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类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大而复杂基因的化合物。从化学上讲,酚是苯环(又称芳香环)上联有一个或多个羟基的化合物。多酚物质(polyphenols )是含有酚官能基团的物质,是构成植物固体部分的主要物质[5,6]。按分子质量可分为单宁化合物(相对分子量500~3000)和非单宁化合物(相对分子量<500或>3000)[3]。酚类物质是葡萄中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与葡萄的抗病性、采后生理、贮存、保鲜以及与葡萄汁(酒)的色泽、风味等品质指标密切相关。德、法等国在探讨酚类物质与葡萄酒的品质关系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国内对酚类物质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18]。葡萄与葡萄酒中常见的酚类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两大类:类黄酮和非类黄酮[1]。不同葡萄品种之间酚的含量及类型差异很大,相同品种葡萄及其酿制的葡萄酒中酚的构成及含量也会受地域、栽培条件、气候条件、成熟度,酿造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 非类黄酮

酚酸类化合物(phenolic acids)

这类化合物具有一个苯核,多为对羟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丙烯酸(肉桂酸)的衍生物[5,6]。主要有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咖啡酸和香豆酸4种,此外还有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阿魏酸、绿原酸、芥子酸等。

葡萄浆果中20%~25%的酚酸都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在葡萄酒中,酚酸可与花色素和酒石酸相结合[2,5,6]。这些物质结构较简单,主要贮存在葡萄细胞中的液泡中,破碎时容易被浸出。含量最高的是羟基肉桂酸的衍生物,一般与糖、有机酸以及各种醇以酯化形式存在[1]。葡萄品种成熟条件不同,葡萄浆果中酚酸的总量和游离态酚酸的比例也不相同。

2 类黄酮

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的酚类化合物的最大类别之一。而且大部分单宁也是由黄酮类化合物转变来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母核总是由15个碳原子组成,它们排列成C6-C3-C6的构型。也就是说,两个芳香环由一个成环或不成环的C3单元联结起来。这三个环分别标为A 、

B 、C 。葡萄酒中最常见的类黄酮物质有黄酮醇,儿茶素,红葡萄酒中还有花色苷等[1,11]。类黄酮主要来自于葡萄皮,葡萄籽及果梗,在红葡萄酒中占多酚物质的85%以上,在白葡萄酒中含量一般不超过总酚的20%,因此类黄酮对红葡萄酒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对白葡萄酒的作用[1]。

2.1 黄酮醇类化合物(flavonols )

槲皮酮(栎精)R:HR':H

莰非醇(山奈醇):R:OH R':H

杨梅黄酮:R:OH R:OH

图1 黄酮醇类化合物结构

分子结构中含有“黄烷构架”。主要有写槲皮酮(栎精,Quercetin )、莰非醇(山奈醇,Kaempferal )、和杨梅黄酮(Myricetin )(见图1)。

这类化合物存在于所有葡萄品种的浆果中,但在葡萄酒中含量很少。它们对白葡萄酒颜色作用不大,在红葡萄酒中主要以糖苷形式存在[1,11,12]。在空气中久置,易氧化,生成褐色沉淀物。

2.2 儿茶酸类化合物(catechuic acid)

图2 黄烷-3-醇化学式

儿茶酸是黄酮类化合物中重要的一类,是食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重要来源。葡萄果实中含儿茶酸最多的是种子[11,14]。这是一类黄烷-3-醇羟基取代衍生物,其母核含有2-苯基苯并吡喃环结构,称为黄烷-3-醇,主要有儿茶素,表儿茶素,培茶素,原矢车菊啶等(见图2)。

2.3 花色素原(anthocyanogen )

(1)花色素(anthocyanidin )和花色苷(anthocyanin )

这是一类黄烷-3,4-二醇羟基取代衍生物,其母核也含有2-苯基苯并吡喃环结构,称为黄烷-3,4-二醇。

①花色素

“花色素”是一类水溶性植物色素,主要存在于红色品种的植物细胞中,构成植物及其果实的美丽色彩。目前,已知结构的花色素及其衍生物种类有250多种[8,9]。在葡萄浆果中,花色素在转色期出现,主要是单体化合物,即游离花色素。在成熟过程中,其含量不断增加,并且单体间进行聚合。葡萄浆果的色素只存在于果皮中。

花色素母核也具有2-苯基苯并吡喃环结构,在这个母核上因B 环上羟基和甲氧基位置的不同,葡萄中的花色素(花色啶)可分为五类(见表1)[1,2,7,8,10]。其中以锦葵素(二甲酰花翠素)为主,也是最为稳定的,花翠素是最不稳定的。Flora(1978)研究发现,优质葡萄酒颜色与鲜果皮中的二甲花翠素含量有直接关系[7,8,13]。花色素蓝色随羟基数目的增加而加深;红色则随甲基化数目的增多而增强[1,2]。这些羟基和金属离子螯合后,发生色泽变化。有铁离子存在时,会增强紫色调。

②花色苷

花色素在自然界中常以糖苷形式存在,称为“花色苷”。相应的,花色苷也有5种。花色苷B 环上邻二羟基对酶和非酶氧化特别敏感。除虫漆酶(Laecase )外,大多数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 ,PPO )只催化邻二羟基位点,因此锦葵苷和芍药苷因其无邻二羟基而最抗氧化性[1,2]。在绝大多数葡萄中,锦葵苷—最红的花色苷—含量最高,所以新红葡萄酒的红色主要来自于锦葵苷。糖残基增加了花色素的化学稳定性和水溶性。不同花色苷之间的比例对葡萄酒色度和颜色稳定性有显著影响。而葡萄品种与栽培条件都会影响到葡萄中每种花色苷的含量及比例。

花色苷根据花色啶分子上连接的糖分子的数目又可分为单葡萄糖和双葡萄糖花色苷,其中后

者比前者更稳定,也更容易发生褐变,从而影响葡萄酒的色调[1,2,7,11]。欧亚种葡萄只产生单葡萄糖花色苷,其与美洲种的第一代杂交种产生单或双葡萄糖花色苷。

③花色苷特性

花色苷的结构不稳定,易受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而改变,从而影响显色效应。

a .花色苷颜色随pH 值而变化

不同的pH 对花色苷色泽深浅有显著影响。在新葡萄酒中,花色苷主要以5种分子状态的动态平衡形式存在。酸性条件下为红色的垟盐形式,近中性时为无色的假碱(不稳定,易形成查耳酮),碱性条件下则为蓝色的醌式(见图3)。

图3 葡萄酒中花色苷不存在形式间的平衡

b .花色苷可被多酚氧化酶分解破坏

源于葡萄的多酚氧化酶稳定性差,并且只能氧化少数多酚物质,而由灰霉菌产生的多酚氧化酶(漆酶),其稳定性强,可氧化葡萄中几乎所有多酚物质。使用发霉的葡萄酿造的酒,一旦接触空气,会很容易变色和发生混浊沉淀,我们称之为“棕色破败病”[2,5,6]。葡萄酒中的铁,铜含量越高,温度高于20℃,这一现象越严重。因此,破碎葡萄时,应去除发霉的葡萄,或者加热或者增加二氧化硫的用量[2]。Fe3+可以催化多酚氧化,含铁离子高的葡萄汁和葡萄酒一经接触空气会很快褐变。

c .花色苷在贮酒期间会进行缓慢的聚合反应,生成红色的聚合体

这种聚合体pH 变化很少改变它的色调,SO2也难以使其褪色。这是葡萄酒经老熟之后色调改变的原因之一。

d .亚硫酸根离子能和花色苷缩合成无色化合物

葡萄酒中加入亚硫酸后,解离出来的HSO3-与花色苷发生缩合反应而使葡萄酒色泽变浅(见图4)。此反应是可逆的,随着葡萄酒中亚硫酸的挥发消失,褪去的颜色又会逐步恢复[1,2]。

图4 花色苷与亚硫酸根离子的反应

e .花色苷中,侧边芳香环的邻位上带有两个羟基的花色苷(如:3′-甲酰花翠素,花青素,花翠素的葡萄糖苷)对酶和非酶氧化特别敏感。

f .花色苷可与单宁、酒石酸、糖等相结合形成复杂的花色素-单宁化合物,颜色不再受介质变化的影响,有助于稳定红葡萄酒颜色[5,6]。

(2)原花色素

原花色素是色素的隐色化合物,通过聚合作用可以形成色素。在葡萄浆果或葡萄酒中主要形成单宁[5,6]。原花色素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黄烷-3,4-二醇的单体衍生物,称为白花色素(leucoanthocyanidin ),如白花青素,白花翠素等。它们在有氧和酸性条件下能转化成相应的花色素[3]。

另一类是由2个或2个以上的黄烷-3 -醇缩合而成的前花色素[3]。

葡萄中原花色苷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在葡萄酒中聚合成缩合单宁,在含量上占主导地位

[1]。

3 单宁化合物(tannin )及其特性

单宁(tannin )是一类特殊的酚类化合物,是由一些非常活跃的基本分子通过缩合或聚合作用形成的[2,4]。由于都具有鞣革能力,类黄酮和非类黄酮的聚合物统称为单宁。根据单宁的单体分子及其单体分子之间的结构可分为水解性单宁和聚合性单宁[1,2,4]。

3.1 水解性单宁(缩合性单宁condensed tannin)

这类单宁的单体分子之间通过酯键相连,在单宁水解酶或酸、碱的催化下水解为构成其分子的单体。这类单宁呈淡黄色,具有最大收敛性,比聚合性单宁涩的多。按单体的不同,水解性单宁有可分为五倍子单宁和鞣花单宁。五倍子单宁是一种双没食子酰基葡萄糖(糖和没食子酰基之间以酯键相连)[3]。

这类单宁一般来源于橡木桶。它既可在某种条件下由于单体的反复缩合而成为大分子,也会由于水解而产生对葡萄酒风味产生良好影响的小分子物质。

3.2 聚合性单宁(polymerized tannin)

这类单宁是黄烷-3,4-二醇的4位碳原子与另一黄烷分子6或8位上的碳原子之间进行非氧化缩合形成共价键,由此形成二聚、三聚体,经过反复聚合而形成多聚体。

这种聚合单宁,呈黄橙色,收敛性小于水解性单宁。水解单宁的收敛性与其所含疏水基多少有直接的关系,缩合单宁则与其聚合程度有关,所以往往前者的收敛性大于后者。

3.3 单宁的特性

(1)与蛋白质或其它聚合体(如多糖)结合。单宁与蛋白质的结合是其最重要的特征。单宁与水溶性蛋白质结合,使其沉淀出来,如对唾液蛋白的结合达到一定程度时,令人产生涩味的感觉;对不溶于水的蛋白质,如对胶原纤维的结合,则使其化学稳定性、物理稳定性增加,起到鞣制作用[4]。单宁与蛋白质结合的能力称之为收敛性或涩性。单宁分子太小,不足以键合蛋白质,而太大,也很难与蛋白质的活性部位结合,因此只有当单宁的分子量在500~3000之间时,才足以与蛋白质键合形成较稳定的复合体。葡萄酒中的单宁分子绝大多数是在这个范围内,它可以使葡萄酒具有醇厚的特点。

(2)与花色苷分子缩合成单宁花色苷缩合物,保证了贮酒过程中葡萄酒颜色的稳定性。这种结合态的花色苷,pH 变化和添加二氧化硫,色调变化不明显[1,5,6]。而且在相同pH 条件下,结合态的花色苷的呈色分子比例要高于游离态的花色苷。此外,单宁与花色苷结合会增

加乙醛的生成量。乙醛与花色苷反应生成易与儿茶酚和原花色啶相结合的复合物,如此限制了花色苷的氧化和SO2脱色,有助于稳定红葡萄酒颜色。

(3)在酒精中比在纯水中溶解度大。温度越高,其溶解度也越大。因此,热浸提发酵或带皮发酵,可促使单宁进入葡萄酒,同时促进单宁与色素及多糖的结合,这些复合物是优质红葡萄酒必需的。

(4)易氧化。因此,在氧化条件下可以延迟其它物质的氧化,有利于葡萄酒成熟和醇香的形成。

(5)与铁发生反应形成不溶性化合物,引发葡萄酒“铁破败病”[5,6]。

4 小结

总之,葡萄酒中的酚类物质来自于葡萄果实、果梗、酵母代谢以及橡木桶。酚类物质作为一大类复杂的具有抗氧化性的物质,主要参与形成葡萄酒的味道、骨架、结构和颜色等,对红葡萄酒的特征和质量尤其重要,对白葡萄酒也有重要意义,但含量很低。酚及其相关化合物可以显著影响葡萄酒的外观、滋味、口感、香气以及微生物稳定性。

酚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大而复杂基因的化合物。从化学上讲,酚是苯环(又称芳香环)上联有一个或多个羟基的化合物。多酚物质(polyphenols )是含有酚官能基团的物质,是构成植物固体部分的主要物质[5,6]。按分子质量可分为单宁化合物(相对分子量500~3000)和非单宁化合物(相对分子量<500或>3000)[3]。酚类物质是葡萄中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与葡萄的抗病性、采后生理、贮存、保鲜以及与葡萄汁(酒)的色泽、风味等品质指标密切相关。德、法等国在探讨酚类物质与葡萄酒的品质关系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国内对酚类物质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18]。葡萄与葡萄酒中常见的酚类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两大类:类黄酮和非类黄酮[1]。不同葡萄品种之间酚的含量及类型差异很大,相同品种葡萄及其酿制的葡萄酒中酚的构成及含量也会受地域、栽培条件、气候条件、成熟度,酿造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酚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大而复杂基因的化合物。从化学上讲,酚是苯环(又称芳香环)上联有一个或多个羟基的化合物。多酚物质(polyphenols )是含有酚官能基团的物质,是构成植物固体部分的主要物质[5,6]。按分子质量可分为单宁化合物(相对分子量500~3000)和非单宁化合物(相对分子量<500或>3000)[3]。酚类物质是葡萄中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与葡萄的抗病性、采后生理、贮存、保鲜以及与葡萄汁(酒)的色泽、风味等品质指标密切相关。德、法等国在探讨酚类物质与葡萄酒的品质关系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国内对酚类物质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18]。葡萄与葡萄酒中常见的酚类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两大类:类黄酮和非类黄酮[1]。不同葡萄品种之间酚的含量及类型差异很大,相同品种葡萄及其酿制的葡萄酒中酚的构成及含量也会受地域、栽培条件、气候条件、成熟度,酿造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 非类黄酮

酚酸类化合物(phenolic acids)

这类化合物具有一个苯核,多为对羟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丙烯酸(肉桂酸)的衍生物[5,6]。主要有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咖啡酸和香豆酸4种,此外还有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阿魏酸、绿原酸、芥子酸等。

葡萄浆果中20%~25%的酚酸都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在葡萄酒中,酚酸可与花色素和酒石酸相结合[2,5,6]。这些物质结构较简单,主要贮存在葡萄细胞中的液泡中,破碎时容易被浸出。含量最高的是羟基肉桂酸的衍生物,一般与糖、有机酸以及各种醇以酯化形式存在[1]。葡萄品种成熟条件不同,葡萄浆果中酚酸的总量和游离态酚酸的比例也不相同。

2 类黄酮

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的酚类化合物的最大类别之一。而且大部分单宁也是由黄酮类化合物转变来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母核总是由15个碳原子组成,它们排列成C6-C3-C6的构型。也就是说,两个芳香环由一个成环或不成环的C3单元联结起来。这三个环分别标为A 、

B 、C 。葡萄酒中最常见的类黄酮物质有黄酮醇,儿茶素,红葡萄酒中还有花色苷等[1,11]。类黄酮主要来自于葡萄皮,葡萄籽及果梗,在红葡萄酒中占多酚物质的85%以上,在白葡萄酒中含量一般不超过总酚的20%,因此类黄酮对红葡萄酒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对白葡萄酒的作用[1]。

2.1 黄酮醇类化合物(flavonols )

槲皮酮(栎精)R:HR':H

莰非醇(山奈醇):R:OH R':H

杨梅黄酮:R:OH R:OH

图1 黄酮醇类化合物结构

分子结构中含有“黄烷构架”。主要有写槲皮酮(栎精,Quercetin )、莰非醇(山奈醇,Kaempferal )、和杨梅黄酮(Myricetin )(见图1)。

这类化合物存在于所有葡萄品种的浆果中,但在葡萄酒中含量很少。它们对白葡萄酒颜色作用不大,在红葡萄酒中主要以糖苷形式存在[1,11,12]。在空气中久置,易氧化,生成褐色沉淀物。

2.2 儿茶酸类化合物(catechuic acid)

图2 黄烷-3-醇化学式

儿茶酸是黄酮类化合物中重要的一类,是食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重要来源。葡萄果实中含儿茶酸最多的是种子[11,14]。这是一类黄烷-3-醇羟基取代衍生物,其母核含有2-苯基苯并吡喃环结构,称为黄烷-3-醇,主要有儿茶素,表儿茶素,培茶素,原矢车菊啶等(见图2)。

2.3 花色素原(anthocyanogen )

(1)花色素(anthocyanidin )和花色苷(anthocyanin )

这是一类黄烷-3,4-二醇羟基取代衍生物,其母核也含有2-苯基苯并吡喃环结构,称为黄烷-3,4-二醇。

①花色素

“花色素”是一类水溶性植物色素,主要存在于红色品种的植物细胞中,构成植物及其果实的美丽色彩。目前,已知结构的花色素及其衍生物种类有250多种[8,9]。在葡萄浆果中,花色素在转色期出现,主要是单体化合物,即游离花色素。在成熟过程中,其含量不断增加,并且单体间进行聚合。葡萄浆果的色素只存在于果皮中。

花色素母核也具有2-苯基苯并吡喃环结构,在这个母核上因B 环上羟基和甲氧基位置的不同,葡萄中的花色素(花色啶)可分为五类(见表1)[1,2,7,8,10]。其中以锦葵素(二甲酰花翠素)为主,也是最为稳定的,花翠素是最不稳定的。Flora(1978)研究发现,优质葡萄酒颜色与鲜果皮中的二甲花翠素含量有直接关系[7,8,13]。花色素蓝色随羟基数目的增加而加深;红色则随甲基化数目的增多而增强[1,2]。这些羟基和金属离子螯合后,发生色泽变化。有铁离子存在时,会增强紫色调。

②花色苷

花色素在自然界中常以糖苷形式存在,称为“花色苷”。相应的,花色苷也有5种。花色苷B 环上邻二羟基对酶和非酶氧化特别敏感。除虫漆酶(Laecase )外,大多数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 ,PPO )只催化邻二羟基位点,因此锦葵苷和芍药苷因其无邻二羟基而最抗氧化性[1,2]。在绝大多数葡萄中,锦葵苷—最红的花色苷—含量最高,所以新红葡萄酒的红色主要来自于锦葵苷。糖残基增加了花色素的化学稳定性和水溶性。不同花色苷之间的比例对葡萄酒色度和颜色稳定性有显著影响。而葡萄品种与栽培条件都会影响到葡萄中每种花色苷的含量及比例。

花色苷根据花色啶分子上连接的糖分子的数目又可分为单葡萄糖和双葡萄糖花色苷,其中后

者比前者更稳定,也更容易发生褐变,从而影响葡萄酒的色调[1,2,7,11]。欧亚种葡萄只产生单葡萄糖花色苷,其与美洲种的第一代杂交种产生单或双葡萄糖花色苷。

③花色苷特性

花色苷的结构不稳定,易受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而改变,从而影响显色效应。

a .花色苷颜色随pH 值而变化

不同的pH 对花色苷色泽深浅有显著影响。在新葡萄酒中,花色苷主要以5种分子状态的动态平衡形式存在。酸性条件下为红色的垟盐形式,近中性时为无色的假碱(不稳定,易形成查耳酮),碱性条件下则为蓝色的醌式(见图3)。

图3 葡萄酒中花色苷不存在形式间的平衡

b .花色苷可被多酚氧化酶分解破坏

源于葡萄的多酚氧化酶稳定性差,并且只能氧化少数多酚物质,而由灰霉菌产生的多酚氧化酶(漆酶),其稳定性强,可氧化葡萄中几乎所有多酚物质。使用发霉的葡萄酿造的酒,一旦接触空气,会很容易变色和发生混浊沉淀,我们称之为“棕色破败病”[2,5,6]。葡萄酒中的铁,铜含量越高,温度高于20℃,这一现象越严重。因此,破碎葡萄时,应去除发霉的葡萄,或者加热或者增加二氧化硫的用量[2]。Fe3+可以催化多酚氧化,含铁离子高的葡萄汁和葡萄酒一经接触空气会很快褐变。

c .花色苷在贮酒期间会进行缓慢的聚合反应,生成红色的聚合体

这种聚合体pH 变化很少改变它的色调,SO2也难以使其褪色。这是葡萄酒经老熟之后色调改变的原因之一。

d .亚硫酸根离子能和花色苷缩合成无色化合物

葡萄酒中加入亚硫酸后,解离出来的HSO3-与花色苷发生缩合反应而使葡萄酒色泽变浅(见图4)。此反应是可逆的,随着葡萄酒中亚硫酸的挥发消失,褪去的颜色又会逐步恢复[1,2]。

图4 花色苷与亚硫酸根离子的反应

e .花色苷中,侧边芳香环的邻位上带有两个羟基的花色苷(如:3′-甲酰花翠素,花青素,花翠素的葡萄糖苷)对酶和非酶氧化特别敏感。

f .花色苷可与单宁、酒石酸、糖等相结合形成复杂的花色素-单宁化合物,颜色不再受介质变化的影响,有助于稳定红葡萄酒颜色[5,6]。

(2)原花色素

原花色素是色素的隐色化合物,通过聚合作用可以形成色素。在葡萄浆果或葡萄酒中主要形成单宁[5,6]。原花色素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黄烷-3,4-二醇的单体衍生物,称为白花色素(leucoanthocyanidin ),如白花青素,白花翠素等。它们在有氧和酸性条件下能转化成相应的花色素[3]。

另一类是由2个或2个以上的黄烷-3 -醇缩合而成的前花色素[3]。

葡萄中原花色苷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在葡萄酒中聚合成缩合单宁,在含量上占主导地位

[1]。

3 单宁化合物(tannin )及其特性

单宁(tannin )是一类特殊的酚类化合物,是由一些非常活跃的基本分子通过缩合或聚合作用形成的[2,4]。由于都具有鞣革能力,类黄酮和非类黄酮的聚合物统称为单宁。根据单宁的单体分子及其单体分子之间的结构可分为水解性单宁和聚合性单宁[1,2,4]。

3.1 水解性单宁(缩合性单宁condensed tannin)

这类单宁的单体分子之间通过酯键相连,在单宁水解酶或酸、碱的催化下水解为构成其分子的单体。这类单宁呈淡黄色,具有最大收敛性,比聚合性单宁涩的多。按单体的不同,水解性单宁有可分为五倍子单宁和鞣花单宁。五倍子单宁是一种双没食子酰基葡萄糖(糖和没食子酰基之间以酯键相连)[3]。

这类单宁一般来源于橡木桶。它既可在某种条件下由于单体的反复缩合而成为大分子,也会由于水解而产生对葡萄酒风味产生良好影响的小分子物质。

3.2 聚合性单宁(polymerized tannin)

这类单宁是黄烷-3,4-二醇的4位碳原子与另一黄烷分子6或8位上的碳原子之间进行非氧化缩合形成共价键,由此形成二聚、三聚体,经过反复聚合而形成多聚体。

这种聚合单宁,呈黄橙色,收敛性小于水解性单宁。水解单宁的收敛性与其所含疏水基多少有直接的关系,缩合单宁则与其聚合程度有关,所以往往前者的收敛性大于后者。

3.3 单宁的特性

(1)与蛋白质或其它聚合体(如多糖)结合。单宁与蛋白质的结合是其最重要的特征。单宁与水溶性蛋白质结合,使其沉淀出来,如对唾液蛋白的结合达到一定程度时,令人产生涩味的感觉;对不溶于水的蛋白质,如对胶原纤维的结合,则使其化学稳定性、物理稳定性增加,起到鞣制作用[4]。单宁与蛋白质结合的能力称之为收敛性或涩性。单宁分子太小,不足以键合蛋白质,而太大,也很难与蛋白质的活性部位结合,因此只有当单宁的分子量在500~3000之间时,才足以与蛋白质键合形成较稳定的复合体。葡萄酒中的单宁分子绝大多数是在这个范围内,它可以使葡萄酒具有醇厚的特点。

(2)与花色苷分子缩合成单宁花色苷缩合物,保证了贮酒过程中葡萄酒颜色的稳定性。这种结合态的花色苷,pH 变化和添加二氧化硫,色调变化不明显[1,5,6]。而且在相同pH 条件下,结合态的花色苷的呈色分子比例要高于游离态的花色苷。此外,单宁与花色苷结合会增

加乙醛的生成量。乙醛与花色苷反应生成易与儿茶酚和原花色啶相结合的复合物,如此限制了花色苷的氧化和SO2脱色,有助于稳定红葡萄酒颜色。

(3)在酒精中比在纯水中溶解度大。温度越高,其溶解度也越大。因此,热浸提发酵或带皮发酵,可促使单宁进入葡萄酒,同时促进单宁与色素及多糖的结合,这些复合物是优质红葡萄酒必需的。

(4)易氧化。因此,在氧化条件下可以延迟其它物质的氧化,有利于葡萄酒成熟和醇香的形成。

(5)与铁发生反应形成不溶性化合物,引发葡萄酒“铁破败病”[5,6]。

4 小结

总之,葡萄酒中的酚类物质来自于葡萄果实、果梗、酵母代谢以及橡木桶。酚类物质作为一大类复杂的具有抗氧化性的物质,主要参与形成葡萄酒的味道、骨架、结构和颜色等,对红葡萄酒的特征和质量尤其重要,对白葡萄酒也有重要意义,但含量很低。酚及其相关化合物可以显著影响葡萄酒的外观、滋味、口感、香气以及微生物稳定性。

酚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大而复杂基因的化合物。从化学上讲,酚是苯环(又称芳香环)上联有一个或多个羟基的化合物。多酚物质(polyphenols )是含有酚官能基团的物质,是构成植物固体部分的主要物质[5,6]。按分子质量可分为单宁化合物(相对分子量500~3000)和非单宁化合物(相对分子量<500或>3000)[3]。酚类物质是葡萄中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与葡萄的抗病性、采后生理、贮存、保鲜以及与葡萄汁(酒)的色泽、风味等品质指标密切相关。德、法等国在探讨酚类物质与葡萄酒的品质关系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国内对酚类物质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18]。葡萄与葡萄酒中常见的酚类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两大类:类黄酮和非类黄酮[1]。不同葡萄品种之间酚的含量及类型差异很大,相同品种葡萄及其酿制的葡萄酒中酚的构成及含量也会受地域、栽培条件、气候条件、成熟度,酿造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关文章

  • 环境监测上岗考试试题
  • 一.填空题(每空1分,总分20分) 1.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等速采样的原理是:将烟尘采样管由采样孔插入烟道中,采样嘴气流,使采样嘴的吸气速度与测点处气流速度,并抽取一定量的含尘气体,根据采样管上捕集到的颗粒物量和同时抽取的气体量,计算排气 ...查看


  • 汉麻叶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现状
  • 第11卷第8期 20 1 中国食品学报 JournalofChineseInstituteofFoodScienceandTechnology VoL11Nov.2 No.80 1l 1年11月 汉麻叶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现状 何锦风・杜军强 ...查看


  • 酚类抗氧剂的结构特征与发展方向
  • 16四川化工 第8卷 2005年第4期 酚类抗氧剂的结构特征与发展方向 王立娟王鉴 王焱鹏 谢文杰 (大庆石油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大庆,163318) 李桂杰 (大庆输油分公司, 要 , 以及该类抗氧 :抗氧剂抗氧化机理发展方向 过去几十年 ...查看


  • 酚类化合物 1
  • 1. 酚的定义 我们已经知道了醇是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羟基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其化合物则是酚1. 2 酚的分类 根据分子中酚羟基的多少,分为一元酚.二元酚.多元酚等.例如: (对甲苯酚 )(对苯二酚) (连苯三 ...查看


  • 多酚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_吴建华
  • ·综述· 多酚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西 南昌330004) △ 吴建华,吴志瑰,裴建国,刘婧,孙艳朝,伍国芳,彭水梅,付小梅 * [摘要]多酚类化合物是一类复杂的具有多个酚羟基的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分布于植物中,具有抗 ...查看


  • 制茶技术:红茶的初制工艺及原理_心香一瓣001
  • 制茶技术:红茶的初制工艺及原理 2012-03-05 16:01阅读: 制茶技术 红茶的初制工艺 本章重点:红茶的花色品种.鲜叶要求.红茶加工工艺流程.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三种红茶的加工工艺. 一. 概 述 红茶是我国生产和出口的主要茶 ...查看


  • 食品废水方案
  • 废水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总论 设计依据 2.1业主提供的基础资料:原水水量.水质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 1996) 2.3<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四.六.九分册) 2. ...查看


  • 浅谈多酚类物质对心脑血管保护作用
  • 摘要: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心脑血管疾 ...查看


  • 酚类化合物雌激素效应的比较研究
  • 中国环境科学 2009,29(8):873~878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酚类化合物雌激素效应的比较研究 刘 芸1,2, 李 娜1, 马 梅1*, 饶凯锋1, 王子健1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