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1

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一、创造性培养的缺失

我国有良好的教学传统,就是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背什么。长期以来用划一的内容和固定的方式培养循规蹈矩、听话顺从的孩子,以考试为教学目的,以标准答案为准则,以升学为唯一的追求,由此使得繁复的练习、盲目的抄写、无休的记诵成为教师和学生奉若神明的教学方法。

《参考消息》上曾有人著文批评台湾地区的教育“把学生教傻了”,台湾的教授、家长和学生都抱怨“在台湾,谁上过学,他就学会了不提问题,大脑得到了不思考的训练,想象力和判断力停滞不前”。有人曾概括我国的教育:小学是听话教育,中学是分数教育,大学是知识教育。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偏颇,但是,从小学到大学的课堂,我们一直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是继承和接受,这却是不争的事实,这就必定会抑制学生的主动思考,扼杀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长此以往,就形成盲目服从、迷信权威的思维定势,只会机械地接受现成的东西,丧失创造的欲望和能力。

二、主体性被忽视

长期以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成为教学改革的中心命题。然而,观照现实的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忽视的现象。

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没有对学生主体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强烈的控制学生、控制局面、控制课堂的倾向。在这种控制心理的支配下,整个教师成了教师一个人在活动,一个人在思维,一个人在讲话,学生成为旁观者。教师自顾自地按照设计好的教案,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地执行,下课铃一响,正好把准备好的活动进行完毕,教师方才松一口气:总算没打乱计划。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事先设计好的,提什么问题、学生怎么回答,教师如何反馈,都已经写进教案。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提的问题的回答,必须符合教师的备课时事先准备好的答案,如果学生即兴提出超出教师备课范围、具有独创性的问题或答案,很多教师的反映是不置可否。因为教师并没有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的位置上,而是过多注意自己的教学活动如何安排得环环相扣,过多地注意了自

身的教学行为的设计和执行,恰恰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这样的“教教案”、“教教材”的课堂教学中,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的主体的参与。(准时在下课铃前讲完课的数学老师——准时下课无可非议,但这并不是我们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

三、教学效率低下

课堂教学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的活动或行为。以同样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的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作为标准,可以判断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以数量标准来衡量,就一节课而言,学生能够有效使用的时间往往被打了折扣。教师经常需要花一定的时间维持课堂秩序,经常会有一些无意义的问题,有的教师甚至离题万里、话语罗嗦。这是对全体学生而言。相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由于在课堂上的学习机会的差异,部分学生,主要是学习困难学生,有效使用的时间更少,相对而言,他们的学习效率更低。

以质量为标准来衡量,同样的时间,如果更多地用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智能,而不是仅仅花费在让学生记忆和接受,则教学小;处在相对较高的水平。显然,我们的课堂多数还停留在记忆、接受和理解的层次上,对于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还做得远远不够,这就必然影响我们教学效率的真正提高。

四、学生的发展片面

素质教育的主旨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从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看,却存在严重的学生片面发展的问题。

在目前过度“言语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即使能够超越以往的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局限,开始关注学生智能的培养,它所看重的也只是培养学生某些方面的智力因素,如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等,另一些智能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却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况,如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的智能,视觉和音乐智能等,同时,非智力因素如情感、兴趣、个性等方面的培养和发展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还有,课堂中比较强调学生对书本知识、间接经验的掌握,而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

[例]上官木子《思考超常教育》:自科技大学首创少年班之后,许多大学纷纷效仿。然而,实践证明,少年大学生的总体发展不够理想。普遍存在基础不牢、

后劲不足现象。因为超常儿童的选拔主要以数学能力为标准,然而学生进入大学,学校却是各科都以超常的速度进行教学,这样就不可避免造成很多学科的拔苗助长。因为,不同学科需要不同智能,数学能力强不仅不意味着语文、外语能力强,甚至也不以为着物理、化学的能力强。另外超常教育缩短了学生的学习年限,学生所有的小、时间都用在知识学习,无暇参加社会交往,亲历直接经验,积累隐性知识,因而必染造成少年大学生的智商高、情商低,后劲不足,整体素质降低。

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一、创造性培养的缺失

我国有良好的教学传统,就是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背什么。长期以来用划一的内容和固定的方式培养循规蹈矩、听话顺从的孩子,以考试为教学目的,以标准答案为准则,以升学为唯一的追求,由此使得繁复的练习、盲目的抄写、无休的记诵成为教师和学生奉若神明的教学方法。

《参考消息》上曾有人著文批评台湾地区的教育“把学生教傻了”,台湾的教授、家长和学生都抱怨“在台湾,谁上过学,他就学会了不提问题,大脑得到了不思考的训练,想象力和判断力停滞不前”。有人曾概括我国的教育:小学是听话教育,中学是分数教育,大学是知识教育。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偏颇,但是,从小学到大学的课堂,我们一直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是继承和接受,这却是不争的事实,这就必定会抑制学生的主动思考,扼杀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长此以往,就形成盲目服从、迷信权威的思维定势,只会机械地接受现成的东西,丧失创造的欲望和能力。

二、主体性被忽视

长期以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成为教学改革的中心命题。然而,观照现实的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忽视的现象。

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没有对学生主体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强烈的控制学生、控制局面、控制课堂的倾向。在这种控制心理的支配下,整个教师成了教师一个人在活动,一个人在思维,一个人在讲话,学生成为旁观者。教师自顾自地按照设计好的教案,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地执行,下课铃一响,正好把准备好的活动进行完毕,教师方才松一口气:总算没打乱计划。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事先设计好的,提什么问题、学生怎么回答,教师如何反馈,都已经写进教案。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提的问题的回答,必须符合教师的备课时事先准备好的答案,如果学生即兴提出超出教师备课范围、具有独创性的问题或答案,很多教师的反映是不置可否。因为教师并没有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的位置上,而是过多注意自己的教学活动如何安排得环环相扣,过多地注意了自

身的教学行为的设计和执行,恰恰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这样的“教教案”、“教教材”的课堂教学中,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的主体的参与。(准时在下课铃前讲完课的数学老师——准时下课无可非议,但这并不是我们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

三、教学效率低下

课堂教学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的活动或行为。以同样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的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作为标准,可以判断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以数量标准来衡量,就一节课而言,学生能够有效使用的时间往往被打了折扣。教师经常需要花一定的时间维持课堂秩序,经常会有一些无意义的问题,有的教师甚至离题万里、话语罗嗦。这是对全体学生而言。相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由于在课堂上的学习机会的差异,部分学生,主要是学习困难学生,有效使用的时间更少,相对而言,他们的学习效率更低。

以质量为标准来衡量,同样的时间,如果更多地用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智能,而不是仅仅花费在让学生记忆和接受,则教学小;处在相对较高的水平。显然,我们的课堂多数还停留在记忆、接受和理解的层次上,对于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还做得远远不够,这就必然影响我们教学效率的真正提高。

四、学生的发展片面

素质教育的主旨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从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看,却存在严重的学生片面发展的问题。

在目前过度“言语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即使能够超越以往的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局限,开始关注学生智能的培养,它所看重的也只是培养学生某些方面的智力因素,如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等,另一些智能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却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况,如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的智能,视觉和音乐智能等,同时,非智力因素如情感、兴趣、个性等方面的培养和发展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还有,课堂中比较强调学生对书本知识、间接经验的掌握,而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

[例]上官木子《思考超常教育》:自科技大学首创少年班之后,许多大学纷纷效仿。然而,实践证明,少年大学生的总体发展不够理想。普遍存在基础不牢、

后劲不足现象。因为超常儿童的选拔主要以数学能力为标准,然而学生进入大学,学校却是各科都以超常的速度进行教学,这样就不可避免造成很多学科的拔苗助长。因为,不同学科需要不同智能,数学能力强不仅不意味着语文、外语能力强,甚至也不以为着物理、化学的能力强。另外超常教育缩短了学生的学习年限,学生所有的小、时间都用在知识学习,无暇参加社会交往,亲历直接经验,积累隐性知识,因而必染造成少年大学生的智商高、情商低,后劲不足,整体素质降低。


相关文章

  • 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 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一.创造性培养的缺失 我国有良好的教学传统,就是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背什么.长期以来用划一的内容和固定的方式培养 ...查看


  • 传统课堂教学的诸多弊端
  • 摘 要: 传统课堂教学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就是在今天也不是一无是处,但是,从发展角度看,它在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程式.教学主体.教学评价方面存在诸多弊端,成为当前中小学推进新课改的障碍. 关键词: 中小学管理 课堂教学 传统课堂教学 & ...查看


  • 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
  • [摘要]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落实,人们对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我认为首先应对过去的弊端进行深刻的反思,这是改进的起点,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弊端,回顾反思,改进 ...查看


  • 浅析当前公务员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
  • 浅析当前公务员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 摘要:公务员因为高工资,高福利,工作轻松,职位稳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被称为"金饭碗".每年的公务员考试经常出现几百个人争取一个岗位的现象.因此,我国对于公务员的选拔也越加严格,力图 ...查看


  • 试论构建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原则和对策
  • 摘要:构建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就是在政府.社会和学校三方面力量的帮助下,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借鉴外国先进的认证和评估方面的经验,同时在本国 ...查看


  • 中国教育之弊端
  • 中国教育之弊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口号已经喊了有几十年了,自从 1977 年回复高考制 度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学生的数量翻了好几番,九年义务教 育也基本得到了普及,在中国这个拥有 13 亿人口的 ...查看


  • 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
  • 关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处于全面的转型时期, 时代特征和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而对此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体制却远不能满足.这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有点相似.所以积极 ...查看


  • 关于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学习报告
  • 关于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学习报告 通过学习专家们的意见和经验,使自己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看得更宽.更广,也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和见识,下面是我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简要分析. 1.教师的教学方式制约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学 ...查看


  • 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及建议
  • 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及建议 摘要:生物是一门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课程,在教授学生基本 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做大量的实验以促进他们扎实掌握 生物理论知识,形成系统.科学的实验思维.但是受传统教育体制 的影响,我国初中生物教学中仍然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