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中心小学 侯晓燕
设计思想:
一、注意读懂教材,把握学生,定准目标
让课堂更精彩,读懂教材,把握学生,定准目标是基础。读懂教材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要读懂教材内容在数学知识体系中的位置,读懂相关知识的来龙去脉,读懂教学内容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二是要读懂教材的编排意图,弄懂教材是怎么编和为什么这样编这两个问题。把握学生,就是要仔细分析并弄清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基础。定准目标,不仅要站在教材的角度,正确给课堂教学的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目标定位。四年级统计知识,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统计并初步掌握了统计方法基础上学习的,因此,帮助学生产生分段
整理统计的需要,学会数据的分段整理是本课的即时教学目标;在帮助学生经历用统计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统计能力和良好的统计习惯是本课中远期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必须分解落实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必须有一定的弹性,以利于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
二、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
我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入手,组织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逐步学会分段整理的方法。首先通过统计本班学生的身高,使学生认识到身高和校服型号之间的关系,要想知道大、中、小三种型号的校服各要订做多少套,就要分段统计,产生分段整理数据的需求,经历统计的过程。接着,统计本班学生的体重,是学生认识到班级同学的体重在20-50之间,在一次让学生经历了分段整理数据的过程,感受应结合数据特点进行分段,之后从健康的角度入手,问你愿意生活在那种环境之中,分段整理2006年9月句容市空气质量情况,讨论句容市的空气质量情况,通过分析和交流,使学生体会到空气质量级别与环境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这样的安排,是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的需要和学习统计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注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我在组织学生参与统计活动时,设计了“讨论如何分段整理—两人合作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数据整理—读懂统计信息,思考质疑”的教学过程。这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增强了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统计能力。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学习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例题提出的为鼓号队员购买合适的服装,说明身高和服装号的对应关系,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感受分段整理数据的必要性,主动展开统计活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的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对数据进行分段整理
教学难点: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分段整理数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穿得校服真整齐,真漂亮,学校准备给同学们定做新校服,想一想,在定做校服之前都做哪些准备工作?
2、收集同学们的身高数据这个准备工作就是做校服之前的收集数据(板书:收集数据),课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收集了同学们的身高数据(出示黄梅中心小学四(2)班同学的身高记录单)。
3、为什么在做校服之前要测量同学们的身高呢?
4、大部分同学的身高都不一样,服装厂是不是给每一个同学都设计一种型号的校服呢?为什么?
5、如果你是服装厂的师傅,你该怎么办?
6、那你们知道你们的身高和校服型号之间的关系吗?(出示图片)
7、从这张图片上你们知道了什么?
8、我们再来看你们的身高记录单,想想自己适合穿那种型号的校服,为什么?
9、看着这张记录单,你们是不是马上就能知道大、中、小三种型号的校服各定做多少套呢?也就是我们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段整理。(板书:分段整理)
10、你准备分几段进行整理?哪三段?你用什么方法进行分段整理?
11、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12、小组合作,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小组汇报合作方法和结果。
13、我们能不能就把这张画有“正”字的记录单送给生产厂家,那该怎么办?(板书:制统计表)请同学们把整理好的数据填入下面的统计表。
14这里的合计有什么作用?生产厂家看到这张统计表会明白哪些问题?
15这就是分析数据.(板书:分析数据)
16回忆一下刚才我们经历了一个怎样的统计过程,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数据的分段整理(板书课题)
二、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同学们想不想了解自己的体重情况,老师已经帮同学收集了你们的体重数据,你们能不能再分段整理,并完成统计表?(同座位合作)
2、同座位合作完成。
3、汇报
A、先汇报统计的结果。
B、请同学们猜测一下,我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国家标准体重是哪一段,为什么?
C、哪些同学体重偏重?哪些同学体重偏轻?你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呢?
总结:看来数据的分段整理的作用可真大。
过渡:除了不挑食、不偏食和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清新的空气也能增强我们的身体素质,请看这四张图片,你们愿意生活在哪种环境中,为什么?
4、介绍P73——74页空气质量指数的内容,看懂空气质量状况划分表。
5、同学们想知道句容的空气质量吗?老师特地从网上下载了句容市2010年9月的空气质量日报情况。(出示记录单)按照刚才的分段标准,这里分为几段整理比较合适,为什么?(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
6、汇报
A、汇报数据后问:你认为句容的空气质量怎么样?(良多、优次、轻度污染少整体情况比较好)
B.你觉得我们国家的环保工作做的怎么样?
C.你希望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呢?
D.对于受轻度污染的环境,要怎样努力?(主要是工业和交通废气上)(向优、良努力,尽可能达到优)
7、统计黄梅中心小学四(2)班部分同学期中测试数学成绩,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自由分段后再整理分析数据,集体交流。
三、课后作业
统计句容2010年11月空气质量情况并制成统计表。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数据的分段整理)你们有什么收获?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能解决更多的生活实践问题.
黄梅中心小学 侯晓燕
设计思想:
一、注意读懂教材,把握学生,定准目标
让课堂更精彩,读懂教材,把握学生,定准目标是基础。读懂教材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要读懂教材内容在数学知识体系中的位置,读懂相关知识的来龙去脉,读懂教学内容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二是要读懂教材的编排意图,弄懂教材是怎么编和为什么这样编这两个问题。把握学生,就是要仔细分析并弄清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基础。定准目标,不仅要站在教材的角度,正确给课堂教学的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目标定位。四年级统计知识,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统计并初步掌握了统计方法基础上学习的,因此,帮助学生产生分段
整理统计的需要,学会数据的分段整理是本课的即时教学目标;在帮助学生经历用统计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统计能力和良好的统计习惯是本课中远期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必须分解落实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必须有一定的弹性,以利于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
二、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
我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入手,组织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逐步学会分段整理的方法。首先通过统计本班学生的身高,使学生认识到身高和校服型号之间的关系,要想知道大、中、小三种型号的校服各要订做多少套,就要分段统计,产生分段整理数据的需求,经历统计的过程。接着,统计本班学生的体重,是学生认识到班级同学的体重在20-50之间,在一次让学生经历了分段整理数据的过程,感受应结合数据特点进行分段,之后从健康的角度入手,问你愿意生活在那种环境之中,分段整理2006年9月句容市空气质量情况,讨论句容市的空气质量情况,通过分析和交流,使学生体会到空气质量级别与环境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这样的安排,是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的需要和学习统计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注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我在组织学生参与统计活动时,设计了“讨论如何分段整理—两人合作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数据整理—读懂统计信息,思考质疑”的教学过程。这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增强了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统计能力。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学习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例题提出的为鼓号队员购买合适的服装,说明身高和服装号的对应关系,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感受分段整理数据的必要性,主动展开统计活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的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对数据进行分段整理
教学难点: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分段整理数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穿得校服真整齐,真漂亮,学校准备给同学们定做新校服,想一想,在定做校服之前都做哪些准备工作?
2、收集同学们的身高数据这个准备工作就是做校服之前的收集数据(板书:收集数据),课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收集了同学们的身高数据(出示黄梅中心小学四(2)班同学的身高记录单)。
3、为什么在做校服之前要测量同学们的身高呢?
4、大部分同学的身高都不一样,服装厂是不是给每一个同学都设计一种型号的校服呢?为什么?
5、如果你是服装厂的师傅,你该怎么办?
6、那你们知道你们的身高和校服型号之间的关系吗?(出示图片)
7、从这张图片上你们知道了什么?
8、我们再来看你们的身高记录单,想想自己适合穿那种型号的校服,为什么?
9、看着这张记录单,你们是不是马上就能知道大、中、小三种型号的校服各定做多少套呢?也就是我们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段整理。(板书:分段整理)
10、你准备分几段进行整理?哪三段?你用什么方法进行分段整理?
11、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12、小组合作,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小组汇报合作方法和结果。
13、我们能不能就把这张画有“正”字的记录单送给生产厂家,那该怎么办?(板书:制统计表)请同学们把整理好的数据填入下面的统计表。
14这里的合计有什么作用?生产厂家看到这张统计表会明白哪些问题?
15这就是分析数据.(板书:分析数据)
16回忆一下刚才我们经历了一个怎样的统计过程,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数据的分段整理(板书课题)
二、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同学们想不想了解自己的体重情况,老师已经帮同学收集了你们的体重数据,你们能不能再分段整理,并完成统计表?(同座位合作)
2、同座位合作完成。
3、汇报
A、先汇报统计的结果。
B、请同学们猜测一下,我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国家标准体重是哪一段,为什么?
C、哪些同学体重偏重?哪些同学体重偏轻?你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呢?
总结:看来数据的分段整理的作用可真大。
过渡:除了不挑食、不偏食和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清新的空气也能增强我们的身体素质,请看这四张图片,你们愿意生活在哪种环境中,为什么?
4、介绍P73——74页空气质量指数的内容,看懂空气质量状况划分表。
5、同学们想知道句容的空气质量吗?老师特地从网上下载了句容市2010年9月的空气质量日报情况。(出示记录单)按照刚才的分段标准,这里分为几段整理比较合适,为什么?(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
6、汇报
A、汇报数据后问:你认为句容的空气质量怎么样?(良多、优次、轻度污染少整体情况比较好)
B.你觉得我们国家的环保工作做的怎么样?
C.你希望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呢?
D.对于受轻度污染的环境,要怎样努力?(主要是工业和交通废气上)(向优、良努力,尽可能达到优)
7、统计黄梅中心小学四(2)班部分同学期中测试数学成绩,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自由分段后再整理分析数据,集体交流。
三、课后作业
统计句容2010年11月空气质量情况并制成统计表。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数据的分段整理)你们有什么收获?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能解决更多的生活实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