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机械工程1班 姓名:林荣珍 学号:2111101149
网络化制造概论
当今世界,计算机网络冲击着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与此同时,它也促使产品的生产制造模式产生新的变革。于是,网络化制造应运而生,迄今为止,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在网络化制造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应用实践工作。
简单地说来,网络化制造是以覆盖全球的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实现制造过程相关资源跨地域、跨行业的互通和共享,促进企业间动态、高效的协作互动,形成众多企业共享信息化资源的新机制,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的目标。其主要特征是实现人与计算机交互时间结合过程中的自动化。
网络制造研究内容包括制造业内部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以及制造业的网络应用服务。其中制造信息包括产品制造信息和企业服务信息,网络服务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上网发布企业信息;跟踪行业技术信息,为企业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进行网上信息的交流;开展网上的商务活动;数字化产品模型共享。
随着信息全球化和数字全球化的到来,将世界各地的资源有效地集成起来,采用各种类型的合作形式,建立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高素质员工系统为核心的敏捷制造企业运作模式的网络化制造已经成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其主要技术有:分布式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存取、交换技术;产品数据管理技术;协同工作技术;工作流管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化制造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趋向。网络化制造的关键技术是协同,不同动作实体的协同作用贯穿了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这些协同作用有:一,集团公司与子公司的协同,主要表现为并行工程式的协同和供应链式的协同。二,子公司之间的协同,主要表现为集团内部供应链式的协同和产品的配套性协同。三,集团与其它合作伙伴的协同,表现为集团与其它伙伴之间的知识共享、设计资源共享、制造资源共享、商务信息共享。四,集团与
客户的协同,表现为客户对设计和制造过程的某种介入,目的是使设计和制造的产品更符合客户的要求,减少双方理解上的偏差。五,集团与供应商的协同,表现为使原材料供应商能够及时响应集团需求,减少甚至消除集团的等待时间。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络、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对制造领域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未来的制造业将建立在数字化和网络化基础上,其总体目标是要达到快速设计、快速制造、快速检测、快速响应和快速重组。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制造系统建模理论、方法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及虚拟现实的发展,虚拟制造技术将逐渐成熟;计算机网络通信和数据库技术将成为制造业研究的热点;数字化与网络化制造的内涵还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随着网络化制造的快速发展,它的优势也越来越凸显出来。第一,网络化制造是企业跨越地域差距的桥梁。它在使跨国公司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强化的同时也为后来者开辟了新大陆,降低了后来者进入竞争的成本,为企业的发展带来的活力。第二,网络化制造是企业实现制造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的主要途径。网络化制造模式致力于将分散的制造资源有效集成,形成核心优势,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第三,网络化制造使企业成为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技术作为最重要的制造资源的网络化将促进基于网络的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咨询服务和中介机构的发展。
网络化制造目前发展具有良好的前景。从技术条件来看,经过多年的引进吸收与摸索研究,网络化制造相关的支持技术已日趋完善,已经有了成熟的商品化软件系统,技术上的问题主要在相关标准的健全与应用方面。从基础条件看,随着国家公众信息网络的逐步完善,为推进制造业网络化奠定了物质基础。此外,网络化制造还可“借道上路”,如地处贫困山区的宁夏西、海、固的一些企业就在利用政府扶贫建立的教育网开展网络化制造应用,其实像“政府上网工程”、“三金网”等专业网络,都有可能为高效的制造网络应用提供条件。
虽然网络化制造的前景良好,但是也遇到了一些阻力。目前影响网络化制造的主要问题,一是技术人才问题,二是观念问题。尤其是后者,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者没有认识到网络可以利用,另一方面是网络化制造所涉及的电子商务问题的市场认同不够,影响了企业间开展充分的协作。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加强宣传外,
需要进一步重视加强相关法规的建设,同时建立规范的商业化运作的电子商务安全与信用机构十分必要。
对我国的制造业而言,网络化制造既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严峻挑战,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网络化制造的推广应用,对于促进军工企业和中西部地区制造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面对二十一世纪信息时代的挑战,中央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我国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网络化制造作为重要的制造业信息化手段,必将为我国制造业全面提升,实现跨越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望未来,数字化制造过程分析、评估、实时运作和全局控制是当今网络化制造科技发展和现代企业需求的必然结果。网络化远程信息协同管理系统,就是实现上述的新概念、新思想,朝着网络化远程制造这个方向发展,与国际上刚开始发展的研究热点同步,必将对我国未来制造业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范玉顺等. 网络化制造与制造网络. 中国机械工程,2004年第19期.
[2] 张曙. 分散网络化制造.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 董丽华等. 网络化制造技术与应用.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 杨文通等. 数字网络化制造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5] 顾寄南. 网络化制造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6] 王宛山等. 网络化制造. 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
[7] 顾新建等. 网络化制造的战略和方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 王端民等. 灵捷网络化制造模式与管理机制.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9] 严隽琪. 制造系统信息集成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10] 江平宇等. 网络化制造电子服务理论与技术. 科学出版社,2004
[11] 张维. 面向网络化制造产品配置设计技术的研究. 广东工业大学,2007
班级:机械工程1班 姓名:林荣珍 学号:2111101149
网络化制造概论
当今世界,计算机网络冲击着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与此同时,它也促使产品的生产制造模式产生新的变革。于是,网络化制造应运而生,迄今为止,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在网络化制造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应用实践工作。
简单地说来,网络化制造是以覆盖全球的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实现制造过程相关资源跨地域、跨行业的互通和共享,促进企业间动态、高效的协作互动,形成众多企业共享信息化资源的新机制,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的目标。其主要特征是实现人与计算机交互时间结合过程中的自动化。
网络制造研究内容包括制造业内部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以及制造业的网络应用服务。其中制造信息包括产品制造信息和企业服务信息,网络服务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上网发布企业信息;跟踪行业技术信息,为企业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进行网上信息的交流;开展网上的商务活动;数字化产品模型共享。
随着信息全球化和数字全球化的到来,将世界各地的资源有效地集成起来,采用各种类型的合作形式,建立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高素质员工系统为核心的敏捷制造企业运作模式的网络化制造已经成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其主要技术有:分布式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存取、交换技术;产品数据管理技术;协同工作技术;工作流管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化制造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趋向。网络化制造的关键技术是协同,不同动作实体的协同作用贯穿了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这些协同作用有:一,集团公司与子公司的协同,主要表现为并行工程式的协同和供应链式的协同。二,子公司之间的协同,主要表现为集团内部供应链式的协同和产品的配套性协同。三,集团与其它合作伙伴的协同,表现为集团与其它伙伴之间的知识共享、设计资源共享、制造资源共享、商务信息共享。四,集团与
客户的协同,表现为客户对设计和制造过程的某种介入,目的是使设计和制造的产品更符合客户的要求,减少双方理解上的偏差。五,集团与供应商的协同,表现为使原材料供应商能够及时响应集团需求,减少甚至消除集团的等待时间。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络、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对制造领域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未来的制造业将建立在数字化和网络化基础上,其总体目标是要达到快速设计、快速制造、快速检测、快速响应和快速重组。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制造系统建模理论、方法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及虚拟现实的发展,虚拟制造技术将逐渐成熟;计算机网络通信和数据库技术将成为制造业研究的热点;数字化与网络化制造的内涵还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随着网络化制造的快速发展,它的优势也越来越凸显出来。第一,网络化制造是企业跨越地域差距的桥梁。它在使跨国公司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强化的同时也为后来者开辟了新大陆,降低了后来者进入竞争的成本,为企业的发展带来的活力。第二,网络化制造是企业实现制造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的主要途径。网络化制造模式致力于将分散的制造资源有效集成,形成核心优势,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第三,网络化制造使企业成为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技术作为最重要的制造资源的网络化将促进基于网络的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咨询服务和中介机构的发展。
网络化制造目前发展具有良好的前景。从技术条件来看,经过多年的引进吸收与摸索研究,网络化制造相关的支持技术已日趋完善,已经有了成熟的商品化软件系统,技术上的问题主要在相关标准的健全与应用方面。从基础条件看,随着国家公众信息网络的逐步完善,为推进制造业网络化奠定了物质基础。此外,网络化制造还可“借道上路”,如地处贫困山区的宁夏西、海、固的一些企业就在利用政府扶贫建立的教育网开展网络化制造应用,其实像“政府上网工程”、“三金网”等专业网络,都有可能为高效的制造网络应用提供条件。
虽然网络化制造的前景良好,但是也遇到了一些阻力。目前影响网络化制造的主要问题,一是技术人才问题,二是观念问题。尤其是后者,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者没有认识到网络可以利用,另一方面是网络化制造所涉及的电子商务问题的市场认同不够,影响了企业间开展充分的协作。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加强宣传外,
需要进一步重视加强相关法规的建设,同时建立规范的商业化运作的电子商务安全与信用机构十分必要。
对我国的制造业而言,网络化制造既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严峻挑战,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网络化制造的推广应用,对于促进军工企业和中西部地区制造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面对二十一世纪信息时代的挑战,中央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我国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网络化制造作为重要的制造业信息化手段,必将为我国制造业全面提升,实现跨越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望未来,数字化制造过程分析、评估、实时运作和全局控制是当今网络化制造科技发展和现代企业需求的必然结果。网络化远程信息协同管理系统,就是实现上述的新概念、新思想,朝着网络化远程制造这个方向发展,与国际上刚开始发展的研究热点同步,必将对我国未来制造业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范玉顺等. 网络化制造与制造网络. 中国机械工程,2004年第19期.
[2] 张曙. 分散网络化制造.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 董丽华等. 网络化制造技术与应用.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 杨文通等. 数字网络化制造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5] 顾寄南. 网络化制造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6] 王宛山等. 网络化制造. 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
[7] 顾新建等. 网络化制造的战略和方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 王端民等. 灵捷网络化制造模式与管理机制.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9] 严隽琪. 制造系统信息集成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10] 江平宇等. 网络化制造电子服务理论与技术. 科学出版社,2004
[11] 张维. 面向网络化制造产品配置设计技术的研究. 广东工业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