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一章

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

1.商品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2.货币关系和信用关系的普遍化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

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

1.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

2.票据交换及清算的需要

3.为商行提供资金支持的需要

4.统一金融监管的需要

中央银行的初步形成

产生:17世纪后半期

制度形成:在19世纪初期。

大概经历257年时间:(瑞典银行

1656-美国联邦储备体系1913年)

中央银行产生的途径:

1.由信誉好,实力强的大银行逐步演变而来-瑞典银行,英格兰银行

2.由政府出面直接组建而成-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瑞典银行

1656年成立,最初是私营银行;

1668年改组为国家银行,但此时仍有多家银行拥有货币发行权;

1897年独占货币发行权,完成了向央行转变的关键一步

英格兰银行

成立于1694年,确定为国家银行。是现代银行的“鼻祖”。

拥有两项特权:一是贷款给政府;二是以政府债券作抵押,发行等值银行券

1833 年规定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具有无限法偿的资格。

1844 年通过《皮尔条例》,确立了英格兰银行作为货币发行银行的地位。

《皮尔条例》:源于银行主义与通货主义之争,通货主义认为银行券的发行必须要有贵金属作保证,来防止货币泛滥的危险。通货主义的胜利诞生了《皮尔条例》

主要内容:

1.将英格兰银行分为发行部和银行部。2.不批准新的银行发行货币。3.将货币发行权集中于英格兰银行。

1928年成为唯一的发行银行

《皮尔条例》从中央银行的组织模式和货币发行上为英格兰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奠定了基础。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美国第一银行(1791-1811)资本金1000万美元,政府出资20 %。

职能: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独占货币发行权,代理联邦政府基金收付保管业务和向政府贷款。

美国第二银行

成立于1816年,资本金3500万美元,政府出资700万美元。与第一银行职能相同,183年被撤销。

自由银行时期(1837-1863):银行急剧增多,资本普遍不足,流动性差;银行券和存款准备金不足,无法清偿债务;货供应量发生急剧波动,造成经济波动。

国民银行时期(1863-1913):国会通过《全国货币法》:第一,建立国民银行制度,国民银行在政府注册。第二,设立专门监督国民银行活动的“货币监理官”。第三,建立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

1913年国会通过《联邦储备条例》建立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

日本银行 (1882 年)

德意志联邦银行(1876年)

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

普遍推行时期(一战至20世纪中期)

1.大部分中央银行是依靠政府力量创建的

2.改革货币发行制度,建立比 例准备金制度和垄断货币发行停止对政府直接贷款。

3.存款准备金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强化。

中央银行制度强化时期

二战以后,中央银行成为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成为稳定金融、调节和干预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工具。

1.中央银行国有化

2.制定新的银行法-明确职责:执行货币金融政策,维持货币金融的稳定

新中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1948年成立于石家庄,后迁入北京,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

2.1954年成立中国建行

3.1979年分离出中国农行和中国银行

4.1984年成立中国工商银行

5.1995年3月18日通过第一部金融大法,标志着中国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正式形成

6.1998年改为以经济区划设立分支机构

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是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对金融业进行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㈠ 中央银行是特殊的政府机关

⒈ 业务性质的特殊性-金融业务

⒉ 业务手段的特殊性-主要是经济手段

⒊ 与政府关系的特殊性-政策制定上有一定的独立性

㈡ 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⒈ 业务范围的特殊性-有特有的权力

⒉ 业务对象的特殊性-金融机构和政府

⒊ 业务目的的特殊性-制定政策与监管

⒋ 中央银行地位的特殊性-金融体系的中心、货币金融的最高权力机构

⒌ 中央银行职能的特殊性-三大职能

中央银行的职能

㈠ 发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集中和垄断了货币的发行权,成为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这是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

央行垄断货币发行权的意义:

⒈避免货币发行分散,便利商品流通。

⒉保证通货的稳定。

⒊控制社会资金供应,掌握和调节商行的信贷活动。

⒋是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基础。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作用于社会经济活动从而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和控制。

5.使政府得到一定的收益。

㈡ 银行的银行

一方面是指中央银行处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上,居于领导地位,并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另一方面是指央行的业务对象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⒈集中存款准备金

⒉最后贷款人—主导地位

⒊组织全国的清算

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向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办理票据再贴现、再抵押的方式融通资金。在特别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直接融资的方式。

㈢ 政府的银行

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为管理国家财政收支,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和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及国际金融活动等。

⒈代理国库

⒉代理政府债券发行

⒊对政府给予信贷支持

直接给财政贷款或透支大多数国家立法禁止,如我国。购买政府债券:一级市场,二级市场 ⒋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进行外汇和黄金的买卖和管理。

⒌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美联储大购国债,开动印钞机

美联储(2009年)3月19日声明称,将在未来六个月内购买3000亿美元的长期政府债券。 评论:1.这是美联储40年来首次在刺激经济的名义下购入国债,是一种很罕见、很剧烈的刺激政策 。2.最无耻的救市,美联储大购国债开动印钞机 。

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类型

(一)单一型

1.一元式

一个国家只建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机构设置一般采取总分行制,自上而下地贯彻货币政策,发挥其职能。目前大多数国家采取此类体制。如:英国、日本、意大利、法国等 补充:人行与银监会的关系

银监会是于2003由人行划分出去成立的国务院直属机构。

在我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四个部门合起来行成完整的中央银行的职责。 目前,人行主要是负责宏观上的监督管理,包括各金融机构全年信贷量,存贷款利率,制定相关金融政策、货币政策。

银监会主要是到各银行的监管部门,是微观的监督管理。

2.二元式

即在一国内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中央机构为最高权利和管理机构,地方机构在权力和管理上以及本地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有其较大的独立性。如,美国。

(二)复合型

不单独设立专司央行职能的央行机构,而由一家集中央行与商行职能于一体的国家大银行兼行央行职能 (前苏联和1990年前的多数东欧国家,1983年前的中国)

㈢ 跨国型

是由某一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联合组成的中央银行制度。这些国家一般地域相邻,经济状况相对一致。

欧洲中央银行

成立于1998年7月1日

独立于欧盟机构和各国政府之外。

总部位于德国金融中心法兰克福,现任行长为德拉吉。

职责:发行欧元,制定和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对成员国金融体系的管理提出意见。

特点:1.维持价格稳定2.由欧洲央行和各成员国央行组成3.独立性强

㈣ 准中央银行型

是指有些国家或地区只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行 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适用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很高的国家或地域狭小的国家。

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类型

⒈资本国有(英、法、中)

⒉私人持股(美、瑞士)

⒊公私合股(日本、比利时)

⒋无资本(韩国)

⒌多国共有(欧洲央行)

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

㈠ 权利分配结构

主要指最高权利分配情况,即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如何通过权力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体现出来。

1.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由某一机构统一行使

2.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别由不同机构行使

㈡ 内部职能机构设置

1.业务操作机构

2.金融管理监督机构

3.经济金融调研机构

4.行政办公机构

㈢ 分支机构设置

1.按经济区划设置

2.按行政区划设置

3.以经济区划为主,兼顾行政区划和业务量大小设置

央行独立性的含义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实际上是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问题,而不是指独立于立法和司法,也不是简单地指独立于行政和政府。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在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所赋予或者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提出背景

最初阶段:一战后在1920年的布鲁塞尔会议上。第二阶段:1970年代后。

含义:

1.央行应与政府间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2.央行不可能完全脱离于政府,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为什么应该保持独立性?

1.两者所处地位、行为目标、利益需求及制约因素不同

2.货币政策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3.避免财政赤字发行

4.保持独立性,避免各级政府的干预

为什么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1.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部分,金融服从国家整体利益。

2.货币政策需要其他宏观政策相配合。

3.央行活动在国家法律监管下。

相对独立性的主要内容

垄断货币发行权

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目标

独立选择货币政策手段

决定央行独立性的因素

1.隶属关系

2.央行与财政部的(资金)关系:是否允许财政部透支如何对政府融资,是否需要财政部拨款

3.法律职责

4.负责人的产生

5.决策机构的组成

央行相对独立性的类型

1. 独立性较强型

央行直接对国会负责,政府不得对其发布命令,指示。一般法律上有明确规定,如美 国、德国等。

2. 独立性居中型

中央银行名义上隶属于政府,但实际上保持相当大的独立性,仍可相对地制定、执行货币政策和采取措施。如日本、英国等

3. 独立性较弱型

不论名义上还是实际上都服从于政府的命令,其货币政策的制定以及相应措施的实行都要经过政府的批准,政府有权否决或推迟央行决议的执行。如意大利和法国

我国央行与政府的关系

一、与国务院的关系

 人行在行政上隶属于国务院,行长由国务院总理提名,人代会任命,副行长由总理

任免

 人行的对重大事项的决策,须报国务院批准

二、与财政部的关系

 人行全部资本由财政部代表国家出资,属国家所有

 人行实行独立的财务预算制度,并纳入中央预算

 每一会计年度的收入减除该年度支出并按财政部核定的比例提取总准备后的净润全

部上交中央财政,如有亏损,则由财政拨款弥补

 人行代理国库

 人行可代理财政部向各金融机构发行,兑付国债和其他债券

 财政部负责人参加人行货币政策执行委员会

 人行与财政部执行宏观调控时须协调配合

 二者财属国务院,互不隶属

三、人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 人行在全国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独立于地方政府,不受地方政府的干涉

 人行按经济划设立分支机构

一、央行业务活动的一般原则

1.不以盈利为目标

2.保持资产的流动性

3.保持业务的公开性

4. 遵循法律规范

二、央行业务活动的一般分类

㈠ 银行性业务

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这类业务直接和货币资金相关,都会使货币资金运动和数量发生变化。

1.形成央行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资产负债业务。货币发行、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贷款、公开市场持有管理黄金、外汇储备等

2.与货币资金运动相关但不进入资产负债表的银行性业务。清算、经理国库、代理政府债券、央行业务的会计业务等

㈡ 管理性业务

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最高金融管理当局所从事的业务。这类业务主要服从于央行履行宏观金融管理的职责。

1.与货币资金运动没有直接的关系,不会导致货币资金数量或结构的变化。

2.需要运用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权力。金融统计调查、对金融机构的的稽核、检查、审计等业务

三、央行的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间的关系

资产和负债的基本关系:

1.资产=负债+自有资本

2.负债=资产-资本项目

3.自有资本=资产-负债

央 行 的 负 债 业 务

中央银行负债业务是指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主要包括:

1.货币发行业务

2.存款业务

3.发行央行债券

4.对外负

5.资本业务

一、货币发行业务

从货币发行程序看:中央银行发行库----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社会

从货币发行结果看:是指货币从央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一) 央行货币发行的种类

1.经济发行

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增加货币供应,是通过正常的信贷渠道投放的,其目的是为了支持和促进经济发展,活跃市场。

2. 财 政 发行

为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货币发行,是通过强制的力量用货币发行、银行透支来堵窟窿的做法。容易造成货币贬值通货膨胀,扰乱货币金融秩序

二)央行货币发行原则

1.垄断发行

2.信用保证

3.弹性发行

三)货币发行准备

货币当局在发行货币时,须以某种贵金属或某几种形式的资产作为其发行货币的准备的规定,从而使货币的发行与某种贵金属或某些资产建立起联系和制约的关系。

1. 发行准备的构成

① 现金准备:包括以黄金、外汇等具有现实流动性的资产

② 证券准备:包括商业票据、财政短期库券/政府公债等

2. 准备率

现金准备与证券准备占货币发行量的比率;

现金准备与证券准备各自所占的比例。

4.主要货币发行制度

① 现金准备发行制

货币的发行100%以黄金和外汇等现金做准备

② 证券保证准备制

货币发行以短期商业票据、短期国库券和政府公债做准备

③ 现金准备弹性比例发行制

货币发行数量超过规定的现金准备比例时,国家对超过部分的发行征收超额发行税 ④ 证券准备限额发行制

在规定的发行限额内,可全部用规定证券作发行准备,超过限额的发行必须以十足的现金作为发行准备

⑤ 比例准备制

规定货币发行准备中现金与其他有价证券所占的比例,但各种准备资产的比例不确定 ⑥无准备制度

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并不要求特有一定的准备资产,即国家以行政法规形式规定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最高限额

(四)货币发行渠道和程序

央行发行货币的渠道,是通过再贴现、贷款、购买证券、收购金银和外汇等中央银行业务活动,将纸币注入流通,并通过同样的渠道组织货币回笼。

二、存款业务

㈠ 意义、特点和种类

1.存款业务意义

提供资金清算服务

维护金融业的稳定

调控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

2. 存款业务特点

不以盈利为目的

不接受个人和工商企业的存款

吸收的存款有一定的强制性

(二)准备金存款业务种类

1.涵义

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照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准备金,它是商业银行等机构为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以及应付日常支付需要而准备的资金。

2.构成

库存准备

法定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

3.基本内容

(1)比率的确定

① 存款类别

② 金融机构信用创造能力、经营规模等

③规定调整幅度

(2)可计提的内容

一级准备、二级准备

3)确定存款准备金计提基础

① 存款余额的确定

日均、月末、旬末

② 缴存准备金的基期

当期、前期

三、其他存款业务

1.政府存款

2.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

3.非金融机构存款

邮政部门存款(2007.3前)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4.外国存款

国家间贸易结算和支付往来

三、发行中央银行债券

对象:国内金融机构

目的:减少金融机构的超额储备;

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手段之一,灵活调节货币供应量

四、对外负债

指非居民所持有的本国货币和外币的负债,如从国外银行的借款、对国外发行债券、从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及对外国货币当局的负债等。

目的:为了平衡国际收支

为了维持本国本币的汇率

为了应付货币危机或金融危机

五、资本业务

指筹集、维持和补充自有资本的业务

途径:

国有--中央政府拨款;

私人持股--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

机构出资;

公私合股--私人银行或部门出资

央 行 的 资 产 业 务

资产业务

指在一定时点上中央银行所拥有的各种债权。主要包括:再贴现、证券买卖业务和国际储备业务

一、再贴现和贷款业务

是中央银行履行其“最后贷款人”职能,保障金融体系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调控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渠道。

(一)再贴现

1.涵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急需资金时,将其因贴现而取得的商业票据提交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对该票据作第二次贴现的经济行为。

2.对象:在央行开设账户的商行等存款货币银行

3.票据: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签发的,以商品交易活动为基础的,经商行贴现后的短期票据

4.再贴现计算

 实付金额=票面金额-再贴现利息

 再贴现利息=票面金额×日贴现率×未到期天数

 日贴现率=年贴现率/360

5.收回

二、证券买卖业务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目的是为了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1.变动货币供应量

2.变动利率水平

3.变动利率结构

三、国际储备业务

央行保有国际储备的用途:

一是平衡国际收支

二是稳定汇率和币值

央行的支付清算服务

一、支付清算服务含义

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支付清算体系的参与者和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使金融机构间的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能够顺利完成。

 结算:为实现因商品交易、劳务供应、金融活动和消费行为等引发的债权债务及资

金转移而发生的货币支付

现金结算

转账结算

 清算:银行与银行及与其他金融机构间的结算关系

二、央行的支付清算体系

支付清算体系:清算机构 支付系统 清算制度

㈠ 清算机构

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清算服务的中介组织,如票据交换所、清算中心、清算协会等。一般实行会员制,会员必须遵循组织规则和操作章程,并缴纳会员费。

二) 支付系统

提供支付清算服务的中介机构和实现支付指令传送及资金清算的专业技术手段共同构成的用以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种金融安排。

(三) 清算制度

关于支付结算活动的规则和程序的规定和安排,是支付清算体系运行的制度基础。包括支付结算制度和同业清算制度。

三、支付清算运作基本原理

资金清算包括两个基本程序:第一,付款行通过清算系统向收款行发出支付指令信息。 第二,付款行和收款行间实现资金的划转。包括差额清算和全额清算方式

差额清算原理

所有银行间的应收应付款项都可通过清算系统相互轧抵后,仅仅收付其差额。差额清算可 以是双边的,也可以是多边的。

实时全额清算系统的运行原理(RTGS)

实时是指在营业期间内非间断、非定期地持续进行;全额是指每笔业务单独进行、全额清算,而非在指定时点进行借贷双方总额轧差处理

其重要特征是,系统处理过的所有支付清算都是不可变更和无条件的终局性清算。要求以现代通信信息技术为支持手段。目前在发展中国家不普及。在清算系统的运行中,支付间隔越长,所蕴涵的风险越大

四、支付清算服务的主要内容

1.组织票据交换清算(同城)

票据交换的应收就付款项最后都通过各银行或清算机构在央行的账户完成清算

清算银行义务

 交纳一定的交换保证金

 在央行开立往来账户,以供交换差额的结清

 分摊交换所的有关费用

票据交换基本程序

 入场前准备:清算员将票据按付款行分别整理;

 场内工作:将提交票据分别送交有关付款行,接受他行提交的应由本行付款的票据,

计算当场应收应付差额;

 交换所工作:总清算员收到各行提交的交换差额报告后,填制总结算表,交由央行

转账结算。

2.办理异地跨行清算

(1)各商行内部联行系统划转,最后由总行通过央行办理转账清算

(2)把异地票据集中送到央行总行办理轧差转账

3.为私营清算机构提供差额清算服务

4.提供证券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清算服务

5.提供跨国服务

支付清算系统的风险类别

1.信用风险 2.流动性风险 3.系统风险 4.法律风险 5.其他风险

对支付清算系统的风险管理

1.对大额支付系统的透支的限制

2.对私营大额支付系统进行管理

3.对银行结算支付活动进行监督

4.发展实时全额清算系统

5.加强支付清算领域的法规建设

6.加强支付系统的现代化建设与改造

央行的其他业务

一、经理国库业务

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代理人,负责国库的组织建制、业务操作和管理监督

 国库:专门负责办理国家预算资金的收纳、划分、留解和拨付的机关。

 两种基本的国库制度:独立国库制,委托国库制

 国库的职能:

 为政府保管资金,负责办理国家预算资金的收纳和库款的支拨;

 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和兑付;

 代理政府进行黄金和外汇买卖。

二、会计业务

针对央行的职能特点和业务范围,按照会计的基本原则制定核算形式和核算方法,体现和反映央行履行职能,监督、管理、核算财务的业务。

三、调查统计业务

1.金融统计

 涵义:按照规定的统计制度,根据统计的一般原理,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金融

活动现象的数量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为经济和金融提供依据和政策建议的过程

 原则:

客观性

科学性

及时性

保密性

 对象:

金融机构

金融业务

金融市场

 主要内容:

货币供应量统计

信贷收支统计

现金统计

对外金融统计

金融市场统计

保险统计

资金流量统计

2.经济调查统计

一、货币政策内涵及作用

(一)货币政策的定义

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体系:目标体系 工具体系 实施与操作

二)货币政策的作用

1.维护货币币值的稳定;

2.熨平经济波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3.促进充分就业,维持社会稳定;

4.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5.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防范金融危机。

二、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

操作目标 :基础货币准备金\其他

中介目标: 货币供应量\利率 \其他

最终目标: 币值稳定/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BOP平衡 \金融稳定

三、货币政策工具体系

一般性政策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 金再贴现 公开市场操作

选择性政策工具:消费者信用控制 不动产信用控制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优惠利率 其他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 间接信用指导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1.币值稳定

2.经济增长

3.充分就业

4.国际收支平衡

5.金融稳定

1.币值稳定

设法促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显著或剧烈的波动,以维持国内币值的稳定。 抑制通货膨胀 避免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的危害

社会分配不公

借贷风险增加

相对价格体系受到破坏

可能导致货币体系的崩溃

衡量物价稳定的标准

1.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 deflator ):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按报告期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

2.消费物价指数 CPI

3.批发物价指数 WPI

一般认为,物价上升控制在2 %-4%,就基本实现了物价稳定。

2.经济增长

是各国政府追求的最终目标。西方经济中关于经济增长的概念主要有两个:

(1)(人均)国民(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2) 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增加

3.充分就业

将失业率降低到社会可接受的水平。任何愿意接受现有工作条件并有工作能力的人都可以找到工作。

在动态经济中,社会始终存在着某种最低限度失业,因此充分就业并不是追求零失业率,而是把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

4.国际收支平衡

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与货币支出保持基本平衡。有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之分。

5.金融稳定

金融危机:主要指由银行支付危机带来的大批金融机构倒闭,并威胁到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

经济危机:经济的正常运行秩序遭受严重破坏,企业大量破产,失业大幅上升,经济严重衰退,甚至濒临崩溃的一种恶性经济灾害。

二、最终目标的统一和矛盾性

1.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奥肯定律:奥肯定律是来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这一定律认为,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 。

2.币值稳定与充分就业

早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背景:菲利普斯研究了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后得出的结论。

内容: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比较高;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比较低。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背景:20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进入滞胀期,高物价上涨率与高失业率并存。

内容:在长期内,通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率不存在,相反,宏观经济均衡于自然失业率与越来越高的通胀率的组合。

3.币值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币值的稳定有利于国际收支的平衡,但是单纯的为了追求国际收支平衡可能导致币值不稳定。

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的增长可能增加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导致BOP的逆差,为减少逆差,提高利率又可能引起经济增长减慢甚至衰退。

5.币值稳定与金融稳定

币值稳定有利于金融稳定

冲突:为稳定利率而变动货币供应量时,将导致物价的不稳定;央行为了金融稳定而增发货币,可能引起物价的不稳定。

三、最终目标的选择理论

1.单目标论

2.双重目标论

3.多重目标论

四、最终目标的选择方式

1.相机抉择法

2.“临界点原理”选择法

3.“逆经济风向”抉择法

4.“简单规则”选择法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一、选择的主要标准和客观条件

1 可测性

2 可控性

3 相关性

4 抗干扰性

二、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分析

1.货币供应量

一个国家某个时点流通中的本国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量可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优点:

① 其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

② 与货币政策的意图联系紧密

③ 抗干扰性较好

④可控性较强

缺点:

① 可测性上存在问题

②货币的内生性特征使其可控性有争议,存在较长时滞

2.利率

优点:

①能反映货币与信用的供求状况,并能表现货币信用的相对变化;

②央行能有效控制利率;

③ 有关利率的数据可以及时获得;

④ 利率的调整的政策意图可以及时传递给各金融机构,并迅速传达到消费者和企业,使之作出相应的反应。

缺点:

① 可测性上存在问题

央行用的利率是加权平均数;

央行公布的利率并不能代表真实的借贷成本;

信贷分配影响利率反映名义收入的准确性;

央行得到的是名义利率。

② 可控性上存在问题

央行能控制的是名义利率;

货币需求的弹性影响利率作用的发挥;

央行对长期利率影响较小。

当抑制通胀为主要任务时,一般选择货币供应量,当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时,一般选择利率。

3.其他指标包括贷款量和汇率

贷款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测性和可控性。但是行政手段不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在 计划经济或金融市场不发达国家使用。

三、可供选择的操作目标分析

1.准备金

2.基础货币

货 币 政 策 工 具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1.法定存款准备金

2.再贴现

3.公开市场业务

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金融机构的存款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强制性地要求其按照规定 的比例计提并上缴存款准备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

① 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资金流动性和现金兑付能力

② 调节货币供给量

③ 影响利率水平

④ 影响银行成本及利润

⑤ 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优势 :影响平等\ 力度大,见效快

劣势:威力巨大,不适合作为日常调控工具

频繁调控会扰乱存款机构正常的财务计划和管理

2. 再贴现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再贴现贷款的数量,从而对货 币供给量发生影响。

再贴现政策的作用

影响存款货机构的资金成本

调整信贷结构

告示作用

防范金融恐慌

再贴现政策的优点

可以用来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避免金融恐慌,可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信贷结构,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

再贴现政策的缺点

① 告示作用的局限性

② 再贴现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利差易导致货币供给量波动。

③ 再贴现政策下中央银行较被动。

3. 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数量, 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公开市场业务作用

① 调控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和货币供给量

② 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

③ 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政策配合使用,提高政策效果

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

具有主动性 灵活准确 具有可逆性 可迅速进行

公开市场业务的缺点

政策意图的告示作用较弱

需要有较为发达的证券市场为前提

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

操作计划

操作方式:

长期性储备调节

临时性操作

操作对象:政府债券一级交易商

交易方式:证券的买卖、回购和发行

操作过程

(一)我国目前金融体制下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优势

1. 调控力度大

2. 调控成本低

3. 对市场利率和汇率影响小

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局限性

1.公开市场操作

国债市场不发达,国债规模偏小 。

期限结构:以中长期为主。

持有结构:大多被居民与商业银行持有。央行持有国债较少。

2.再贴现政策

央行处于被动局面

票据市场发育不成熟

我国社会整体信用水平不高,商业汇票总体发展速度不快,发展水平不高,发育程度不够理想。

3.利率

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缺乏弹性,容易引起市场波动,还会引起热钱的流动,不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

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操作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1.消费者信用控制

央行对消费者就不动产以外的耐用消费品分期购买或贷款的管理措施。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央行对有价证券的交易,规定应支付的保证金比率

控制证券市场的信贷资金的需求,稳定证券市场价格

调节信贷供给结构

3.不动产信用控制

央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的管理措施

目的:控制不动产信贷规模,抑制过度投机,避免经济波动

4.优惠利率

央行对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实行贷款利率优惠政策。

方式:较低的贷款利率;较低的再贴现率。

5.进口保证金制度

央行要求进口商按进口商品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进口保证金。

为了限制进口的过快增长。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1. 直接信用控制

① 利率控制

② 信用配额管理

③ 流动性比率管理和直接干预

2.间接信用指导

① 道义劝告

① 窗口指导

第 四 章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效应

一、货币政策传递机制含义

货币管理当局确定货币政策目标后,从选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进行政策操作开始,到实现预 期目标之间,所经过的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到最终目标的逐次传递的过程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一)传统经济学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两大假设:充分就业;供给自动创造需求。

 把经济分为实物经济与货币两部分,经济理论也分为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两者这

间并无联系。

 集中体现在传统的货币数量论

 核心内容:一国货币数量变化的直接作用结果将是物价水平的相应变化。

 费雪的现金交易论及马歇尔、庇古的现金余额论

现金交易论

 MV=PT 或P=MV/T

 M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平均数

 V货币流通速度(社会因素)

 P一般物价水平

 T各种商品的交易量(非货币因素)

 货币数量决定着物价水平

现金余额论

 货币数量M的增加将直接、同比例地引起物价P的变化,而不会引起实际产出的变

化。

传统经济学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

R—MS—P—Yn

 R准备金数量

 MS 货币供应量

 P物价水平

 Yn名义收入

二)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

 失业是经济社会的常态,充分就业是例外

 货币是经济一个内生因素和内在动力

 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分为两个阶段

1.传统的凯恩斯学派的观点

2.新古典综合派的观点

传统的凯恩斯学派观点

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影响利率,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益的影响使投资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增减会进一步影响总支出和总收入。

MRIEY

传统的凯恩斯学派传递机制仅考虑货币市场对商品市场的影响,是一种局部均衡分析,新古典综合派考虑了两个市场相互作用,称之为一般均衡分析

2.新古典综合派的IS-LM 模型

1.MSRIEY

2.YMdR

3.RYMdR

在上述传导过程中,利率起着关键作用:当货币供应量增减后,利率是否随之相应变动以及变动程度多大,这些决定了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以及作用程度大小。

 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已经无法再降低,即存在凯恩斯流动性陷阱时,货币政

策无效。

 如果投资的利率弹性小,利率变化对投资的影响不大,货币政策微效。

(三)货币主义学派的传导机制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取决于人们的持久性收入,比较稳定名义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变动是 由货币供应量变动引起的

MEY

这两大流派的理论分歧在于:凯恩斯学派强调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中起主导作用;货币学派强调货币供应量起主导作用。

货币政策传递渠道

货币供应量: 投资支出渠道 \消费支出渠道\ 国际贸易渠道

一、投资支出渠道

1.利率对投资的效应

货币供给的增加会使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又促使投资增加,投资增加引起产出增长。 MRIY

2.托宾的q 理论

MPSqIY

3.信贷观点

在间接融资比重高的国家或者对中小企业来说,银行信贷量的变化是影响投资支出的重要因素。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扩大了银行的信贷规模,投资增加。

4.非对称信息效应

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股票价格,引起企业资产净值的变化,进而影响银行贷款过程中的逆向 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改变投资支出的传递过程

 非对称信息:在某些市场中,市场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

 逆向选择: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

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

 道德风险: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

行动。

二、消费支出渠道

1.利率的耐用消费品支出效应

货币政策通过引起利率的变动来影响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支出的决策,进而影响总需求的 效应。

MR耐用消费品支出Y

2.财富效应

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供给的增减影响股票价格,使公众持有的以股票市值计算的个人财富变动,从而影响其消费支出的效应

3.流动性效应

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股票价格,使消费者持有的金融资产价格及其资产流动性发生变化,从 而影响其耐用消费品支出变化的政策效应。

三、国际贸易(汇率)渠道

货币政策的变动通过影响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到国内利率,利率的变化引起汇率的变动,进而对净出口产生影响的过程

M贷款IY

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

一、货币政策时滞

(一)含义

 货币政策的制定及产生效果的滞后性

(二)内部时滞-易于掌握

 认识时滞-央行综合分析和客观判断

 决策时滞-央行决策水平及对金融的调控能力

(三)外部时滞-客观

 操作时滞

 市场时滞

 取决于货币政策的操作力度及各部门对政策工具的弹性大小

二、经济体制因素

(一)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经济可以自行调节,货币政策没必要

(二)非完全竞争市场经济-货币政策十分必要

(三)计划经济体制-财政政策更为重要,货币政策作用范围有限

(四)计划向市场转轨时期-应将传统经济工具与货币政策工具充分结合

三、市场因素

 充分发育的(金融)市场-完整、统一

 完备的市场体系-种类

 规范的市场操作-公平竞争

四、信息因素

 中央银行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信息披露准确度

五、经济周期

 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效应较差;

 经济复苏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效应较好;

 经济繁荣时期,紧缩性货币政策效应较差;

 经济衰退时期,紧缩性货币政策效应较好。

货币政策效应理论分析

货币政策效应是指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程度。

货币政策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经济运行,在经济理论上存在争论。争论之一在于货币供给量的调整对实际经济(产出和就业)是否有影响。

一、理论争论

(一)古典学派的“货币面纱论”

基本含义:

货币对于经济并不发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古典学派是货币中性论的首倡者。信奉工资和物价极富弹性假说,在此基础上,整个社会 经济活动总是能够调整到自然产出率水平,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二)凯恩斯学派“非危机时期有效论”

货币供求决定利率的高低,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增加引起利率下降,引起投资增加,从而推动总需求的增加,总产出增加。所以非危机时期货币政策有效

但是在危机时期,利率降到很低的程度,债券价格达到最高点,此时货币的投机需求无穷大,

货币供给的增加陷入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无效。

(三)货币学派短期非中性长期中性论

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最重要,货币供给变动必然导致名义国民收入的变动。名义国民收入是由物价水平和实际产出决定的。在短期内,货币供给的变动既会引起物价的水平的变动,又会引起实际产出的变动;而在长期内货币供给的变动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变动,而不会引起实际产出的变动。

(四)卢卡斯的货币政策无效论

以卢卡斯为代表的合理预期学派认为:理性预期使中央银行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扩张性政策只会带来通胀而不会带来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在短期和长期均无效。

(五)新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有效论

新凯恩斯主义以现实中信息的不完全和非对称、价格黏性为假设前提,得出:理性预期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效应,但由于工资-价格粘性,被预期的政策实际上仍然有效,而非预期的政策效应则更强。

二、理论分歧下的政策主张

凯恩斯主义者的相机抉择政策

货币主义者的常数增长规则政策

(一)相机抉择政策

政策制定者根据熨平经济波动的需要,逆经济波动周期而随时调整其货币供给增长率的选择。其优点在于比较灵活。

(二)常数增长规则

按国民收入平均增长率来规定一个长期不变的货币增长率并公开宣布(承诺行动),而排除了利率、信贷流量、准备金等因素的政策建议。尽管常数增长规则可以通过政府的承诺消除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倾向但是常数规则过于僵

化。

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反通胀政策效应分析

一)成因

 内生性的通胀: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

 外生性的通胀:货币供求失衡(货币冲击)

 其他:战争、自然灾害、外来冲击

 一般目标:总供求均衡和货币均衡

二)反通胀措施

 紧缩性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操作出售政府债券

提高再贴现率

提高利率、法定准备金率

收回再贷款

 紧缩性财政政策

 紧缩性收入政策

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

管制或冻结工资

特别所得税

 价格管理-如:限制垄断高价

 行政手段-物价管制

 有效供给政策

 指数化政策

 改变人们的预期

二、反通缩政策效应分析

(一)成因

物价的普遍持续下降,标准:

 通胀率由正转负

 时间,一般以一年为限

 负面影响:经济陷入衰退

 一般目标:刺激总需求,增加有效供给、保持适当的货币供应量

(二)反通胀措施

 扩张性货币政策

 扩张性财政政策

 产业政策

 价格管理

三、反金融危机政策效应分析

 金融危机:主要指由银行支付危机带来的大批金融机构倒闭,并威胁到金融体系的

正常运行。

 金融危机与金融风险

 主要类型:货币危机 银行危机 债务危机

(一)金融危机发生的主要因素

 经济泡沫

 商业银行大量不良资产

 严重的通胀及通缩

 国际投机冲击

 不适当的财政货币政策

(二)防范债务危机和重建市场信心

 调整产业结构

 对商业银行进行救助

 治理通胀及通缩

 加强资本项目资金流动的管理

 国际救援

 金融机构重组

 政府保证存款人的利益

 我国金融体系的四道防线:

经常项目的基本平衡

引进外资结构较合理

国际储备丰富

资本项目还未完全放开

 不足之处:银行体系呆坏账多,脆弱

第五章 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

一、金融监管的含义

金融监管是监督和管理的总称。中央银行或者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对整个金融业实施的监督管理。

二、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1. 金融监管的现实理由--对金融危机的防范

2. 金融监管的内在原因

金融市场可能存在不完全竞争垄断、不正当竞争或欺骗行为

金融市场上的负外部效应严重

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低效率

三、金融监管的一般理论

1.社会利益论

2.社会选择论

3.特殊利益论

4.追逐论

5.管制新论

1.社会利益论

源于30年代美国的经济危机。由于市场失灵(垄断、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需要政府作为社会利益的代表者,通过实施管制来纠正和消除市场缺陷。

管制有利于整个社会,管制成本却由极小部分承担。从而整个社会的福利减去政府管制成本的差额将大于整个社会福利减去破产损失的差额。

2.社会选择论

自由市场机制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市场缺陷,为保证经济体系的高效运行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必然要求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的外部管制,“管制制度”作为一种公共品,只能由代表社会利益的政府来提供和安排,各种利益主体则是管制制度的需求者。管制是政府职能的一部分,是否管制、管制什么如何管制是一个公共选择问题。

3.特殊利益论

由于作为监管当局的政府官员是在特殊利益集团的协助下当选的,所以政府的管制会保护和管制当局有密切利益关系的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而不会保护社会的整体利益。该理论反对政府管制。

4.追逐论

管制者与被管制者之间犹如猫鼠追逐,一开始被管制者会反对管制,然后会通过影响管制者利用立法和行政机器为他们牟利。管制的目的是为生产者的利益而不是消费者。该理论反 对政府管制。

5.管制新论

斯蒂格勒认为,管制是存在需求和供给的商品,不同的集团出于自身的利益,存在对管制的需求。对于管制的社会利益,管制当局具有过度管制以回避个人责任的动机。

四、金融监管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对金融业的监管,维持一个稳定、健全、高效的金融制度。

具体目标:

1.保证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活动从而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

2.保护知情较少者的利益;

3.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促使金融业在竞争的基础上提高效率。

4.确保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和央行的政策目标一致。

五、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1.监管主体的独立性原则

2.依法监管原则

3.“内控”和“外控”相结合的原则

4.稳健运营与风险预防的原则

5.母国与东道国共同监管原则

金融监管的内容和方法

一、市场准入监管

1.金融机构开设以后的盈利前景和对当地经济、金融业的影响

2.申请人的财产基础,通常为对申请人资本金要求

3.申请人、高级管理人和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经历

4.营业场所

二、市场运行监管

1.资本充足率的监管

2.流动性监管

3.业务范围的监管

4.贷款风险管理

5.外汇风险管理

6.准备金管理

三、市场退出监管

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倒闭和清算进行有力的监管。

解散

被撤销和关闭

托管

破产

四、金融监管的方法

1.事前检查筛选

2.现场检查

3.定期报告分析

4.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

5.信用评级

6.内部监督

7.行业组织和社会公众监督

金 融 监 管 体 系

一、金融监管体系构成

 外部监管系统

 内部监管系统

 行业自律系统

二、集中监管体制

把金融业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进行监管,有一个监管机构,一般是该国的中央银行,全面承担监管职责。实行集中监管的国家有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瑞士等国。

三、分业监管体制

根据金融业内不同的机构主体及其业务范围的划分而分别进行监管的体制,一般由多个金

融监管机构共同承担监管职责,又称多元化监管体制。1933-1999年的美国、我国。

四、集中监管与分业监管的争论

 从混业经营角度

 从规模经济角度

 从监管效率角度

 从监管对象角度

央行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 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 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

 对政策性银行的监管

 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

央行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 对货币市场的监管

 对资本市场的监管

 对外汇市场的监管

金融稳定与反洗钱

一、金融稳定

 含义:金融体系处于能够有效发挥其关键功能的状态

 特征:

有效管理和控制货币供给;

保证金融机构特别是商行的健全性和生存能力;

改善资金流动效率;

优化金融结构。

金融稳定的目标

 实现金融业稳健发展

 保障金融安全

 优化金融结构

 不断提高金融效率

二、金融稳定的评估

 金融部门评估规划

 金融稳定评估指标体系

三、央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与手段

一)职能

 与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密切相关;

 与央行的“最后贷款人”密切相关;

 与央行金融监管密切相关。

(二)手段

 防范金融风险

 化解金融风险

四、反洗钱

1.洗钱含义

将犯罪所得及其收益通过交易、转移、转换等各种方式加以合法化,以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

2.洗钱的危害

 削弱了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效果,严重危害经济的健康发展;

 造成资金流动的无规律性,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

 破坏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基础,加大金融机构的风险。

3.洗钱的特征

 独立的刑事犯罪;

 方式和手段的多样性;

 专业化;

 过程复杂;

 对象是特定性质的货币资金和财产--犯罪所得或用于犯罪;

 跨国洗钱愈演愈烈。

.洗钱的基本过程

 处置阶段:将犯罪收益投入到清洗系统;

 离析阶段:通过多层次复杂的转账交易,使犯罪活动得来的钱财脱离其来源; 融合阶段:使不法收入回归合法,为犯罪收益提供表面的合法性。

4.洗钱的主要方式

 利用金融机构

 利用一些国家和地区对银行或个人资产进行保密的限制

 投资办产业

 商品交易

 其他手段

5.反洗钱工作机制

 大额和可疑交易制度

 金融情报中心

6.中国的反洗钱工作机制

 人民币可疑交易监测分析系统

 外汇可疑交易监测分析系统

7.洗钱罪

 提供资金账户的;

 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或者金融票据的;

 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

 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

 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

第一章

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

1.商品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2.货币关系和信用关系的普遍化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

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

1.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

2.票据交换及清算的需要

3.为商行提供资金支持的需要

4.统一金融监管的需要

中央银行的初步形成

产生:17世纪后半期

制度形成:在19世纪初期。

大概经历257年时间:(瑞典银行

1656-美国联邦储备体系1913年)

中央银行产生的途径:

1.由信誉好,实力强的大银行逐步演变而来-瑞典银行,英格兰银行

2.由政府出面直接组建而成-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瑞典银行

1656年成立,最初是私营银行;

1668年改组为国家银行,但此时仍有多家银行拥有货币发行权;

1897年独占货币发行权,完成了向央行转变的关键一步

英格兰银行

成立于1694年,确定为国家银行。是现代银行的“鼻祖”。

拥有两项特权:一是贷款给政府;二是以政府债券作抵押,发行等值银行券

1833 年规定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具有无限法偿的资格。

1844 年通过《皮尔条例》,确立了英格兰银行作为货币发行银行的地位。

《皮尔条例》:源于银行主义与通货主义之争,通货主义认为银行券的发行必须要有贵金属作保证,来防止货币泛滥的危险。通货主义的胜利诞生了《皮尔条例》

主要内容:

1.将英格兰银行分为发行部和银行部。2.不批准新的银行发行货币。3.将货币发行权集中于英格兰银行。

1928年成为唯一的发行银行

《皮尔条例》从中央银行的组织模式和货币发行上为英格兰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奠定了基础。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美国第一银行(1791-1811)资本金1000万美元,政府出资20 %。

职能: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独占货币发行权,代理联邦政府基金收付保管业务和向政府贷款。

美国第二银行

成立于1816年,资本金3500万美元,政府出资700万美元。与第一银行职能相同,183年被撤销。

自由银行时期(1837-1863):银行急剧增多,资本普遍不足,流动性差;银行券和存款准备金不足,无法清偿债务;货供应量发生急剧波动,造成经济波动。

国民银行时期(1863-1913):国会通过《全国货币法》:第一,建立国民银行制度,国民银行在政府注册。第二,设立专门监督国民银行活动的“货币监理官”。第三,建立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

1913年国会通过《联邦储备条例》建立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

日本银行 (1882 年)

德意志联邦银行(1876年)

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

普遍推行时期(一战至20世纪中期)

1.大部分中央银行是依靠政府力量创建的

2.改革货币发行制度,建立比 例准备金制度和垄断货币发行停止对政府直接贷款。

3.存款准备金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强化。

中央银行制度强化时期

二战以后,中央银行成为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成为稳定金融、调节和干预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工具。

1.中央银行国有化

2.制定新的银行法-明确职责:执行货币金融政策,维持货币金融的稳定

新中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1948年成立于石家庄,后迁入北京,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

2.1954年成立中国建行

3.1979年分离出中国农行和中国银行

4.1984年成立中国工商银行

5.1995年3月18日通过第一部金融大法,标志着中国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正式形成

6.1998年改为以经济区划设立分支机构

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是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对金融业进行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㈠ 中央银行是特殊的政府机关

⒈ 业务性质的特殊性-金融业务

⒉ 业务手段的特殊性-主要是经济手段

⒊ 与政府关系的特殊性-政策制定上有一定的独立性

㈡ 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⒈ 业务范围的特殊性-有特有的权力

⒉ 业务对象的特殊性-金融机构和政府

⒊ 业务目的的特殊性-制定政策与监管

⒋ 中央银行地位的特殊性-金融体系的中心、货币金融的最高权力机构

⒌ 中央银行职能的特殊性-三大职能

中央银行的职能

㈠ 发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集中和垄断了货币的发行权,成为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这是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

央行垄断货币发行权的意义:

⒈避免货币发行分散,便利商品流通。

⒉保证通货的稳定。

⒊控制社会资金供应,掌握和调节商行的信贷活动。

⒋是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基础。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作用于社会经济活动从而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和控制。

5.使政府得到一定的收益。

㈡ 银行的银行

一方面是指中央银行处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上,居于领导地位,并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另一方面是指央行的业务对象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⒈集中存款准备金

⒉最后贷款人—主导地位

⒊组织全国的清算

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向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办理票据再贴现、再抵押的方式融通资金。在特别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直接融资的方式。

㈢ 政府的银行

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为管理国家财政收支,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和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及国际金融活动等。

⒈代理国库

⒉代理政府债券发行

⒊对政府给予信贷支持

直接给财政贷款或透支大多数国家立法禁止,如我国。购买政府债券:一级市场,二级市场 ⒋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进行外汇和黄金的买卖和管理。

⒌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美联储大购国债,开动印钞机

美联储(2009年)3月19日声明称,将在未来六个月内购买3000亿美元的长期政府债券。 评论:1.这是美联储40年来首次在刺激经济的名义下购入国债,是一种很罕见、很剧烈的刺激政策 。2.最无耻的救市,美联储大购国债开动印钞机 。

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类型

(一)单一型

1.一元式

一个国家只建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机构设置一般采取总分行制,自上而下地贯彻货币政策,发挥其职能。目前大多数国家采取此类体制。如:英国、日本、意大利、法国等 补充:人行与银监会的关系

银监会是于2003由人行划分出去成立的国务院直属机构。

在我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四个部门合起来行成完整的中央银行的职责。 目前,人行主要是负责宏观上的监督管理,包括各金融机构全年信贷量,存贷款利率,制定相关金融政策、货币政策。

银监会主要是到各银行的监管部门,是微观的监督管理。

2.二元式

即在一国内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中央机构为最高权利和管理机构,地方机构在权力和管理上以及本地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有其较大的独立性。如,美国。

(二)复合型

不单独设立专司央行职能的央行机构,而由一家集中央行与商行职能于一体的国家大银行兼行央行职能 (前苏联和1990年前的多数东欧国家,1983年前的中国)

㈢ 跨国型

是由某一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联合组成的中央银行制度。这些国家一般地域相邻,经济状况相对一致。

欧洲中央银行

成立于1998年7月1日

独立于欧盟机构和各国政府之外。

总部位于德国金融中心法兰克福,现任行长为德拉吉。

职责:发行欧元,制定和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对成员国金融体系的管理提出意见。

特点:1.维持价格稳定2.由欧洲央行和各成员国央行组成3.独立性强

㈣ 准中央银行型

是指有些国家或地区只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行 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适用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很高的国家或地域狭小的国家。

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类型

⒈资本国有(英、法、中)

⒉私人持股(美、瑞士)

⒊公私合股(日本、比利时)

⒋无资本(韩国)

⒌多国共有(欧洲央行)

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

㈠ 权利分配结构

主要指最高权利分配情况,即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如何通过权力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体现出来。

1.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由某一机构统一行使

2.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别由不同机构行使

㈡ 内部职能机构设置

1.业务操作机构

2.金融管理监督机构

3.经济金融调研机构

4.行政办公机构

㈢ 分支机构设置

1.按经济区划设置

2.按行政区划设置

3.以经济区划为主,兼顾行政区划和业务量大小设置

央行独立性的含义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实际上是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问题,而不是指独立于立法和司法,也不是简单地指独立于行政和政府。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在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所赋予或者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提出背景

最初阶段:一战后在1920年的布鲁塞尔会议上。第二阶段:1970年代后。

含义:

1.央行应与政府间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2.央行不可能完全脱离于政府,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为什么应该保持独立性?

1.两者所处地位、行为目标、利益需求及制约因素不同

2.货币政策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3.避免财政赤字发行

4.保持独立性,避免各级政府的干预

为什么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1.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部分,金融服从国家整体利益。

2.货币政策需要其他宏观政策相配合。

3.央行活动在国家法律监管下。

相对独立性的主要内容

垄断货币发行权

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目标

独立选择货币政策手段

决定央行独立性的因素

1.隶属关系

2.央行与财政部的(资金)关系:是否允许财政部透支如何对政府融资,是否需要财政部拨款

3.法律职责

4.负责人的产生

5.决策机构的组成

央行相对独立性的类型

1. 独立性较强型

央行直接对国会负责,政府不得对其发布命令,指示。一般法律上有明确规定,如美 国、德国等。

2. 独立性居中型

中央银行名义上隶属于政府,但实际上保持相当大的独立性,仍可相对地制定、执行货币政策和采取措施。如日本、英国等

3. 独立性较弱型

不论名义上还是实际上都服从于政府的命令,其货币政策的制定以及相应措施的实行都要经过政府的批准,政府有权否决或推迟央行决议的执行。如意大利和法国

我国央行与政府的关系

一、与国务院的关系

 人行在行政上隶属于国务院,行长由国务院总理提名,人代会任命,副行长由总理

任免

 人行的对重大事项的决策,须报国务院批准

二、与财政部的关系

 人行全部资本由财政部代表国家出资,属国家所有

 人行实行独立的财务预算制度,并纳入中央预算

 每一会计年度的收入减除该年度支出并按财政部核定的比例提取总准备后的净润全

部上交中央财政,如有亏损,则由财政拨款弥补

 人行代理国库

 人行可代理财政部向各金融机构发行,兑付国债和其他债券

 财政部负责人参加人行货币政策执行委员会

 人行与财政部执行宏观调控时须协调配合

 二者财属国务院,互不隶属

三、人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 人行在全国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独立于地方政府,不受地方政府的干涉

 人行按经济划设立分支机构

一、央行业务活动的一般原则

1.不以盈利为目标

2.保持资产的流动性

3.保持业务的公开性

4. 遵循法律规范

二、央行业务活动的一般分类

㈠ 银行性业务

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这类业务直接和货币资金相关,都会使货币资金运动和数量发生变化。

1.形成央行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资产负债业务。货币发行、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贷款、公开市场持有管理黄金、外汇储备等

2.与货币资金运动相关但不进入资产负债表的银行性业务。清算、经理国库、代理政府债券、央行业务的会计业务等

㈡ 管理性业务

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最高金融管理当局所从事的业务。这类业务主要服从于央行履行宏观金融管理的职责。

1.与货币资金运动没有直接的关系,不会导致货币资金数量或结构的变化。

2.需要运用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权力。金融统计调查、对金融机构的的稽核、检查、审计等业务

三、央行的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间的关系

资产和负债的基本关系:

1.资产=负债+自有资本

2.负债=资产-资本项目

3.自有资本=资产-负债

央 行 的 负 债 业 务

中央银行负债业务是指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主要包括:

1.货币发行业务

2.存款业务

3.发行央行债券

4.对外负

5.资本业务

一、货币发行业务

从货币发行程序看:中央银行发行库----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社会

从货币发行结果看:是指货币从央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一) 央行货币发行的种类

1.经济发行

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增加货币供应,是通过正常的信贷渠道投放的,其目的是为了支持和促进经济发展,活跃市场。

2. 财 政 发行

为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货币发行,是通过强制的力量用货币发行、银行透支来堵窟窿的做法。容易造成货币贬值通货膨胀,扰乱货币金融秩序

二)央行货币发行原则

1.垄断发行

2.信用保证

3.弹性发行

三)货币发行准备

货币当局在发行货币时,须以某种贵金属或某几种形式的资产作为其发行货币的准备的规定,从而使货币的发行与某种贵金属或某些资产建立起联系和制约的关系。

1. 发行准备的构成

① 现金准备:包括以黄金、外汇等具有现实流动性的资产

② 证券准备:包括商业票据、财政短期库券/政府公债等

2. 准备率

现金准备与证券准备占货币发行量的比率;

现金准备与证券准备各自所占的比例。

4.主要货币发行制度

① 现金准备发行制

货币的发行100%以黄金和外汇等现金做准备

② 证券保证准备制

货币发行以短期商业票据、短期国库券和政府公债做准备

③ 现金准备弹性比例发行制

货币发行数量超过规定的现金准备比例时,国家对超过部分的发行征收超额发行税 ④ 证券准备限额发行制

在规定的发行限额内,可全部用规定证券作发行准备,超过限额的发行必须以十足的现金作为发行准备

⑤ 比例准备制

规定货币发行准备中现金与其他有价证券所占的比例,但各种准备资产的比例不确定 ⑥无准备制度

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并不要求特有一定的准备资产,即国家以行政法规形式规定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最高限额

(四)货币发行渠道和程序

央行发行货币的渠道,是通过再贴现、贷款、购买证券、收购金银和外汇等中央银行业务活动,将纸币注入流通,并通过同样的渠道组织货币回笼。

二、存款业务

㈠ 意义、特点和种类

1.存款业务意义

提供资金清算服务

维护金融业的稳定

调控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

2. 存款业务特点

不以盈利为目的

不接受个人和工商企业的存款

吸收的存款有一定的强制性

(二)准备金存款业务种类

1.涵义

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照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准备金,它是商业银行等机构为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以及应付日常支付需要而准备的资金。

2.构成

库存准备

法定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

3.基本内容

(1)比率的确定

① 存款类别

② 金融机构信用创造能力、经营规模等

③规定调整幅度

(2)可计提的内容

一级准备、二级准备

3)确定存款准备金计提基础

① 存款余额的确定

日均、月末、旬末

② 缴存准备金的基期

当期、前期

三、其他存款业务

1.政府存款

2.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

3.非金融机构存款

邮政部门存款(2007.3前)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4.外国存款

国家间贸易结算和支付往来

三、发行中央银行债券

对象:国内金融机构

目的:减少金融机构的超额储备;

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手段之一,灵活调节货币供应量

四、对外负债

指非居民所持有的本国货币和外币的负债,如从国外银行的借款、对国外发行债券、从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及对外国货币当局的负债等。

目的:为了平衡国际收支

为了维持本国本币的汇率

为了应付货币危机或金融危机

五、资本业务

指筹集、维持和补充自有资本的业务

途径:

国有--中央政府拨款;

私人持股--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

机构出资;

公私合股--私人银行或部门出资

央 行 的 资 产 业 务

资产业务

指在一定时点上中央银行所拥有的各种债权。主要包括:再贴现、证券买卖业务和国际储备业务

一、再贴现和贷款业务

是中央银行履行其“最后贷款人”职能,保障金融体系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调控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渠道。

(一)再贴现

1.涵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急需资金时,将其因贴现而取得的商业票据提交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对该票据作第二次贴现的经济行为。

2.对象:在央行开设账户的商行等存款货币银行

3.票据: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签发的,以商品交易活动为基础的,经商行贴现后的短期票据

4.再贴现计算

 实付金额=票面金额-再贴现利息

 再贴现利息=票面金额×日贴现率×未到期天数

 日贴现率=年贴现率/360

5.收回

二、证券买卖业务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目的是为了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1.变动货币供应量

2.变动利率水平

3.变动利率结构

三、国际储备业务

央行保有国际储备的用途:

一是平衡国际收支

二是稳定汇率和币值

央行的支付清算服务

一、支付清算服务含义

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支付清算体系的参与者和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使金融机构间的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能够顺利完成。

 结算:为实现因商品交易、劳务供应、金融活动和消费行为等引发的债权债务及资

金转移而发生的货币支付

现金结算

转账结算

 清算:银行与银行及与其他金融机构间的结算关系

二、央行的支付清算体系

支付清算体系:清算机构 支付系统 清算制度

㈠ 清算机构

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清算服务的中介组织,如票据交换所、清算中心、清算协会等。一般实行会员制,会员必须遵循组织规则和操作章程,并缴纳会员费。

二) 支付系统

提供支付清算服务的中介机构和实现支付指令传送及资金清算的专业技术手段共同构成的用以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种金融安排。

(三) 清算制度

关于支付结算活动的规则和程序的规定和安排,是支付清算体系运行的制度基础。包括支付结算制度和同业清算制度。

三、支付清算运作基本原理

资金清算包括两个基本程序:第一,付款行通过清算系统向收款行发出支付指令信息。 第二,付款行和收款行间实现资金的划转。包括差额清算和全额清算方式

差额清算原理

所有银行间的应收应付款项都可通过清算系统相互轧抵后,仅仅收付其差额。差额清算可 以是双边的,也可以是多边的。

实时全额清算系统的运行原理(RTGS)

实时是指在营业期间内非间断、非定期地持续进行;全额是指每笔业务单独进行、全额清算,而非在指定时点进行借贷双方总额轧差处理

其重要特征是,系统处理过的所有支付清算都是不可变更和无条件的终局性清算。要求以现代通信信息技术为支持手段。目前在发展中国家不普及。在清算系统的运行中,支付间隔越长,所蕴涵的风险越大

四、支付清算服务的主要内容

1.组织票据交换清算(同城)

票据交换的应收就付款项最后都通过各银行或清算机构在央行的账户完成清算

清算银行义务

 交纳一定的交换保证金

 在央行开立往来账户,以供交换差额的结清

 分摊交换所的有关费用

票据交换基本程序

 入场前准备:清算员将票据按付款行分别整理;

 场内工作:将提交票据分别送交有关付款行,接受他行提交的应由本行付款的票据,

计算当场应收应付差额;

 交换所工作:总清算员收到各行提交的交换差额报告后,填制总结算表,交由央行

转账结算。

2.办理异地跨行清算

(1)各商行内部联行系统划转,最后由总行通过央行办理转账清算

(2)把异地票据集中送到央行总行办理轧差转账

3.为私营清算机构提供差额清算服务

4.提供证券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清算服务

5.提供跨国服务

支付清算系统的风险类别

1.信用风险 2.流动性风险 3.系统风险 4.法律风险 5.其他风险

对支付清算系统的风险管理

1.对大额支付系统的透支的限制

2.对私营大额支付系统进行管理

3.对银行结算支付活动进行监督

4.发展实时全额清算系统

5.加强支付清算领域的法规建设

6.加强支付系统的现代化建设与改造

央行的其他业务

一、经理国库业务

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代理人,负责国库的组织建制、业务操作和管理监督

 国库:专门负责办理国家预算资金的收纳、划分、留解和拨付的机关。

 两种基本的国库制度:独立国库制,委托国库制

 国库的职能:

 为政府保管资金,负责办理国家预算资金的收纳和库款的支拨;

 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和兑付;

 代理政府进行黄金和外汇买卖。

二、会计业务

针对央行的职能特点和业务范围,按照会计的基本原则制定核算形式和核算方法,体现和反映央行履行职能,监督、管理、核算财务的业务。

三、调查统计业务

1.金融统计

 涵义:按照规定的统计制度,根据统计的一般原理,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金融

活动现象的数量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为经济和金融提供依据和政策建议的过程

 原则:

客观性

科学性

及时性

保密性

 对象:

金融机构

金融业务

金融市场

 主要内容:

货币供应量统计

信贷收支统计

现金统计

对外金融统计

金融市场统计

保险统计

资金流量统计

2.经济调查统计

一、货币政策内涵及作用

(一)货币政策的定义

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体系:目标体系 工具体系 实施与操作

二)货币政策的作用

1.维护货币币值的稳定;

2.熨平经济波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3.促进充分就业,维持社会稳定;

4.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5.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防范金融危机。

二、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

操作目标 :基础货币准备金\其他

中介目标: 货币供应量\利率 \其他

最终目标: 币值稳定/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BOP平衡 \金融稳定

三、货币政策工具体系

一般性政策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 金再贴现 公开市场操作

选择性政策工具:消费者信用控制 不动产信用控制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优惠利率 其他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 间接信用指导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1.币值稳定

2.经济增长

3.充分就业

4.国际收支平衡

5.金融稳定

1.币值稳定

设法促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显著或剧烈的波动,以维持国内币值的稳定。 抑制通货膨胀 避免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的危害

社会分配不公

借贷风险增加

相对价格体系受到破坏

可能导致货币体系的崩溃

衡量物价稳定的标准

1.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 deflator ):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按报告期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

2.消费物价指数 CPI

3.批发物价指数 WPI

一般认为,物价上升控制在2 %-4%,就基本实现了物价稳定。

2.经济增长

是各国政府追求的最终目标。西方经济中关于经济增长的概念主要有两个:

(1)(人均)国民(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2) 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增加

3.充分就业

将失业率降低到社会可接受的水平。任何愿意接受现有工作条件并有工作能力的人都可以找到工作。

在动态经济中,社会始终存在着某种最低限度失业,因此充分就业并不是追求零失业率,而是把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

4.国际收支平衡

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与货币支出保持基本平衡。有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之分。

5.金融稳定

金融危机:主要指由银行支付危机带来的大批金融机构倒闭,并威胁到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

经济危机:经济的正常运行秩序遭受严重破坏,企业大量破产,失业大幅上升,经济严重衰退,甚至濒临崩溃的一种恶性经济灾害。

二、最终目标的统一和矛盾性

1.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奥肯定律:奥肯定律是来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这一定律认为,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 。

2.币值稳定与充分就业

早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背景:菲利普斯研究了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后得出的结论。

内容: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比较高;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比较低。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背景:20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进入滞胀期,高物价上涨率与高失业率并存。

内容:在长期内,通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率不存在,相反,宏观经济均衡于自然失业率与越来越高的通胀率的组合。

3.币值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币值的稳定有利于国际收支的平衡,但是单纯的为了追求国际收支平衡可能导致币值不稳定。

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的增长可能增加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导致BOP的逆差,为减少逆差,提高利率又可能引起经济增长减慢甚至衰退。

5.币值稳定与金融稳定

币值稳定有利于金融稳定

冲突:为稳定利率而变动货币供应量时,将导致物价的不稳定;央行为了金融稳定而增发货币,可能引起物价的不稳定。

三、最终目标的选择理论

1.单目标论

2.双重目标论

3.多重目标论

四、最终目标的选择方式

1.相机抉择法

2.“临界点原理”选择法

3.“逆经济风向”抉择法

4.“简单规则”选择法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一、选择的主要标准和客观条件

1 可测性

2 可控性

3 相关性

4 抗干扰性

二、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分析

1.货币供应量

一个国家某个时点流通中的本国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量可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优点:

① 其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

② 与货币政策的意图联系紧密

③ 抗干扰性较好

④可控性较强

缺点:

① 可测性上存在问题

②货币的内生性特征使其可控性有争议,存在较长时滞

2.利率

优点:

①能反映货币与信用的供求状况,并能表现货币信用的相对变化;

②央行能有效控制利率;

③ 有关利率的数据可以及时获得;

④ 利率的调整的政策意图可以及时传递给各金融机构,并迅速传达到消费者和企业,使之作出相应的反应。

缺点:

① 可测性上存在问题

央行用的利率是加权平均数;

央行公布的利率并不能代表真实的借贷成本;

信贷分配影响利率反映名义收入的准确性;

央行得到的是名义利率。

② 可控性上存在问题

央行能控制的是名义利率;

货币需求的弹性影响利率作用的发挥;

央行对长期利率影响较小。

当抑制通胀为主要任务时,一般选择货币供应量,当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时,一般选择利率。

3.其他指标包括贷款量和汇率

贷款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测性和可控性。但是行政手段不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在 计划经济或金融市场不发达国家使用。

三、可供选择的操作目标分析

1.准备金

2.基础货币

货 币 政 策 工 具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1.法定存款准备金

2.再贴现

3.公开市场业务

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金融机构的存款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强制性地要求其按照规定 的比例计提并上缴存款准备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

① 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资金流动性和现金兑付能力

② 调节货币供给量

③ 影响利率水平

④ 影响银行成本及利润

⑤ 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优势 :影响平等\ 力度大,见效快

劣势:威力巨大,不适合作为日常调控工具

频繁调控会扰乱存款机构正常的财务计划和管理

2. 再贴现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再贴现贷款的数量,从而对货 币供给量发生影响。

再贴现政策的作用

影响存款货机构的资金成本

调整信贷结构

告示作用

防范金融恐慌

再贴现政策的优点

可以用来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避免金融恐慌,可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信贷结构,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

再贴现政策的缺点

① 告示作用的局限性

② 再贴现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利差易导致货币供给量波动。

③ 再贴现政策下中央银行较被动。

3. 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数量, 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公开市场业务作用

① 调控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和货币供给量

② 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

③ 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政策配合使用,提高政策效果

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

具有主动性 灵活准确 具有可逆性 可迅速进行

公开市场业务的缺点

政策意图的告示作用较弱

需要有较为发达的证券市场为前提

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

操作计划

操作方式:

长期性储备调节

临时性操作

操作对象:政府债券一级交易商

交易方式:证券的买卖、回购和发行

操作过程

(一)我国目前金融体制下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优势

1. 调控力度大

2. 调控成本低

3. 对市场利率和汇率影响小

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局限性

1.公开市场操作

国债市场不发达,国债规模偏小 。

期限结构:以中长期为主。

持有结构:大多被居民与商业银行持有。央行持有国债较少。

2.再贴现政策

央行处于被动局面

票据市场发育不成熟

我国社会整体信用水平不高,商业汇票总体发展速度不快,发展水平不高,发育程度不够理想。

3.利率

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缺乏弹性,容易引起市场波动,还会引起热钱的流动,不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

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操作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1.消费者信用控制

央行对消费者就不动产以外的耐用消费品分期购买或贷款的管理措施。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央行对有价证券的交易,规定应支付的保证金比率

控制证券市场的信贷资金的需求,稳定证券市场价格

调节信贷供给结构

3.不动产信用控制

央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的管理措施

目的:控制不动产信贷规模,抑制过度投机,避免经济波动

4.优惠利率

央行对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实行贷款利率优惠政策。

方式:较低的贷款利率;较低的再贴现率。

5.进口保证金制度

央行要求进口商按进口商品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进口保证金。

为了限制进口的过快增长。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1. 直接信用控制

① 利率控制

② 信用配额管理

③ 流动性比率管理和直接干预

2.间接信用指导

① 道义劝告

① 窗口指导

第 四 章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效应

一、货币政策传递机制含义

货币管理当局确定货币政策目标后,从选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进行政策操作开始,到实现预 期目标之间,所经过的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到最终目标的逐次传递的过程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一)传统经济学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两大假设:充分就业;供给自动创造需求。

 把经济分为实物经济与货币两部分,经济理论也分为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两者这

间并无联系。

 集中体现在传统的货币数量论

 核心内容:一国货币数量变化的直接作用结果将是物价水平的相应变化。

 费雪的现金交易论及马歇尔、庇古的现金余额论

现金交易论

 MV=PT 或P=MV/T

 M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平均数

 V货币流通速度(社会因素)

 P一般物价水平

 T各种商品的交易量(非货币因素)

 货币数量决定着物价水平

现金余额论

 货币数量M的增加将直接、同比例地引起物价P的变化,而不会引起实际产出的变

化。

传统经济学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

R—MS—P—Yn

 R准备金数量

 MS 货币供应量

 P物价水平

 Yn名义收入

二)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

 失业是经济社会的常态,充分就业是例外

 货币是经济一个内生因素和内在动力

 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分为两个阶段

1.传统的凯恩斯学派的观点

2.新古典综合派的观点

传统的凯恩斯学派观点

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影响利率,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益的影响使投资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增减会进一步影响总支出和总收入。

MRIEY

传统的凯恩斯学派传递机制仅考虑货币市场对商品市场的影响,是一种局部均衡分析,新古典综合派考虑了两个市场相互作用,称之为一般均衡分析

2.新古典综合派的IS-LM 模型

1.MSRIEY

2.YMdR

3.RYMdR

在上述传导过程中,利率起着关键作用:当货币供应量增减后,利率是否随之相应变动以及变动程度多大,这些决定了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以及作用程度大小。

 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已经无法再降低,即存在凯恩斯流动性陷阱时,货币政

策无效。

 如果投资的利率弹性小,利率变化对投资的影响不大,货币政策微效。

(三)货币主义学派的传导机制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取决于人们的持久性收入,比较稳定名义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变动是 由货币供应量变动引起的

MEY

这两大流派的理论分歧在于:凯恩斯学派强调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中起主导作用;货币学派强调货币供应量起主导作用。

货币政策传递渠道

货币供应量: 投资支出渠道 \消费支出渠道\ 国际贸易渠道

一、投资支出渠道

1.利率对投资的效应

货币供给的增加会使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又促使投资增加,投资增加引起产出增长。 MRIY

2.托宾的q 理论

MPSqIY

3.信贷观点

在间接融资比重高的国家或者对中小企业来说,银行信贷量的变化是影响投资支出的重要因素。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扩大了银行的信贷规模,投资增加。

4.非对称信息效应

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股票价格,引起企业资产净值的变化,进而影响银行贷款过程中的逆向 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改变投资支出的传递过程

 非对称信息:在某些市场中,市场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

 逆向选择: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

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

 道德风险: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

行动。

二、消费支出渠道

1.利率的耐用消费品支出效应

货币政策通过引起利率的变动来影响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支出的决策,进而影响总需求的 效应。

MR耐用消费品支出Y

2.财富效应

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供给的增减影响股票价格,使公众持有的以股票市值计算的个人财富变动,从而影响其消费支出的效应

3.流动性效应

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股票价格,使消费者持有的金融资产价格及其资产流动性发生变化,从 而影响其耐用消费品支出变化的政策效应。

三、国际贸易(汇率)渠道

货币政策的变动通过影响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到国内利率,利率的变化引起汇率的变动,进而对净出口产生影响的过程

M贷款IY

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

一、货币政策时滞

(一)含义

 货币政策的制定及产生效果的滞后性

(二)内部时滞-易于掌握

 认识时滞-央行综合分析和客观判断

 决策时滞-央行决策水平及对金融的调控能力

(三)外部时滞-客观

 操作时滞

 市场时滞

 取决于货币政策的操作力度及各部门对政策工具的弹性大小

二、经济体制因素

(一)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经济可以自行调节,货币政策没必要

(二)非完全竞争市场经济-货币政策十分必要

(三)计划经济体制-财政政策更为重要,货币政策作用范围有限

(四)计划向市场转轨时期-应将传统经济工具与货币政策工具充分结合

三、市场因素

 充分发育的(金融)市场-完整、统一

 完备的市场体系-种类

 规范的市场操作-公平竞争

四、信息因素

 中央银行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信息披露准确度

五、经济周期

 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效应较差;

 经济复苏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效应较好;

 经济繁荣时期,紧缩性货币政策效应较差;

 经济衰退时期,紧缩性货币政策效应较好。

货币政策效应理论分析

货币政策效应是指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程度。

货币政策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经济运行,在经济理论上存在争论。争论之一在于货币供给量的调整对实际经济(产出和就业)是否有影响。

一、理论争论

(一)古典学派的“货币面纱论”

基本含义:

货币对于经济并不发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古典学派是货币中性论的首倡者。信奉工资和物价极富弹性假说,在此基础上,整个社会 经济活动总是能够调整到自然产出率水平,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二)凯恩斯学派“非危机时期有效论”

货币供求决定利率的高低,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增加引起利率下降,引起投资增加,从而推动总需求的增加,总产出增加。所以非危机时期货币政策有效

但是在危机时期,利率降到很低的程度,债券价格达到最高点,此时货币的投机需求无穷大,

货币供给的增加陷入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无效。

(三)货币学派短期非中性长期中性论

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最重要,货币供给变动必然导致名义国民收入的变动。名义国民收入是由物价水平和实际产出决定的。在短期内,货币供给的变动既会引起物价的水平的变动,又会引起实际产出的变动;而在长期内货币供给的变动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变动,而不会引起实际产出的变动。

(四)卢卡斯的货币政策无效论

以卢卡斯为代表的合理预期学派认为:理性预期使中央银行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扩张性政策只会带来通胀而不会带来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在短期和长期均无效。

(五)新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有效论

新凯恩斯主义以现实中信息的不完全和非对称、价格黏性为假设前提,得出:理性预期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效应,但由于工资-价格粘性,被预期的政策实际上仍然有效,而非预期的政策效应则更强。

二、理论分歧下的政策主张

凯恩斯主义者的相机抉择政策

货币主义者的常数增长规则政策

(一)相机抉择政策

政策制定者根据熨平经济波动的需要,逆经济波动周期而随时调整其货币供给增长率的选择。其优点在于比较灵活。

(二)常数增长规则

按国民收入平均增长率来规定一个长期不变的货币增长率并公开宣布(承诺行动),而排除了利率、信贷流量、准备金等因素的政策建议。尽管常数增长规则可以通过政府的承诺消除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倾向但是常数规则过于僵

化。

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反通胀政策效应分析

一)成因

 内生性的通胀: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

 外生性的通胀:货币供求失衡(货币冲击)

 其他:战争、自然灾害、外来冲击

 一般目标:总供求均衡和货币均衡

二)反通胀措施

 紧缩性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操作出售政府债券

提高再贴现率

提高利率、法定准备金率

收回再贷款

 紧缩性财政政策

 紧缩性收入政策

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

管制或冻结工资

特别所得税

 价格管理-如:限制垄断高价

 行政手段-物价管制

 有效供给政策

 指数化政策

 改变人们的预期

二、反通缩政策效应分析

(一)成因

物价的普遍持续下降,标准:

 通胀率由正转负

 时间,一般以一年为限

 负面影响:经济陷入衰退

 一般目标:刺激总需求,增加有效供给、保持适当的货币供应量

(二)反通胀措施

 扩张性货币政策

 扩张性财政政策

 产业政策

 价格管理

三、反金融危机政策效应分析

 金融危机:主要指由银行支付危机带来的大批金融机构倒闭,并威胁到金融体系的

正常运行。

 金融危机与金融风险

 主要类型:货币危机 银行危机 债务危机

(一)金融危机发生的主要因素

 经济泡沫

 商业银行大量不良资产

 严重的通胀及通缩

 国际投机冲击

 不适当的财政货币政策

(二)防范债务危机和重建市场信心

 调整产业结构

 对商业银行进行救助

 治理通胀及通缩

 加强资本项目资金流动的管理

 国际救援

 金融机构重组

 政府保证存款人的利益

 我国金融体系的四道防线:

经常项目的基本平衡

引进外资结构较合理

国际储备丰富

资本项目还未完全放开

 不足之处:银行体系呆坏账多,脆弱

第五章 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

一、金融监管的含义

金融监管是监督和管理的总称。中央银行或者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对整个金融业实施的监督管理。

二、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1. 金融监管的现实理由--对金融危机的防范

2. 金融监管的内在原因

金融市场可能存在不完全竞争垄断、不正当竞争或欺骗行为

金融市场上的负外部效应严重

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低效率

三、金融监管的一般理论

1.社会利益论

2.社会选择论

3.特殊利益论

4.追逐论

5.管制新论

1.社会利益论

源于30年代美国的经济危机。由于市场失灵(垄断、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需要政府作为社会利益的代表者,通过实施管制来纠正和消除市场缺陷。

管制有利于整个社会,管制成本却由极小部分承担。从而整个社会的福利减去政府管制成本的差额将大于整个社会福利减去破产损失的差额。

2.社会选择论

自由市场机制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市场缺陷,为保证经济体系的高效运行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必然要求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的外部管制,“管制制度”作为一种公共品,只能由代表社会利益的政府来提供和安排,各种利益主体则是管制制度的需求者。管制是政府职能的一部分,是否管制、管制什么如何管制是一个公共选择问题。

3.特殊利益论

由于作为监管当局的政府官员是在特殊利益集团的协助下当选的,所以政府的管制会保护和管制当局有密切利益关系的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而不会保护社会的整体利益。该理论反对政府管制。

4.追逐论

管制者与被管制者之间犹如猫鼠追逐,一开始被管制者会反对管制,然后会通过影响管制者利用立法和行政机器为他们牟利。管制的目的是为生产者的利益而不是消费者。该理论反 对政府管制。

5.管制新论

斯蒂格勒认为,管制是存在需求和供给的商品,不同的集团出于自身的利益,存在对管制的需求。对于管制的社会利益,管制当局具有过度管制以回避个人责任的动机。

四、金融监管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对金融业的监管,维持一个稳定、健全、高效的金融制度。

具体目标:

1.保证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活动从而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

2.保护知情较少者的利益;

3.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促使金融业在竞争的基础上提高效率。

4.确保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和央行的政策目标一致。

五、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1.监管主体的独立性原则

2.依法监管原则

3.“内控”和“外控”相结合的原则

4.稳健运营与风险预防的原则

5.母国与东道国共同监管原则

金融监管的内容和方法

一、市场准入监管

1.金融机构开设以后的盈利前景和对当地经济、金融业的影响

2.申请人的财产基础,通常为对申请人资本金要求

3.申请人、高级管理人和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经历

4.营业场所

二、市场运行监管

1.资本充足率的监管

2.流动性监管

3.业务范围的监管

4.贷款风险管理

5.外汇风险管理

6.准备金管理

三、市场退出监管

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倒闭和清算进行有力的监管。

解散

被撤销和关闭

托管

破产

四、金融监管的方法

1.事前检查筛选

2.现场检查

3.定期报告分析

4.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

5.信用评级

6.内部监督

7.行业组织和社会公众监督

金 融 监 管 体 系

一、金融监管体系构成

 外部监管系统

 内部监管系统

 行业自律系统

二、集中监管体制

把金融业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进行监管,有一个监管机构,一般是该国的中央银行,全面承担监管职责。实行集中监管的国家有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瑞士等国。

三、分业监管体制

根据金融业内不同的机构主体及其业务范围的划分而分别进行监管的体制,一般由多个金

融监管机构共同承担监管职责,又称多元化监管体制。1933-1999年的美国、我国。

四、集中监管与分业监管的争论

 从混业经营角度

 从规模经济角度

 从监管效率角度

 从监管对象角度

央行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 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 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

 对政策性银行的监管

 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

央行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 对货币市场的监管

 对资本市场的监管

 对外汇市场的监管

金融稳定与反洗钱

一、金融稳定

 含义:金融体系处于能够有效发挥其关键功能的状态

 特征:

有效管理和控制货币供给;

保证金融机构特别是商行的健全性和生存能力;

改善资金流动效率;

优化金融结构。

金融稳定的目标

 实现金融业稳健发展

 保障金融安全

 优化金融结构

 不断提高金融效率

二、金融稳定的评估

 金融部门评估规划

 金融稳定评估指标体系

三、央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与手段

一)职能

 与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密切相关;

 与央行的“最后贷款人”密切相关;

 与央行金融监管密切相关。

(二)手段

 防范金融风险

 化解金融风险

四、反洗钱

1.洗钱含义

将犯罪所得及其收益通过交易、转移、转换等各种方式加以合法化,以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

2.洗钱的危害

 削弱了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效果,严重危害经济的健康发展;

 造成资金流动的无规律性,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

 破坏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基础,加大金融机构的风险。

3.洗钱的特征

 独立的刑事犯罪;

 方式和手段的多样性;

 专业化;

 过程复杂;

 对象是特定性质的货币资金和财产--犯罪所得或用于犯罪;

 跨国洗钱愈演愈烈。

.洗钱的基本过程

 处置阶段:将犯罪收益投入到清洗系统;

 离析阶段:通过多层次复杂的转账交易,使犯罪活动得来的钱财脱离其来源; 融合阶段:使不法收入回归合法,为犯罪收益提供表面的合法性。

4.洗钱的主要方式

 利用金融机构

 利用一些国家和地区对银行或个人资产进行保密的限制

 投资办产业

 商品交易

 其他手段

5.反洗钱工作机制

 大额和可疑交易制度

 金融情报中心

6.中国的反洗钱工作机制

 人民币可疑交易监测分析系统

 外汇可疑交易监测分析系统

7.洗钱罪

 提供资金账户的;

 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或者金融票据的;

 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

 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

 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


相关文章

  •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说课稿 程林中学 高洪娟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题目是<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本课位于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 上册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主题下.在第十三课中我们 ...查看


  •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说课稿
  •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说课稿 各位老师.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我将从教材分析.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一下是我的说课内容. 一 ...查看


  • 历史讨论-李约瑟难题之我见
  • 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两段论的描述.第一段是: 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中国的政教分离.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 ...查看


  • [货币]观后感
  • <货币>观后感 1.有价星球 看了<货币,有价星球>我深深感受到货币的作用是多么令人敬畏.它用自己的方式,推动着地球的运转!货币,有着神奇又可怕的力量,它能推动人类事业向前发展同时,伴随着一系列危机的诞生. 2.从那 ...查看


  • 银行制度发展推动之下的货币制度演进:
  • 货币金融评论 2009年第1期 银行制度发展推动之下的货币制度演进:人民币国际 化的内在逻辑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宋玮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凸显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合理性,增强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逐渐实现其国际化是 ...查看


  •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发展历史
  •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发展历史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纪律检查工作始终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纪律检查机构是党的一个重要工作部门,它在维护党规党纪和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顺利贯彻执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十分注意加强党 ...查看


  • 宪法价值冲突的原因
  • 宪法价值冲突的原因 宪法价值冲突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原因究竟有哪些,则因视角的不同而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宪法价值冲突的原因包括主体原因.社会原因与其他原因. 一.宪法价值冲突的主体原因 从宪法价值冲突的主体方面来考察,应该认为价值主 ...查看


  • 对货币制度的认识
  • 对货币制度的认识 学号:13L0208205 班级:财务L132 姓名:薛瀚伟 成绩 一.货币制度的含义 货币制度是国家法律规定的货币流通的规则.结构和组织机构体系的总称. 货币制度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产生和发展的,到近代形成比较规范 ...查看


  • 公安基础知识真题库
  • 第一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 一.判断题 1.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 2.警察的任务是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 ) 3.世界各国都拥有自己的警察力量,有的国家甚至 ...查看


  • 上海自学考试[网络金融学]考试大纲
  • 网络金融学(11291) 自学考试大纲 1 Ⅰ.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的目的 "网络金融学"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金融学专业的选考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对金融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掌握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