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式陶瓷燃烧器

蓄热式陶瓷燃烧器 蓄热式陶瓷燃烧器的系统主要包括:

用蜂窝陶瓷或蓄热小球等做成的蓄热体,燃烧器,空气和烟气的切换装置 (换向阀)及其相应的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

一个蓄热式燃烧单元至少有两个燃烧器本体、两个体积紧凑的蓄热室、换向阀和与之配套的控制系统组成,即应用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炉子燃烧器需成对安装,可在同一侧,亦可相对放置。当燃烧器A工作时,产生的大量高温烟气经由燃烧器B排出,与蓄热体换热后,可将排烟温度降到200℃以下,一定时间间隔后,切换阀使助燃空气通过B的蓄热体,空气将立刻被预热到烟气温度的80%~95%以上。燃烧器B启动的同时,燃烧器A停止工作,转为排烟和蓄热装置。通过这种交替运行方式,实现 “烟气余热的极限回收”和 “助燃空气的高温预热”。

如上图所示,高效蓄热体材料特性、燃烧器、换向阀的质量及换向时间的长短是保证高温空气燃烧的关键。

(1)蓄热体

蓄热体是高温空气燃烧技术中最关键的部件。在与燃烧空气或高温燃烧废气进行直接接触的过程中,蓄热体就是一个热交换器,

因此,要求蓄热体具有较大的传热面积和持久的传热性能。此外,尽可能选用报废后不会污染环境的材料。目前蓄热体一般采用陶瓷小球或蜂窝陶瓷。

(2)燃烧器

蓄热式陶瓷燃烧器 (RCB)好比均热炉的一个燃烧通道,结构简单也可做成燃烧器。煤气喷嘴从燃烧器后部插入,此时由于燃烧器中温度很高,在排烟状态下,需对煤气喷嘴进行冷却,由于空气 (或煤气)已被预热到很高的温度,故空气与煤气间不需要布置混合装置就能很好的燃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个燃烧器配一个蓄热室,也可多个燃烧器共用一个蓄热室。

如上图所示,模式A表示燃烧器A处于燃烧状态,燃烧器B处于排烟状态。燃烧所需空气经过换向阀,再通过燃烧室A,被其预热后在燃烧器A中与燃料混合,燃烧生成的火焰加热物料,高温废气通过燃烧器B进入蓄热室 (B处于排烟状态),将其中的蓄热球加热,

再经过换向阀后排往大气。持续一定时间

(如30s)后,控制系统发出换向指令,操作进入模式B所示的状态,此时燃烧器B处于燃烧状态,燃烧器A处于排烟状态:燃烧空气进入蓄热室B时被预热,在燃烧器B中与燃料混合,废气经蓄热室A,将其中蓄热球加热后排往大气。持续与 A过程相同的时间后,又转换到模式A过程,如此交替循环进行。

(3)换向阀

根据文献的报道,在HTAC 技术中,由于必须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实现空气与烟气的频繁切换,因此,换向阀是其关键部件之一。目前使用的换向阀主要有:五通换向阀、直通式四通换向阀和旋转式四通换向阀等。

传统的二位五通换向阀阀位变换是靠空气或电力驱动,一根阀杆有两块阀板,交替开闭不同气体通道,达到换向目的。这种阀体积庞大,采用集中换向,管路系统复杂,如下图所示:

旋转式四通换向阀是角位移阀,不管管道直径多大,阀杆旋转90°就能达到换向目的,所以此阀体积小,动作十分灵活;另外,此阀的特殊密封结构,大大改善了其密封性能,使用寿命比较长。

直通式 (升降开闭式)四通换向阀用一只阀代替了四只阀,使整个换向系统集中简洁。该阀共有4个气体通道,换向时靠气缸或液压缸带动两根阀杆升降,阀杆上的阀板用以开闭不同气体通道,完成空气 (燃气)烟气的换向。这种阀相对较小,采用分散控制方式,使操作更加灵活,从而实现对炉温的精确控制,并可达到均衡的炉温。

蓄热式陶瓷燃烧器 蓄热式陶瓷燃烧器的系统主要包括:

用蜂窝陶瓷或蓄热小球等做成的蓄热体,燃烧器,空气和烟气的切换装置 (换向阀)及其相应的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

一个蓄热式燃烧单元至少有两个燃烧器本体、两个体积紧凑的蓄热室、换向阀和与之配套的控制系统组成,即应用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炉子燃烧器需成对安装,可在同一侧,亦可相对放置。当燃烧器A工作时,产生的大量高温烟气经由燃烧器B排出,与蓄热体换热后,可将排烟温度降到200℃以下,一定时间间隔后,切换阀使助燃空气通过B的蓄热体,空气将立刻被预热到烟气温度的80%~95%以上。燃烧器B启动的同时,燃烧器A停止工作,转为排烟和蓄热装置。通过这种交替运行方式,实现 “烟气余热的极限回收”和 “助燃空气的高温预热”。

如上图所示,高效蓄热体材料特性、燃烧器、换向阀的质量及换向时间的长短是保证高温空气燃烧的关键。

(1)蓄热体

蓄热体是高温空气燃烧技术中最关键的部件。在与燃烧空气或高温燃烧废气进行直接接触的过程中,蓄热体就是一个热交换器,

因此,要求蓄热体具有较大的传热面积和持久的传热性能。此外,尽可能选用报废后不会污染环境的材料。目前蓄热体一般采用陶瓷小球或蜂窝陶瓷。

(2)燃烧器

蓄热式陶瓷燃烧器 (RCB)好比均热炉的一个燃烧通道,结构简单也可做成燃烧器。煤气喷嘴从燃烧器后部插入,此时由于燃烧器中温度很高,在排烟状态下,需对煤气喷嘴进行冷却,由于空气 (或煤气)已被预热到很高的温度,故空气与煤气间不需要布置混合装置就能很好的燃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个燃烧器配一个蓄热室,也可多个燃烧器共用一个蓄热室。

如上图所示,模式A表示燃烧器A处于燃烧状态,燃烧器B处于排烟状态。燃烧所需空气经过换向阀,再通过燃烧室A,被其预热后在燃烧器A中与燃料混合,燃烧生成的火焰加热物料,高温废气通过燃烧器B进入蓄热室 (B处于排烟状态),将其中的蓄热球加热,

再经过换向阀后排往大气。持续一定时间

(如30s)后,控制系统发出换向指令,操作进入模式B所示的状态,此时燃烧器B处于燃烧状态,燃烧器A处于排烟状态:燃烧空气进入蓄热室B时被预热,在燃烧器B中与燃料混合,废气经蓄热室A,将其中蓄热球加热后排往大气。持续与 A过程相同的时间后,又转换到模式A过程,如此交替循环进行。

(3)换向阀

根据文献的报道,在HTAC 技术中,由于必须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实现空气与烟气的频繁切换,因此,换向阀是其关键部件之一。目前使用的换向阀主要有:五通换向阀、直通式四通换向阀和旋转式四通换向阀等。

传统的二位五通换向阀阀位变换是靠空气或电力驱动,一根阀杆有两块阀板,交替开闭不同气体通道,达到换向目的。这种阀体积庞大,采用集中换向,管路系统复杂,如下图所示:

旋转式四通换向阀是角位移阀,不管管道直径多大,阀杆旋转90°就能达到换向目的,所以此阀体积小,动作十分灵活;另外,此阀的特殊密封结构,大大改善了其密封性能,使用寿命比较长。

直通式 (升降开闭式)四通换向阀用一只阀代替了四只阀,使整个换向系统集中简洁。该阀共有4个气体通道,换向时靠气缸或液压缸带动两根阀杆升降,阀杆上的阀板用以开闭不同气体通道,完成空气 (燃气)烟气的换向。这种阀相对较小,采用分散控制方式,使操作更加灵活,从而实现对炉温的精确控制,并可达到均衡的炉温。


相关文章

  • 三段式连续加热炉毕业设计
  • 第一章 综 述 设计的加热炉为三段式连续加热炉 规格:60万吨/年,平炉顶推送式连续加热炉,平炉顶推送式连续加热炉. 年工作时间:7200h . 按物料在炉内的运动的方式可分为: 1步进式炉, 其特征是料胚在炉的移动是靠炉底可动的步进梁做矩 ...查看


  • 工业窑炉简介
  • 目录 目录................................................................................................................... ...查看


  • 加热炉的发展
  • 轧钢加热炉发展动态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国也 因此制定了相应的政策, 并应用高科技手段将能耗和污染降低.近年来, 我国在节能和环保工作上加大了政策力度和投入,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尚 ...查看


  • VOC废气处理技术
  • VOC 废气处理技术 目前,中国的工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环境问题的昌益突出影响到了从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必须控制工业等生产领域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少其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东盛VOC 废气处理 ...查看


  • 快热式热水器出水温度与加热功率的关系
  • 快热式热水器出水温度与加热功率的关系 作者:泰迪诺电热水器 日期:2010-3-10 14:46:31 1度电=1千瓦(kw)功率×1小时工作时间.人体感受舒适的淋浴条件:出水量每分钟3升以上,水温40.C以上.功率与温升的关系:在每分钟2 ...查看


  • 连续热镀锌工艺的现状及发展
  • 内蒙古科技大学 题 目:连续热镀锌工艺的现状及发展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材料成型机控制工程 班 级: 指导老师: 本科生课程论文 连续热镀锌工艺的现状及发展 摘要 本文主要是介绍了带钢连续热镀锌工艺及其改进,包括热镀锌工艺流程.以 ...查看


  • 污泥碳化技术修改
  • 污泥碳化技术 浙江科技学院 建工学院 毛敏敏 给排水072 指导老师 宋亚丽 摘要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工业化.城市污废水处理厂的增设,污泥产生量逐渐增加,污泥处理成了环境的焦点.原有技术包括干燥.填埋.堆肥等工艺只是对污泥进行简单的处理. ...查看


  • 电热膜技术
  • 电热膜技术数据 微型小功率陶瓷电热管 微型小功率陶瓷电热管是利用陶瓷导电釉技术在特种微型陶瓷基管上烧制一层电热膜,电热膜表面光滑.致密,电气性能稳定:在管的两端烧制有将电源引入的银电极,电源可以通过在银电极焊接导线或机械卡接的办法引入:该电 ...查看


  • 蓄热式烧嘴在锻造加热炉上的应用
  • I ndustrial Furnace V ol. 26 N o. 2 Mar. 2004 文章编号:1001-6988(2004) 0220030203 蓄热式烧嘴在锻造加热炉上的应用 王秋生1, 肖延东1, 毕秀红2, 于 杰3 (1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