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唐诗赏析

《唐诗赏析课》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考考你】(1)早春的西湖刚刚披上春天的外衣,白居易是怎样抓住 特征来表现早春的西湖的盎然生机? (2)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 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请谈谈“几处早莺争暖树”中的“争”字 为什么用得妙。 【教你赏析】 《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 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 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 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 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 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仰视 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

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 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 渔家傲 秋思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 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 白发征夫泪? 【译文】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 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 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 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 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1052)北宋中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 淹青少年时期,在日食两餐冷粥的困境中坚持刻苦攻读,甚至五年未 尝解衣就枕,这番艰苦生活的磨炼,使他后来始终能以清廉律已,关 心人民疾苦,不忘“忧天下”的初志。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 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变低

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 词里,可谓大手笔。 书湖阴先生壁 (北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 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

着农田,把绿 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 【解说】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前两句写他家的环 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 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 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诗 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 合,融化无痕。诗人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 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 深刻地体会。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 秦淮河上的秋水荡漾,暮霭象轻纱般的舒卷飞翔。 秋水披一身迷人的烟雾,两岸金沙随夜色沉入溶溶的月光。 我在停泊的小船上静静眺望,对岸酒家的灯火一片辉煌。 歌女如春,“游客”颠狂,《后庭花》的歌声弥漫江上,可有谁想到了 国破家亡? 【写作背景】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 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 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 促使他写了好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 基础上产生的。当他来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 女演唱《后庭花》曲,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说,金陵歌 女“不知亡国恨”,还唱着那《后庭花》曲。其实,这是作者借陈后主 (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班醉生梦死

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 忧虑。 观书有感 (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 小小的池塘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仿佛悠闲自在地在水面上 来回游荡。它怎么会这样清澈呢?那是因为发源处不断地有活水流进 来。正如读书一样,要想能够清晰明确地领悟,也要长期不断地开卷。 【赏析】朱熹(1130—1200),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 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是中国十一世纪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问渊 博的学者,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 《观书有感》 是一首说理诗。 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一首风景之作,实际上说的是读书对于一个人的重 要性。这首诗包含着隽永的意味和深刻的哲理,富于启发而又历久常 新,寄托着诗人对读书人的殷切希望。读书需要求

异求新,诗作以源 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读书,不断从读书中汲取新的营养才能有日新 月异的进步。学生在读书时要克服浮躁情绪,才能使自己的内心清澈 如池水。源头活水不断,池水才能清澈见底映照出蓝天云影,人只有 经常开卷阅读才能滋润心灵焕发神采。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 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 断从源头流来啊!以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学习,要坚持开卷不断汲取新

知,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诗的寓意多么深刻!诗人以景喻理,形 象而又深刻,巧妙地表达了一种微妙的而又令人愉悦的读书感受。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赏析】元夕,是正月十五,俗名灯节,开年的第一个月圆的良宵佳 节,所以叫做元夕、元夜。在这个夜晚,人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用 自己的灵心妙手,将制作出的各种新颖美丽的“花灯”,点缀于街市 各处。于时,普天之下,星点如雨,晶莹明亮,全为一派人间美境。 此夜,万人空巷,倾城出游,观灯赏景,欢聚约会,通宵达旦,流连 忘返。从章法来说,此词,上片回忆过去盛况,红尘旧事,下片写当 前冷落,物是人非。在今昔对比、重叠回环中,形成巨大情感跌宕, 最后道出内心中那深沉的悲痛。这确为佳构,妙哉。欧公此词,虽平 淡无奇,通俗易懂,但在回环错综的语言中,又深得神韵,情思真挚, 实在令人赞绝。而非庸手能为之。吾辈宜细细玩味其词,方能入乎欧 词之境界。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赏析】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 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赏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公元 754 年(天 宝十三年)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 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客中送客之 情,但并不令人感到伤感,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 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全诗内涵丰富,意境鲜 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 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 【译文】 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又知道有多少!小 楼上昨天夜里又刮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 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 衰老。若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题解】《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 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 新作《虞美人》 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 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 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 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 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 来深深的愁绪。 【赏析】本诗描写在湖北武汉黄鹤楼上远眺所见壮丽景色,借神话传 说由黄鹤一去不返空留悠悠白云,表现人生有限宇宙无穷的思想,抒 写了作者怀家思乡的深情。全诗气象雄浑,意蕴深厚。

无题(一)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二) (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题解】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 貌。这两首七律无题,内容都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 无望的苦闷,又都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 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 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浣溪沙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赏析】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 实为感慨抒怀之情。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 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 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

深思,给人 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作家作品简介】 王维,字摩洁,唐山水田园诗人,“诗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开元二十五年(737)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 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 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这首诗,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情况, 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激愤和抑郁。开头两句交代了作者的去向。二三两 句既概括地交待了行程,又抒发了作者内心的不平。五六句“大漠孤 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出色的描写,描绘出了诗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 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字,表 现了它的刚劲、坚毅之美。“长”字,表达出黄河横贯其间给人的感觉。 “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就把诗人孤寂的情绪巧 妙地融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之中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 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结尾两句以写到达边塞作结。这首 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外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 颂了河西军队的声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3] 【赏析】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杜甫写的一组边塞诗。这组诗大 约作于天宝年间用兵吐蕃之时。诗人先写过《出塞》诗九首,后又写 了《出塞》诗五首,因此加“前”、“后”以便把它们区别开来。这里选的 是《前出塞》中的第六首。这是一首古体诗,全诗纯系议论。前四句 说的是作战的步骤及其方法。一、二两句强调部队要强悍,士气要高 昂,“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三、四两句指明对敌求方,智勇并重,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两句诗,常被人引用作为对敌作战的上 策和解决困难的良方。诗人极力主张强兵利器,赛智斗勇,克敌制胜, 目的在于衬托自己制止侵略,抵御外侮,安邦定国的爱国主义思想。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国都已经残破,只有山河尚存,京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 深。花都感伤时事而落泪,鸟都怅恨而叫得惊心。战火长时不息,一 封家书都极其珍贵。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连

簪子也插不上 了。 【题解】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 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 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 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爱 国之情。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 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 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 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 我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 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 时世艰难,生活困苦,我常恨鬓如霜白; 浊酒销忧,却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 【赏析】 古人有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这首诗就是唐代宗大历二年 (767)的重阳节时诗人登高抒怀之作。此时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 (今四川省奉节县),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顿。全诗通过对

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 苦。 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 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 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颈联两 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 的同情。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写作背景】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 施展。他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 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 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十二 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 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 的春天,他探访了

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háo),卷我屋上三重(chóng)茅。 茅飞渡江洒 江郊,高者挂罥(juàn)长(cháng)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ào)。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wéi)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qǐng)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 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s āng)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wù)见(xiàn)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写作背景】 759 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 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

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 亲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造得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 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 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 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 (761),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本诗作者抒发的情怀与范仲淹 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的 情怀基本一致。也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 情。

观 沧 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主旨】 全诗生动地描绘了深秋的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宏伟气势和 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叱咤风云的非凡气势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

行路难 (唐)李白 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高十千, 玉盘里的佳肴则值万钱。 但是我放下杯子,放下筷子,不能下咽, 抽出宝剑,环顾四周,心中一片茫然。 想

渡过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 想登上太行山,大雪却封了山路。 闲来垂钓向往有姜太公般的机遇, 又想象是伊尹梦见驾船经过日月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又多,如今的道路又在哪里?

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理想彼岸。[3] 【题解】《行路难》是乐府旧题。很多诗人均用过此题,其中最著名 的是李白的《行路难》三首。这是其一。这三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政治 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 及高昂的气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人称颂的千古名篇。

《唐诗赏析课》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考考你】(1)早春的西湖刚刚披上春天的外衣,白居易是怎样抓住 特征来表现早春的西湖的盎然生机? (2)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 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请谈谈“几处早莺争暖树”中的“争”字 为什么用得妙。 【教你赏析】 《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 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 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 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 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 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仰视 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

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 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 渔家傲 秋思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 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 白发征夫泪? 【译文】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 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 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 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 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1052)北宋中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 淹青少年时期,在日食两餐冷粥的困境中坚持刻苦攻读,甚至五年未 尝解衣就枕,这番艰苦生活的磨炼,使他后来始终能以清廉律已,关 心人民疾苦,不忘“忧天下”的初志。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 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变低

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 词里,可谓大手笔。 书湖阴先生壁 (北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 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

着农田,把绿 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 【解说】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前两句写他家的环 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 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 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诗 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 合,融化无痕。诗人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 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 深刻地体会。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 秦淮河上的秋水荡漾,暮霭象轻纱般的舒卷飞翔。 秋水披一身迷人的烟雾,两岸金沙随夜色沉入溶溶的月光。 我在停泊的小船上静静眺望,对岸酒家的灯火一片辉煌。 歌女如春,“游客”颠狂,《后庭花》的歌声弥漫江上,可有谁想到了 国破家亡? 【写作背景】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 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 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 促使他写了好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 基础上产生的。当他来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 女演唱《后庭花》曲,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说,金陵歌 女“不知亡国恨”,还唱着那《后庭花》曲。其实,这是作者借陈后主 (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班醉生梦死

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 忧虑。 观书有感 (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 小小的池塘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仿佛悠闲自在地在水面上 来回游荡。它怎么会这样清澈呢?那是因为发源处不断地有活水流进 来。正如读书一样,要想能够清晰明确地领悟,也要长期不断地开卷。 【赏析】朱熹(1130—1200),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 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是中国十一世纪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问渊 博的学者,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 《观书有感》 是一首说理诗。 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一首风景之作,实际上说的是读书对于一个人的重 要性。这首诗包含着隽永的意味和深刻的哲理,富于启发而又历久常 新,寄托着诗人对读书人的殷切希望。读书需要求

异求新,诗作以源 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读书,不断从读书中汲取新的营养才能有日新 月异的进步。学生在读书时要克服浮躁情绪,才能使自己的内心清澈 如池水。源头活水不断,池水才能清澈见底映照出蓝天云影,人只有 经常开卷阅读才能滋润心灵焕发神采。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 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 断从源头流来啊!以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学习,要坚持开卷不断汲取新

知,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诗的寓意多么深刻!诗人以景喻理,形 象而又深刻,巧妙地表达了一种微妙的而又令人愉悦的读书感受。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赏析】元夕,是正月十五,俗名灯节,开年的第一个月圆的良宵佳 节,所以叫做元夕、元夜。在这个夜晚,人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用 自己的灵心妙手,将制作出的各种新颖美丽的“花灯”,点缀于街市 各处。于时,普天之下,星点如雨,晶莹明亮,全为一派人间美境。 此夜,万人空巷,倾城出游,观灯赏景,欢聚约会,通宵达旦,流连 忘返。从章法来说,此词,上片回忆过去盛况,红尘旧事,下片写当 前冷落,物是人非。在今昔对比、重叠回环中,形成巨大情感跌宕, 最后道出内心中那深沉的悲痛。这确为佳构,妙哉。欧公此词,虽平 淡无奇,通俗易懂,但在回环错综的语言中,又深得神韵,情思真挚, 实在令人赞绝。而非庸手能为之。吾辈宜细细玩味其词,方能入乎欧 词之境界。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赏析】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 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赏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公元 754 年(天 宝十三年)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 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客中送客之 情,但并不令人感到伤感,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 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全诗内涵丰富,意境鲜 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 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 【译文】 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又知道有多少!小 楼上昨天夜里又刮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 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 衰老。若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题解】《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 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 新作《虞美人》 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 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 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 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 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 来深深的愁绪。 【赏析】本诗描写在湖北武汉黄鹤楼上远眺所见壮丽景色,借神话传 说由黄鹤一去不返空留悠悠白云,表现人生有限宇宙无穷的思想,抒 写了作者怀家思乡的深情。全诗气象雄浑,意蕴深厚。

无题(一)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二) (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题解】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 貌。这两首七律无题,内容都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 无望的苦闷,又都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 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 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浣溪沙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赏析】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 实为感慨抒怀之情。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 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 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

深思,给人 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作家作品简介】 王维,字摩洁,唐山水田园诗人,“诗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开元二十五年(737)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 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 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这首诗,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情况, 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激愤和抑郁。开头两句交代了作者的去向。二三两 句既概括地交待了行程,又抒发了作者内心的不平。五六句“大漠孤 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出色的描写,描绘出了诗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 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字,表 现了它的刚劲、坚毅之美。“长”字,表达出黄河横贯其间给人的感觉。 “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就把诗人孤寂的情绪巧 妙地融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之中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 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结尾两句以写到达边塞作结。这首 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外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 颂了河西军队的声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3] 【赏析】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杜甫写的一组边塞诗。这组诗大 约作于天宝年间用兵吐蕃之时。诗人先写过《出塞》诗九首,后又写 了《出塞》诗五首,因此加“前”、“后”以便把它们区别开来。这里选的 是《前出塞》中的第六首。这是一首古体诗,全诗纯系议论。前四句 说的是作战的步骤及其方法。一、二两句强调部队要强悍,士气要高 昂,“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三、四两句指明对敌求方,智勇并重,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两句诗,常被人引用作为对敌作战的上 策和解决困难的良方。诗人极力主张强兵利器,赛智斗勇,克敌制胜, 目的在于衬托自己制止侵略,抵御外侮,安邦定国的爱国主义思想。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国都已经残破,只有山河尚存,京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 深。花都感伤时事而落泪,鸟都怅恨而叫得惊心。战火长时不息,一 封家书都极其珍贵。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连

簪子也插不上 了。 【题解】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 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 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 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爱 国之情。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 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 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 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 我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 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 时世艰难,生活困苦,我常恨鬓如霜白; 浊酒销忧,却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 【赏析】 古人有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这首诗就是唐代宗大历二年 (767)的重阳节时诗人登高抒怀之作。此时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 (今四川省奉节县),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顿。全诗通过对

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 苦。 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 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 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颈联两 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 的同情。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写作背景】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 施展。他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 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 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十二 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 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 的春天,他探访了

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háo),卷我屋上三重(chóng)茅。 茅飞渡江洒 江郊,高者挂罥(juàn)长(cháng)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ào)。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wéi)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qǐng)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 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s āng)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wù)见(xiàn)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写作背景】 759 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 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

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 亲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造得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 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 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 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 (761),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本诗作者抒发的情怀与范仲淹 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的 情怀基本一致。也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 情。

观 沧 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主旨】 全诗生动地描绘了深秋的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宏伟气势和 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叱咤风云的非凡气势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

行路难 (唐)李白 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高十千, 玉盘里的佳肴则值万钱。 但是我放下杯子,放下筷子,不能下咽, 抽出宝剑,环顾四周,心中一片茫然。 想

渡过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 想登上太行山,大雪却封了山路。 闲来垂钓向往有姜太公般的机遇, 又想象是伊尹梦见驾船经过日月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又多,如今的道路又在哪里?

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理想彼岸。[3] 【题解】《行路难》是乐府旧题。很多诗人均用过此题,其中最著名 的是李白的《行路难》三首。这是其一。这三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政治 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 及高昂的气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人称颂的千古名篇。


相关文章

  • 唐诗三百首赏析
  • 唐诗三百首之李白 <清平调·其三> <清平调·其二> <清平调·其一> <早发白帝城> <送孟浩然之广陵> <玉阶怨> <怨情> <静夜思> & ...查看


  • 校本古诗苑漫步
  • 校本开发--古诗苑漫步 第一课时 走进唐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 (2)积累古诗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 ...查看


  • 唐诗思乡曲中的"反常"手法赏析
  • 唐诗思乡曲中的"反常"手法赏析 战火离乱年代,科考为官时期,我国古代不少诗人.官员远离故土家园,暂别骨肉亲人,此现象必定促成思乡诗词的"诞生".按照常态,思念家乡越急切,巴望早日回乡的心态就越正常,这 ...查看


  • 唐诗名句赏析之一一八: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唐诗名句赏析之一一八: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王翰<凉州词>中的句子.全诗如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是唐代 ...查看


  • 唐诗宋词经典名句赏析
  • 唐诗宋词经典名句赏析 辛弃疾<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译文: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喜鹊,清爽的夜风吹来了蝉儿的鸣叫. ...查看


  • 唐诗名句赏析之一五零: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 唐诗名句赏析之一五零: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出自李白<寄东鲁二稚子>.全诗如下: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查看


  • 唐诗名句赏析之四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唐诗名句赏析之四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是李白<清平调>里的句子.全诗如下: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查看


  • 唐诗赏析2
  • 唐诗赏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 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 这是一首怀人诗.诗题中的崔雍.崔袞,是诗人的重表叔兼知遇者崔戎的两个儿子.诗人与二崔分别不久.在一个深秋的夜晚,寄宿在骆姓人家的园亭 ...查看


  • 唐诗名句赏析之一九四: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唐诗名句赏析之一九四: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句子.全 诗如下: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 ...查看


  • 唐诗名句赏析之一八八:大江东流去,游子去日长.
  • 唐诗名句赏析之一八八:大江东流去,游子去日长."大江东流去,游子去日长"是杜甫<成都府>中的句子.全诗 如下: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