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教学设计

地球公转》教学设计

齐河县黄河中学 辛光明 2011年7月27日 10:11

地球的运动 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 知道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2、 记住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绘制简略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通过活动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使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内在联系。

情感目标:

1、 通过介绍地球运动的形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 通过讲述地球的公转,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地球公转及产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

地球公转且地轴是倾斜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产生

1、一年中正午太阳的高低变化。

2、一年中白昼的长短变化。

3、地面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四季的变化

教学用具:

地球仪、手电筒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请两位同学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在学生演示活动结束后

思考:1、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其轨道什么形状?

2、地球公转时斜着身子还是直着身子。

3、一年为什么有春夏秋冬呢?原来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讲授新课】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地球的公转。

一、(活动) 教师演示

1.用红色的粉笔将地球仪的任一经线圈勾画出来;

2.用手拨动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借手电筒的光束当太阳;3、让学生观察:当一红色经线正对太阳时是什么时间(正午),另一红色经线背向太阳时是什么时间(子夜);当这两条经线随地球仪不停转动时时间怎样变化(昼夜交替)?

在演示后引导学生归纳描述: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就产生了昼夜交替。让学生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自由合作完成下面问题

(讲述)地球在不停地绕地轴自转的同时,它还在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这是地球运动的另一种形式——公转

二 、 地球的公转

(一)让学生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自由合作完成下面问题

2.一口井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井底的机会,这口井可能位于什么地方(借助flash课件演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3.有一个地方一年四季昼夜平分,这个地方位于哪里?

4.结合生活经验,比较6月1日、12月1日昼夜长短情况。

5.地球绕日公转运动中是直着身子还是倾斜着身子?如果是直着身子,能不能产生四季?

教学中教师及时检查、指导各小组的活动。最后师生共同完成下面的表格:

(二)归纳:(一)、公转的规律

①概念 围绕太阳转动

②方向 自西向东

③周期 一年

④特征 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的,在宇宙中指向同一方向。

(三)、公转的地理意义

(学生活动)看P11图1.19,引导其思考:太阳直射的至北点和至南点在哪里?南北半球的季节有什么不同?北半球什么时间白天最长、黑夜最短?又什么时间白天最短、黑夜最长?什么时间是昼夜平分?

讨论并完成下表

板书 ①形成了四季:

活动:用手电筒做太阳光源,在教室黑暗处按上图三种情况照射墙面。要求学生观察:在三种情况下墙上光斑亮度强弱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过渡)由于公转的位置不同、太阳直射点的不同,地面得到的热量也不一样,有时热,有时冷,所以就形成了四季。

板书 ②产生了五带 探究:在生活中,太阳能装置如何放置,取得的采光效果最好?

看图1.20 地球上的五带 地球上五带的名称、界线、特征

(小结)有上可知,地球公转不但形成了四季,还形成了五带。

本课总结 地球运动有两种形式,自转和公转。都是由西向东转,但它们运动的周期和产生的地理意义不一样。地球上的五带是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不同而划分的,分别是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课后探究: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可能“从西边出来”?如果地球停止自转了,会出现什么反常现象?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公转

概念 方向 周期 产生的自然现象

当堂练习:1、有极夜、极昼现象的带是:( ) A.热带 B.温带 C.寒带

D.以上各带都有

2、下列热量带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 A.热带 B.温带 C.寒带

D.以上各带都有

3、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日期 正确的是( )。

A.23.5°S冬至日 B.23.5°N夏至日 C.23.5°N冬至日 D. 23.5°S夏至日

本节课给我的启示:

借助地球仪、手电筒、flash课件等实物进行教学演示,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强化教学效果,值得在今后进一步发扬光大。但是,多媒体课件如果使用过多,就容易使课堂成为“课件展示会”,教师成了放映员,其主导作用、引领作用、导师作用受到削弱和淡化,不利于教师预设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地球公转》教学设计

齐河县黄河中学 辛光明 2011年7月27日 10:11

地球的运动 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 知道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2、 记住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绘制简略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通过活动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使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内在联系。

情感目标:

1、 通过介绍地球运动的形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 通过讲述地球的公转,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地球公转及产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

地球公转且地轴是倾斜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产生

1、一年中正午太阳的高低变化。

2、一年中白昼的长短变化。

3、地面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四季的变化

教学用具:

地球仪、手电筒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请两位同学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在学生演示活动结束后

思考:1、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其轨道什么形状?

2、地球公转时斜着身子还是直着身子。

3、一年为什么有春夏秋冬呢?原来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讲授新课】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地球的公转。

一、(活动) 教师演示

1.用红色的粉笔将地球仪的任一经线圈勾画出来;

2.用手拨动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借手电筒的光束当太阳;3、让学生观察:当一红色经线正对太阳时是什么时间(正午),另一红色经线背向太阳时是什么时间(子夜);当这两条经线随地球仪不停转动时时间怎样变化(昼夜交替)?

在演示后引导学生归纳描述: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就产生了昼夜交替。让学生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自由合作完成下面问题

(讲述)地球在不停地绕地轴自转的同时,它还在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这是地球运动的另一种形式——公转

二 、 地球的公转

(一)让学生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自由合作完成下面问题

2.一口井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井底的机会,这口井可能位于什么地方(借助flash课件演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3.有一个地方一年四季昼夜平分,这个地方位于哪里?

4.结合生活经验,比较6月1日、12月1日昼夜长短情况。

5.地球绕日公转运动中是直着身子还是倾斜着身子?如果是直着身子,能不能产生四季?

教学中教师及时检查、指导各小组的活动。最后师生共同完成下面的表格:

(二)归纳:(一)、公转的规律

①概念 围绕太阳转动

②方向 自西向东

③周期 一年

④特征 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的,在宇宙中指向同一方向。

(三)、公转的地理意义

(学生活动)看P11图1.19,引导其思考:太阳直射的至北点和至南点在哪里?南北半球的季节有什么不同?北半球什么时间白天最长、黑夜最短?又什么时间白天最短、黑夜最长?什么时间是昼夜平分?

讨论并完成下表

板书 ①形成了四季:

活动:用手电筒做太阳光源,在教室黑暗处按上图三种情况照射墙面。要求学生观察:在三种情况下墙上光斑亮度强弱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过渡)由于公转的位置不同、太阳直射点的不同,地面得到的热量也不一样,有时热,有时冷,所以就形成了四季。

板书 ②产生了五带 探究:在生活中,太阳能装置如何放置,取得的采光效果最好?

看图1.20 地球上的五带 地球上五带的名称、界线、特征

(小结)有上可知,地球公转不但形成了四季,还形成了五带。

本课总结 地球运动有两种形式,自转和公转。都是由西向东转,但它们运动的周期和产生的地理意义不一样。地球上的五带是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不同而划分的,分别是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课后探究: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可能“从西边出来”?如果地球停止自转了,会出现什么反常现象?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公转

概念 方向 周期 产生的自然现象

当堂练习:1、有极夜、极昼现象的带是:( ) A.热带 B.温带 C.寒带

D.以上各带都有

2、下列热量带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 A.热带 B.温带 C.寒带

D.以上各带都有

3、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日期 正确的是( )。

A.23.5°S冬至日 B.23.5°N夏至日 C.23.5°N冬至日 D. 23.5°S夏至日

本节课给我的启示:

借助地球仪、手电筒、flash课件等实物进行教学演示,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强化教学效果,值得在今后进一步发扬光大。但是,多媒体课件如果使用过多,就容易使课堂成为“课件展示会”,教师成了放映员,其主导作用、引领作用、导师作用受到削弱和淡化,不利于教师预设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相关文章

  •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理解黄赤交角的成因及其重要性,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3.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查看


  • 六年级科学地球绕着太阳转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 河北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上册87页至88页. 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在学生学习了太阳系的奥秘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地球与太阳的关系,即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为下一步学习地球与月球 ...查看


  • 地球的公转谢
  • 地球的公转 时间:2009年3月11日 班级:中预(1)班 教室:300室 执教人:谢毓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公转的特点. (2)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互关系及地球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并能 ...查看


  • 4-6.地球在公转吗
  • 4-6.地球在公转吗 教学目的: 1.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365天(一年). 2.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3.能和小组同学合作做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并 ...查看


  •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1. 地球自转方向.周期和速度: 2. 地球公转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 3.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难点比较多.先讲述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包括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两 ...查看


  • 地球的公转运动教学设计
  • 地球的公转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人类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认识过程,体现着人类认识自然.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科学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因而教育学生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认识地理事物的发生.演变和发展.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探 ...查看


  •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1
  •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①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②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夜的形成,并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说明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的知识. ③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 ...查看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2
  •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或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分析说明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及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成因和运动规律. 2.通过绘图分析,说明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和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进而总结说出四季更替的成因. 3.通过读图.绘 ...查看


  • 地球的运动说课
  •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在本次说课中我将从教材.教法与学法.学情分析.教学程序等环节来进行.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地球的运动&g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