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子的故事丨她的8000把梭被"搬"到了[中华遗产]上

一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作者雷虎从湖北穿梭到杭州,只为见一面现代织女郑芬兰和她收集的8000把世界各地的梭子。

在听完郑芬兰关于梭子的介绍后,雷虎想把郑芬兰和梭的故事分享到《中华遗产》杂志上,让更多的人了解梭子、关注梭子,甚至从一织一梭中窥见中国纺织的文化拼图。

以下是转载自《中华遗产》杂志上题为《梭子,一梭一世界》的文章,撰文雷虎,摄影王凯、步恩撒,请君品阅!

在过去6年的手艺之旅中,织物是我们寻访过的最大门类:江南的苏绣、缂丝、云锦;华中的夏布、花带;西南的蜡染、侗锦..... 每一种织物都是别样风景。

每看一种织物,就像经历一场脑洞大开的旅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织物的差异,也如风土人情一般风格迥异,而所有这些绚丽的织物,都是用梭子牵引着纬线,一根一根织成。因而,每次看着那些绚丽的织物时,我总会想:假如我能收上几百把不同地方的梭,条分缕析这些梭子,说不定就能通过一梭一织,拼起中国的文化拼图了。可惜,我只是个记录者,收集梭子来解构纺织文明的想法只能是梦想。

忽然听说杭州有位织女郑芬兰,穷14年之力,收集了8000把世界各地的梭子,我立刻从湖北穿梭到杭州。

传家:传递一种生活

郑芬兰有个土布馆,叫小巷三寻。这充满江南韵味的名字,让我产生无限遐想。在我以往的寻访经历中,那些还坚守着最传统丝织方法的织女,要么住在偏远的山村,要么住在幽深的巷陌。而小巷三寻却处于车水马龙的闹市。

“梭子,在大多数人眼里是稀奇古怪,但是在我们江南人家,却是生活必须!”土布馆里,郑芬兰经常坐在一架老式织机前,对着来访的客人这么说。这台老织布机,是郑芬兰的曾外婆留下来的,传到现在已过百年。

郑芬兰身着一袭复古的青布长衫,既像民国电影中着男装的女先生,又有点像贵州山村着民族便装的姑娘。

“这是一把来自我老家的梭子。我母亲把它给了我,而我母亲则是从她母亲那里得来。旧时大户人家母亲给女儿的嫁妆是金银细软,传的是财宝:但在我们乡下,母亲传给女儿的陪嫁却是梭子,传的是技能!”

时光回溯到30多年前,郑芬兰还住在老家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窈川乡一个名叫川二的小山村,家乡的木屋沿溪而建,母亲的织布机,就摆在临溪的窗户边。

在郑芬兰的印象中,母亲总是在她睡觉时织布。午睡时,就着从窗户中射进来的阳光织;晚睡时,就在织机上点一盏煤油灯。母亲脚踩踏板和手引飞梭发出的“吱嘎吱嘎”的声响,就是她最好的催眠曲,在郑芬兰的梦中,织布声是最常见的伴奏。

当午后或者早上醒来时,郑芬兰总会看到母亲从织机上取下一匹新织的土布。这时,睡眼朦胧的她,就会跳下床,把土布披在身上,寻思着做什么款式的新衣服。

母亲的土布都是在她睡梦中用一梭一线织成的,这让郑芬兰对织梭有了一种梦幻感。十多年前她离开家乡去杭州读大学,希望开始一种新生活,但兜兜转转之后她发现,自己还是离不开梦幻中的梭子。

郑芬兰的母亲郑小花是土布纺织技艺的传承人,于是她也女承母业,变成了杭州最年轻的土布传承人。在郑芬兰看来,织布,不仅仅是一种劳动技能,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文明的传承方式。

在古代,女工不仅仅是一门生活技能,更是一种女性修养。“吾家有女初长成”,每一个女性世界,都是伴随梭子织布过程慢漫成形。

我们寻访过凤凰古城织花带的苗女,对苗女来说,花带是贯穿一辈子的美丽证物:幼时,织花带是人生必修课,母女传承,姐妹相授;情窦初开时,有了心上人,将亲手所织花带赠之,花带就变成了爱清信物;为人母后,花带又变成了背孩子的背带……而每一只织花带的梭子,都是有灵性的,会随着苗女的成长而蜕变,见证苗女的美丽与哀愁。

无论是用来定情的土家族织物西兰卡普,还是有“织中之圣”之称的缂丝,抑或苗族居家必备的蜡染布……这些不同织物的产生,都离不开小小的梭,而其背后,则是母女之间用织梭传家的传统,也是“织绣相承”的传统。

识梭:被荒疏的一课

那把传家织机上的纺梭,郑芬兰就算闭上眼睛,也能描摹出它的样子,也能为它安芯扣线。它的名字——“船梭”常常出现在外婆口中,真的宛如一叶江南小舟,顺着岁月静静划行。

对于郑芬兰来说,生活里有那么多老物件,梭子却很特别,它的意义近乎于“永恒”。在人类几千年的纺织文明里,梭子始终都占有一席之地。

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织” 就像编辫子。可要想获得一条带子,或者一块布,比编麻花辫又复杂一些。你可以将两手的十指交叉.模仿两组经线交错的样子,再想象有一条纬线穿过交叉点的上方,然后将十指变为平行,纬线从两组手指间再次穿过,这就完成了一个回合的经纬编织,循环往复,布就织成了。

怎样运载不断穿行的纬线?最原始的办法莫过于用针。然而用骨针引纬,不借助机器编织,一来速度极慢,二来织品粗疏,将双手编织的方式“机器化”势必在行。云南晋宁石寨山遗址出土了一件青铜纺织贮贝器,盖上铸造有一组女奴隶席地而织的形象,这让我们看到2000多年前的“腰机”,这可能是中国最原始的纺织机。腰机拥有分经线用的棍子和综杆,以及将纬线打实的打纬刀,引纬工具慢慢从尖尖的针,变为了线轴状的“ 纡”,也就是如今梭子里颧笼的梭芯。

给“纡”安上一价夕卜壳,就成了梭子。谁为梭子的发明推波助澜?

腰机编织的布幅差不多只有人体那么宽,直接投递线轴还不算太困难。可是,战国时出现了用固定机架绷紧经纱的斜织机,被固定在布轴和经轴上的经线加宽了,分层后张开形成一个通道,原来的纡在经线中间穿行,磕磕碰碰功效太低,但打纬的扁平木刀却往来顺滑,于是有聪明的工匠尝试在打纬刀上刻出涤凹槽.将纡嵌了进去,久而久之,又发展成两头尖尖的样子——梭,正适合在经口间穿行。

江苏省泗洪县出土了一幅名为《慈母投抒图》的汉画像石刻,除了清晰的斜织机形象,人们还第一次“看” 到了织机旁两头尖、中间空的梭子。郑芬兰的传家梭,与2000多年前的纺梭差异并不大。

“梭”这个字造得好,以“唆”取声,以“木”取义,可见最早的“梭” 子都用木做。后世凡两端尖之物都以梭称,梭子蟹、梭枪、梭鱼。

上个世纪30年代,一位德国的东方语言学教授霍梅尔,在中国内地走村串户记录传统中国的老手艺、老工具。他感慨地说,那时的中国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随便丢弃,许多被认为是废品的东西,都可能引起收购商人的兴趣,商人喜欢用编织带和糖果作为交换,于是简单的纺织劳作具有了一般等价物的价值,妇女更加手不释“梭”。

霍梅尔发现,中国传统乡村仍用十分原始的办法编织带子(可能就凭一把梭与一块综板),农村妇女在繁重的劳作间隙,偶尔织上几寸,以满足生活之需,这种手工方式完全不必担心过度生产、竞争带来的生产过剩,或其他工业社会的弊端。

人们常说“日月如梭”,是因为古人感受到了梭行之快,这个“快”其实是相对的。手工土布织机一天造就的布匹,现代织机一分钟就完成了,效率不可同日而语。自动化织机使用带有电子探针、自动换纡的喷气梭子,甚至不用梭子,织出的布疏密划一、纹丝不乱,然而与土布相比,它缺少一股艺术的气质,也缺少了人气和温暖。

从缠在腰上的编织器,到巨无霸的现代织布机,梭子的进化飞跃向前。郑芬兰却转身开始拣拾那些快被人遗忘的老梭子,它们在她身边越聚越多,而它们原本的命运,或被当作柴火烧毁,或置之阁楼渐渐腐化。

寻梭:寻找失落的世界

郑芬兰的8000把梭子,若摆在地上,就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每一把都有自己的故事。她拿出了一把暗红色的木梭说:“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就再也关不上了,这把梭子,便是打开我的潘多拉魔盒放出的第一个魔鬼!”

那是14年前的事清了。那时,江湖上还没有她和梭子的传说,那时她还是一个以“笨笨”为名仗剑走天涯的驴友。一次,她与一帮驴友徒步至贵州深山中一个小村庄。

她们像往常一样不打尖住店,在一位老奶奶家院子里扎了营。“笨笨” 是一个乖巧的姑娘,很快就讨得老奶奶欢心。当晚老奶奶不但杀了家里的母鸡给她做菜,还邀请她进屋住。晚上“笨笨”被“吱嘎吱嘎”的声音吵醒,她睁开眼睛,看见老奶奶坐在窗户前的织机前,脚踩踏板,手上飞梭,一盏忽明忽暗的煤油灯发出的光线,让眼前的一切宛如梦镜。郑芬兰仿佛回到了童年老家的小木屋中,看见妈妈用织机声给自己唱催眠曲。

“那时,我已经从家里出来很久了,老家织土布的传统也断了。眼前的场景一下子把我带回小时候。我当时就跳起来,走到老奶奶跟前说,我要这把梭!因为这梭子能帮我织出童年的记忆。” 郑芬兰为第一次收梭的念头激动不已,但是老奶奶坚决不卖。老奶奶说梭子是祖传的,是母亲给的嫁妆。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梭子形状迥然不同,但对女人来说,意义却一样!”郑芬兰想起母亲的话,家里的梭子也是祖传的,是外婆给母亲的嫁妆。这让郑芬兰对这把梭子更亲近了,也更想拥有。家乡织土布的传统已经断了,大量的梭子都被当成柴火烧了。这把梭子对她的意义,可以用《大话西游》中的台词来说:“留下点回忆行不行?”

郑芬兰软磨硬泡,但老奶奶却油盐不进。郑芬兰开始曲线救国,给老奶奶洗衣做饭唠家常,整整三天后才离开。当她依依不舍地走到村口时,猛然回头,竟然看到老奶奶在挥手召唤她。

“当时我心中暗喜,心想奶奶肯定是要给我梭子了,但当她真的从怀里掏出梭子给我时,我一下子哭了出来。老奶奶说,之所以给我梭,是因为看到我是真的爱梭,可以把这梭子好好保存。”次年,当郑芬兰再次与老奶奶联系,她却已经离开了人世。

有了第一把梭后,搜梭的欲望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以前,郑芬兰是一位“心动就行走,说走就走”的驴友。当开始收藏梭子后,她变成“梭走人就走,见梭就穿梭”的“梭驴”。

郑芬兰驴行有个特点,就是只去那些游客少、贫困而偏远的地方。而这些地方,最能出梭。因为山高路远,市场化程度低,有的地方还像老奶奶家那样,保持着手工织布的习惯。

在贵州省铜仁市,郑芬兰遇到一把闪亮的梭子,被称为“银梭”。就像民歌《龙船调》里唱的,“金哪儿叶儿梭,银哪儿叶儿梭”,它也是郑芬兰迄今为止收藏到的最“贵重”的一把梭。

驴行多年,郑芬兰有遍布全国甚至全世界的驴友做线人,可以不断地打探到梭子的情报。后来,她收出了名气,又有人主动送梭上门。郑芬兰指着土布体验馆里的两台老式织机说:“这两台织机,就是跟着梭子一起来的!”

郑芬兰拿起一把精致的梭子,这是把专门用来织丝绸的皆织梭,来自一位日本友人久例顺子。2009年,久保顺子结束杭州的丝绸生意准备回国,她在报纸上打出广告:要把丝绸作坊里用了两年的织布机送给本地人。但前提是此人要有织布基础,因为她觉得只有会织布的人才会爱惜织布机。

郑芬兰的朋友看到广告,立即给她打了电话,郑芬兰联系到久保顺子,但对方不至可否,要求到郑芬兰的土布体验馆来看看。结果她来后“陪了夫人又折兵”——不但把两台织布机免费送给了郑芬兰,还把自己母亲用了多年的皆织梭,也送给了她。

“久保顺子离开前和我打了个赌,说几年后,这两台织机和我收藏的那些梭子就会不在了,即使在,也出不了什么名堂。我也和她打赌,这织机与梭在我这儿,不但能过得很好.还能织出一个全新的世界!”结局是,郑芬兰赢了。

造梭:世事洞察皆学问

过手的梭子多了,会觉得“简单的梭子”并不简单。

在郑芬兰的收藏中,有只头尖、尾如U字、形似火箭的梭子,呈扁片状,所以无处安放梭芯。这只怪梭是用来编织渔网的,只要将缠在梭子上的线与线圈打结,就能钩出一个个的网眼,织出一张大网.渔网梭小的只有不足10厘米,大号的却长达半米,大多削竹而成,既光滑且柔韧。

收梭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发现对梭,或者套梭。这是因为单只梭子织出的花纹相对单一.两只梭子,不同梭线,就可以织出条纹布和格子布,以此类推,更多的梭子,也可以获得更多花样。

梭子除了可以织布,还可以编席。上古时,人们就将植物茎皮劈成极细长的纤维,然后逐根拈接,被称为“绩”,如今把工作的成果叫做“成绩”,也是这么来的。编席使用灯芯草,梭子变身为一根开有窄槽的长竹竿,灯芯草纬线随着竹竿一起穿过梭口,每穿一根纬线,多过幅宽的部分被折入边缘形成织边,这是和织布最大的不同。

五花八门的梭子,以何为美,以何为精。你会发现,对好梭子最至上的要求都是从实用出发的。雕龙刻凤、花枝招展的“艺术梭”很少见.

不久之前.郑芬兰又巧遇了一把典型的精品梭,她称之为“智慧之梭”。这把出自浙江省嘉兴市的黄杨木梭子,两头镶嵌的黑色部分,取材于牛蹄。做工精细,手感圆润,光滑的牛蹄材质,在织布过程中适合梭子穿梭滑行,体现造梭者的朴实智慧与高超技艺。

每制作一把梭的过程,就是一次造物经历。别看梭子小,结构也不复杂,造梭仍然是个挑战。郑芬兰所收的梭子中,木梭最多,在手中把玩不难发现,几十年上百年的老梭,也不见有裂,而且大多无疤无结。我听一位制梭的老艺人说过,老木最适合做梭,即使要用新木做,也必须仔细焙干。

梭子用于手作,纺织时几乎梭不离手,人与工具就会在劳作中建立起默契和感情。所以织女往往不愿意换梭,甚至愿意与一把梭子终生相伴。怎样让一把梭子拥有更长的生命,也成了制梭的关键。

梭子在经线间飞速穿行,所以“肌肤”必须无比光滑,这除了制梭时要精心,也得益于使用者的细合、劳作时的触摸,以及岁月赋予的自然包浆。这也是为什么刻花的梭子都很少见的原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这点上说,制作工具比制造产品还要严苛。不走形、不“起线”的梭子是好梭子。大多数梭子都有装纡的仓,被比作鱼肚。仓挖得不好,会影响纡上纬线的滚动、收放,导致织出的布不平整。

为了将梭子上的纬线穿过梭子侧壁上的孔,要先把纬线横放在内侧的孔上,再用嘴快速的吸引动作把它拉过孔去。从前,西方人用梭也是这样做的,被称为“梭子之吻”。这个孔要打好,线才通顺。

那些制梭子的手艺人,不能凭空捏造一个造型,看起来没什么发挥空间,但他们更会把精益求精的匠心融入梭子里去。越是老梭,这些工艺越是讲究。

穿梭:织一张文化拼图

郑芬兰双脚盘坐在地上。以她为圆心,各种各样的梭子呈辐射状排开,就如同一幅世界地图。郑芬兰用手一个个指点着,仿佛运筹帷幌的穆桂英,沙场秋点兵。

她每拿起一把梭子,总是先辨其形,再呼其名。然后说出这是什么地方的梭,用来织哪种织物,甚至能算出梭子的大概年代。因为,看梭就像看相,人的内心其实都写在脸上。而梭子背后的文化,都呈现在梭子的品相中。

从一把梭子的形状,能看出它的出处:船形梭,中间空两头尖,就像水乡停泊的小船,它来自江南;饺子梭,梭子状若包好的饺子,它来自中原……

从一把梭子的材质,能看出当地物候:西北草原民族,会用牛角羊角制梭;西南苗族,制梭会用纯铜;苏州缂丝人家用的梭,则会用上好的红木……

从一把梭的构造,能看出当地的生产力水平:郑芬兰在浙江山区收了一只“风火轮飞梭”,这梭子带有两个小滚轮,轮子使梭更快地运作,织布速度也明显加快。

“风火轮飞梭”的创意,可能借鉴了哪咤的装备,显示出民众丰富的想像力;还有一把特殊的“大马刀”梭子,收自海南黎族,用它代替扣架子,不甩穿梭,却能让织布的速度与布的结实度大大提高。它出在海南,是因为海南的纺织工艺曾长期繁荣,黄道婆最初就在此学习。

藏品中最重的一把“提不动的梭”,是1921-1936年,德国制造的早期电动织布机上用的梭子,这梭子已经由手工具变成了机器配件。提不动的梭,见证了织布从人工到机械化的过程……

每一把梭子,都是一个化石,它是一个区域、一个民族、一段历史的见证。因而,郑芬兰在收集每一把梭子时,都会做好梭子的大数据:收自什么地方,是用何材质,收自何人,用在哪种织机上,是织什么织物的……

材质、形状、用途、产地、结构等属性,是一把梭子的DNA密码。而给每一把梭子做大数据的经历,其实就是破译梭子DNA密码的过程。梭子是织布的重要工具,破译梭子的DNA密码,也是绘制整个织布基因图谱的最关键一步。

8000把梭,一梭一世界。郑芬兰抓住了8000把梭子,它们因此不会消失于无形,但这并不是事情的终点。郑芬兰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它们,进化出能为自己所“用”之梭,编织出古老而温暖的民间记忆之布。

【知道一下】

《中华遗产》杂志是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荣誉出品

一本从历史的角度重新认识中国与世界的杂志

一本传播人文之美探寻中华宝藏的杂志

一本给喜欢阅读热爱历史的读者的精品杂志

一本值得珍藏永不过时的权威性杂志

凡是发生在昨天的有价值的事情,都是我们的内容;

凡是您感兴趣的历史,都是我们关注的对象。

秘密,就在这里揭开!

一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作者雷虎从湖北穿梭到杭州,只为见一面现代织女郑芬兰和她收集的8000把世界各地的梭子。

在听完郑芬兰关于梭子的介绍后,雷虎想把郑芬兰和梭的故事分享到《中华遗产》杂志上,让更多的人了解梭子、关注梭子,甚至从一织一梭中窥见中国纺织的文化拼图。

以下是转载自《中华遗产》杂志上题为《梭子,一梭一世界》的文章,撰文雷虎,摄影王凯、步恩撒,请君品阅!

在过去6年的手艺之旅中,织物是我们寻访过的最大门类:江南的苏绣、缂丝、云锦;华中的夏布、花带;西南的蜡染、侗锦..... 每一种织物都是别样风景。

每看一种织物,就像经历一场脑洞大开的旅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织物的差异,也如风土人情一般风格迥异,而所有这些绚丽的织物,都是用梭子牵引着纬线,一根一根织成。因而,每次看着那些绚丽的织物时,我总会想:假如我能收上几百把不同地方的梭,条分缕析这些梭子,说不定就能通过一梭一织,拼起中国的文化拼图了。可惜,我只是个记录者,收集梭子来解构纺织文明的想法只能是梦想。

忽然听说杭州有位织女郑芬兰,穷14年之力,收集了8000把世界各地的梭子,我立刻从湖北穿梭到杭州。

传家:传递一种生活

郑芬兰有个土布馆,叫小巷三寻。这充满江南韵味的名字,让我产生无限遐想。在我以往的寻访经历中,那些还坚守着最传统丝织方法的织女,要么住在偏远的山村,要么住在幽深的巷陌。而小巷三寻却处于车水马龙的闹市。

“梭子,在大多数人眼里是稀奇古怪,但是在我们江南人家,却是生活必须!”土布馆里,郑芬兰经常坐在一架老式织机前,对着来访的客人这么说。这台老织布机,是郑芬兰的曾外婆留下来的,传到现在已过百年。

郑芬兰身着一袭复古的青布长衫,既像民国电影中着男装的女先生,又有点像贵州山村着民族便装的姑娘。

“这是一把来自我老家的梭子。我母亲把它给了我,而我母亲则是从她母亲那里得来。旧时大户人家母亲给女儿的嫁妆是金银细软,传的是财宝:但在我们乡下,母亲传给女儿的陪嫁却是梭子,传的是技能!”

时光回溯到30多年前,郑芬兰还住在老家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窈川乡一个名叫川二的小山村,家乡的木屋沿溪而建,母亲的织布机,就摆在临溪的窗户边。

在郑芬兰的印象中,母亲总是在她睡觉时织布。午睡时,就着从窗户中射进来的阳光织;晚睡时,就在织机上点一盏煤油灯。母亲脚踩踏板和手引飞梭发出的“吱嘎吱嘎”的声响,就是她最好的催眠曲,在郑芬兰的梦中,织布声是最常见的伴奏。

当午后或者早上醒来时,郑芬兰总会看到母亲从织机上取下一匹新织的土布。这时,睡眼朦胧的她,就会跳下床,把土布披在身上,寻思着做什么款式的新衣服。

母亲的土布都是在她睡梦中用一梭一线织成的,这让郑芬兰对织梭有了一种梦幻感。十多年前她离开家乡去杭州读大学,希望开始一种新生活,但兜兜转转之后她发现,自己还是离不开梦幻中的梭子。

郑芬兰的母亲郑小花是土布纺织技艺的传承人,于是她也女承母业,变成了杭州最年轻的土布传承人。在郑芬兰看来,织布,不仅仅是一种劳动技能,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文明的传承方式。

在古代,女工不仅仅是一门生活技能,更是一种女性修养。“吾家有女初长成”,每一个女性世界,都是伴随梭子织布过程慢漫成形。

我们寻访过凤凰古城织花带的苗女,对苗女来说,花带是贯穿一辈子的美丽证物:幼时,织花带是人生必修课,母女传承,姐妹相授;情窦初开时,有了心上人,将亲手所织花带赠之,花带就变成了爱清信物;为人母后,花带又变成了背孩子的背带……而每一只织花带的梭子,都是有灵性的,会随着苗女的成长而蜕变,见证苗女的美丽与哀愁。

无论是用来定情的土家族织物西兰卡普,还是有“织中之圣”之称的缂丝,抑或苗族居家必备的蜡染布……这些不同织物的产生,都离不开小小的梭,而其背后,则是母女之间用织梭传家的传统,也是“织绣相承”的传统。

识梭:被荒疏的一课

那把传家织机上的纺梭,郑芬兰就算闭上眼睛,也能描摹出它的样子,也能为它安芯扣线。它的名字——“船梭”常常出现在外婆口中,真的宛如一叶江南小舟,顺着岁月静静划行。

对于郑芬兰来说,生活里有那么多老物件,梭子却很特别,它的意义近乎于“永恒”。在人类几千年的纺织文明里,梭子始终都占有一席之地。

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织” 就像编辫子。可要想获得一条带子,或者一块布,比编麻花辫又复杂一些。你可以将两手的十指交叉.模仿两组经线交错的样子,再想象有一条纬线穿过交叉点的上方,然后将十指变为平行,纬线从两组手指间再次穿过,这就完成了一个回合的经纬编织,循环往复,布就织成了。

怎样运载不断穿行的纬线?最原始的办法莫过于用针。然而用骨针引纬,不借助机器编织,一来速度极慢,二来织品粗疏,将双手编织的方式“机器化”势必在行。云南晋宁石寨山遗址出土了一件青铜纺织贮贝器,盖上铸造有一组女奴隶席地而织的形象,这让我们看到2000多年前的“腰机”,这可能是中国最原始的纺织机。腰机拥有分经线用的棍子和综杆,以及将纬线打实的打纬刀,引纬工具慢慢从尖尖的针,变为了线轴状的“ 纡”,也就是如今梭子里颧笼的梭芯。

给“纡”安上一价夕卜壳,就成了梭子。谁为梭子的发明推波助澜?

腰机编织的布幅差不多只有人体那么宽,直接投递线轴还不算太困难。可是,战国时出现了用固定机架绷紧经纱的斜织机,被固定在布轴和经轴上的经线加宽了,分层后张开形成一个通道,原来的纡在经线中间穿行,磕磕碰碰功效太低,但打纬的扁平木刀却往来顺滑,于是有聪明的工匠尝试在打纬刀上刻出涤凹槽.将纡嵌了进去,久而久之,又发展成两头尖尖的样子——梭,正适合在经口间穿行。

江苏省泗洪县出土了一幅名为《慈母投抒图》的汉画像石刻,除了清晰的斜织机形象,人们还第一次“看” 到了织机旁两头尖、中间空的梭子。郑芬兰的传家梭,与2000多年前的纺梭差异并不大。

“梭”这个字造得好,以“唆”取声,以“木”取义,可见最早的“梭” 子都用木做。后世凡两端尖之物都以梭称,梭子蟹、梭枪、梭鱼。

上个世纪30年代,一位德国的东方语言学教授霍梅尔,在中国内地走村串户记录传统中国的老手艺、老工具。他感慨地说,那时的中国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随便丢弃,许多被认为是废品的东西,都可能引起收购商人的兴趣,商人喜欢用编织带和糖果作为交换,于是简单的纺织劳作具有了一般等价物的价值,妇女更加手不释“梭”。

霍梅尔发现,中国传统乡村仍用十分原始的办法编织带子(可能就凭一把梭与一块综板),农村妇女在繁重的劳作间隙,偶尔织上几寸,以满足生活之需,这种手工方式完全不必担心过度生产、竞争带来的生产过剩,或其他工业社会的弊端。

人们常说“日月如梭”,是因为古人感受到了梭行之快,这个“快”其实是相对的。手工土布织机一天造就的布匹,现代织机一分钟就完成了,效率不可同日而语。自动化织机使用带有电子探针、自动换纡的喷气梭子,甚至不用梭子,织出的布疏密划一、纹丝不乱,然而与土布相比,它缺少一股艺术的气质,也缺少了人气和温暖。

从缠在腰上的编织器,到巨无霸的现代织布机,梭子的进化飞跃向前。郑芬兰却转身开始拣拾那些快被人遗忘的老梭子,它们在她身边越聚越多,而它们原本的命运,或被当作柴火烧毁,或置之阁楼渐渐腐化。

寻梭:寻找失落的世界

郑芬兰的8000把梭子,若摆在地上,就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每一把都有自己的故事。她拿出了一把暗红色的木梭说:“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就再也关不上了,这把梭子,便是打开我的潘多拉魔盒放出的第一个魔鬼!”

那是14年前的事清了。那时,江湖上还没有她和梭子的传说,那时她还是一个以“笨笨”为名仗剑走天涯的驴友。一次,她与一帮驴友徒步至贵州深山中一个小村庄。

她们像往常一样不打尖住店,在一位老奶奶家院子里扎了营。“笨笨” 是一个乖巧的姑娘,很快就讨得老奶奶欢心。当晚老奶奶不但杀了家里的母鸡给她做菜,还邀请她进屋住。晚上“笨笨”被“吱嘎吱嘎”的声音吵醒,她睁开眼睛,看见老奶奶坐在窗户前的织机前,脚踩踏板,手上飞梭,一盏忽明忽暗的煤油灯发出的光线,让眼前的一切宛如梦镜。郑芬兰仿佛回到了童年老家的小木屋中,看见妈妈用织机声给自己唱催眠曲。

“那时,我已经从家里出来很久了,老家织土布的传统也断了。眼前的场景一下子把我带回小时候。我当时就跳起来,走到老奶奶跟前说,我要这把梭!因为这梭子能帮我织出童年的记忆。” 郑芬兰为第一次收梭的念头激动不已,但是老奶奶坚决不卖。老奶奶说梭子是祖传的,是母亲给的嫁妆。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梭子形状迥然不同,但对女人来说,意义却一样!”郑芬兰想起母亲的话,家里的梭子也是祖传的,是外婆给母亲的嫁妆。这让郑芬兰对这把梭子更亲近了,也更想拥有。家乡织土布的传统已经断了,大量的梭子都被当成柴火烧了。这把梭子对她的意义,可以用《大话西游》中的台词来说:“留下点回忆行不行?”

郑芬兰软磨硬泡,但老奶奶却油盐不进。郑芬兰开始曲线救国,给老奶奶洗衣做饭唠家常,整整三天后才离开。当她依依不舍地走到村口时,猛然回头,竟然看到老奶奶在挥手召唤她。

“当时我心中暗喜,心想奶奶肯定是要给我梭子了,但当她真的从怀里掏出梭子给我时,我一下子哭了出来。老奶奶说,之所以给我梭,是因为看到我是真的爱梭,可以把这梭子好好保存。”次年,当郑芬兰再次与老奶奶联系,她却已经离开了人世。

有了第一把梭后,搜梭的欲望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以前,郑芬兰是一位“心动就行走,说走就走”的驴友。当开始收藏梭子后,她变成“梭走人就走,见梭就穿梭”的“梭驴”。

郑芬兰驴行有个特点,就是只去那些游客少、贫困而偏远的地方。而这些地方,最能出梭。因为山高路远,市场化程度低,有的地方还像老奶奶家那样,保持着手工织布的习惯。

在贵州省铜仁市,郑芬兰遇到一把闪亮的梭子,被称为“银梭”。就像民歌《龙船调》里唱的,“金哪儿叶儿梭,银哪儿叶儿梭”,它也是郑芬兰迄今为止收藏到的最“贵重”的一把梭。

驴行多年,郑芬兰有遍布全国甚至全世界的驴友做线人,可以不断地打探到梭子的情报。后来,她收出了名气,又有人主动送梭上门。郑芬兰指着土布体验馆里的两台老式织机说:“这两台织机,就是跟着梭子一起来的!”

郑芬兰拿起一把精致的梭子,这是把专门用来织丝绸的皆织梭,来自一位日本友人久例顺子。2009年,久保顺子结束杭州的丝绸生意准备回国,她在报纸上打出广告:要把丝绸作坊里用了两年的织布机送给本地人。但前提是此人要有织布基础,因为她觉得只有会织布的人才会爱惜织布机。

郑芬兰的朋友看到广告,立即给她打了电话,郑芬兰联系到久保顺子,但对方不至可否,要求到郑芬兰的土布体验馆来看看。结果她来后“陪了夫人又折兵”——不但把两台织布机免费送给了郑芬兰,还把自己母亲用了多年的皆织梭,也送给了她。

“久保顺子离开前和我打了个赌,说几年后,这两台织机和我收藏的那些梭子就会不在了,即使在,也出不了什么名堂。我也和她打赌,这织机与梭在我这儿,不但能过得很好.还能织出一个全新的世界!”结局是,郑芬兰赢了。

造梭:世事洞察皆学问

过手的梭子多了,会觉得“简单的梭子”并不简单。

在郑芬兰的收藏中,有只头尖、尾如U字、形似火箭的梭子,呈扁片状,所以无处安放梭芯。这只怪梭是用来编织渔网的,只要将缠在梭子上的线与线圈打结,就能钩出一个个的网眼,织出一张大网.渔网梭小的只有不足10厘米,大号的却长达半米,大多削竹而成,既光滑且柔韧。

收梭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发现对梭,或者套梭。这是因为单只梭子织出的花纹相对单一.两只梭子,不同梭线,就可以织出条纹布和格子布,以此类推,更多的梭子,也可以获得更多花样。

梭子除了可以织布,还可以编席。上古时,人们就将植物茎皮劈成极细长的纤维,然后逐根拈接,被称为“绩”,如今把工作的成果叫做“成绩”,也是这么来的。编席使用灯芯草,梭子变身为一根开有窄槽的长竹竿,灯芯草纬线随着竹竿一起穿过梭口,每穿一根纬线,多过幅宽的部分被折入边缘形成织边,这是和织布最大的不同。

五花八门的梭子,以何为美,以何为精。你会发现,对好梭子最至上的要求都是从实用出发的。雕龙刻凤、花枝招展的“艺术梭”很少见.

不久之前.郑芬兰又巧遇了一把典型的精品梭,她称之为“智慧之梭”。这把出自浙江省嘉兴市的黄杨木梭子,两头镶嵌的黑色部分,取材于牛蹄。做工精细,手感圆润,光滑的牛蹄材质,在织布过程中适合梭子穿梭滑行,体现造梭者的朴实智慧与高超技艺。

每制作一把梭的过程,就是一次造物经历。别看梭子小,结构也不复杂,造梭仍然是个挑战。郑芬兰所收的梭子中,木梭最多,在手中把玩不难发现,几十年上百年的老梭,也不见有裂,而且大多无疤无结。我听一位制梭的老艺人说过,老木最适合做梭,即使要用新木做,也必须仔细焙干。

梭子用于手作,纺织时几乎梭不离手,人与工具就会在劳作中建立起默契和感情。所以织女往往不愿意换梭,甚至愿意与一把梭子终生相伴。怎样让一把梭子拥有更长的生命,也成了制梭的关键。

梭子在经线间飞速穿行,所以“肌肤”必须无比光滑,这除了制梭时要精心,也得益于使用者的细合、劳作时的触摸,以及岁月赋予的自然包浆。这也是为什么刻花的梭子都很少见的原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这点上说,制作工具比制造产品还要严苛。不走形、不“起线”的梭子是好梭子。大多数梭子都有装纡的仓,被比作鱼肚。仓挖得不好,会影响纡上纬线的滚动、收放,导致织出的布不平整。

为了将梭子上的纬线穿过梭子侧壁上的孔,要先把纬线横放在内侧的孔上,再用嘴快速的吸引动作把它拉过孔去。从前,西方人用梭也是这样做的,被称为“梭子之吻”。这个孔要打好,线才通顺。

那些制梭子的手艺人,不能凭空捏造一个造型,看起来没什么发挥空间,但他们更会把精益求精的匠心融入梭子里去。越是老梭,这些工艺越是讲究。

穿梭:织一张文化拼图

郑芬兰双脚盘坐在地上。以她为圆心,各种各样的梭子呈辐射状排开,就如同一幅世界地图。郑芬兰用手一个个指点着,仿佛运筹帷幌的穆桂英,沙场秋点兵。

她每拿起一把梭子,总是先辨其形,再呼其名。然后说出这是什么地方的梭,用来织哪种织物,甚至能算出梭子的大概年代。因为,看梭就像看相,人的内心其实都写在脸上。而梭子背后的文化,都呈现在梭子的品相中。

从一把梭子的形状,能看出它的出处:船形梭,中间空两头尖,就像水乡停泊的小船,它来自江南;饺子梭,梭子状若包好的饺子,它来自中原……

从一把梭子的材质,能看出当地物候:西北草原民族,会用牛角羊角制梭;西南苗族,制梭会用纯铜;苏州缂丝人家用的梭,则会用上好的红木……

从一把梭的构造,能看出当地的生产力水平:郑芬兰在浙江山区收了一只“风火轮飞梭”,这梭子带有两个小滚轮,轮子使梭更快地运作,织布速度也明显加快。

“风火轮飞梭”的创意,可能借鉴了哪咤的装备,显示出民众丰富的想像力;还有一把特殊的“大马刀”梭子,收自海南黎族,用它代替扣架子,不甩穿梭,却能让织布的速度与布的结实度大大提高。它出在海南,是因为海南的纺织工艺曾长期繁荣,黄道婆最初就在此学习。

藏品中最重的一把“提不动的梭”,是1921-1936年,德国制造的早期电动织布机上用的梭子,这梭子已经由手工具变成了机器配件。提不动的梭,见证了织布从人工到机械化的过程……

每一把梭子,都是一个化石,它是一个区域、一个民族、一段历史的见证。因而,郑芬兰在收集每一把梭子时,都会做好梭子的大数据:收自什么地方,是用何材质,收自何人,用在哪种织机上,是织什么织物的……

材质、形状、用途、产地、结构等属性,是一把梭子的DNA密码。而给每一把梭子做大数据的经历,其实就是破译梭子DNA密码的过程。梭子是织布的重要工具,破译梭子的DNA密码,也是绘制整个织布基因图谱的最关键一步。

8000把梭,一梭一世界。郑芬兰抓住了8000把梭子,它们因此不会消失于无形,但这并不是事情的终点。郑芬兰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它们,进化出能为自己所“用”之梭,编织出古老而温暖的民间记忆之布。

【知道一下】

《中华遗产》杂志是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荣誉出品

一本从历史的角度重新认识中国与世界的杂志

一本传播人文之美探寻中华宝藏的杂志

一本给喜欢阅读热爱历史的读者的精品杂志

一本值得珍藏永不过时的权威性杂志

凡是发生在昨天的有价值的事情,都是我们的内容;

凡是您感兴趣的历史,都是我们关注的对象。

秘密,就在这里揭开!


相关文章

  • 梭子鱼的工作原理
  • 梭子鱼的工作原理 梭子鱼作为一个邮件网关,是以并联方式接入到网络中的,即它也是一个标准的mta,它先一步接收本将发给邮件服务器的邮件,进行过滤后将正常的那部分邮件再转发给邮件服务器. 我们来看下面是一个正常的邮件服务器在没有安装梭子鱼前的构 ...查看


  • 睡前故事:纺锤 梭子和针
  • 从前有个女孩,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相继去世了.她的教母独自一人住在村头的一间小屋里,靠做针线活儿.纺纱和织布来维持生活.这位好心肠的妇人把这个孤儿接到家中,教她做活儿,培养她长大成了一个既孝顺又虔诚的人. 女孩十五岁的那年,她的教母突然病倒了. ...查看


  • 童话故事:纺锤.梭子和针
  • 从前有个女孩,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相继去世了.她的教母独自一人住在村头的一间小屋里,靠做针线活儿.纺纱和织布来维持生活.这位好心肠的妇人把这个孤儿接到家中,教她做活儿,培养她长大成了一个既孝顺又虔诚的人. 女孩十五岁的那年,她的教母突然病倒了. ...查看


  • 纪昌学射教学
  • <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一.解读课题,初知大意 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看老师来书写课题,一边看一边想谁在 干什么? 2.师写"纪昌学射":昌由两个扁扁的日组成,上面的日写得小一些,下面 的日写得大一些 ...查看


  • 我爱你汉字手抄报:宝贵的文化遗产
  •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自发明的那天起,直到现在一直被世界华人使用.关于汉字的历史,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至少有五千年了,而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开端,所以我们通常说汉族有8000年文明史. ...查看


  • 舌尖上的中国分集简介
  • 舌尖上的中国分集简介 第一集 自然的馈赠 本集导入 食物的美妙味感固然值得玩味,但是食物是从哪里来的?毫无疑问,我们从大自然中获得所有的食物,在我们走进厨房,走向餐桌之前,先让我们回归自然,看看她给我们的最初的馈赠. 本集将选取生活在中国境 ...查看


  • 班集体荣感
  •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要有集体荣誉感. 同学们,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集体中生活, 班集体是我们成长的园地, 它对于我们每个同学的全面发展, 在潜移默化中起到巨大的影响和感染作用.因此, 我们要有集体荣誉感,齐心协力维 ...查看


  • 新中国最美十大名山(图)
  • 新中国最美十大名山(图) 国际在线 南迦巴瓦峰 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高度排在世界最高峰行列的第15位,但它前面的14座高山全是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因此南迦巴瓦是7000米级山峰中的最高峰. 由于南峰所在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地质的构 ...查看


  • 流通纪念币目录(201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流通纪念币目录 (1984-2015) 简 要 介 绍 纪念币是一个国家或组织为纪念国际或本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杰出人物.名胜古迹.珍稀动植物.体育赛事.重大节日等而发行的有别于特种纪念币的法定货 ...查看


热门内容