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三峡]检测题及答案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晴初霜旦 初生牛犊 B. 哀转久绝 巧妙绝伦 ....

C. 不以疾也 深恶痛疾 D. 高猿长啸 拔苗助长 ....

2.下列各句中的“自”与例句中的“自”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有朋自远方来

A .自三峡七百里中 B .自非亭午夜分

C .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 D .不能妄自非薄,引喻失义

二.解释黑体字在句中的意思。

1.自非亭午夜分 自:

2.良多趣味 良:

3.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

4. 不见曦月 曦:

5. 清荣峻茂 峻:

6. 至于夏水襄陵 襄:

7. 林寒涧肃 肃:

8. 或王命急宜 或:

9. 素湍绿潭素:

10. 属引凄异属:

11. 飞漱其间 飞漱

12. 沿溯阻绝 沿:

13. 晴初霜旦 初:

14. 属引凄异 引:

15. 沿溯阻绝 溯:

16. 虽乘奔御风 奔:

17. 绝巘多生怪柏 绝:

18. 良多趣味 良:

三.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

4.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

5.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

6.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7.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四.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的两条理由,同时找出本文中能印证理由的原句抄写 在横线上。

答:理由1:

原 句:

理由2:

原 句:

五.作者说三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文中哪些词句写出了三峡“峻”的特点?

答: 六.《三峡》中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七.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所描写的三峡之水在冬春之时是什么样子的。(4分)

答:(4分)

八.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秋天三峡的景象(不超过10个字)

答:

九.作者从俯视的角度,描写了春冬之时三峡什么样的景物?(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

十.请结合全文内容,推测一下三峡夏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主要原因。(3分)

答:

十一. 李白《早发白帝城》中 “千里江陵一日还” 和“两岸猿声啼不住”的诗句,分别与文中哪些语句

相照应?(4分)

答:

答案:

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A. 晴初霜旦 初生牛犊 B. 哀转久绝 巧妙绝伦 ....

C. 不以疾也 深恶痛疾 D. 高猿长啸 拔苗助长 ....

解析:A. 是“刚刚”的意思,B. 是“消失”、“独一无二”,C. 是“快”“痛恨”,D. 是“悠长”“生长”,

选A 。

2.下列各句中的“自”与例句中的“自”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

例句:有朋自远方来

A .自三峡七百里中 B .自非亭午夜分

C .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 D .不能妄自非薄,引喻失义

二.解释黑体字在句中的意思。

1.自非亭午夜分 自:如果

2.良多趣味 良:的确,实在

3.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同“缺“,空缺

4. 不见曦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5. 清荣峻茂 峻:山高 茂:(草)茂盛

6. 至于夏水襄陵 襄:漫上

7. 林寒涧肃 肃:寂静

8. 或王命急宜 或:有时

9. 素湍绿潭素:白色

10. 属引凄异属:接连不断

11. 飞漱其间 飞漱:急流冲荡

12. 沿溯阻绝 沿:顺流而下

13. 晴初霜旦 初:刚刚

14. 属引凄异 引:延长

15. 沿溯阻绝 溯:逆流而上

16. 虽乘奔御风 奔:奔驰的快马

17. 绝巘多生怪柏 绝:极(最)

18. 良多趣味 良:的确(实在)

三.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阻隔断了。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4.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声音接连不断,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猴啼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5.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6.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月亮。

7.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骑上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飞翔,也没有如此迅速。

四.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的两条理由,同时找出本文中能印证理由的原句抄写 在横线上。

答:理由1:水流急(速度快、水势迅猛、水流湍急等)

原 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风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2:落差大

原 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五.作者说三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文中哪些词句写出了三峡“峻”的特点?

八.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秋天三峡的景象(不超过10个字)

答:林寒水少,猿声凄凉。

九.作者从俯视的角度,描写了春冬之时三峡什么样的景物?(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十.请结合全文内容,推测一下三峡夏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主要原因。(3分)

答:(1)山脉相连 (2)水量巨大 (3)落差巨大 (4)水道狭窄

十一. 李白《早发白帝城》中 “千里江陵一日还” 和“两岸猿声啼不住”的诗句,分别与文中哪些语句

相照应?(4分)

答: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晴初霜旦 初生牛犊 B. 哀转久绝 巧妙绝伦 ....

C. 不以疾也 深恶痛疾 D. 高猿长啸 拔苗助长 ....

2.下列各句中的“自”与例句中的“自”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有朋自远方来

A .自三峡七百里中 B .自非亭午夜分

C .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 D .不能妄自非薄,引喻失义

二.解释黑体字在句中的意思。

1.自非亭午夜分 自:

2.良多趣味 良:

3.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

4. 不见曦月 曦:

5. 清荣峻茂 峻:

6. 至于夏水襄陵 襄:

7. 林寒涧肃 肃:

8. 或王命急宜 或:

9. 素湍绿潭素:

10. 属引凄异属:

11. 飞漱其间 飞漱

12. 沿溯阻绝 沿:

13. 晴初霜旦 初:

14. 属引凄异 引:

15. 沿溯阻绝 溯:

16. 虽乘奔御风 奔:

17. 绝巘多生怪柏 绝:

18. 良多趣味 良:

三.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

4.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

5.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

6.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7.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四.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的两条理由,同时找出本文中能印证理由的原句抄写 在横线上。

答:理由1:

原 句:

理由2:

原 句:

五.作者说三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文中哪些词句写出了三峡“峻”的特点?

答: 六.《三峡》中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七.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所描写的三峡之水在冬春之时是什么样子的。(4分)

答:(4分)

八.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秋天三峡的景象(不超过10个字)

答:

九.作者从俯视的角度,描写了春冬之时三峡什么样的景物?(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

十.请结合全文内容,推测一下三峡夏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主要原因。(3分)

答:

十一. 李白《早发白帝城》中 “千里江陵一日还” 和“两岸猿声啼不住”的诗句,分别与文中哪些语句

相照应?(4分)

答:

答案:

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A. 晴初霜旦 初生牛犊 B. 哀转久绝 巧妙绝伦 ....

C. 不以疾也 深恶痛疾 D. 高猿长啸 拔苗助长 ....

解析:A. 是“刚刚”的意思,B. 是“消失”、“独一无二”,C. 是“快”“痛恨”,D. 是“悠长”“生长”,

选A 。

2.下列各句中的“自”与例句中的“自”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

例句:有朋自远方来

A .自三峡七百里中 B .自非亭午夜分

C .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 D .不能妄自非薄,引喻失义

二.解释黑体字在句中的意思。

1.自非亭午夜分 自:如果

2.良多趣味 良:的确,实在

3.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同“缺“,空缺

4. 不见曦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5. 清荣峻茂 峻:山高 茂:(草)茂盛

6. 至于夏水襄陵 襄:漫上

7. 林寒涧肃 肃:寂静

8. 或王命急宜 或:有时

9. 素湍绿潭素:白色

10. 属引凄异属:接连不断

11. 飞漱其间 飞漱:急流冲荡

12. 沿溯阻绝 沿:顺流而下

13. 晴初霜旦 初:刚刚

14. 属引凄异 引:延长

15. 沿溯阻绝 溯:逆流而上

16. 虽乘奔御风 奔:奔驰的快马

17. 绝巘多生怪柏 绝:极(最)

18. 良多趣味 良:的确(实在)

三.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阻隔断了。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4.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声音接连不断,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猴啼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5.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6.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月亮。

7.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骑上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飞翔,也没有如此迅速。

四.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的两条理由,同时找出本文中能印证理由的原句抄写 在横线上。

答:理由1:水流急(速度快、水势迅猛、水流湍急等)

原 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风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2:落差大

原 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五.作者说三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文中哪些词句写出了三峡“峻”的特点?

八.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秋天三峡的景象(不超过10个字)

答:林寒水少,猿声凄凉。

九.作者从俯视的角度,描写了春冬之时三峡什么样的景物?(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十.请结合全文内容,推测一下三峡夏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主要原因。(3分)

答:(1)山脉相连 (2)水量巨大 (3)落差巨大 (4)水道狭窄

十一. 李白《早发白帝城》中 “千里江陵一日还” 和“两岸猿声啼不住”的诗句,分别与文中哪些语句

相照应?(4分)

答: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相关文章

  • [三峡]中考题集锦参考答案
  • 三峡>习题 一.1.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悬泉瀑布,飞溯其间3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二.阅读<三峡>,完成11-15题.(10分) ⒒① ...查看


  • (苏教版)七上文言文
  • 2010年中考总复习·七(上) 文言文练习 <古代寓言二则>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郑人买履( ) (2)遂( )不得履 (3)宁( )信度 ... (4)遽( )契( )其舟 (5)先自度( )其足 ... (6)宁 ...查看


  • 郦道元[三峡]中考阅读精选(附答案)
  • 三  峡 郦道元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 ...查看


  • 三峡中考试题
  • 三年中考题<三峡>专练 一.(2006黄冈非课改) 三 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 ...查看


  • 2016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 语文 (含答案)
  • 云南省曲靖市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题,其中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倔强(ju é) 丰硕(shu î) 慰藉(j í) 头晕 ...查看


  • 课内文言文复习--三峡
  • 课内文言文复习--三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书下注释中的重点词语.句子的翻译,学较为准确地掌握. 能力目标:准确理解文章内容,并能灵活分析各种阅读题. 情感目标:深入理解三峡的险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河山.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中重 ...查看


  • 小石潭记09-11中考题及答案
  • 2009-2011年全国历年中考文言文汇编:<小石潭记> 2009年 1. 南京市(09江苏省)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 ...查看


  • 文言文阅读检测2011
  • <曹刿论战> 1.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鲁国为什么能够以弱胜强战胜齐军. (3分) 2. 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2分) 3.阅读第①段,说说曹刿为什么要提出"战则请从". ...查看


  • 文言文山水篇比较阅读
  • 中考山水类文言文比较阅读题 一.[参考范围]:<三峡>.<湖心亭看雪>.<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 二.[比较阅读训练题] (一).<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