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馒头发霉了

3 馒头发霉了

教学目标.

1、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对比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2、能够利用显微镜观察霉,并能通过图画、文字、语言等描述霉的样子。

3、知道霉菌是一种真菌,是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种微生物;

4、知道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

5、体验到人类对霉菌的研究和利用;

6、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奥秘的欲望。

学情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中的第3课。教材选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霉的馒头”作为探究材料,意在激发学生对霉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了解霉菌家族。 学生现在已了解到了细菌,在生活中肯定也见过一些霉,因此本科教学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 难点: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

教学过程.

【导入】馒头发霉了导入.

1.图片引入 多媒体出示霉的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

是什么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见过没有? 2.请大家仔细观察带来的发霉的物品,看一看,物品的霉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板书课题:馒头发霉了) 先请同学们用语言描述一下所见到的霉形状。再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看物品上的霉,用文字和画在活动记录纸上描述显微镜下霉的形状和特征。(做好巡视和辅导) 新授.

二、观察馒头上的霉 1.出示活动记录表,指导学生观察,填表。 颜 色 形 状 肉眼观察 放大镜观察 显微镜观察 2.学生充分观察后,填写表格,进行集体交流。 3.学生介绍自己的观察结果,相互补充。

4.教师小结: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絮状等。霉在空气、土壤、动植物体内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它。 5.讨论霉菌有生命吗?怎样证明呢?(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三、研究食物发霉的条件 1.提问:你认为霉的产生和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假设,师生共同选择比较恰当的因素。 2提问:那么,霉的形成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是与其中的一个因素、两个因素还是三个因素都有关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呢? (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只有经过实验才可以知道其中的秘密) 3.交流方案:组织学生交流各自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并进行相互补充,之后再修改,使各自设计的方案更加科学。 4.小结: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小组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根据实验说明发霉的条件和温度、湿度、空气有

关,在温暖潮湿的情况下馒头容易发霉。 活动记录表: 条件组合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温度 潮湿 温度 干燥 四、根据发霉的条件我们应该怎样防止发霉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霉也经常给我们带来一些不便和损失。通常我们怎样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呢? 1.隔绝空气;2.保持干燥;3.高温灭杀;4.低温保存。 五、学习霉的功过。 1.用霉制造食品。 2.制造药品 3.霉菌会使物品损坏 4.霉变食品会危害人体健康。

【作业】馒头发霉了作业.

每小组选择一个组合条件做物体发霉的实验,写好实验报告。

3 馒头发霉了

教学目标.

1、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对比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2、能够利用显微镜观察霉,并能通过图画、文字、语言等描述霉的样子。

3、知道霉菌是一种真菌,是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种微生物;

4、知道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

5、体验到人类对霉菌的研究和利用;

6、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奥秘的欲望。

学情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中的第3课。教材选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霉的馒头”作为探究材料,意在激发学生对霉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了解霉菌家族。 学生现在已了解到了细菌,在生活中肯定也见过一些霉,因此本科教学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 难点: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

教学过程.

【导入】馒头发霉了导入.

1.图片引入 多媒体出示霉的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

是什么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见过没有? 2.请大家仔细观察带来的发霉的物品,看一看,物品的霉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板书课题:馒头发霉了) 先请同学们用语言描述一下所见到的霉形状。再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看物品上的霉,用文字和画在活动记录纸上描述显微镜下霉的形状和特征。(做好巡视和辅导) 新授.

二、观察馒头上的霉 1.出示活动记录表,指导学生观察,填表。 颜 色 形 状 肉眼观察 放大镜观察 显微镜观察 2.学生充分观察后,填写表格,进行集体交流。 3.学生介绍自己的观察结果,相互补充。

4.教师小结: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絮状等。霉在空气、土壤、动植物体内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它。 5.讨论霉菌有生命吗?怎样证明呢?(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三、研究食物发霉的条件 1.提问:你认为霉的产生和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假设,师生共同选择比较恰当的因素。 2提问:那么,霉的形成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是与其中的一个因素、两个因素还是三个因素都有关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呢? (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只有经过实验才可以知道其中的秘密) 3.交流方案:组织学生交流各自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并进行相互补充,之后再修改,使各自设计的方案更加科学。 4.小结: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小组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根据实验说明发霉的条件和温度、湿度、空气有

关,在温暖潮湿的情况下馒头容易发霉。 活动记录表: 条件组合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温度 潮湿 温度 干燥 四、根据发霉的条件我们应该怎样防止发霉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霉也经常给我们带来一些不便和损失。通常我们怎样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呢? 1.隔绝空气;2.保持干燥;3.高温灭杀;4.低温保存。 五、学习霉的功过。 1.用霉制造食品。 2.制造药品 3.霉菌会使物品损坏 4.霉变食品会危害人体健康。

【作业】馒头发霉了作业.

每小组选择一个组合条件做物体发霉的实验,写好实验报告。


相关文章

  • 馒头发霉了
  • 馒头发霉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食品.衣物发生霉变的条件. 2.能力目标: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设计对比实验进行探究. 3.愿意合作与交流,体会到科学知识能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探究馒头发霉的原因 教学难点:能设计对比实 ...查看


  • [馒头发霉了] 1
  • 东都镇实验学校备课用纸 执教教师: 宋明斌 六年级 学科:科学 第 3 周第 1 课时 课题<馒头发霉了>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显微镜观察霉,并能通过图画.文字.语言等描述霉的样子: 2.能够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物体发霉的基本条 ...查看


  • 馒头发霉了教学设计
  • 3.馒头发霉了 丁成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教学目标: 1.会通过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 2.能设计对比试验探究食品.衣服等物品发生霉变的条件:能对实验现象做出详细的记录和分析. 3.能通过实验认识食品.衣服等物品发生霉变的条 ...查看


  •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病毒教案及反思
  • 六年级科学<馒头发霉了>教案及反思 授课内容: 馒头发霉了 课型:新授 授课时间:2013.9.9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知道霉菌是一种真菌. 2.知道真菌是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种生物. 3.知道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原 ...查看


  • 课题3.馒头发霉了
  • 课题:3.馒头发霉了 课程标准: 教学目的:按住ctrl键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资源 过程与方法 ● 能够利用工具观察霉,并能通过图画.文字.语言等描述霉的样子: ● 能够设计对比实验,研究霉产生的条件. 知识与技能 ● 知道霉是一种微生物,了 ...查看


  • 显微镜下的世界 教学设计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2.能利用各种感官直接观察自然事物并能语言和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 特征. 3.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 ...查看


  • 水滴里的生物 2
  • 一.课题:水滴里的生物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显微镜进行细致的观察,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 2.认识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的生物.* 3.知道细菌.霉.病毒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4.体验探索微观世界的快乐. 三.教学 ...查看


  • 六年级上册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 六年级上册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第一课 病毒 我想研究的问题 1.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2.病毒有多少种? 探究与体验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及预防措施 引起的疾病有鼻炎,鼻窦炎,肺炎,气管炎,支气管发炎,感冒时间长了,预防用点板蓝根,屋内用 ...查看


  •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基础训练答案
  •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第一课 我想研究的问题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探究与体验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及预防措施 染引起的疾病,有鼻炎,鼻窦炎,肺炎,气管炎,支气管发炎,感冒时间长了,就会导致,预防用 点板蓝根,屋内撒点 84 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