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世界古代史)

第四单元 人类祖先的基业

第16课 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候

一、 我们从哪里来

1、人类起源于猿;

2、非洲大草原的南方古猿是人类的始祖;

3、现代意义上的人(晚期智人)出现于三四万年前。

二、人类的种族:

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自然环境的不同而产生)

三、女人和男人的权力:

1、母系氏族是人类早期的社会组织(神话:该亚);一万年前出现农业,父系氏族开始(神话:厄瑞斯忒)。

第17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一、神奇的金字塔(古埃及)

1、公元前3100年埃及统一;

2、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金字塔一方面体现了古代埃及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另一方面也成为法老专制统治的见证。

二、《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

1、公元前1894年叙利亚草原上阿摩利人建立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法典分序言、正文、结语三部分。

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奴隶制法典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三、“种姓”的国度(古印度)

1、种姓制度(等级制度):

婆罗门(掌管宗教的祭司)、

刹帝利(掌有军政大权的贵族)、

吠舍(从事农、牧、工商业的普通雅利安人)、

首陀罗(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

贱民(“不可接触者” )。

2、佛教创立:

时间:公元前6世纪;

地点:印度;

人物:乔达摩•悉达多(后称释迦牟尼);

教义:反对分为等级的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 。人生一切皆苦,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佛教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消除欲望避免苦的因果。

分布于东亚、东南亚;汉朝时传入中国。

第18课 蓝色的地中海文明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罗马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希腊与罗马文明构成了

现代西方文明是由古希腊罗马文明经由中世纪基督教文明而到近代工业文明发展演变而成的。

一、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

1、海洋文明的特征

经济上:海外贸易频繁;政治上:实行民主政治(议会制)。

二、“全希腊的学校” (雅典)

1、民主政治的由来: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及梭伦改革。

2生;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由公民组成的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每个公民都有机会通过抽签的方式成为陪审法庭的陪三、追求“伟大”的罗马(罗马)

1、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后在向地中海扩张过程中,与迦太基爆发了布匿战争。

2、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

第19课 日出之国和新月之乡

一、善于模仿的民族(日本)

1、大化改新:

时间:646年

内容: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将天下公田班给公民;实行租庸调制,统一租税;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作用: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二、大漠中的帝国(阿拉伯帝国)

1、伊斯兰教的创立:

时间:7世纪初;

地点:麦加;

人物:穆罕默德;

教义:安拉为宇宙天地间唯一的真神和造物主,只有信仰安拉的人死后才能进入天堂,否则坠入地狱;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通称“穆斯林” 。

2、阿拉伯的建立和统一:

610年,穆罕默德开始传教。穆罕默德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完成了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双重历史使命。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

3、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63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病逝。他的继承者们将阿拉伯国家扩张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第20课 西欧的基督教文明一、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

一、公爵与骑士的由来

1、查理•马特改革:把土地有条件的分封给贵族;

在这种分封的基础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制度;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君封臣制;封君封臣制的基础是封土制;在封君封臣制的基础上,形成了封建贵族等级制度。

等级制度: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拥有封地的职业武士)

二、欧洲的精神领袖

1、基督教创立:

时间:1世纪;

地点:巴勒斯坦地区;

人物:耶稣;

核心教义:宣扬对人类的博爱。

2、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3、西欧最大的封建主:罗马天主教会

罗马天主教会在经济上拥有西欧三分之一的土地;政治上鼓吹教权高于王权;

思想文化上垄断文化。基督教文明成为中古西欧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世纪的花朵”

1、公元10世纪前后,中古西欧城市兴起。为了争取自治权利,城市同封建主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琅城起义) 城市兴起的意义:在经济上,城市是手工业和商业集中的地区,它的商品经济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在政治上,城市,特别是那些拥有自治权的城市,成为自由的乐土(农庄里的农奴只要在自由的城市里注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取得自由身份),城市还与国王结盟,共同对付封建大贵族,加速了国家的统一;在文化上,城市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各种大学纷纷在城市建立,反映市民心态的城市文学也逐渐产生,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第21课 古老帝国的悲剧

罗马历史线索:

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罗马帝国(公元前27 迁都君士坦丁堡(公元4世纪)一分为二(公元395 西罗马帝国:476年被日耳曼人灭亡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人灭亡

一、强盛的帝国

1、强盛的原因:

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

2、由盛转衰的标志:查士丁尼西征(公元6世纪)

二、可悲的衰亡

衰亡的原因: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政治危机。

三、深刻的启示:

一个不善于学习和吸纳其他优秀文明的国家,必将被历史所淘汰;只有善于学习、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拜占廷帝国的灭亡,就是因为拜占廷人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之中,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开放创新使文明兴盛,封闭保守使文明衰落)

第五单元 古代文明的冲撞与文化成就

第23课 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一、耕田人与牧羊人的冲突

二、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撞

1、文明冲突的种类:

农业文明----游牧文明;区域文明——区域文明(eg.东方文明----西方文明)

2、文明冲突的表现:

希波战争(马拉松战役、萨拉米斯海战)

亚历山大东征

影响:使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与古代东方文化相结合,使得当时的自然科学飞跃发展,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德、阿基米德都产生于这个时代。

3成损失。

三、古代文明的和平交流

1、阿拉伯数字原本是由印度人发明的,可是经过阿拉伯人的传播,它已经成为世界上人们共同使用的数字。

2、意大利马可•波罗在元朝时到中国,写了《东方见闻录》(又译《马可•波罗行记》),对西方人追求财富,在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24课 昔日的辉煌

一、最早的文字

1、楔形文字:公元前4000年前苏美尔人创造,是最早的文字。

2、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创造,有固定的发音。

二、文学的基石

1、希腊史诗:对祖先英雄业绩的歌颂(含神话传说)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奥德赛》)。

2、希腊悲剧:古希腊的文学成就代表

“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期《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利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

欧里庇得斯《美狄亚》《特洛伊妇女》。

3、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

三、凝固的艺术

埃及金字塔;希腊帕台农神庙(多利安式建筑);罗马圆形竞技场;法国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沙特阿拉伯麦加清真寺

第四单元 人类祖先的基业

第16课 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候

一、 我们从哪里来

1、人类起源于猿;

2、非洲大草原的南方古猿是人类的始祖;

3、现代意义上的人(晚期智人)出现于三四万年前。

二、人类的种族:

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自然环境的不同而产生)

三、女人和男人的权力:

1、母系氏族是人类早期的社会组织(神话:该亚);一万年前出现农业,父系氏族开始(神话:厄瑞斯忒)。

第17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一、神奇的金字塔(古埃及)

1、公元前3100年埃及统一;

2、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金字塔一方面体现了古代埃及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另一方面也成为法老专制统治的见证。

二、《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

1、公元前1894年叙利亚草原上阿摩利人建立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法典分序言、正文、结语三部分。

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奴隶制法典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三、“种姓”的国度(古印度)

1、种姓制度(等级制度):

婆罗门(掌管宗教的祭司)、

刹帝利(掌有军政大权的贵族)、

吠舍(从事农、牧、工商业的普通雅利安人)、

首陀罗(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

贱民(“不可接触者” )。

2、佛教创立:

时间:公元前6世纪;

地点:印度;

人物:乔达摩•悉达多(后称释迦牟尼);

教义:反对分为等级的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 。人生一切皆苦,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佛教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消除欲望避免苦的因果。

分布于东亚、东南亚;汉朝时传入中国。

第18课 蓝色的地中海文明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罗马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希腊与罗马文明构成了

现代西方文明是由古希腊罗马文明经由中世纪基督教文明而到近代工业文明发展演变而成的。

一、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

1、海洋文明的特征

经济上:海外贸易频繁;政治上:实行民主政治(议会制)。

二、“全希腊的学校” (雅典)

1、民主政治的由来: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及梭伦改革。

2生;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由公民组成的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每个公民都有机会通过抽签的方式成为陪审法庭的陪三、追求“伟大”的罗马(罗马)

1、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后在向地中海扩张过程中,与迦太基爆发了布匿战争。

2、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

第19课 日出之国和新月之乡

一、善于模仿的民族(日本)

1、大化改新:

时间:646年

内容: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将天下公田班给公民;实行租庸调制,统一租税;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作用: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二、大漠中的帝国(阿拉伯帝国)

1、伊斯兰教的创立:

时间:7世纪初;

地点:麦加;

人物:穆罕默德;

教义:安拉为宇宙天地间唯一的真神和造物主,只有信仰安拉的人死后才能进入天堂,否则坠入地狱;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通称“穆斯林” 。

2、阿拉伯的建立和统一:

610年,穆罕默德开始传教。穆罕默德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完成了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双重历史使命。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

3、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63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病逝。他的继承者们将阿拉伯国家扩张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第20课 西欧的基督教文明一、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

一、公爵与骑士的由来

1、查理•马特改革:把土地有条件的分封给贵族;

在这种分封的基础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制度;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君封臣制;封君封臣制的基础是封土制;在封君封臣制的基础上,形成了封建贵族等级制度。

等级制度: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拥有封地的职业武士)

二、欧洲的精神领袖

1、基督教创立:

时间:1世纪;

地点:巴勒斯坦地区;

人物:耶稣;

核心教义:宣扬对人类的博爱。

2、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3、西欧最大的封建主:罗马天主教会

罗马天主教会在经济上拥有西欧三分之一的土地;政治上鼓吹教权高于王权;

思想文化上垄断文化。基督教文明成为中古西欧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世纪的花朵”

1、公元10世纪前后,中古西欧城市兴起。为了争取自治权利,城市同封建主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琅城起义) 城市兴起的意义:在经济上,城市是手工业和商业集中的地区,它的商品经济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在政治上,城市,特别是那些拥有自治权的城市,成为自由的乐土(农庄里的农奴只要在自由的城市里注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取得自由身份),城市还与国王结盟,共同对付封建大贵族,加速了国家的统一;在文化上,城市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各种大学纷纷在城市建立,反映市民心态的城市文学也逐渐产生,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第21课 古老帝国的悲剧

罗马历史线索:

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罗马帝国(公元前27 迁都君士坦丁堡(公元4世纪)一分为二(公元395 西罗马帝国:476年被日耳曼人灭亡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人灭亡

一、强盛的帝国

1、强盛的原因:

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

2、由盛转衰的标志:查士丁尼西征(公元6世纪)

二、可悲的衰亡

衰亡的原因: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政治危机。

三、深刻的启示:

一个不善于学习和吸纳其他优秀文明的国家,必将被历史所淘汰;只有善于学习、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拜占廷帝国的灭亡,就是因为拜占廷人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之中,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开放创新使文明兴盛,封闭保守使文明衰落)

第五单元 古代文明的冲撞与文化成就

第23课 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一、耕田人与牧羊人的冲突

二、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撞

1、文明冲突的种类:

农业文明----游牧文明;区域文明——区域文明(eg.东方文明----西方文明)

2、文明冲突的表现:

希波战争(马拉松战役、萨拉米斯海战)

亚历山大东征

影响:使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与古代东方文化相结合,使得当时的自然科学飞跃发展,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德、阿基米德都产生于这个时代。

3成损失。

三、古代文明的和平交流

1、阿拉伯数字原本是由印度人发明的,可是经过阿拉伯人的传播,它已经成为世界上人们共同使用的数字。

2、意大利马可•波罗在元朝时到中国,写了《东方见闻录》(又译《马可•波罗行记》),对西方人追求财富,在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24课 昔日的辉煌

一、最早的文字

1、楔形文字:公元前4000年前苏美尔人创造,是最早的文字。

2、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创造,有固定的发音。

二、文学的基石

1、希腊史诗:对祖先英雄业绩的歌颂(含神话传说)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奥德赛》)。

2、希腊悲剧:古希腊的文学成就代表

“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期《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利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

欧里庇得斯《美狄亚》《特洛伊妇女》。

3、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

三、凝固的艺术

埃及金字塔;希腊帕台农神庙(多利安式建筑);罗马圆形竞技场;法国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沙特阿拉伯麦加清真寺


相关文章

  •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 .当你学会感激.用心体会,你就能在生活中收获更多的美好. 2.只要生命存在,人生就有无限的可能.珍爱自己,我们就能不断创造生命的价值. 3.怎样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呢?第一个答案就是:拒绝不良的生活方式. 4.生命在于运动,良好的体魄可以通过体 ...查看


  • 人教版七年级上.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社会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查看


  • 八年级政治下册期中复习提纲鲁教版
  • 初二下册政治期中复习提纲 第七课 相亲相爱一家人 一.父母怎样关心爱护我们P6(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1.父母从生活上无微不至地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 2.父母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确立人 ...查看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上)
  •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 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筹建新中国(P2) 1.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 会议内容:(1)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 ...查看


  •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苏教版)
  •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 (1)时间:1949年9月 地点:北平 (2)内容: ①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②新中 ...查看


  • 七年级下册社会总复习提纲
  • 第一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1.我国辽阔疆域(P3图5-2) 2.行政区划 3.我国人口分布现状 我国人口数量众多(12.9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较高,而且分布很不均匀.黑河-腾冲线(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以东即东部人口十分 ...查看


  • 七下历史期中复习提纲加选择题
  •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考试复习提纲 1.隋朝,定都长安. 2. 3.隋炀帝从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 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 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 ...查看


  •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 第一单元:热胀冷缩复习提纲 1.温度计的秘密 复习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表示符号及读法,常识性了解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 3?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工作原理. 4. ...查看


  •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复习提纲
  • 第一单元复习 姓名 学号 班级 一.要掌握的词. 1.民族 谱写 万里长城 绸带 创造 连绵起伏 驾驶 曲折蜿蜒 不朽 诗篇 辽阔 岛屿 矿产 水天相连 壮观 宝库 海龟 星罗棋布 不仅 曾母暗沙 合璧 变幻无常 腾云驾雾 资源 千姿百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