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哀蝉曲]英译中的意象传递

2 1 年第 2期  00 第3 4卷  ( 总第 18 ) 5期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un  f Seyn   om lU i ri ( ca S i c  dt n  ord o h nagN r a  nv syS i  c neE io) e t o l e i

No ,01 22 0 

Vo.4 1   3 Ge e a. 1 8 n r1 № 5 

《 落叶哀蝉 曲》 英译中的意象传递 

王  欣 

( 沈阳工业大学 外语 学院, 辽宁 沈阳 10 7 ) 1 18 

【 要】 摘 在对 翟理斯 、 阿瑟 ・ 韦利和 艾米・ 洛威 尔的《 落叶哀蝉 曲》 原语 文本 中的意 象分析 的基础 上 , 对该诗歌翻 

译者的英译过程 中“ 罗袂 ” “ 、玉墀” “ 、 虚房” “ 、 落叶” “ 和 重扃 ” 五个 意象的独特翻译 , 加以讨论 , 概括其 中的意象传递 

特征 , 并且通过分析 庞德 的《 刘彻 》讨论 了汉语 古诗英译 中意 象传递应顺应 目的语文化和 目的语读者的审美需求。 ,   【 关键词】 意象传递 ; 汉语 古诗 ; 翻译 

[    ̄类号】15    ̄1 0t n 0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6 4 5 5 { 00 0 — 0 5 0  17 — 40 2 1 )2 09 — 3

《 落叶哀蝉 曲》是汉武帝怀念 已故妃子 李夫人 而  作的一首悼亡诗 。在 中国文学史 上 , 这首诗 虽然 出 自  

础, 也是读者对诗 歌的审美评 价和依据 。诗 歌 的意象  是 多种多样 的 , 有传统 的、 型性 的 、 特殊 的 、 典 有 独创  性 的。创造 意象是诗人抒 发情感 的最基本 的方 法 , 准 

赫赫 有名的帝王之 手 , 却也许没有 很大 的影 响和特别  值得称道 的艺术价值 , 过是 中国浩如烟海 的古诗 中  不

的沧海一粟 , 而在汉语 古诗 英译 的研究 中 , 然 这首 诗 

确 、 明、 动的意象能构 筑诗歌有机 的整体 , 鲜 生 能引起  读 者 的感情共 鸣。诗歌创作 必须使 意与象合, 到象  达 中有意, 中存象, 维 的《 意 如王 山居秋 瞑》 明月松 间  中“

照, 清泉 石上 流” 两句 诗 中 , 明月 、 苍松 、 清泉 、 石尽  碧 显 出其 “ 中有 画” 诗 的风格 。意象侧 重幻想性 。 盯住表  意 的缥缈 ; 象与 意象 之 间紧密无 间 , 为一 体,神  意 融 “

却有着 比较 高的地位 和影 响 :仅就 翻译 方面而言 , 除 

去中 国的翻译者 不说 ,英 国汉学家翟理斯 f ..is、 HAGl ) e  

阿瑟 ・ 戴维 ・ 韦利 ( r u ai Wa y At r v   l )和美 国诗人艾  h D d e

米・ 洛威 尔 ( m  o e ) A y w l 都对 该诗有 着 各具 特色 的

翻  L 1

译, 加之现代大诗人 埃兹拉 ・ 庞德 Er on ) 于这  z Pud基 a 首诗 的颇具 争议的创造 , 使汉武帝刘彻 的这首缅 怀故 

人 的诗篇深入进 欧美文化 。因此 , 这首诗 中的意 象传  递在翻译 过程 中也成 了翻译研究 的课题 。本文拟 对此  做 一定 的分析 和讨论 。   《 落叶哀蝉 曲》 原语文本的意象 

韵” 自然而生。诗的意象有没有“ 神韵”是 诗能否被喜  , 爱 , 唱的必要条件 。可见诗要美化 , 传 绝离 不开意象这 

触媒 。  

在西 方 ,以庞德为 代表 的意象派 于 1 1 9 3年发表  的“ 意象 派宣言” 出了诗歌创作 的三原则 : 提 一是 直接  处理无论主观还是客观 的“ 物” 二是绝不用 任何无  事 ; 益于表 达 的词 ; 是韵律 方 面, 据词语 本 身的韵 律, 三 根   而不是人为 的韵 律进行创作 。从前两条 原则看, 庞德  倡导 的意象(m g) i ae定义是指那 么一件事物 : 它在 瞬间 

“ 意象” “ ” 的 意 是指诗人 的主观情意 ;象 ” 指诗  “ 是 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 ,意象 ” 是蕴含诗人 思想感情  “ 就 的具 体形象 , 是表 现诗人感情 的载体 。一首 诗从字 面 

呈现 出理智与情感 的一 种复合体 , 即运用想象 、 幻想 、  

比喻所构成 的各种具体 鲜明 的可 以感 知 的诗歌 形象 。  

上看是词 的连缀 , 从构 思上 看是 意象 的组合 , 人不  诗 仅要用 意象进 行感受和 思考 , 还要用 意象来抒 发 自己 

诗歌要 把诗人 的感触 和情绪全 部隐藏在 意象 的后 面,   不加任何解 释 、说教和评 论, 通过意象 将它们 暗示出  来 。这与 中国古诗追求含 蓄蕴藉, 避免 点破说尽 的审 

内心的情感。古典诗歌的意象, 是构成优美诗篇的基 

[ 收稿日期】 09 1— 3 20— 20 

【 作者简介】 王欣 (9 3 )女 , 17 一 , 天津人 , 阳工业大学讲师 , 沈 硕士 。  

9   5・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00 2 1 年第 2 ( 期 总第 18 ) 5期  

美取 向是 一致的 。  

Wi u t ema bec u ta df ld  t hd s t h r l o r r i e ; y l Nofo al c oo h efo r  o t lse h  nt l o , f F le   a e nh a sbo k u   ed o ・ ・ aln l v si  e p   lc   pt  o r’・・・ e h  

F rs e myp d ,   v l n     s, o  h ,  r e myl eyo ei l t i o so   An   m  f,n h p ls  n us  

s e . d Ia l t i o ee sa g iht s d  e o

由此可见 , 中西诗 歌中都 以意象 为展示情感 , 抒发 

情怀和 阐述 事理的手段 。在汉语古诗英译 的过程 中 ,   意象传递得是否 合理准确关 系到诗歌 翻译 的质量 , 然  而对于 同一事 物 , 东西方不 同的文化 阐释 又为处理诗  歌中的意象 问题 留下 了一道屏 障。为人熟知的英国诗 

He b r A. ls r et Gi   e

人 雪莱的 《 西风 颂》 , 风这一意象在英 语文化 中是  中 西

温和湿润 的 , 春天来 临的象征 , 是 而在汉语 文化 中 , 西 

翟理斯 的译 文是六 行诗 四十 四个词 , 在形式 上与 

原语文本基本一致 。在意象的翻译 上 ,原语文本 中的  “ 罗袂 ” 译为 “ s i  l” 被 r tn sk 。此意象 在原语文本 中用  ul g i 了借代 的修辞格 , 目的语文本放 大了“ 而 罗袂” 衣袖 ) (  

风却是残酷严冬 的代名词 , “ 如 西风紧 , 黄叶地 , 是离  尽

人 泪。”这句 中西风所展现 出的是一种凄凉萧瑟 的意 

境 。因而意象 的传递在诗歌翻译 中起到了至关重要 的 

作用 。  

这一概念 ,把它译 成 了塞牵作 响 的丝绸 (r t g “ si   ul n sk )但还算 是保 留 了故人 衣物这一意象 。“ i” , l 玉墀 ” 这 

了解 以上理论观点 , 我们来看 《 落叶哀蝉 曲》 中的 

意象 。  

意 象 也 在 目的 语 文 本 中做 了修 改 ,被 译 作 “ e t  h

m be o r ad , r   t a l cu yr” 即大理 石的庭 院。“ 虚房 ” 意象 则被  缩小乃 至转化 , 翟理斯 在其译 文 中用“ o ot leh  N   f s co f a  l

先看汉 武帝 刘彻的原诗 :罗袂兮无声 , “ 玉墀兮尘 

生。 虚房冷 而寂寞 , 落叶依于重扃。 望彼美之女兮 , 安得  感余心之未宁! ”  

o e or nh  o”改写 了原诗中 “ t f l 虚房冷而寂寞” ,虽 少了 

“ 的意 象 , 房” 却增加 了“ or的意象 。 “ l fo” 落叶 ” 被译 为  “ ln evs其意象被完整地保 留了。 重扃 ” f e  ae” a l “ 指门 闩,   也可指皇宫 的大 门 , 翻译成 “or, 被 d ”也基本保 留 了原 

诗的意象 。  

《 书 .  汉 夕戚传 》上 思念李夫人 不 已, 士齐人少  : 方

翁 言能致其神 。 乃夜张灯烛 , 设帷帐 , 陈酒肉 , 而令上居  他帐, 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 , 还幄坐而步 。又不得  就视 , 上愈益相思悲感 , 为作诗 曰:是邪 , 邪? 而望  “ 非 立

从 整体来看 ,rsig i ”“

e a lcut r”  “ tn l ,t   r e or a , u l sk h m b   y d “or ,fln evs 和“or这 五个意象基 本传递 了  l f o” “ l   ae” d ” ae l 原诗 的意境 , 但是原语文本 中“ 、 、 、 、 分别是  罗 玉 虚 落 重”

之, 偏何姗姗其来迟 !” 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王子年 

《 拾遗记》 亦载 :汉武帝思李夫人 , 可复得 。 “ 不 时穿 昆灵  之池 , 泛翔禽之舟 , 自造歌曲 。 帝 使女伶 歌之 , 日已西  时

“ 、 、 、 、 ” 袂 墀 房 叶 扃 的修 饰语 , 目的语 文本 中则做 了  而

较 大的调整 ,以此来顺应 目的语读者 的接 受能力 , 然  而 , 的风韵就 因此 而削减 , 目的语 中的意象也缺  原诗 而 少审美 的意义。  

( ) 瑟・ 维・ 二 阿 戴 韦利 ( r u  v   l ) A h r i Wa y 的译  t Da d e

本分析 

L F —e  i u Jn

h  o n  f rsl s it sso p d  T es u d o  e  i  kr a  tp e . h k h

Ont emab ep v me t u t r ws   h   r l  a e n   s  o . d g

颓, 凉风激水 , 女伶歌声甚道 , 因赋落叶哀蝉 曲。” 可见 

此诗也是武帝触景生情 ,有感而发 。诗 中出现 了 “ 罗  袂 ”“ 、玉墀” “ 、虚房” “ 、落叶” 和“ 扃” 、 重 五个意象 。“ 罗 

袂” 是衣袖 , 代指李夫人生前的衣物 , 而如今 物是人非 ,  

空 留遗 物 ; 玉墀 ” “ 是装 饰有 美玉 的 台阶 , 李夫 人生  是 前流 连之处 , 已布满 灰尘 , 现 芳踪难 觅 ; 人去 屋空 , 只 

留“ 虚房 ”“ ;重扃 ”宫 门) ( 之旁 的“ 落叶 ” 使人更 添伤感 

惆怅 。作 为思想感 情 与具 体事 物或景 象 的融合 与体  现 , 意象构 成 了本诗 的核心 和灵 魂, 这些 托物 言 志 、 写 

景抒情 。  

He  mpyr m i od a dsi , re t o sc l n  t l l  Falnla e   epl da an t ed os  l e  e v sa   i  g i s   o r . r e h t L n i gfr h t o eyld   o gn     a  v l  y ot l a

Ho c nIb n    c n   e r   e t  w  a   r gmya high a tor s?  i t

在英译这首 诗 的时候 , 虽然这些 意象英语文 化 中  的含义与汉语 文化 内涵 几乎一致 , 可原 语文本仅 在短 

短三十六个 字的六行诗 里就 出现 了五个 不 同的意象 ,  

Arh rW ae   t u   ly

目的语

文本是 否应将其 全部一一译 出 , 下面就这 首诗  的 四个不同英译 本进 行 比较分析。  

二、 原语 文本 与英译本 的比较  ( ) 一 翟理斯 ( A.is H. G l) e  ̄译本分析 

Go e n 

阿瑟 ・ 韦利用 了六行诗 四十二个词翻译 了原 诗 , 在  形 式上 也 与原 语 文 本基 本 一致 。在意 象 的 翻译 上 ,   sksi” 丝绸裙 ) i  r ( l kt 对应原语文本 中的“ 罗袂 ” 同样扩  , m b  ae e t( r e a l pvm n” 大理石 的路 面 ) 其意象 也发 生 了  ,

大 了原语 中 的意 象 。 “ 玉墀 ”指 的是 台阶 ,被译 为 

改变 。 虚房 ” 象则被保 留 , 成 了“m tro 。 落  “ 意 译 e py om” “   叶” 同样 被译为 “ l nl vs其意象 与原 诗相同 。“ f l   ae” ae e 重  扃 ” 翻译 成 “or” 意 指层 层 宫 门 , 与原 文 意象  被 dos , 也

T  o n  f u t n  i  ssi e , hes u d o  sl gsl i tl d  r i k l

9   6・

沈 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 学版) 00 2 1 年第 2 ( 期 总第 18 ) 5期  

相符 。  

把它算作 是译作 , 而认为其是基 于《 叶哀蝉 曲》 落 的重  新创作 。 由于这首诗和《 但 落叶哀蝉 曲》 形式相 同, 意境  相像 , 因而可 以取其 长处借鉴 到汉语古诗 英译 的研 究 

中来 。 庞德 曾经说过 :一生 中能描述一个 意象 , 比写  “ 要 出连篇 累牍 的作 品好 ” 。因而在这 首诗里 庞德着力 刻  画了 “ 潮湿 的叶子”Aw tef这个意象 , ( e l )  a 影射汉 武帝  哀 悼 的李 夫人 像落 叶堆 中的一 片湿树 叶恋恋不 舍地  依偎在 宫廷 的门槛上 。而诗 中也出现 了“ 丝绸 ”s k , (i ) l  

韦利 的译 文尽可能地保 留了原 诗 中的意象 , 但就  整体效果而言 , 译文没有传递 出原诗 的韵律 , 而这些意 

象罗列在文 中, 像是在介绍一个故事 的时 间、 地点 和人 

物, 而不像原诗那样能使人体会到诗人那种睹物思人 ,  

缱绻难忘 的情怀 。   ( ) 三 艾米 ・ 洛威 尔( my o e ) A   w l 的译本分析  L 1

To t e Ai: “h  F le   a e   n   e Pli t e   h   r  te aln Le v s a d t   ani   h v Cia a   cd ” Th r     or sl f i e  le e , eei n  u t o   l nse v s  s e sk

“ 院” or y d, 门槛 ”tr hl) 庭 ( ut a )“ c —r ( e o

的意 象 , hs d 但较 “ 潮  湿 的叶子”Aw te0这 个意象 而言 , ( el  a 这些不 过是旁枝 

末节 。庞德 的这首诗 曾被誉为用英语写作 的最优美 的  美 国诗之一 。与上面其它三个忠于原文 的译本 比较起  来, 庞德 的作品才是 为 目的语读 者所认 可和接受 的诗  歌 , 三个译文 , 只不过就 是翻译 了原诗 , 无法  而那 也 而

D s g tes nteJd   o r ad u t a r     a eC ut r .   h i h y  

h  mpyh u e  r  od tl wi u  u d  T ee t o s saec l ,i , to t o n . l h s Th  e v sfl a d l   p n te b r fd owa  fe   ela e al n  i u o     aso o r y atr   e h

d o w y  ora.

Iln o t eMo t a t u  e Ho c n Iami      o gf r   s  ui lOn ; w a    t nmy h Be f

d sr ? e ie   P i u ssmyh a t T e ei n   e c . an b rt   e r. h r     op a e  s AmyL wel  o l  

使 目的语读者领略诗歌的审美情趣 。这样 ,诗歌的翻 

译 如果就 意象传递而言 , 庞德大 刀阔斧地对 原文 意象  的加工 改变 , 而顺应 了 目的语读 者的审美观 , 反 成为一  篇 可以同原诗一样流传千古 的诗作 。  

结语 

美 国女诗人 洛威尔 的译 文体现 了她运用 “ 自由韵  律散文” 自由诗 的形式进行创作 的写诗 风格 , 和 全文读  起来就是一首英语 的 “ 无韵之韵 ”的散文诗 。“i e  skn l s ee” l vs准确地对应“ e 罗袂” “ ; 玉墀 ” 这一意象 中的“ ” 玉   也被 保留 , 为“ae or ad , 译 Jd  ut r”体现 了东方 文化 的色  C y 彩。 “ 虚房” 意象 则被保 留 , 译成 了 “mp  o ss , e t h ue” 而  y h ue 一词用 了复数 , 可 以展示皇宫居 室虽多 , 因  o ss 则 却 李夫人 的离去而全都变得冷清沉寂 。 l vs一词没用  “ ae” e 通过对上述文本 的分析可 以看 出 , 原语文本 中“ 罗 

袂 ”“ 、玉墀 ”“ 、虚房 ”“ 、落叶”和 “ 扃 ” 、 重 五个意象 在英 

语译 文 中的地位 和重 要性 与原 文本 中的不是 一一 对 

应 的 , 诗用这些意象 充分反 映出诗作者 对故人 缠绵  原

哀怨难以释怀的情 结 , 而在译 语文本 中, 上述作家没有 

修饰语 , 而把“ 字变作 了诗句的谓语 动词 , 落” 从而

在 目  

的语 文 本 中展 示 出了落 叶飘 零 的动态 意 象 。用 “ e h t  bro do a  t  or a” as f or y f r w y 来对应“   w aed 重扃 ” 也体 现了忠  实原文的原则。然 而译文 全诗用 了五十 四个 词 ,在格  式对等方面又有逊 于翟理斯 和阿瑟 ・ 韦利的译 文 。  

( ) 兹拉 ・ 四 埃 庞德 ( z  o n ) 译本” E r P u d 的“ a 分析 

LuCh’   i e h  u t n  f  iki  ic n i e   T er s i go  esl sds o t u d, l h t n

Du t i so e   ec u t y d  s  f  v rt  o r- a , dr t h r Th r Sn  o n  f o t fl, n   ela e  e e’ os u d o fo- al a dt  e v s h S u r   t e p   n  i tl c ryi oh a sa dl si , n e l 

位 将所有 意象全 部译 出 , 而是做 了或多或少的调整 ,  

以符合 目的语 诗歌 文本 的特 征并 适应 目的语读 者 的  审美需要 。由此可见 , 在汉语古诗英译过程 中 , 的  意象

传 递应 根据 目的语 文体 特征 和 目的语 读者 的审美 心 

理而 定。  

【 参考文献】   【 邵毅平 . 1 】 中国诗 歌 : 智慧 的水 珠【 】 州 : 江人 民 出版社 . M. 杭 浙  

19 ( )2 2 2 3  9 11 :2—2. 1.

【 t欣. 2 1 论汉语古诗英译中的创造性[ ] 宁大学 ,0 6 D. 辽 20.   【 3  厌 振. 翻译研究新视野  青岛: 青岛出版社2 0 ( : 1 14 03) 9 —9. 71  

[章学文 H A Gl . 叶哀 蝉 曲》 译评析 [. 4 】 . . is 落 e《 英 J 信阳农业 高等  ]

专科学校学报. 0 7 3 第 l 卷第 1 : 4 16 20 年 月. 7 期 1 —0 . 0  

A dse h  j cr f e eribn a te   n   te e i ot   ats eet h m. h roe h h   h

A  t e f a  ̄i g     et r s od. we  a   t l st t   e h l   l t h n oh h

EzaPo n   r  u d

关于庞德 的这 首 以“ 刘彻 ” 为题 的诗 , 们几乎 不  人

【 责任编辑 曹 萌 】  

9   7・

2 1 年第 2期  00 第3 4卷  ( 总第 18 ) 5期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un  f Seyn   om lU i ri ( ca S i c  dt n  ord o h nagN r a  nv syS i  c neE io) e t o l e i

No ,01 22 0 

Vo.4 1   3 Ge e a. 1 8 n r1 № 5 

《 落叶哀蝉 曲》 英译中的意象传递 

王  欣 

( 沈阳工业大学 外语 学院, 辽宁 沈阳 10 7 ) 1 18 

【 要】 摘 在对 翟理斯 、 阿瑟 ・ 韦利和 艾米・ 洛威 尔的《 落叶哀蝉 曲》 原语 文本 中的意 象分析 的基础 上 , 对该诗歌翻 

译者的英译过程 中“ 罗袂 ” “ 、玉墀” “ 、 虚房” “ 、 落叶” “ 和 重扃 ” 五个 意象的独特翻译 , 加以讨论 , 概括其 中的意象传递 

特征 , 并且通过分析 庞德 的《 刘彻 》讨论 了汉语 古诗英译 中意 象传递应顺应 目的语文化和 目的语读者的审美需求。 ,   【 关键词】 意象传递 ; 汉语 古诗 ; 翻译 

[    ̄类号】15    ̄1 0t n 0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6 4 5 5 { 00 0 — 0 5 0  17 — 40 2 1 )2 09 — 3

《 落叶哀蝉 曲》是汉武帝怀念 已故妃子 李夫人 而  作的一首悼亡诗 。在 中国文学史 上 , 这首诗 虽然 出 自  

础, 也是读者对诗 歌的审美评 价和依据 。诗 歌 的意象  是 多种多样 的 , 有传统 的、 型性 的 、 特殊 的 、 典 有 独创  性 的。创造 意象是诗人抒 发情感 的最基本 的方 法 , 准 

赫赫 有名的帝王之 手 , 却也许没有 很大 的影 响和特别  值得称道 的艺术价值 , 过是 中国浩如烟海 的古诗 中  不

的沧海一粟 , 而在汉语 古诗 英译 的研究 中 , 然 这首 诗 

确 、 明、 动的意象能构 筑诗歌有机 的整体 , 鲜 生 能引起  读 者 的感情共 鸣。诗歌创作 必须使 意与象合, 到象  达 中有意, 中存象, 维 的《 意 如王 山居秋 瞑》 明月松 间  中“

照, 清泉 石上 流” 两句 诗 中 , 明月 、 苍松 、 清泉 、 石尽  碧 显 出其 “ 中有 画” 诗 的风格 。意象侧 重幻想性 。 盯住表  意 的缥缈 ; 象与 意象 之 间紧密无 间 , 为一 体,神  意 融 “

却有着 比较 高的地位 和影 响 :仅就 翻译 方面而言 , 除 

去中 国的翻译者 不说 ,英 国汉学家翟理斯 f ..is、 HAGl ) e  

阿瑟 ・ 戴维 ・ 韦利 ( r u ai Wa y At r v   l )和美 国诗人艾  h D d e

米・ 洛威 尔 ( m  o e ) A y w l 都对 该诗有 着 各具 特色 的

翻  L 1

译, 加之现代大诗人 埃兹拉 ・ 庞德 Er on ) 于这  z Pud基 a 首诗 的颇具 争议的创造 , 使汉武帝刘彻 的这首缅 怀故 

人 的诗篇深入进 欧美文化 。因此 , 这首诗 中的意 象传  递在翻译 过程 中也成 了翻译研究 的课题 。本文拟 对此  做 一定 的分析 和讨论 。   《 落叶哀蝉 曲》 原语文本的意象 

韵” 自然而生。诗的意象有没有“ 神韵”是 诗能否被喜  , 爱 , 唱的必要条件 。可见诗要美化 , 传 绝离 不开意象这 

触媒 。  

在西 方 ,以庞德为 代表 的意象派 于 1 1 9 3年发表  的“ 意象 派宣言” 出了诗歌创作 的三原则 : 提 一是 直接  处理无论主观还是客观 的“ 物” 二是绝不用 任何无  事 ; 益于表 达 的词 ; 是韵律 方 面, 据词语 本 身的韵 律, 三 根   而不是人为 的韵 律进行创作 。从前两条 原则看, 庞德  倡导 的意象(m g) i ae定义是指那 么一件事物 : 它在 瞬间 

“ 意象” “ ” 的 意 是指诗人 的主观情意 ;象 ” 指诗  “ 是 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 ,意象 ” 是蕴含诗人 思想感情  “ 就 的具 体形象 , 是表 现诗人感情 的载体 。一首 诗从字 面 

呈现 出理智与情感 的一 种复合体 , 即运用想象 、 幻想 、  

比喻所构成 的各种具体 鲜明 的可 以感 知 的诗歌 形象 。  

上看是词 的连缀 , 从构 思上 看是 意象 的组合 , 人不  诗 仅要用 意象进 行感受和 思考 , 还要用 意象来抒 发 自己 

诗歌要 把诗人 的感触 和情绪全 部隐藏在 意象 的后 面,   不加任何解 释 、说教和评 论, 通过意象 将它们 暗示出  来 。这与 中国古诗追求含 蓄蕴藉, 避免 点破说尽 的审 

内心的情感。古典诗歌的意象, 是构成优美诗篇的基 

[ 收稿日期】 09 1— 3 20— 20 

【 作者简介】 王欣 (9 3 )女 , 17 一 , 天津人 , 阳工业大学讲师 , 沈 硕士 。  

9   5・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00 2 1 年第 2 ( 期 总第 18 ) 5期  

美取 向是 一致的 。  

Wi u t ema bec u ta df ld  t hd s t h r l o r r i e ; y l Nofo al c oo h efo r  o t lse h  nt l o , f F le   a e nh a sbo k u   ed o ・ ・ aln l v si  e p   lc   pt  o r’・・・ e h  

F rs e myp d ,   v l n     s, o  h ,  r e myl eyo ei l t i o so   An   m  f,n h p ls  n us  

s e . d Ia l t i o ee sa g iht s d  e o

由此可见 , 中西诗 歌中都 以意象 为展示情感 , 抒发 

情怀和 阐述 事理的手段 。在汉语古诗英译 的过程 中 ,   意象传递得是否 合理准确关 系到诗歌 翻译 的质量 , 然  而对于 同一事 物 , 东西方不 同的文化 阐释 又为处理诗  歌中的意象 问题 留下 了一道屏 障。为人熟知的英国诗 

He b r A. ls r et Gi   e

人 雪莱的 《 西风 颂》 , 风这一意象在英 语文化 中是  中 西

温和湿润 的 , 春天来 临的象征 , 是 而在汉语 文化 中 , 西 

翟理斯 的译 文是六 行诗 四十 四个词 , 在形式 上与 

原语文本基本一致 。在意象的翻译 上 ,原语文本 中的  “ 罗袂 ” 译为 “ s i  l” 被 r tn sk 。此意象 在原语文本 中用  ul g i 了借代 的修辞格 , 目的语文本放 大了“ 而 罗袂” 衣袖 ) (  

风却是残酷严冬 的代名词 , “ 如 西风紧 , 黄叶地 , 是离  尽

人 泪。”这句 中西风所展现 出的是一种凄凉萧瑟 的意 

境 。因而意象 的传递在诗歌翻译 中起到了至关重要 的 

作用 。  

这一概念 ,把它译 成 了塞牵作 响 的丝绸 (r t g “ si   ul n sk )但还算 是保 留 了故人 衣物这一意象 。“ i” , l 玉墀 ” 这 

了解 以上理论观点 , 我们来看 《 落叶哀蝉 曲》 中的 

意象 。  

意 象 也 在 目的 语 文 本 中做 了修 改 ,被 译 作 “ e t  h

m be o r ad , r   t a l cu yr” 即大理 石的庭 院。“ 虚房 ” 意象 则被  缩小乃 至转化 , 翟理斯 在其译 文 中用“ o ot leh  N   f s co f a  l

先看汉 武帝 刘彻的原诗 :罗袂兮无声 , “ 玉墀兮尘 

生。 虚房冷 而寂寞 , 落叶依于重扃。 望彼美之女兮 , 安得  感余心之未宁! ”  

o e or nh  o”改写 了原诗中 “ t f l 虚房冷而寂寞” ,虽 少了 

“ 的意 象 , 房” 却增加 了“ or的意象 。 “ l fo” 落叶 ” 被译 为  “ ln evs其意象被完整地保 留了。 重扃 ” f e  ae” a l “ 指门 闩,   也可指皇宫 的大 门 , 翻译成 “or, 被 d ”也基本保 留 了原 

诗的意象 。  

《 书 .  汉 夕戚传 》上 思念李夫人 不 已, 士齐人少  : 方

翁 言能致其神 。 乃夜张灯烛 , 设帷帐 , 陈酒肉 , 而令上居  他帐, 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 , 还幄坐而步 。又不得  就视 , 上愈益相思悲感 , 为作诗 曰:是邪 , 邪? 而望  “ 非 立

从 整体来看 ,rsig i ”“

e a lcut r”  “ tn l ,t   r e or a , u l sk h m b   y d “or ,fln evs 和“or这 五个意象基 本传递 了  l f o” “ l   ae” d ” ae l 原诗 的意境 , 但是原语文本 中“ 、 、 、 、 分别是  罗 玉 虚 落 重”

之, 偏何姗姗其来迟 !” 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王子年 

《 拾遗记》 亦载 :汉武帝思李夫人 , 可复得 。 “ 不 时穿 昆灵  之池 , 泛翔禽之舟 , 自造歌曲 。 帝 使女伶 歌之 , 日已西  时

“ 、 、 、 、 ” 袂 墀 房 叶 扃 的修 饰语 , 目的语 文本 中则做 了  而

较 大的调整 ,以此来顺应 目的语读者 的接 受能力 , 然  而 , 的风韵就 因此 而削减 , 目的语 中的意象也缺  原诗 而 少审美 的意义。  

( ) 瑟・ 维・ 二 阿 戴 韦利 ( r u  v   l ) A h r i Wa y 的译  t Da d e

本分析 

L F —e  i u Jn

h  o n  f rsl s it sso p d  T es u d o  e  i  kr a  tp e . h k h

Ont emab ep v me t u t r ws   h   r l  a e n   s  o . d g

颓, 凉风激水 , 女伶歌声甚道 , 因赋落叶哀蝉 曲。” 可见 

此诗也是武帝触景生情 ,有感而发 。诗 中出现 了 “ 罗  袂 ”“ 、玉墀” “ 、虚房” “ 、落叶” 和“ 扃” 、 重 五个意象 。“ 罗 

袂” 是衣袖 , 代指李夫人生前的衣物 , 而如今 物是人非 ,  

空 留遗 物 ; 玉墀 ” “ 是装 饰有 美玉 的 台阶 , 李夫 人生  是 前流 连之处 , 已布满 灰尘 , 现 芳踪难 觅 ; 人去 屋空 , 只 

留“ 虚房 ”“ ;重扃 ”宫 门) ( 之旁 的“ 落叶 ” 使人更 添伤感 

惆怅 。作 为思想感 情 与具 体事 物或景 象 的融合 与体  现 , 意象构 成 了本诗 的核心 和灵 魂, 这些 托物 言 志 、 写 

景抒情 。  

He  mpyr m i od a dsi , re t o sc l n  t l l  Falnla e   epl da an t ed os  l e  e v sa   i  g i s   o r . r e h t L n i gfr h t o eyld   o gn     a  v l  y ot l a

Ho c nIb n    c n   e r   e t  w  a   r gmya high a tor s?  i t

在英译这首 诗 的时候 , 虽然这些 意象英语文 化 中  的含义与汉语 文化 内涵 几乎一致 , 可原 语文本仅 在短 

短三十六个 字的六行诗 里就 出现 了五个 不 同的意象 ,  

Arh rW ae   t u   ly

目的语

文本是 否应将其 全部一一译 出 , 下面就这 首诗  的 四个不同英译 本进 行 比较分析。  

二、 原语 文本 与英译本 的比较  ( ) 一 翟理斯 ( A.is H. G l) e  ̄译本分析 

Go e n 

阿瑟 ・ 韦利用 了六行诗 四十二个词翻译 了原 诗 , 在  形 式上 也 与原 语 文 本基 本 一致 。在意 象 的 翻译 上 ,   sksi” 丝绸裙 ) i  r ( l kt 对应原语文本 中的“ 罗袂 ” 同样扩  , m b  ae e t( r e a l pvm n” 大理石 的路 面 ) 其意象 也发 生 了  ,

大 了原语 中 的意 象 。 “ 玉墀 ”指 的是 台阶 ,被译 为 

改变 。 虚房 ” 象则被保 留 , 成 了“m tro 。 落  “ 意 译 e py om” “   叶” 同样 被译为 “ l nl vs其意象 与原 诗相同 。“ f l   ae” ae e 重  扃 ” 翻译 成 “or” 意 指层 层 宫 门 , 与原 文 意象  被 dos , 也

T  o n  f u t n  i  ssi e , hes u d o  sl gsl i tl d  r i k l

9   6・

沈 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 学版) 00 2 1 年第 2 ( 期 总第 18 ) 5期  

相符 。  

把它算作 是译作 , 而认为其是基 于《 叶哀蝉 曲》 落 的重  新创作 。 由于这首诗和《 但 落叶哀蝉 曲》 形式相 同, 意境  相像 , 因而可 以取其 长处借鉴 到汉语古诗 英译 的研 究 

中来 。 庞德 曾经说过 :一生 中能描述一个 意象 , 比写  “ 要 出连篇 累牍 的作 品好 ” 。因而在这 首诗里 庞德着力 刻  画了 “ 潮湿 的叶子”Aw tef这个意象 , ( e l )  a 影射汉 武帝  哀 悼 的李 夫人 像落 叶堆 中的一 片湿树 叶恋恋不 舍地  依偎在 宫廷 的门槛上 。而诗 中也出现 了“ 丝绸 ”s k , (i ) l  

韦利 的译 文尽可能地保 留了原 诗 中的意象 , 但就  整体效果而言 , 译文没有传递 出原诗 的韵律 , 而这些意 

象罗列在文 中, 像是在介绍一个故事 的时 间、 地点 和人 

物, 而不像原诗那样能使人体会到诗人那种睹物思人 ,  

缱绻难忘 的情怀 。   ( ) 三 艾米 ・ 洛威 尔( my o e ) A   w l 的译本分析  L 1

To t e Ai: “h  F le   a e   n   e Pli t e   h   r  te aln Le v s a d t   ani   h v Cia a   cd ” Th r     or sl f i e  le e , eei n  u t o   l nse v s  s e sk

“ 院” or y d, 门槛 ”tr hl) 庭 ( ut a )“ c —r ( e o

的意 象 , hs d 但较 “ 潮  湿 的叶子”Aw te0这 个意象 而言 , ( el  a 这些不 过是旁枝 

末节 。庞德 的这首诗 曾被誉为用英语写作 的最优美 的  美 国诗之一 。与上面其它三个忠于原文 的译本 比较起  来, 庞德 的作品才是 为 目的语读 者所认 可和接受 的诗  歌 , 三个译文 , 只不过就 是翻译 了原诗 , 无法  而那 也 而

D s g tes nteJd   o r ad u t a r     a eC ut r .   h i h y  

h  mpyh u e  r  od tl wi u  u d  T ee t o s saec l ,i , to t o n . l h s Th  e v sfl a d l   p n te b r fd owa  fe   ela e al n  i u o     aso o r y atr   e h

d o w y  ora.

Iln o t eMo t a t u  e Ho c n Iami      o gf r   s  ui lOn ; w a    t nmy h Be f

d sr ? e ie   P i u ssmyh a t T e ei n   e c . an b rt   e r. h r     op a e  s AmyL wel  o l  

使 目的语读者领略诗歌的审美情趣 。这样 ,诗歌的翻 

译 如果就 意象传递而言 , 庞德大 刀阔斧地对 原文 意象  的加工 改变 , 而顺应 了 目的语读 者的审美观 , 反 成为一  篇 可以同原诗一样流传千古 的诗作 。  

结语 

美 国女诗人 洛威尔 的译 文体现 了她运用 “ 自由韵  律散文” 自由诗 的形式进行创作 的写诗 风格 , 和 全文读  起来就是一首英语 的 “ 无韵之韵 ”的散文诗 。“i e  skn l s ee” l vs准确地对应“ e 罗袂” “ ; 玉墀 ” 这一意象 中的“ ” 玉   也被 保留 , 为“ae or ad , 译 Jd  ut r”体现 了东方 文化 的色  C y 彩。 “ 虚房” 意象 则被保 留 , 译成 了 “mp  o ss , e t h ue” 而  y h ue 一词用 了复数 , 可 以展示皇宫居 室虽多 , 因  o ss 则 却 李夫人 的离去而全都变得冷清沉寂 。 l vs一词没用  “ ae” e 通过对上述文本 的分析可 以看 出 , 原语文本 中“ 罗 

袂 ”“ 、玉墀 ”“ 、虚房 ”“ 、落叶”和 “ 扃 ” 、 重 五个意象 在英 

语译 文 中的地位 和重 要性 与原 文本 中的不是 一一 对 

应 的 , 诗用这些意象 充分反 映出诗作者 对故人 缠绵  原

哀怨难以释怀的情 结 , 而在译 语文本 中, 上述作家没有 

修饰语 , 而把“ 字变作 了诗句的谓语 动词 , 落” 从而

在 目  

的语 文 本 中展 示 出了落 叶飘 零 的动态 意 象 。用 “ e h t  bro do a  t  or a” as f or y f r w y 来对应“   w aed 重扃 ” 也体 现了忠  实原文的原则。然 而译文 全诗用 了五十 四个 词 ,在格  式对等方面又有逊 于翟理斯 和阿瑟 ・ 韦利的译 文 。  

( ) 兹拉 ・ 四 埃 庞德 ( z  o n ) 译本” E r P u d 的“ a 分析 

LuCh’   i e h  u t n  f  iki  ic n i e   T er s i go  esl sds o t u d, l h t n

Du t i so e   ec u t y d  s  f  v rt  o r- a , dr t h r Th r Sn  o n  f o t fl, n   ela e  e e’ os u d o fo- al a dt  e v s h S u r   t e p   n  i tl c ryi oh a sa dl si , n e l 

位 将所有 意象全 部译 出 , 而是做 了或多或少的调整 ,  

以符合 目的语 诗歌 文本 的特 征并 适应 目的语读 者 的  审美需要 。由此可见 , 在汉语古诗英译过程 中 , 的  意象

传 递应 根据 目的语 文体 特征 和 目的语 读者 的审美 心 

理而 定。  

【 参考文献】   【 邵毅平 . 1 】 中国诗 歌 : 智慧 的水 珠【 】 州 : 江人 民 出版社 . M. 杭 浙  

19 ( )2 2 2 3  9 11 :2—2. 1.

【 t欣. 2 1 论汉语古诗英译中的创造性[ ] 宁大学 ,0 6 D. 辽 20.   【 3  厌 振. 翻译研究新视野  青岛: 青岛出版社2 0 ( : 1 14 03) 9 —9. 71  

[章学文 H A Gl . 叶哀 蝉 曲》 译评析 [. 4 】 . . is 落 e《 英 J 信阳农业 高等  ]

专科学校学报. 0 7 3 第 l 卷第 1 : 4 16 20 年 月. 7 期 1 —0 . 0  

A dse h  j cr f e eribn a te   n   te e i ot   ats eet h m. h roe h h   h

A  t e f a  ̄i g     et r s od. we  a   t l st t   e h l   l t h n oh h

EzaPo n   r  u d

关于庞德 的这 首 以“ 刘彻 ” 为题 的诗 , 们几乎 不  人

【 责任编辑 曹 萌 】  

9   7・


相关文章

  • 从意象翻译角度析古诗[落叶哀蝉曲]两英译本
  • 摘 要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的中流砥柱.解读古诗即是对古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本文通过对汉武帝<落叶哀蝉曲>两英译本的分析对比,来探讨庞德和韦力对原诗的意象处理,进而为日后能更好地理解英诗奠定基础. 关键词 古诗 ...查看


  • 王颖说木叶教学设计
  • <说木叶>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堂课的教学主题新课标的第一个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第二个理念 ...查看


  • 济慈[秋颂]美学特征与语言运用分析
  • 济慈<秋颂>的美学特征与语言运用分析 摘要 <秋颂>是英国著名诗人济慈的代表作之一,诗歌有着丰富的美学特征,语言的运用也有着极高的技巧.济慈在诗歌中描绘的绚丽秋景令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流连忘返,充分展示了诗人对美学意境 ...查看


  • [说"木叶"]教学设计及反思
  • <说"木叶">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说"木叶">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都是文艺评论和随笔.<说"木叶"> ...查看


  • [说木叶]导学案 1
  • 第二单元<说"木叶">导学案 学案编制 朱丽 审核 宁仁道 [学习目标]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 意象的意蕴:比较 "(落)木(叶)"与"树 ...查看


  • 山谷中的回声_林徽因诗歌特色
  • -林徽因诗歌特色 张 华 '哈尔滨 摘要:林徽因的诗歌从内容上看侧重于对个人生活.个人情感的吟唱与描绘:在艺术表现方式上,注重于感觉的微妙.比喻的新奇.意象的渲染及情绪的回旋.诗人以其优雅芬芳.柔美细腻的特色显现了诗作独特的审美价值. 关键 ...查看


  • 关于风的诗句:酬刘柴桑
  • <酬刘柴桑>原文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酬刘柴桑>赏析 这首诗的意象结构为:穷居忘时,暗示生命的孤寂落寞, ...查看


  • 展望未来的诗句:酬刘柴桑
  • <酬刘柴桑>原文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酬刘柴桑>赏析 这首诗的意象结构为:穷居忘时,暗示生命的孤寂落寞, ...查看


  • 现代诗歌导读论文徐志摩
  • 中国现代诗歌导读 --<志摩的诗>中意向的研究 指导老师:汪云霞 作者姓名:徐兴亚 学号:5092029014 内容摘要:通过对<志摩的诗>中植物.动物.人物.物品.自然.场景的正负意象的分类研究, 探索徐志摩在从英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