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类毕业论文

恐怖电影受众吸引力分析

作者:张燕妮

指导教师:田小枫

摘要:暴力作为一个哲学恐怖电影在商业上的成功证明了其拥有巨大的吸引

力,这种巨大的吸引力表现为多个层次和方面,其中对死亡的焦虑和抗争是最根

本的魅力基点,恐怖气氛的渲染是其成功的根本保证,而其与文化的共通性是使

观众认知的出发点。从恐怖电影元素的运用、与大众文化的呼应以及对观众产生

的心理作用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恐怖电影受众吸引力的原因,可以总结出欧美

及日本恐怖电影发展的成功经验,为以后中国恐怖电影的深层次发展提供更为直

接的借鉴。

关键词:恐怖电影;受众;吸引力

据《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恐怖片是“一种气氛阴森、题材

可怖、通常包含一些暴力事件并立意使观众毛骨悚然的影片”[1]。这

是一个模糊且跟不上潮流的定义,恐怖片也可以气氛唯美,例如韩国

的《蔷花·红莲》。题材的恐怖,只是恐怖电影的初级阶段,而近年

来一系列日本和韩国的恐怖电影更把暴力也踢出了其必要因素之外,

以心理学为依托打造所谓的心理恐怖电影,例如大名鼎鼎的《午夜凶

铃》,因此,韩国导演朴基亨在“中国首届恐怖电影创作与产业研讨

会”中给恐怖电影下了一个全新的定义,他认为应该把恐怖电影分成

两类:一类是以恐怖为“题材”的影片,这类影片一般有大量的血腥

和暴力场面,追求视听感官上的恐怖,是为恐怖而恐怖;另一种是以

恐怖为“主题”的影片,这种恐怖是由故事引起的,是发自人内心的

恐怖,追求的是一种心理恐怖效果,并在影片中有意识地探讨造成这

种恐怖的社会、文化和心理根源[2]。朴基亨的见解启发我们进行更为

深入的思考: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电影,在其客观的商业利益背后为

何具有如此大的魅力使人乐此不疲;而它又满足了观众什么样的心

理?下面结合《午夜凶铃》、《咒怨》等几部风靡世界的经典恐怖影片,

具体分析一下恐怖电影的吸引力之所在。

分析恐怖电影的吸引力根源,人们往往把它归结为趋利避害的

自我保存本能:“恐怖电影的魅力在于它制造了令人惧怕的危机,同

时又能够将这些危机一一化解,观众在阴森恐怖的气氛中体验着危

险,在现实中,这种危机体验却能转化为一种摆脱恐惧的快感” [3]。

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因为,欣赏恐怖电影是一种自觉的主动行

为,是一种挑战、一种反抗,而绝对不是一种幸灾乐祸的被动感受。

恐怖电影的恐怖影响力不仅仅存在于观看电影的那一特定的时间,最

成功的恐怖电影可以把人类心理上压抑已久的复杂恐怖感觉开掘出

来,使人的恐怖体验持续时间远远大于影片的放映时间。恐怖电影真

正的吸引力就是恐怖本身,在恐怖气氛中我们不经反思就可以自我体

验到一种深刻的存在感,恐怖和死亡的双重压迫使我们在一种焦灼的

复杂心情中重新激发了自我的生存本能。但是这种激发,在不同的社

会文化环境下,却依靠着不同的手段和机制。

一、恐怖气氛是恐怖电影具有恒久吸引力的核心和基础。

恐怖电影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营造悬疑、诡异或紧张的气氛令人

毛骨悚然。幽长阴暗的走廊,因为通往的尽头总是一个看不到边的阴

暗。也许我们知道这走廊的尽头就只是尽头,而没有任何其他东西。

可是因为幽长,因为看不到尽头,于是,我们开始感觉到一种莫名的

惊惶;因为镜头的摇晃或者其它原因,向上的特色以及窄镜的特写,

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压迫感„„狂奔在楼道上,于是,被惊吓者一般

不无意外地会在楼梯上被进一步地惊吓。而楼梯上最能发挥突兀的就

是楼梯的转角。镜头一路向上或者向下。转角处,突然一个特写镜头。

或者萎缩,或者张狂,突兀的效果都将会非常好。这是所有的恐怖片

中最常见到的意象。因为未知,因为等待,所以这个意象被用了无数

次依旧新鲜。视觉上的期待会加快我们的心跳,而听觉上那种颓死不

堪的声音有种推波助澜的奇效。视觉和听觉双管其下,很多时候我们

会沉溺其中,而且更让人担忧的是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个快速剪辑

后的镜头会突然出现,于是,继续心跳加速,继续害怕。

而恐怖元素的运用更能让观众获得异乎寻常的高峰体验。恐怖片

实际上是最贴近电影艺术特性的样式。因为电影需要制造悬念,只有

悬念才能使观众产生强烈的期待。恐怖片独特的模式体现在:镜头、

蒙太奇、故事模式、声音等,这些独特的视听表现方式已成为恐怖片

不可或缺的恐怖元素。最好的恐怖元素是符号化的,它的本质可以说

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即一种情感的描绘性表现,它反映着难于言

表从而无法确认的感觉形式。”[4]换言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一

些近于本能的厌恶的情绪,我们尽量避免它们的负面影响,把它们压

制在潜意识的底层。它们往往难以清楚言说和明确表达。恐怖元素是

这些情绪的形象表现,因为这种表现的载体是虚幻的非现实物质,只

存在于作为虚幻梦境的电影影像中,所以可以定义它们为一种形式符

号。因此,恐怖元素的本质是一种感觉形式。而特定感觉形式表现出

的外在特征,曲折地显示了那些我们难以言说的情绪的产生根源。

在比较成功的恐怖电影中,我们常常看到的形式符号的表征有很

多,在这里,主要讨论其中三个——扭曲、空无和幽闭。

扭曲是现代人无可奈何的生存状态。它的本质是人的异化,而

这种异化在当代社会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日趋有加剧的倾向。当代人

们生存在这种自内而外的异化环境中,自然的产生出一种扭曲情感,

并在日常生活中于言语、行为中表现出来。而在电影中,扭曲的情感,

符号化的凝结成为一种独特的感觉形式——肢体和声音的扭曲,以此

烘托恐怖的个体死亡幻觉。《午夜凶铃》和《咒怨》中,将死之人的

照片中,人的脸都是扭曲的;贞子爬出电视机,整个身体都呈现一种

不正常的扭曲;《午夜凶铃》那经典的录像带中,声音是扭曲的,里

面也同样出现了爬行扭曲的身体;好莱坞经典的僵尸片中,死人大多

肢体扭曲。其实,对扭曲诠释的最充分的是日本著名恐怖漫画家伊藤

润二的漫画《漩涡》,其中恐怖气氛的渲染非常集中巧妙地利用了肢

体的扭曲。这部漫画也拍成了同名电影,可惜受限于电影的表现方式,

漫画的恐怖气氛大大减弱。(相对《漩涡》来说,同样改编自伊藤润

二漫画的《富江》系列更具吸引力。)

空无的恐怖首先来自于无知。这种无知不是知识的匮乏,而是源

于信息的不足和感官的局限。人们时时刻刻比邻一种无知状态,其产

生的心理结果就是无依无靠的无把握感觉。而科技的发展,仿佛百年

以来一直在证明一个事实,那就是人类感官有很大的局限和不足。人

们寻求理性的力量,可是理性却把人抛入空无之中,使人双手紧握却

虚无一物。具体到影片的感觉形式上,就是影片主人公对特定物品所

蕴含的“内涵”的无知,以及对感官死角的物品的茫然无知。例如,

《咒怨》中的鬼屋,《午夜凶铃》中的录像带,受害者对它们的危害

性和致命性一无所知,而《午夜凶铃》系列中的小女孩和《咒怨》中

的小男孩,作为一种恐怖和危险的符号,往往出现在主人公视线的死

角。其次,空无表现为一种价值体系的消解。毫无疑问,死亡是人作

为个体的最大恐怖。面对死亡,人类一般的情感特征没有不包含恐怖

因素的。只不过依偎着各种价值体系之磐石,人们以虚幻的但是坚定

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仿佛得到了对抗死亡的力量,并以此消解死亡的

恐怖。可是在虚拟的梦幻中,艺术巧妙地反向消解了我们的依靠,使

我们孤零零地在价值虚无中直接面对恐怖。这点在《咒怨》中表现得

尤其突出,片中的恶灵是不可阻挡的,人们只能在焦灼恐慌中等待死

亡。

幽闭是一种隔绝状态,一种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双重割裂。

这同样是今天大多数人们面对的一种不同以往的特别状况。科技的进

步、社会组织结合的日益紧密,使我们与自然日益脱离。这种脱离不

是距离上的遥远,而是功能和意义上的改变,自然对于我们再不是古

人眼中的养育之地、生命之源、恐怖的对抗性力量。随着与自然的疏

离,现代人的空间活动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交通的发达使我们

可以快速的抵达我们想要去的目的地,可是这并没有从实质上扩展我

们的活动空间,相比工业社会以前,现在人们的活动模式是点到点的

跳跃性模式,活动范围日益狭窄。人们好像只是不停的从一个房间走

入另一个房间。(古代商人的活动模式是线性的,古代农民的活动模

式是平面的。)因此,幽闭的感觉如本能一般被压缩在我们的意识深

处。另外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冷漠,无疑也助长了这种虚幻的幽闭空

间的形成。在恐怖电影中,很多恐怖情节都发生在地下或者封闭的空

间,例如经典的《异形》系列中的太空船,根据斯蒂芬·金小说改编

的《血色玫瑰》的古宅,好莱坞拍摄的《黑暗来袭》的地下,《咒怨》

的鬼屋。这就是幽闭的恐怖感觉形式。相比西方导演,东方的导演喜

欢似乎更加狭小的空间,如电梯和洗手间。《咒怨》中导演只是让小

孩子模样的怨灵隔着电梯门看着受害者,在《午夜凶铃》导演中田秀

夫的另一恐怖大作《来自幽暗的水底》中,受害者和怨灵挤在同一个

电梯中,让人不能不毛骨悚然。

二、对自我生存状态的文化焦虑是恐怖电影吸引受众的内驱

力。

恐怖电影之所以能够深受观众的欢迎而且深受研究者的青睐,是

因为它反映了一种文化焦虑,一种对自我生存状态的朦胧反思。因此,

恐怖电影不可避免的存在地域性的接受差异,在全球化背景下这种接

受差异一方面表现为理解力的不足,而更重要的表现为恐怖气氛力度

和程度的差别。东方式的恐怖到了西方,往往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失

去本身力量,成为近乎滑稽的闹剧。同样,西方的经典恐怖电影在东

方的命运也充满凄凉悲惨的味道,“看完《女巫布莱尔》,实在是想不

明白,这样一部影片,怎么会连续几周占据美国票房前列?也许,由

于影片的低成本制作,不如其他美国恐怖片制作精良,光线、角度、

场景、影调均不讲究,视觉上丝毫没有营造出恐怖来,唯一的运动是

摄影机的晃动,不但没有增加恐怖感,倒是让观众对这种摄影手法产

生了厌烦;故事也没有造成观众心理的恐惧,除了人物自己恐慌的叫、

奔跑以外,根本不能让观众紧张起来,反而觉得人物滑稽可笑,感觉

是在看一部劣质的闹剧。尽管这部电影如此拙劣,却奇迹般的赚取了

巨额票房,对恐怖电影的热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5]这是北京电

影学院学报2000年1期的一篇名为《摄影造型对恐怖气氛的营造》

的文章中的一段话。作为电影界的业内专业研究人员,对《女巫布莱

尔》这部美国经典恐怖片,竟然都做出此种评价,何况人数广大的只

会看电影的普通观众。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全球文化的趋同发展

使得现代社会的各个地域的人们的心理机制也同样日益相近,全球各

地的人们越来越多地面临着相同的社会问题。所以,这也使得恐怖电

影不同程度的得到了跨文化流通,而且这种趋势渐渐有增强的趋势。

日本经典恐怖片《午夜凶铃》及《咒怨》被好莱坞翻拍就是最好的例

子。因此,恐怖电影在全球复杂的文化交错背景下,显露了一定的跨

文化共性。

恐怖电影是一种很特别的类型电影,它利用恐怖来排解恐怖,利

用压力来缓解压力。人们通过品味凝结成形式符号的恐怖元素,把潜

意识中积压的焦灼情绪发泄一空。人类的内心心理结构是异常复杂

的,因此其中潜伏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现代社会不断进步的同

时,新的心理问题也层出不穷。因此,不同的恐怖元素总是不断涌现,

通过优秀导演的精心运用,不断凝结成新的感觉形式。这种符号化、

形式化的恐怖感觉,同人类的死亡意识一样,是恐怖电影具有跨文化 吸引力的根本原因所在。

三、恐怖片的风行是人与社会的矛盾所带来的必然反应。

人们借艺术的形式表现出一些独特的现象,是一些人的人生态度

和社会行为的直接或扭曲的呈现。我们都了解日本的传统信仰之一是

“御灵”。日本的恐怖片,尤其是鬼片充分反映了日本的祖灵崇拜精

神,人们总是试图寻找出怨灵作祟的根本原因,了解怨灵的主体到底

是如何死去的,然后进行安抚,最终达到平安。电影中人类的反抗显

得很没有力气,你常常看到的是人类无助的眼睛,这多少是因为二战

时期受到重创使这个民族在内心存有深深的无力感。日本的恐怖片主

体往往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没有实体的怨灵,恐怖的形象多是隐晦的,

在一个时间的流程中,慢慢展现出这个怨灵或怨灵附身的形象。

在西方,基督教及《圣经》是我们解读西方文化最基本最重要的

出发点。《圣经》中描写了许多非常恐怖的场面,在《启示录》中你

可以看到恐怖片中常见的恐怖来源。由于西方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私有

观点,使得人们对于捍卫自己的权利显得十分的敏感。在他们的恐怖

电影中,恐怖势力最终的命运一定是被人类所战胜的。西方的惊悚恐

怖电影在人物元素的设计上,通常设计的是看得见的实体。《我知道

你那年夏天做了什么》中,不断制造恐怖杀戮的是一个穿雨衣拿镰刀

的渔夫。西方电影通常具有唐·吉诃德般的思维方式,勇敢对抗的人物很有英雄主义色彩。从视觉上,最突出的是一种令人作恶的设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排斥感。

四、结语

恐怖电影以它巨大的商业利润证明了本身的价值和吸引力。在恐怖氛围创意不足的好莱坞,掀起恐怖电影热潮的《午夜凶铃》被拍成美国版。《THE RING》上映第一周周末就成为票房冠军。此后,也一直人气不减,票房收入突破了1亿美元。在中国,作为2010年贺岁档唯一一部恐怖片,《午夜心跳》成为了最佳选择,首周三天票房即突破千万。

近年来,随着国产电影市场化步伐的发展,中国恐怖电影的创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出现了像《黑楼孤魂》(1989)、《夜走鬼城》(1989)、《雾宅》(1993)、《夜半歌声》(1996)、《古镜怪谈》(2000)、《闪灵凶猛》(2001)、《凶宅幽灵》(2002)、《午夜惊魂》(2003)、《天黑请闭眼》(2004)等一批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作品。但是我国的恐怖电影仍存在很多问题。在电影的色彩、场景等恐怖元素的设置时,受前面成功恐怖片的影响,没有什么创新。优秀的恐怖片是要安排一定的刺激点,注意节奏和时机的把握,才能在视觉上造成最直接的反应,从而造成心理上的恐慌,我国的恐怖片刺激点安排的不当,人在单独重复的对象刺激下,注意力往往会迟钝起来,难以产生心理反应。国内恐怖电影导演为了追求视觉上的刺激,在影片中频繁的让鬼怪出现,这种不间断的刺激反而会使观众麻木起来,产生不了恐怖感。要引起审美注意,就要注意客观对象的“新异性”。红色的女高跟鞋、飘动的窗帘……它们的出现就告诉了观众,下面电影要开始“吓”你了,从而电影的恐怖因素被消解了不少,而且这种意识上“约定俗成”会造成视觉疲劳。目前中国恐怖电影的发展尚处于一个初级的起始阶段,专心致力于恐怖片创作的中国导演还不多,发行的影片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中国观众对恐怖片的需求是巨大的,他们期望能够看到更多更好的恐怖电影,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目前的大

环境使得民间文化作为恐怖电影最重要的资源很难得到充分的挖掘,这是中国恐怖片发展的一个体制性障碍。日本的恐怖电影带着菊花的香气,在无形中拔出了致命的尖刀,而西方的恐怖电影,恶龙睁着血红的眼睛直接展开了杀戮,再来看我们国家的恐怖电影,她正慢慢向我们走来,并且笼罩着模糊的面纱寻找方向。

参考文献

[1] 不列颠百科全书(第5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第817页

[2] 石川,李志强.中外专家聚焦恐怖电影探讨国产类型片发展前景——“中国首届恐怖电影创作与产业研讨会”综述[J].当代电影,2004(4)

[3] 石川,李志强.中外专家聚焦恐怖电影探讨国产类型片发展前景——“中国首届恐怖电影创作与产业研讨会”综述[J].当代电影,2004(4)

[4]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第50页

[5] 程樯.摄影造型对恐怖气氛的营造[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1)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Horror Movies appeal to Audience

Zhang Yanni

Abstract:the success of horror movies in business proved its enormous

attraction, which is shown as multiple levels and aspects. Among them the anxiety and struggle of death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charm basis points.Rendering the

atmosphere of terror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of its success. But the similarities with the culture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audience cognition.The use of horror

movies elements , the echo to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psychological effect on the audience these three aspects conduct the research. Analysing the reasons horror movies appeal to audience can contribute to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horror film development in Europe and Japan , which Provides more direct references to the deep developments of later Chinese Horror Films.

Keyword: Horror movies ;audience ;attraction

恐怖电影受众吸引力分析

作者:张燕妮

指导教师:田小枫

摘要:暴力作为一个哲学恐怖电影在商业上的成功证明了其拥有巨大的吸引

力,这种巨大的吸引力表现为多个层次和方面,其中对死亡的焦虑和抗争是最根

本的魅力基点,恐怖气氛的渲染是其成功的根本保证,而其与文化的共通性是使

观众认知的出发点。从恐怖电影元素的运用、与大众文化的呼应以及对观众产生

的心理作用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恐怖电影受众吸引力的原因,可以总结出欧美

及日本恐怖电影发展的成功经验,为以后中国恐怖电影的深层次发展提供更为直

接的借鉴。

关键词:恐怖电影;受众;吸引力

据《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恐怖片是“一种气氛阴森、题材

可怖、通常包含一些暴力事件并立意使观众毛骨悚然的影片”[1]。这

是一个模糊且跟不上潮流的定义,恐怖片也可以气氛唯美,例如韩国

的《蔷花·红莲》。题材的恐怖,只是恐怖电影的初级阶段,而近年

来一系列日本和韩国的恐怖电影更把暴力也踢出了其必要因素之外,

以心理学为依托打造所谓的心理恐怖电影,例如大名鼎鼎的《午夜凶

铃》,因此,韩国导演朴基亨在“中国首届恐怖电影创作与产业研讨

会”中给恐怖电影下了一个全新的定义,他认为应该把恐怖电影分成

两类:一类是以恐怖为“题材”的影片,这类影片一般有大量的血腥

和暴力场面,追求视听感官上的恐怖,是为恐怖而恐怖;另一种是以

恐怖为“主题”的影片,这种恐怖是由故事引起的,是发自人内心的

恐怖,追求的是一种心理恐怖效果,并在影片中有意识地探讨造成这

种恐怖的社会、文化和心理根源[2]。朴基亨的见解启发我们进行更为

深入的思考: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电影,在其客观的商业利益背后为

何具有如此大的魅力使人乐此不疲;而它又满足了观众什么样的心

理?下面结合《午夜凶铃》、《咒怨》等几部风靡世界的经典恐怖影片,

具体分析一下恐怖电影的吸引力之所在。

分析恐怖电影的吸引力根源,人们往往把它归结为趋利避害的

自我保存本能:“恐怖电影的魅力在于它制造了令人惧怕的危机,同

时又能够将这些危机一一化解,观众在阴森恐怖的气氛中体验着危

险,在现实中,这种危机体验却能转化为一种摆脱恐惧的快感” [3]。

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因为,欣赏恐怖电影是一种自觉的主动行

为,是一种挑战、一种反抗,而绝对不是一种幸灾乐祸的被动感受。

恐怖电影的恐怖影响力不仅仅存在于观看电影的那一特定的时间,最

成功的恐怖电影可以把人类心理上压抑已久的复杂恐怖感觉开掘出

来,使人的恐怖体验持续时间远远大于影片的放映时间。恐怖电影真

正的吸引力就是恐怖本身,在恐怖气氛中我们不经反思就可以自我体

验到一种深刻的存在感,恐怖和死亡的双重压迫使我们在一种焦灼的

复杂心情中重新激发了自我的生存本能。但是这种激发,在不同的社

会文化环境下,却依靠着不同的手段和机制。

一、恐怖气氛是恐怖电影具有恒久吸引力的核心和基础。

恐怖电影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营造悬疑、诡异或紧张的气氛令人

毛骨悚然。幽长阴暗的走廊,因为通往的尽头总是一个看不到边的阴

暗。也许我们知道这走廊的尽头就只是尽头,而没有任何其他东西。

可是因为幽长,因为看不到尽头,于是,我们开始感觉到一种莫名的

惊惶;因为镜头的摇晃或者其它原因,向上的特色以及窄镜的特写,

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压迫感„„狂奔在楼道上,于是,被惊吓者一般

不无意外地会在楼梯上被进一步地惊吓。而楼梯上最能发挥突兀的就

是楼梯的转角。镜头一路向上或者向下。转角处,突然一个特写镜头。

或者萎缩,或者张狂,突兀的效果都将会非常好。这是所有的恐怖片

中最常见到的意象。因为未知,因为等待,所以这个意象被用了无数

次依旧新鲜。视觉上的期待会加快我们的心跳,而听觉上那种颓死不

堪的声音有种推波助澜的奇效。视觉和听觉双管其下,很多时候我们

会沉溺其中,而且更让人担忧的是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个快速剪辑

后的镜头会突然出现,于是,继续心跳加速,继续害怕。

而恐怖元素的运用更能让观众获得异乎寻常的高峰体验。恐怖片

实际上是最贴近电影艺术特性的样式。因为电影需要制造悬念,只有

悬念才能使观众产生强烈的期待。恐怖片独特的模式体现在:镜头、

蒙太奇、故事模式、声音等,这些独特的视听表现方式已成为恐怖片

不可或缺的恐怖元素。最好的恐怖元素是符号化的,它的本质可以说

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即一种情感的描绘性表现,它反映着难于言

表从而无法确认的感觉形式。”[4]换言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一

些近于本能的厌恶的情绪,我们尽量避免它们的负面影响,把它们压

制在潜意识的底层。它们往往难以清楚言说和明确表达。恐怖元素是

这些情绪的形象表现,因为这种表现的载体是虚幻的非现实物质,只

存在于作为虚幻梦境的电影影像中,所以可以定义它们为一种形式符

号。因此,恐怖元素的本质是一种感觉形式。而特定感觉形式表现出

的外在特征,曲折地显示了那些我们难以言说的情绪的产生根源。

在比较成功的恐怖电影中,我们常常看到的形式符号的表征有很

多,在这里,主要讨论其中三个——扭曲、空无和幽闭。

扭曲是现代人无可奈何的生存状态。它的本质是人的异化,而

这种异化在当代社会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日趋有加剧的倾向。当代人

们生存在这种自内而外的异化环境中,自然的产生出一种扭曲情感,

并在日常生活中于言语、行为中表现出来。而在电影中,扭曲的情感,

符号化的凝结成为一种独特的感觉形式——肢体和声音的扭曲,以此

烘托恐怖的个体死亡幻觉。《午夜凶铃》和《咒怨》中,将死之人的

照片中,人的脸都是扭曲的;贞子爬出电视机,整个身体都呈现一种

不正常的扭曲;《午夜凶铃》那经典的录像带中,声音是扭曲的,里

面也同样出现了爬行扭曲的身体;好莱坞经典的僵尸片中,死人大多

肢体扭曲。其实,对扭曲诠释的最充分的是日本著名恐怖漫画家伊藤

润二的漫画《漩涡》,其中恐怖气氛的渲染非常集中巧妙地利用了肢

体的扭曲。这部漫画也拍成了同名电影,可惜受限于电影的表现方式,

漫画的恐怖气氛大大减弱。(相对《漩涡》来说,同样改编自伊藤润

二漫画的《富江》系列更具吸引力。)

空无的恐怖首先来自于无知。这种无知不是知识的匮乏,而是源

于信息的不足和感官的局限。人们时时刻刻比邻一种无知状态,其产

生的心理结果就是无依无靠的无把握感觉。而科技的发展,仿佛百年

以来一直在证明一个事实,那就是人类感官有很大的局限和不足。人

们寻求理性的力量,可是理性却把人抛入空无之中,使人双手紧握却

虚无一物。具体到影片的感觉形式上,就是影片主人公对特定物品所

蕴含的“内涵”的无知,以及对感官死角的物品的茫然无知。例如,

《咒怨》中的鬼屋,《午夜凶铃》中的录像带,受害者对它们的危害

性和致命性一无所知,而《午夜凶铃》系列中的小女孩和《咒怨》中

的小男孩,作为一种恐怖和危险的符号,往往出现在主人公视线的死

角。其次,空无表现为一种价值体系的消解。毫无疑问,死亡是人作

为个体的最大恐怖。面对死亡,人类一般的情感特征没有不包含恐怖

因素的。只不过依偎着各种价值体系之磐石,人们以虚幻的但是坚定

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仿佛得到了对抗死亡的力量,并以此消解死亡的

恐怖。可是在虚拟的梦幻中,艺术巧妙地反向消解了我们的依靠,使

我们孤零零地在价值虚无中直接面对恐怖。这点在《咒怨》中表现得

尤其突出,片中的恶灵是不可阻挡的,人们只能在焦灼恐慌中等待死

亡。

幽闭是一种隔绝状态,一种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双重割裂。

这同样是今天大多数人们面对的一种不同以往的特别状况。科技的进

步、社会组织结合的日益紧密,使我们与自然日益脱离。这种脱离不

是距离上的遥远,而是功能和意义上的改变,自然对于我们再不是古

人眼中的养育之地、生命之源、恐怖的对抗性力量。随着与自然的疏

离,现代人的空间活动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交通的发达使我们

可以快速的抵达我们想要去的目的地,可是这并没有从实质上扩展我

们的活动空间,相比工业社会以前,现在人们的活动模式是点到点的

跳跃性模式,活动范围日益狭窄。人们好像只是不停的从一个房间走

入另一个房间。(古代商人的活动模式是线性的,古代农民的活动模

式是平面的。)因此,幽闭的感觉如本能一般被压缩在我们的意识深

处。另外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冷漠,无疑也助长了这种虚幻的幽闭空

间的形成。在恐怖电影中,很多恐怖情节都发生在地下或者封闭的空

间,例如经典的《异形》系列中的太空船,根据斯蒂芬·金小说改编

的《血色玫瑰》的古宅,好莱坞拍摄的《黑暗来袭》的地下,《咒怨》

的鬼屋。这就是幽闭的恐怖感觉形式。相比西方导演,东方的导演喜

欢似乎更加狭小的空间,如电梯和洗手间。《咒怨》中导演只是让小

孩子模样的怨灵隔着电梯门看着受害者,在《午夜凶铃》导演中田秀

夫的另一恐怖大作《来自幽暗的水底》中,受害者和怨灵挤在同一个

电梯中,让人不能不毛骨悚然。

二、对自我生存状态的文化焦虑是恐怖电影吸引受众的内驱

力。

恐怖电影之所以能够深受观众的欢迎而且深受研究者的青睐,是

因为它反映了一种文化焦虑,一种对自我生存状态的朦胧反思。因此,

恐怖电影不可避免的存在地域性的接受差异,在全球化背景下这种接

受差异一方面表现为理解力的不足,而更重要的表现为恐怖气氛力度

和程度的差别。东方式的恐怖到了西方,往往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失

去本身力量,成为近乎滑稽的闹剧。同样,西方的经典恐怖电影在东

方的命运也充满凄凉悲惨的味道,“看完《女巫布莱尔》,实在是想不

明白,这样一部影片,怎么会连续几周占据美国票房前列?也许,由

于影片的低成本制作,不如其他美国恐怖片制作精良,光线、角度、

场景、影调均不讲究,视觉上丝毫没有营造出恐怖来,唯一的运动是

摄影机的晃动,不但没有增加恐怖感,倒是让观众对这种摄影手法产

生了厌烦;故事也没有造成观众心理的恐惧,除了人物自己恐慌的叫、

奔跑以外,根本不能让观众紧张起来,反而觉得人物滑稽可笑,感觉

是在看一部劣质的闹剧。尽管这部电影如此拙劣,却奇迹般的赚取了

巨额票房,对恐怖电影的热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5]这是北京电

影学院学报2000年1期的一篇名为《摄影造型对恐怖气氛的营造》

的文章中的一段话。作为电影界的业内专业研究人员,对《女巫布莱

尔》这部美国经典恐怖片,竟然都做出此种评价,何况人数广大的只

会看电影的普通观众。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全球文化的趋同发展

使得现代社会的各个地域的人们的心理机制也同样日益相近,全球各

地的人们越来越多地面临着相同的社会问题。所以,这也使得恐怖电

影不同程度的得到了跨文化流通,而且这种趋势渐渐有增强的趋势。

日本经典恐怖片《午夜凶铃》及《咒怨》被好莱坞翻拍就是最好的例

子。因此,恐怖电影在全球复杂的文化交错背景下,显露了一定的跨

文化共性。

恐怖电影是一种很特别的类型电影,它利用恐怖来排解恐怖,利

用压力来缓解压力。人们通过品味凝结成形式符号的恐怖元素,把潜

意识中积压的焦灼情绪发泄一空。人类的内心心理结构是异常复杂

的,因此其中潜伏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现代社会不断进步的同

时,新的心理问题也层出不穷。因此,不同的恐怖元素总是不断涌现,

通过优秀导演的精心运用,不断凝结成新的感觉形式。这种符号化、

形式化的恐怖感觉,同人类的死亡意识一样,是恐怖电影具有跨文化 吸引力的根本原因所在。

三、恐怖片的风行是人与社会的矛盾所带来的必然反应。

人们借艺术的形式表现出一些独特的现象,是一些人的人生态度

和社会行为的直接或扭曲的呈现。我们都了解日本的传统信仰之一是

“御灵”。日本的恐怖片,尤其是鬼片充分反映了日本的祖灵崇拜精

神,人们总是试图寻找出怨灵作祟的根本原因,了解怨灵的主体到底

是如何死去的,然后进行安抚,最终达到平安。电影中人类的反抗显

得很没有力气,你常常看到的是人类无助的眼睛,这多少是因为二战

时期受到重创使这个民族在内心存有深深的无力感。日本的恐怖片主

体往往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没有实体的怨灵,恐怖的形象多是隐晦的,

在一个时间的流程中,慢慢展现出这个怨灵或怨灵附身的形象。

在西方,基督教及《圣经》是我们解读西方文化最基本最重要的

出发点。《圣经》中描写了许多非常恐怖的场面,在《启示录》中你

可以看到恐怖片中常见的恐怖来源。由于西方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私有

观点,使得人们对于捍卫自己的权利显得十分的敏感。在他们的恐怖

电影中,恐怖势力最终的命运一定是被人类所战胜的。西方的惊悚恐

怖电影在人物元素的设计上,通常设计的是看得见的实体。《我知道

你那年夏天做了什么》中,不断制造恐怖杀戮的是一个穿雨衣拿镰刀

的渔夫。西方电影通常具有唐·吉诃德般的思维方式,勇敢对抗的人物很有英雄主义色彩。从视觉上,最突出的是一种令人作恶的设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排斥感。

四、结语

恐怖电影以它巨大的商业利润证明了本身的价值和吸引力。在恐怖氛围创意不足的好莱坞,掀起恐怖电影热潮的《午夜凶铃》被拍成美国版。《THE RING》上映第一周周末就成为票房冠军。此后,也一直人气不减,票房收入突破了1亿美元。在中国,作为2010年贺岁档唯一一部恐怖片,《午夜心跳》成为了最佳选择,首周三天票房即突破千万。

近年来,随着国产电影市场化步伐的发展,中国恐怖电影的创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出现了像《黑楼孤魂》(1989)、《夜走鬼城》(1989)、《雾宅》(1993)、《夜半歌声》(1996)、《古镜怪谈》(2000)、《闪灵凶猛》(2001)、《凶宅幽灵》(2002)、《午夜惊魂》(2003)、《天黑请闭眼》(2004)等一批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作品。但是我国的恐怖电影仍存在很多问题。在电影的色彩、场景等恐怖元素的设置时,受前面成功恐怖片的影响,没有什么创新。优秀的恐怖片是要安排一定的刺激点,注意节奏和时机的把握,才能在视觉上造成最直接的反应,从而造成心理上的恐慌,我国的恐怖片刺激点安排的不当,人在单独重复的对象刺激下,注意力往往会迟钝起来,难以产生心理反应。国内恐怖电影导演为了追求视觉上的刺激,在影片中频繁的让鬼怪出现,这种不间断的刺激反而会使观众麻木起来,产生不了恐怖感。要引起审美注意,就要注意客观对象的“新异性”。红色的女高跟鞋、飘动的窗帘……它们的出现就告诉了观众,下面电影要开始“吓”你了,从而电影的恐怖因素被消解了不少,而且这种意识上“约定俗成”会造成视觉疲劳。目前中国恐怖电影的发展尚处于一个初级的起始阶段,专心致力于恐怖片创作的中国导演还不多,发行的影片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中国观众对恐怖片的需求是巨大的,他们期望能够看到更多更好的恐怖电影,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目前的大

环境使得民间文化作为恐怖电影最重要的资源很难得到充分的挖掘,这是中国恐怖片发展的一个体制性障碍。日本的恐怖电影带着菊花的香气,在无形中拔出了致命的尖刀,而西方的恐怖电影,恶龙睁着血红的眼睛直接展开了杀戮,再来看我们国家的恐怖电影,她正慢慢向我们走来,并且笼罩着模糊的面纱寻找方向。

参考文献

[1] 不列颠百科全书(第5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第817页

[2] 石川,李志强.中外专家聚焦恐怖电影探讨国产类型片发展前景——“中国首届恐怖电影创作与产业研讨会”综述[J].当代电影,2004(4)

[3] 石川,李志强.中外专家聚焦恐怖电影探讨国产类型片发展前景——“中国首届恐怖电影创作与产业研讨会”综述[J].当代电影,2004(4)

[4]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第50页

[5] 程樯.摄影造型对恐怖气氛的营造[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1)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Horror Movies appeal to Audience

Zhang Yanni

Abstract:the success of horror movies in business proved its enormous

attraction, which is shown as multiple levels and aspects. Among them the anxiety and struggle of death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charm basis points.Rendering the

atmosphere of terror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of its success. But the similarities with the culture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audience cognition.The use of horror

movies elements , the echo to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psychological effect on the audience these three aspects conduct the research. Analysing the reasons horror movies appeal to audience can contribute to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horror film development in Europe and Japan , which Provides more direct references to the deep developments of later Chinese Horror Films.

Keyword: Horror movies ;audience ;attraction


相关文章

  • 毕业论文电影网页摘要1
  • 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 题 目:电影网站的设计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 级: 指导教师: 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 电影网站的设计 摘 要 在IT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电影网站的建立已经成为电影发展必不 ...查看


  • 刘雪霜 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书
  • 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On the Cinematic Intertextuality in the Film of the English Patient---in the case of readin ...查看


  •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开题报告范例
  •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开题报告范例 论文题目: 解析张爱玲小说的恐怖电影式镜头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张爱玲与电影有过长期亲密的接触,在小说写作中创造性地化用了电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文本以恐怖电影 ...查看


  • 观看励志电影树立
  • <观看励志电影树立大学生积极人生观> 策划书 数学系团总支 学生会学习部 2011-11-27 观看励志电影树立大学生积极人生观策划书 一 组织单位 主办:数学系团总支学生会 承办:数学系团总支学生会学习部 二 活动主题 观看励 ...查看


  • 中国电影史论文
  • 学院:外国语学院 班级:英语092班 姓名: 董 黛 学号:5101109028 中国电影史论文 人们习惯把电影称为继文字.戏剧.绘画.音乐.舞蹈.雕塑之后的"第七艺术".而我认为,这种艺术才是真正意义上源于生活并高于生 ...查看


  •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情况
  •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情况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 张颂教授,中国播音学方向博士生导师.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特邀理事,播音学研究会顾问.主要著作有:<朗读学><朗读美学><播音创作基础>等 ...查看


  • 50部青春励志电影
  • 50部青春励志微电影 致我们不朽的青春理想 青春已经被说烂了,但是依然青春.每一种青春都包裹着一个梦想.但是有多少青春能承受得起时间和世俗的考样的循环中拖垮的. 又有多少人敢于去追梦, 1.励志微电影<田埂上的梦> 懂,或许正在 ...查看


  • 论文学与电影的关系
  • 摘 要:电影来源于文学,文学造就电影.文学与电影有密切的联系,文学表达的是文字的.静态的美:而电影是感官结合的体验,动态的美. 关键词:文学:电影:艺术 电影来源于文学,文学造就电影.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涉及音乐.美术.计算机技术,更重要的 ...查看


  • 美国电影文化论文
  • 美国电影文化论文 [1**********] 李常宁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有生命力的国家之一,她没有悠久的历时与根深蒂固的传统,作为一个如此年轻又强盛的国家,正是因为没有了厚重的历史的羁绊,融合了多民族的智慧与特色,才使得她在创造一途上,走的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