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上第一次月考

建设中学初三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文言文(60分)

(一)综合文言文

默写(15分)

1. 不见去年人, 。 (《生查子.元夕》)

2. ,雪尽马蹄轻。 (《观猎》)

3. ,山岳潜形。 (《岳阳楼记》)

4. 衣带渐宽终不悔, 。 (《蝶恋花》)

5. 山水之乐, 。 (《醉翁亭记》)

6、文学常识(2分):《岳阳楼记》作者 《醉翁亭记》选自

7、词语解释(2分): 旧制 蔚然

8、翻译(9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9主旨:(5分)

《岳阳楼记》抒发了作者 政治抱负。

《醉翁亭记》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 的思想

(二)阅读下面的诗句

【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10. 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4分)

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

乙句:

丙句:

11. 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三句诗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全篇。

B 三句诗的内容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C 三句诗传递的情感与作者的经历相关。

D 三句诗的内容都与题目有直接关联。

(三)阅读下文,(10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

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途中,他们将干面条技术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后来,面条又以开封为起点,传播到蒙古、韩国、日本等国。商贸的繁荣客观上促进了面条的普及推广。

④传说中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于是阿拉伯面条就随着伊斯兰文

化传入西西里,促成了意大利面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一批西藏喇嘛为传播中国文化来到不丹,不久,不丹人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食——“面迟”。有学者认为“面迟”是对中文词语“面条”的异读,也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可见,面条的发展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关。

⑤面条细长易煮,可干食,可汤食,适合东西方不同的烹饪方法,因而能够受到全世界

人民的青睐,成为人见人爱的美食。如今,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约100亿块现代版干面条——方便面,如果用这些方便面来搭建埃菲尔铁塔,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些方便面足以搭建327座埃菲铁塔!

⑥在面条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象征意义。仅以亚洲为例:在日本,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吃素面象征着好运连连。在泰国,人们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象征着喜事不绝。在我们中国,生日吃面条的传统绵延千年,它象征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细长的面条蕴含着人们对好运绵长、幸福持久的殷切希望。

⑦一碗小小的面条丰富着我们的饮食文化。它是一种“美味粘合剂”,内有不同寻常的

意义。面条记录着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它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起全世界。

17. 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báshè ( )

18.(2分) 第⑦段画线句在文中的意思是指

19. 面条的普及与发展有哪些原因?请概括。(6分)

20. 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出现在新疆。 B阿拉伯人是最早发明干面条的。

C全球年消费方便面100亿块左右。 D人们经常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

21. 下列这段文字可以放在本文哪一段末尾?请具体阐明理由。(5分)

在一幅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油画上,有一名妇女正在揉面,而另一名妇女正把又细又长的

生面条挂在架子上准备晾干。这表明距今1000年前,面条又神秘地出现在地球的另一端——欧洲。

(二)阅读下文(22分)

评语

①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回家时我和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

友同行。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

②“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还没看,不知道。”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

说。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我心想。

③“来猜我的是什么?”阿益掀开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的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 ④“害群之马?”我说。

⑤“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

⑥我刚刚看错了,是“焉”。“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

⑦“你的呢?”他们问。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最后两字:“用功”。“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

⑧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看。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

⑨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们,总是皱着眉头,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

⑩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

⑪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

⑫一学期过去了。放暑假的前一天,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评语“活泼又用功”的旁边。

⑬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 ⑭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

⑮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突然,脑海里伴我整学期的旋律变得荒腔走板。

⑯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

⑰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

(删改自台湾王传明《评语》)

22.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6分)

⑪小学三年级时, ; ⑫十多年后, 。

23. 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 句式。该句反映了我当时 和 心理。(3分)

24. 第⑭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简要分析。(4分)

25. 本文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写字端正清楚很重要。 B 误会往往能助人进步。

C 经历是一笔人生财富。 D 鼓励欣赏会给人力量。

26. 本文标题“评语”不可以改为“误读”,请简述理由(6分)

建设中学初三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文言文(60分)

(一)综合文言文

默写(15分)

1. 不见去年人, 。 (《生查子.元夕》)

2. ,雪尽马蹄轻。 (《观猎》)

3. ,山岳潜形。 (《岳阳楼记》)

4. 衣带渐宽终不悔, 。 (《蝶恋花》)

5. 山水之乐, 。 (《醉翁亭记》)

6、文学常识(2分):《岳阳楼记》作者 《醉翁亭记》选自

7、词语解释(2分): 旧制 蔚然

8、翻译(9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9主旨:(5分)

《岳阳楼记》抒发了作者 政治抱负。

《醉翁亭记》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 的思想

(二)阅读下面的诗句

【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10. 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4分)

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

乙句:

丙句:

11. 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三句诗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全篇。

B 三句诗的内容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C 三句诗传递的情感与作者的经历相关。

D 三句诗的内容都与题目有直接关联。

(三)阅读下文,(10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

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途中,他们将干面条技术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后来,面条又以开封为起点,传播到蒙古、韩国、日本等国。商贸的繁荣客观上促进了面条的普及推广。

④传说中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于是阿拉伯面条就随着伊斯兰文

化传入西西里,促成了意大利面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一批西藏喇嘛为传播中国文化来到不丹,不久,不丹人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食——“面迟”。有学者认为“面迟”是对中文词语“面条”的异读,也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可见,面条的发展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关。

⑤面条细长易煮,可干食,可汤食,适合东西方不同的烹饪方法,因而能够受到全世界

人民的青睐,成为人见人爱的美食。如今,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约100亿块现代版干面条——方便面,如果用这些方便面来搭建埃菲尔铁塔,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些方便面足以搭建327座埃菲铁塔!

⑥在面条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象征意义。仅以亚洲为例:在日本,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吃素面象征着好运连连。在泰国,人们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象征着喜事不绝。在我们中国,生日吃面条的传统绵延千年,它象征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细长的面条蕴含着人们对好运绵长、幸福持久的殷切希望。

⑦一碗小小的面条丰富着我们的饮食文化。它是一种“美味粘合剂”,内有不同寻常的

意义。面条记录着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它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起全世界。

17. 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báshè ( )

18.(2分) 第⑦段画线句在文中的意思是指

19. 面条的普及与发展有哪些原因?请概括。(6分)

20. 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出现在新疆。 B阿拉伯人是最早发明干面条的。

C全球年消费方便面100亿块左右。 D人们经常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

21. 下列这段文字可以放在本文哪一段末尾?请具体阐明理由。(5分)

在一幅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油画上,有一名妇女正在揉面,而另一名妇女正把又细又长的

生面条挂在架子上准备晾干。这表明距今1000年前,面条又神秘地出现在地球的另一端——欧洲。

(二)阅读下文(22分)

评语

①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回家时我和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

友同行。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

②“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还没看,不知道。”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

说。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我心想。

③“来猜我的是什么?”阿益掀开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的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 ④“害群之马?”我说。

⑤“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

⑥我刚刚看错了,是“焉”。“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

⑦“你的呢?”他们问。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最后两字:“用功”。“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

⑧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看。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

⑨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们,总是皱着眉头,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

⑩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

⑪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

⑫一学期过去了。放暑假的前一天,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评语“活泼又用功”的旁边。

⑬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 ⑭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

⑮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突然,脑海里伴我整学期的旋律变得荒腔走板。

⑯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

⑰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

(删改自台湾王传明《评语》)

22.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6分)

⑪小学三年级时, ; ⑫十多年后, 。

23. 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 句式。该句反映了我当时 和 心理。(3分)

24. 第⑭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简要分析。(4分)

25. 本文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写字端正清楚很重要。 B 误会往往能助人进步。

C 经历是一笔人生财富。 D 鼓励欣赏会给人力量。

26. 本文标题“评语”不可以改为“误读”,请简述理由(6分)


相关文章

  • 九年级语文第一课
  • 新学期初中语文学习规划 随着盎然的春意在不经意间对北京城的袭击,可爱的同学们已经都开始进入下学期的学习.学习之初,杂事相对较多:刚刚接触到下册的课本,大家心中往往也诸多新奇.忙乱期过后,在各类事务都开始迈入正轨之时,就是时候要静下心来针对自 ...查看


  • 初三语文备课组计划
  • 初三语文备课组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学校.教研组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积极领会并实施二期课改的精神,落实初三语文考纲要求.工作重点放在课堂效益的提高上,向课堂要效益,向课堂要成绩,整合课内外知识,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作业设计努力 ...查看


  • 初三(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 初三(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txt求而不得,舍而不能,得而不惜,这是人最大的悲哀.付出真心才能得到真心,却也可能伤得彻底.保持距离也就能保护自己,却也注定永远寂寞.初三(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无忧无虑中学语文 ...查看


  • 初三家长及学生会议
  • 初三全体家长.学生及教师会议 东风40学校 李启辽 2015年9月17日,召开初三第一次家长会,一晃一个学期已经结束了,各位同学自己想一想,为了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为了自己的前程,自己做到了全力以赴了吗?各位家长朋友,为了你孩子的成长,为了 ...查看


  • 初三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初三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语文组:许金晶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三(4)(5)班语文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 ...查看


  • 初三语文复习课反思
  • 初三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 初三语文课历来被认为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比较难把握的科目,尤其是复习阶段,教学任务比较重,学生的复习旧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要把握.本文就自己在初三语文教学中的一点做法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不足之处希望大家给出批评指正. 一. ...查看


  • 初三语文教学的困惑
  • 初三语文教学的困惑 根据11月24日教研活动时问卷调查整理,也许能引发大家一些深思,也许我们能够共同寻找到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基础部分 1.学生在词语运用方面的能力普遍薄弱,丢失严重.教师不可能将所有词语逐词分析,这一类型题该怎样去抓 ...查看


  • 2015年初中毕业班语文作文话题大全
  • 2015年初中毕业班语文作文话题大全 一.父母.老师.同学.爱.幸福.感谢 1.①-------,我永远忘不了你 ②榜样 ③良师 2.①有家真好 (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 ...查看


  •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本次月考试卷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以中考样卷为标准,注重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新课改理念的渗透,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要求,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部"语文考试 ...查看


  • 初三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 初三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语文学习重在熏陶渐染,贵在日积月累, 所谓学习方法,好象很难用语言说清楚;但仔细一想,情况并非如此--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知识自成体系,要系统规范的掌握,必然要用一定的方法.有人说,语文学习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要多读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