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而夕阳在山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予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②之阳,其占③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④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⑤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①②:均为姓名,在今陕西省境内。③占:占卜。有年:指丰收。④乙卯:古代用于支纪日。这里的乙卯、甲子、丁卯,分别为四月初二、十一、十四日。⑤忭(biàn):高兴,快乐。

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⑶志喜也 ( ) ( )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名之者谁?/则以名物 B.余至扶风之明年/越明年,政通人和

C.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 D.以为休息之所/全石以为底

12.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3.阅读甲乙两文后,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4分)

⑴用原文句子写出两文中亭子命名的由来。

醉翁亭: 喜雨亭:

⑵乙文写了一件什么喜事?甲乙两文的作者共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0.⑴情趣 ⑵ 离开 ⑶记 ⑷下雨 11.C 12.⑴有亭子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上的是醉翁亭。 ⑵农夫们一起在田野里欢乐。 13.⑴醉翁亭:太守自谓也。喜雨亭:亭以雨名,志喜也。 ⑵久旱逢甘霖(天降喜雨)与民同乐 (福建省三明市2010年初中毕业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喜雨亭记全文翻译:

这座亭子以雨命名,是为了表示喜庆。古代逢到喜庆,便以此题名于事物,表示不忘。周公得禾,便以《嘉禾》作他著作的篇名,汉武帝得鼎,便以元鼎作他年号的名称,叔孙得臣打败狄人侨如,便以“侨如”作他儿子名字。喜庆虽有大小不同,表示不忘的用意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始营建官邸。在厅堂北面筑了一座亭子,而在南面凿了一口池塘,引水种树,作为休息场所。这年春天,空中落下麦子于岐山之南,占卜后以为是丰年之兆。接着是整月不下雨,百姓很着急。到了三月乙卯日下雨了,隔了九天的甲子日又下雨,百姓却感到不满足。丁卯那天是大雨,下了三天才停止。官吏相互庆贺于衙院,商人相互歌唱于市场,农民相互喜悦于田头。担忧的人为之高兴,患病的人为之全愈,而我的亭子恰巧也在这时造成。

于是开酒宴于亭上,向客人劝酒而告之:“如果五天不下雨,行么?你们一定会说:„五天不下雨,麦子就长不成了。‟十天不下雨呢?又一定会说:„十天不下雨稻子就长不成了。‟无麦无稻,年成就要饥荒,讼案增加而盗贼纷起,这样,我和诸位即使想游赏于这座亭中,办得到么?幸喜上天不遗弃下民,刚旱不久便赐雨于人间,使我与诸位能够相互舒畅地欢乐于亭中,这都是雨的恩赐啊!怎么可以忘记呢?”

亭名既已题定,又进而作歌词道:“假使上天下的是珍珠,受寒的人不能当做棉衣;假使上天下的是宝玉,挨饿的人不能当做米饭。如今一雨三日,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并不有此力量,还是归功于天子,天子又说不对,归功于造物主。造物主不自以为有功,归结到太空,太空渺茫,不可能为亭命名,我就自己以名我亭。”

4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名

句名篇默写(8分)

15.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2) 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 。(韩愈) (3) ___________________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 (4) 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雪夜归人。(刘长卿) (6) 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

(7)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

五、现代文阅读 (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 题。

别把人生过成速溶咖啡

王秀华

晚高峰时的北京实在没有什么幸福和快乐可言,一号线和十号线换乘的那一段路程,好像火车站的候车大厅,天天上演着春运的戏码。还有大望路一带的几个公交总站,排队的队伍长得看不到尽头。而走在路上的人,也都是行色匆匆,人人脸上都挂着急事。曾经在路上听一个女孩跟她身边的朋友说,在北京3年,她从来不知道上班的路上有哪些风景。我也知道有的人在北京多年,每天上班都路过北海公园,但是从来都没有进去过。

这个城市到处都是急行军一样的人,而它每一天都在变化,不停地有高楼拔地而起,有的地方一年不去,再去时已经变得像是不属于这个城市。其实这个城市本来的气质与它现在的速度与节奏完全不搭,我从来不认为这是一座适合奋斗的城市,相反,它应该属于慢生活。这个城市的旧时光里有提笼架鸟的闲人,有划过蓝天的鸽哨,有缓慢流淌的光阴。他们曾经是这座城市最美的画卷,构成了城市的底色和灵魂。

它现在的节奏与它的气质自相矛盾,一个曾经情致盎然的城市就这样毁于速度和节奏。 这个世界流行一切都要超前,小孩子还没有出生就要听音乐接受教育,每个人都在往前跑,生怕落于人后。但这个世界上跑在后面的人永远存在,每个人所想的只是落在后面的那个人不是自己就好。

当然,这个世界是如此不同,不是每个人都选择了这样的节奏。放眼望去,这世界上仍然有那么多懂得享受时间的人,曾经看过一个关于二郎寿司的纪录片,是一个美国人拍的。二郎是一个80多岁的老人,他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做寿司。从到鱼市场挑鱼,到后期的加工,到米饭的火候,甚至是盛米饭的器具,二郎都极其讲究。他的小店只能坐下10个人,来吃的人需要提前一年预约。他的寿司里卷进了时光的味道,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精心制作,所以它成为米其林三星级餐厅,据说去过的人吃一次就忘不了二郎寿司的味道。这样的店在 今天的中国是开不下去的,时间是如此奢侈,人们恨不得一分钟当成一个小时来用,磨工夫出细活的事没人愿意干了。

在旅行的路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辞了职上路的人。有的时候会不理解,觉得荒废了赚钱的大好时光,但是之后又会觉得很有道理,等你不缺钱的时候,你还有力气做自己想做的事吗?这永远是一个矛盾体,只是当你有能力去抉择的时候,还是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吧! 近几年,身边不停地有人在奔跑之后选择慢下来,放弃赚钱的机会,静下心来做一些喜欢的

5

事情,甚至是生一个孩子。没有什么事情是停不下来的,也没有什么事情能让你用最好的时光去换取。如果在某一个时刻,你想坐在阳光下,静静地听花开的声音,那么就去做好了。 多年后你会发现,或许你并不很羡慕那些跑得飞快的人,重要的是,你应该过你想要并且能够达到的生活。

(选自《乐读网》)

16.请概括划线句“它现在的节奏与它的气质自相矛盾”的含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题把人生比作“速溶咖啡”,请简要说明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阐释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穿插了“二郎寿司”的一段叙述,目的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简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6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的邻居——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竟然发现黄油的分量不足。以后,他定期称量,每回都是这样。于是,面包师把农民告到了法官那里。农民在法官面前辩解说:“面包师向我购买黄油的同时,我也一直从他那里购买同样重量的面包,并且以他的面包作为称黄油的砝码。如果我的砝码不准,那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

这段文字,引发你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多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

参考答案:

1.B(A、跬kuǐ,C、传zhuàn,殍piǎo;D、藉jiâ,攒cuán) 2.A 3.D(“沸沸扬扬”意为“像沸腾的水一样”,多形容议论纷纷,不能用来形容大雪) 4.B(A、主宾关系颠倒,应是“他的这句格言是他奋斗的一生的真实写照”。C、“精神家园是一个人在困顿和疲惫时获得心灵的安慰和前行的动力”成分残缺。D、缺主语) 5.D

6.B(活用依次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使动//意动//名词活用作状语) 7.C(A.“反”通“返”, B.“还”通“环”,D.“蚤”通“早”)

8.B(例句与B中的“之”均为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助词,用以取消句子独立性;A是宾语

前置的标志;C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D代词,他)

9.D(A.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很,非常;B.古义:儿女亲家;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C.古义:那个人;今义:男人的配偶) 10.D(享用)

11.B(于,介词,在) 12.C 13.略。(课内语句翻译,酌情判分)

14. (1)孤独、老病、重阳登高而忧愁无法排解(因病不能多饮酒而无心赏菊)。 (2)描绘了一幅他乡日落时分,黑猿声声悲啼,霜天秋晚,白雁南来的凄凉景象。

渲染。以西沉的落日、凄清的猿啼、故乡南飞的白雁绘声绘色地渲染凄清之境。(亦可答:对比。异乡之景与旧国之物的对比,黑猿与白雁的色彩对比。)

(3)思亲怀乡、衰老催人(年老多病)的感伤、遭逢战乱伤时忧国的情怀。 15.略

16.①北京生活应该是慢生活并情致盎然的,②而不是现在快速度地,连途中景物都无暇观看的只顾赚钱的生活。(标准:慢生活,情致盎然;快速度,赚钱各1分)

17. ①从生活速度方面:换乘地铁如春运、乘公交排长队、路人行色匆匆;②从环境变化方面:城市每一天都在变化;③从人们的超前意识:小孩子胎教、人人怕落后(标准:概括的方面各1分;简说各1分)

18.①与北京人快节奏的生活作对比。用二郎情趣的生活,反衬北京人的快节奏生活,②批评北京人只为金钱而活着的生活观,揭示了人生的意义不在于金钱的,而在于赚钱的同时懂得享受。(标准:对比或反衬,说明各1分;批评,揭示内容各1分)

19.①总结全文,揭示题旨。②告诫人们赚钱的不是人生的全部,③静心做自己喜欢的事和有一个和睦家庭,才是人生的乐趣(三点各2分)

往前,进一步。)

4.B(“凄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也用于比喻境遇悲惨凄凉。A “如数家珍”的释义是“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物十分熟悉,句中各种手工艺品本身就杨默的“家珍”,不能说“如数家珍”。 C“差强人意”指勉强使人满意,此处不合符语境。D“林林总总”形容众多,此处不符合语境。)

5.A(B“目睹代表日本签字”中“签字”缺少主语;C“抚摸欢鸣”搭配不当;D两个约数词不能同时用在一个语法结构中,删去“接近”或“左右”。) 6.C(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7.②④①③

8.下联:当时艰难险阻,久作寓公,望湘衡则无家,叩关陕则无国,噫,君子亦有穷乎。 评分标准:与上联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合理2分,句内调整2分,其中“久作寓公”1分,“君子亦有穷乎”1分。

9.示例:直言警示:杜绝剩饭剩菜,珍惜并节约每一粒粮食。委婉劝说:将美味带进我们的身体,让光盘照亮我们的笑脸。

10.B(A因果颠倒,C第五段原文是凡是自大的画家,D因果颠倒。)

11.C(A杜甫这首诗注重意境,所以朱熹认为无聊,并不意味着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他并不欣赏B没有卦象就没有画,卦象其实就是画的起源无中生有。D文中只说比很多批评家高明,并没有比所有批评家,以偏概全)

12.(1)提高文章价格,使批评家和画家在社会回报上达成一致。(2)加强批评家的文学素养和修养,学习古代批评文章一字千金、字字玑珠的传统(3)鼓励大画家涉足批评领域,提高批评总体水准。(4)改变轻文重画的社会综合态度。(就作者所写原因写对策,每点1分,写出其中3点即可。)

13.从听觉角度写了柔软绵长的碎语,从视觉角度写了闪烁梦幻的路灯,从嗅觉角度写了田禾的暗香。(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

14.①该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蛙鸣由少渐多的过程和热闹欢快的情状,(2分)反衬了夜色的宁静。(1分)

15.统摄下文二、三两个自然段,表明了作者对夜色的看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为下文写禾丰美丽的夜色张本(用以反面衬托禾丰美丽的夜色)。(2分)

16.①紧扣文章对夜色的描写和看法,表达了作者对夜色喜爱和尊重的态度;②照应文章结尾,使文章前后呼应,文脉贯通,浑然一体;③揭示尊重自然规律的道理,深化了主题。(每

点2分,写出两点即可)(15、16两题如有其他回答,视其合理性可酌情给分)

【2013年·浙江省丽水市】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0-24题。(16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断齑③数茎啖 ④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臵之,既而悉败矣,留守自讶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仲淹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注释】①南都书舍:当时有名的书院。②釜:锅子。③齑(jì):腌菜或酱菜。④啖:吃。⑤留守:官职名称。

2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礼愈至

(3)日煮粥一釜

(4)馈以佳肴

2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拿两块,折断几十根腌菜的茎吃。留守的儿子和他一起学习,(留守的儿子)回家告诉他的父亲(范仲淹的事),(他父亲就让儿子)送给范仲淹一些美味菜肴。范仲淹放在一边,过了几天食物全腐烂了。留守的儿子惊讶地(对范仲淹)说:“我的父亲听说你过得清淡贫苦,送来这些食物,(你)为什么不吃呢?”范仲淹说:“ 不是我不感谢你们的厚意,是因为我吃粥安定已久,现在突然享用丰盛的饭菜,以后怎么能再吃得下这粥呢?”

1)南都书舍:当时著名的书院

2)釜(fǔ):锅

3)画:划

4)齑(jī):腌菜

5)啖:吃

6)留守:官职名称

7)同学:一起学习

8)置:放

9)既而:不久

10)悉:全,都

11)败:坏,腐烂

12)大人:指自己的父亲

13)闻:听说

14)馈(wèi):馈赠,赠送

15)何:为什么

16) 盖:因为

17)安:安定

18)遽(jù):一下子,立刻

19)馔(zhuàn):饭菜

20)后日:以后

21) 归:返回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予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②之阳,其占③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④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⑤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①②:均为姓名,在今陕西省境内。③占:占卜。有年:指丰收。④乙卯:古代用于支纪日。这里的乙卯、甲子、丁卯,分别为四月初二、十一、十四日。⑤忭(biàn):高兴,快乐。

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⑶志喜也 ( ) ( )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名之者谁?/则以名物 B.余至扶风之明年/越明年,政通人和

C.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 D.以为休息之所/全石以为底

12.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3.阅读甲乙两文后,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4分)

⑴用原文句子写出两文中亭子命名的由来。

醉翁亭: 喜雨亭:

⑵乙文写了一件什么喜事?甲乙两文的作者共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0.⑴情趣 ⑵ 离开 ⑶记 ⑷下雨 11.C 12.⑴有亭子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上的是醉翁亭。 ⑵农夫们一起在田野里欢乐。 13.⑴醉翁亭:太守自谓也。喜雨亭:亭以雨名,志喜也。 ⑵久旱逢甘霖(天降喜雨)与民同乐 (福建省三明市2010年初中毕业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喜雨亭记全文翻译:

这座亭子以雨命名,是为了表示喜庆。古代逢到喜庆,便以此题名于事物,表示不忘。周公得禾,便以《嘉禾》作他著作的篇名,汉武帝得鼎,便以元鼎作他年号的名称,叔孙得臣打败狄人侨如,便以“侨如”作他儿子名字。喜庆虽有大小不同,表示不忘的用意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始营建官邸。在厅堂北面筑了一座亭子,而在南面凿了一口池塘,引水种树,作为休息场所。这年春天,空中落下麦子于岐山之南,占卜后以为是丰年之兆。接着是整月不下雨,百姓很着急。到了三月乙卯日下雨了,隔了九天的甲子日又下雨,百姓却感到不满足。丁卯那天是大雨,下了三天才停止。官吏相互庆贺于衙院,商人相互歌唱于市场,农民相互喜悦于田头。担忧的人为之高兴,患病的人为之全愈,而我的亭子恰巧也在这时造成。

于是开酒宴于亭上,向客人劝酒而告之:“如果五天不下雨,行么?你们一定会说:„五天不下雨,麦子就长不成了。‟十天不下雨呢?又一定会说:„十天不下雨稻子就长不成了。‟无麦无稻,年成就要饥荒,讼案增加而盗贼纷起,这样,我和诸位即使想游赏于这座亭中,办得到么?幸喜上天不遗弃下民,刚旱不久便赐雨于人间,使我与诸位能够相互舒畅地欢乐于亭中,这都是雨的恩赐啊!怎么可以忘记呢?”

亭名既已题定,又进而作歌词道:“假使上天下的是珍珠,受寒的人不能当做棉衣;假使上天下的是宝玉,挨饿的人不能当做米饭。如今一雨三日,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并不有此力量,还是归功于天子,天子又说不对,归功于造物主。造物主不自以为有功,归结到太空,太空渺茫,不可能为亭命名,我就自己以名我亭。”

4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名

句名篇默写(8分)

15.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2) 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 。(韩愈) (3) ___________________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 (4) 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雪夜归人。(刘长卿) (6) 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

(7)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

五、现代文阅读 (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 题。

别把人生过成速溶咖啡

王秀华

晚高峰时的北京实在没有什么幸福和快乐可言,一号线和十号线换乘的那一段路程,好像火车站的候车大厅,天天上演着春运的戏码。还有大望路一带的几个公交总站,排队的队伍长得看不到尽头。而走在路上的人,也都是行色匆匆,人人脸上都挂着急事。曾经在路上听一个女孩跟她身边的朋友说,在北京3年,她从来不知道上班的路上有哪些风景。我也知道有的人在北京多年,每天上班都路过北海公园,但是从来都没有进去过。

这个城市到处都是急行军一样的人,而它每一天都在变化,不停地有高楼拔地而起,有的地方一年不去,再去时已经变得像是不属于这个城市。其实这个城市本来的气质与它现在的速度与节奏完全不搭,我从来不认为这是一座适合奋斗的城市,相反,它应该属于慢生活。这个城市的旧时光里有提笼架鸟的闲人,有划过蓝天的鸽哨,有缓慢流淌的光阴。他们曾经是这座城市最美的画卷,构成了城市的底色和灵魂。

它现在的节奏与它的气质自相矛盾,一个曾经情致盎然的城市就这样毁于速度和节奏。 这个世界流行一切都要超前,小孩子还没有出生就要听音乐接受教育,每个人都在往前跑,生怕落于人后。但这个世界上跑在后面的人永远存在,每个人所想的只是落在后面的那个人不是自己就好。

当然,这个世界是如此不同,不是每个人都选择了这样的节奏。放眼望去,这世界上仍然有那么多懂得享受时间的人,曾经看过一个关于二郎寿司的纪录片,是一个美国人拍的。二郎是一个80多岁的老人,他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做寿司。从到鱼市场挑鱼,到后期的加工,到米饭的火候,甚至是盛米饭的器具,二郎都极其讲究。他的小店只能坐下10个人,来吃的人需要提前一年预约。他的寿司里卷进了时光的味道,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精心制作,所以它成为米其林三星级餐厅,据说去过的人吃一次就忘不了二郎寿司的味道。这样的店在 今天的中国是开不下去的,时间是如此奢侈,人们恨不得一分钟当成一个小时来用,磨工夫出细活的事没人愿意干了。

在旅行的路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辞了职上路的人。有的时候会不理解,觉得荒废了赚钱的大好时光,但是之后又会觉得很有道理,等你不缺钱的时候,你还有力气做自己想做的事吗?这永远是一个矛盾体,只是当你有能力去抉择的时候,还是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吧! 近几年,身边不停地有人在奔跑之后选择慢下来,放弃赚钱的机会,静下心来做一些喜欢的

5

事情,甚至是生一个孩子。没有什么事情是停不下来的,也没有什么事情能让你用最好的时光去换取。如果在某一个时刻,你想坐在阳光下,静静地听花开的声音,那么就去做好了。 多年后你会发现,或许你并不很羡慕那些跑得飞快的人,重要的是,你应该过你想要并且能够达到的生活。

(选自《乐读网》)

16.请概括划线句“它现在的节奏与它的气质自相矛盾”的含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题把人生比作“速溶咖啡”,请简要说明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阐释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穿插了“二郎寿司”的一段叙述,目的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简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6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的邻居——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竟然发现黄油的分量不足。以后,他定期称量,每回都是这样。于是,面包师把农民告到了法官那里。农民在法官面前辩解说:“面包师向我购买黄油的同时,我也一直从他那里购买同样重量的面包,并且以他的面包作为称黄油的砝码。如果我的砝码不准,那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

这段文字,引发你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多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

参考答案:

1.B(A、跬kuǐ,C、传zhuàn,殍piǎo;D、藉jiâ,攒cuán) 2.A 3.D(“沸沸扬扬”意为“像沸腾的水一样”,多形容议论纷纷,不能用来形容大雪) 4.B(A、主宾关系颠倒,应是“他的这句格言是他奋斗的一生的真实写照”。C、“精神家园是一个人在困顿和疲惫时获得心灵的安慰和前行的动力”成分残缺。D、缺主语) 5.D

6.B(活用依次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使动//意动//名词活用作状语) 7.C(A.“反”通“返”, B.“还”通“环”,D.“蚤”通“早”)

8.B(例句与B中的“之”均为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助词,用以取消句子独立性;A是宾语

前置的标志;C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D代词,他)

9.D(A.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很,非常;B.古义:儿女亲家;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C.古义:那个人;今义:男人的配偶) 10.D(享用)

11.B(于,介词,在) 12.C 13.略。(课内语句翻译,酌情判分)

14. (1)孤独、老病、重阳登高而忧愁无法排解(因病不能多饮酒而无心赏菊)。 (2)描绘了一幅他乡日落时分,黑猿声声悲啼,霜天秋晚,白雁南来的凄凉景象。

渲染。以西沉的落日、凄清的猿啼、故乡南飞的白雁绘声绘色地渲染凄清之境。(亦可答:对比。异乡之景与旧国之物的对比,黑猿与白雁的色彩对比。)

(3)思亲怀乡、衰老催人(年老多病)的感伤、遭逢战乱伤时忧国的情怀。 15.略

16.①北京生活应该是慢生活并情致盎然的,②而不是现在快速度地,连途中景物都无暇观看的只顾赚钱的生活。(标准:慢生活,情致盎然;快速度,赚钱各1分)

17. ①从生活速度方面:换乘地铁如春运、乘公交排长队、路人行色匆匆;②从环境变化方面:城市每一天都在变化;③从人们的超前意识:小孩子胎教、人人怕落后(标准:概括的方面各1分;简说各1分)

18.①与北京人快节奏的生活作对比。用二郎情趣的生活,反衬北京人的快节奏生活,②批评北京人只为金钱而活着的生活观,揭示了人生的意义不在于金钱的,而在于赚钱的同时懂得享受。(标准:对比或反衬,说明各1分;批评,揭示内容各1分)

19.①总结全文,揭示题旨。②告诫人们赚钱的不是人生的全部,③静心做自己喜欢的事和有一个和睦家庭,才是人生的乐趣(三点各2分)

往前,进一步。)

4.B(“凄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也用于比喻境遇悲惨凄凉。A “如数家珍”的释义是“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物十分熟悉,句中各种手工艺品本身就杨默的“家珍”,不能说“如数家珍”。 C“差强人意”指勉强使人满意,此处不合符语境。D“林林总总”形容众多,此处不符合语境。)

5.A(B“目睹代表日本签字”中“签字”缺少主语;C“抚摸欢鸣”搭配不当;D两个约数词不能同时用在一个语法结构中,删去“接近”或“左右”。) 6.C(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7.②④①③

8.下联:当时艰难险阻,久作寓公,望湘衡则无家,叩关陕则无国,噫,君子亦有穷乎。 评分标准:与上联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合理2分,句内调整2分,其中“久作寓公”1分,“君子亦有穷乎”1分。

9.示例:直言警示:杜绝剩饭剩菜,珍惜并节约每一粒粮食。委婉劝说:将美味带进我们的身体,让光盘照亮我们的笑脸。

10.B(A因果颠倒,C第五段原文是凡是自大的画家,D因果颠倒。)

11.C(A杜甫这首诗注重意境,所以朱熹认为无聊,并不意味着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他并不欣赏B没有卦象就没有画,卦象其实就是画的起源无中生有。D文中只说比很多批评家高明,并没有比所有批评家,以偏概全)

12.(1)提高文章价格,使批评家和画家在社会回报上达成一致。(2)加强批评家的文学素养和修养,学习古代批评文章一字千金、字字玑珠的传统(3)鼓励大画家涉足批评领域,提高批评总体水准。(4)改变轻文重画的社会综合态度。(就作者所写原因写对策,每点1分,写出其中3点即可。)

13.从听觉角度写了柔软绵长的碎语,从视觉角度写了闪烁梦幻的路灯,从嗅觉角度写了田禾的暗香。(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

14.①该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蛙鸣由少渐多的过程和热闹欢快的情状,(2分)反衬了夜色的宁静。(1分)

15.统摄下文二、三两个自然段,表明了作者对夜色的看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为下文写禾丰美丽的夜色张本(用以反面衬托禾丰美丽的夜色)。(2分)

16.①紧扣文章对夜色的描写和看法,表达了作者对夜色喜爱和尊重的态度;②照应文章结尾,使文章前后呼应,文脉贯通,浑然一体;③揭示尊重自然规律的道理,深化了主题。(每

点2分,写出两点即可)(15、16两题如有其他回答,视其合理性可酌情给分)

【2013年·浙江省丽水市】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0-24题。(16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断齑③数茎啖 ④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臵之,既而悉败矣,留守自讶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仲淹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注释】①南都书舍:当时有名的书院。②釜:锅子。③齑(jì):腌菜或酱菜。④啖:吃。⑤留守:官职名称。

2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礼愈至

(3)日煮粥一釜

(4)馈以佳肴

2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拿两块,折断几十根腌菜的茎吃。留守的儿子和他一起学习,(留守的儿子)回家告诉他的父亲(范仲淹的事),(他父亲就让儿子)送给范仲淹一些美味菜肴。范仲淹放在一边,过了几天食物全腐烂了。留守的儿子惊讶地(对范仲淹)说:“我的父亲听说你过得清淡贫苦,送来这些食物,(你)为什么不吃呢?”范仲淹说:“ 不是我不感谢你们的厚意,是因为我吃粥安定已久,现在突然享用丰盛的饭菜,以后怎么能再吃得下这粥呢?”

1)南都书舍:当时著名的书院

2)釜(fǔ):锅

3)画:划

4)齑(jī):腌菜

5)啖:吃

6)留守:官职名称

7)同学:一起学习

8)置:放

9)既而:不久

10)悉:全,都

11)败:坏,腐烂

12)大人:指自己的父亲

13)闻:听说

14)馈(wèi):馈赠,赠送

15)何:为什么

16) 盖:因为

17)安:安定

18)遽(jù):一下子,立刻

19)馔(zhuàn):饭菜

20)后日:以后

21) 归:返回


相关文章

  • 描写夕阳的诗句,关于夕阳的古诗
  • 1.马致远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3.夕阳在西峰,叠翠萦残雪.--皎然<山雪& ...查看


  • 关于描写夕阳的作文
  • 关于描写夕阳的作文 看远处的夕阳悄悄染红云层的面颊,满心汹涌的只是平静.并不是出于对生活的无奈,而是当那么一瞬间,你抬起头,直扑眼帘的是一片苍红,便突兀地感到生活多么美好,多么惬意多么令人向往.一如一位走过了世纪的老者打开了尘封多年的记忆, ...查看


  • 房间老师生日文艺晚会主持词
  • [房间老师生日文艺晚会主持词] 房间老师生日文艺晚会主持词 晚会工作人员 [晚会总监] 春烟舒雨 3 [晚会导演] 香儿 [晚会策划] 春烟舒雨 香儿 风竹秋韵 2 [晚会录制] 大卫 3 [麦图制作] 随缘 蓝色幻想 1 [晚会文本] 凤 ...查看


  • 夕阳西落(100字)作文
  • 精选作文:夕阳西落(100字) 作文 哦 你看 就像点燃了红烟火准备喝彩一帆 也像身怀热血准备为国争光 咦 怎么回事 那个红东西跑到哪里去了 真是的 也不让我好好欣赏一下 就无影无踪了 我知道 它一定躲在那里看着我 没关系 明天我就会捉到你 ...查看


  • [夕阳]夕阳作文
  • 学习使我陷入了忙碌之中,课桌上堆满了书本,散发馨香气味,章篇里排满了文字,这才觉得自己已筋疲力尽了.这时,一束柔和的光线斜射在纸上,哦!那是同桌把窗帘打开了,夕阳快要西下了,把最后的余晖流给了我--温柔,让人感到很舒适,独自穿梭在乡间的田野 ...查看


  • [写夕阳的作文]夕阳
  • 学习使我陷入了忙碌之中,课桌上堆满了书本,散发馨香气味,章篇里排满了文字,这才觉得自己已筋疲力尽了.这时,一束柔和的光线斜射在纸上,哦!那是同桌把窗帘打开了,夕阳快要西下了,把最后的余晖流给了我--温柔,让人感到很舒适,独自穿梭在乡间的田野 ...查看


  • 夕阳真美教学设计 1
  • <夕阳真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桃花工业园中心学校 刘海东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2.3.4自然段所描写 ...查看


  • 夕阳真美说课
  • <夕阳真美>说课稿 <夕阳真美>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课文语言生动形象,读起来给人一种"诗画合一.身临其境"的美感.其中的二.三.四自然段重点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地间壮丽富有 ...查看


  • [夕阳作文]夕阳的美
  • 太阳西斜了,失去了中午的威严.夕阳映红了半边天,发出温柔惨淡的光,将黑暗的角落照亮. 天空渐淡渐逝,把莲花山清楚地勾画了出来.抬头仰望,天空如同一面蔚蓝的明镜.夕阳沉沉的挂在山峦之间,射出温暖的紫光.不一会儿,太阳变成了橙红色,又变成了深红 ...查看


  • 手风琴曲[夕阳箫鼓]的文学意境
  • 摘 要:<夕阳箫鼓>是一首自<自春江花月夜>改编的点睛之作,用手风琴这种独特的乐器来展现,恰能将文学和音乐相互结合,形象生动地为人们展现了春江月夜的幽远意境,更有一番别样的文学意境. 关键词:手风琴:文学:夕阳箫鼓: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