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耶稣基督的家谱
记得自己初信主时,每次看《马太福音》第1章1:1-17节都觉得冗长乏味,甚感枯燥;因为作者不厌其烦地用“xxx生xxx”,从亚伯拉罕到大卫再到耶稣,共列出了四十一代耶稣的家族谱系,好像是记流水账一样。在多年的牧会中也常常有许多弟兄姐妹反映读《马太福音》时,觉得这段经文只是一个犹太人的家谱,和自己没有关系,也看不出什么亮光,所以常常略过不读。可是通过系统的神学栽培及圣经学习,使我知道圣经中的每一章每一节都是神的默示,神绝对不会跟我们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语。“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6-17)所以我相信这段圣经不仅是有意义,而且有着非常宝贝的重要属灵信息。所以我就查阅了一些资料,藉着今天的主日聚会和各位分享一个题目:认识耶稣基督的家谱,企盼对大家有所益助。
一、家谱的体裁
所谓家谱就是家族中记载本族世系(祖宗姓名)的书籍。从文学体裁来说,家谱不属于诗歌、散文、小说、议论文。家谱属于记叙文,所记录的是历史。
说它不像诗歌,也不像散文,是因为诗歌和散文常常表达的是作者的情绪,同样一个事物当作者心情好的时候可以表达得很美好,当作者心情不好的时候也可以把它表达得很丑陋;家谱也不像小说,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是作者虚构的,用一些虚构的人物和事件作为素材来刻画某各时代的人文景象和社会风貌;家谱也不像议论文,对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你这样评论,他那样评论,今天可以如此评论,明天反过来又推翻自己的评论。议论文,只能代表某一个人、某一个人群,或者某一个立场的思想。
家谱属于严严谨谨记录历史事实的记叙文。所以用家谱作为《马太福音》的开始,目的就是要告诉我们:耶稣是历史中一位真实的人物。
二、家谱的作用
家谱对于以色列民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到了耶稣时代,犹太人依然十分重视家谱,因为家谱在犹太社会的各个层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就简要介绍家谱的几个主要作用。
1、种族方面的作用
犹太人十分重视种族的纯正,他们以自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而自豪,特别注重保持与外邦人的距离。他们禁止与外族人通婚(申7:1-6),以避免沾染外邦人的血统。一个人如果带有异族的血统就意味着要失去作犹太人的资格,不得称为上帝的子民。而家谱就是与外邦人划清界限及辨别血统是否纯正的重要依据。只有在家谱中可以找到名字的人才可以称为纯正的犹太人,否则将视为血统不纯之人,且会受到正统犹太人的排斥。尼希米在被掳归回后清查人数时,就曾根据家谱的记载,查出“不能指明他们的宗族谱系是以色列人不是”的642名普通百姓和“在族谱之中寻查自己的谱系,却寻不着”的三家祭司(参尼7:61-65)。
2、社会方面的作用
家谱在社会方面的作用是十分广泛的,它与行政、司法、军事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犹太人出埃及后,摩西曾按着家谱对犹太人进行过一次详细的数点(民1:18-46),然后将所数之人按支派、宗族、家室明确了各人的社会职责,众人各司其职,确保各样工作落到实处。安营起行(民2:2)、搬运帐幕(民10:17)、出兵打仗(民1:1-2)都按支派、
宗族、家室指派,这些都显出了家谱的重要作用。进迦南后进行分地时也是按着各支派的家谱进行的(民33:54)。
3、宗教方面的作用
家谱在宗教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祭祀礼仪上。犹太人的祭祀礼仪由来已久,但在出埃及之前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也没有专职从事祭祀的祭司。出埃及后,摩西接受上帝的命令,明确了祭祀礼仪、确立了祭祀制度。在祭祀制度中特别强调两种特殊职务,一是担任祭司职务的亚伦后裔(出28:1),一是负责管理帐幕的利未人(民1:47-54),这两种职务后来成为代代相传的职务。担任这两种职务的人必须以家谱来证明自己是亚伦的后裔或利未人的后裔,否则就会失去担任这两种职务的资格。以斯拉时代就曾有因查找不上家谱而失去作祭司资格的人(拉2:61-62)。此外,犹太人向上帝献祭也是根据家谱而轮流进行的(参民7:)。
4、政治方面的作用
大卫登基之后,上帝应许大卫的后裔要接续他作王(撒下7:12),大卫的后裔成了王位的合法继承人。由此,保存家谱也有了新的意义,即以此确立合法的王位继承人。在大卫之后的20余位国王都是大卫的子孙,直到被掳巴比伦为止。之外,被掳之后的犹太人依然坚信上帝的应许,认为上帝必在大卫的后裔中兴起一位弥赛亚。所以保存大卫后裔的家谱就有了更加深远的意义――他们要以大卫后裔的家谱来验证称为弥赛亚之的人身份是否可靠。
三、家谱的目的
以上讲述了犹太家谱在社会中各层面的重要作用,使我们对家谱的意义有了了解。但我们或许还会产生疑问,在记述耶稣生平时记述他的家谱有何必要呢?接下来我们要看《马太福音》的作者记述耶稣的家谱有何目的。
1、引起犹太人的重视
在犹太人的传统中,当要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事迹时,往往是以记述他的家谱为开始的。他们认为这样做可以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所要记述的这个人,也验证这个人血统是否纯正,是否是神的选民。马太为了突显耶稣是经上应许的那位弥赛亚,就沿袭了这种传统,在记述耶稣生平时,先记载耶稣的家谱,来引起读者(即犹太人)的注重。如果主耶稣不是旧约所应许的那一位,犹太人只要根据家谱反驳就可以了,若家谱的记载是有依据的,就使毁谤的人无话可驳。因圣经明说基督必出大卫的后裔(约7:42)
2、证明耶稣是大卫的子孙
“大卫的子孙”是犹太人心目中的一位伟大的拯救者,这种观念早在以赛亚时代就已经有了。以赛亚说:“到那日,耶西的根立作万民的大旗。外邦人必寻求他。他安息之所大有荣耀。”(赛11:10)耶利米也说:“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要给大卫兴起一个公义的苗裔。他必掌王权,行事有智慧,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义。’”(耶23:5)马太正是要通过记述耶稣的家谱来向当时的犹太人证明,耶稣就是他们盼望已久的“大卫的子孙”。
由于马太福音是特别写给犹太人的,所以马太特别强调耶稣是大卫的后裔,他开宗明义地指出,耶稣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太1:1)。此外,他在书中还有七次提到耶稣是“大卫的子孙”(9:27;12:23;15:22;20:30;21:9;21:15;22:41-
46)。路加福音是写给非犹太人的,所以作者没有像马太那样特意强调耶稣是大卫的子孙,他所记述的家谱中也没有提及“大卫的子孙”的字眼,但从他在之前的记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也在证明耶稣是“大卫的子孙”。在记述耶稣降生时,路加提到:“约瑟也从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犹太去,到了大卫的城,名叫伯利恒,因他本是大卫一族一家的人。”(2:4),而家谱的一开始便说:“依人看来,他是约瑟的儿子”(3:23),这两节经文遥相呼应,其目的正是在证明耶稣是大卫的子孙。除这二位作者外,其余的使徒也在努力证明这个事实。保罗说:“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罗1:3)又说:“你要记念耶稣基督乃是大卫的后裔。”(提后2:8)约翰也引用耶稣的话说:“我是大卫的根,又是他的后裔。”(启22:16)这一切都是向犹太人说明,耶稣就是“大卫的子孙”,就是他们所盼望的拯救者。
3、证明耶稣是犹太人的弥赛亚
耶稣的弥赛亚职分和“大卫的子孙”的身份是紧密相连的。当证明他是“大卫的子孙”时,也就证明了他的弥赛亚职分。但当时的犹太人对“大卫的子孙”的理解极为肤浅,他们仅单纯地将“大卫的子孙”理解为一位拯救他们脱离外邦人之手的民族英雄,这与圣经所启示的弥赛亚职分相去甚远。故作者在证明耶稣是“大卫的子孙”的同时,也要证明他是上帝早已应许给犹太人的弥赛亚。
对当时的犹太人而言,他们不会忘记上帝给大卫的应许:“你寿数满足,与你列祖同睡的时候,我必使你的后裔接续你的位,我也必坚定他的国。他必为我的名建造殿宇,我必坚定他的国位,直到永远。„„你的家和你的国必在我面前永远坚立。你的国位也必坚定,直到永远。”(撒下7:12-16)也不会忘记上帝藉以赛亚所说的预言:“因为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他的政权与平安必加增无穷。他必在大卫的宝座上,治理他的国,以公平公义使国坚定稳固,从今直到永远。万君之耶和华的热心,必成就这事。”(赛9:6-7)他们坚信,大卫的子孙一定要救他们脱离外邦人的辖制,建立属于他们的独立的国度。他们的这种观念显然与圣经的启示不符。当耶稣被钉十字架之后,这种希望完全成了泡影。马太却在这里有意识地记述家谱,让他们从上帝在历史的启示中看见,耶稣确实是上帝应许的弥赛亚。只是他的弥赛亚职分不是建立属世的国度,而是建立属灵的国度;不是要将他们从罗马的统治下救出来,而是“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太1:21)。
4、证明耶稣是人类的救主
虽然马太福音的主要目的是向犹太人证明耶稣就是他们所盼望的弥赛亚,但他也没有忽略基督是全人类的救主的事实。当他在讲述耶稣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时,就是在告诉人们,耶稣是犹太人的救主,也是全人类的救主。因为上帝曾应许亚伯拉罕说:“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创22:18)这就是向人们显明,耶稣也是外邦人的救主。狭隘的犹太人总是把外邦人排除在救恩之外,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理解圣经的启示。其实在亚伯拉罕时代,上帝就已经向人们启示了他要救赎全人类的计划。路加福音的家谱在这个方面的目的就更明确了,他写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基督介绍给外邦人,使人能认识这位救主,所以他的
家谱就没有止于亚伯拉罕,而是一直追溯到全人类的始祖亚当,他如此做就是要向人们说明耶稣是全人类的救主。他在耶稣诞生的记载中特别提到天使的一句话来证明耶稣是全人类的救主的事实:“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路2:10-11)
四、家谱的特征
1、三个十四代
马太将耶稣的家谱分成三个时期,每期十四代,应是四十二代,但圣经将大卫看作第一代的结束,又看成是第二代的开始,实际只记载四十一代,但这四十一代也不是确切数,因为“生”字的原文Gennao,用于男性时,意为“使生产”,用于女性,意为“生育入世”,它不单单指父母生育儿子,也可用于过代的血缘关系的人,如孙子、后裔等等。
从总体上看,三个十四代,各有明显不同的特征:
第一个十四代,是遵旨蒙福的时代。这个十四代出现的人物是以色列人的列祖,亚伯拉罕是信心之父,因信神的福气从一人发展到一家、一族、直到一国,以色列人所蒙之福是出于神的,同时也是因为他们遵守了神的命令。
第二个十四代,是违命坠落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虽然也有不少神所喜悦的人;然而,违命的人与事,明显增多。第二个十四代,以大卫的犯罪为开端。所罗门后期也出了大问题,他有妃七百、殡三百,年老的时候,这些妃殡诱惑他的心,去随从别神,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惹神发怒,致使国家分裂。(王上 11 : 1 / 14 )他的儿子罗波安,只遵命三年、强盛三年,后来也离弃真神,时常行恶,致使战争不断,国不安宁。到他儿子亚比雅作王,仍是如此。神是罚恶赏善的,他既有慈爱,也有公义,他为了惩治罪恶,将犹太人交在巴比伦手下。“百姓被迁到巴比伦的时候”,就是犹太人被掳的第七十年。
第三个十四代,是难中获救的时代。
从耶歌尼雅到撒拉铁,是被掳受罚的时期。然而,神记念他与亚伯拉罕、大卫所立的约,照着他信实的应许,兴起了以所罗巴伯为首的忠心仆人,重建圣殿,让百姓归回故土。到了第十四代,基督降世了,神的救恩临到了人间。
总而言之,三个十四代的历史,给我们看到一条属灵的规律:人们什么时候专心依靠神,遵行神的旨意,什么时候就必凡事蒙福;人们什么时候离弃真神,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什么时候就必败在敌人手里,国家衰亡,百姓遭殃,失去神的同在与祝福。人们什么时候离开恶行,回心转意寻求祂,归向祂的时候,就必蒙怜悯,得拯救。
2、漏记与选记
整个家谱是故意选记和漏记才编辑成三个十四代,事实上从亚伯拉罕到基督不止是四十二代,例如:第8节,约兰生乌西亚,事实上漏记了亚哈谢、约阿施、亚玛谢(代上3:11—12、代下26:1)乌西亚的父亲是亚玛谢。另外还有11节,约西亚生耶哥尼雅(是约雅斤)(王下24:5、8、15、代上3:15—17)约雅斤是约雅敬的儿子,约雅敬才是约西亚的儿子,
其实耶哥尼雅(约雅斤)是约西亚的孙子,当中漏记了约雅敬。这样的记载绝非是偶然的漏记,因为作者写福音书时对照旧约就立刻知道。那为何要有意省去家谱中的若干人物?最重要的原因是所罗门强盛只是过眼烟云,随后一落千丈,违命者越来越多,虽有几位善王,但不彻底,直至被掳。也显明上帝的公义。
在家谱中,有些人被选记,如以撒,雅各,犹大等,他们并非比其他弟兄更为有义,然而他们却蒙神拣选,表明了神的绝对主权,因为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恩待谁就恩待谁。
3、四个特殊的女人
犹太人的家谱一般不记录女性的名字,但耶稣的家谱中竟特别提起四个女人;他玛、喇合、路得、及乌利亚的妻子。他们都是外邦人,除了路得以外,全是名誉扫地、不是十分清白的女人。喇合是妓女(书2:1-7);他玛曾为妓女(创38:15);拔示巴的罪世界有名(撒下11章),就算路得也是拜异教的摩押女子(得1:4)。但圣经竟把她们列入基督家谱之中,而旧约许多有品德的女子都没提及,这样的记载绝不是偶然的误记,而是有特殊意义的。
(1)、拆毁了民族的界限(弗3:3-6)
他玛氏和喇合都是迦南土著民族的外邦人,路得是摩押人,拔示巴原为赫人乌利亚的妻子,她们都是外邦人,原不能入耶和华的会(申23:3),但被收入到耶稣的家谱之中,这说明在基督里已不分犹太人和外邦人。犹太人与外邦人的隔阂在主里已不存在,那「隔断的墙」(参弗2:14)在主里面已拆毁了,神的恩典临到外邦,遍及全地。
(2)、消除了性别的歧视(加3:28)
在一般犹太人的家谱中决不会找到任何女人的名字,他们在社会中是没有地位的,这可从犹太人的祷告中可以看出,犹太人男子这样祷告:“神啊,我感谢您,因为您没有把我造成女人”;但在基督里这种轻视已不复存在了。
(3)、突破了圣俗的界限
他玛、喇合、拔示巴,他们都是臭名远扬的人,但却被记载在家谱中,这说明了人只要愿意悔改主都接受。说明主来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太9:13)。基督不但是犹太人的救主也是外邦人的救主,不但是男人的救主也是女人的救主,不但是善人的救主也是罪人的救主。
古代教会有一个圣徒这样祈祷:“主啊,求你拯救我脱离我这个坏人。”还有一个圣徒却这样祈祷:“主啊,求你拯救我脱离我这个好人。”这里的“坏人”和“好人”都需要基督的拯救。这个“好”是指自以为义的“好”,看自己比别人圣洁,这一个“自以为义”需要主的拯救。所以在耶稣的家谱里已经把圣者与罪人的界限消除了。
(4)、消除了尊卑的区别
在耶稣的家谱中,有尊贵的君王,也有这卑微的女人,说明了神不看人的尊贵卑贱,只看人的信心、顺服。正如神说“神看人,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神是看内心”
家谱中提及四个女人,也有可取之处被神悦纳;因他玛更有义(创卅八26),喇合有信心(书六25、来十一31),路得有爱、有顺服(得一16 -- 17),拔示巴有望(撒下十一27),虽为妇女,外邦人却得以在家谱内。
(5)、拆毁了地位之间的隔墙
在耶稣基督的家谱当中,我们不难看出有许多身份尊贵的人,特别是从圣经第6-10节,里面所提到的人物几乎都是君王。但是我们同时也发现在整个耶稣基督的家谱当中,也有一些身份低微或者卑贱的人,其中喇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喇合本是耶利哥城的一个妓女。
当以色列百姓从旷野进入迦南,第一站要攻打的就是耶利哥城,当时有两个探子被打发去窥探那城,耶利哥城知道有探子潜入,就打发人去捉拿,在关键的时刻,喇合因着信救了他们。结果喇合信心的举动不仅救了自己和家人,而且使她自己竟然成了耶稣基督家谱中的一员。
所以喇和在基督家谱中的出现,告诉我们今天我们无论是谁,不管是被人看为尊贵的,或是卑贱的,只要我们的心向着神,即便我们是再大的罪人,神都愿意接纳我们,因为在基督耶稣里神已经拆毁了尊贵和卑贱之间的隔墙。
(6)、拆毁了经历之间的隔墙
在这个家谱中,我们看到的许多人他们不仅性别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身份地位不同,他们的人生经历也是非常不一样的。有的人一生如同客旅漂泊不定,如亚伯拉罕;有的人一生平平静静,如以撒;有的人一生是曲折坎坷,如雅各;有的人一生是戎马一生,如大卫;有的人一生荣华富贵,如所罗们;然而也有许多人他们的一生却是亡命天涯、颠沛流离,就像那些被掳巴比伦的人。所以他们的经历实在非常的不一样。但是他们都同时出现在耶稣基督的家谱中,表明在基督里面的人,不管他们曾经经历怎样的环境,怎样的坎坷,有一天当主再来的时候,他要招聚我们,也要檫去我们一切的眼泪。
五、 家谱的对比
(一)、与亚当的家谱的对比(创5:)
1)创世记五章中的家谱只记十代,记到造方舟的挪亚,暗示洪水的审判要到,马太选记四十二代记到基督,显明神的救赎和基督已来临。
2)创世记五章的家谱满了“死”,不断地重复这一句话,“就死了”,最终的结局是洪水的毁灭,马太的家谱却充满了“生”,而不提“死”最终的结局是生命的主住在人间(启21:3),使徒保罗说:“在亚当里,众人„”(林前15:22)人类的结局本是死(林前15:22);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在基督里众人都要复活。因为基督是生命的主(约11:25;1:4;3:16),基督藉十架败坏死权(来2:14;林前15:55), 基督藉十架释放生命(来2:15),基督藉福音彰显生命(提后1:10)。
3)创世记的家谱和马太的家谱都是显明人的败坏,从逐出乐园到地上满了强暴,或从神选召亚伯拉罕到以色列人被掳到巴比伦,都显出人的国度的失败,最终却因神的救赎而进入新的境界,创世记的家谱只给我们看见神的救赎的预表——“方舟”,而马太的家谱则给我们看见神救赎的实体——“基督”。
(二)、与路加所记的家谱的对比
四福音中只有马太及路加记载耶稣之家谱,然而这两个家谱的名单甚多地方相违,马太记的家谱从第7节以后,即从所罗门开始向下数,从中看到了与路加的家谱不同,因马太所记的是大卫的儿子所罗门的后代,路加所记的是大卫的儿子拿单的后代(路3:31、代上3:
5)所罗门继承大卫的王位是约瑟的先祖,拿单虽然没有继承王位但也是大卫的后代是马利亚的先祖,由此可见,无论是约瑟还是马利亚他们都是大卫的后代。
(三)、家谱中耶稣的“生”与其他人的“生”的对比
“耶稣是从马利亚生的”(1:16)。这里生孩子的人与与前面的大不相同,前面的生字皆是男人生的,而耶稣是从女人而生。这个“生”字成就了神的应许--女人的后裔(创3:15),后裔二字原文是阳性单数词,是特指一个人。世人都是由两性结合而生,是男人与女人的后裔,惟有耶稣被称为女人的后裔。同时耶稣的生也应验了先知的预言--必有童女„„(赛7:14),他不是借着已婚的女人而生,而是童女也就是未婚少女而生,证明他是无罪的。
六、家谱的启示
讲到这里,大家对耶稣的家谱可能有一些认识了,但我们要更进一步地谈谈耶稣的家谱对我们的现实意义。我认为它对我们至少有下列四方面的启示。
1、上帝是信实的
从上帝对亚伯拉罕的应许(创17:7)到对大卫的应许(撒下7:12),再到基督的降生,经过40余代人,历时逾1000多年。在这期间,犹太社会在信仰、政治、生活诸方面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上帝的应许并没有因这些变化而改变,让我们看到上帝的信实。正如经上所言:“天地都要灭没,你却要长存。天地都要如外衣渐渐旧了。你要将天地如里衣更换,天地就改变了。”(诗102:26)“我们纵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为他不能背乎自己。”(提后2:13)
2、上帝是慈爱的
犹太人一直悖逆上帝,“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见于士师记及列王纪上、下),去侍奉外邦人的偶像。但上帝没有因此而丢弃他们,虽然上帝也曾经管教他们,让他们遭受外邦人的欺压,但最终依然要恩待他们。“因为他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诗30:5)就是那些带领百姓犯罪的诸王,上帝也没有厌弃他们,他们的名字依然写入耶稣的家谱,由此可见上帝的慈爱。“我们还软弱的时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为罪人死。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上帝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5:6-8)
3、上帝是公义的
在犹太人看来,上帝的救恩只会临到他们,外邦人决没有这样的机会。但耶稣的家谱似乎有意来否定他们的这种观念。耶稣的家谱列出的三位外邦女子之名的事实就是极好的明证。经上说,上帝是“不偏待人”的(罗2:11),所以他的救恩决不会局限于犹太人,也要赐给全人类。正如彼得在哥尼流家的一番感叹:“我真看出上帝是不偏待人。原来各国中,那敬畏主行义的人,都为主所悦纳。”(徒10:34-35)又如保罗在罗马书中的颂歌:“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因为上帝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罗1:16-17)
4、上帝是全能的
从耶稣基督的家谱中,我们认识到神是全能的,在祂没有难成的事。我曾经听过有人将从亚伯拉罕到耶稣是一条救恩的红线,那么如果说这条生命线是一条救恩的红线,那么你去看多少次这条红线看似要断?多少次似乎要难以延续?至少从一开始亚伯拉罕和妻子撒拉不会生育,就已经让我们看到似乎神的救恩计划已经濒临绝境。如果我们再稍微仔细看家谱中的人,以及他们的经历,我们便会发现,其中有多少人,差点死于战场,有多少人差点亡于非命,有多少的人可能要死于民族被掳的危难时刻。但是这些都没有能够改变神永恒的救恩计划。
噢!弟兄姐妹我们所信的是一位奇妙又奇妙的神!我们的神所定下的旨意没有人能够改变。在这个家谱中满了“绝境逢生”的经历,从中实在让我们看到人的经历是相对的,神的计划是绝对的。所以我们在任何的环境中,任何的困境中都应当认识到这一点,神在我们身上美好的旨意绝不会落空。撒旦常常企图通过各样的困境和患难要我们气馁、绝望、失去信心,但是我们要牢牢地把握:在基督徒一切的经历中患难是相对的,平安是绝对的;失败是
相对的,得胜是绝对的;死亡是相对的,生命是绝对的。堕落是相对,救恩是绝对的。使徒保罗认识到这一点就能够满有信心地说:“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神,不是出于我们。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林后4:7-10)可见我们的上帝是全能的上帝,是使“万事都互相效力”的上帝(罗8:28)。
5、上帝是全知的
家谱被记录在圣经当中,让我们知道神对世人的一切言行举动都有详细的记录。有人说这怎么可能呢?圣经说:“就是你们的头发,也都被数过了。”(太10:30)圣经又说:“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时当快乐;在幼年的日子,使你的心欢畅,行你心所愿行的,看你眼所爱看的;却要知道,为这一切的事,神必审问你。”(传11:9)
今天世界上许多人背着良心做事情,以为没有人知道就妥了,岂不知神在暗中察看。将来神还要按照我们个人所行的报应我们。圣经说:“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林后5:10)
结 语
弟兄姐妹,耶稣基督的家谱中一共记载了四十几代人,这些人虽然年代湮远,却被神拣选成为耶稣基督家谱中的一员,记录在圣经中,成为神伟大救恩计划中的一环。
但是今天我们还要认识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马太福音》所记载的耶稣基督的家谱只是整个耶稣家谱中的极小的一部分,因为它只是一个开头,只是记载了耶稣肉身的先祖,而并没有记载耶稣的后裔。有人可能会说耶稣没有结婚,没有生小孩,哪来的后裔?但是,亲爱的弟兄姐妹耶稣有后裔,耶稣不仅有后裔,而且有许许多多的后裔,他们是谁?他们就是我们这些信他名的人。正如圣经说:“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约1:11-12)
主耶稣有一天还要再来,当主再来的时候,他要再一次拿着“家谱”来,那时主手中拿着的家谱不再是《马太福音》中所记载的家谱,而是记录所有属于耶稣家族中成员的完整的家谱,就是生命册。圣经说那名字没有被记载在生命册上的都将要被扔到火湖里,凡名字被记载在生命册里的都要享受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永远的福气。愿神祝福大家!阿门!
编 讲:恩 霖 弟兄
认识耶稣基督的家谱
记得自己初信主时,每次看《马太福音》第1章1:1-17节都觉得冗长乏味,甚感枯燥;因为作者不厌其烦地用“xxx生xxx”,从亚伯拉罕到大卫再到耶稣,共列出了四十一代耶稣的家族谱系,好像是记流水账一样。在多年的牧会中也常常有许多弟兄姐妹反映读《马太福音》时,觉得这段经文只是一个犹太人的家谱,和自己没有关系,也看不出什么亮光,所以常常略过不读。可是通过系统的神学栽培及圣经学习,使我知道圣经中的每一章每一节都是神的默示,神绝对不会跟我们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语。“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6-17)所以我相信这段圣经不仅是有意义,而且有着非常宝贝的重要属灵信息。所以我就查阅了一些资料,藉着今天的主日聚会和各位分享一个题目:认识耶稣基督的家谱,企盼对大家有所益助。
一、家谱的体裁
所谓家谱就是家族中记载本族世系(祖宗姓名)的书籍。从文学体裁来说,家谱不属于诗歌、散文、小说、议论文。家谱属于记叙文,所记录的是历史。
说它不像诗歌,也不像散文,是因为诗歌和散文常常表达的是作者的情绪,同样一个事物当作者心情好的时候可以表达得很美好,当作者心情不好的时候也可以把它表达得很丑陋;家谱也不像小说,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是作者虚构的,用一些虚构的人物和事件作为素材来刻画某各时代的人文景象和社会风貌;家谱也不像议论文,对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你这样评论,他那样评论,今天可以如此评论,明天反过来又推翻自己的评论。议论文,只能代表某一个人、某一个人群,或者某一个立场的思想。
家谱属于严严谨谨记录历史事实的记叙文。所以用家谱作为《马太福音》的开始,目的就是要告诉我们:耶稣是历史中一位真实的人物。
二、家谱的作用
家谱对于以色列民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到了耶稣时代,犹太人依然十分重视家谱,因为家谱在犹太社会的各个层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就简要介绍家谱的几个主要作用。
1、种族方面的作用
犹太人十分重视种族的纯正,他们以自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而自豪,特别注重保持与外邦人的距离。他们禁止与外族人通婚(申7:1-6),以避免沾染外邦人的血统。一个人如果带有异族的血统就意味着要失去作犹太人的资格,不得称为上帝的子民。而家谱就是与外邦人划清界限及辨别血统是否纯正的重要依据。只有在家谱中可以找到名字的人才可以称为纯正的犹太人,否则将视为血统不纯之人,且会受到正统犹太人的排斥。尼希米在被掳归回后清查人数时,就曾根据家谱的记载,查出“不能指明他们的宗族谱系是以色列人不是”的642名普通百姓和“在族谱之中寻查自己的谱系,却寻不着”的三家祭司(参尼7:61-65)。
2、社会方面的作用
家谱在社会方面的作用是十分广泛的,它与行政、司法、军事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犹太人出埃及后,摩西曾按着家谱对犹太人进行过一次详细的数点(民1:18-46),然后将所数之人按支派、宗族、家室明确了各人的社会职责,众人各司其职,确保各样工作落到实处。安营起行(民2:2)、搬运帐幕(民10:17)、出兵打仗(民1:1-2)都按支派、
宗族、家室指派,这些都显出了家谱的重要作用。进迦南后进行分地时也是按着各支派的家谱进行的(民33:54)。
3、宗教方面的作用
家谱在宗教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祭祀礼仪上。犹太人的祭祀礼仪由来已久,但在出埃及之前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也没有专职从事祭祀的祭司。出埃及后,摩西接受上帝的命令,明确了祭祀礼仪、确立了祭祀制度。在祭祀制度中特别强调两种特殊职务,一是担任祭司职务的亚伦后裔(出28:1),一是负责管理帐幕的利未人(民1:47-54),这两种职务后来成为代代相传的职务。担任这两种职务的人必须以家谱来证明自己是亚伦的后裔或利未人的后裔,否则就会失去担任这两种职务的资格。以斯拉时代就曾有因查找不上家谱而失去作祭司资格的人(拉2:61-62)。此外,犹太人向上帝献祭也是根据家谱而轮流进行的(参民7:)。
4、政治方面的作用
大卫登基之后,上帝应许大卫的后裔要接续他作王(撒下7:12),大卫的后裔成了王位的合法继承人。由此,保存家谱也有了新的意义,即以此确立合法的王位继承人。在大卫之后的20余位国王都是大卫的子孙,直到被掳巴比伦为止。之外,被掳之后的犹太人依然坚信上帝的应许,认为上帝必在大卫的后裔中兴起一位弥赛亚。所以保存大卫后裔的家谱就有了更加深远的意义――他们要以大卫后裔的家谱来验证称为弥赛亚之的人身份是否可靠。
三、家谱的目的
以上讲述了犹太家谱在社会中各层面的重要作用,使我们对家谱的意义有了了解。但我们或许还会产生疑问,在记述耶稣生平时记述他的家谱有何必要呢?接下来我们要看《马太福音》的作者记述耶稣的家谱有何目的。
1、引起犹太人的重视
在犹太人的传统中,当要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事迹时,往往是以记述他的家谱为开始的。他们认为这样做可以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所要记述的这个人,也验证这个人血统是否纯正,是否是神的选民。马太为了突显耶稣是经上应许的那位弥赛亚,就沿袭了这种传统,在记述耶稣生平时,先记载耶稣的家谱,来引起读者(即犹太人)的注重。如果主耶稣不是旧约所应许的那一位,犹太人只要根据家谱反驳就可以了,若家谱的记载是有依据的,就使毁谤的人无话可驳。因圣经明说基督必出大卫的后裔(约7:42)
2、证明耶稣是大卫的子孙
“大卫的子孙”是犹太人心目中的一位伟大的拯救者,这种观念早在以赛亚时代就已经有了。以赛亚说:“到那日,耶西的根立作万民的大旗。外邦人必寻求他。他安息之所大有荣耀。”(赛11:10)耶利米也说:“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要给大卫兴起一个公义的苗裔。他必掌王权,行事有智慧,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义。’”(耶23:5)马太正是要通过记述耶稣的家谱来向当时的犹太人证明,耶稣就是他们盼望已久的“大卫的子孙”。
由于马太福音是特别写给犹太人的,所以马太特别强调耶稣是大卫的后裔,他开宗明义地指出,耶稣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太1:1)。此外,他在书中还有七次提到耶稣是“大卫的子孙”(9:27;12:23;15:22;20:30;21:9;21:15;22:41-
46)。路加福音是写给非犹太人的,所以作者没有像马太那样特意强调耶稣是大卫的子孙,他所记述的家谱中也没有提及“大卫的子孙”的字眼,但从他在之前的记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也在证明耶稣是“大卫的子孙”。在记述耶稣降生时,路加提到:“约瑟也从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犹太去,到了大卫的城,名叫伯利恒,因他本是大卫一族一家的人。”(2:4),而家谱的一开始便说:“依人看来,他是约瑟的儿子”(3:23),这两节经文遥相呼应,其目的正是在证明耶稣是大卫的子孙。除这二位作者外,其余的使徒也在努力证明这个事实。保罗说:“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罗1:3)又说:“你要记念耶稣基督乃是大卫的后裔。”(提后2:8)约翰也引用耶稣的话说:“我是大卫的根,又是他的后裔。”(启22:16)这一切都是向犹太人说明,耶稣就是“大卫的子孙”,就是他们所盼望的拯救者。
3、证明耶稣是犹太人的弥赛亚
耶稣的弥赛亚职分和“大卫的子孙”的身份是紧密相连的。当证明他是“大卫的子孙”时,也就证明了他的弥赛亚职分。但当时的犹太人对“大卫的子孙”的理解极为肤浅,他们仅单纯地将“大卫的子孙”理解为一位拯救他们脱离外邦人之手的民族英雄,这与圣经所启示的弥赛亚职分相去甚远。故作者在证明耶稣是“大卫的子孙”的同时,也要证明他是上帝早已应许给犹太人的弥赛亚。
对当时的犹太人而言,他们不会忘记上帝给大卫的应许:“你寿数满足,与你列祖同睡的时候,我必使你的后裔接续你的位,我也必坚定他的国。他必为我的名建造殿宇,我必坚定他的国位,直到永远。„„你的家和你的国必在我面前永远坚立。你的国位也必坚定,直到永远。”(撒下7:12-16)也不会忘记上帝藉以赛亚所说的预言:“因为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他的政权与平安必加增无穷。他必在大卫的宝座上,治理他的国,以公平公义使国坚定稳固,从今直到永远。万君之耶和华的热心,必成就这事。”(赛9:6-7)他们坚信,大卫的子孙一定要救他们脱离外邦人的辖制,建立属于他们的独立的国度。他们的这种观念显然与圣经的启示不符。当耶稣被钉十字架之后,这种希望完全成了泡影。马太却在这里有意识地记述家谱,让他们从上帝在历史的启示中看见,耶稣确实是上帝应许的弥赛亚。只是他的弥赛亚职分不是建立属世的国度,而是建立属灵的国度;不是要将他们从罗马的统治下救出来,而是“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太1:21)。
4、证明耶稣是人类的救主
虽然马太福音的主要目的是向犹太人证明耶稣就是他们所盼望的弥赛亚,但他也没有忽略基督是全人类的救主的事实。当他在讲述耶稣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时,就是在告诉人们,耶稣是犹太人的救主,也是全人类的救主。因为上帝曾应许亚伯拉罕说:“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创22:18)这就是向人们显明,耶稣也是外邦人的救主。狭隘的犹太人总是把外邦人排除在救恩之外,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理解圣经的启示。其实在亚伯拉罕时代,上帝就已经向人们启示了他要救赎全人类的计划。路加福音的家谱在这个方面的目的就更明确了,他写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基督介绍给外邦人,使人能认识这位救主,所以他的
家谱就没有止于亚伯拉罕,而是一直追溯到全人类的始祖亚当,他如此做就是要向人们说明耶稣是全人类的救主。他在耶稣诞生的记载中特别提到天使的一句话来证明耶稣是全人类的救主的事实:“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路2:10-11)
四、家谱的特征
1、三个十四代
马太将耶稣的家谱分成三个时期,每期十四代,应是四十二代,但圣经将大卫看作第一代的结束,又看成是第二代的开始,实际只记载四十一代,但这四十一代也不是确切数,因为“生”字的原文Gennao,用于男性时,意为“使生产”,用于女性,意为“生育入世”,它不单单指父母生育儿子,也可用于过代的血缘关系的人,如孙子、后裔等等。
从总体上看,三个十四代,各有明显不同的特征:
第一个十四代,是遵旨蒙福的时代。这个十四代出现的人物是以色列人的列祖,亚伯拉罕是信心之父,因信神的福气从一人发展到一家、一族、直到一国,以色列人所蒙之福是出于神的,同时也是因为他们遵守了神的命令。
第二个十四代,是违命坠落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虽然也有不少神所喜悦的人;然而,违命的人与事,明显增多。第二个十四代,以大卫的犯罪为开端。所罗门后期也出了大问题,他有妃七百、殡三百,年老的时候,这些妃殡诱惑他的心,去随从别神,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惹神发怒,致使国家分裂。(王上 11 : 1 / 14 )他的儿子罗波安,只遵命三年、强盛三年,后来也离弃真神,时常行恶,致使战争不断,国不安宁。到他儿子亚比雅作王,仍是如此。神是罚恶赏善的,他既有慈爱,也有公义,他为了惩治罪恶,将犹太人交在巴比伦手下。“百姓被迁到巴比伦的时候”,就是犹太人被掳的第七十年。
第三个十四代,是难中获救的时代。
从耶歌尼雅到撒拉铁,是被掳受罚的时期。然而,神记念他与亚伯拉罕、大卫所立的约,照着他信实的应许,兴起了以所罗巴伯为首的忠心仆人,重建圣殿,让百姓归回故土。到了第十四代,基督降世了,神的救恩临到了人间。
总而言之,三个十四代的历史,给我们看到一条属灵的规律:人们什么时候专心依靠神,遵行神的旨意,什么时候就必凡事蒙福;人们什么时候离弃真神,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什么时候就必败在敌人手里,国家衰亡,百姓遭殃,失去神的同在与祝福。人们什么时候离开恶行,回心转意寻求祂,归向祂的时候,就必蒙怜悯,得拯救。
2、漏记与选记
整个家谱是故意选记和漏记才编辑成三个十四代,事实上从亚伯拉罕到基督不止是四十二代,例如:第8节,约兰生乌西亚,事实上漏记了亚哈谢、约阿施、亚玛谢(代上3:11—12、代下26:1)乌西亚的父亲是亚玛谢。另外还有11节,约西亚生耶哥尼雅(是约雅斤)(王下24:5、8、15、代上3:15—17)约雅斤是约雅敬的儿子,约雅敬才是约西亚的儿子,
其实耶哥尼雅(约雅斤)是约西亚的孙子,当中漏记了约雅敬。这样的记载绝非是偶然的漏记,因为作者写福音书时对照旧约就立刻知道。那为何要有意省去家谱中的若干人物?最重要的原因是所罗门强盛只是过眼烟云,随后一落千丈,违命者越来越多,虽有几位善王,但不彻底,直至被掳。也显明上帝的公义。
在家谱中,有些人被选记,如以撒,雅各,犹大等,他们并非比其他弟兄更为有义,然而他们却蒙神拣选,表明了神的绝对主权,因为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恩待谁就恩待谁。
3、四个特殊的女人
犹太人的家谱一般不记录女性的名字,但耶稣的家谱中竟特别提起四个女人;他玛、喇合、路得、及乌利亚的妻子。他们都是外邦人,除了路得以外,全是名誉扫地、不是十分清白的女人。喇合是妓女(书2:1-7);他玛曾为妓女(创38:15);拔示巴的罪世界有名(撒下11章),就算路得也是拜异教的摩押女子(得1:4)。但圣经竟把她们列入基督家谱之中,而旧约许多有品德的女子都没提及,这样的记载绝不是偶然的误记,而是有特殊意义的。
(1)、拆毁了民族的界限(弗3:3-6)
他玛氏和喇合都是迦南土著民族的外邦人,路得是摩押人,拔示巴原为赫人乌利亚的妻子,她们都是外邦人,原不能入耶和华的会(申23:3),但被收入到耶稣的家谱之中,这说明在基督里已不分犹太人和外邦人。犹太人与外邦人的隔阂在主里已不存在,那「隔断的墙」(参弗2:14)在主里面已拆毁了,神的恩典临到外邦,遍及全地。
(2)、消除了性别的歧视(加3:28)
在一般犹太人的家谱中决不会找到任何女人的名字,他们在社会中是没有地位的,这可从犹太人的祷告中可以看出,犹太人男子这样祷告:“神啊,我感谢您,因为您没有把我造成女人”;但在基督里这种轻视已不复存在了。
(3)、突破了圣俗的界限
他玛、喇合、拔示巴,他们都是臭名远扬的人,但却被记载在家谱中,这说明了人只要愿意悔改主都接受。说明主来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太9:13)。基督不但是犹太人的救主也是外邦人的救主,不但是男人的救主也是女人的救主,不但是善人的救主也是罪人的救主。
古代教会有一个圣徒这样祈祷:“主啊,求你拯救我脱离我这个坏人。”还有一个圣徒却这样祈祷:“主啊,求你拯救我脱离我这个好人。”这里的“坏人”和“好人”都需要基督的拯救。这个“好”是指自以为义的“好”,看自己比别人圣洁,这一个“自以为义”需要主的拯救。所以在耶稣的家谱里已经把圣者与罪人的界限消除了。
(4)、消除了尊卑的区别
在耶稣的家谱中,有尊贵的君王,也有这卑微的女人,说明了神不看人的尊贵卑贱,只看人的信心、顺服。正如神说“神看人,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神是看内心”
家谱中提及四个女人,也有可取之处被神悦纳;因他玛更有义(创卅八26),喇合有信心(书六25、来十一31),路得有爱、有顺服(得一16 -- 17),拔示巴有望(撒下十一27),虽为妇女,外邦人却得以在家谱内。
(5)、拆毁了地位之间的隔墙
在耶稣基督的家谱当中,我们不难看出有许多身份尊贵的人,特别是从圣经第6-10节,里面所提到的人物几乎都是君王。但是我们同时也发现在整个耶稣基督的家谱当中,也有一些身份低微或者卑贱的人,其中喇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喇合本是耶利哥城的一个妓女。
当以色列百姓从旷野进入迦南,第一站要攻打的就是耶利哥城,当时有两个探子被打发去窥探那城,耶利哥城知道有探子潜入,就打发人去捉拿,在关键的时刻,喇合因着信救了他们。结果喇合信心的举动不仅救了自己和家人,而且使她自己竟然成了耶稣基督家谱中的一员。
所以喇和在基督家谱中的出现,告诉我们今天我们无论是谁,不管是被人看为尊贵的,或是卑贱的,只要我们的心向着神,即便我们是再大的罪人,神都愿意接纳我们,因为在基督耶稣里神已经拆毁了尊贵和卑贱之间的隔墙。
(6)、拆毁了经历之间的隔墙
在这个家谱中,我们看到的许多人他们不仅性别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身份地位不同,他们的人生经历也是非常不一样的。有的人一生如同客旅漂泊不定,如亚伯拉罕;有的人一生平平静静,如以撒;有的人一生是曲折坎坷,如雅各;有的人一生是戎马一生,如大卫;有的人一生荣华富贵,如所罗们;然而也有许多人他们的一生却是亡命天涯、颠沛流离,就像那些被掳巴比伦的人。所以他们的经历实在非常的不一样。但是他们都同时出现在耶稣基督的家谱中,表明在基督里面的人,不管他们曾经经历怎样的环境,怎样的坎坷,有一天当主再来的时候,他要招聚我们,也要檫去我们一切的眼泪。
五、 家谱的对比
(一)、与亚当的家谱的对比(创5:)
1)创世记五章中的家谱只记十代,记到造方舟的挪亚,暗示洪水的审判要到,马太选记四十二代记到基督,显明神的救赎和基督已来临。
2)创世记五章的家谱满了“死”,不断地重复这一句话,“就死了”,最终的结局是洪水的毁灭,马太的家谱却充满了“生”,而不提“死”最终的结局是生命的主住在人间(启21:3),使徒保罗说:“在亚当里,众人„”(林前15:22)人类的结局本是死(林前15:22);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在基督里众人都要复活。因为基督是生命的主(约11:25;1:4;3:16),基督藉十架败坏死权(来2:14;林前15:55), 基督藉十架释放生命(来2:15),基督藉福音彰显生命(提后1:10)。
3)创世记的家谱和马太的家谱都是显明人的败坏,从逐出乐园到地上满了强暴,或从神选召亚伯拉罕到以色列人被掳到巴比伦,都显出人的国度的失败,最终却因神的救赎而进入新的境界,创世记的家谱只给我们看见神的救赎的预表——“方舟”,而马太的家谱则给我们看见神救赎的实体——“基督”。
(二)、与路加所记的家谱的对比
四福音中只有马太及路加记载耶稣之家谱,然而这两个家谱的名单甚多地方相违,马太记的家谱从第7节以后,即从所罗门开始向下数,从中看到了与路加的家谱不同,因马太所记的是大卫的儿子所罗门的后代,路加所记的是大卫的儿子拿单的后代(路3:31、代上3:
5)所罗门继承大卫的王位是约瑟的先祖,拿单虽然没有继承王位但也是大卫的后代是马利亚的先祖,由此可见,无论是约瑟还是马利亚他们都是大卫的后代。
(三)、家谱中耶稣的“生”与其他人的“生”的对比
“耶稣是从马利亚生的”(1:16)。这里生孩子的人与与前面的大不相同,前面的生字皆是男人生的,而耶稣是从女人而生。这个“生”字成就了神的应许--女人的后裔(创3:15),后裔二字原文是阳性单数词,是特指一个人。世人都是由两性结合而生,是男人与女人的后裔,惟有耶稣被称为女人的后裔。同时耶稣的生也应验了先知的预言--必有童女„„(赛7:14),他不是借着已婚的女人而生,而是童女也就是未婚少女而生,证明他是无罪的。
六、家谱的启示
讲到这里,大家对耶稣的家谱可能有一些认识了,但我们要更进一步地谈谈耶稣的家谱对我们的现实意义。我认为它对我们至少有下列四方面的启示。
1、上帝是信实的
从上帝对亚伯拉罕的应许(创17:7)到对大卫的应许(撒下7:12),再到基督的降生,经过40余代人,历时逾1000多年。在这期间,犹太社会在信仰、政治、生活诸方面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上帝的应许并没有因这些变化而改变,让我们看到上帝的信实。正如经上所言:“天地都要灭没,你却要长存。天地都要如外衣渐渐旧了。你要将天地如里衣更换,天地就改变了。”(诗102:26)“我们纵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为他不能背乎自己。”(提后2:13)
2、上帝是慈爱的
犹太人一直悖逆上帝,“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见于士师记及列王纪上、下),去侍奉外邦人的偶像。但上帝没有因此而丢弃他们,虽然上帝也曾经管教他们,让他们遭受外邦人的欺压,但最终依然要恩待他们。“因为他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诗30:5)就是那些带领百姓犯罪的诸王,上帝也没有厌弃他们,他们的名字依然写入耶稣的家谱,由此可见上帝的慈爱。“我们还软弱的时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为罪人死。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上帝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5:6-8)
3、上帝是公义的
在犹太人看来,上帝的救恩只会临到他们,外邦人决没有这样的机会。但耶稣的家谱似乎有意来否定他们的这种观念。耶稣的家谱列出的三位外邦女子之名的事实就是极好的明证。经上说,上帝是“不偏待人”的(罗2:11),所以他的救恩决不会局限于犹太人,也要赐给全人类。正如彼得在哥尼流家的一番感叹:“我真看出上帝是不偏待人。原来各国中,那敬畏主行义的人,都为主所悦纳。”(徒10:34-35)又如保罗在罗马书中的颂歌:“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因为上帝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罗1:16-17)
4、上帝是全能的
从耶稣基督的家谱中,我们认识到神是全能的,在祂没有难成的事。我曾经听过有人将从亚伯拉罕到耶稣是一条救恩的红线,那么如果说这条生命线是一条救恩的红线,那么你去看多少次这条红线看似要断?多少次似乎要难以延续?至少从一开始亚伯拉罕和妻子撒拉不会生育,就已经让我们看到似乎神的救恩计划已经濒临绝境。如果我们再稍微仔细看家谱中的人,以及他们的经历,我们便会发现,其中有多少人,差点死于战场,有多少人差点亡于非命,有多少的人可能要死于民族被掳的危难时刻。但是这些都没有能够改变神永恒的救恩计划。
噢!弟兄姐妹我们所信的是一位奇妙又奇妙的神!我们的神所定下的旨意没有人能够改变。在这个家谱中满了“绝境逢生”的经历,从中实在让我们看到人的经历是相对的,神的计划是绝对的。所以我们在任何的环境中,任何的困境中都应当认识到这一点,神在我们身上美好的旨意绝不会落空。撒旦常常企图通过各样的困境和患难要我们气馁、绝望、失去信心,但是我们要牢牢地把握:在基督徒一切的经历中患难是相对的,平安是绝对的;失败是
相对的,得胜是绝对的;死亡是相对的,生命是绝对的。堕落是相对,救恩是绝对的。使徒保罗认识到这一点就能够满有信心地说:“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神,不是出于我们。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林后4:7-10)可见我们的上帝是全能的上帝,是使“万事都互相效力”的上帝(罗8:28)。
5、上帝是全知的
家谱被记录在圣经当中,让我们知道神对世人的一切言行举动都有详细的记录。有人说这怎么可能呢?圣经说:“就是你们的头发,也都被数过了。”(太10:30)圣经又说:“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时当快乐;在幼年的日子,使你的心欢畅,行你心所愿行的,看你眼所爱看的;却要知道,为这一切的事,神必审问你。”(传11:9)
今天世界上许多人背着良心做事情,以为没有人知道就妥了,岂不知神在暗中察看。将来神还要按照我们个人所行的报应我们。圣经说:“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林后5:10)
结 语
弟兄姐妹,耶稣基督的家谱中一共记载了四十几代人,这些人虽然年代湮远,却被神拣选成为耶稣基督家谱中的一员,记录在圣经中,成为神伟大救恩计划中的一环。
但是今天我们还要认识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马太福音》所记载的耶稣基督的家谱只是整个耶稣家谱中的极小的一部分,因为它只是一个开头,只是记载了耶稣肉身的先祖,而并没有记载耶稣的后裔。有人可能会说耶稣没有结婚,没有生小孩,哪来的后裔?但是,亲爱的弟兄姐妹耶稣有后裔,耶稣不仅有后裔,而且有许许多多的后裔,他们是谁?他们就是我们这些信他名的人。正如圣经说:“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约1:11-12)
主耶稣有一天还要再来,当主再来的时候,他要再一次拿着“家谱”来,那时主手中拿着的家谱不再是《马太福音》中所记载的家谱,而是记录所有属于耶稣家族中成员的完整的家谱,就是生命册。圣经说那名字没有被记载在生命册上的都将要被扔到火湖里,凡名字被记载在生命册里的都要享受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永远的福气。愿神祝福大家!阿门!
编 讲:恩 霖 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