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后答案

第一章 逻辑代数基础

1.1 、用布尔代数的基本公式和规则证明下列等式。

1.2 、求下列函数的反函数。

1.3 、写出下列函数的对偶式。

1.4 、证明函数 F 为自对偶函数。

1.5 、用公式将下列函数化简为最简 “与或”式。

1.6 、逻辑函数

B 、 C 、 D 、的输入波形如图所示,画出逻辑函数 F 的波形。

。若 A 、

1.7 、逻辑函数 F 1 、 F 2 、 F 3 的逻辑图如图 2 — 35 所示,证明 F 1 =F 2 =F 3 。

1.8 、给出“与非”门、“或非”门及“异或”门逻辑符号如图 2 — 36 ( a )所示,若 A 、 B 的波形如图 2 — 36 ( b ),画出 F 1 、 F 2 、 F 3 波形图。

1.9 、用卡诺图将下列函数化为最简“与或”式。

1.10 、将下列具有无关最小项的函数化为最简“与或”式;

1.11 、用卡诺图将下列函数化为最简“与或”式;

1.12 用卡诺图化简下列带有约束条件的逻辑函数

1.13 、用最少的“与非”门画出下列多输出逻辑函数的逻辑图。

第二章 门电路

2.1 由 TTL 门组成的电路如图 2.1 所示,已知它们的输入短路电流为 I is =1.6mA ,高电平输入漏电流 I iH = 40。试问:当 A=B=1 时, G 1 的 灌 电流(拉,灌)为 3.2mA ; A=0

时, G 1 的 拉 电流(拉,灌)为120。

2.2 图 2.2 中示出了某门电路的特性曲线,试据此确定它的下列参数:输出高电平 U OH = 3V ;输出低电平 U OL = 0.3V ;输入短路电流 I iS = 1.4mA ;高电平输入漏电流 I iH = 0.02mA ;阈值电平 U T = 1.5V ;开门电平 U ON = 1.5V ;关门电平 U OFF = 1.5V ;低电平噪声容限 U NL = 1.2V ;高电平噪声容限 U NH = 1.5V ;最大灌电流 I OLmax = 15mA ;扇出系数 N= 10 .

2.3 TTL 门电路输入端悬空时,应视为 高电平 ;(高电平,低电平,不定)此时如用万用表测量其电压,读数约为 1.4V ( 3.6V , 0V , 1.4V )。

2.4 CT74 、 CT74H 、 CT74S 、 CT74LS 四个系列的 TTL 集成电路,其中功耗最小的为 CT74LS ;速度最快的为 CT74S ;综合性能指标最好的为 CT74LS 。

2.5 CMOS 门电路的特点:静态功耗 极低 (很大,极低);而动态功耗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而 增加 (增加,减小,不变);输入电阻 很大 ( 很大,很小);噪声容限 高 (高,低,等)于 TTL 门。

2.6 集电极开路门( OC 门)在使用时须在 输出与电源 之间接一电阻(输出与地,输出与输入,输出与电源)。

2.7

若 G 2 的悬空的输入端接至 0.3V ,结果如下表

2.9 输入悬空时为高电平, M= “ 0 ” , V M =0.2V , 三态门输出为高阻, M 点电位由后面“与或非”门的输入状态决定,后面与门中有一输入为 0 ,所以 V M =0V 。

2.10

2.11 上图中门 1 的输出端断了,门 2 、 3 、 4 为高电平输入,此时 V M =1.6V 左右。

2.12 不能正常工作,因为

不能同时有效,即不能同时为低电平。

2.13 图为由 TTL “与非”门组成的电路,输入 A 、 B 的波形如图所示,试画出 V 0 的波形。

2.14 图中门 1 、 2 、 3 均为 TTL 门电路,平均延迟时间为 20ns ,画出 V O 的波形。

2--8

1 、 Y 1 =ABCDE Y 2 =A+B+C+D+E

2 、该扩展方法不适用于 TTL 门电路。对与门而言,当扩展端 C=0.3V 时,其输入电压约为 1V ,已大于 U iLmax (0.8V) ;对或门而言,当扩展端 C=U OHmin =2.4V 时,其输入电压约为 1.7V ,已小于 U iHmin (2V) ; 2--9

2--10 乙的说法正确,因为该点的电压有可能是变化的,此时万用表测得的是电压的平均值, 1.8V 的读数完全正常。

3.6 结果如下表:

3.7 1. 真值表 : 3. 表达式: F 2 =M ,

3.8 1 、真值表

3.9

3.11

3.12 把 BCD 8421 码 转换为 BCD 5421 码 ,前五个数码不需改变,后五个数码加 3 。据此可得加数低两位的卡诺图,所以

3.14 1 、

2 、用八选一数据选择器和门电路实现。

3.15 用 8 选 1 数据选择器实现下列函数:

第四章 触发器和定时器

4.1

4.2 ( 1 )特性表 (CP=0 时,保持; CP=1 时如下表 )(2) 特性方程

(3) 该电路为锁存器(时钟型 D 触发器)。 CP=0 时,不接收 D 的数据; CP=1 时,把数据锁存。 ( 但该电路有空翻 )

4.3 (1) 、 C=0 时该电路属于组合电路; C=1 时是时序电路。

(2) 、

(3) 、输出 Q 的波形如下图。

4.4

4.5

4.6

4.7 1 、 CP 作用下的输出 Q 1 Q 2 和 Z 的波形如下图; 2 、 Z 对 CP 三分频。

4.8 由

得 D 触发器转换为 J-K 触发器的逻

辑图如下面的左图;而将 J-K 触发器转换为 D 触发器的逻辑图如下面的右图。

4.11 1 、 555 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 2 、 u c, u o 1 , u o 2 的波形

3 、 u o 1 的频率

,u o 2 的频率 f 2 =158H z

4 、如果在 555 定时器的第 5 脚接入 4V 的电压源,则 u o 1 的频率变为

4.12 图 (a) 是由 555 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电路。 1 、工作原理(略);

2 、暂稳态维持时间 t w =1.1RC=10ms(C 改为 13 、 u c 和 u o 的波形如下图:

) ;

4 、若 u i 的低电平维持时间为 15m s ,要求暂稳态维持时间 t w 不变,可加入微分电路

4.13 由 555 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如图 (a) 所示 1 、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如左下图; 2 、 u o 的波形如右下图;

3 、为使电路能识别出 u i 中的第二个尖峰,应降低 555 定时器 5 脚的电压至 3V 左右。

4 、在 555 定时器的 7 脚能得到与 3 脚一样的信号,只需在 7 脚与电源之间接一电阻。

4.14 延迟时间 t d =1.1 × 1 × 10=11s

扬声器发出声音的频率

第五章 时序数字电路

5.1 解:

5.2 解:

5.3 解:

逻辑功能:可自启动的同步五进制加法计数器。

5.4

逻辑功能:移位寄存器型四进制计数器。

5.5

5.6 解:( 1 )当 X 1 X 2 = “ 00 ” ;初始状态为“ 00 ” 时:

逻辑功能: 电路实现 2 分频。

( 2 )当 X 1 X 2 = “ 01 ”;初始状态为“ 00 ”时

逻辑功能: 电路实现 3 分频。

( 3 )当 X 1 X 2 = “ 11 ” ;初始状态为“ 00 ” 时:

逻辑功能: 电路实现 4 分频。

5.7

5.8 (1) 基本 R-S 触发器 ( × ) ; (2) 同步 R-S 触发器( × ); (3) 主从 J-K 触发器 ( 能 ); (4) 维持阻塞 D 触发器 ( 能 ); (5) 边沿 J-K 触发器 ( 能 ) ; (6) CMOS 主从 D 触发器(能 )。

5.9 根据题意,很容易画出下面的逻辑图:

5.10 解:四种状态应使用 2 个触发器。设: Q 1 =Y 1 , Q 0 =Y 0 用 D 触发器设计;

5.11 解:用 J — K 触发器设计一个 4 进制计数器, Q 1 Q 0 为变量译码器的输入。

5.12 解:

5.13 解:设 S 0 :初始及检测成功状态; S 1 :输入一个“ 1 ” 状态; S 2 :输入“ 10 ” 状态;

S 3 :输入“ 101 ” 状态; X :输入; Z :输出。

从 JK 的卡诺图可以看出电路

简化结果相似,以方案三画逻辑电路 5.14 解:从时序图可得出状态图为:

5.15 解:方法一:从时序图中可以看出将 Y 1 、 Y 2 、 Z 为输出时,每经过 8 个时钟为一个循环。

同理,从卡诺图可以求出:

方法二:从时序图中可以看出 Y 1 Y 2 的状态为 00 → 11 → 01 → 10 → 00 。 设:

则状态图、状态表为:

显然,方法二的结果比方法一的结果要简单得多。其逻辑图为:

5.16 解: ZW 的状态为 00 、 01 、 10 、 11 ,所以设: 输出 Z=Q 1 ; W=Q 0 ;输入:

X

5.17 解: 1 、状态转换图

2.Qd 对 CP 十分频, Qd 的占空比是 50% 。

5.18 答案: 图 (a) 是七进制计数器,图 (b) 是十进制计数器,图 (c) 是十进制计数器 (6 7 ... 15 6)

1 、若将图 (a) 中与非门 G 的输出改接至 C r 端,而令 L D =1 ,电路变为六进制

2 、图 (b) 电路的输出采用的是余 三码 。

5.19 答案:方法是用 90 ÷ 16=5 „ 10 ,高位用 0101 作译码状态 , 低位用 1010 作译码状态,由此得到了置数端 L D 的连接方式。

5.20 答案:图 (a) 为三进制,图 (b) 为四进制,图 (c) 为七进制,图 (d) 为十二进制,图 (e) 为三十七进制

5.21 解: 1. 对应 CP 的输出 Q a Q d Q c 和 Qb 的波形和状态转换图如下图:

2 、按 Q a Q d Q c Qb 顺序电路给出的是 BCD 5421 码

3 、按 Q d Q c QbQ a 顺序电路给出的编码如下图:

5.22 答案: 当 MN 为各种不同输入时,可组成四种不同进制的计数器

第六章 大规模集成电路

6.1 填空

1 、按构成材料的不同,存储器可分为磁芯和半导体存储器两种。磁芯存储器利用 正负剩磁 来存储数据;而半导体存储器利用 器件的开关状态 来存储数据。两者相比,前者一般容量较 大 ;而后者具有速度 快 的特点。

2 、半导体存储器按功能分有 ROM 和 RAM 两种。

3 、 ROM 主要由 地址译码器 和 存储矩阵 两部分组成。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 ROM 可分为 固定内容的 ROM 、 PROM 和 EPROM 三种。

4 、某 EPROM 有 8 数据线, 13 位地址线,则其存储容量为 2 13 × 8 。 5 、 PLA 一般由 与 ROM 、 或 ROM 和 反馈逻辑网络 三部分组成。

6.2

6.3

6.4

6.5

6.6

第七章 数模与模数转换器

7.1 填空

1 、 8 位 D/A 转换器当输入数字量只有最高位为高电平时输出电压为 5V, 若只有最低位为高电平,则输出电压为 40mV 。若输入为 10001000 ,则输出电压为 5.32V 。

2 、 A/D 转换的一般步骤包括 采样 、 保持 、 量化 和 编码 。

3 、已知被转换信号的上限频率为 10kH Z ,则 A/D 转换器的采样频率应高于 20kH Z 。完成一次转换所用时间应小于

4 、衡量 A/D 转换器性能的两个主要指标是 精度 和 速度 。

5 、就逐次逼近型和双积分型两种 A/D 转换器而言, 双积分型 抗干扰能力强;逐次逼近型 转换速度快。

7.2

7.3

首先将二进制计数器清零,使 U o =0 。加上输入信号( U i >0) ,比较器 A 输出高电平,打开与门 G ,计数器开始计数, U o 增加。同时 U i 亦增加,若 U i >U o ,继续计数,反之停止计数。但只要 U o 未达到输入信号的峰值,就会增加,只有当 U o =U imax 时,才会永远关闭门 G ,使之得以保持。

7.4

1 、若被检测电压 U I(max) =2V ,要求能分辨的最小电压为 0.1mV, 则二进制计数器的容量应大于 20000 ;需用 15 位二进制计数器

2 、若时钟频率 f CP =200kH Z ,则采样时间 T 1 =2 15 × 5=163.8ms 3 、RC=409.5ms

7.5 1 、完成一次转换需要 36

2 、 A/D 转换器的输出为 01001111

第一章 逻辑代数基础

1.1 、用布尔代数的基本公式和规则证明下列等式。

1.2 、求下列函数的反函数。

1.3 、写出下列函数的对偶式。

1.4 、证明函数 F 为自对偶函数。

1.5 、用公式将下列函数化简为最简 “与或”式。

1.6 、逻辑函数

B 、 C 、 D 、的输入波形如图所示,画出逻辑函数 F 的波形。

。若 A 、

1.7 、逻辑函数 F 1 、 F 2 、 F 3 的逻辑图如图 2 — 35 所示,证明 F 1 =F 2 =F 3 。

1.8 、给出“与非”门、“或非”门及“异或”门逻辑符号如图 2 — 36 ( a )所示,若 A 、 B 的波形如图 2 — 36 ( b ),画出 F 1 、 F 2 、 F 3 波形图。

1.9 、用卡诺图将下列函数化为最简“与或”式。

1.10 、将下列具有无关最小项的函数化为最简“与或”式;

1.11 、用卡诺图将下列函数化为最简“与或”式;

1.12 用卡诺图化简下列带有约束条件的逻辑函数

1.13 、用最少的“与非”门画出下列多输出逻辑函数的逻辑图。

第二章 门电路

2.1 由 TTL 门组成的电路如图 2.1 所示,已知它们的输入短路电流为 I is =1.6mA ,高电平输入漏电流 I iH = 40。试问:当 A=B=1 时, G 1 的 灌 电流(拉,灌)为 3.2mA ; A=0

时, G 1 的 拉 电流(拉,灌)为120。

2.2 图 2.2 中示出了某门电路的特性曲线,试据此确定它的下列参数:输出高电平 U OH = 3V ;输出低电平 U OL = 0.3V ;输入短路电流 I iS = 1.4mA ;高电平输入漏电流 I iH = 0.02mA ;阈值电平 U T = 1.5V ;开门电平 U ON = 1.5V ;关门电平 U OFF = 1.5V ;低电平噪声容限 U NL = 1.2V ;高电平噪声容限 U NH = 1.5V ;最大灌电流 I OLmax = 15mA ;扇出系数 N= 10 .

2.3 TTL 门电路输入端悬空时,应视为 高电平 ;(高电平,低电平,不定)此时如用万用表测量其电压,读数约为 1.4V ( 3.6V , 0V , 1.4V )。

2.4 CT74 、 CT74H 、 CT74S 、 CT74LS 四个系列的 TTL 集成电路,其中功耗最小的为 CT74LS ;速度最快的为 CT74S ;综合性能指标最好的为 CT74LS 。

2.5 CMOS 门电路的特点:静态功耗 极低 (很大,极低);而动态功耗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而 增加 (增加,减小,不变);输入电阻 很大 ( 很大,很小);噪声容限 高 (高,低,等)于 TTL 门。

2.6 集电极开路门( OC 门)在使用时须在 输出与电源 之间接一电阻(输出与地,输出与输入,输出与电源)。

2.7

若 G 2 的悬空的输入端接至 0.3V ,结果如下表

2.9 输入悬空时为高电平, M= “ 0 ” , V M =0.2V , 三态门输出为高阻, M 点电位由后面“与或非”门的输入状态决定,后面与门中有一输入为 0 ,所以 V M =0V 。

2.10

2.11 上图中门 1 的输出端断了,门 2 、 3 、 4 为高电平输入,此时 V M =1.6V 左右。

2.12 不能正常工作,因为

不能同时有效,即不能同时为低电平。

2.13 图为由 TTL “与非”门组成的电路,输入 A 、 B 的波形如图所示,试画出 V 0 的波形。

2.14 图中门 1 、 2 、 3 均为 TTL 门电路,平均延迟时间为 20ns ,画出 V O 的波形。

2--8

1 、 Y 1 =ABCDE Y 2 =A+B+C+D+E

2 、该扩展方法不适用于 TTL 门电路。对与门而言,当扩展端 C=0.3V 时,其输入电压约为 1V ,已大于 U iLmax (0.8V) ;对或门而言,当扩展端 C=U OHmin =2.4V 时,其输入电压约为 1.7V ,已小于 U iHmin (2V) ; 2--9

2--10 乙的说法正确,因为该点的电压有可能是变化的,此时万用表测得的是电压的平均值, 1.8V 的读数完全正常。

3.6 结果如下表:

3.7 1. 真值表 : 3. 表达式: F 2 =M ,

3.8 1 、真值表

3.9

3.11

3.12 把 BCD 8421 码 转换为 BCD 5421 码 ,前五个数码不需改变,后五个数码加 3 。据此可得加数低两位的卡诺图,所以

3.14 1 、

2 、用八选一数据选择器和门电路实现。

3.15 用 8 选 1 数据选择器实现下列函数:

第四章 触发器和定时器

4.1

4.2 ( 1 )特性表 (CP=0 时,保持; CP=1 时如下表 )(2) 特性方程

(3) 该电路为锁存器(时钟型 D 触发器)。 CP=0 时,不接收 D 的数据; CP=1 时,把数据锁存。 ( 但该电路有空翻 )

4.3 (1) 、 C=0 时该电路属于组合电路; C=1 时是时序电路。

(2) 、

(3) 、输出 Q 的波形如下图。

4.4

4.5

4.6

4.7 1 、 CP 作用下的输出 Q 1 Q 2 和 Z 的波形如下图; 2 、 Z 对 CP 三分频。

4.8 由

得 D 触发器转换为 J-K 触发器的逻

辑图如下面的左图;而将 J-K 触发器转换为 D 触发器的逻辑图如下面的右图。

4.11 1 、 555 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 2 、 u c, u o 1 , u o 2 的波形

3 、 u o 1 的频率

,u o 2 的频率 f 2 =158H z

4 、如果在 555 定时器的第 5 脚接入 4V 的电压源,则 u o 1 的频率变为

4.12 图 (a) 是由 555 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电路。 1 、工作原理(略);

2 、暂稳态维持时间 t w =1.1RC=10ms(C 改为 13 、 u c 和 u o 的波形如下图:

) ;

4 、若 u i 的低电平维持时间为 15m s ,要求暂稳态维持时间 t w 不变,可加入微分电路

4.13 由 555 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如图 (a) 所示 1 、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如左下图; 2 、 u o 的波形如右下图;

3 、为使电路能识别出 u i 中的第二个尖峰,应降低 555 定时器 5 脚的电压至 3V 左右。

4 、在 555 定时器的 7 脚能得到与 3 脚一样的信号,只需在 7 脚与电源之间接一电阻。

4.14 延迟时间 t d =1.1 × 1 × 10=11s

扬声器发出声音的频率

第五章 时序数字电路

5.1 解:

5.2 解:

5.3 解:

逻辑功能:可自启动的同步五进制加法计数器。

5.4

逻辑功能:移位寄存器型四进制计数器。

5.5

5.6 解:( 1 )当 X 1 X 2 = “ 00 ” ;初始状态为“ 00 ” 时:

逻辑功能: 电路实现 2 分频。

( 2 )当 X 1 X 2 = “ 01 ”;初始状态为“ 00 ”时

逻辑功能: 电路实现 3 分频。

( 3 )当 X 1 X 2 = “ 11 ” ;初始状态为“ 00 ” 时:

逻辑功能: 电路实现 4 分频。

5.7

5.8 (1) 基本 R-S 触发器 ( × ) ; (2) 同步 R-S 触发器( × ); (3) 主从 J-K 触发器 ( 能 ); (4) 维持阻塞 D 触发器 ( 能 ); (5) 边沿 J-K 触发器 ( 能 ) ; (6) CMOS 主从 D 触发器(能 )。

5.9 根据题意,很容易画出下面的逻辑图:

5.10 解:四种状态应使用 2 个触发器。设: Q 1 =Y 1 , Q 0 =Y 0 用 D 触发器设计;

5.11 解:用 J — K 触发器设计一个 4 进制计数器, Q 1 Q 0 为变量译码器的输入。

5.12 解:

5.13 解:设 S 0 :初始及检测成功状态; S 1 :输入一个“ 1 ” 状态; S 2 :输入“ 10 ” 状态;

S 3 :输入“ 101 ” 状态; X :输入; Z :输出。

从 JK 的卡诺图可以看出电路

简化结果相似,以方案三画逻辑电路 5.14 解:从时序图可得出状态图为:

5.15 解:方法一:从时序图中可以看出将 Y 1 、 Y 2 、 Z 为输出时,每经过 8 个时钟为一个循环。

同理,从卡诺图可以求出:

方法二:从时序图中可以看出 Y 1 Y 2 的状态为 00 → 11 → 01 → 10 → 00 。 设:

则状态图、状态表为:

显然,方法二的结果比方法一的结果要简单得多。其逻辑图为:

5.16 解: ZW 的状态为 00 、 01 、 10 、 11 ,所以设: 输出 Z=Q 1 ; W=Q 0 ;输入:

X

5.17 解: 1 、状态转换图

2.Qd 对 CP 十分频, Qd 的占空比是 50% 。

5.18 答案: 图 (a) 是七进制计数器,图 (b) 是十进制计数器,图 (c) 是十进制计数器 (6 7 ... 15 6)

1 、若将图 (a) 中与非门 G 的输出改接至 C r 端,而令 L D =1 ,电路变为六进制

2 、图 (b) 电路的输出采用的是余 三码 。

5.19 答案:方法是用 90 ÷ 16=5 „ 10 ,高位用 0101 作译码状态 , 低位用 1010 作译码状态,由此得到了置数端 L D 的连接方式。

5.20 答案:图 (a) 为三进制,图 (b) 为四进制,图 (c) 为七进制,图 (d) 为十二进制,图 (e) 为三十七进制

5.21 解: 1. 对应 CP 的输出 Q a Q d Q c 和 Qb 的波形和状态转换图如下图:

2 、按 Q a Q d Q c Qb 顺序电路给出的是 BCD 5421 码

3 、按 Q d Q c QbQ a 顺序电路给出的编码如下图:

5.22 答案: 当 MN 为各种不同输入时,可组成四种不同进制的计数器

第六章 大规模集成电路

6.1 填空

1 、按构成材料的不同,存储器可分为磁芯和半导体存储器两种。磁芯存储器利用 正负剩磁 来存储数据;而半导体存储器利用 器件的开关状态 来存储数据。两者相比,前者一般容量较 大 ;而后者具有速度 快 的特点。

2 、半导体存储器按功能分有 ROM 和 RAM 两种。

3 、 ROM 主要由 地址译码器 和 存储矩阵 两部分组成。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 ROM 可分为 固定内容的 ROM 、 PROM 和 EPROM 三种。

4 、某 EPROM 有 8 数据线, 13 位地址线,则其存储容量为 2 13 × 8 。 5 、 PLA 一般由 与 ROM 、 或 ROM 和 反馈逻辑网络 三部分组成。

6.2

6.3

6.4

6.5

6.6

第七章 数模与模数转换器

7.1 填空

1 、 8 位 D/A 转换器当输入数字量只有最高位为高电平时输出电压为 5V, 若只有最低位为高电平,则输出电压为 40mV 。若输入为 10001000 ,则输出电压为 5.32V 。

2 、 A/D 转换的一般步骤包括 采样 、 保持 、 量化 和 编码 。

3 、已知被转换信号的上限频率为 10kH Z ,则 A/D 转换器的采样频率应高于 20kH Z 。完成一次转换所用时间应小于

4 、衡量 A/D 转换器性能的两个主要指标是 精度 和 速度 。

5 、就逐次逼近型和双积分型两种 A/D 转换器而言, 双积分型 抗干扰能力强;逐次逼近型 转换速度快。

7.2

7.3

首先将二进制计数器清零,使 U o =0 。加上输入信号( U i >0) ,比较器 A 输出高电平,打开与门 G ,计数器开始计数, U o 增加。同时 U i 亦增加,若 U i >U o ,继续计数,反之停止计数。但只要 U o 未达到输入信号的峰值,就会增加,只有当 U o =U imax 时,才会永远关闭门 G ,使之得以保持。

7.4

1 、若被检测电压 U I(max) =2V ,要求能分辨的最小电压为 0.1mV, 则二进制计数器的容量应大于 20000 ;需用 15 位二进制计数器

2 、若时钟频率 f CP =200kH Z ,则采样时间 T 1 =2 15 × 5=163.8ms 3 、RC=409.5ms

7.5 1 、完成一次转换需要 36

2 、 A/D 转换器的输出为 01001111


相关文章

  • 大学几乎所有学科的课本答案[2]
  • 大学几乎所有学科的课本答案! 来源: 任明嘉的日志 经济金融 [PDF格式]<会计学原理>同步练习题答案 [Word格式]<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自学推荐,23页) [Word格式]<成本会计>配套习题集 ...查看


  • 数字媒体技术基础A答案
  • 教育科学学院2011 –2012 学年第 1学期期末考试 数字媒体艺术10-5班<数字媒体技术基础>试卷A 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感觉媒体.表述媒体.表现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2.元素化.互动 ...查看


  • 电子商务技术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
  • 电子商务技术基础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参考答案 1.传统的商务与现代电子商务有什么区别? 参考答案:电子商务将传统商业活动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传递方式利用网络科技整合,企业将重要的信息通过全球信息网(WWW).企业内部网(intr ...查看


  • 2016年信息技术考试(含答案)
  • 2016年信息技术考试 一.判断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网站发布后经营者最希望的就是有更多的人很快就知道自己的网站.( )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正确 2.稀缺性是一切经济资源共有的特征.( ) 正确 错误 ...查看


  • 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新闻基础知识试题(6)
  •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 题目 1.新闻事业属于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范畴. 2.新闻事业与国家机器.政治法律机构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上. 3.新闻事业与哲学.文学.艺术等比较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 1.意 ...查看


  • 16秋北航[数字媒体精品赏析]在线作业三
  • 北航<数字媒体精品赏析>在线作业三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 )是Windows 的通用声音格式. A. WA V B. MP3 C. BMP D. CAD 正确答案: 2. ()是利用光学原理与 ...查看


  • 第八届蓝桥杯大赛竞赛大纲(电子类)
  • 第八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个人赛规则(电子类) 单片机设计与开发项目 1. 参赛资格 具有正式学籍的在校全日制本科及高职高专学生(以报名时状态为准). 2. 竞赛用时 预赛时长:5小时 决赛时长:5小时 3. 竞赛形式 个 ...查看


  • 2017智慧城市继续教育题库单选题
  •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1.5分, 共30题 ) 1 . 下列选项中,智慧城市建设中数据服务融合层不包含哪项内容? 咨询服务 2 . 有详细的步骤和方法,逻辑性强,主要是针对\n一个复杂组织的完整架构开发,但很难裁剪的EA 框架是哪项? DO ...查看


  •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模拟试卷和答案
  • 浙 江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放本科)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多媒体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是( ). (1)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 (2)高速度化,缩 ...查看


  • 第13讲,1l411090广播电视系统
  • 1L411090广播电视系统 1L411091广播电视技术基础 1L411092广播电视系统组成 1L411093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趋势 1L411091广播电视技术基础 知识点一.广播电视技术基础(了解) 知识点二.声音广播基础知识 声音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