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元智力理论与素质教育

  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者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他1983年出版的著作《智力的结构》一书中认为,就智力的本质来说,智力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就智力的结构来说,智力不是某一种能力或围绕某一种能力的几种能力的整合,而是相对独立、相互平等的7种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1995年又将自然观察智力增加为第八种智力)。加德纳教授关于智力本质和智力结构的新理论对传统的智力理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突破:一是智力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逻辑――数理智力或以逻辑――数理智力为核心的智力,而是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二是智力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可以跨时空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的某种特质,而是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为特定文化所珍视的能力;三是智力不是一种能力或以某一种能力为中心的能力,而是“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多种智力。这在大力提倡并实施素质教育的我们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首先,把智力定位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为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有力的支撑作用,那就是改革一定要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放在首要位置。我们的学校再也不能仅凭考试成绩衡量学生,而是应该重点培养并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初步创造的能力。其次,把智力置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也为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智力观和智力培养观。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改革,不改革就只能落在时代的后面,被时代所抛弃。同时,我们的教育改革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做到既与时俱进又因地制宜。再次,把智力结构看作是多维的和开放的,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提供了保证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新视角。   今天的教育改革,从某个角度来说,其实也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结果,素质教育就是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改变那种在应试教育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基础教育中的“主干课”与“豆芽课”之别,“片面追求升学率”等问题。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为核心,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基本素质,这一定位一定要清楚,要不然的话,我们很容易把素质教育当作一个包罗万象的“筐”,什么内容都往里面装,这势必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也会造成教育上的混乱。不能把什么所谓的教育都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一定是那些稳定的、对其今后的发展起积极的长期作用的、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现代教育改革强调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倡导学生在课程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要求应“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上述要求都可以得到多元智力理论的支持,这也说明了多元智力理论与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方向是一致的。我们的教育改革所追求的以实践能力和初步创造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要素的素质教育,并不是基于一种成熟的教育理论基础之上的教育实践追求,而更多是来自基层各种教育改革实践特别是课程改革实践的推动。换句话说,我们正在大力推进的素质教育得到了实践层面的支持,而与此同时,它还需要得到理论层面的支持――需要得到一种较为成熟的心理学或教育学理论的支持。   从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论可以看出,智力是多元的,包含了多种因素在内,这与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主张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观点是一致的。我们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提出包括“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在内的素质教育,而这五个方面都基本上能够在“多元智力”理论中得到印证。加德纳教授把“智、体、美、劳”解释的非常透彻,而对德育,加德纳教授却从智育的角度把其解释为自我认识能力。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方法,现代教育学更是把它作为一大教学原则确定下来。多元智力理论承认个体的智力存在差异性,这与我们现在大力提倡并付诸具体实施的“因材施教”策略是一致的。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作用,不同的个体在包括智力在内的综合能力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教育者应针对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而运用不同教育方法和采用不同教学手段,这就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的表现。   很多人在说,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参加考试能够得高分,但是当遇到具体的、实际的问题时,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相对较差。素质教育把创新教育作为一个突出点,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只重书本知识,忽略实践能力的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多元智力理论从智力的概念中就把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摆在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上,这与素质教育的特点高度一致,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总的来说,加纳德多元智力理论中包含了智力具有多元性、差异性、开放性、文化性等特点。而素质教育的特点是: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由此看来,多元智力理论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坚实的理论依据。   从某种意义上说,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正是一种可以支持我们素质教育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这一理论强调智力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即智力应该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方面的能力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的能力是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

  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者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他1983年出版的著作《智力的结构》一书中认为,就智力的本质来说,智力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就智力的结构来说,智力不是某一种能力或围绕某一种能力的几种能力的整合,而是相对独立、相互平等的7种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1995年又将自然观察智力增加为第八种智力)。加德纳教授关于智力本质和智力结构的新理论对传统的智力理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突破:一是智力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逻辑――数理智力或以逻辑――数理智力为核心的智力,而是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二是智力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可以跨时空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的某种特质,而是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为特定文化所珍视的能力;三是智力不是一种能力或以某一种能力为中心的能力,而是“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多种智力。这在大力提倡并实施素质教育的我们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首先,把智力定位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为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有力的支撑作用,那就是改革一定要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放在首要位置。我们的学校再也不能仅凭考试成绩衡量学生,而是应该重点培养并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初步创造的能力。其次,把智力置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也为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智力观和智力培养观。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改革,不改革就只能落在时代的后面,被时代所抛弃。同时,我们的教育改革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做到既与时俱进又因地制宜。再次,把智力结构看作是多维的和开放的,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提供了保证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新视角。   今天的教育改革,从某个角度来说,其实也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结果,素质教育就是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改变那种在应试教育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基础教育中的“主干课”与“豆芽课”之别,“片面追求升学率”等问题。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为核心,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基本素质,这一定位一定要清楚,要不然的话,我们很容易把素质教育当作一个包罗万象的“筐”,什么内容都往里面装,这势必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也会造成教育上的混乱。不能把什么所谓的教育都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一定是那些稳定的、对其今后的发展起积极的长期作用的、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现代教育改革强调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倡导学生在课程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要求应“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上述要求都可以得到多元智力理论的支持,这也说明了多元智力理论与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方向是一致的。我们的教育改革所追求的以实践能力和初步创造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要素的素质教育,并不是基于一种成熟的教育理论基础之上的教育实践追求,而更多是来自基层各种教育改革实践特别是课程改革实践的推动。换句话说,我们正在大力推进的素质教育得到了实践层面的支持,而与此同时,它还需要得到理论层面的支持――需要得到一种较为成熟的心理学或教育学理论的支持。   从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论可以看出,智力是多元的,包含了多种因素在内,这与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主张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观点是一致的。我们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提出包括“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在内的素质教育,而这五个方面都基本上能够在“多元智力”理论中得到印证。加德纳教授把“智、体、美、劳”解释的非常透彻,而对德育,加德纳教授却从智育的角度把其解释为自我认识能力。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方法,现代教育学更是把它作为一大教学原则确定下来。多元智力理论承认个体的智力存在差异性,这与我们现在大力提倡并付诸具体实施的“因材施教”策略是一致的。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作用,不同的个体在包括智力在内的综合能力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教育者应针对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而运用不同教育方法和采用不同教学手段,这就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的表现。   很多人在说,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参加考试能够得高分,但是当遇到具体的、实际的问题时,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相对较差。素质教育把创新教育作为一个突出点,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只重书本知识,忽略实践能力的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多元智力理论从智力的概念中就把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摆在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上,这与素质教育的特点高度一致,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总的来说,加纳德多元智力理论中包含了智力具有多元性、差异性、开放性、文化性等特点。而素质教育的特点是: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由此看来,多元智力理论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坚实的理论依据。   从某种意义上说,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正是一种可以支持我们素质教育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这一理论强调智力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即智力应该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方面的能力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的能力是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


相关文章

  • 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 教育研究 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霍力岩 加德纳(Howard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TheTheoryofMultipleIntelligences)在当前美国教育教学改革中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已经成为许多西方国家90年 ...查看


  • 解读两种智力理论解读"多元"智力:多元智力理论与智力三元论述评
  • 解读两种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与智力三元论述评 摘要:本文回顾了关于智力本质的相关研究,探讨了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论"的基本内容,分析了两种理论的特点.发展过程和背景以及对教 ...查看


  • 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幼儿教育中的发展及意义
  • 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幼儿教育中的发展及意义 [摘 要]:多元智能理论自1983年由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 德纳教授提出以来,迄今已有近20多年的历史,已经逐渐引起世 界广泛关注,并成为90年代以来中国幼儿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之 一.本文思考了多 ...查看


  •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 加德纳(H.Gardner,1943__)的多元智力理论(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提供了信息加工如何影响智力行为的另一种新的观点.他给智力下的定义是:"一种处理信息的生理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在 ...查看


  •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范文|多元智力理论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自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智力的结构>一书出版以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多元智力理论得到了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推崇,成为了许多国家教育改革新的 ...查看


  • Dwtyxe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 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 -----无名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范文|多元智力理论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自1983年美国哈 ...查看


  • Zrqvyj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范文|多元智力理论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自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 ...查看


  • 加德纳的多元智慧理论
  •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的智力多元论(Gardner's multiple-intelligence theory) ]加德纳的智力多元论简介 传统智力理论存在两大派别.一是心理计量学派,他们认为,通过因素分析找出个体在智力活动中表现的 ...查看


  • 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教育
  •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就说:"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