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与鲁迅的恩怨:[阿Q正传]中的讥讽是何缘故

来源:人民网-文史频道

其实,这并不是鲁迅第一次在作品中影射顾颉刚,最早的可以追溯到一九二一年发表的《阿Q正传》。在小说第一章序里就阿Q的名字,到底是阿桂还是阿贵,鲁迅借题发挥,稍带讽刺了胡适及顾颉刚……

本文摘自《民国教授往事》, 汪修荣著,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我一生中第一次碰到的大钉子是鲁迅对我过不去。

——顾颉刚

我真想不到,在厦门那么反对民党,使兼士愤愤的顾颉刚,竟到这里来做教授了,那么,这里的情形,难免要变成厦大,硬直者逐,改革者开除。而且据我看来,或者会比不上厦大,这是我新得的感觉。我已于上星四辞去一切职务,脱离中大了。

——鲁迅致孙伏园

作为古史辨派创始人和国学大师,顾颉刚一生与同时代许多名人学者过从甚密,有的关系非同一般,其中与鲁迅的关系最富戏剧性,也最值得玩味。这里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自也是十分复杂,难以一言蔽之。

顾颉刚与鲁迅之间真正的冲突发生在厦大共事期间,在此之前,两人虽同在北京,并没有多少直接的接触,如果说两人之间有什么联系,顾颉刚至多是因为鲁迅与胡适、陈源的论战,间接受到一些波及。两人真正接触,是在一九二六年应聘厦门大学,成为同事之后。二人成为厦大同事之后,各种因素凑合到一起,冲突也就在所难免,最后竟发展到分道扬镳甚至势同水火的地步,这不仅是顾颉刚没有想到的,大约也是鲁迅始料未及的。顾颉刚后来在自传中感慨地说:“我一生中第一次碰到的大钉子是鲁迅对我过不去。”虽是一家之言,却足见此事对他影响之深。

厦门大学是爱国华侨陈嘉庚捐资兴建的,一九二一年正式开办,到一九二六年秋,学校已拥有师生四百多人。当时,担任校长的是英籍新加坡华人医学博士林文庆。考虑到林语堂是福建人,兄弟又多在厦门,林氏便聘请林语堂回厦门大学担任文科主任和国学研究院总秘书,筹备厦大国学研究院。林氏聘请林语堂到厦大,目的是想借助林语堂的影响网罗一批名教授,扩大厦大的影响。林语堂到厦大后,果然不负众望,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替厦大从北京聘请了沈兼士、鲁迅、孙伏园、顾颉刚等一批知名教授。

当时北京正处于北洋军阀的高压统治,北大又经常欠薪,头一年的薪水第二年还发不下来,许多教授生活十分困顿。此时,厦大根据陈嘉庚的意思,对名教授薪水从优,条件也远比北京丰厚,因此对一些教授还是有一定诱惑力的。这也是一些人愿意南下的一个原因。当时厦大给鲁迅的薪水大约是每月四百元,主要讲中国文学史和小说史。鲁迅接受聘请后于九月四日到厦门。

鲁迅到厦大,除了不满北京的政治气氛外,主要是因为林语堂的关系。林语堂是语丝社成员,虽比鲁迅小十四岁,两人却一向关系不错,鲁迅可以说是出于朋友间的帮忙才来的。这一点从鲁迅的朋友川岛(章廷谦)文章中也得到证实:“我们怎么忽然会从北京路远迢迢地赶到厦门大学去的呢?主要是因为林语堂的关系;他要回到厦门大学去做文科主任,并且厦门大学要创办国学研究所,就把我们拉去了。”(川岛《和鲁迅先生在厦门相处的日子里》)

【1】 【2】 【3】 【4】 【5】 【6】

来源:人民网-文史频道

其实,这并不是鲁迅第一次在作品中影射顾颉刚,最早的可以追溯到一九二一年发表的《阿Q正传》。在小说第一章序里就阿Q的名字,到底是阿桂还是阿贵,鲁迅借题发挥,稍带讽刺了胡适及顾颉刚……

本文摘自《民国教授往事》, 汪修荣著,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我一生中第一次碰到的大钉子是鲁迅对我过不去。

——顾颉刚

我真想不到,在厦门那么反对民党,使兼士愤愤的顾颉刚,竟到这里来做教授了,那么,这里的情形,难免要变成厦大,硬直者逐,改革者开除。而且据我看来,或者会比不上厦大,这是我新得的感觉。我已于上星四辞去一切职务,脱离中大了。

——鲁迅致孙伏园

作为古史辨派创始人和国学大师,顾颉刚一生与同时代许多名人学者过从甚密,有的关系非同一般,其中与鲁迅的关系最富戏剧性,也最值得玩味。这里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自也是十分复杂,难以一言蔽之。

顾颉刚与鲁迅之间真正的冲突发生在厦大共事期间,在此之前,两人虽同在北京,并没有多少直接的接触,如果说两人之间有什么联系,顾颉刚至多是因为鲁迅与胡适、陈源的论战,间接受到一些波及。两人真正接触,是在一九二六年应聘厦门大学,成为同事之后。二人成为厦大同事之后,各种因素凑合到一起,冲突也就在所难免,最后竟发展到分道扬镳甚至势同水火的地步,这不仅是顾颉刚没有想到的,大约也是鲁迅始料未及的。顾颉刚后来在自传中感慨地说:“我一生中第一次碰到的大钉子是鲁迅对我过不去。”虽是一家之言,却足见此事对他影响之深。

厦门大学是爱国华侨陈嘉庚捐资兴建的,一九二一年正式开办,到一九二六年秋,学校已拥有师生四百多人。当时,担任校长的是英籍新加坡华人医学博士林文庆。考虑到林语堂是福建人,兄弟又多在厦门,林氏便聘请林语堂回厦门大学担任文科主任和国学研究院总秘书,筹备厦大国学研究院。林氏聘请林语堂到厦大,目的是想借助林语堂的影响网罗一批名教授,扩大厦大的影响。林语堂到厦大后,果然不负众望,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替厦大从北京聘请了沈兼士、鲁迅、孙伏园、顾颉刚等一批知名教授。

当时北京正处于北洋军阀的高压统治,北大又经常欠薪,头一年的薪水第二年还发不下来,许多教授生活十分困顿。此时,厦大根据陈嘉庚的意思,对名教授薪水从优,条件也远比北京丰厚,因此对一些教授还是有一定诱惑力的。这也是一些人愿意南下的一个原因。当时厦大给鲁迅的薪水大约是每月四百元,主要讲中国文学史和小说史。鲁迅接受聘请后于九月四日到厦门。

鲁迅到厦大,除了不满北京的政治气氛外,主要是因为林语堂的关系。林语堂是语丝社成员,虽比鲁迅小十四岁,两人却一向关系不错,鲁迅可以说是出于朋友间的帮忙才来的。这一点从鲁迅的朋友川岛(章廷谦)文章中也得到证实:“我们怎么忽然会从北京路远迢迢地赶到厦门大学去的呢?主要是因为林语堂的关系;他要回到厦门大学去做文科主任,并且厦门大学要创办国学研究所,就把我们拉去了。”(川岛《和鲁迅先生在厦门相处的日子里》)

【1】 【2】 【3】 【4】 【5】 【6】


相关文章

  • 陈西滢曾讥讽鲁迅抄袭 顾颉刚之女回忆录揭开真相
  • 陈西滢曾讥讽鲁迅抄袭 顾颉刚之女回忆录揭开真相 2010年07月12日14:45 人民网 讥讽鲁迅"抄袭" 陈西滢,原名陈源,曾留学英国,1922年回国,任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是"现代评论派"的代表人 ...查看


  • 鲁迅与周作人) 1
  • 鲁迅与周作人 [鲁迅本没啥了不起的,也就是一笔杆子.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的笔杆子总能被不同的人当枪杆子使,相互开火.文人嘛,鲁迅也许就是一盒万金油.关键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读者那里能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鲁迅与周作人平分了新文学的天下.] [北 ...查看


  • 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两个循环
  • 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两个循环 中国文化传统个人集体孰重 现代研究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人往往会提出一个问题:中国的传统究竟是偏重于集体主义(collectivism )呢,还是偏重于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 )?这个问题并不容易答复.如 ...查看


  • 20世纪前期欧美的鲁迅翻译和研究
  • 国外鲁迅研究述论 鲁迅研究月刊 年第 期 世纪前期欧美的鲁迅翻译和研究 回 王家平 鲁迅及其作品进入西方人的视野是 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的事.当时,给欧洲带来毁灭性影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不久,欧美知识界开始反思西方文明的种种弊端,一些有识 ...查看


  • 鲁迅简介 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故事是怎么样的?
  • 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的小说作品<啊Q正传>.<呐喊>.<彷徨>是非常畅销的小说集.除了他的作品外,鲁迅与第二任妻子许广平的爱情故事也是一直被后人所歌颂. 那么您知道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故事是怎么样的 ...查看


  • 竺可桢日记
  • 民国四大日记"海选"-- <竺可桢日记>与民国日记(一) 如果要选民国四大日记,以笔者个人十多年的阅读经验而言,这四大日记应该是<竺可桢日记><顾颉刚日记>.金毓黻<静晤室日记& ...查看


  • 论鲁迅小说
  • 论鲁迅小说对"看客心理"的批判 摘要:鲁迅毕生从事着国民性的批判工作,对看客现象的揭示和批判,是他国民性批判的一个最主要的内容. 这一切都源于他作为文学启蒙这一使命感以及对中国社会历史的深刻认识,源于他对于我们民族深沉的 ...查看


  • 郭沫若与鲁迅屡屡失之交臂的原因
  • 最初的印象 1920年10月,郭沫若在<学灯>增刊上第一次读到鲁迅的小说,那就是<头发的故事>.他认为鲁迅的观察很深刻,笔调很简练,又"觉得他的感触太枯燥,色调暗淡,总有点和自己的趣味相反驳."郭 ...查看


  • 北大教授推荐书目汇总
  • 张岱年:我最喜爱的书 <周易大传>.<孟子>.<庄子>.<史记>.<通鉴>.<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哲学笔记>.&l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