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桥问题Seven Bridges Problem

七桥问题Seven Bridges Problem

著名古典数学问题之一。在哥尼斯堡的一个公园里,有七座桥将普雷格尔河中两个岛及岛与河岸连接起来(如图) 。问是否可能从这四块陆地中任一块出发,恰好通过每座桥一次,再回到起点? 欧勒于1736年研究并解决了此问题,他把问题归结为如下右图的“一笔画”问题,证明上述走法是不可能的。

有关图论研究的热点问题。18世纪初普鲁士的柯尼斯堡,普雷格尔河流经此镇,奈发夫岛位于河中,共有7座桥横跨河上,把全镇连接起来。当地居民热衷于一个难题:是否存在一条路线,可不重复地走遍七座桥。这就是柯尼斯堡七桥问题。L. 欧拉用点表示岛和陆地,两点之间的连线表示连接它们的桥,将河流、小岛和桥简化为一个网络,把七桥问题化成判断连通网络能否一笔画的问题。他不仅解决了此问题,且给出了连通网络可一笔画的充要条件是它们是连通的,且奇顶点(通过此点弧的条数是奇数) 的个数为0或2。

当Euler 在1736年访问Konigsberg, Prussia(now Kaliningrad Russia)时,他发现当地的市民正从事一项非常有趣的消遣活动。Konigsberg 城中有一条名叫Pregel 的河流横经其中,这项有趣的消遣活动是在星期六作一次走过所有七座桥的散步,每座桥只能经过一次而且起点与终点必须是同一地点。

Euler 把每一块陆地考虑成一个点,连接两块陆地的桥以线表示。

后来推论出此种走法是不可能的。他的论点是这样的,除了起点以外,每一次当一个人由一座桥进入一块陆地(或点)时,他(或她)同时也由另一座桥离开此点。所以每行经一点时,计算两座桥(或线),从起点离开的线与最后回到始点的线亦计算两座桥,因此每一个陆地与其他陆地连接的桥数必为偶数。

七桥所成之图形中,没有一点含有偶数条数,因此上述的任务无法完成.

欧拉的这个考虑非常重要,也非常巧妙,它正表明了数学家处理实际问题的独特之处——把一个实际问题抽象成合适的“数学模型”。这种研究方法就是“数学模型方法”。这并不需要运用多么深奥的理论,但想到这一点,却是解决难题的关键。

接下来,欧拉运用网络中的一笔画定理为判断准则,很快地就判断出要一次不重复走遍哥尼斯堡的7座桥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多少年来,人们费脑费力寻找的那种不重复的路线,根本就不存在。一个曾难住了那么多人的问题,竟是这么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 1736年,欧拉在交给彼得堡科学院的《哥尼斯堡7座桥》的论文报告中,阐述了他的解题方法。他的巧解,为后来的数学新分支——拓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七桥问题和欧拉定理。欧拉通过对七桥问题的研究,不仅圆满地回答了哥尼斯堡居民提出的问题,而且得到并证明了更为广泛的有关一笔画的三条结论,人们通常称之为欧拉定理。对于一个连通图,通常把从某结点出发一笔画成所经过的路线叫做欧拉路。人们又通常把一笔画成回到出发点的欧拉路叫做欧拉回路。具有欧拉回路的图叫做欧拉图。

此题被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书收录. 在95页。

著名古典数学问题之一。在哥尼斯堡的一个公园里,有七座桥将普雷格尔河中两个岛及岛与河岸连接起来(如图) 。问是否可能从这四块陆地中任一块出发,恰好通过每座桥一次,再回到起点? 欧勒于1736年研究并解决了此问题,他把问题归结为如下右图的“一笔画”问题,证明上述走法是不可能的。

有关图论研究的热点问题。18世纪初普鲁士的柯尼斯堡,普雷格尔河流经此镇,奈发夫岛位于河中,共有7座桥横跨河上,把全镇连接起来。当地居民热衷

于一个难题:是否存在一条路线,可不重复地走遍七座桥。这就是柯尼斯堡七桥问题。L. 欧拉用点表示岛和陆地,两点之间的连线表示连接它们的桥,将河流、小岛和桥简化为一个网络,把七桥问题化成判断连通网络能否一笔画的问题。他不仅解决了此问题,且给出了连通网络可一笔画的充要条件是它们是连通的,且奇顶点(通过此点弧的条数是奇数) 的个数为0或2。

当Euler 在1736年访问Konigsberg, Prussia(now Kaliningrad Russia)时,他发现当地的市民正从事一项非常有趣的消遣活动。Konigsberg 城中有一条名叫Pregel 的河流横经其中,这项有趣的消遣活动是在星期六作一次走过所有七座桥的散步,每座桥只能经过一次而且起点与终点必须是同一地点。 Euler把每一块陆地考虑成一个点,连接两块陆地的桥以线表示。

后来推论出此种走法是不可能的。他的论点是这样的,除了起点以外,每一次当一个人由一座桥进入一块陆地(或点)时,他(或她)同时也由另一座桥离开此点。所以每行经一点时,计算两座桥(或线),从起点离开的线与最后回到始点的线亦计算两座桥,因此每一个陆地与其他陆地连接的桥数必为偶数。 七桥所成之图形中,没有一点含有偶数条数,因此上述的任务无法完成. 欧拉的这个考虑非常重要,也非常巧妙,它正表明了数学家处理实际问题的独特之处——把一个实际问题抽象成合适的“数学模型”。这种研究方法就是“数学模型方法”。这并不需要运用多么深奥的理论,但想到这一点,却是解决难题的关键。

接下来,欧拉运用网络中的一笔画定理为判断准则,很快地就判断出要一次不重复走遍哥尼斯堡的7座桥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多少年来,人们费脑费力寻找的那种不重复的路线,根本就不存在。一个曾难住了那么多人的问题,竟是这么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

1736年,欧拉在交给彼得堡科学院的《哥尼斯堡7座桥》的论文报告中,阐述了他的解题方法。他的巧解,为后来的数学新分支——拓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七桥问题和欧拉定理。欧拉通过对七桥问题的研究,不仅圆满地回答了哥尼斯堡居民提出的问题,而且得到并证明了更为广泛的有关一笔画的三条结论,人们通常称之为欧拉定理。对于一个连通图,通常把从某结点出发一笔画成所经过的路线叫做欧拉路。人们又通常把一笔画成回到出发点的欧拉路叫做欧拉回路。具有欧拉回路的图叫做欧拉图。

七桥问题

沿着俄国和波兰的边界, 有一条长长的布格河. 这条河流经俄国的古城康尼斯堡——它就是今天俄罗斯西北边界城市加里宁格勒.

布格河横贯康尼斯堡城区, 它有两条支流, 一条称新河, 另一条叫旧河, 两河在城中心会合后, 成为一条主流, 叫做大河. 在新旧两河与大河之间, 夹着一块岛形地带, 这里是城市的繁华地区. 全城分为北, 东, 南, 岛四个区, 各区之间共有七座桥梁联系着.

人们长期生活在河畔, 岛上, 来往于七桥之间. 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能不能一次走遍所有的七座桥, 而每座桥只准经过一次 问题提出后, 很多人对此很感兴趣, 纷纷进行试验, 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始终未能解决. 最后, 人们只好把这个问题向俄国科学院院士欧拉提出, 请他帮助解决.

公元1737年, 欧拉接到了" 七桥问题", 当时他三十岁. 他心里想:先试试看吧. 他从中间的岛区出发, 经过一号桥到达北区, 又从二号桥回到岛区, 过四号桥进入东区, 再经五号桥到达南区, 然后

过六号桥回到岛区. 现在, 只剩下三号和七号两座桥没有通过了. 显然, 从岛区要过三号桥, 只有先过一号, 二号或四号桥, 但这三座桥都走过了. 这种走法宣告失败. 欧拉又换了一种走法: 岛东北岛南岛北

这种走法还是不行, 因为五号桥还没有走过.

欧拉连试了好几种走法都不行, 这问题可真不简单! 他算了一下, 走法很多, 共有

7×6×5×4×3×2×1=5040(种).

好家伙, 这样一种方法, 一种方法试下去, 要试到哪一天, 才能得出答案呢 他想:不能这样呆笨地试下去, 得想别的方法.

聪明的欧拉终于想出一个巧妙的办法. 他用A 代表岛区,B,C,D 分别代表北, 东, 西三区, 并用曲线弧或直线段表示七座桥, 这样一来, 七座桥的问题, 就转变为数学分支" 图论" 中的一个一笔画问题, 即能不能一笔头不重复地画出上面的这个图形.

欧拉集中精力研究了这个图形, 发现中间每经过一点, 总有画到那一点的一条线和从那一点画出来的一条线. 这就是说, 除起点和终点以外, 经过中间各点的线必然是偶数. 像上面这个图, 因为是一个封闭的曲线, 因此, 经过所有点的线都必须是偶数才行. 而这个图中, 经过A 点的线有五条, 经过B,C,D 三点的线都是三条, 没有一个是偶数, 从而说明, 无论从那一点出发, 最后总有一条线没有画到, 也就是有一座桥没有走到. 欧拉终于证明了, 要想一次不重复地走完七座桥, 那是不可能的.

天才的欧拉只用了一步证明, 就概括了5040种不同的走法,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数学的威力多么大呀!

在一座桥上的中间位置, 有一位站岗的士兵, 他每隔5分钟出来探查一次(这座桥不需任何人通过) 且人从桥头走到桥中央要5分钟, 那么有一个人想通过这座桥有什么办法?

先走一半, 转身慢走. 这是身后的士兵会说:同事, 这桥不让过. 你请回去. 很轻松就过来了

七桥问题Seven Bridges Problem

著名古典数学问题之一。在哥尼斯堡的一个公园里,有七座桥将普雷格尔河中两个岛及岛与河岸连接起来(如图) 。问是否可能从这四块陆地中任一块出发,恰好通过每座桥一次,再回到起点? 欧勒于1736年研究并解决了此问题,他把问题归结为如下右图的“一笔画”问题,证明上述走法是不可能的。

有关图论研究的热点问题。18世纪初普鲁士的柯尼斯堡,普雷格尔河流经此镇,奈发夫岛位于河中,共有7座桥横跨河上,把全镇连接起来。当地居民热衷于一个难题:是否存在一条路线,可不重复地走遍七座桥。这就是柯尼斯堡七桥问题。L. 欧拉用点表示岛和陆地,两点之间的连线表示连接它们的桥,将河流、小岛和桥简化为一个网络,把七桥问题化成判断连通网络能否一笔画的问题。他不仅解决了此问题,且给出了连通网络可一笔画的充要条件是它们是连通的,且奇顶点(通过此点弧的条数是奇数) 的个数为0或2。

当Euler 在1736年访问Konigsberg, Prussia(now Kaliningrad Russia)时,他发现当地的市民正从事一项非常有趣的消遣活动。Konigsberg 城中有一条名叫Pregel 的河流横经其中,这项有趣的消遣活动是在星期六作一次走过所有七座桥的散步,每座桥只能经过一次而且起点与终点必须是同一地点。

Euler 把每一块陆地考虑成一个点,连接两块陆地的桥以线表示。

后来推论出此种走法是不可能的。他的论点是这样的,除了起点以外,每一次当一个人由一座桥进入一块陆地(或点)时,他(或她)同时也由另一座桥离开此点。所以每行经一点时,计算两座桥(或线),从起点离开的线与最后回到始点的线亦计算两座桥,因此每一个陆地与其他陆地连接的桥数必为偶数。

七桥所成之图形中,没有一点含有偶数条数,因此上述的任务无法完成.

欧拉的这个考虑非常重要,也非常巧妙,它正表明了数学家处理实际问题的独特之处——把一个实际问题抽象成合适的“数学模型”。这种研究方法就是“数学模型方法”。这并不需要运用多么深奥的理论,但想到这一点,却是解决难题的关键。

接下来,欧拉运用网络中的一笔画定理为判断准则,很快地就判断出要一次不重复走遍哥尼斯堡的7座桥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多少年来,人们费脑费力寻找的那种不重复的路线,根本就不存在。一个曾难住了那么多人的问题,竟是这么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 1736年,欧拉在交给彼得堡科学院的《哥尼斯堡7座桥》的论文报告中,阐述了他的解题方法。他的巧解,为后来的数学新分支——拓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七桥问题和欧拉定理。欧拉通过对七桥问题的研究,不仅圆满地回答了哥尼斯堡居民提出的问题,而且得到并证明了更为广泛的有关一笔画的三条结论,人们通常称之为欧拉定理。对于一个连通图,通常把从某结点出发一笔画成所经过的路线叫做欧拉路。人们又通常把一笔画成回到出发点的欧拉路叫做欧拉回路。具有欧拉回路的图叫做欧拉图。

此题被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书收录. 在95页。

著名古典数学问题之一。在哥尼斯堡的一个公园里,有七座桥将普雷格尔河中两个岛及岛与河岸连接起来(如图) 。问是否可能从这四块陆地中任一块出发,恰好通过每座桥一次,再回到起点? 欧勒于1736年研究并解决了此问题,他把问题归结为如下右图的“一笔画”问题,证明上述走法是不可能的。

有关图论研究的热点问题。18世纪初普鲁士的柯尼斯堡,普雷格尔河流经此镇,奈发夫岛位于河中,共有7座桥横跨河上,把全镇连接起来。当地居民热衷

于一个难题:是否存在一条路线,可不重复地走遍七座桥。这就是柯尼斯堡七桥问题。L. 欧拉用点表示岛和陆地,两点之间的连线表示连接它们的桥,将河流、小岛和桥简化为一个网络,把七桥问题化成判断连通网络能否一笔画的问题。他不仅解决了此问题,且给出了连通网络可一笔画的充要条件是它们是连通的,且奇顶点(通过此点弧的条数是奇数) 的个数为0或2。

当Euler 在1736年访问Konigsberg, Prussia(now Kaliningrad Russia)时,他发现当地的市民正从事一项非常有趣的消遣活动。Konigsberg 城中有一条名叫Pregel 的河流横经其中,这项有趣的消遣活动是在星期六作一次走过所有七座桥的散步,每座桥只能经过一次而且起点与终点必须是同一地点。 Euler把每一块陆地考虑成一个点,连接两块陆地的桥以线表示。

后来推论出此种走法是不可能的。他的论点是这样的,除了起点以外,每一次当一个人由一座桥进入一块陆地(或点)时,他(或她)同时也由另一座桥离开此点。所以每行经一点时,计算两座桥(或线),从起点离开的线与最后回到始点的线亦计算两座桥,因此每一个陆地与其他陆地连接的桥数必为偶数。 七桥所成之图形中,没有一点含有偶数条数,因此上述的任务无法完成. 欧拉的这个考虑非常重要,也非常巧妙,它正表明了数学家处理实际问题的独特之处——把一个实际问题抽象成合适的“数学模型”。这种研究方法就是“数学模型方法”。这并不需要运用多么深奥的理论,但想到这一点,却是解决难题的关键。

接下来,欧拉运用网络中的一笔画定理为判断准则,很快地就判断出要一次不重复走遍哥尼斯堡的7座桥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多少年来,人们费脑费力寻找的那种不重复的路线,根本就不存在。一个曾难住了那么多人的问题,竟是这么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

1736年,欧拉在交给彼得堡科学院的《哥尼斯堡7座桥》的论文报告中,阐述了他的解题方法。他的巧解,为后来的数学新分支——拓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七桥问题和欧拉定理。欧拉通过对七桥问题的研究,不仅圆满地回答了哥尼斯堡居民提出的问题,而且得到并证明了更为广泛的有关一笔画的三条结论,人们通常称之为欧拉定理。对于一个连通图,通常把从某结点出发一笔画成所经过的路线叫做欧拉路。人们又通常把一笔画成回到出发点的欧拉路叫做欧拉回路。具有欧拉回路的图叫做欧拉图。

七桥问题

沿着俄国和波兰的边界, 有一条长长的布格河. 这条河流经俄国的古城康尼斯堡——它就是今天俄罗斯西北边界城市加里宁格勒.

布格河横贯康尼斯堡城区, 它有两条支流, 一条称新河, 另一条叫旧河, 两河在城中心会合后, 成为一条主流, 叫做大河. 在新旧两河与大河之间, 夹着一块岛形地带, 这里是城市的繁华地区. 全城分为北, 东, 南, 岛四个区, 各区之间共有七座桥梁联系着.

人们长期生活在河畔, 岛上, 来往于七桥之间. 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能不能一次走遍所有的七座桥, 而每座桥只准经过一次 问题提出后, 很多人对此很感兴趣, 纷纷进行试验, 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始终未能解决. 最后, 人们只好把这个问题向俄国科学院院士欧拉提出, 请他帮助解决.

公元1737年, 欧拉接到了" 七桥问题", 当时他三十岁. 他心里想:先试试看吧. 他从中间的岛区出发, 经过一号桥到达北区, 又从二号桥回到岛区, 过四号桥进入东区, 再经五号桥到达南区, 然后

过六号桥回到岛区. 现在, 只剩下三号和七号两座桥没有通过了. 显然, 从岛区要过三号桥, 只有先过一号, 二号或四号桥, 但这三座桥都走过了. 这种走法宣告失败. 欧拉又换了一种走法: 岛东北岛南岛北

这种走法还是不行, 因为五号桥还没有走过.

欧拉连试了好几种走法都不行, 这问题可真不简单! 他算了一下, 走法很多, 共有

7×6×5×4×3×2×1=5040(种).

好家伙, 这样一种方法, 一种方法试下去, 要试到哪一天, 才能得出答案呢 他想:不能这样呆笨地试下去, 得想别的方法.

聪明的欧拉终于想出一个巧妙的办法. 他用A 代表岛区,B,C,D 分别代表北, 东, 西三区, 并用曲线弧或直线段表示七座桥, 这样一来, 七座桥的问题, 就转变为数学分支" 图论" 中的一个一笔画问题, 即能不能一笔头不重复地画出上面的这个图形.

欧拉集中精力研究了这个图形, 发现中间每经过一点, 总有画到那一点的一条线和从那一点画出来的一条线. 这就是说, 除起点和终点以外, 经过中间各点的线必然是偶数. 像上面这个图, 因为是一个封闭的曲线, 因此, 经过所有点的线都必须是偶数才行. 而这个图中, 经过A 点的线有五条, 经过B,C,D 三点的线都是三条, 没有一个是偶数, 从而说明, 无论从那一点出发, 最后总有一条线没有画到, 也就是有一座桥没有走到. 欧拉终于证明了, 要想一次不重复地走完七座桥, 那是不可能的.

天才的欧拉只用了一步证明, 就概括了5040种不同的走法,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数学的威力多么大呀!

在一座桥上的中间位置, 有一位站岗的士兵, 他每隔5分钟出来探查一次(这座桥不需任何人通过) 且人从桥头走到桥中央要5分钟, 那么有一个人想通过这座桥有什么办法?

先走一半, 转身慢走. 这是身后的士兵会说:同事, 这桥不让过. 你请回去. 很轻松就过来了


相关文章

  • 桥梁修复外文翻译文献
  • 桥梁修复外文翻译文献 (文档含中英文对照即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Structural Rehabilitation of Concrete Bridges with CFRP Composites-Practical Details and ...查看


  • 甘肃省兰州市英语
  • 甘肃省兰州市2005年高三诊断考试试卷 英语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卷(二部分,共95分)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三节,满分50分) 第一节 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 ...查看


  • 高三英语课堂练习(三十一)
  • 高三英语课堂练习(三十一) 命题人:严书萍 徐红 审核人:扶国英 一.单项选择 1. For ________ most Chinese, the Spring Festival is ________ unique and importa ...查看


  • 公路桥梁加固方法简述
  • 公路桥梁加固方法简述 [摘 要]随着公路事业的蓬勃发展, 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和改善.作为交通行业, 不仅要积极建设新路.新桥, 还要对旧路线进行改造.在旧路改造中, 突出的问题是建国以来特别是60-80年代, 修建的许多低标 ...查看


  • 伯特兰·罗素:[中国问题](英文全本)
  • 伯特兰·罗素:<中国问题>(英文全本) 社会研究 2010-12-27 08:49:10 The Problem of China, by Bertrand Russell (FRS), first published in 1 ...查看


  • 奥巴马8月8日白宫演讲全文:美国永远是AAA
  • 奥巴马8月8日白宫演讲全文:美国永远是AAA 2011年8月8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对媒体发表讲话. 8月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就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对媒体发表讲话.奥巴马说,无论评级机构 ...查看


  • 七年级期中试卷
  • 乐e堂七年级期中试卷 (本卷分为A,B两卷,共150分) 班级:姓名分数: A卷(共100分) 一.根据句意及汉语提示完成句子.(每小题1分,共15分) 1. Li Na Hubei Province. She is a famous te ...查看


  • 双语广告词
  • 1.Time is what you make of it.(Swatch) 天长地久.(斯沃奇手表) 2.Make yourself heard.(Ericsson) 理解就是沟通.(爱立信) 3.Engineered to move t ...查看


  • 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 玉成中学2015秋学段九年级第一次月考 英语试卷 说明:时间**分钟 总分100分 出卷人:张洪平 一.单项选择(15分) ( )1. -Where are Maria and Kangkang? -They _____ England.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