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比较管理学的文化观研究_柯原

量来加以考察,从而揭示出其异同性(见表1)。

跨国比较管理学的

文化观研究

柯   原1、2  副教授(1、福建行政学院   2、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福州   350002)

内容摘要:西方跨国比较管理学的文化观主要有文化普遍观、价值系统观、系统法三大类。本文通过对其综合研究后提出多层次的文化系统观的思想,笔者认为可以从这个角度研究跨国比较管理。

关键词:跨文化   文化   价值   系统

价值系统观

第二种方式是价值系统观(ValueSystems Approach)。价值系统观是依据价值来界定文化,把不同文化看成是反映了不同的价值系统。人类学家认为:人总要面对一些基本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便创造出价值系统来规定这些问题如何以最佳方式得到解决。因为这些价值系统实质上是对同一问题的反应,因而它们是可以比较的。跨文化研究预示着价值是因文化而异的。这种价值特征对于面临评估不同文化任务的管理者极为重要。表2、表3是美国研究者开发的分析表。

文化普通观

第一种方式是“文化普遍观”(Cultured Universals Approach),它定义文化为:“文化是知识、信念、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其他得以与别的群体区分开来的性质。”1945年,乔治.P.莫多克(George.P.Murdock)列出一张具有60多个变量的表格,他认为这个表容尽了所有文化共同具有的“文化普遍性”。根据这种理论,文化可依据这些变

系统法

第三种方式是系统法(SystemsApproach)。这种观点是注重那些构成既定文化的系统,它包含了许多不同的亚系统。通过对亚系统的分析便能够提供一种有关总体结构的总画面。在这种情形下,亚系统是指一个统一整体的相互作用或相互

元,首当其冲。如何保持本土文化的优势和特色,又能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将成为全球化时代企业的生存之道。这就需要当代的企业管理者具有更多的文化敏感力,及时地进行角色转换和观念重塑,掌握跨文化条件下进行经营与管理的技巧。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国际经济交往的深化与交往范围的扩大,当今的管理者必须和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文化交往越来越必要,文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跨国公司管理理论研究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引进行为科学,从全球观点来选择自己的结构观点、行为观点和态度标准。在跨文化比较管理研究的方法论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文化概念的定义问题。《跨国管理比较研究》一书中提到文化有160多种的定义,定义与跨文化比较的指标选择以及这些指标变化的尺度有关,此外它还将进一步影响概念的具体化等问题,因此我们应选择比较适合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定义。人类学家处理文化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全球统一的大市场中,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冲突无处不在。企业作为生产经营的基本经济单

全国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

91

企业文化

Corporate Culture

独立的各个组成群体。哈里斯和莫兰然的关系方面,认为主宰大于屈从,组织就会采取革新和发展个人才能的政策,在统,他们是:亲缘、政治、健康、教育、宗实践中注重战略管理,主动地与外界进行教、娱乐、经济、社交。通过这些对这类亚边界条件谈判等。表4做了一些比较工作,系统的分析,我们便可以勾划出一种较为显然价值系统观比文化普遍观前进了一步。可靠的既定文化的大体轮廓,同时也能揭但文化作为一种外部制约因素,影响着管示出他们对组织行为的意义性。

理过程的各个运行环节,诸如计划、组织、跨文化比较管理研究

人事、领导、控制以及决策等,这些环节又直接影响着管理绩效,文化的这种影响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这三是综合的,是表层因素与核心因素共同起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文化普遍观列出了作用的。价值系统观缺乏层次性,缺乏形60多个变量,它比较直观、具体,对于揭式与内容的统一。系统观是从另一角度对示文化异同性有一定的意义,但他将不同文化进行划分,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从整体层次的因素混杂在一起,并且没有被很好上把握文化,提出层次论的观点,但不足的组织起来。价值系统观是依据价值来界之处是将文化的核心部分变的模糊不清。

定文化,把不同的文化看成是反映了不同此外,跨文化比较管理研究不同于人的价值系统。价值系统观抓住了文化的核类学研究,虽然跨文化比较管理研究与人心,因为决策的程序、领导的风格、组织类学有着共同的目标:即理解文化,但管特征等深受价值取向的影响。如在人与自

理必须从经营的观点而非从纯粹人类学的

92《商业时代・学术评论》

2006年11期观点来强调文化的差异性。因此,跨文化比较管理研究在变量选取方面并不需要穷

尽60多个变量,而必须在实验的基础上筛选出最显著的解释变量。表4是一些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表4我们可以看到语言、教育、科技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社会组织、宗教、态度与价值观是重要的解释变量。

多层次文化系统观

由此,我认为在跨文化比较管理研究中必须具有多层次的文化系统观。文化是人类群体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表层是语言文字、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等。它是文化的直接显现;而法律、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属于表层,它体现着某种社会关系、群体意志和价值观念;科学技术、知识体系、教育程度等处于较深层次,知识具有继承性和积累性的特征,它的表达方式还带上一定的民族特色;处于文化最深层的是思维方式(包括认知方式)、价值体系和心理特征等,构成文化的核心。其中,价值体系是文化的升华物,它在整个文化系统中起着导向作用。思维方式是一种认知结构,它通过长期的实践积淀成型,并给认识和行为提供智力工具。心理素质是最深沉的因素,外在的文化通过不断的升华和长期的积淀,逐渐内化成为一种心理结构,它具有群体性和稳定性,经过世代相传而构成一定的民族性格,并且体现在各个文化层次之中。但它终究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演变。

上述的这些因素都是无形的东西,它们居于文化的核心地位,自内而外地支配和制约着其他层次,并通过这些层次表现出来。这种文化观综合了上面三种文化观的优点,由此设计出来的测量表格,既反映文化的表层,又反映了文化的核心,同时核心和表层又是组织起来的。这种方式既体现了层次性,又体现了系统性,同时还可以直接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此外,在跨文化比较管理研究中,除了进行价值系统的比较研究外,还必须进行心理方面的比较研究。我们在对不同层次变量选择上也必须有权变观点,依不同的研究课题进行选取,这样就能避免变量过于庞大,研究难以进行,能使研究更为实用。

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具有多种成

下转83页

(Harris、Moran 1979)划分了八类亚系

念性框架”。这个框架“以一个经济体内旅游所产生的产品需求与其供给之间存在的基本平衡为基础。”它还包括旅游业特征产品清单和旅游业特征活动清单等等。旅游卫星帐户可以成为深入分析旅游经济各种方法的基础。

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旅游卫星帐户的缺点之一就是时滞性。其研究结果往往是关于许多年以前的。因此,有些国家就研究能够及时反映旅游业发展的方法。加拿大的国家旅游指数(National Tour-ism Indicators,简称NTI)就是这种方法。加拿大就是在旅游卫星账户基础上,开发出了一个全国性和地区性的旅游指数系列。国家旅游指数最早是开发用来更加及时地提供加拿大旅游卫星账户一些主要估算数据,其关键概念都是从旅游卫星账户当中来的,目前已做到每年发布四次。旅游卫星账户促进了国家旅游指数的发展,使国家对旅游业进行完全彻底的统计分析和及时监测成为可能。

旅游卫星帐户也为开发地区性旅游卫星帐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旅游卫星账户提供的是关于全国旅游业的数据和信息,对各地区旅游经济政策分析的作用不是十分明显。因此,除全国性的旅游卫星账户之外,政策制定者更感兴趣的将会是各省、地区性旅游卫星账户。事实证明地理特征突出的旅游卫星账户有着明显的价值。省级、地区级旅游卫星账户在旅游卫星帐户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省、地区的旅游花费、GDP和就业,来测算各省地区旅游经济的重要性,其分析结果对和旅游相关的企业、地区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制定旅游战略和政策更有意义。以1996年加拿大地区性旅游卫星账户对安大略省的旅游经济分析为例,安大略省的旅游业的旅游需求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旅游者,国际旅游者占到旅游需求的38%,这是加拿大各省中最高的比例;旅游增加值占安大略省总国内生产总值的2.1%,就业占4.5%。这两个指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地区性旅游卫星账户就在全国性账户的基础上,实现了在各地区之间比较旅游经济贡献的可能性,对地区旅游经济决策和发展都能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在进行宏观经济分析时,研究所使用的宏观经济模型,可能因研究人员的经济

思想以及分析目标的不同而不同,但是旅游卫星账户非常灵活,包容了不同模型的要求。也就是说,旅游卫星账户提供了一个参照框架,在这个框架当中,可以建立旅游业经济影响模型以及其他分析旅游经济的模型,可以对旅游的增长进行分析,对旅游生产率进行测算,而这些都基于旅游卫星账户为建模提供的基本信息。例如利用旅游卫星账户建立旅游政策和预测模型(简称TPF模型)就是旅游卫星账户的发展趋势之一。TPF模型把从旅游卫星账户当中获得的信息(比如:TPF模型要求有旅游花费方面的具体数据,以及旅游特征产业的生产结构方面的具体数据)融入到一个可计量的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中,把旅游的

经济贡献模型化。而TPF模型不仅可以预测旅游的经济贡献,而且还包含许多更加灵活有用的办法。英国威尔士地区旅游卫星账户就尝试过建立一些框架模型,测算旅游业和体育活动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包括1999年世界杯、Brecon爵士乐音乐节、英国WRC Rally活动、以及开发Blaenavon世界遗产对经济的影响。以上这些都为政策制定者利用旅游卫星账户提供更加便捷、可靠的手段。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卫星账户是对旅游业的全息扫描,给我们提供一幅旅游业的整体图画。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成员——旅游卫星账户,对旅游业的重要作用也正在得以进一步认可。    

全国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

83

量来加以考察,从而揭示出其异同性(见表1)。

跨国比较管理学的

文化观研究

柯   原1、2  副教授(1、福建行政学院   2、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福州   350002)

内容摘要:西方跨国比较管理学的文化观主要有文化普遍观、价值系统观、系统法三大类。本文通过对其综合研究后提出多层次的文化系统观的思想,笔者认为可以从这个角度研究跨国比较管理。

关键词:跨文化   文化   价值   系统

价值系统观

第二种方式是价值系统观(ValueSystems Approach)。价值系统观是依据价值来界定文化,把不同文化看成是反映了不同的价值系统。人类学家认为:人总要面对一些基本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便创造出价值系统来规定这些问题如何以最佳方式得到解决。因为这些价值系统实质上是对同一问题的反应,因而它们是可以比较的。跨文化研究预示着价值是因文化而异的。这种价值特征对于面临评估不同文化任务的管理者极为重要。表2、表3是美国研究者开发的分析表。

文化普通观

第一种方式是“文化普遍观”(Cultured Universals Approach),它定义文化为:“文化是知识、信念、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其他得以与别的群体区分开来的性质。”1945年,乔治.P.莫多克(George.P.Murdock)列出一张具有60多个变量的表格,他认为这个表容尽了所有文化共同具有的“文化普遍性”。根据这种理论,文化可依据这些变

系统法

第三种方式是系统法(SystemsApproach)。这种观点是注重那些构成既定文化的系统,它包含了许多不同的亚系统。通过对亚系统的分析便能够提供一种有关总体结构的总画面。在这种情形下,亚系统是指一个统一整体的相互作用或相互

元,首当其冲。如何保持本土文化的优势和特色,又能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将成为全球化时代企业的生存之道。这就需要当代的企业管理者具有更多的文化敏感力,及时地进行角色转换和观念重塑,掌握跨文化条件下进行经营与管理的技巧。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国际经济交往的深化与交往范围的扩大,当今的管理者必须和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文化交往越来越必要,文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跨国公司管理理论研究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引进行为科学,从全球观点来选择自己的结构观点、行为观点和态度标准。在跨文化比较管理研究的方法论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文化概念的定义问题。《跨国管理比较研究》一书中提到文化有160多种的定义,定义与跨文化比较的指标选择以及这些指标变化的尺度有关,此外它还将进一步影响概念的具体化等问题,因此我们应选择比较适合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定义。人类学家处理文化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全球统一的大市场中,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冲突无处不在。企业作为生产经营的基本经济单

全国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

91

企业文化

Corporate Culture

独立的各个组成群体。哈里斯和莫兰然的关系方面,认为主宰大于屈从,组织就会采取革新和发展个人才能的政策,在统,他们是:亲缘、政治、健康、教育、宗实践中注重战略管理,主动地与外界进行教、娱乐、经济、社交。通过这些对这类亚边界条件谈判等。表4做了一些比较工作,系统的分析,我们便可以勾划出一种较为显然价值系统观比文化普遍观前进了一步。可靠的既定文化的大体轮廓,同时也能揭但文化作为一种外部制约因素,影响着管示出他们对组织行为的意义性。

理过程的各个运行环节,诸如计划、组织、跨文化比较管理研究

人事、领导、控制以及决策等,这些环节又直接影响着管理绩效,文化的这种影响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这三是综合的,是表层因素与核心因素共同起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文化普遍观列出了作用的。价值系统观缺乏层次性,缺乏形60多个变量,它比较直观、具体,对于揭式与内容的统一。系统观是从另一角度对示文化异同性有一定的意义,但他将不同文化进行划分,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从整体层次的因素混杂在一起,并且没有被很好上把握文化,提出层次论的观点,但不足的组织起来。价值系统观是依据价值来界之处是将文化的核心部分变的模糊不清。

定文化,把不同的文化看成是反映了不同此外,跨文化比较管理研究不同于人的价值系统。价值系统观抓住了文化的核类学研究,虽然跨文化比较管理研究与人心,因为决策的程序、领导的风格、组织类学有着共同的目标:即理解文化,但管特征等深受价值取向的影响。如在人与自

理必须从经营的观点而非从纯粹人类学的

92《商业时代・学术评论》

2006年11期观点来强调文化的差异性。因此,跨文化比较管理研究在变量选取方面并不需要穷

尽60多个变量,而必须在实验的基础上筛选出最显著的解释变量。表4是一些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表4我们可以看到语言、教育、科技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社会组织、宗教、态度与价值观是重要的解释变量。

多层次文化系统观

由此,我认为在跨文化比较管理研究中必须具有多层次的文化系统观。文化是人类群体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表层是语言文字、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等。它是文化的直接显现;而法律、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属于表层,它体现着某种社会关系、群体意志和价值观念;科学技术、知识体系、教育程度等处于较深层次,知识具有继承性和积累性的特征,它的表达方式还带上一定的民族特色;处于文化最深层的是思维方式(包括认知方式)、价值体系和心理特征等,构成文化的核心。其中,价值体系是文化的升华物,它在整个文化系统中起着导向作用。思维方式是一种认知结构,它通过长期的实践积淀成型,并给认识和行为提供智力工具。心理素质是最深沉的因素,外在的文化通过不断的升华和长期的积淀,逐渐内化成为一种心理结构,它具有群体性和稳定性,经过世代相传而构成一定的民族性格,并且体现在各个文化层次之中。但它终究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演变。

上述的这些因素都是无形的东西,它们居于文化的核心地位,自内而外地支配和制约着其他层次,并通过这些层次表现出来。这种文化观综合了上面三种文化观的优点,由此设计出来的测量表格,既反映文化的表层,又反映了文化的核心,同时核心和表层又是组织起来的。这种方式既体现了层次性,又体现了系统性,同时还可以直接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此外,在跨文化比较管理研究中,除了进行价值系统的比较研究外,还必须进行心理方面的比较研究。我们在对不同层次变量选择上也必须有权变观点,依不同的研究课题进行选取,这样就能避免变量过于庞大,研究难以进行,能使研究更为实用。

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具有多种成

下转83页

(Harris、Moran 1979)划分了八类亚系

念性框架”。这个框架“以一个经济体内旅游所产生的产品需求与其供给之间存在的基本平衡为基础。”它还包括旅游业特征产品清单和旅游业特征活动清单等等。旅游卫星帐户可以成为深入分析旅游经济各种方法的基础。

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旅游卫星帐户的缺点之一就是时滞性。其研究结果往往是关于许多年以前的。因此,有些国家就研究能够及时反映旅游业发展的方法。加拿大的国家旅游指数(National Tour-ism Indicators,简称NTI)就是这种方法。加拿大就是在旅游卫星账户基础上,开发出了一个全国性和地区性的旅游指数系列。国家旅游指数最早是开发用来更加及时地提供加拿大旅游卫星账户一些主要估算数据,其关键概念都是从旅游卫星账户当中来的,目前已做到每年发布四次。旅游卫星账户促进了国家旅游指数的发展,使国家对旅游业进行完全彻底的统计分析和及时监测成为可能。

旅游卫星帐户也为开发地区性旅游卫星帐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旅游卫星账户提供的是关于全国旅游业的数据和信息,对各地区旅游经济政策分析的作用不是十分明显。因此,除全国性的旅游卫星账户之外,政策制定者更感兴趣的将会是各省、地区性旅游卫星账户。事实证明地理特征突出的旅游卫星账户有着明显的价值。省级、地区级旅游卫星账户在旅游卫星帐户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省、地区的旅游花费、GDP和就业,来测算各省地区旅游经济的重要性,其分析结果对和旅游相关的企业、地区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制定旅游战略和政策更有意义。以1996年加拿大地区性旅游卫星账户对安大略省的旅游经济分析为例,安大略省的旅游业的旅游需求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旅游者,国际旅游者占到旅游需求的38%,这是加拿大各省中最高的比例;旅游增加值占安大略省总国内生产总值的2.1%,就业占4.5%。这两个指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地区性旅游卫星账户就在全国性账户的基础上,实现了在各地区之间比较旅游经济贡献的可能性,对地区旅游经济决策和发展都能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在进行宏观经济分析时,研究所使用的宏观经济模型,可能因研究人员的经济

思想以及分析目标的不同而不同,但是旅游卫星账户非常灵活,包容了不同模型的要求。也就是说,旅游卫星账户提供了一个参照框架,在这个框架当中,可以建立旅游业经济影响模型以及其他分析旅游经济的模型,可以对旅游的增长进行分析,对旅游生产率进行测算,而这些都基于旅游卫星账户为建模提供的基本信息。例如利用旅游卫星账户建立旅游政策和预测模型(简称TPF模型)就是旅游卫星账户的发展趋势之一。TPF模型把从旅游卫星账户当中获得的信息(比如:TPF模型要求有旅游花费方面的具体数据,以及旅游特征产业的生产结构方面的具体数据)融入到一个可计量的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中,把旅游的

经济贡献模型化。而TPF模型不仅可以预测旅游的经济贡献,而且还包含许多更加灵活有用的办法。英国威尔士地区旅游卫星账户就尝试过建立一些框架模型,测算旅游业和体育活动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包括1999年世界杯、Brecon爵士乐音乐节、英国WRC Rally活动、以及开发Blaenavon世界遗产对经济的影响。以上这些都为政策制定者利用旅游卫星账户提供更加便捷、可靠的手段。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卫星账户是对旅游业的全息扫描,给我们提供一幅旅游业的整体图画。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成员——旅游卫星账户,对旅游业的重要作用也正在得以进一步认可。    

全国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

83


相关文章

  • 跨文化冲突与跨文化管理
  • 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2期 跨文化冲突与跨文化管理 李彦亮 摘要世界经济一体化进一步促进了企业跨国经营,而跨国经营的结果必然带来跨文 化冲突管理.价值观不同是导致跨文化冲突的根本原因.跨文化沟通障碍是导致跨文化冲突的直接原因.思维和工作习 ...查看


  • 2009级商学院学年论文参考题目
  • 商学院2009级学年论文参考题目 一. 金融方面: 宣文俊老师论文题目 1.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研究 2. 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 3.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问题与对策 4. 论人民币汇率的制定机制 5.国际货币体系发展趋势 6.论银行体 ...查看


  • 心理距离对跨国公司进入模式的影响
  • 文章编号:1001-148X (2011) 03-0054-07 CO MMERCI AL RESEARC H 心理距离对跨国公司进入模式的影响 霍 杰, 蒋周文, 杨洪青 1 2 3 (中国社会科学院 1. 世界经济与政治所; 2. 金融 ...查看


  • 合资企业的跨文化冲突及应对策略
  • 摘 要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一步促进了企业跨国合资经营,跨国经营不仅能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同时, 也将推动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同时,跨国经营在给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可能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负作用.而企业无论是否跨国经营,都将受到外来 ...查看


  • 工商企业管理论文题目选择
  •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 一.管理学方向参考题目 1.论企业核心竞争力 [提示]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渊源: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及理论体系:该理论的基本命题研究,如积累性学识.路径依赖.边际搜寻.能力演进和起源,等等:创新与核心竞争力:企 ...查看


  • 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冲突和跨文化管理策略
  • 第25卷 第2期曲 靖 师 范 学 院 学 报V ol. 25 N o. 2 2006年3月JOURNA L OF QU J I NG NORM A L UNI VERSITY Mar. 2006 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冲突和跨文化管理策略 罗 ...查看


  • 企业跨文化管理研究
  • 企业跨文化管理研究 摘 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出来,我国也不例外.跨国企业的成功往往和他们企业管理多元文化的能力有关,而失败也是如此,中国企业在逐渐融入国际市场的同时所面临的文化冲突也越来越多.如何在全球化与本 ...查看


  • 跨国公司竞争战略分析
  • 跨国公司竞争战略 新发展新变化 [摘要]跨国公司为抢占21世纪竞争优势,纷纷调整自己的竞争战略.文章分析总结了跨国公司竞争战略在竞争理念.经营战略.投资战略等十二个方面的新发展与新变化.对中国企业来说,当前应深入研究跨国公司竞争战略的新发展 ...查看


  • 跨国公司文化冲突和融合及跨文化管理策略_黄青
  • 经营战略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E C O N O M I C S 跨国公司文化冲突和融合及跨文化管理策略 ○黄青1.2 (1.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