善状态,从而去应对人生风云,他致力打败自己的弱点,制住奢惰之心,戒躁戒傲,坚持“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之道,将自己的一生当作一个大课堂,以改变性格为学问,去成就自己心中的大事。

拯救命运的学问

命运是人生的第一学问,每个人活着都力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让自己成为命运的主人。曾国藩在拯救自己的命运在于“主动”二字,主动用刚柔兼济的本领改变自己的命运,曾国藩的两句话我十分欣赏,含雄奇于淡远之中,含刚强于柔弱之中。以柔克刚是老庄的精神,但几千年来能发挥地淋漓尽致,他也可以算是首屈可指的了。做人做事万不可太过锋芒毕露,也不可过于强硬,否则在如今这个社会会让自己举步维艰;同样也不能太过软弱,一味退让,让对方总是有机可乘,自个儿把自个儿逼到悬崖边上。

用人有道的学问

怎样用人,特别是怎样用准人,学问极深。曾国藩在识人方面也是很有心得的。他的很多门徒如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等都是后来鼎鼎大名的人物。他那九弟在招募湘勇的时候,曾国藩送给他兄弟几句话,道出了识人的要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寥寥数语,放在现在来看,可能很多人会像我一样觉得这种识人之术只可意会,很难言传。曾国藩遵循看透人再用人的方法,该避则避、该提则提,显示出到位的领导和管理才智。

善于交际的能力

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交际的学问妙不可言,只有做到了的人才能知道其中潜在的力量是多么巨大!”曾国藩的交际学问是放开手脚,坦诚相待,把陌生力量变成朋友的力量。从古至今,一个人没有人际关系是万万不行的,但如何去打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很多的学问,比如和难交之人做朋友、以诚待人、宽则得众、己当难,功人享、做人和交友尽可能敞开心胸等。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善于运用这些方法,不愁建立不起来一个好的人际关系。

以上是我在看完这本书后浅薄的认识,曾国藩他以磨砺自我为成大事的第一大学问,并以此拓展到其他学问,他精通兵法,做人圆通,他的很多成功之道,值得我们学习。


相关文章

  • 8.读书是促进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
  • 8.读书是促进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 人们常说,人类文化的延续主要依靠书籍,成功从读书开始.古往今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成功人士.成功,即获得预期的结果.人生在世,谁都梦想有所成就,而智能和才干是必不可少的,而二者的获取依赖于平日的学习和知识的增 ...查看


  • 两学一做党课讲稿:做合格共产党员之修养篇
  • 下面咱们的课程的主题是修养篇,做合格党员系列.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人总是要一点精神的,那么我们许多革命老前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领导人,他们为什么去世多年之后,人们一直怀念他,他们的精神风范活在人们的心中,那就是因为他们的精神风采,在他 ...查看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昨晚读了一夜<曾国藩家书>,收获颇多.曾国藩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但是看完这本<家书>,相信不同的人会从中收获不同的东西,所谓各取所需吧.而我目前只是把他当做文人来看,看他的为文,看的的治学,看他的治家,看他作为一个长 ...查看


  • 小偷成就了十年七升迁的曾国藩?(图)
  • (2010-03-30 20:27:30) 转载 标签: 刘继兴 曾国藩 小偷 文化 分类:文化 有个对联高度概括曾国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 ...查看


  • 无非湘水余波
  • 无非湘水余波 2008-04-13 21:48阅读: 有一天,一个湖南人到南京朋友家做客,听说金陵名士每多自负,常常看不起外省文人.那个湖南人就在朋友家即兴作了一副对联: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派: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他不仅将这个对联 ...查看


  •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 业精于勤 而荒于嬉 行成于思 而毁于随 清晨坐在书桌前,打开书卷,正好翻到唐-韩愈先生的<进学解>,一句:"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立刻又跃到眼前.我在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这句名言,这也曾 ...查看


  • 祝你今生无憾(演讲版)
  • 祝你今生无憾 -谈做人.做事.做学问,管理有道.领导有方 刘秀庭 (2012年2月10日) 一.做人: 自古英雄出少年.如西汉时期霍去病,19岁时已经被封为骠骑将军,晏殊14岁就考中进士,王勃13岁写出了千古美文<滕王阁序>,其 ...查看


  • 现实社会告诉 我们
  • 现实社会告诉 我们,宗教信仰和爱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人的身心健康.对于一个家庭的和睦与和谐,具有无比巨大的正能量.但是,有宗教信仰与没有宗教信仰的到底有什么区别,宗教信仰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和一个国家究竟有多么重要,很多人可能 ...查看


  • [优秀作文][梁启超家书]读后感
  • 提倡"百善孝为先"的中国,从蒙学的<朱子家训>,<颜氏家训>,一直到清末的<曾国藩家训>,任何一篇关于教导自己子女立身.处世.做学问的文章,都有一副神色严峻的教训面孔,板着,端着,让孩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