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第三小学2015学年度 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一、 调查的目的、意义.
多读好书,能使人明智,增长见识,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我校自开展课题《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以来,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地参加读书活动,相信同学们在这次读书活动中一定受益匪浅。为了了解学生的读书收获及现状,为了更好指导学生地开展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质量,我校课题组特意组织了这次调查问卷活动。
二 、调查时间:2015年月 4月13日 三、 调查对象:
小学六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更好地加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 特对六(4)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6份,回收66份,圆满完成问卷调查任务。
四 调查
对收上来的学生问卷进行了整理、归纳后,发现本次调查结果比课题研究开始时的调查结果有了可喜的变化,现将有关调查结果及情况分析归纳如下: (一)同学更喜欢语文课
语文课内容丰富,集文学性、人文性,科学性等于一身。它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充分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很自然的爱上语文。问卷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93%喜欢语文课,爱上语文课,9%同学说不上喜欢或不喜欢。可见,课外阅读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喜爱,从而更喜爱语文科。 (二)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断增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就不需要老师家长去督促,当学生形成了阅读习惯,一切都水到渠成了。调查表明了可喜的现象:同学们每天都读课外书,很少有学生读课外书是家长和老师的要求, 绝大多数同学把读书变成了爱好。 各项数据表明我校开展读书活动给学生带了了很大的变化,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为学生的终身阅读提供了保证。 (三)学生所选读物类别不再单一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因此,要找到适合学生读的课外书籍尤为重要。 调查结果显示了我校开展读书活动以来的成就。在“你喜欢读哪种类型的书?”的调查中,10%的学生中喜欢读漫话类的书籍 ;25%的学生喜欢读故事类;57%学生喜欢读科普类的书籍; 余下少数的同学喜欢读教辅书及其他;也有不少同学既喜欢读故事书也喜欢读科普类的书。根据学生平时阅读的书籍和这题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所选择的课外读物类别比较广泛, 学生所选读物类别不再单一,阅读面广泛,天文、地理、历史、科普、文学类、报刊杂志都 有所涉猎,这样学生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广了。 (四)学生抓住闲暇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在“你每天读多长时间的课外书?”的调查中,每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在一个小时以上的84%;每天用半小时左右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占了15%;每天用0小时以上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一个都没有,说明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已经形成,的确,为了使学生们能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学校为每个班级设置了图书角,并配备图书一百余本,这样为学生的读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很多同学进班就读书,促使学生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五)学生对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
在“你怎样阅读课文或课外书?”的调查中,仔细阅读并做读书笔记的占16.7%;
仔细阅读但不做读书笔记的占52.8%;快速阅读的占15.3%;只读读而已的占15.3%。四年级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还以了解故事情节为主,很少有同学会有意识地去学习写作手法,文章的表现形式等,学生缺乏正确的读书方法和应有的迁移运用意识。
在“你读课外书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明白的地方你是怎么做的?”的调查中,34.7%的学生会问爸爸妈妈或老师,60%的学生会查工具书,13.9%的学生会跳过去不读, 学生在阅读时,依赖性很大,遇到不会或不懂的地方时,大部分学生会问大人,而不会自己去查资料搞懂,说明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六)你在阅读时,会经常产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吗?
在“你在阅读时,会经常产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吗?”的调查中,在阅读时从来不会产生阅读感受和想法的没有一个;68%的学生会产生阅读感受和想法;30%的学生在阅读时偶尔会产生感受和想法。由此可见,学生的阅读不在流于形式,而是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在读中思,在读中悟,学生能真正爱上了阅读,为学生的终身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调查后的思考与对策
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以期尽早改变现状,使我学区的课外阅读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一)养良好习惯,促高效读书
1、固定时间阅读,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把中午作为统一阅读时间,使学生能够一起阅读,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班内设图书角,大家共同阅读同学手中的书,使图书的作用更充分了。 通过各种活动为学习创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学生比着读,看谁了解的知识丰富,在语文课上的语言内容更丰富,课下聊天中的内容更有意义,可见良好氛围的形成使学生从各方面收到了好的效果。
2、摘抄名句名段,巧用积累本 读一篇文章、读一本书都要给学生一定的心灵启示,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我让每个学生建立一个阅读笔记本,将阅读中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下来,学生的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所以,班里定期进行展示,评比最佳的阅读笔记,给予奖励。
3、限时阅读,高速高效阅读,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学生逐渐开始不再满足于自己的读书现状,和读书方法,很多同学反映自己读书速度太慢,情节和人物记不清,等等困扰。能高效率的读书,调动感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注意力达到高度集中。学生们开始有意无意的锻炼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同学之间也开始比读一篇文章的速度,一个小时读多少页数,每天读了多少书,和时间赛跑,学生的
读书热情再次提高了,保证了后期学生阅读效率的快速提升。
4、质疑习惯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这一课标强调了阅读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性,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其实就是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达到自能读书。阅读的本质就是思考,思考源自疑问,因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就是引导学生会质疑。在实践中,我引导学生从课题质疑,从内容入手质疑,从重点段落关键词语入手质疑。引导学生从课堂迁移到课下,自己读文章也会常有质疑,直接旁批,事后自己解决。真正做到了会读书。 (二)学读书方法,用阅读技巧
1、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爆炸的时期,信息含量大,变化快,不可能对所有篇目详加研究。因此,我们指导学生读书先读前言、目录,读报先看标题、栏目,在浏览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选择图书,寻找资料,对于自己所需的资料,详加研究,其它内容可采用略读形式。浏览,略读,精读, 这些阅读方式经常交替运用,互为补充,恰当运用,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在语文课堂上,利用语文课本,讲读课文普遍采用精读法,阅读课文采用略读法。然后,向课下转移,阅读理解问题时采用精度略读结合法,问题出现部分精读,其余部分略读,提高了阅读题的答题效率。自主阅读文章,休闲类的略读,经典类的精读,这些也要根据不同文体篇幅来适时改变。
2、读思结合,想象力培养 读思结合。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靠积极思维得来而不靠记忆得来时,才是真正的知识。”因此,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边看书边质疑,并能通过自己查询资料分析解答,从而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结合旁批法、小组解疑法、师生互动法来解决产生的疑问,几种方法的结合使用有效解决了各种场合读书思考产生质疑的问题。
3、记好读书笔记 读记结合。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有“摘录好词好句”,有“概括主要内容”,有“写读后感”,还有“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批注”等多种形式。而教师在知道学生记笔记时,大可不必统一形式,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笔记形式来记笔记。 读什么书,在笔记上记下篇名、出处及阅读日期,这是日后考核阅读量的依据。读到好文章,摘录下好词好句,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增加了词汇量,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自课题《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在我校开展以来,学校、老
师、家长共同合作,营造读书的良好氛围,使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遨游,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明光第三小学2015学年度 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一、 调查的目的、意义.
多读好书,能使人明智,增长见识,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我校自开展课题《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以来,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地参加读书活动,相信同学们在这次读书活动中一定受益匪浅。为了了解学生的读书收获及现状,为了更好指导学生地开展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质量,我校课题组特意组织了这次调查问卷活动。
二 、调查时间:2015年月 4月13日 三、 调查对象:
小学六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更好地加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 特对六(4)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6份,回收66份,圆满完成问卷调查任务。
四 调查
对收上来的学生问卷进行了整理、归纳后,发现本次调查结果比课题研究开始时的调查结果有了可喜的变化,现将有关调查结果及情况分析归纳如下: (一)同学更喜欢语文课
语文课内容丰富,集文学性、人文性,科学性等于一身。它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充分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很自然的爱上语文。问卷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93%喜欢语文课,爱上语文课,9%同学说不上喜欢或不喜欢。可见,课外阅读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喜爱,从而更喜爱语文科。 (二)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断增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就不需要老师家长去督促,当学生形成了阅读习惯,一切都水到渠成了。调查表明了可喜的现象:同学们每天都读课外书,很少有学生读课外书是家长和老师的要求, 绝大多数同学把读书变成了爱好。 各项数据表明我校开展读书活动给学生带了了很大的变化,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为学生的终身阅读提供了保证。 (三)学生所选读物类别不再单一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因此,要找到适合学生读的课外书籍尤为重要。 调查结果显示了我校开展读书活动以来的成就。在“你喜欢读哪种类型的书?”的调查中,10%的学生中喜欢读漫话类的书籍 ;25%的学生喜欢读故事类;57%学生喜欢读科普类的书籍; 余下少数的同学喜欢读教辅书及其他;也有不少同学既喜欢读故事书也喜欢读科普类的书。根据学生平时阅读的书籍和这题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所选择的课外读物类别比较广泛, 学生所选读物类别不再单一,阅读面广泛,天文、地理、历史、科普、文学类、报刊杂志都 有所涉猎,这样学生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广了。 (四)学生抓住闲暇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在“你每天读多长时间的课外书?”的调查中,每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在一个小时以上的84%;每天用半小时左右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占了15%;每天用0小时以上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一个都没有,说明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已经形成,的确,为了使学生们能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学校为每个班级设置了图书角,并配备图书一百余本,这样为学生的读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很多同学进班就读书,促使学生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五)学生对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
在“你怎样阅读课文或课外书?”的调查中,仔细阅读并做读书笔记的占16.7%;
仔细阅读但不做读书笔记的占52.8%;快速阅读的占15.3%;只读读而已的占15.3%。四年级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还以了解故事情节为主,很少有同学会有意识地去学习写作手法,文章的表现形式等,学生缺乏正确的读书方法和应有的迁移运用意识。
在“你读课外书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明白的地方你是怎么做的?”的调查中,34.7%的学生会问爸爸妈妈或老师,60%的学生会查工具书,13.9%的学生会跳过去不读, 学生在阅读时,依赖性很大,遇到不会或不懂的地方时,大部分学生会问大人,而不会自己去查资料搞懂,说明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六)你在阅读时,会经常产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吗?
在“你在阅读时,会经常产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吗?”的调查中,在阅读时从来不会产生阅读感受和想法的没有一个;68%的学生会产生阅读感受和想法;30%的学生在阅读时偶尔会产生感受和想法。由此可见,学生的阅读不在流于形式,而是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在读中思,在读中悟,学生能真正爱上了阅读,为学生的终身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调查后的思考与对策
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以期尽早改变现状,使我学区的课外阅读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一)养良好习惯,促高效读书
1、固定时间阅读,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把中午作为统一阅读时间,使学生能够一起阅读,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班内设图书角,大家共同阅读同学手中的书,使图书的作用更充分了。 通过各种活动为学习创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学生比着读,看谁了解的知识丰富,在语文课上的语言内容更丰富,课下聊天中的内容更有意义,可见良好氛围的形成使学生从各方面收到了好的效果。
2、摘抄名句名段,巧用积累本 读一篇文章、读一本书都要给学生一定的心灵启示,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我让每个学生建立一个阅读笔记本,将阅读中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下来,学生的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所以,班里定期进行展示,评比最佳的阅读笔记,给予奖励。
3、限时阅读,高速高效阅读,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学生逐渐开始不再满足于自己的读书现状,和读书方法,很多同学反映自己读书速度太慢,情节和人物记不清,等等困扰。能高效率的读书,调动感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注意力达到高度集中。学生们开始有意无意的锻炼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同学之间也开始比读一篇文章的速度,一个小时读多少页数,每天读了多少书,和时间赛跑,学生的
读书热情再次提高了,保证了后期学生阅读效率的快速提升。
4、质疑习惯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这一课标强调了阅读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性,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其实就是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达到自能读书。阅读的本质就是思考,思考源自疑问,因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就是引导学生会质疑。在实践中,我引导学生从课题质疑,从内容入手质疑,从重点段落关键词语入手质疑。引导学生从课堂迁移到课下,自己读文章也会常有质疑,直接旁批,事后自己解决。真正做到了会读书。 (二)学读书方法,用阅读技巧
1、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爆炸的时期,信息含量大,变化快,不可能对所有篇目详加研究。因此,我们指导学生读书先读前言、目录,读报先看标题、栏目,在浏览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选择图书,寻找资料,对于自己所需的资料,详加研究,其它内容可采用略读形式。浏览,略读,精读, 这些阅读方式经常交替运用,互为补充,恰当运用,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在语文课堂上,利用语文课本,讲读课文普遍采用精读法,阅读课文采用略读法。然后,向课下转移,阅读理解问题时采用精度略读结合法,问题出现部分精读,其余部分略读,提高了阅读题的答题效率。自主阅读文章,休闲类的略读,经典类的精读,这些也要根据不同文体篇幅来适时改变。
2、读思结合,想象力培养 读思结合。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靠积极思维得来而不靠记忆得来时,才是真正的知识。”因此,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边看书边质疑,并能通过自己查询资料分析解答,从而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结合旁批法、小组解疑法、师生互动法来解决产生的疑问,几种方法的结合使用有效解决了各种场合读书思考产生质疑的问题。
3、记好读书笔记 读记结合。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有“摘录好词好句”,有“概括主要内容”,有“写读后感”,还有“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批注”等多种形式。而教师在知道学生记笔记时,大可不必统一形式,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笔记形式来记笔记。 读什么书,在笔记上记下篇名、出处及阅读日期,这是日后考核阅读量的依据。读到好文章,摘录下好词好句,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增加了词汇量,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自课题《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在我校开展以来,学校、老
师、家长共同合作,营造读书的良好氛围,使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遨游,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体验到阅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