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因式分解是进行代数式恒等变形的重要手段之一,因式分解是在学习整式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不仅在多项式的除法、简便运算中等有直接的应用,也为以后学习分式的约分与通分、解方程(组)及三解函数式的恒等变形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因此学好因式分解对于代数知识的后续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由于本节课后学习提取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来进行因式分解,必须以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为前提,所以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因式分解的概念。由整式乘法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是一种逆向思维过程,而逆向思维对初一学生还比较生疏,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再者本节还没涉及因式分解的具体方法,所以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意义

(2)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相反变形,并会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能力目标:由学生自行探求解题途径,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智能,深化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接受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目标制定的思想

1.目标具体化、明确化,从学生实际出发,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同时便于上课操作,便于检测和及时反馈。

2.课堂教学体现能力立意。

3.寓德育教学方法

1.采用以设疑探究的引课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把因式分解概念及其与整式乘法的关系作为主线,训练学生思维,以设疑——感知——概括——运用为教学程序,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顺利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坚持启发式,鼓励学生充分地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原则。

4.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前提下,融教材练习、想一想于教学过程中,增设了由浅入深、各不相同却又紧密相关的训练题目,为学生顺利掌握因式分解概念及其与整式乘法关系创造了有利条件。

教学过程安排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看谁算得快?

(1)若a=101,b=99,则a 2-b 2(2)若a=99,b=-1,则a 2-2ab+b2 22 (3)若x=-3,则20x 2二、观察分析,探究新知

(1)请每题想得最快的同学谈思路,得出最佳解题方法

(2)观察:a 2-b 2=(a+b)(a-b) ①的左边是一个什么式子?右边又是什么形式?

a 2-2ab+b2 =(a-b) 2 ②

20x 2+60x=20x(x+3) ③

(3)类比小学学过的因数分解概念,(例42=2×3×7 ④)得出因式分解概念。

板书课题: 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因式分解,也叫分解因式。

三、独立练习,巩固新知

练习

1.下列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哪些是因式分解?哪些不是?为什么?

①(x+2)(x-2)=x2-4

②x 2-4=(x+2)(x-2)

③a 2-2ab+b2=(a-b )2

④3a (a+2)=3a2+6a

⑤3a 2+6a=3a(a+2)

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因式分解

结合:a 2-b 2=========(a+b)(a-b )

整式乘法

说明:从左到右是因式分解其特点是:由和差形式(多项式)转化成整式的积的形式;从右到左是整式乘法其特点是:由整式积的形式转化成和差形式(多项式)。

(2)∵xy( )=2x2y-6xy 2

∴2x 2y-6xy 2=xy( )

(3)∵2x( )=2x2y-6xy 2

∴2x 2y-6xy 2=2x( )

四、强化训练,掌握新知:

练习3: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ax+2ay (2)3mx-6nx (3) x2y+xy2

(4) x2+-x (5) x2-0.01

(让学生上来板演)

五、整理知识,形成结构(即课堂小结)

1.因式分解的概念 因式分解是整式中的一种恒等变形

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两种相反的恒等变形,也是思维方向相反的两种思维方式,因此,因式分解的思维过程实际也是整式乘法的逆向思维的过程。

3.利用2中关系,可以从整式乘法探求因式分解的结果。

4.教学中渗透对立统一,以不变应万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六、布置作业

1.作业本(一)中§7.1节

评价与反馈

1.通过由学生自己得出因式分解概念及其与整式乘法的关系的结论,了解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2.通过例题及练习,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暴露问题和认知误差,及时发现和弥补教与学中的遗漏和不足,从而及时调控教与学。

三.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与综合运用知识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及时批阅,及时反馈讲评,同时对个别学生面批作业,可以更及时、更准确地了解学生思维发展的情况,矫正的针对性更强。

四.通过课堂小结,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熟悉程度和归纳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运用能力,教师恰当地给予引导和启迪。

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因式分解是进行代数式恒等变形的重要手段之一,因式分解是在学习整式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不仅在多项式的除法、简便运算中等有直接的应用,也为以后学习分式的约分与通分、解方程(组)及三解函数式的恒等变形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因此学好因式分解对于代数知识的后续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由于本节课后学习提取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来进行因式分解,必须以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为前提,所以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因式分解的概念。由整式乘法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是一种逆向思维过程,而逆向思维对初一学生还比较生疏,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再者本节还没涉及因式分解的具体方法,所以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意义

(2)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相反变形,并会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能力目标:由学生自行探求解题途径,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智能,深化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接受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目标制定的思想

1.目标具体化、明确化,从学生实际出发,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同时便于上课操作,便于检测和及时反馈。

2.课堂教学体现能力立意。

3.寓德育教学方法

1.采用以设疑探究的引课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把因式分解概念及其与整式乘法的关系作为主线,训练学生思维,以设疑——感知——概括——运用为教学程序,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顺利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坚持启发式,鼓励学生充分地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原则。

4.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前提下,融教材练习、想一想于教学过程中,增设了由浅入深、各不相同却又紧密相关的训练题目,为学生顺利掌握因式分解概念及其与整式乘法关系创造了有利条件。

教学过程安排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看谁算得快?

(1)若a=101,b=99,则a 2-b 2(2)若a=99,b=-1,则a 2-2ab+b2 22 (3)若x=-3,则20x 2二、观察分析,探究新知

(1)请每题想得最快的同学谈思路,得出最佳解题方法

(2)观察:a 2-b 2=(a+b)(a-b) ①的左边是一个什么式子?右边又是什么形式?

a 2-2ab+b2 =(a-b) 2 ②

20x 2+60x=20x(x+3) ③

(3)类比小学学过的因数分解概念,(例42=2×3×7 ④)得出因式分解概念。

板书课题: 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因式分解,也叫分解因式。

三、独立练习,巩固新知

练习

1.下列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哪些是因式分解?哪些不是?为什么?

①(x+2)(x-2)=x2-4

②x 2-4=(x+2)(x-2)

③a 2-2ab+b2=(a-b )2

④3a (a+2)=3a2+6a

⑤3a 2+6a=3a(a+2)

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因式分解

结合:a 2-b 2=========(a+b)(a-b )

整式乘法

说明:从左到右是因式分解其特点是:由和差形式(多项式)转化成整式的积的形式;从右到左是整式乘法其特点是:由整式积的形式转化成和差形式(多项式)。

(2)∵xy( )=2x2y-6xy 2

∴2x 2y-6xy 2=xy( )

(3)∵2x( )=2x2y-6xy 2

∴2x 2y-6xy 2=2x( )

四、强化训练,掌握新知:

练习3: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ax+2ay (2)3mx-6nx (3) x2y+xy2

(4) x2+-x (5) x2-0.01

(让学生上来板演)

五、整理知识,形成结构(即课堂小结)

1.因式分解的概念 因式分解是整式中的一种恒等变形

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两种相反的恒等变形,也是思维方向相反的两种思维方式,因此,因式分解的思维过程实际也是整式乘法的逆向思维的过程。

3.利用2中关系,可以从整式乘法探求因式分解的结果。

4.教学中渗透对立统一,以不变应万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六、布置作业

1.作业本(一)中§7.1节

评价与反馈

1.通过由学生自己得出因式分解概念及其与整式乘法的关系的结论,了解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2.通过例题及练习,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暴露问题和认知误差,及时发现和弥补教与学中的遗漏和不足,从而及时调控教与学。

三.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与综合运用知识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及时批阅,及时反馈讲评,同时对个别学生面批作业,可以更及时、更准确地了解学生思维发展的情况,矫正的针对性更强。

四.通过课堂小结,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熟悉程度和归纳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运用能力,教师恰当地给予引导和启迪。


相关文章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部分章节说课稿
  • <因式分解>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内容<因式分解>.因式分解就整个数学而言,它是打开整个代数宝库的一把钥匙.就本节课而言,着重阐述了两个方面, ...查看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简介
  •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包括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分式等五章内容,学习内容包括<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的领域.本册教学内容 ...查看


  • 冀教版数学书修订情况
  • 冀教版数学教科书主要修订情况 一. 关于整套教科书的修订 (一)指导思想 1.全面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要求,切实推进与落实素质 ...查看


  • 七年级数学 提公因式法 教案
  • 教学目标: 1.了解多项式的公因式的意义并能找出公因式,会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2.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自己探究找公因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在经历探索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过程中学会逆向思维.渗透化归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 ...查看


  • 对北师大版新教材数学的建议
  • 对北师大版新教材数学的建议 新课程实施了好几年,许多一线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后写出了对北师大版新教材看法的文章,读后颇受感触.我通过对数学新教材四年的学习与教学也提出了几个不同的看法. 一.不应删除的内容 1. 因式分解中的十字相乘和分组分解法 ...查看


  • 人教版中小学数学电子课本目录
  • 一年级上册数学 1 数一数 2 比一比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4 认识物体和图形 5 分类 6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数学乐园 7 11-20各数的认识 8 认识钟表 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我们的校园 二年级上册数学 1 长度单位 ...查看


  • 新版8年级数学上下册课外辅导视频初二课程
  • 新版8年级数学上下册课外辅导视频 新版8年级数学上下册课外辅导视频 0 播放列表 第1讲. 三角形-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第2讲. 三角形-多边形及其内角和-例题 第3讲. 数据的分析-课题学习 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 第4讲. 数据的分析- ...查看


  • 2014年广州初中数学目录
  • 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 新人教版2014年初中数学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习题解答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查看


  • 人教版初中数学课程详细目录
  • 人教版初中数学课程目录(详细)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1.1 正数和负数 1.2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 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 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思考 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 有理数的乘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